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2p001a 页 CK-KZ_JY045_02p001a.png
重刊道藏辑要 心集一
太上玄元道德经
孚佑上帝全经阐义
八洞仙祖分章合注
体道章第一
道(元始一气虚无自然)可道非常道(道本无言拟议便非)名(长养万物不可知识)可名非常名
(愈探愈深愈执愈失)
正阳帝君注曰此道字在孔子言则为后天中庸云道之大
原出于天是有天而后有道非后天而何若以太上言则道
字乃先天之道矣惟有道而后有天所谓道生天地是也故
太上玄元道德经
孚佑上帝全经阐义
八洞仙祖分章合注
体道章第一
道(元始一气虚无自然)可道非常道(道本无言拟议便非)名(长养万物不可知识)可名非常名
(愈探愈深愈执愈失)
正阳帝君注曰此道字在孔子言则为后天中庸云道之大
原出于天是有天而后有道非后天而何若以太上言则道
字乃先天之道矣惟有道而后有天所谓道生天地是也故
卷二 第 2p001b 页 CK-KZ_JY045_02p001b.png
是经开端便云道若可道非常道也可道即后天之道非常
者如著在一边就在一边不能浑盖包罗若大道则不可道
也惟不可道道斯常周而名亦如之名即仁义礼智之名其
生此仁义礼智者道也谓之仁谓之义谓之礼与智便落后
天而仁不能通乎义礼不能通乎智是所以无常名也而所
以仁所以义所以礼与智则不可名其不可名者道而已矣
无(荡荡难名民无得称)名天地之始(纯亦不已先乎覆载)有(太极分真强名日道)名万物之母
(降本流末养育群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隐显莫测无心运化)常有欲以观其徼(守中
抱一有意操持)
又曰无字一读无即所谓无极也未有天地先有此道道丽
者如著在一边就在一边不能浑盖包罗若大道则不可道
也惟不可道道斯常周而名亦如之名即仁义礼智之名其
生此仁义礼智者道也谓之仁谓之义谓之礼与智便落后
天而仁不能通乎义礼不能通乎智是所以无常名也而所
以仁所以义所以礼与智则不可名其不可名者道而已矣
无(荡荡难名民无得称)名天地之始(纯亦不已先乎覆载)有(太极分真强名日道)名万物之母
(降本流末养育群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隐显莫测无心运化)常有欲以观其徼(守中
抱一有意操持)
又曰无字一读无即所谓无极也未有天地先有此道道丽
卷二 第 2p002a 页 CK-KZ_JY045_02p002a.png
于无非天地之始乎有字一读有即所谓太极也惟有道而
后万物生无趋于有非万物之母乎常无一读无何以见妙
无不终无微妙不可端倪故欲观之盖是无非蹈空之无也
常有一读徼者缴也尽也即所谓遍也凡物有不能遍其不
能遍者以所植之浅也惟道则常有有根于无从无生有有
斯不穷不穷斯徼矣而要非迹象之有也故欲观之
此两者(执其两端空空如也)同出而异名(一分造化心起经纶)同谓之玄(尽性至命体用一源)
玄之又玄(形神俱妙无中生有)众妙之门(悟由此入妙用难量)
又曰两即有无之两无此道也有此道也谓之同出而或以
无名或以有名名则异矣玄者深远无极之所出有入无道
后万物生无趋于有非万物之母乎常无一读无何以见妙
无不终无微妙不可端倪故欲观之盖是无非蹈空之无也
常有一读徼者缴也尽也即所谓遍也凡物有不能遍其不
能遍者以所植之浅也惟道则常有有根于无从无生有有
斯不穷不穷斯徼矣而要非迹象之有也故欲观之
此两者(执其两端空空如也)同出而异名(一分造化心起经纶)同谓之玄(尽性至命体用一源)
玄之又玄(形神俱妙无中生有)众妙之门(悟由此入妙用难量)
又曰两即有无之两无此道也有此道也谓之同出而或以
无名或以有名名则异矣玄者深远无极之所出有入无道
卷二 第 2p002b 页 CK-KZ_JY045_02p002b.png
之神妙若此欲不谓之玄也能乎然第谓之玄则犹可以迹
象求也毛輶有伦是也至玄之又玄则鲜所测度所谓无声
无臭是也非至而何然又不终于无众有皆从此化化生生
故曰众妙之门
养身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自扬已美使彰显也)斯恶已(有危亡也)皆知善之为善(有功
名也)斯不善已(人所争也)故有无相生(无必生有有必归无)难易相成(先难后获见易为难)
长短相形(道本无形自相长短)高下相倾(天旋地转安得高下)音声相和(一风万籁所鸣皆应)
前后相随(往古即今来今即古)
正阳帝君注曰大道不滞形迹不分畛域不落意见浑浑沦
象求也毛輶有伦是也至玄之又玄则鲜所测度所谓无声
无臭是也非至而何然又不终于无众有皆从此化化生生
故曰众妙之门
养身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自扬已美使彰显也)斯恶已(有危亡也)皆知善之为善(有功
名也)斯不善已(人所争也)故有无相生(无必生有有必归无)难易相成(先难后获见易为难)
长短相形(道本无形自相长短)高下相倾(天旋地转安得高下)音声相和(一风万籁所鸣皆应)
前后相随(往古即今来今即古)
正阳帝君注曰大道不滞形迹不分畛域不落意见浑浑沦
卷二 第 2p003a 页 CK-KZ_JY045_02p003a.png
沦固无所为恶并无所为美固无所为不善并无所为善故
举有无难易长短等一切浑于不见省却多少牵扯烦扰天
下人不知此中妙谛知美则以为美殊不知别有不美者存
知善则以为善殊不知别有不善者在相形之下遂生出有
无等许多弊窦来何如大道不知之为得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恭已而治贵乎自然)行不言之教(天何言哉道寓于物)
又曰为亦事也圣人当事而行初无为之之心行所无事是
也当言而言亦无言之之心四时行焉是也故曰处无为之
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忘物)生而不有(忘形)为而不恃(忘情)功成而弗居(忘其
举有无难易长短等一切浑于不见省却多少牵扯烦扰天
下人不知此中妙谛知美则以为美殊不知别有不美者存
知善则以为善殊不知别有不善者在相形之下遂生出有
无等许多弊窦来何如大道不知之为得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恭已而治贵乎自然)行不言之教(天何言哉道寓于物)
又曰为亦事也圣人当事而行初无为之之心行所无事是
也当言而言亦无言之之心四时行焉是也故曰处无为之
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忘物)生而不有(忘形)为而不恃(忘情)功成而弗居(忘其
卷二 第 2p003b 页 CK-KZ_JY045_02p003b.png
所自)
又曰作兴起也万物于我待作书曰作新民御世者所不辞
也然虽不辞而实不有不恃不居
夫惟弗居(缘空虑绝)是以不去(真一常在)
又曰此即颜子无伐无施之谓总是理会得无字亲切精妙
故耳圣人既弗居功彼万物曰迁善而弗知矣又何去之有
哉
安民章第三
不尚贤(德圣弃智)使民不争(大公无我)不贵难得之货(伯牙弃利)使民不为盗
(戒得劝贤)不见可欲(非礼勿视)使心不乱(转物应机)是以圣人之治(修身为本)虚其
又曰作兴起也万物于我待作书曰作新民御世者所不辞
也然虽不辞而实不有不恃不居
夫惟弗居(缘空虑绝)是以不去(真一常在)
又曰此即颜子无伐无施之谓总是理会得无字亲切精妙
故耳圣人既弗居功彼万物曰迁善而弗知矣又何去之有
哉
安民章第三
不尚贤(德圣弃智)使民不争(大公无我)不贵难得之货(伯牙弃利)使民不为盗
(戒得劝贤)不见可欲(非礼勿视)使心不乱(转物应机)是以圣人之治(修身为本)虚其
卷二 第 2p004a 页 CK-KZ_JY045_02p004a.png
心(遣欲全心)实其腹(直养全命)弱其志(致柔全神)强其骨(保精全形)
正阳帝君注曰圣人之治总是讲的个淡泊无为所以贤不
尚货不贵欲不见胥天下而浑之心者神明之宰自是要虚
而腹则何以要实盖腹者心所宅也宅弗安则天君乱故虚
心而实腹若志则肾所藏也而骨则为肾之馀志妄动则强
而肆欲骨斯以痿圣人知此故弱其志以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返朴守淳)使夫知者不敢为也(絜矩从心无假造作)为无为
(寂然不动)则无不治(感而遂通)
又曰民之多故总缘于有知有欲是以纷纷不静惟常使人
知欲尽泯则共游浑噩浩荡之天而天下何不治之有其曰
正阳帝君注曰圣人之治总是讲的个淡泊无为所以贤不
尚货不贵欲不见胥天下而浑之心者神明之宰自是要虚
而腹则何以要实盖腹者心所宅也宅弗安则天君乱故虚
心而实腹若志则肾所藏也而骨则为肾之馀志妄动则强
而肆欲骨斯以痿圣人知此故弱其志以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返朴守淳)使夫知者不敢为也(絜矩从心无假造作)为无为
(寂然不动)则无不治(感而遂通)
又曰民之多故总缘于有知有欲是以纷纷不静惟常使人
知欲尽泯则共游浑噩浩荡之天而天下何不治之有其曰
卷二 第 2p004b 页 CK-KZ_JY045_02p004b.png
使夫知者不敢为犹云智者无所用其谋而已矣
无源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太虚同体)或不盈(谦不自满)渊兮似万物之宗(渊渊其渊万物资始)
正阳帝君注曰道字一读冲字一读冲即冲虚无欲之冲犹
寂然之谓以寂然之道用之于世似乎不能盈满宇宙而不
知其渊渊其渊为百川之所归注是故万物所宗主也曰似
者亦谦言之耳
挫其锐(知止敛神)解其纷(不随世变)和其光(退藏宥密)同其尘(混心于物)湛兮似若
存(存神于无)
又曰人不知道立于无是以锐而求之纷而求之愈求而愈
无源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太虚同体)或不盈(谦不自满)渊兮似万物之宗(渊渊其渊万物资始)
正阳帝君注曰道字一读冲字一读冲即冲虚无欲之冲犹
寂然之谓以寂然之道用之于世似乎不能盈满宇宙而不
知其渊渊其渊为百川之所归注是故万物所宗主也曰似
者亦谦言之耳
挫其锐(知止敛神)解其纷(不随世变)和其光(退藏宥密)同其尘(混心于物)湛兮似若
存(存神于无)
又曰人不知道立于无是以锐而求之纷而求之愈求而愈
卷二 第 2p005a 页 CK-KZ_JY045_02p005a.png
失其去道也远是以圣人锐则挫之纷则解之道备于躬光
辉自应远耀而又不欲过于表著以凌物用是和其光焉以
同其尘夫尘不解者也乌乎同之然不同则又矫异矣伯夷
之清非至道也湛即湛寂清静之谓惟湛寂则道无弗存矣
似亦谦辞
吾不知谁之子(一元旡上)象帝之先(超踪造化惟道独尊)
又曰大道若此其果谁之子乎曰象帝之先夫帝已先矣又
曰象帝之先则是先而又先即上所谓玄之又玄是也
虚用章第五
天地不仁(无心施化)以万物为刍狗(任其自然)圣人不仁(法天无为)以百姓为
辉自应远耀而又不欲过于表著以凌物用是和其光焉以
同其尘夫尘不解者也乌乎同之然不同则又矫异矣伯夷
之清非至道也湛即湛寂清静之谓惟湛寂则道无弗存矣
似亦谦辞
吾不知谁之子(一元旡上)象帝之先(超踪造化惟道独尊)
又曰大道若此其果谁之子乎曰象帝之先夫帝已先矣又
曰象帝之先则是先而又先即上所谓玄之又玄是也
虚用章第五
天地不仁(无心施化)以万物为刍狗(任其自然)圣人不仁(法天无为)以百姓为
卷二 第 2p005b 页 CK-KZ_JY045_02p005b.png
刍狗(顺帝之则)
正阳帝君注曰不仁非谓天地圣人之不仁也言天地无心
成化万物皆沐其仁而天地究未尝有心仁之刍狗祭物束
草以作牺牲祀则奉之过则弃之言无所系恋也天地之仁
万物亦若是焉而已矣圣人之于百姓也亦然
天地之间(塞乎两间优优品类)其犹橐籥乎(空洞虚中太和充溢)虚而不屈(中通外直)动
而愈出(应变无穷)
又曰橐籥不动则寂有感皆通天地之化如之盖惟虚其中
而不屈是以动而愈出耳
多言数穷(希言养气)不如守中(允执厥中)
正阳帝君注曰不仁非谓天地圣人之不仁也言天地无心
成化万物皆沐其仁而天地究未尝有心仁之刍狗祭物束
草以作牺牲祀则奉之过则弃之言无所系恋也天地之仁
万物亦若是焉而已矣圣人之于百姓也亦然
天地之间(塞乎两间优优品类)其犹橐籥乎(空洞虚中太和充溢)虚而不屈(中通外直)动
而愈出(应变无穷)
又曰橐籥不动则寂有感皆通天地之化如之盖惟虚其中
而不屈是以动而愈出耳
多言数穷(希言养气)不如守中(允执厥中)
卷二 第 2p006a 页 CK-KZ_JY045_02p006a.png
又曰多言者即烦称博引之谓与其多言而不适于道何如
守中之为贵乎中即允执厥中之中尧舜禹汤文王周公孔
子皆根是以御世太上之言乃范围曲成不过不遗之道而
后世乃以老氏别之不亦谬哉
成象章第六
谷神不死(虚灵不昧)是谓玄牝(一阴一阳)
正阳帝君注曰谷空其中可谓虚矣而犹有形之可见不得
谓之神也惟道既丽于虚而形迹胥泯此所以谓之神其曰
不死者死者生之返物反而归则曰死若道未见有生则亦
安见有死故曰谷神不死牝以生物得名曰玄牝者生物而
守中之为贵乎中即允执厥中之中尧舜禹汤文王周公孔
子皆根是以御世太上之言乃范围曲成不过不遗之道而
后世乃以老氏别之不亦谬哉
成象章第六
谷神不死(虚灵不昧)是谓玄牝(一阴一阳)
正阳帝君注曰谷空其中可谓虚矣而犹有形之可见不得
谓之神也惟道既丽于虚而形迹胥泯此所以谓之神其曰
不死者死者生之返物反而归则曰死若道未见有生则亦
安见有死故曰谷神不死牝以生物得名曰玄牝者生物而
卷二 第 2p006b 页 CK-KZ_JY045_02p006b.png
不见其生之之迹是牝而实玄矣
玄牝之门(念头起处)是谓天地根(呼接天根吸接地基)
又曰玄虽丽于无而实阳神之所宅也牝似丽于有而即阴
神之所主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然则玄牝之门非即天
地之所托始乎且阴阳无形无象而静阖动辟正无非阴阳
也门司阖辟故以是况之
绵绵若存(川流不息)用之不勤(虚间无用)
又曰绵绵者微而不绝之谓玄牝虽至微妙而端绪恰自络
绎不绝曰若存者不见其存而实有存者在勤训穷此其所
以用之而无终穷也
玄牝之门(念头起处)是谓天地根(呼接天根吸接地基)
又曰玄虽丽于无而实阳神之所宅也牝似丽于有而即阴
神之所主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然则玄牝之门非即天
地之所托始乎且阴阳无形无象而静阖动辟正无非阴阳
也门司阖辟故以是况之
绵绵若存(川流不息)用之不勤(虚间无用)
又曰绵绵者微而不绝之谓玄牝虽至微妙而端绪恰自络
绎不绝曰若存者不见其存而实有存者在勤训穷此其所
以用之而无终穷也
卷二 第 2p007a 页 CK-KZ_JY045_02p007a.png
韬光章第七
天长地久(万古长春)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阴阳变通)以其不自生(本无生灭)
故能长生(不迁不变)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自强不息)外其身而身存
(成物成巳)非以其无私耶(天地同根)故能成其私(万物同体)
正阳帝君注曰混沌凿而两仪奠何代不有天地何时不有
天地亦何人何物不共戴此天地长莫长于此久莫久于此
所以谓之天长地久而要之天地之所以能长久者以其生
物而无生之之心不自生不自以为生也故能长生万物圣
人本是以法天地不自有其身而后之不自爱其身而外之
凡所先者皆人之事所自内者皆人之图乃被其泽者无弗
天长地久(万古长春)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阴阳变通)以其不自生(本无生灭)
故能长生(不迁不变)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自强不息)外其身而身存
(成物成巳)非以其无私耶(天地同根)故能成其私(万物同体)
正阳帝君注曰混沌凿而两仪奠何代不有天地何时不有
天地亦何人何物不共戴此天地长莫长于此久莫久于此
所以谓之天长地久而要之天地之所以能长久者以其生
物而无生之之心不自生不自以为生也故能长生万物圣
人本是以法天地不自有其身而后之不自爱其身而外之
凡所先者皆人之事所自内者皆人之图乃被其泽者无弗
卷二 第 2p007b 页 CK-KZ_JY045_02p007b.png
归之是不先身而身自先矣外其身而身存矣要其所以致
此者非以其无自私也耶夫惟无私故能成其私其私即家
齐国治天下平之谓王者以此为私非无自私安克以成其
私哉
易性章第八
上善若水(性犹水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随方逐圆不为物忤)处众人之所恶
(以柔处卑居之静寿)故几于道(动微吉先其庶几乎)
正阳帝君注曰道生德德生善善自德生故曰上善其曰若
水者天一生水德运而为善犹气运而为水也斯二者皆从
无以趋于有是之取譬水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功处众人
此者非以其无自私也耶夫惟无私故能成其私其私即家
齐国治天下平之谓王者以此为私非无自私安克以成其
私哉
易性章第八
上善若水(性犹水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随方逐圆不为物忤)处众人之所恶
(以柔处卑居之静寿)故几于道(动微吉先其庶几乎)
正阳帝君注曰道生德德生善善自德生故曰上善其曰若
水者天一生水德运而为善犹气运而为水也斯二者皆从
无以趋于有是之取譬水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功处众人
卷二 第 2p008a 页 CK-KZ_JY045_02p008a.png
之所恶者恶训忽言众被其泽而忽而不知其泽此水之所
以几于道也而圣人之上善如之
居善地(利物无泽)心善渊(容物有养)与善仁(生物不盈)言善信(应物勿爽)政善治(化物
清平)事善能(成物曲直)动善时(顺物节度)
又曰居善地者言水自高趋下必有归宿是也非善地而何
心善渊者其源不穷其流不竭也非善渊而何与善仁者恩
波广沛放之皆准是也非善仁而何言善信者导则流塞则
止也非善信而何政善治者优渥田畴滋润枯槁是也非善
政而何事善能者可大可小可短可长是也非善能而何动
善时者冬则坚凝春则泮释是也非善时而何而上善与之
以几于道也而圣人之上善如之
居善地(利物无泽)心善渊(容物有养)与善仁(生物不盈)言善信(应物勿爽)政善治(化物
清平)事善能(成物曲直)动善时(顺物节度)
又曰居善地者言水自高趋下必有归宿是也非善地而何
心善渊者其源不穷其流不竭也非善渊而何与善仁者恩
波广沛放之皆准是也非善仁而何言善信者导则流塞则
止也非善信而何政善治者优渥田畴滋润枯槁是也非善
政而何事善能者可大可小可短可长是也非善能而何动
善时者冬则坚凝春则泮释是也非善时而何而上善与之
卷二 第 2p008b 页 CK-KZ_JY045_02p008b.png
同焉此节俱是双关语虽祗言水而言上善在其中
夫惟不争(卑以自牧)故无尤(有善无咎)
又曰此二语亦承上就水言水言水之所以备诸善者以其
利万物而不争故也夫惟不争故人皆不得而尤之矣不知
上善者曷弗取鉴于水哉
运夷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天道亏盈而益谦)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地道变盈而流谦)
正阳帝君注曰大道恶盈当其盈而用力持之持之是也而
不免于持之迹矣何如不盈之为贵乎故曰不如其已大道
戒锐当其锐而揣之揣之是也而不免于揣之心矣揣是强
夫惟不争(卑以自牧)故无尤(有善无咎)
又曰此二语亦承上就水言水言水之所以备诸善者以其
利万物而不争故也夫惟不争故人皆不得而尤之矣不知
上善者曷弗取鉴于水哉
运夷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天道亏盈而益谦)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地道变盈而流谦)
正阳帝君注曰大道恶盈当其盈而用力持之持之是也而
不免于持之迹矣何如不盈之为贵乎故曰不如其已大道
戒锐当其锐而揣之揣之是也而不免于揣之心矣揣是强
卷二 第 2p009a 页 CK-KZ_JY045_02p009a.png
制之法踰时又将复然故曰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鬼神害盈而福谦)富贵而骄自贻其咎(人道恶盈而好谦)
功成名遂身退(君子有终)天之道(天地合德)
又曰金玉从富贵来世之享富贵拥金玉者何以不克终而
守乎以其骄也骄缘于贪贪斯恋恋而不能去故凡抱远识
者于功成名遂之后则亟思退恐盈满之为害也则此个退
字是乃天之不盈之道汉留侯深知此道故终身不殆若越
之文种吴之子胥其不知退者矣
能为章第十
载营魄(神凝志道不为物迁)抱一能无离(二物混成如母𢹂婴)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鬼神害盈而福谦)富贵而骄自贻其咎(人道恶盈而好谦)
功成名遂身退(君子有终)天之道(天地合德)
又曰金玉从富贵来世之享富贵拥金玉者何以不克终而
守乎以其骄也骄缘于贪贪斯恋恋而不能去故凡抱远识
者于功成名遂之后则亟思退恐盈满之为害也则此个退
字是乃天之不盈之道汉留侯深知此道故终身不殆若越
之文种吴之子胥其不知退者矣
能为章第十
载营魄(神凝志道不为物迁)抱一能无离(二物混成如母𢹂婴)
卷二 第 2p009b 页 CK-KZ_JY045_02p009b.png
正阳帝君注曰魂魄人之所各丽于身者也易曰精气为物
游魂为变变者神也营训止魂属阳精而神焉魄属阴杂而
止焉是之谓营魄载者以魂载魄也魄载魂则魄为政而嗜
欲攻取将漓其性若魂载魄则魂为政而虚灵不昧日见其
天抱一者抱此不二不杂之真能无离言神与一不可以须
臾离也
专气致柔能婴儿(真息悠悠如保赤子)
又曰气即形气之气而利害美恶分焉用之当则美而利失
所当则恶而害与其逞之失所不如敛之使静静即所谓专
也且气易邻于刚刚者必折齿刚是以易敝也故既专而又
游魂为变变者神也营训止魂属阳精而神焉魄属阴杂而
止焉是之谓营魄载者以魂载魄也魄载魂则魄为政而嗜
欲攻取将漓其性若魂载魄则魂为政而虚灵不昧日见其
天抱一者抱此不二不杂之真能无离言神与一不可以须
臾离也
专气致柔能婴儿(真息悠悠如保赤子)
又曰气即形气之气而利害美恶分焉用之当则美而利失
所当则恶而害与其逞之失所不如敛之使静静即所谓专
也且气易邻于刚刚者必折齿刚是以易敝也故既专而又
卷二 第 2p010a 页 CK-KZ_JY045_02p010a.png
致柔能婴儿者赤子纯一无伪安于不识不知之天圣人之
安于无事则亦如之故曰能婴儿即大人不失赤子之心之
谓也而生神章有云熙颐养婴童者亦犹此意
涤除玄览能无疵(不见不闻鉴明尘净)
又曰涤除者扫除杂秽也圣人以无事为福故于杂秽一切
扫除而玄览其高远日跻上达则亦何非义之有故曰无疵
爱民治国能无为(不动不变时清道泰)
又曰民自具爱之之道国自有治之之道圣人如其道以爱
民亦如其道以治国所谓因物付物是也而何待于为故曰
能无为
安于无事则亦如之故曰能婴儿即大人不失赤子之心之
谓也而生神章有云熙颐养婴童者亦犹此意
涤除玄览能无疵(不见不闻鉴明尘净)
又曰涤除者扫除杂秽也圣人以无事为福故于杂秽一切
扫除而玄览其高远日跻上达则亦何非义之有故曰无疵
爱民治国能无为(不动不变时清道泰)
又曰民自具爱之之道国自有治之之道圣人如其道以爱
民亦如其道以治国所谓因物付物是也而何待于为故曰
能无为
卷二 第 2p010b 页 CK-KZ_JY045_02p010b.png
天门开阖能无雌(出有入无一而不二)
又曰天门者即道之门也道之开阖动用自然范围不过曲
成不遗圣人亦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时已耳故曰能无雌
雌者守一之谓即君子而时中也
明白四达能无知(月皎冰融黜聪屏智)
又曰齐治均平明白四达是所谓知也然见以为知则有知
之心矣有知之心则与本然之知判而为二且如镜照物者
也物来斯照而镜初无照物之心故明白四达虽知而究未
有知也故曰能无知
生之畜之(斡旋四德长养群情)生而不有(道生万物无所取有)为而不恃(忘其所以默默昏昏)
又曰天门者即道之门也道之开阖动用自然范围不过曲
成不遗圣人亦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时已耳故曰能无雌
雌者守一之谓即君子而时中也
明白四达能无知(月皎冰融黜聪屏智)
又曰齐治均平明白四达是所谓知也然见以为知则有知
之心矣有知之心则与本然之知判而为二且如镜照物者
也物来斯照而镜初无照物之心故明白四达虽知而究未
有知也故曰能无知
生之畜之(斡旋四德长养群情)生而不有(道生万物无所取有)为而不恃(忘其所以默默昏昏)
卷二 第 2p011a 页 CK-KZ_JY045_02p011a.png
长而不宰(泰然无我一任天理)是谓玄德(行修德备脱体全真)
又曰圣人体道于无所以生万物畜万物虽生而不自以为
有虽为而不自恃虽长民而不自以为宰是谓无声无臭之
道惟精惟一之道也非玄而何故曰玄德
无用章第十一
三十幅共一毂(象月之数万法归心)当其无有车之用(毂虚其中所以运行)埏埴以
为器(阴阳往来而成造化)当其无有器之用(竭智尽物圣无全能)凿户牖以为室(万象
森罗同乎一天)当其无有室之用(谁不由户莫非斯道)故有之以为利(得此父母之身为用)
无之以为用(存我厥初无内无外)
西华帝君注曰太上教人总本个无字立论是经八十一篇
又曰圣人体道于无所以生万物畜万物虽生而不自以为
有虽为而不自恃虽长民而不自以为宰是谓无声无臭之
道惟精惟一之道也非玄而何故曰玄德
无用章第十一
三十幅共一毂(象月之数万法归心)当其无有车之用(毂虚其中所以运行)埏埴以
为器(阴阳往来而成造化)当其无有器之用(竭智尽物圣无全能)凿户牖以为室(万象
森罗同乎一天)当其无有室之用(谁不由户莫非斯道)故有之以为利(得此父母之身为用)
无之以为用(存我厥初无内无外)
西华帝君注曰太上教人总本个无字立论是经八十一篇
卷二 第 2p011b 页 CK-KZ_JY045_02p011b.png
惟此章揭明其旨太上无量度人经济皆在于此车有毂则
必有辐毂一而已而辐则若是之多似寡不可以胜众乃毂
则无为而辐则自为旋转是惟毂无为而后有车之用也推
之于器于室何独不然用器者自烦而器之质固无为也谋
室者恒扰而室之象亦无为也惟无斯有器之用室之用然
则天下之凡有者不皆生于无乎故没个有则不足以见无
之大而没个无又安克以入有之细所以末二语曰有之以
为利言有之固为利矣而实无之以为用言不得这个无难
以致用也无之时义大矣哉
检欲章第十二
必有辐毂一而已而辐则若是之多似寡不可以胜众乃毂
则无为而辐则自为旋转是惟毂无为而后有车之用也推
之于器于室何独不然用器者自烦而器之质固无为也谋
室者恒扰而室之象亦无为也惟无斯有器之用室之用然
则天下之凡有者不皆生于无乎故没个有则不足以见无
之大而没个无又安克以入有之细所以末二语曰有之以
为利言有之固为利矣而实无之以为用言不得这个无难
以致用也无之时义大矣哉
检欲章第十二
卷二 第 2p012a 页 CK-KZ_JY045_02p012a.png
五色令人目盲(志之所之其机在目)五音令人耳聋(和气去心贪外丧内)五味令人
口爽(嗜于道味忘其自然)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猿马不定无所归宿)难得之货令
人行妨(志为物转贵乎守一)是以圣人为腹(收视返听乐在其中)不为目(眼被色眩妄视泄精)
故去彼取此(见性明心闻声悟道)
西华帝君注曰目官司视耳官司听口官司味儒家所谓气
质之性也圣人与人均共之第圣人任理而不放性众人任
欲以贼其性遂致眈夫五色五音五味而目于以盲矣耳于
以聋矣口于以爽矣性固如是哉爽训苦不特此也彼驰骋
田猎以及难得之货圣人亦未尝不欲而当其际总以镜花
水月付之不致如庸众之发狂而妨行也所以古之达人为
口爽(嗜于道味忘其自然)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猿马不定无所归宿)难得之货令
人行妨(志为物转贵乎守一)是以圣人为腹(收视返听乐在其中)不为目(眼被色眩妄视泄精)
故去彼取此(见性明心闻声悟道)
西华帝君注曰目官司视耳官司听口官司味儒家所谓气
质之性也圣人与人均共之第圣人任理而不放性众人任
欲以贼其性遂致眈夫五色五音五味而目于以盲矣耳于
以聋矣口于以爽矣性固如是哉爽训苦不特此也彼驰骋
田猎以及难得之货圣人亦未尝不欲而当其际总以镜花
水月付之不致如庸众之发狂而妨行也所以古之达人为
卷二 第 2p012b 页 CK-KZ_JY045_02p012b.png
腹不为目盖最贪者目也然极意于贪而竟无处盛受若腹
则多寡皆能受矣而究未有意于贪圣人深味此义故去彼
取此彼此即指腹目而言是紧接文法
厌耻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福兮祸伏知足不辱)贵大患若身(爱能勿劳知止不殆)
西华帝君注曰此二语乃一篇之冒宠辱本是两事身与患
亦是两端而开端辄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囫囵发此真
堪令人神耸
何谓宠辱若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宠为下(有辱何辱居宠不宠)得之若惊(富贵浮云于我
何有)失之若惊(患失防危可无大过)是谓宠辱若惊(坦荡襟期无荣无辱)
则多寡皆能受矣而究未有意于贪圣人深味此义故去彼
取此彼此即指腹目而言是紧接文法
厌耻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福兮祸伏知足不辱)贵大患若身(爱能勿劳知止不殆)
西华帝君注曰此二语乃一篇之冒宠辱本是两事身与患
亦是两端而开端辄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囫囵发此真
堪令人神耸
何谓宠辱若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宠为下(有辱何辱居宠不宠)得之若惊(富贵浮云于我
何有)失之若惊(患失防危可无大过)是谓宠辱若惊(坦荡襟期无荣无辱)
卷二 第 2p013a 页 CK-KZ_JY045_02p013a.png
又曰此节正解首句世人得宠而荣佥以宠为上而不知宠
实为下矣所以然者宠乃辱之返亦即辱之因从来受大辱
者未有不自大宠来如是而宠不为下乎故得之则恐辱连
累以致失之亦恐辱有未离其值此心惊宜也然玩二若字
亦虚状之耳非真惊也
何谓贵大患若身(安危累心得丧累性)吾所以有大患者(迷却本来劳形自苦)为吾
有身(秽质不堪众生被瞒)及吾无身(幻缘放下依然澄澈)吾有何患(天真自然毋固毋我)
又曰凡人莫不私有其身即莫不自谋其身而谋身之馀患
不旋踵而至总因有此身适以患此身与其有身而患及身
何如无身之为愈也吾苟无身夫复何患
实为下矣所以然者宠乃辱之返亦即辱之因从来受大辱
者未有不自大宠来如是而宠不为下乎故得之则恐辱连
累以致失之亦恐辱有未离其值此心惊宜也然玩二若字
亦虚状之耳非真惊也
何谓贵大患若身(安危累心得丧累性)吾所以有大患者(迷却本来劳形自苦)为吾
有身(秽质不堪众生被瞒)及吾无身(幻缘放下依然澄澈)吾有何患(天真自然毋固毋我)
又曰凡人莫不私有其身即莫不自谋其身而谋身之馀患
不旋踵而至总因有此身适以患此身与其有身而患及身
何如无身之为愈也吾苟无身夫复何患
卷二 第 2p013b 页 CK-KZ_JY045_02p013b.png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心犹人君身同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百年过客万物逆旅)爱以
身为天下者(明德亲民修身为本)乃可以托于天下(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又曰贵以身为天下者非自贵其身乃以身为天下之为贵
耳爱以身为天下者自非爱其身乃以身为天下之为爱耳
如此而尚不可以付神器哉故曰可以寄于天下托于天下
赞玄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大象无形戒慎内睹)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音希声恐惧反听)抟之
不得名曰微(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此三者不可致诘(受之以静神会意领)故混而为
一(回风混合一以贯之)
西华帝君注曰希夷二字人多罕解故太上真揭其旨曰曷
身为天下者(明德亲民修身为本)乃可以托于天下(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又曰贵以身为天下者非自贵其身乃以身为天下之为贵
耳爱以身为天下者自非爱其身乃以身为天下之为爱耳
如此而尚不可以付神器哉故曰可以寄于天下托于天下
赞玄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大象无形戒慎内睹)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音希声恐惧反听)抟之
不得名曰微(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此三者不可致诘(受之以静神会意领)故混而为
一(回风混合一以贯之)
西华帝君注曰希夷二字人多罕解故太上真揭其旨曰曷
卷二 第 2p014a 页 CK-KZ_JY045_02p014a.png
为夷视之不见是也曷为希听之不闻是也而微则人犹有
能解者虽能解之鲜克象之故又以抟之不得示焉而要之
夷即希希即微皆所谓玄也名虽异而义则同此所以混而
为一乎中庸之不睹不闻大雅之无声无臭悉本于此
其上不皦(性灵无体)其下不昧(神化无方)
又曰皦明也与昧相对世人多明于显而昧于微犹明于上
而昧于下圣人本玄以立极不著于显而立于微故曰其上
则不皦而其下偏能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絜矩之道民无能名)复归于无物(复见天心存诚格物)
又曰绳绳言相续而不绝也虽不绝而欲以名之究莫得而
能解者虽能解之鲜克象之故又以抟之不得示焉而要之
夷即希希即微皆所谓玄也名虽异而义则同此所以混而
为一乎中庸之不睹不闻大雅之无声无臭悉本于此
其上不皦(性灵无体)其下不昧(神化无方)
又曰皦明也与昧相对世人多明于显而昧于微犹明于上
而昧于下圣人本玄以立极不著于显而立于微故曰其上
则不皦而其下偏能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絜矩之道民无能名)复归于无物(复见天心存诚格物)
又曰绳绳言相续而不绝也虽不绝而欲以名之究莫得而
卷二 第 2p014b 页 CK-KZ_JY045_02p014b.png
名之则亦终归于无物而已非玄而何
是谓无状之状(不见中亲见)无象之象(亲见中不见)是谓恍惚(浑浑沦沦杳冥若存)
又曰既曰无状又曰之状是又有状矣而究竟何状乎既曰
无象又曰之象是又有象矣而究竟何象乎若亡若存殆恍
惚不可为象矣其颜子瞻前在后之景象也耶
迎之不见其首(瞻之在前)随之不见其后(忽然在后)
又曰真玄恍惚若此所以当其前而迎之无首之可寻也自
其后而踵之无迹之可见也斯不亦幽深微妙也哉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能知古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谓道
纪(识得虚皇为纲为纪)
是谓无状之状(不见中亲见)无象之象(亲见中不见)是谓恍惚(浑浑沦沦杳冥若存)
又曰既曰无状又曰之状是又有状矣而究竟何状乎既曰
无象又曰之象是又有象矣而究竟何象乎若亡若存殆恍
惚不可为象矣其颜子瞻前在后之景象也耶
迎之不见其首(瞻之在前)随之不见其后(忽然在后)
又曰真玄恍惚若此所以当其前而迎之无首之可寻也自
其后而踵之无迹之可见也斯不亦幽深微妙也哉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能知古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谓道
纪(识得虚皇为纲为纪)
卷二 第 2p015a 页 CK-KZ_JY045_02p015a.png
又曰古今二字勿泥物趋于有则为今道立于无则为古执
古以御今犹云本无以御有非大道之纲纪而何
显德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遁世不见圣者能之)微妙玄通(知微之显玄妙允中)深不可识(深藏若虚
不可得闻)
西华帝君注曰微妙二语乃相连而及惟微斯妙妙斯玄玄
斯通通斯深矣而尚可测乎古之善为士者本领以此
夫唯不可识(惟精惟一)故强为之容(能近取譬)豫兮若冬涉川(骨散寒琼)
又曰夫古之士既深不可测矣而终于不可测天下后世又
曷以知有善士哉故不得已而强为之容犹云强为之表著
古以御今犹云本无以御有非大道之纲纪而何
显德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遁世不见圣者能之)微妙玄通(知微之显玄妙允中)深不可识(深藏若虚
不可得闻)
西华帝君注曰微妙二语乃相连而及惟微斯妙妙斯玄玄
斯通通斯深矣而尚可测乎古之善为士者本领以此
夫唯不可识(惟精惟一)故强为之容(能近取譬)豫兮若冬涉川(骨散寒琼)
又曰夫古之士既深不可测矣而终于不可测天下后世又
曷以知有善士哉故不得已而强为之容犹云强为之表著
卷二 第 2p015b 页 CK-KZ_JY045_02p015b.png
也然虽表著而实则敛而不放所谓豫者戒而后动之谓言
不得已而动其动之逡巡畏缩则有若当冬而涉川是即履
薄临深之义
犹兮若畏四邻(必慎其独严乎指视)
又曰吐而仍茹曰犹有动则有言于不得已而言而嗫嚅不
敢轻出诸口若畏四邻之或知也
俨兮其若客(毋不敬俨若思)涣兮若冰之将释(太和充溢神悟心开)敦兮其若朴
(群居闭口不违如愚)旷兮其若谷(庶乎屡空亿则屡中)浑兮其若浊(心与道冥和而不同)
又曰俨端肃也涣解悟也敦诚笃旷清虚也浑浑沦也善士
之言动谨饬如此故其致躬端肃俨若客如见大宾也声入
不得已而动其动之逡巡畏缩则有若当冬而涉川是即履
薄临深之义
犹兮若畏四邻(必慎其独严乎指视)
又曰吐而仍茹曰犹有动则有言于不得已而言而嗫嚅不
敢轻出诸口若畏四邻之或知也
俨兮其若客(毋不敬俨若思)涣兮若冰之将释(太和充溢神悟心开)敦兮其若朴
(群居闭口不违如愚)旷兮其若谷(庶乎屡空亿则屡中)浑兮其若浊(心与道冥和而不同)
又曰俨端肃也涣解悟也敦诚笃旷清虚也浑浑沦也善士
之言动谨饬如此故其致躬端肃俨若客如见大宾也声入
卷二 第 2p016a 页 CK-KZ_JY045_02p016a.png
心通解悟若冰之释也机械变诈之全消敦厚而诚朴也虚
中以应旷然若谷之有神也至浑兮若浊则亦和光同尘之
意必曰众皆浊而我独清则是矫激之徒大道不尚乎此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清者浊之源)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静者动之基)
又曰嗜欲之流日趋于动而不复知有静枯槁之众泥煞此
境而不复知有动夫孰能止其浊而从事于静以徐复本然
之清明乎亦孰能久于安而从事于动以徐得养生之道乎
是盖不著动静一边而有无相生之义益明矣
保此道者不欲盈(虚者实之本)夫惟不盈(冲虚无尽)故能敝不新成(潜虽伏矣本)
又曰天道亏盈鬼神害盈人道恶盈欹器之所以不容盈也
中以应旷然若谷之有神也至浑兮若浊则亦和光同尘之
意必曰众皆浊而我独清则是矫激之徒大道不尚乎此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清者浊之源)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静者动之基)
又曰嗜欲之流日趋于动而不复知有静枯槁之众泥煞此
境而不复知有动夫孰能止其浊而从事于静以徐复本然
之清明乎亦孰能久于安而从事于动以徐得养生之道乎
是盖不著动静一边而有无相生之义益明矣
保此道者不欲盈(虚者实之本)夫惟不盈(冲虚无尽)故能敝不新成(潜虽伏矣本)
又曰天道亏盈鬼神害盈人道恶盈欹器之所以不容盈也
卷二 第 2p016b 页 CK-KZ_JY045_02p016b.png
故保此道者不欲盈夫不盈必至于敝矣而凡物之成者无
有不敝之时况道欲其敝不尚乎新此所以宁敝而不取新
成也即此可悟退步之法
归根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虚以待之无为之先)
西华帝君注曰虚无者道之体清静者道之根世人只从实
处著脚遂尔动作纷纭不已所以生出无限烦恼故要虚要
静然存一虚之心虽虚犹未虚也存一静之见虽静犹未静
也必致虚到极守静到笃方谓之虚方成个静而实与动胥
范围于其中
有不敝之时况道欲其敝不尚乎新此所以宁敝而不取新
成也即此可悟退步之法
归根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虚以待之无为之先)
西华帝君注曰虚无者道之体清静者道之根世人只从实
处著脚遂尔动作纷纭不已所以生出无限烦恼故要虚要
静然存一虚之心虽虚犹未虚也存一静之见虽静犹未静
也必致虚到极守静到笃方谓之虚方成个静而实与动胥
范围于其中
卷二 第 2p017a 页 CK-KZ_JY045_02p017a.png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克已复礼天下归仁)
又曰作兴起也由虚而实由静而动则万物作焉大道所不
辞也然极意于作将性根日漓鲜所归宿是必由动返静从
实返空斯为还原归本故曰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身外无为)各复归其根(姤观月窟复见天根)归根曰静(止于至善无欲为要)
又曰芸芸众也此承上而深言之芸芸即众作之谓知其当
复则当各归其根矣譬如花卉之荣皆生于根及其摇落仍
复归于根耳归根则敛尚不谓之静乎
静曰复命(返本还元)复命曰常(不凋不残松柏青青)知常曰明(古今洞达湛然常寂)不知
常(知者易悟昧者难行)妄作凶(心生法乱气散神离)
又曰作兴起也由虚而实由静而动则万物作焉大道所不
辞也然极意于作将性根日漓鲜所归宿是必由动返静从
实返空斯为还原归本故曰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身外无为)各复归其根(姤观月窟复见天根)归根曰静(止于至善无欲为要)
又曰芸芸众也此承上而深言之芸芸即众作之谓知其当
复则当各归其根矣譬如花卉之荣皆生于根及其摇落仍
复归于根耳归根则敛尚不谓之静乎
静曰复命(返本还元)复命曰常(不凋不残松柏青青)知常曰明(古今洞达湛然常寂)不知
常(知者易悟昧者难行)妄作凶(心生法乱气散神离)
卷二 第 2p017b 页 CK-KZ_JY045_02p017b.png
又曰人有性则必有命而此命即道也易曰穷理尽性以至
于命则此命字不得轻看混看常常存也惟复命而后可以
湛然常存人患不知有常耳诚能知常则俯察仰观穷幽极
渺无弗洞澈不谓之明不可得也反是者昧于此常久之道
而一意于动专力于实势必多所妄作而不免于凶矣
知常容(大无不包)容乃公(细无不入)公乃王(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王乃天(能正德合神明)
天乃道(一气之始万象之宗)道乃久(合真与道何有终穷)没身不殆(虽天地覆坠吾不与之移)
又曰古之达人惟知常斯能浑盖包涵一切渣滓尽归消纳
乃有容矣有容则物我彼此不分畦畛而公大公无我帝王
之度尚不谓之王乎天天之王也王王之天也道极于王正
于命则此命字不得轻看混看常常存也惟复命而后可以
湛然常存人患不知有常耳诚能知常则俯察仰观穷幽极
渺无弗洞澈不谓之明不可得也反是者昧于此常久之道
而一意于动专力于实势必多所妄作而不免于凶矣
知常容(大无不包)容乃公(细无不入)公乃王(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王乃天(能正德合神明)
天乃道(一气之始万象之宗)道乃久(合真与道何有终穷)没身不殆(虽天地覆坠吾不与之移)
又曰古之达人惟知常斯能浑盖包涵一切渣滓尽归消纳
乃有容矣有容则物我彼此不分畦畛而公大公无我帝王
之度尚不谓之王乎天天之王也王王之天也道极于王正
卷二 第 2p018a 页 CK-KZ_JY045_02p018a.png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之谓非天而何而要其所以为天者非
他道也一切万物均不能常惟道则久存而不敝是亦不息
则久之谓圣人知此所以常奉此道没身而不怠也殆与怠
同
淳风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无上至道万物皆备)其次亲之誉之(因不失亲亦可宗也)其次畏之
(怀刑思义)其次侮之(民免无耻)
西华帝君注曰太上即最上之谓言御世者以道治天下泯
声色神教化潜移默运而其下于变时雍顺帝之则则亦但
知有之而已其次则由道而运为德于是乎有礼乐制度虽
他道也一切万物均不能常惟道则久存而不敝是亦不息
则久之谓圣人知此所以常奉此道没身而不怠也殆与怠
同
淳风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无上至道万物皆备)其次亲之誉之(因不失亲亦可宗也)其次畏之
(怀刑思义)其次侮之(民免无耻)
西华帝君注曰太上即最上之谓言御世者以道治天下泯
声色神教化潜移默运而其下于变时雍顺帝之则则亦但
知有之而已其次则由道而运为德于是乎有礼乐制度虽
卷二 第 2p018b 页 CK-KZ_JY045_02p018b.png
亦善政善教其不逮最上者远矣故被其泽者亦祗亲之誉
之而已降是而并无其德焉恃夫政文网在前能无畏乎道
路以目能无侮乎
故信不足(不知有此理只为太分明)焉有不信(自古有死无信不立)
又曰夫民至畏而且侮其不信治也明矣而要其所以不信
者上不知道则无以取信于民若上诚信矣民斯从而信之
故曰此上信之不足耳下焉有不信者乎
犹兮其贵言(默而识之言寡其尤)功成事遂(巍乎成功乐奏太平)百姓皆谓我自然
(无为而治帝力何有)
又曰离道者治如彼体道者治如此则亦可以见言为天下
之而已降是而并无其德焉恃夫政文网在前能无畏乎道
路以目能无侮乎
故信不足(不知有此理只为太分明)焉有不信(自古有死无信不立)
又曰夫民至畏而且侮其不信治也明矣而要其所以不信
者上不知道则无以取信于民若上诚信矣民斯从而信之
故曰此上信之不足耳下焉有不信者乎
犹兮其贵言(默而识之言寡其尤)功成事遂(巍乎成功乐奏太平)百姓皆谓我自然
(无为而治帝力何有)
又曰离道者治如彼体道者治如此则亦可以见言为天下
卷二 第 2p019a 页 CK-KZ_JY045_02p019a.png
后世法矣而犹讷讷不敢轻出诸口斯不亦贵此言也哉夫
亦曰道本无形不尚迹象我运此道于无为之中迨功成事
遂使百姓皆谓我自然何快如之
俗薄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太朴既散仁义乃行)智慧出有大伪(智慧聪明根尘业识)
西华帝君注曰仁义道之所分出也曷以言乎道废而有仁
义盖道是个浑沦的物事原无所为仁义之名能以道御物
终古只有一道那有个甚么仁义惟不能体此道而道废于
是乎从道之所分出者致力而天下始有仁义之名矣智慧
本是美德曷以出而有伪盖上古之人如无怀葛天浑浑噩
亦曰道本无形不尚迹象我运此道于无为之中迨功成事
遂使百姓皆谓我自然何快如之
俗薄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太朴既散仁义乃行)智慧出有大伪(智慧聪明根尘业识)
西华帝君注曰仁义道之所分出也曷以言乎道废而有仁
义盖道是个浑沦的物事原无所为仁义之名能以道御物
终古只有一道那有个甚么仁义惟不能体此道而道废于
是乎从道之所分出者致力而天下始有仁义之名矣智慧
本是美德曷以出而有伪盖上古之人如无怀葛天浑浑噩
卷二 第 2p019b 页 CK-KZ_JY045_02p019b.png
噩不雕不琢用不著智慧则亦无所为奸回自后世智慧一
生而善用之则成美不善用之则为伪机械变诈皆从用智
慧来
六亲不和有孝慈(六欲牵⬤顺性爱命)国家昏乱有忠臣(身心紊乱诚意规中)
又曰唐虞二帝均号圣人而千秋万世独推舜为大孝岂放
勋独不孝乎曰无瞽瞍也舜有瞽瞍孝斯以见商周挚旦均
推良相而推忠者独及逢比岂伊周之不忠乎曰无桀纣也
逢比有桀纣而忠以名更推之诗・小弁知孝子板荡识忠臣
斯义可昭雪矣
还淳章第十九
生而善用之则成美不善用之则为伪机械变诈皆从用智
慧来
六亲不和有孝慈(六欲牵⬤顺性爱命)国家昏乱有忠臣(身心紊乱诚意规中)
又曰唐虞二帝均号圣人而千秋万世独推舜为大孝岂放
勋独不孝乎曰无瞽瞍也舜有瞽瞍孝斯以见商周挚旦均
推良相而推忠者独及逢比岂伊周之不忠乎曰无桀纣也
逢比有桀纣而忠以名更推之诗・小弁知孝子板荡识忠臣
斯义可昭雪矣
还淳章第十九
卷二 第 2p020a 页 CK-KZ_JY045_02p020a.png
绝圣弃智(忘神养虚)民利百倍(亲贤乐利)
西华帝君注曰圣与智治民者专恃乎此而曷为绝之弃之
曰圣智皆不免于有为有为则粉饰太平之事滋而民多扰
扰斯乱乱斯害矣夫何以利故必绝圣弃智而一以道运使
民潜移默化而不自知利何如也故曰百倍
绝仁弃义(忘气养神)民复孝慈(安时处顺)
又曰孟子曰未有仁而遗其亲即未有义而虐其子仁义乃
德之分见曷为弃绝曰仁义虽是美德而三代下窃仁义之
名离仁义之实者正复不少窃其名而离其实则父子之间
有伪心焉伪则人伦泯矣故必绝弃仁义而一以道处之则
西华帝君注曰圣与智治民者专恃乎此而曷为绝之弃之
曰圣智皆不免于有为有为则粉饰太平之事滋而民多扰
扰斯乱乱斯害矣夫何以利故必绝圣弃智而一以道运使
民潜移默化而不自知利何如也故曰百倍
绝仁弃义(忘气养神)民复孝慈(安时处顺)
又曰孟子曰未有仁而遗其亲即未有义而虐其子仁义乃
德之分见曷为弃绝曰仁义虽是美德而三代下窃仁义之
名离仁义之实者正复不少窃其名而离其实则父子之间
有伪心焉伪则人伦泯矣故必绝弃仁义而一以道处之则
卷二 第 2p020b 页 CK-KZ_JY045_02p020b.png
孝慈多矣
绝巧弃利(忘形养气)盗贼无有(方寸太平)
又曰巧以利用利以益民亦曷为乎弃绝曰巧利兴则争欲
得苟或弗获势必相率而盗民有盗心国不可为矣故亦弃
绝之方使民不致为盗也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使其使然孰若自若)故令有所属(应无所著)见素抱朴(清明
在躬)少私寡欲(志气如神)
又曰三者承上三项而言言此三者皆具文也具文乌足以
治天下乎故令有所属亦惟属之于道已耳而道何在乎
曰见素曰抱朴以及少私寡欲焉素乃白质未施章采朴乃
绝巧弃利(忘形养气)盗贼无有(方寸太平)
又曰巧以利用利以益民亦曷为乎弃绝曰巧利兴则争欲
得苟或弗获势必相率而盗民有盗心国不可为矣故亦弃
绝之方使民不致为盗也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使其使然孰若自若)故令有所属(应无所著)见素抱朴(清明
在躬)少私寡欲(志气如神)
又曰三者承上三项而言言此三者皆具文也具文乌足以
治天下乎故令有所属亦惟属之于道已耳而道何在乎
曰见素曰抱朴以及少私寡欲焉素乃白质未施章采朴乃
卷二 第 2p021a 页 CK-KZ_JY045_02p021a.png
璞玉未经雕琢皆所谓一也虚也即所谓道也
异俗章第二十
绝学无忧(无为何虑)
西华帝君注曰圣人未尝废学而所学者惟道穷理尽性至
命是皆圣人之学也后世之学不然涉猎诗书求工词赋如
陆机杨雄等辈号称博学而因学转滋忧虞是皆知学而不
知所以学也与其学之弗臧何如弗学故曰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一气聚散)相去几何(所过者化)善之与恶(一念动静)相去何若(所存者神)
又曰唯谨诺也阿慢应也同出于声而敬怠以判此善恶之
小者也若云善恶则邪正分途矣然必过为区别所谓休休
异俗章第二十
绝学无忧(无为何虑)
西华帝君注曰圣人未尝废学而所学者惟道穷理尽性至
命是皆圣人之学也后世之学不然涉猎诗书求工词赋如
陆机杨雄等辈号称博学而因学转滋忧虞是皆知学而不
知所以学也与其学之弗臧何如弗学故曰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一气聚散)相去几何(所过者化)善之与恶(一念动静)相去何若(所存者神)
又曰唯谨诺也阿慢应也同出于声而敬怠以判此善恶之
小者也若云善恶则邪正分途矣然必过为区别所谓休休
卷二 第 2p021b 页 CK-KZ_JY045_02p021b.png
有容者安在古人直以唯与阿善与恶相去究不甚远而一
味浑而忘之不使留形迹也
人之所畏(生死大事)不可不畏(畏天知命)
又曰至人待物恒宽律已恒密故夫人之所畏如畏天命畏
大人畏圣言则亦从而畏之不敢高自位置也
荒兮其未央哉(沉滞声色流浪生死)
又曰荒大也言立体如此岂不大哉其未有央乎
众人熙熙(逐物情荡)如享太牢(于道无味)如登春台(纵欲无厌)我独泊兮其未
兆(虚静待之)如婴儿之未孩(但看婴儿处胎时)
又曰众人狃于所欲一得之便熙熙然如享太牢焉如登春
味浑而忘之不使留形迹也
人之所畏(生死大事)不可不畏(畏天知命)
又曰至人待物恒宽律已恒密故夫人之所畏如畏天命畏
大人畏圣言则亦从而畏之不敢高自位置也
荒兮其未央哉(沉滞声色流浪生死)
又曰荒大也言立体如此岂不大哉其未有央乎
众人熙熙(逐物情荡)如享太牢(于道无味)如登春台(纵欲无厌)我独泊兮其未
兆(虚静待之)如婴儿之未孩(但看婴儿处胎时)
又曰众人狃于所欲一得之便熙熙然如享太牢焉如登春
卷二 第 2p022a 页 CK-KZ_JY045_02p022a.png
台焉而我独淡泊为怀全无欲之念萌于中兆即萌也是其
湛然无欲一如婴儿之在襁褓尚未及于孩也夫孩童已纯
一无伪而婴儿则更无伪矣故以是况之
乘乘兮若无所归(岂解有心潜算计)
又曰乘乘者即落落之谓言此心廓落不羁无离无著一若
鲜所归宿然
众人皆有馀(不知戢敛)独我若遗(惟恐失之)我愚人之心也哉(离种种边名为妙道)
沌沌兮(昏昏默默)
又曰此以知言言众逞其知识似若有馀而我独泯然其若
遗也我岂真愚人之心也哉盖不过沌沌浑沦而已不以才
湛然无欲一如婴儿之在襁褓尚未及于孩也夫孩童已纯
一无伪而婴儿则更无伪矣故以是况之
乘乘兮若无所归(岂解有心潜算计)
又曰乘乘者即落落之谓言此心廓落不羁无离无著一若
鲜所归宿然
众人皆有馀(不知戢敛)独我若遗(惟恐失之)我愚人之心也哉(离种种边名为妙道)
沌沌兮(昏昏默默)
又曰此以知言言众逞其知识似若有馀而我独泯然其若
遗也我岂真愚人之心也哉盖不过沌沌浑沦而已不以才
卷二 第 2p022b 页 CK-KZ_JY045_02p022b.png
智聪明见也
俗人昭昭(的然日亡)我独若昏(闇然日章)俗人察察(用心分别)我独闷闷(何须彼此)
又曰惟其然故众人群恃其昭昭而我独若昏众人皆称其
察察而我独闷闷
忽兮其若海(不滞方隅)漂兮若无所止(离诸边徼)众人皆有以(众贵有为以用)我
独顽且鄙(我贵无用之用)我独异于人(道不远人人远道乎)而贵食母(养须藉母复归命根)
又曰言我虽昏昏闷闷而性地光明正大忽兮有若海之能
容漂兮其罔所窥测也众人二句对上以能言言众人恃其
才力皆若有所建立而我独常处于顽鄙也道者众之母盖
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而总归本于道非母而何此我所以
俗人昭昭(的然日亡)我独若昏(闇然日章)俗人察察(用心分别)我独闷闷(何须彼此)
又曰惟其然故众人群恃其昭昭而我独若昏众人皆称其
察察而我独闷闷
忽兮其若海(不滞方隅)漂兮若无所止(离诸边徼)众人皆有以(众贵有为以用)我
独顽且鄙(我贵无用之用)我独异于人(道不远人人远道乎)而贵食母(养须藉母复归命根)
又曰言我虽昏昏闷闷而性地光明正大忽兮有若海之能
容漂兮其罔所窥测也众人二句对上以能言言众人恃其
才力皆若有所建立而我独常处于顽鄙也道者众之母盖
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而总归本于道非母而何此我所以
卷二 第 2p023a 页 CK-KZ_JY045_02p023a.png
异于人而独贵母也曰食者婴儿无他注向只知食母之食
达人之归根于道母亦若是焉
虚心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大包六合)惟道是从(细入微尘)
玉华帝君注曰孔大也道无形象未见有容自运而为德遂
尔容纳万物人第知德之有容容而且大而不知皆归本于
道也故曰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亘古无物了无人识)惚兮恍兮(似有如无)其中有象(若有非有)
恍兮惚兮(若亡若存)其中有物(若无非无)𥥆兮冥兮(心与道合)其中有精(阴阳交会)
又曰德容既根于道而道何在乎恍兮惚兮而已夫恍惚不
达人之归根于道母亦若是焉
虚心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大包六合)惟道是从(细入微尘)
玉华帝君注曰孔大也道无形象未见有容自运而为德遂
尔容纳万物人第知德之有容容而且大而不知皆归本于
道也故曰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亘古无物了无人识)惚兮恍兮(似有如无)其中有象(若有非有)
恍兮惚兮(若亡若存)其中有物(若无非无)𥥆兮冥兮(心与道合)其中有精(阴阳交会)
又曰德容既根于道而道何在乎恍兮惚兮而已夫恍惚不
卷二 第 2p023b 页 CK-KZ_JY045_02p023b.png
几无象而少物乎而要之虽惚兮恍焉象固藏于其中无象
而有象也虽恍兮惚焉物固寓于其中无物而有物也由无
象无物之先推之成象成物之始不见恍惚而又见𥥆冥矣
𥥆冥不犹是难窥测乎而其中之真精虽不可窥测夫固已
信之稳矣
其精甚真(纯一不杂)其中有信(真实不虚)
又曰夫惟其精甚真则其中之包罗涵养莫载莫破益以信
大道之不我欺也
自古及今(万劫常存无终无始)其名不去(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阅众甫(万物始生皆禀于道)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从道受气)以此(视听言动非道不然)
而有象也虽恍兮惚焉物固寓于其中无物而有物也由无
象无物之先推之成象成物之始不见恍惚而又见𥥆冥矣
𥥆冥不犹是难窥测乎而其中之真精虽不可窥测夫固已
信之稳矣
其精甚真(纯一不杂)其中有信(真实不虚)
又曰夫惟其精甚真则其中之包罗涵养莫载莫破益以信
大道之不我欺也
自古及今(万劫常存无终无始)其名不去(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阅众甫(万物始生皆禀于道)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从道受气)以此(视听言动非道不然)
卷二 第 2p024a 页 CK-KZ_JY045_02p024a.png
又曰不去犹云不朽古今皆有去时一世古则一世去世阅
世而成古今所以古今皆有去时而道独常存不去甫美也
道惟常留斯以阅众美而范围之不过曲成之不遗也夫众
甫纷纷遍天地吾何以知众甫之所以然哉以知此道而深
信之不疑耳
益谦章第二十二
曲则全(委曲周全)枉则直(大直若曲)洼则盈(谦下德归)弊则新(晦极自明)少则得(易知
简能)多则惑(闻疑见殆)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矩众绳)
玉华帝君注曰天下总是一个理字要能体认如直与曲两
端群知直是而曲非也殊不知任直之过反与万物有妨惟
世而成古今所以古今皆有去时而道独常存不去甫美也
道惟常留斯以阅众美而范围之不过曲成之不遗也夫众
甫纷纷遍天地吾何以知众甫之所以然哉以知此道而深
信之不疑耳
益谦章第二十二
曲则全(委曲周全)枉则直(大直若曲)洼则盈(谦下德归)弊则新(晦极自明)少则得(易知
简能)多则惑(闻疑见殆)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矩众绳)
玉华帝君注曰天下总是一个理字要能体认如直与曲两
端群知直是而曲非也殊不知任直之过反与万物有妨惟
卷二 第 2p024b 页 CK-KZ_JY045_02p024b.png
曲则能通通斯和和则万物在宥其成全者正无涯也枉者
直之反既枉矣亦安得直而不知木工之引绳取其直也究
竟引之始直舍之则曲未见其常直也惟枉不见直而不直
中总有个理字作骨如父子相隐虽枉正可以处州里行蛮
貊是为不直之直其直固自多也水性就下洼下之地众水
所归未有不盈者也新故相乘势也常即于新安见有新惟
到敝时由敝以返新万物成败消长之理大类如是少则得
者即一以贯之之谓虽少而贯通常自得也苟厌少而骛多
将荒唐滑稽之论皆得而惑之矣是一者介寂感之交主危
微之界恍惚窈冥无离无著而所谓曲全枉直六事皆从此
直之反既枉矣亦安得直而不知木工之引绳取其直也究
竟引之始直舍之则曲未见其常直也惟枉不见直而不直
中总有个理字作骨如父子相隐虽枉正可以处州里行蛮
貊是为不直之直其直固自多也水性就下洼下之地众水
所归未有不盈者也新故相乘势也常即于新安见有新惟
到敝时由敝以返新万物成败消长之理大类如是少则得
者即一以贯之之谓虽少而贯通常自得也苟厌少而骛多
将荒唐滑稽之论皆得而惑之矣是一者介寂感之交主危
微之界恍惚窈冥无离无著而所谓曲全枉直六事皆从此
卷二 第 2p025a 页 CK-KZ_JY045_02p025a.png
一中分出故圣人独抱此以为天下法式焉
不自见故明(莫见乎隐)不自是故彰(莫显乎微)不自伐故有功(无伐善功自归)不
自矜故长(无施劳能不危)夫惟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我尚自忘何况非我)
又曰圣人抱一如是可谓明矣而究不自以为明也彼目能
见物不能自见自见为目则反不明故不自以为明明斯远
也而由是不自以为是人必是之人是之则明彰矣不自伐
其功人必以功归之功益著矣不自矜夸其长人必即其长
而钦之长愈永矣凡此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皆
所谓不争也夫惟不争天下亦孰能与之争哉汉高帝鸿门
不与项争而垓下遂无有与之争者此类可推
不自见故明(莫见乎隐)不自是故彰(莫显乎微)不自伐故有功(无伐善功自归)不
自矜故长(无施劳能不危)夫惟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我尚自忘何况非我)
又曰圣人抱一如是可谓明矣而究不自以为明也彼目能
见物不能自见自见为目则反不明故不自以为明明斯远
也而由是不自以为是人必是之人是之则明彰矣不自伐
其功人必以功归之功益著矣不自矜夸其长人必即其长
而钦之长愈永矣凡此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皆
所谓不争也夫惟不争天下亦孰能与之争哉汉高帝鸿门
不与项争而垓下遂无有与之争者此类可推
卷二 第 2p025b 页 CK-KZ_JY045_02p025b.png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性不可穷)岂虚言哉(正非虚妄)诚全而归之(归本复初)
又曰通章主意原在首句故末亦单结言古之所谓曲则全
者岂虚语哉无曲弗全内以全身外以全物皆全也欲全万
物而有不归之于道即有不归之于曲也哉即如人之一身
五脏六腑以及四肢皆曲而是身赖以常全则曲而能全更
瞭如矣
虚无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妙音希声)
玉华帝君注曰希言即简言之谓道重雌默以简为贵世人
弗知此道而烦称博引不适于中多致牵强非自然也惟圣
又曰通章主意原在首句故末亦单结言古之所谓曲则全
者岂虚语哉无曲弗全内以全身外以全物皆全也欲全万
物而有不归之于道即有不归之于曲也哉即如人之一身
五脏六腑以及四肢皆曲而是身赖以常全则曲而能全更
瞭如矣
虚无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妙音希声)
玉华帝君注曰希言即简言之谓道重雌默以简为贵世人
弗知此道而烦称博引不适于中多致牵强非自然也惟圣
卷二 第 2p026a 页 CK-KZ_JY045_02p026a.png
人希言适合自然虽淡而愈旨也
飘风不终朝(狂则不久)骤雨不终日(躁则徒为)孰为此者(是谁主宰)天地(两间而已)
天地尚不能久(乾坤无非幻化)而况于人乎(法禁躁妄)
又曰自辰至巳曰终朝自旦至暮曰终日言夸斗之徒牵强
求合其言不可以取信譬之飘风骤雨不过阴阳一时亢伏
之气不终朝终日而旋止也夫此为飘骤风雨者为谁乃天
地也天地亢伏之气且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顺理合辙)道者同于道(通乎物也)德者同于德(忘乎我也)失者
同于失(齐得丧也)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逍遥无累)同于德者德亦乐得
之(随在有得)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顺其自然)信不足焉(吾斯未信)有不信焉
飘风不终朝(狂则不久)骤雨不终日(躁则徒为)孰为此者(是谁主宰)天地(两间而已)
天地尚不能久(乾坤无非幻化)而况于人乎(法禁躁妄)
又曰自辰至巳曰终朝自旦至暮曰终日言夸斗之徒牵强
求合其言不可以取信譬之飘风骤雨不过阴阳一时亢伏
之气不终朝终日而旋止也夫此为飘骤风雨者为谁乃天
地也天地亢伏之气且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顺理合辙)道者同于道(通乎物也)德者同于德(忘乎我也)失者
同于失(齐得丧也)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逍遥无累)同于德者德亦乐得
之(随在有得)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顺其自然)信不足焉(吾斯未信)有不信焉
卷二 第 2p026b 页 CK-KZ_JY045_02p026b.png
(因惑生疑)
又曰惟其然则道尚矣故从事于道者道则同于道德则同
于德失则同于失同于道则乐得道矣同于德则乐得德矣
即不幸而同于失则亦道中之失耳故有所失则亦乐居此
失也此即某幸有过之意言道之可乐可贵如是而人乃疑
之道根浅而信不足故也惟信不足益以不信矣
苦恩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躁进无功)跨者不行(欲速不达)自见者不明(不能晦德)自是者不彰
(不能谦下)自伐者无功(不能克已)自矜者不长(不能含容)
玉华帝君注曰跂翘足也跨如跨马之跨两腿崩开之谓言
又曰惟其然则道尚矣故从事于道者道则同于道德则同
于德失则同于失同于道则乐得道矣同于德则乐得德矣
即不幸而同于失则亦道中之失耳故有所失则亦乐居此
失也此即某幸有过之意言道之可乐可贵如是而人乃疑
之道根浅而信不足故也惟信不足益以不信矣
苦恩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躁进无功)跨者不行(欲速不达)自见者不明(不能晦德)自是者不彰
(不能谦下)自伐者无功(不能克已)自矜者不长(不能含容)
玉华帝君注曰跂翘足也跨如跨马之跨两腿崩开之谓言
卷二 第 2p027a 页 CK-KZ_JY045_02p027a.png
足利于立腿利于行此其常也腿足之能事也苟或矜其足
力而加之以跂虽立危矣焉能常立更或恃其腿力而加之
以跨虽行艰矣焉能远行此亦犹夫视而明者一自见则反
不明学而彰者一自是则反不彰拥有功者一自伐则反不
见功泽可长者一自矜则反不能长矣骄盈之害大类如是
其于道也馀食赘行(仁见为仁智见为智)物或恶之(念起是病不续是药)故有道者
不处也(不怕念起惟恐觉迟)
又曰由是以观道尚平易不贵隐怪总以适中为主所谓君
子中庸也譬如饮食适可则作息自如多食是为有馀而反
伤脾胃矣更如行走以轻便为快设使多带重赘之物则身
力而加之以跂虽立危矣焉能常立更或恃其腿力而加之
以跨虽行艰矣焉能远行此亦犹夫视而明者一自见则反
不明学而彰者一自是则反不彰拥有功者一自伐则反不
见功泽可长者一自矜则反不能长矣骄盈之害大类如是
其于道也馀食赘行(仁见为仁智见为智)物或恶之(念起是病不续是药)故有道者
不处也(不怕念起惟恐觉迟)
又曰由是以观道尚平易不贵隐怪总以适中为主所谓君
子中庸也譬如饮食适可则作息自如多食是为有馀而反
伤脾胃矣更如行走以轻便为快设使多带重赘之物则身
卷二 第 2p027b 页 CK-KZ_JY045_02p027b.png
体不便而转艰于攸往物或恶之者言此二事皆众人之所
恶有道之士则亦焉能取是哉
象元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混沌开先)先天地生(万化生乎身)
玉华帝君注曰此物字指道而言混浑也先天地生言先天
地而有而天地即生于其中也是即道生天地之谓
寂兮寥兮(湛然常寂)独立而不改(超然常存)周行而不殆(运化无穷)可以为天
下母(养育群生)
又曰凡物有声道无声也常寂然焉凡物有形道无形也常
寥然焉惟其寂寥故能独立无所依附而未有天地之先及
恶有道之士则亦焉能取是哉
象元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混沌开先)先天地生(万化生乎身)
玉华帝君注曰此物字指道而言混浑也先天地生言先天
地而有而天地即生于其中也是即道生天地之谓
寂兮寥兮(湛然常寂)独立而不改(超然常存)周行而不殆(运化无穷)可以为天
下母(养育群生)
又曰凡物有声道无声也常寂然焉凡物有形道无形也常
寥然焉惟其寂寥故能独立无所依附而未有天地之先及
卷二 第 2p028a 页 CK-KZ_JY045_02p028a.png
既有天地之后弥纶布濩莫之变改周流于前古后今奉行
者第见其善不见其殆此道所以为天下之母也乎
吾不知其名(不可形容)字之曰道(因物立名)强为之名曰大道(无边)大曰逝
(无著)逝曰远(无尽)远曰反(收拾归来)
又曰浑沌太无道何所名乎吾不知其名也而第见万物皆
由之弗越则亦字之曰道而已又见天地皆生于其中万物
总无以加之大何如也则不得不强为名之曰大道矣道既
大则未有不逝者逝者如斯亦同此意积新成故由故返新
往者有来来者又往皆所谓逝也道既逝矣而有不远乎远
曰反者言道虽大而逝虽逝而远苟能反而求之吾心则道
者第见其善不见其殆此道所以为天下之母也乎
吾不知其名(不可形容)字之曰道(因物立名)强为之名曰大道(无边)大曰逝
(无著)逝曰远(无尽)远曰反(收拾归来)
又曰浑沌太无道何所名乎吾不知其名也而第见万物皆
由之弗越则亦字之曰道而已又见天地皆生于其中万物
总无以加之大何如也则不得不强为名之曰大道矣道既
大则未有不逝者逝者如斯亦同此意积新成故由故返新
往者有来来者又往皆所谓逝也道既逝矣而有不远乎远
曰反者言道虽大而逝虽逝而远苟能反而求之吾心则道
卷二 第 2p028b 页 CK-KZ_JY045_02p028b.png
即在是何大且远之有
故道大(太虚无象)天大(同乎无始)地大(同乎无终)王亦大(参天两地)域中有四大而
王居其一焉(上无复色下无复渊灵地独存玄之又玄)人法地(牧养品类效坤德也)地法天(容载
万物承天施也)天法道(生成宇宙助道化也)道法自然(清静虚无因自然也)
又曰庸流昧于道本只知世上有三大曰天也地也王也而
不知域中有四大焉苟由本以推之末由流而溯其原则王
人虽大且必取法乎地地舆虽大且必取法乎天天可谓大
无外矣而亦必取法乎道道虽大无外矣而作为者非道自
然者乃道也故道亦必法乎自然自然之道无形无声无朕
无为不可以名者也名之曰道曰大犹是强而已矣
故道大(太虚无象)天大(同乎无始)地大(同乎无终)王亦大(参天两地)域中有四大而
王居其一焉(上无复色下无复渊灵地独存玄之又玄)人法地(牧养品类效坤德也)地法天(容载
万物承天施也)天法道(生成宇宙助道化也)道法自然(清静虚无因自然也)
又曰庸流昧于道本只知世上有三大曰天也地也王也而
不知域中有四大焉苟由本以推之末由流而溯其原则王
人虽大且必取法乎地地舆虽大且必取法乎天天可谓大
无外矣而亦必取法乎道道虽大无外矣而作为者非道自
然者乃道也故道亦必法乎自然自然之道无形无声无朕
无为不可以名者也名之曰道曰大犹是强而已矣
卷二 第 2p029a 页 CK-KZ_JY045_02p029a.png
重德章第二十六
重为轻根(心为万物之宗)静为躁君(道为一身之体)
玉华帝君注曰天下轻重之数静躁之分夫人而知之也而
轻必借丽于重躁必待镇于静则未之有知故直揭之曰重
为轻根言有重者镇压中央而以驾轻车便无颠覆之患非
轻之根而何静为躁君言能主静寂然不动而以应万事始
见感通之神非躁之君而何躁即动也
是以圣人终日行(日行火候)不离辎重(时运河车)虽有荣观(无所贪著)燕处超
然(心超物外)
又曰圣人惟知此道所以终日行之而不离乎辎重以重为
重为轻根(心为万物之宗)静为躁君(道为一身之体)
玉华帝君注曰天下轻重之数静躁之分夫人而知之也而
轻必借丽于重躁必待镇于静则未之有知故直揭之曰重
为轻根言有重者镇压中央而以驾轻车便无颠覆之患非
轻之根而何静为躁君言能主静寂然不动而以应万事始
见感通之神非躁之君而何躁即动也
是以圣人终日行(日行火候)不离辎重(时运河车)虽有荣观(无所贪著)燕处超
然(心超物外)
又曰圣人惟知此道所以终日行之而不离乎辎重以重为
卷二 第 2p029b 页 CK-KZ_JY045_02p029b.png
轻根故也虽有荣观言𤍠闹场中虽光荣足炫而本然清虚
之体故自超然不乱以静为君故也
奈何万乘之主(心君)而以身轻天下(恋有贪生)轻则失臣(轻动摇精)躁则失
君(躁妄乱神)
又曰言道既尚静尚重如是世之人主所当奉若不违奈何
抚有万乘而以身轻天下也哉故君轻则游豫逸乐无节鲜
克励精图治臣庶知其不足以辅则望望然去之轻之故也
不知道有重也夫君轻且失臣而况臣之躁乎臣躁则急功
谋利而少协恭和衷之忱君知其不可以用则鞶带以褫之
者躁之故也不知道在静也既以责君而兼以励臣君臣交
之体故自超然不乱以静为君故也
奈何万乘之主(心君)而以身轻天下(恋有贪生)轻则失臣(轻动摇精)躁则失
君(躁妄乱神)
又曰言道既尚静尚重如是世之人主所当奉若不违奈何
抚有万乘而以身轻天下也哉故君轻则游豫逸乐无节鲜
克励精图治臣庶知其不足以辅则望望然去之轻之故也
不知道有重也夫君轻且失臣而况臣之躁乎臣躁则急功
谋利而少协恭和衷之忱君知其不可以用则鞶带以褫之
者躁之故也不知道在静也既以责君而兼以励臣君臣交
卷二 第 2p030a 页 CK-KZ_JY045_02p030a.png
勉于道严矣哉
巧用章第二十七
善行无辙迹(以心知心)善言无瑕谪(以性觉性)善计不筹策(以神合神)善闭无
关键而不可开(合神于无)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合无于道)
玉华帝君注曰车马轮辕周行必留辙迹此物势之必然者
也而本道以行则不少留夫轨迹善行也繁称博引矢口易
招愆尤此兴戎之所致戒也而准道以言则不予人以瑕谪
焉善言也思前想后图谋必事筹画此人情之所必尔也而
依道以计则自然中款无所用筹策也善计也推之于闭不
用关键扄固而不可开非善闭而何充之于结无绳约而物
巧用章第二十七
善行无辙迹(以心知心)善言无瑕谪(以性觉性)善计不筹策(以神合神)善闭无
关键而不可开(合神于无)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合无于道)
玉华帝君注曰车马轮辕周行必留辙迹此物势之必然者
也而本道以行则不少留夫轨迹善行也繁称博引矢口易
招愆尤此兴戎之所致戒也而准道以言则不予人以瑕谪
焉善言也思前想后图谋必事筹画此人情之所必尔也而
依道以计则自然中款无所用筹策也善计也推之于闭不
用关键扄固而不可开非善闭而何充之于结无绳约而物
卷二 第 2p030b 页 CK-KZ_JY045_02p030b.png
刺不克以解非善结而何是皆所谓道也即所谓道之自然
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视人犹已)故无弃人(均气同体)常善救物(与物混成)故无
弃物(随机利物)是谓袭明(定能生慧)
又曰夫行善言善计善如是而尚不可以救人救物乎哉能
救人则天下无弃人矣能救物则天下无弃物矣故曰圣人
云云袭沿袭也相沿不绝之谓言庸流域于耳目物我之间
恒分畦畛犹坐井观天焉得为明惟圣人视人犹已欲立立
人且宁不立已必欲立人欲达达人亦宁不达已必欲达人
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如传灯之相续不绝其明大矣远矣不
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视人犹已)故无弃人(均气同体)常善救物(与物混成)故无
弃物(随机利物)是谓袭明(定能生慧)
又曰夫行善言善计善如是而尚不可以救人救物乎哉能
救人则天下无弃人矣能救物则天下无弃物矣故曰圣人
云云袭沿袭也相沿不绝之谓言庸流域于耳目物我之间
恒分畦畛犹坐井观天焉得为明惟圣人视人犹已欲立立
人且宁不立已必欲立人欲达达人亦宁不达已必欲达人
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如传灯之相续不绝其明大矣远矣不
卷二 第 2p031a 页 CK-KZ_JY045_02p031a.png
谓之袭明而何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见贤思齐)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而内自省)不贵其
师(道无可学)不爱其资(心无可用)
又曰袭明如是是非善人也乎善人者不善之人所师以取
法者也不善人者正善人所资以施教者也而究之人日迁
善而弗知何人之力则亦安知有师之足贵乎道化自然及
物而并非有心鼓舞振作于其中则亦安知有资之足爱乎
故曰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屏智如愚)是谓要妙(任运天然)
又曰圣人善救人物如是其智可谓大矣而体立于无为用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见贤思齐)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而内自省)不贵其
师(道无可学)不爱其资(心无可用)
又曰袭明如是是非善人也乎善人者不善之人所师以取
法者也不善人者正善人所资以施教者也而究之人日迁
善而弗知何人之力则亦安知有师之足贵乎道化自然及
物而并非有心鼓舞振作于其中则亦安知有资之足爱乎
故曰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屏智如愚)是谓要妙(任运天然)
又曰圣人善救人物如是其智可谓大矣而体立于无为用
卷二 第 2p031b 页 CK-KZ_JY045_02p031b.png
运于无心淡泊浑穆虽智犹如大迷是即大智若愚之谓而
道之所以为道者要妙即在乎此矣
反朴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凝其神)守其雌(入气穴)为天下溪(万脉归元)为天下溪(深妙)常德不
离(造次于是颠沛于是)复归于婴儿(能受无用)知其白(养性)守其黑(保命)为天下式
(是法是则)为天下式(节候)常德不忒(分毫不爽)复归于无极(完此太虚)知其荣(心广)
守其辱(体胖)为天下谷(空诸所有)为天下谷(虚中)常德乃足(身外无馀)复归于
朴(太易无极)朴散而为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圣人用之(知有此理)则为官长(设教化人)
故大制不割(混沌而无剖析)
玉华帝君注曰雄雌即先后之谓雄居先雌居后也人情莫
道之所以为道者要妙即在乎此矣
反朴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凝其神)守其雌(入气穴)为天下溪(万脉归元)为天下溪(深妙)常德不
离(造次于是颠沛于是)复归于婴儿(能受无用)知其白(养性)守其黑(保命)为天下式
(是法是则)为天下式(节候)常德不忒(分毫不爽)复归于无极(完此太虚)知其荣(心广)
守其辱(体胖)为天下谷(空诸所有)为天下谷(虚中)常德乃足(身外无馀)复归于
朴(太易无极)朴散而为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圣人用之(知有此理)则为官长(设教化人)
故大制不割(混沌而无剖析)
玉华帝君注曰雄雌即先后之谓雄居先雌居后也人情莫
卷二 第 2p032a 页 CK-KZ_JY045_02p032a.png
不争先而恐后乃争先者易蹶反不如后者之稳步焉圣人
非不知其雄也而宁守其雌溪即深溪之溪言圣人守后而
不务先其德足以感孚天下天下归之如众流之趋深渊是
为天下之溪矣虽为天下溪而圣人不以众归自矜也犹是
抱常德不以离冲虚恬淡绝无嗜欲虽大人犹然赤子故曰
复归于婴儿白黑即明暗之义白其明也黑其暗也人情莫
不尚明而耻暗乃尚明者察察多伤反不如暗者之韬晦焉
圣人非不知其白也而宁守其黑式即法式之式言圣人守
暗而不务明其德足以为范天下天下则之奉以为式虽奉
为式而圣人不敢以自伐也犹是守常德而不忒泯声色同
非不知其雄也而宁守其雌溪即深溪之溪言圣人守后而
不务先其德足以感孚天下天下归之如众流之趋深渊是
为天下之溪矣虽为天下溪而圣人不以众归自矜也犹是
抱常德不以离冲虚恬淡绝无嗜欲虽大人犹然赤子故曰
复归于婴儿白黑即明暗之义白其明也黑其暗也人情莫
不尚明而耻暗乃尚明者察察多伤反不如暗者之韬晦焉
圣人非不知其白也而宁守其黑式即法式之式言圣人守
暗而不务明其德足以为范天下天下则之奉以为式虽奉
为式而圣人不敢以自伐也犹是守常德而不忒泯声色同
卷二 第 2p032b 页 CK-KZ_JY045_02p032b.png
寂寥不滞形象仍返本始故曰复归于无极至于荣辱尤其
较著者也人情莫不好荣而恶辱乃至于荣者辱旋及之反
不如安辱者之自得也圣人非不知其荣也而宁守其辱谦
冲善下虚而能受受而不有如天下之空谷然夫惟如天下
之谷则无所不容无所不纳常德于以足矣而究之有为仍
无为也朴者性始之名性始无为故曰复归于朴朴无也复
归于朴是有不终有仍返于无矣迨朴散而为器是无不终
无复趋于有矣无者天地之始也有者万物之母也譬如人
君既已建其有极又分设官长以会其极大制宰制也割割
裂也君令臣共以此宰制天下而何割裂之有哉
较著者也人情莫不好荣而恶辱乃至于荣者辱旋及之反
不如安辱者之自得也圣人非不知其荣也而宁守其辱谦
冲善下虚而能受受而不有如天下之空谷然夫惟如天下
之谷则无所不容无所不纳常德于以足矣而究之有为仍
无为也朴者性始之名性始无为故曰复归于朴朴无也复
归于朴是有不终有仍返于无矣迨朴散而为器是无不终
无复趋于有矣无者天地之始也有者万物之母也譬如人
君既已建其有极又分设官长以会其极大制宰制也割割
裂也君令臣共以此宰制天下而何割裂之有哉
卷二 第 2p033a 页 CK-KZ_JY045_02p033a.png
无为章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欲行此道)吾见其不得已(道本无为)
玉华帝君注曰帝世之有天下揖让得之非取之也四方风
动黎民变之非上为之也若将欲以力取天下而从而作为
于其间是为失道已矣通不得已言二者皆弗得于道矣
天下神器(心之所居)不可为也(为有妄心即惊其神)为者败之(为伤自然)执者失之
(执乖通变)
又曰天下大器也曰神言有神默相之是则神器之大拥此
者皆当抱朴守雌不可以有为也一侈志于为则粉饰太平
徒滋纷扰反以败国一著意于执则拘虚胶固鲜所通变不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欲行此道)吾见其不得已(道本无为)
玉华帝君注曰帝世之有天下揖让得之非取之也四方风
动黎民变之非上为之也若将欲以力取天下而从而作为
于其间是为失道已矣通不得已言二者皆弗得于道矣
天下神器(心之所居)不可为也(为有妄心即惊其神)为者败之(为伤自然)执者失之
(执乖通变)
又曰天下大器也曰神言有神默相之是则神器之大拥此
者皆当抱朴守雌不可以有为也一侈志于为则粉饰太平
徒滋纷扰反以败国一著意于执则拘虚胶固鲜所通变不
卷二 第 2p033b 页 CK-KZ_JY045_02p033b.png
惟得之适以失之矣
故物或行或随(念兹在兹)或嘘或吹(思无邪)或强或羸(善用其心)或载或隳
(精思此理)是以圣人去甚(过犹不及)去奢(道常如此)去泰(道无不足)
又曰总之道尚自然故物或有翼之以行者或有步焉以随
者或呴而煖之或吹而寒之或益而强之或损而羸之而可
栽者则或从而载也可倾者则或从而隳也虽应用不同要
皆因物付物顺其自然而已何所庸我之侈然恣肆而贪求
之无厌也乎是故圣人甚则去之奢则去之而泰亦并去之
也
俭武章第三十
故物或行或随(念兹在兹)或嘘或吹(思无邪)或强或羸(善用其心)或载或隳
(精思此理)是以圣人去甚(过犹不及)去奢(道常如此)去泰(道无不足)
又曰总之道尚自然故物或有翼之以行者或有步焉以随
者或呴而煖之或吹而寒之或益而强之或损而羸之而可
栽者则或从而载也可倾者则或从而隳也虽应用不同要
皆因物付物顺其自然而已何所庸我之侈然恣肆而贪求
之无厌也乎是故圣人甚则去之奢则去之而泰亦并去之
也
俭武章第三十
卷二 第 2p034a 页 CK-KZ_JY045_02p034a.png
以道佐人主者(道与心合)不以兵强天下(善胜在于不争)其事好还(归根复命)
玉华帝君注曰治世有事本道发为文德武功非所尚也且
兵为凶器淫佚之事上帝恶之苟或侈志于兵自使天下肝
脑涂地则出乎尔者必反乎尔若齐之湣王楚之灵王秦之
始皇梁之武帝皆获杀身之祸故曰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心兵所起)荆棘生焉(神狂心荒)大军之后(情欲驰驱)必有凶年(气神昏耗)
又曰此更推言兵强之害言终日用师则农业妨而田畴不
治荆棘丛生不特此也杀气过旺有伤天地之和则灾祲流
行运所必至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固不卜而早定也
故善者果而已(定力所到)不敢以取强(忘我而已)
玉华帝君注曰治世有事本道发为文德武功非所尚也且
兵为凶器淫佚之事上帝恶之苟或侈志于兵自使天下肝
脑涂地则出乎尔者必反乎尔若齐之湣王楚之灵王秦之
始皇梁之武帝皆获杀身之祸故曰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心兵所起)荆棘生焉(神狂心荒)大军之后(情欲驰驱)必有凶年(气神昏耗)
又曰此更推言兵强之害言终日用师则农业妨而田畴不
治荆棘丛生不特此也杀气过旺有伤天地之和则灾祲流
行运所必至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固不卜而早定也
故善者果而已(定力所到)不敢以取强(忘我而已)
卷二 第 2p034b 页 CK-KZ_JY045_02p034b.png
又曰果决也言善为治者绝不谈兵从不好强其于四方六
合总以仁义化之礼乐绥之迨绥之不得化之逆命则不得
已取决于一战阪泉涿鹿之师是果之明徵也而究不敢恃
以取强自诩用兵之如神也
果而勿矜(待之以静)果而勿伐(默而守之)果而勿骄(存之以和)果而不得已(用之
以虚)果而勿强(自然虚无)
又曰人特患无是果耳诚有是果则必能不自矜张不自誇
伐不自骄盈间用其果皆出于势不得已而初不自以为强
也
物壮则老(心为物移)是谓不道(性为心蔽)不道早已(永失真道)
合总以仁义化之礼乐绥之迨绥之不得化之逆命则不得
已取决于一战阪泉涿鹿之师是果之明徵也而究不敢恃
以取强自诩用兵之如神也
果而勿矜(待之以静)果而勿伐(默而守之)果而勿骄(存之以和)果而不得已(用之
以虚)果而勿强(自然虚无)
又曰人特患无是果耳诚有是果则必能不自矜张不自誇
伐不自骄盈间用其果皆出于势不得已而初不自以为强
也
物壮则老(心为物移)是谓不道(性为心蔽)不道早已(永失真道)
卷二 第 2p035a 页 CK-KZ_JY045_02p035a.png
又曰善者用果而不尚强夫何以故盖恃强则逞壮逞壮则
易折大过之上六大壮之上六其明鉴也譬如物之发露太
过精华难要于久灼灼之华早发者则必先萎此物壮之未
有不老者也苟或只知强壮之足凭而不知老败之将至则
是昧乎盈虚消息之道矣是之谓不道不道之念其不可不
早已也夫已止也息也
偃武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以心胜物终莫能胜)物或恶之(为物所诱)故有道者不处
(不离生死而离生死)
孚佑帝君注曰战危事也勇逸德也兵凶器也虽有佳兵实
易折大过之上六大壮之上六其明鉴也譬如物之发露太
过精华难要于久灼灼之华早发者则必先萎此物壮之未
有不老者也苟或只知强壮之足凭而不知老败之将至则
是昧乎盈虚消息之道矣是之谓不道不道之念其不可不
早已也夫已止也息也
偃武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以心胜物终莫能胜)物或恶之(为物所诱)故有道者不处
(不离生死而离生死)
孚佑帝君注曰战危事也勇逸德也兵凶器也虽有佳兵实
卷二 第 2p035b 页 CK-KZ_JY045_02p035b.png
为不祥故曰不祥之器且穷兵必妨农业多伤性命类干天
地和气凡物无不恶之是以有道者断不以是为得计而安
以处之也
是以君子居则贵左(主柔)用兵则贵右(主刚)兵者不祥之器(凶器逆德)非
君子之器(触来勿与兢事过心清凉)不得已而用之(欲求合道乃不合道)恬澹为上(常寂)
胜而不美(求欲凝神神乃不凝)而美之者(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是乐杀人(用心一处无事不办)
夫乐杀人者(绝欲)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凡百从俭)故吉事尚左(东木主生)凶
事尚右(西金主杀)偏将军居左(省心)上将军居右(全神)言居上势则以丧
礼处之(若论此事如丧考妣)杀人众多(六贼兵息三尸自焚)以悲哀泣之(心死神存)战胜
则以丧礼处之(孤光独照)
地和气凡物无不恶之是以有道者断不以是为得计而安
以处之也
是以君子居则贵左(主柔)用兵则贵右(主刚)兵者不祥之器(凶器逆德)非
君子之器(触来勿与兢事过心清凉)不得已而用之(欲求合道乃不合道)恬澹为上(常寂)
胜而不美(求欲凝神神乃不凝)而美之者(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是乐杀人(用心一处无事不办)
夫乐杀人者(绝欲)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凡百从俭)故吉事尚左(东木主生)凶
事尚右(西金主杀)偏将军居左(省心)上将军居右(全神)言居上势则以丧
礼处之(若论此事如丧考妣)杀人众多(六贼兵息三尸自焚)以悲哀泣之(心死神存)战胜
则以丧礼处之(孤光独照)
卷二 第 2p036a 页 CK-KZ_JY045_02p036a.png
又曰夫惟有道者不处佳兵所以君子居则尚左而用兵则
尚右尚右者示不敢专制之意诚以兵为不祥而非君子之
器其间或用之者势出于不得已也盖其本道致治总以恬
淡无欲为上若兵之凶器则虽获胜于人不可为美而以此
为美者是以杀人为乐矣如之何其可哉昔孟子语梁襄王
曰不啫杀人者能一之乐杀人者宜乎难得志于天下也推
而至于凡事之吉凶则吉居左而凶则居右矣是亦仪礼祥
车纩车以分左右之义即如行师将之偏者何反居左将之
上者何反居右此其中有二义焉一则谦而不欲自尊大也
一则退而不欲乐杀人也虽勇居上势故宁右而毋左焉夫
尚右尚右者示不敢专制之意诚以兵为不祥而非君子之
器其间或用之者势出于不得已也盖其本道致治总以恬
淡无欲为上若兵之凶器则虽获胜于人不可为美而以此
为美者是以杀人为乐矣如之何其可哉昔孟子语梁襄王
曰不啫杀人者能一之乐杀人者宜乎难得志于天下也推
而至于凡事之吉凶则吉居左而凶则居右矣是亦仪礼祥
车纩车以分左右之义即如行师将之偏者何反居左将之
上者何反居右此其中有二义焉一则谦而不欲自尊大也
一则退而不欲乐杀人也虽勇居上势故宁右而毋左焉夫
卷二 第 2p036b 页 CK-KZ_JY045_02p036b.png
居上势而处右则不见可忻惟见可悯是视兵势之如丧也
故即以丧礼处之如秦穆夫人披发登台而请晋惠非以丧
礼处之而何所以杀人众多尸横遍野目不忍见耳不忍闻
此犹得窃欣其得志乎悲哀泣之而已所以君子于战胜不
以为吉转以为凶而彻乐不悬食旨弗甘多以丧礼处之者
良以兵固不祥之器也夫丧非不祥者乎以不祥之丧处不
祥之兵礼也
圣德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应化无方)朴虽小(至微)天下不敢臣(道为万化之君)侯王若能守(抱一)
万物将自宾(宾服从德)
故即以丧礼处之如秦穆夫人披发登台而请晋惠非以丧
礼处之而何所以杀人众多尸横遍野目不忍见耳不忍闻
此犹得窃欣其得志乎悲哀泣之而已所以君子于战胜不
以为吉转以为凶而彻乐不悬食旨弗甘多以丧礼处之者
良以兵固不祥之器也夫丧非不祥者乎以不祥之丧处不
祥之兵礼也
圣德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应化无方)朴虽小(至微)天下不敢臣(道为万化之君)侯王若能守(抱一)
万物将自宾(宾服从德)
卷二 第 2p037a 页 CK-KZ_JY045_02p037a.png
孚佑帝君注曰首篇云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以道不可
以道名也故此章直曰道常无名然终于无名则天下又安
知有道乎是有朴在不可名而犹可名者也夫所谓朴者何
性也性之为体寂焉渺焉则亦似乎小矣而天下究不得而
域之所谓不敢臣也彼智者可以慧使勇者可以力使艺者
可以才使皆可得而臣之若朴则有而仍无无而又有恍兮
惚兮则亦奚从而臣之哉然虽不可臣而朴则卷之藏于密
放之则可弥六合者也侯王若能守此朴而不攺则本是以
默运潜移无为成化万物皆自宾服矣
天地相合(乾坤交感罢)以降甘露(一点落黄庭)人莫之令而自均(一气和太和)
以道名也故此章直曰道常无名然终于无名则天下又安
知有道乎是有朴在不可名而犹可名者也夫所谓朴者何
性也性之为体寂焉渺焉则亦似乎小矣而天下究不得而
域之所谓不敢臣也彼智者可以慧使勇者可以力使艺者
可以才使皆可得而臣之若朴则有而仍无无而又有恍兮
惚兮则亦奚从而臣之哉然虽不可臣而朴则卷之藏于密
放之则可弥六合者也侯王若能守此朴而不攺则本是以
默运潜移无为成化万物皆自宾服矣
天地相合(乾坤交感罢)以降甘露(一点落黄庭)人莫之令而自均(一气和太和)
卷二 第 2p037b 页 CK-KZ_JY045_02p037b.png
又曰露者天地和气之所积而流也润于有形而实施于无
声人君以朴理天下成于有象而实本于无为其与天地之
降甘露不爽累黍故物被无声之露莫之令而自荣则民沐
无为之化亦莫之令而自均也
始制有名(立法制度)名亦既有(因器制名)夫亦将知止(淡然自足)知止所以不
殆(知止而后有定)
又曰始制即所谓朴也言道本无名而强为名之以朴则是
始制有名矣夫道既有名势必日趋于有日趋于有则已与
物势将从风而靡若水之狂澜无所底止而极意于有全失
夫无矣失无则失朴矣故曰名而无则道隐名既有矣则亦
声人君以朴理天下成于有象而实本于无为其与天地之
降甘露不爽累黍故物被无声之露莫之令而自荣则民沐
无为之化亦莫之令而自均也
始制有名(立法制度)名亦既有(因器制名)夫亦将知止(淡然自足)知止所以不
殆(知止而后有定)
又曰始制即所谓朴也言道本无名而强为名之以朴则是
始制有名矣夫道既有名势必日趋于有日趋于有则已与
物势将从风而靡若水之狂澜无所底止而极意于有全失
夫无矣失无则失朴矣故曰名而无则道隐名既有矣则亦
卷二 第 2p038a 页 CK-KZ_JY045_02p038a.png
当知止以复归于无也诚能知止将还原反朴而何殆之有
哉
譬道之在天下(心之在我)犹川谷之于江海也(在止于善)
又曰更取而譬之道在天下万物从而归之犹江海无意于
众流而川谷之水必从而注之也
辨德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外观其物物无其物)自知者明(内观其心心无其物)胜人者有力(勇敢于道而化
自成)自胜者强(真积力久)
孚佑帝君注曰智者分别之谓不知人则是非邪正将何以
辨是亦已之累德则知人尚矣然人苦不自知不自知而徒
哉
譬道之在天下(心之在我)犹川谷之于江海也(在止于善)
又曰更取而譬之道在天下万物从而归之犹江海无意于
众流而川谷之水必从而注之也
辨德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外观其物物无其物)自知者明(内观其心心无其物)胜人者有力(勇敢于道而化
自成)自胜者强(真积力久)
孚佑帝君注曰智者分别之谓不知人则是非邪正将何以
辨是亦已之累德则知人尚矣然人苦不自知不自知而徒
卷二 第 2p038b 页 CK-KZ_JY045_02p038b.png
知人尤累德也故知人者第谓之智而自知斯谓之明也犹
之恃我勇力以取胜于人仅可谓之有力耳终不若君子尚
义不尚勇力而敬胜义胜以自胜者斯谓之强焉
知足者富(安贫乐道)强行者有志(有志者事竟成)不失其所者久(观其所以命基愈固)
死而不亡者寿(妄灭照存)
又曰人情多不知足得一冀十得十冀百得百冀千得千冀
万迨强求之终不可得久并其得者而转失之贪之为害故
也诚能知足则不求富而富矣卫公子荆可风也人类不能
自强遇艰深卓绝之事便推诿不敢向前无志故也苟能勉
强以行仁义则谓之有志矣所者何性也即朴也吾心之所
之恃我勇力以取胜于人仅可谓之有力耳终不若君子尚
义不尚勇力而敬胜义胜以自胜者斯谓之强焉
知足者富(安贫乐道)强行者有志(有志者事竟成)不失其所者久(观其所以命基愈固)
死而不亡者寿(妄灭照存)
又曰人情多不知足得一冀十得十冀百得百冀千得千冀
万迨强求之终不可得久并其得者而转失之贪之为害故
也诚能知足则不求富而富矣卫公子荆可风也人类不能
自强遇艰深卓绝之事便推诿不敢向前无志故也苟能勉
强以行仁义则谓之有志矣所者何性也即朴也吾心之所
卷二 第 2p039a 页 CK-KZ_JY045_02p039a.png
以为心也离而去之无以为心即无以为性亦即无以为生
夫安能久惟常抱此浑朴之物葆而不失其所则虽形体或
坏而精英自足千古不亦历久而弗衰乎夫体道能历夫久
则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可以无死即或死之而腐坏者躯壳
吾之精气神终未之亡也譬如蝉之脱壳蛇之脱蜕其若死
者壳与蜕也而蝉之为蝉蛇之为蛇究未尝亡也夫既云死
矣而仍不亡脱壳尸解者流也不生亦不灭是也非寿而何
任成章第三十四
大道氾兮(充满八极)其可左右(取之逢源)
孚佑帝君注曰氾水中之高地也道立于高又极于清众浊
夫安能久惟常抱此浑朴之物葆而不失其所则虽形体或
坏而精英自足千古不亦历久而弗衰乎夫体道能历夫久
则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可以无死即或死之而腐坏者躯壳
吾之精气神终未之亡也譬如蝉之脱壳蛇之脱蜕其若死
者壳与蜕也而蝉之为蝉蛇之为蛇究未尝亡也夫既云死
矣而仍不亡脱壳尸解者流也不生亦不灭是也非寿而何
任成章第三十四
大道氾兮(充满八极)其可左右(取之逢源)
孚佑帝君注曰氾水中之高地也道立于高又极于清众浊
卷二 第 2p039b 页 CK-KZ_JY045_02p039b.png
环绕有似于江之氾故以是况之惟道居高而下视则以一
本散为万物而左宜右有无非道所充满也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大道无生不免于生)功成不名有(实无所得)
又曰道可左右如是其为万物之母可知既为物母则物皆
恃之以生母能生物则母亦任之而何辞第道尚虚无如是
生焉弗辞势将日趋于有而不可道者可道矣不可名者可
名矣道固如是乎而不知功虽成不名有也生者自生道犹
是恍惚寂寥而已彼滞于无者类辞物而不生滞于有者类
生物而居功皆不可以为道
爱养万物而不为主(道能育物忘其所自)故常无欲(常守真空)可名于小(语小含宏)
本散为万物而左宜右有无非道所充满也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大道无生不免于生)功成不名有(实无所得)
又曰道可左右如是其为万物之母可知既为物母则物皆
恃之以生母能生物则母亦任之而何辞第道尚虚无如是
生焉弗辞势将日趋于有而不可道者可道矣不可名者可
名矣道固如是乎而不知功虽成不名有也生者自生道犹
是恍惚寂寥而已彼滞于无者类辞物而不生滞于有者类
生物而居功皆不可以为道
爱养万物而不为主(道能育物忘其所自)故常无欲(常守真空)可名于小(语小含宏)
卷二 第 2p040a 页 CK-KZ_JY045_02p040a.png
万物归焉而不知主(人能虚心道自归之)可名于大(何所不容)是以圣人终不
为大(粟中藏世界)故能成其大(诚不可量)
又曰道惟不辞不有故于万物虽爱养之而不自为主其不
自主者以湛然无欲故也惟常无欲是自居于小矣道虽不
自以为主而万物或知而归之虽大未云大也惟万物受其
陶铸而不知谁氏之力耕田凿井帝力何有于我是日迁善
而究不知有主皞皞熙熙大何如也虽不名大而大之名必
归之究之圣人终不敢自以为大也惟不自以为大而大实
有所难掩而无容辞者故曰能成其大
仁德章第三十五
为大(粟中藏世界)故能成其大(诚不可量)
又曰道惟不辞不有故于万物虽爱养之而不自为主其不
自主者以湛然无欲故也惟常无欲是自居于小矣道虽不
自以为主而万物或知而归之虽大未云大也惟万物受其
陶铸而不知谁氏之力耕田凿井帝力何有于我是日迁善
而究不知有主皞皞熙熙大何如也虽不名大而大之名必
归之究之圣人终不敢自以为大也惟不自以为大而大实
有所难掩而无容辞者故曰能成其大
仁德章第三十五
卷二 第 2p040b 页 CK-KZ_JY045_02p040b.png
执大象天下往(允执常静天地悉归)
孚佑帝君注曰象道也大象即大道也道本无象而象以名
之是为无象之象故曰大象执之者奉持不失言奉道以往
行之天下可也
往而不害(道无鬼神独往独来)安平泰(心安性平性平神泰)
又曰夫往者利害之交也只求利往而有妨于物非往之善
者也惟奉道以往而于物各无所害万物得所可谓安矣万
物洽情可谓平矣四方风动可谓泰矣非执大象以往而能
如是乎
乐与饵(从心不踰矩)过客止(邪念自绝)道之出口(淡而有味)淡乎其无味(无味之味)
孚佑帝君注曰象道也大象即大道也道本无象而象以名
之是为无象之象故曰大象执之者奉持不失言奉道以往
行之天下可也
往而不害(道无鬼神独往独来)安平泰(心安性平性平神泰)
又曰夫往者利害之交也只求利往而有妨于物非往之善
者也惟奉道以往而于物各无所害万物得所可谓安矣万
物洽情可谓平矣四方风动可谓泰矣非执大象以往而能
如是乎
乐与饵(从心不踰矩)过客止(邪念自绝)道之出口(淡而有味)淡乎其无味(无味之味)
卷二 第 2p041a 页 CK-KZ_JY045_02p041a.png
视之不足见(道无形)听之不足闻(道无声)用之不可既(道无尽)
又曰道之入人沦肌浃髓非徒悦其耳目口体巳也苟第悦
其耳目口体则犹之乐与饵矣彼作乐以娱耳目作饵以颐
口体客过之悦其声色臭味未有不从而止车者迨乐阕而
饵尽则又终巳不顾矣若道之出口则淡焉其无味不若有
味之饵也视之则不见听之则不闻不若有声有色之乐也
而推而用之扩而往之则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穷者道之大
何如乎欲不名之以大象得乎
微明章第三十六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一阖一辟)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一动一静)将欲废之
又曰道之入人沦肌浃髓非徒悦其耳目口体巳也苟第悦
其耳目口体则犹之乐与饵矣彼作乐以娱耳目作饵以颐
口体客过之悦其声色臭味未有不从而止车者迨乐阕而
饵尽则又终巳不顾矣若道之出口则淡焉其无味不若有
味之饵也视之则不见听之则不闻不若有声有色之乐也
而推而用之扩而往之则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穷者道之大
何如乎欲不名之以大象得乎
微明章第三十六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一阖一辟)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一动一静)将欲废之
卷二 第 2p041b 页 CK-KZ_JY045_02p041b.png
必固兴之(若存若亡)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舍用得宜)是谓微明(几微先兆)
孚佑帝君注曰噏合也张开也将欲噏则先张之必张而始
能噏也以此推焉将欲弱其兵必先骄其心如晋文退舍以
骄子玉是也强骄也且将欲废其事必先示以兴将欲夺其
地必先与以贿如晋献赂虞以取虞地是也以上四者有似
管仲孙武之谋曾大道而顾若是第仲武任术君子任理任
术则流于诡谲任理不失其光大此所谓哲人知几知几其
神之谓是谓微明者明之深而微也八之字俱指物言
柔胜刚弱胜强(柔弱常和用刚必败)
又曰齿刚易折舌柔长存圣人之所以欲噏先张欲弱先强
孚佑帝君注曰噏合也张开也将欲噏则先张之必张而始
能噏也以此推焉将欲弱其兵必先骄其心如晋文退舍以
骄子玉是也强骄也且将欲废其事必先示以兴将欲夺其
地必先与以贿如晋献赂虞以取虞地是也以上四者有似
管仲孙武之谋曾大道而顾若是第仲武任术君子任理任
术则流于诡谲任理不失其光大此所谓哲人知几知几其
神之谓是谓微明者明之深而微也八之字俱指物言
柔胜刚弱胜强(柔弱常和用刚必败)
又曰齿刚易折舌柔长存圣人之所以欲噏先张欲弱先强
卷二 第 2p042a 页 CK-KZ_JY045_02p042a.png
欲废先兴欲夺先与者以柔能胜刚弱能胜强故也
鱼不可脱于渊(心不离乎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可与立不可与权)
又曰鱼以水为宫亦依水为势当其浮沉于渊鼓鬣扬鬐虽
强有力者莫之能胜鱼固居刚矣迨脱渊而陆则失其所恃
而生杀一听乎人不又刚即于柔乎是故圣人无时无处不
出于柔而天下之刚者卒莫能胜此大明之终始而国之利
器也国之利器惟有道者自喻之而不可出而喻诸人也
为政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无为为道妙)而无不为(有作是根基)
孚佑帝君注曰无为者道也然终于无为则宇内亦安知有
鱼不可脱于渊(心不离乎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可与立不可与权)
又曰鱼以水为宫亦依水为势当其浮沉于渊鼓鬣扬鬐虽
强有力者莫之能胜鱼固居刚矣迨脱渊而陆则失其所恃
而生杀一听乎人不又刚即于柔乎是故圣人无时无处不
出于柔而天下之刚者卒莫能胜此大明之终始而国之利
器也国之利器惟有道者自喻之而不可出而喻诸人也
为政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无为为道妙)而无不为(有作是根基)
孚佑帝君注曰无为者道也然终于无为则宇内亦安知有
卷二 第 2p042b 页 CK-KZ_JY045_02p042b.png
道故无为者其体而有为者其用究竟为之而仍无所为故
谓之常无为也即谓之无不为也可
侯王若能守(心主于道)万物将自化(万化自然)化而欲作(一念欲起)吾将镇之
以无名之朴(要知真一处当使六用废)
又曰是无为者可卷可放若现若隐或即或离非色非声冲
漠无朕极矣然为侯王者若能守此无为则德运于无形功
积于弗知万物将资焉而自化矣第物化而我不与之俱化
斯不失无为之体每见世主因物振兴遂亦从风而靡狃于
已然冀其未然忘其本然流弊鲜所底止惟当其化而欲作
之时终以无名之朴镇之庶乎有以为者仍是无以为也是
谓之常无为也即谓之无不为也可
侯王若能守(心主于道)万物将自化(万化自然)化而欲作(一念欲起)吾将镇之
以无名之朴(要知真一处当使六用废)
又曰是无为者可卷可放若现若隐或即或离非色非声冲
漠无朕极矣然为侯王者若能守此无为则德运于无形功
积于弗知万物将资焉而自化矣第物化而我不与之俱化
斯不失无为之体每见世主因物振兴遂亦从风而靡狃于
已然冀其未然忘其本然流弊鲜所底止惟当其化而欲作
之时终以无名之朴镇之庶乎有以为者仍是无以为也是
卷二 第 2p043a 页 CK-KZ_JY045_02p043a.png
之谓无为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我好静而民自正)不欲以静(知者不敢为)天下将自正
(为无为则无不治)
又曰夫无名之朴能镇有为之化朴其不可欲也耶然存一
欲朴之心则仍趋于有矣故朴虽美而初不以为美而欲之
要其所谓不欲者无他直是主静而已静者天地之始万物
之终虚无而自然也静以无为而凡有皆从此生天下亦安
有不定者哉
论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德大无上不曰有德)是以有德(和气流行德合天地)下德不失德(有所窒碍)是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我好静而民自正)不欲以静(知者不敢为)天下将自正
(为无为则无不治)
又曰夫无名之朴能镇有为之化朴其不可欲也耶然存一
欲朴之心则仍趋于有矣故朴虽美而初不以为美而欲之
要其所谓不欲者无他直是主静而已静者天地之始万物
之终虚无而自然也静以无为而凡有皆从此生天下亦安
有不定者哉
论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德大无上不曰有德)是以有德(和气流行德合天地)下德不失德(有所窒碍)是
卷二 第 2p043b 页 CK-KZ_JY045_02p043b.png
以无德(与道相违)
孚佑帝君注曰上德即无为之德也无为之德虽有以化化
生生而究未有心于化之生之是不自以为德矣惟不自以
为德而化生于其德者无弗归之是不德而有德矣若从事
于有为而兢兢抱德以执之虽亦利及于物而德滞于有非
德之所以为德也则谓之无德也可
上德无为(法道安静)而无以为(无所事于心)下德为之(逐妄)而有以为(迷真)
又曰上德固无为矣然或无为而有所以尚不得谓之无为
也惟无为而并无所以则混虚太空窅冥而不可穷至于下
德巳不免于为矣乃为之而且有所以是其为者乃其所以
孚佑帝君注曰上德即无为之德也无为之德虽有以化化
生生而究未有心于化之生之是不自以为德矣惟不自以
为德而化生于其德者无弗归之是不德而有德矣若从事
于有为而兢兢抱德以执之虽亦利及于物而德滞于有非
德之所以为德也则谓之无德也可
上德无为(法道安静)而无以为(无所事于心)下德为之(逐妄)而有以为(迷真)
又曰上德固无为矣然或无为而有所以尚不得谓之无为
也惟无为而并无所以则混虚太空窅冥而不可穷至于下
德巳不免于为矣乃为之而且有所以是其为者乃其所以
卷二 第 2p044a 页 CK-KZ_JY045_02p044a.png
者也其所以者即其所为者也相提并论何啻霄壤欲不名
以上下得乎
上仁为之(施仁及物)而无以为(本无作为)上义为之(以物为心)而有以为(流而忘返)
又曰德既分上下矣岂仁与义独无有上下乎曰仁义则下
德矣此而更下不可言也第仁义既同于为而上仁何以为
而无为上义即何以为而有为耶曰仁主宅内义主发外宅
内则慈祥恺恻运于一心可以为之而不见此仁之所以能
无为也若发外则因物调剂称物平施利在于为固难泯张
弛之迹也此为之而所以有为也乎
上礼为之(以礼齐物)而莫之应(终不能齐)则攘臂而仍之(自昧其天)
以上下得乎
上仁为之(施仁及物)而无以为(本无作为)上义为之(以物为心)而有以为(流而忘返)
又曰德既分上下矣岂仁与义独无有上下乎曰仁义则下
德矣此而更下不可言也第仁义既同于为而上仁何以为
而无为上义即何以为而有为耶曰仁主宅内义主发外宅
内则慈祥恺恻运于一心可以为之而不见此仁之所以能
无为也若发外则因物调剂称物平施利在于为固难泯张
弛之迹也此为之而所以有为也乎
上礼为之(以礼齐物)而莫之应(终不能齐)则攘臂而仍之(自昧其天)
卷二 第 2p044b 页 CK-KZ_JY045_02p044b.png
又曰由仁义而推之礼礼更不逮仁义矣故仁义有为礼尤
有为为之所以冀物之应也迨为之而不应则更设刑罚以
约束之是强之也强其可以为训哉仍即训强
故失道而后德(不能神其神)失德而后仁(不能性其性)失仁而后义(不能心其
心)失义而后礼(已失其真)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已非自然)
又曰由此观之德者道之次也仁者德之次也义次于仁而
礼更次于义故失道而后尚德失德而后居仁失仁而后由
义失义而后制礼后其道德仁义无庸议也惟是礼则虽与
仁义齐名而溯道之源考德之始探朴之赋固无所为礼也
自失德失仁义而忠与信皆无复存于是乎制为礼法以约
有为为之所以冀物之应也迨为之而不应则更设刑罚以
约束之是强之也强其可以为训哉仍即训强
故失道而后德(不能神其神)失德而后仁(不能性其性)失仁而后义(不能心其
心)失义而后礼(已失其真)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已非自然)
又曰由此观之德者道之次也仁者德之次也义次于仁而
礼更次于义故失道而后尚德失德而后居仁失仁而后由
义失义而后制礼后其道德仁义无庸议也惟是礼则虽与
仁义齐名而溯道之源考德之始探朴之赋固无所为礼也
自失德失仁义而忠与信皆无复存于是乎制为礼法以约
卷二 第 2p045a 页 CK-KZ_JY045_02p045a.png
束万物而顺之则治稍或强之则离德离心纵使粉饰具文
而虚诈日生国不可以为国矣故曰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求奇不实愚之倡始)
又曰大道本虚虚则空空则灵灵则神圣人玄览万物如镜
之澄澈物来毕照无所用识以识之也世人视止于目听止
于耳思止于心间或亿逆微中烛于几先则是谓之前识夫
前识不亦分道之华乎而道尚朴不尚华也其自矜为华者
予智自雄者也恃其识而不识者正多⬤擭陷阱愚我者正
难逆睹故虽曰道之华而实愚之所自始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还淳返朴)处其实不居其华(韬光检欲)故
而虚诈日生国不可以为国矣故曰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求奇不实愚之倡始)
又曰大道本虚虚则空空则灵灵则神圣人玄览万物如镜
之澄澈物来毕照无所用识以识之也世人视止于目听止
于耳思止于心间或亿逆微中烛于几先则是谓之前识夫
前识不亦分道之华乎而道尚朴不尚华也其自矜为华者
予智自雄者也恃其识而不识者正多⬤擭陷阱愚我者正
难逆睹故虽曰道之华而实愚之所自始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还淳返朴)处其实不居其华(韬光检欲)故
卷二 第 2p045b 页 CK-KZ_JY045_02p045b.png
去彼取此(舍妄从真)
又曰道厚于德德厚于仁仁厚于义而礼为最薄此厚薄之
大较也而道则朴实自明前识则虽华仍暗何去何从大丈
夫其必有以处此矣故曰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
华去彼取此所端有道矣
法本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得一万事毕)天得一以清(晃朗太玄)地得一以宁(河海静默)神得
一以灵(混然成真)谷得一以盈(绰然有馀)万物得一以生(自然发育)侯王得一
以为天下贞(泰然安国)
孚佑帝君注曰道不可名一则道之名也而亦即道之体是
又曰道厚于德德厚于仁仁厚于义而礼为最薄此厚薄之
大较也而道则朴实自明前识则虽华仍暗何去何从大丈
夫其必有以处此矣故曰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
华去彼取此所端有道矣
法本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得一万事毕)天得一以清(晃朗太玄)地得一以宁(河海静默)神得
一以灵(混然成真)谷得一以盈(绰然有馀)万物得一以生(自然发育)侯王得一
以为天下贞(泰然安国)
孚佑帝君注曰道不可名一则道之名也而亦即道之体是
卷二 第 2p046a 页 CK-KZ_JY045_02p046a.png
一者天地之枢鬼神之宗万物之祖帝王之本人第见天之
清而不知其得清者有此一也第见地之宁而不知其得宁
者有此一也至于神则称灵谷则能盈推而及于万物之生
总皆禀这个一而各擅其所有就是世之侯王亦必得此一
而始可正帅乎天下也贞训正
其致之一也(至诚)天无以清将恐裂(移星易宿)地无以宁将恐发(龙蛇起陆)
神无以灵将恐歇(阴阳失候)谷无以盈将恐竭(闭塞不通)万物无以生将
恐灭(和气耗散)侯王无以为贞而贵高将恐蹶(国家危殆)
又曰是一也得之则天地神谷万物侯王无弗位无弗育即
无弗治反是而无此一则推而致之害有不可胜言者天无
清而不知其得清者有此一也第见地之宁而不知其得宁
者有此一也至于神则称灵谷则能盈推而及于万物之生
总皆禀这个一而各擅其所有就是世之侯王亦必得此一
而始可正帅乎天下也贞训正
其致之一也(至诚)天无以清将恐裂(移星易宿)地无以宁将恐发(龙蛇起陆)
神无以灵将恐歇(阴阳失候)谷无以盈将恐竭(闭塞不通)万物无以生将
恐灭(和气耗散)侯王无以为贞而贵高将恐蹶(国家危殆)
又曰是一也得之则天地神谷万物侯王无弗位无弗育即
无弗治反是而无此一则推而致之害有不可胜言者天无
卷二 第 2p046b 页 CK-KZ_JY045_02p046b.png
此一而不将裂乎地无此一而不将发乎发即发泄太尽也
神无此一而不将歇乎谷与万物无此一而不将竭与灭乎
更使侯王无此一而享贵高之位天下不将由此蹶乎蹶即
诗方蹶之蹶颠覆也天地岂易裂发而为此云云者甚言一
之为贵耳
故贵以贱为本(神者性之基)高以下为基(性者心之本)
又曰贱与下俱指道之一言道非贱也亦非下也而恍惚杳
冥无形无声不见可贵不见可崇则名之曰贱也可名之曰
下也可而居贵与高者实不能舍之而他歧违之而或越也
故贵则以贱为本高则以下为基
神无此一而不将歇乎谷与万物无此一而不将竭与灭乎
更使侯王无此一而享贵高之位天下不将由此蹶乎蹶即
诗方蹶之蹶颠覆也天地岂易裂发而为此云云者甚言一
之为贵耳
故贵以贱为本(神者性之基)高以下为基(性者心之本)
又曰贱与下俱指道之一言道非贱也亦非下也而恍惚杳
冥无形无声不见可贵不见可崇则名之曰贱也可名之曰
下也可而居贵与高者实不能舍之而他歧违之而或越也
故贵则以贱为本高则以下为基
卷二 第 2p047a 页 CK-KZ_JY045_02p047a.png
是以侯王(心也)自称孤寡不谷(无所用其用)此其以贱为本耶(惟道为身)非
乎(岂不然哉)
又曰夫以无能名之道而谬名以贱漫名以下不亦轻视此
道乎而不知非也侯王之尊犹道之大也而其自称则以孤
寡不谷自谓然则非有味于此而以贱为本耶抑非也耶
故致数车无车(混合)不欲琭琭如玉(不有其有)落落如石(冥然自全)
又曰故就其一而推致之无以生有也有而终无也犹之数
车者若轮若盖若轸与轊则历历若可数之而既附之于车
则第见为车而己不见所为他也故数车而仍无车即车之
一端思之可知道不著意想不落形迹不滞于贵也亦不沦
乎(岂不然哉)
又曰夫以无能名之道而谬名以贱漫名以下不亦轻视此
道乎而不知非也侯王之尊犹道之大也而其自称则以孤
寡不谷自谓然则非有味于此而以贱为本耶抑非也耶
故致数车无车(混合)不欲琭琭如玉(不有其有)落落如石(冥然自全)
又曰故就其一而推致之无以生有也有而终无也犹之数
车者若轮若盖若轸与轊则历历若可数之而既附之于车
则第见为车而己不见所为他也故数车而仍无车即车之
一端思之可知道不著意想不落形迹不滞于贵也亦不沦
卷二 第 2p047b 页 CK-KZ_JY045_02p047b.png
于贱也正非如玉之琭琭止贵而不能贱也石之落落止贱
而不能贵也道之一何无方而无体哉
去用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神一出便收来)弱者道之用(致柔气凝)
孚佑帝君注曰反即物极必反之反亦即反而归者之反诚
者物之终始无其始安见有终而无其终曷以反始况无名
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反则无名而道无为不终无
为也故见为反而动已伏于其间此反所以为动之用且道
无为则杳渺寂寞亦云弱矣而卷之则藏放之则弥化化生
生并行不悖并育不害皆此无为者以有为也故曰此道之
而不能贵也道之一何无方而无体哉
去用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神一出便收来)弱者道之用(致柔气凝)
孚佑帝君注曰反即物极必反之反亦即反而归者之反诚
者物之终始无其始安见有终而无其终曷以反始况无名
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反则无名而道无为不终无
为也故见为反而动已伏于其间此反所以为动之用且道
无为则杳渺寂寞亦云弱矣而卷之则藏放之则弥化化生
生并行不悖并育不害皆此无为者以有为也故曰此道之
卷二 第 2p048a 页 CK-KZ_JY045_02p048a.png
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象非为有)有生于无(无形本是无)
又曰即此观之可见天下之物皆从有生无此有安得有万
物而是有非本有也俱从无极生来向无此无则亦安有此
有哉有其可名者也常道也无其不可名者也非常道也
同异章第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闻非耳闻一闻便悟)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无处著力两可生疑)
下士闻道大笑之(因何信不及只为太分明)不笑不足以为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瑶华帝君注曰道不可道也而亦有其可道不可名也而亦
有其可名虽可道之可名之而闻之者卒鲜即或闻之彼且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象非为有)有生于无(无形本是无)
又曰即此观之可见天下之物皆从有生无此有安得有万
物而是有非本有也俱从无极生来向无此无则亦安有此
有哉有其可名者也常道也无其不可名者也非常道也
同异章第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闻非耳闻一闻便悟)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无处著力两可生疑)
下士闻道大笑之(因何信不及只为太分明)不笑不足以为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瑶华帝君注曰道不可道也而亦有其可道不可名也而亦
有其可名虽可道之可名之而闻之者卒鲜即或闻之彼且
卷二 第 2p048b 页 CK-KZ_JY045_02p048b.png
将道其所道名其所名矣夫惟上士一闻是道便知道虽虚
无而实在吾身中勤勤焉服膺勿失奉之于胸即佩之于身
也降此而中士则若明若昧或信或疑可出可入道有时存
即有时亡也更降而下士则不知有道矣设有诏之以道者
彼且大笑之以为不足信也夫笑不几于畔道也乎然惟闻
之而笑斯足以为道不笑不足以为道也大道非庸流之所
能识也
故建言者有之(因理见道)
又曰昔之达人曾有味于道味而𥪡论以建白者其言历历
有之则吾亦乐取而列焉
无而实在吾身中勤勤焉服膺勿失奉之于胸即佩之于身
也降此而中士则若明若昧或信或疑可出可入道有时存
即有时亡也更降而下士则不知有道矣设有诏之以道者
彼且大笑之以为不足信也夫笑不几于畔道也乎然惟闻
之而笑斯足以为道不笑不足以为道也大道非庸流之所
能识也
故建言者有之(因理见道)
又曰昔之达人曾有味于道味而𥪡论以建白者其言历历
有之则吾亦乐取而列焉
卷二 第 2p049a 页 CK-KZ_JY045_02p049a.png
明道若昧(不昧本来)进道若退(为道日损)夷道若类(不生分别)
又曰其建言者何一则曰以此身而明道初不自知其明也
虽明而若昧焉再则曰以此身而进道亦不自知其进也虽
进而若退焉夷平也类即等类之类建言者又曰道无险阻
亦无奇特本平也而以吾之身平易行去若皆与众共知共
行而若类焉
上德若谷(包含万物)大白若辱(素以为绚)广德若不足(惟恐不及)建德若偷(常怀
此念一照一用)质真若渝(应变无方)
又曰建言者又历言曰以此道而形为德德则上矣上则实
矣而其心不自知其德也盖有如空谷然以其德而表为白
又曰其建言者何一则曰以此身而明道初不自知其明也
虽明而若昧焉再则曰以此身而进道亦不自知其进也虽
进而若退焉夷平也类即等类之类建言者又曰道无险阻
亦无奇特本平也而以吾之身平易行去若皆与众共知共
行而若类焉
上德若谷(包含万物)大白若辱(素以为绚)广德若不足(惟恐不及)建德若偷(常怀
此念一照一用)质真若渝(应变无方)
又曰建言者又历言曰以此道而形为德德则上矣上则实
矣而其心不自知其德也盖有如空谷然以其德而表为白
卷二 第 2p049b 页 CK-KZ_JY045_02p049b.png
至洁也孰克污之而其心不自以为白也盖有若污辱然层
而累之德日以广广其不可自据乎而其心不自知其广也
犹若有不足焉德至于广亦云建矣而其心不自知其建也
尚有若偷惰然偷训惰言德至于广且达是非无所藉而能
然也盖由其天质之真纯一不杂方能造是境界是其真质
不大可恃乎而其心不自知其真也殆有若愚鲁然渝与愚
通
大方无隅(不露圭角)大器晚成(道在万物先成于万物后)大音希声(叩之即应)大象无
形(无所名相)
又曰德积于身则此身无弗尊且达矣建言者又历言曰德
而累之德日以广广其不可自据乎而其心不自知其广也
犹若有不足焉德至于广亦云建矣而其心不自知其建也
尚有若偷惰然偷训惰言德至于广且达是非无所藉而能
然也盖由其天质之真纯一不杂方能造是境界是其真质
不大可恃乎而其心不自知其真也殆有若愚鲁然渝与愚
通
大方无隅(不露圭角)大器晚成(道在万物先成于万物后)大音希声(叩之即应)大象无
形(无所名相)
又曰德积于身则此身无弗尊且达矣建言者又历言曰德
卷二 第 2p050a 页 CK-KZ_JY045_02p050a.png
备于躬直方大矣岂不可以驾驭群伦而有德者不露圭角
也虽大方而无隅焉隅棱角也且德备于躬栋梁之大器也
岂其不可向荣而早发乎而韬光养晦必待晚以成焉径寸
之材不至于晚未克蔽日而干霄也以德而发为声秩秩德
音万物将取则矣而听之寂然犹是大乐之无声也盖龙虎
吟啸从不轻发非若蛙蝇之聒聒也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德
未有无象者也而积而愈敛不落声色究何所象乎盖太素
之质纯白不受采也
道隐无名(无所指说)夫惟道善贷且成(能化其化而不自化)
又曰凡若此者皆所谓道而道不可名是盖隐而无为者而
也虽大方而无隅焉隅棱角也且德备于躬栋梁之大器也
岂其不可向荣而早发乎而韬光养晦必待晚以成焉径寸
之材不至于晚未克蔽日而干霄也以德而发为声秩秩德
音万物将取则矣而听之寂然犹是大乐之无声也盖龙虎
吟啸从不轻发非若蛙蝇之聒聒也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德
未有无象者也而积而愈敛不落声色究何所象乎盖太素
之质纯白不受采也
道隐无名(无所指说)夫惟道善贷且成(能化其化而不自化)
又曰凡若此者皆所谓道而道不可名是盖隐而无为者而
卷二 第 2p050b 页 CK-KZ_JY045_02p050b.png
由无为以趋于有为则能推其有馀以贷不足而万物赖之
且相与以有成也道之大何如乎非上士曷克知之亦曷克
体之
道化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虚无生一气)一生二(一气判阴阳)二生三(阴阳成三才)三生万物(三才生万
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背止其后视听居前)冲气以为和(禀于中和)
瑶华帝君注曰一者纯一不杂不二之谓所谓太极是也然
当无始之初并无所谓一自有道而一始生焉有无极斯生
太极也自太极判而为两仪一以生二矣由两仪以列三才
则二又生三矣自三才奠而天生之地生之人生之繁然不
且相与以有成也道之大何如乎非上士曷克知之亦曷克
体之
道化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虚无生一气)一生二(一气判阴阳)二生三(阴阳成三才)三生万物(三才生万
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背止其后视听居前)冲气以为和(禀于中和)
瑶华帝君注曰一者纯一不杂不二之谓所谓太极是也然
当无始之初并无所谓一自有道而一始生焉有无极斯生
太极也自太极判而为两仪一以生二矣由两仪以列三才
则二又生三矣自三才奠而天生之地生之人生之繁然不
卷二 第 2p051a 页 CK-KZ_JY045_02p051a.png
可纪数矣故物生于三则各禀其血气而既负其阴又抱其
阳阴阳交会无所为知识乖侮变诈也浑然寂然不过冲气
以为和而已矣冲即冲漠之冲冲漠之气不沦于无不滞于
有自然而然非和而何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一无偶众人之所忌)而王公以为称(自处谦柔)
又曰孤寡不谷微词也贱且小者也言性既冲气以为和则
可小可贱而无庸高自贵大矣乃庸众不识是性而偏恶夫
贱且小者嗟乎何不思之甚乎彼孤寡不谷之称非贱且小
者耶而王公大人曷为以之自称耶
故物或损之而益(引之不得去弱用强)或益之而损(推之必还去刚为柔)人之所教
阳阴阳交会无所为知识乖侮变诈也浑然寂然不过冲气
以为和而已矣冲即冲漠之冲冲漠之气不沦于无不滞于
有自然而然非和而何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一无偶众人之所忌)而王公以为称(自处谦柔)
又曰孤寡不谷微词也贱且小者也言性既冲气以为和则
可小可贱而无庸高自贵大矣乃庸众不识是性而偏恶夫
贱且小者嗟乎何不思之甚乎彼孤寡不谷之称非贱且小
者耶而王公大人曷为以之自称耶
故物或损之而益(引之不得去弱用强)或益之而损(推之必还去刚为柔)人之所教
卷二 第 2p051b 页 CK-KZ_JY045_02p051b.png
(无一亦无二)我亦教之(唯道而已)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常逢敌亡)吾将以为教
父(不善善人之资)
又曰凡此者盖以道尚夫损故也然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可
损则势必转而益迨益之又益以至于无可益势又将转而
损损益之道盈虚之道即有无之道也识得此道则与众何
好亦与众何恶人教之吾亦从而教之矣和光同尘可也倘
舍柔而务刚是强梁也强梁者乖侮是居尚得其死所也乎
故惟是道虚而不盈无而不有损而不益柔而不刚吾将籍
之以为立教之祖焉父音甫祖也
遍用章第四十三
父(不善善人之资)
又曰凡此者盖以道尚夫损故也然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可
损则势必转而益迨益之又益以至于无可益势又将转而
损损益之道盈虚之道即有无之道也识得此道则与众何
好亦与众何恶人教之吾亦从而教之矣和光同尘可也倘
舍柔而务刚是强梁也强梁者乖侮是居尚得其死所也乎
故惟是道虚而不盈无而不有损而不益柔而不刚吾将籍
之以为立教之祖焉父音甫祖也
遍用章第四十三
卷二 第 2p052a 页 CK-KZ_JY045_02p052a.png
天下之至柔(大道虚无有用)驰骋天下之至坚(软能胜坚)无有入无间(贯金透石)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以有契无)
瑶华帝君注曰坚即刚也坚与柔有与无各相对待故柔者
坚之反无者有之反夫人而知之也而用之则有道倘不知
柔能克坚而遇刚仍以刚克其不折而敝者少矣惟举至柔
者以驰骋乎至坚则坚既不损柔亦不靡何克如之且或不
知无能生有而以有捍有其不至纷而乱者鲜矣惟根至无
者以趋夫有则无不终无有不终有而无未尝劳有未尝觉
有无相生斯称无间则可知道总归本于无无为斯以有益
也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以有契无)
瑶华帝君注曰坚即刚也坚与柔有与无各相对待故柔者
坚之反无者有之反夫人而知之也而用之则有道倘不知
柔能克坚而遇刚仍以刚克其不折而敝者少矣惟举至柔
者以驰骋乎至坚则坚既不损柔亦不靡何克如之且或不
知无能生有而以有捍有其不至纷而乱者鲜矣惟根至无
者以趋夫有则无不终无有不终有而无未尝劳有未尝觉
有无相生斯称无间则可知道总归本于无无为斯以有益
也
卷二 第 2p052b 页 CK-KZ_JY045_02p052b.png
不言之教(默识潜通)无为之益(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天下希及之(民鲜久矣)
又曰总之道本立于无形而非有所作为运于无声而非有
所昭示而不声者若提其耳不形者若策其躬是所谓不言
之教无为之益也圣人行之而天下卒希有及之者矣中庸
谓惟圣者能之其斯之谓乎
立戒章第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名遂身退)身与货孰多(利多害已)得与亡孰病(得宠思辱)
瑶华帝君注曰此名字即荣名之名不作可名之名解言荣
名虽可慕而或不自重其身以弋浮名是先失其身久必并
其名而亦失之从可知身重而名轻也故曰名与身孰亲拥
又曰总之道本立于无形而非有所作为运于无声而非有
所昭示而不声者若提其耳不形者若策其躬是所谓不言
之教无为之益也圣人行之而天下卒希有及之者矣中庸
谓惟圣者能之其斯之谓乎
立戒章第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名遂身退)身与货孰多(利多害已)得与亡孰病(得宠思辱)
瑶华帝君注曰此名字即荣名之名不作可名之名解言荣
名虽可慕而或不自重其身以弋浮名是先失其身久必并
其名而亦失之从可知身重而名轻也故曰名与身孰亲拥
卷二 第 2p053a 页 CK-KZ_JY045_02p053a.png
货以自封是亦肥身之计而身之所以为身者贵德以润之
不在货以丰之也一失其身身且不有安用是货故曰身与
货孰多货与名皆非切身之物也诚能不慕荣名不殖货利
而终日只知有道则道在我而得矣反是则亡夫道宜得也
不宜亡也得之较亡其孰病乎有识者可憬然悟矣
甚爱必大费(溺于情欲必丧其本)多藏必厚亡(累于贪故必失其真)知足不辱(大圆觉满)
知止不殆(应如是住)可以长久(无量无边)
又曰世人争名鹜利皆爱之一念阶之也苟或注意于一物
而从而争之鹜之务求而得之势必尽其所有而求之则不
至于大费不已而多藏以为富者悖而入必悖而出得之多
不在货以丰之也一失其身身且不有安用是货故曰身与
货孰多货与名皆非切身之物也诚能不慕荣名不殖货利
而终日只知有道则道在我而得矣反是则亡夫道宜得也
不宜亡也得之较亡其孰病乎有识者可憬然悟矣
甚爱必大费(溺于情欲必丧其本)多藏必厚亡(累于贪故必失其真)知足不辱(大圆觉满)
知止不殆(应如是住)可以长久(无量无边)
又曰世人争名鹜利皆爱之一念阶之也苟或注意于一物
而从而争之鹜之务求而得之势必尽其所有而求之则不
至于大费不已而多藏以为富者悖而入必悖而出得之多
卷二 第 2p053b 页 CK-KZ_JY045_02p053b.png
则攻之众欲不至于厚亡也能乎夫惟有得即足足无尽也
知足则有尽素位而行苟完苟美而不妄希不可必得之遇
夫何辱焉登高防坠临深防陷急流而勇退焉哲人所以见
几作也如是者谓之知止知止则不蹈于危殆矣而尚不可
以长久也哉
洪德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自胜)其用不敝(韬光)大盈若冲(自默)其用不穷(登虚)
瑶华帝君注曰天下物之成者久则未有不敝而要其所以
敝者以其有成之之迹争用之势流于敝若道之大成不若
此也虽有成之之形而无成之之心常若缺焉亦如其无成
知足则有尽素位而行苟完苟美而不妄希不可必得之遇
夫何辱焉登高防坠临深防陷急流而勇退焉哲人所以见
几作也如是者谓之知止知止则不蹈于危殆矣而尚不可
以长久也哉
洪德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自胜)其用不敝(韬光)大盈若冲(自默)其用不穷(登虚)
瑶华帝君注曰天下物之成者久则未有不敝而要其所以
敝者以其有成之之迹争用之势流于敝若道之大成不若
此也虽有成之之形而无成之之心常若缺焉亦如其无成
卷二 第 2p054a 页 CK-KZ_JY045_02p054a.png
不自满假夫何敝而盈者天地鬼神之所恶也器盈则覆不
利攸往惟道有盈之之理而无盈之之心虽大盈犹若冲虚
而无物焉夫虚则灵矣灵则四会而五达其用亦安有穷乎
大直若屈(顺道)大巧若拙(无为)大辩若讷(忘言)
又曰类而推之曲则能全不尚直也任直过则多折故有道
者不自处于直而委曲周旋之中礼常若屈而不克伸焉虽
屈而直正大也至于巧则初不自以为巧也自以为巧其巧
必劳故若拙焉不巧之巧巧斯大矣而阐扬道德则需辩有
道者初不敢自逞其辩也自逞其辩其辩必穷故若讷焉不
辩之辩其辩大矣
利攸往惟道有盈之之理而无盈之之心虽大盈犹若冲虚
而无物焉夫虚则灵矣灵则四会而五达其用亦安有穷乎
大直若屈(顺道)大巧若拙(无为)大辩若讷(忘言)
又曰类而推之曲则能全不尚直也任直过则多折故有道
者不自处于直而委曲周旋之中礼常若屈而不克伸焉虽
屈而直正大也至于巧则初不自以为巧也自以为巧其巧
必劳故若拙焉不巧之巧巧斯大矣而阐扬道德则需辩有
道者初不敢自逞其辩也自逞其辩其辩必穷故若讷焉不
辩之辩其辩大矣
卷二 第 2p054b 页 CK-KZ_JY045_02p054b.png
躁胜寒(清者浊之源)静胜𤍠(静者动之基)清静为天下正(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又曰向使成而不缺盈而不冲以及直而不能屈巧而不安
拙辩而不欲讷是犹躁之不能静静之不能躁矣彼躁能胜
寒不能胜𤍠静能胜𤍠而又不能胜寒偏于一边非中道也
一失中则纷纭扰攘全失清静之体矣故必清静以正天下
斯为得之
俭欲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情归性)却走马以粪(意马闲灵苗秀)天下无道(性逐情)戎马生于
郊(意马狂心地荒)罪莫大于可欲(一念易动)祸莫大于不知足(迷已逐物)咎莫大
于欲得(岂可更添一物)故知足之足常足(鸿钧赋予不为贫)
又曰向使成而不缺盈而不冲以及直而不能屈巧而不安
拙辩而不欲讷是犹躁之不能静静之不能躁矣彼躁能胜
寒不能胜𤍠静能胜𤍠而又不能胜寒偏于一边非中道也
一失中则纷纭扰攘全失清静之体矣故必清静以正天下
斯为得之
俭欲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情归性)却走马以粪(意马闲灵苗秀)天下无道(性逐情)戎马生于
郊(意马狂心地荒)罪莫大于可欲(一念易动)祸莫大于不知足(迷已逐物)咎莫大
于欲得(岂可更添一物)故知足之足常足(鸿钧赋予不为贫)
卷二 第 2p055a 页 CK-KZ_JY045_02p055a.png
瑶华帝君注曰尚书云稼穑艰难诗雅云稼穑惟宝则可知
农事乃有天下者之亟务而穷兵黩武最足以妨农业是故
有道之世寓兵于农屏却战斗田猎而马无所用一时民得
三时无害遂致力以粪田焉苟或无道则戎马生于郊圻民
不聊生尚何粪田之有要其戎马之生总缘于佥壬败类逢
君之恶悬可欲者以相招而人君不以有天下自足且必欲
得而甘心焉则其祸患有鲜所底者故以可欲者诱人其罪
大矣而不知自足为其所诱而必欲得之迨至得祸惨酷伊
谁之咎乎太上曰祸曰咎盖深切以警人也由是论之足有
何尽贪得者缘于不知虽日求足而究不克足惟知现在处
农事乃有天下者之亟务而穷兵黩武最足以妨农业是故
有道之世寓兵于农屏却战斗田猎而马无所用一时民得
三时无害遂致力以粪田焉苟或无道则戎马生于郊圻民
不聊生尚何粪田之有要其戎马之生总缘于佥壬败类逢
君之恶悬可欲者以相招而人君不以有天下自足且必欲
得而甘心焉则其祸患有鲜所底者故以可欲者诱人其罪
大矣而不知自足为其所诱而必欲得之迨至得祸惨酷伊
谁之咎乎太上曰祸曰咎盖深切以警人也由是论之足有
何尽贪得者缘于不知虽日求足而究不克足惟知现在处
卷二 第 2p055b 页 CK-KZ_JY045_02p055b.png
即是足则无入弗得斯常足矣
鉴远章第四十七
不出户(潜心)知天下(智周万物)不窥牖(隳肢体黜聪明)见天道(离形去智)其出弥远
(神游万国)其知弥少(心包太虚)
瑶华帝君注曰易之同人曰出门同人昌黎伯曰坐井观天
斯二说者均与不出户不窥牖之论相左而太上当日乃为
是说者为性之浑全而言也盖人同此心心同此道此一人
之心即千百人之心即万亿人之心本是心以运之四海融
于一室故无庸出户而知之也天之道即人之道喜怒哀乐
阴惨阳舒恒相配待人身所以为一小天地也川流敦化之
鉴远章第四十七
不出户(潜心)知天下(智周万物)不窥牖(隳肢体黜聪明)见天道(离形去智)其出弥远
(神游万国)其知弥少(心包太虚)
瑶华帝君注曰易之同人曰出门同人昌黎伯曰坐井观天
斯二说者均与不出户不窥牖之论相左而太上当日乃为
是说者为性之浑全而言也盖人同此心心同此道此一人
之心即千百人之心即万亿人之心本是心以运之四海融
于一室故无庸出户而知之也天之道即人之道喜怒哀乐
阴惨阳舒恒相配待人身所以为一小天地也川流敦化之
卷二 第 2p056a 页 CK-KZ_JY045_02p056a.png
德而即本吾德以德之则天道瞭在尔室亦奚俟窥牖而始
见乎世人不知道在目前而远以求之惟其出求之弥远则
其知道也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明镜当胸)不见而名(宝剑在手)不为而成(不动一毫)
又曰道之浑全如彼心之光莹如此光莹者浑全之用也圣
人无方无体何虑何思其所知者不待行而始知其能名者
不待见而始名则其所成者盖亦无事于为而为之利已溥
矣惟无为斯以有为有为未有不自无为运之也无为之为
亦安用出户而窥牖也哉
忘知章第四十八
见乎世人不知道在目前而远以求之惟其出求之弥远则
其知道也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明镜当胸)不见而名(宝剑在手)不为而成(不动一毫)
又曰道之浑全如彼心之光莹如此光莹者浑全之用也圣
人无方无体何虑何思其所知者不待行而始知其能名者
不待见而始名则其所成者盖亦无事于为而为之利已溥
矣惟无为斯以有为有为未有不自无为运之也无为之为
亦安用出户而窥牖也哉
忘知章第四十八
卷二 第 2p056b 页 CK-KZ_JY045_02p056b.png
为学日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道日损(空诸所有纳此一无)损之又损(皮毛剥尽惟有真实)
以至于无为(恬淡虚灵)无为而无不为(自然万化)
瑶华帝君注曰损益二字在孔子为经世者说则取益而戒
损在太上为出世者说则取损而忌益如人或昧于道本而
逐其末以学之博闻强识采实摭华黾勉既深聪明就广非
不勤且专也然亦第谓之益而已苟一日知道而去其妄心
收其放性处处俱从本原上探求舍多识而会一贯若是者
方谓之损然知其当损从而损之是犹有心于损之也惟损
之又损以至不自知其损则是无心损矣无心者即所谓无
为也惟无为而溥博渊泉无非道所充塞则亦无不为也已
以至于无为(恬淡虚灵)无为而无不为(自然万化)
瑶华帝君注曰损益二字在孔子为经世者说则取益而戒
损在太上为出世者说则取损而忌益如人或昧于道本而
逐其末以学之博闻强识采实摭华黾勉既深聪明就广非
不勤且专也然亦第谓之益而已苟一日知道而去其妄心
收其放性处处俱从本原上探求舍多识而会一贯若是者
方谓之损然知其当损从而损之是犹有心于损之也惟损
之又损以至不自知其损则是无心损矣无心者即所谓无
为也惟无为而溥博渊泉无非道所充塞则亦无不为也已
卷二 第 2p057a 页 CK-KZ_JY045_02p057a.png
故取天下常以无事(无心是大还)及其有事(物来斯照)不足以取天下(弃天
下如敝屣)
又曰道在损而无为则亦何疑于治天下乎天下虽至广大
天下之人虽极繁多而将欲取天下之人从而化之使皆从
而归之则常贵于无事无事者潜移默运而耕田凿井帝力
何有之谓也若夫张皇补葺润色太平而风即于浮情流于
伪天下相率而浮伪之则亦安克取天下而化之也哉
任德章第四十九
圣人无常心(不以我为我乃见心中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人我之心同乎一性)善者吾
善之(与我同然)不善者吾亦善之(各返其正)德善矣(同乎德化)信者吾信之(消息
下如敝屣)
又曰道在损而无为则亦何疑于治天下乎天下虽至广大
天下之人虽极繁多而将欲取天下之人从而化之使皆从
而归之则常贵于无事无事者潜移默运而耕田凿井帝力
何有之谓也若夫张皇补葺润色太平而风即于浮情流于
伪天下相率而浮伪之则亦安克取天下而化之也哉
任德章第四十九
圣人无常心(不以我为我乃见心中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人我之心同乎一性)善者吾
善之(与我同然)不善者吾亦善之(各返其正)德善矣(同乎德化)信者吾信之(消息
卷二 第 2p057b 页 CK-KZ_JY045_02p057b.png
天然)不信者吾亦信之(谁非此道)德信矣(全其智信)
瑶华帝君注曰道无心也道生天天无心也天生圣人岂其
独有心乎故曰圣人无常心无常心者无成心也惟无成心
而即以百姓之心为心矣曷以见其以百姓之心为心盖百
姓有善即有不善有信即有不信妍媸美恶之分途也人类
虽分圣人之心无分故于善者从而善之于不善者亦从而
善之善不善在人而吾所以善之之心未尝渝也德可谓善
矣信不信在人而吾所以信之之心未尝变也德可谓信矣
德之善德之信则亦安用夫常心哉
圣人之在天下惵惵(毋不敬也)为天下浑其心(忘所以然)百姓皆注其耳
瑶华帝君注曰道无心也道生天天无心也天生圣人岂其
独有心乎故曰圣人无常心无常心者无成心也惟无成心
而即以百姓之心为心矣曷以见其以百姓之心为心盖百
姓有善即有不善有信即有不信妍媸美恶之分途也人类
虽分圣人之心无分故于善者从而善之于不善者亦从而
善之善不善在人而吾所以善之之心未尝渝也德可谓善
矣信不信在人而吾所以信之之心未尝变也德可谓信矣
德之善德之信则亦安用夫常心哉
圣人之在天下惵惵(毋不敬也)为天下浑其心(忘所以然)百姓皆注其耳
卷二 第 2p058a 页 CK-KZ_JY045_02p058a.png
目(一有成心是有分别)圣人皆孩之(任其自然)
又曰圣人虽不以善恶信伪分别人品而天下之人偏以善
不善信不信相挟相攻纷纷穰穰迄无宁日圣人用是忧之
惵惵焉惵惵即惴惴也为天下浑其心于相忘在天下之人
方注其耳目以聆圣人之奖让以窥圣人之予夺而不知圣
人之待天下全无所好亦全无所恶如婴孩之纯一无伪与
天下相安于无事也故曰皆孩之
贵生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日圆月缺)生之徒十有三(初三生魄十五乃圆)死之徒十有三(十六亏至
廿八丧魄)人之生(亦如月然)动之死地(水火相违)亦十有三(水成数六火成数七)
又曰圣人虽不以善恶信伪分别人品而天下之人偏以善
不善信不信相挟相攻纷纷穰穰迄无宁日圣人用是忧之
惵惵焉惵惵即惴惴也为天下浑其心于相忘在天下之人
方注其耳目以聆圣人之奖让以窥圣人之予夺而不知圣
人之待天下全无所好亦全无所恶如婴孩之纯一无伪与
天下相安于无事也故曰皆孩之
贵生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日圆月缺)生之徒十有三(初三生魄十五乃圆)死之徒十有三(十六亏至
廿八丧魄)人之生(亦如月然)动之死地(水火相违)亦十有三(水成数六火成数七)
卷二 第 2p058b 页 CK-KZ_JY045_02p058b.png
瑶华帝君注曰死生亦大矣而性固无生死也人出入之则
有生死矣故能知性以见性见性以复性超出乎嗜欲攻取
之外则从此长生假若昧失本性离却真性陷溺恒性日入
乎纷华靡丽之场则自趋于死地矣出生入死其明较也人
能去妄求诚守真抱朴此鍊形住世者也生之徒也可生之
道十有其三焉倘或缘情逐境耽滞于声色货利之中则是
徇欲以丧生矣而谓非死之徒乎取死之道亦十有三焉生
死之义明白昭雪若此而有人既已知夫生之之道及物来
诱之遂将素所知者顿忘而径趋于欲海则其动而之死地
者亦十有三焉夫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生而动之
有生死矣故能知性以见性见性以复性超出乎嗜欲攻取
之外则从此长生假若昧失本性离却真性陷溺恒性日入
乎纷华靡丽之场则自趋于死地矣出生入死其明较也人
能去妄求诚守真抱朴此鍊形住世者也生之徒也可生之
道十有其三焉倘或缘情逐境耽滞于声色货利之中则是
徇欲以丧生矣而谓非死之徒乎取死之道亦十有三焉生
死之义明白昭雪若此而有人既已知夫生之之道及物来
诱之遂将素所知者顿忘而径趋于欲海则其动而之死地
者亦十有三焉夫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生而动之
卷二 第 2p059a 页 CK-KZ_JY045_02p059a.png
死地亦十有三三三并而为九而性止一性性之数恒少何
不敌欲数之多乎
夫何故(人月相似)以其生生之厚(同天地之一气)
又曰是非无因也以庸众爱生贪生之厚故耳过于生生之
厚自必趋于死之途矣
盖闻善摄生者(无忿欲)陆行不遇兕虎(内省不疚)入军不避甲兵(何忧何惧)
兕无所投其角(身非我有)虎无所措其爪(我亦忘我)兵无所容其刃(此心自若)
夫何故(本无生死)以其无死地(生死特一气之聚散)
又曰庸众厚生而不免于死也如是若所闻善摄生者则不
然善摄生者本无生者也故在陆而行则不遇兕虎焉其入
不敌欲数之多乎
夫何故(人月相似)以其生生之厚(同天地之一气)
又曰是非无因也以庸众爱生贪生之厚故耳过于生生之
厚自必趋于死之途矣
盖闻善摄生者(无忿欲)陆行不遇兕虎(内省不疚)入军不避甲兵(何忧何惧)
兕无所投其角(身非我有)虎无所措其爪(我亦忘我)兵无所容其刃(此心自若)
夫何故(本无生死)以其无死地(生死特一气之聚散)
又曰庸众厚生而不免于死也如是若所闻善摄生者则不
然善摄生者本无生者也故在陆而行则不遇兕虎焉其入
卷二 第 2p059b 页 CK-KZ_JY045_02p059b.png
军阵则不避甲兵焉非不遇兕虎也兕角无所投之虎爪无
所措之则有若不遇也亦非不避甲兵也兵无所投其刃则
有若不避也伊何故哉以圣人本无死地也圣人何以无死
地以其无生也不有生亦安有死乎是所谓不生不灭不溺
不焚不凋不残之谓
养德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元皇祖气)德畜之(化生诸天)物形之(在天成象)势成之(在地成形)是以万物
(一切有象)莫不尊道而贵德(皆从道生)
妙法元君注曰道生天地何况万物故凡自无而有者皆道
生之也第道能生之不能畜之于是乎赖德德者道之所积
所措之则有若不遇也亦非不避甲兵也兵无所投其刃则
有若不避也伊何故哉以圣人本无死地也圣人何以无死
地以其无生也不有生亦安有死乎是所谓不生不灭不溺
不焚不凋不残之谓
养德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元皇祖气)德畜之(化生诸天)物形之(在天成象)势成之(在地成形)是以万物
(一切有象)莫不尊道而贵德(皆从道生)
妙法元君注曰道生天地何况万物故凡自无而有者皆道
生之也第道能生之不能畜之于是乎赖德德者道之所积
卷二 第 2p060a 页 CK-KZ_JY045_02p060a.png
而流者也并生并育非德充周于其中固难言咸若其性也
道生即常无以观其妙德畜即常有以观其徼耳顾道虽生
之德虽畜之而必有所附而斯形假如天地间无物亦安所
知为道之生见为德之畜乎故形道之生形德之畜皆物也
有物则有势凡刚柔之相取燥湿之异宜动静之互根隐显
之殊途相推相积而成者又势为之也物形势成此特其末
耳流耳由末以溯本从流以探源则总不离乎道与德也道
之尊何如乎德之贵何如乎尊则师保承之贵则王侯奉之
万物共禀道德即莫不共知尊贵也
道之尊德之贵(越古超今)夫莫之爵而常自然(生成道体受命于天)
道生即常无以观其妙德畜即常有以观其徼耳顾道虽生
之德虽畜之而必有所附而斯形假如天地间无物亦安所
知为道之生见为德之畜乎故形道之生形德之畜皆物也
有物则有势凡刚柔之相取燥湿之异宜动静之互根隐显
之殊途相推相积而成者又势为之也物形势成此特其末
耳流耳由末以溯本从流以探源则总不离乎道与德也道
之尊何如乎德之贵何如乎尊则师保承之贵则王侯奉之
万物共禀道德即莫不共知尊贵也
道之尊德之贵(越古超今)夫莫之爵而常自然(生成道体受命于天)
卷二 第 2p060b 页 CK-KZ_JY045_02p060b.png
又曰道德尊贵若是是岂有大于道德而从而爵之者乎曰
非也此天爵也子舆氏所云之良贵也自然而生物亦自然
而畜物则亦自然而尊且贵夫安得从而爵之
故道生之德畜之(禀其精含其气)长之育之(遂其形字其材)成之熟之(权其成量其用)
养之覆之(作其和护其伤)生而不有(内无其心)为而不恃(外无其形)长而不宰(远无
其物)是谓玄德(合道)
又曰道之自然若此则本自然以及物而或从而生之或从
而畜之或从而长之或从而育之以至于成且熟也养且覆
也似皆出于有心而道固无为也无为则无心而成化矣虽
生之而不自以为有也不有则不恃为一如其无为于以长
非也此天爵也子舆氏所云之良贵也自然而生物亦自然
而畜物则亦自然而尊且贵夫安得从而爵之
故道生之德畜之(禀其精含其气)长之育之(遂其形字其材)成之熟之(权其成量其用)
养之覆之(作其和护其伤)生而不有(内无其心)为而不恃(外无其形)长而不宰(远无
其物)是谓玄德(合道)
又曰道之自然若此则本自然以及物而或从而生之或从
而畜之或从而长之或从而育之以至于成且熟也养且覆
也似皆出于有心而道固无为也无为则无心而成化矣虽
生之而不自以为有也不有则不恃为一如其无为于以长
卷二 第 2p061a 页 CK-KZ_JY045_02p061a.png
立万物之上全不自谓有宰制之能如是者欲不谓之玄德
能乎盖德介有无之间虽形未形不可名无亦不可名有是
德而玄者也德至矣
归元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道生一)以为天下母(一生二)
妙法元君注曰始即无名天下之始无极也自无极而太极
无不终无而有矣有非即有名万物之母乎惟母能生万物
然不有个始母从何有故曰天下有始方以为天下之母也
既得其母(二生三)以知其子(三生万物)既知其子(夫物芸芸)复守其母(各复归其
根)没身不殆(常存)
能乎盖德介有无之间虽形未形不可名无亦不可名有是
德而玄者也德至矣
归元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道生一)以为天下母(一生二)
妙法元君注曰始即无名天下之始无极也自无极而太极
无不终无而有矣有非即有名万物之母乎惟母能生万物
然不有个始母从何有故曰天下有始方以为天下之母也
既得其母(二生三)以知其子(三生万物)既知其子(夫物芸芸)复守其母(各复归其
根)没身不殆(常存)
卷二 第 2p061b 页 CK-KZ_JY045_02p061b.png
又曰子者母之所生也天下未有无母之子道生万物则得
万物之母矣得其母则凡充满于宇宙者皆道生之子也以
母知子何事推求第子母有相顾之义倘子日逐于驰骋而
全缺定省温凊之道虽博得个爵禄以荣亲而母之精神念
虑巳随其子消耗无几势不将沦于殆乎彼滞于有而不复
反于无者何以异是故曰既得其子则必仍完守其母方不
至殆厥终身也
塞其兑(寡言惜气)闭其门(收视返听)终身不勤(不劳而治)开其兑(内境出)济其事
(外境入)终身不救(永绝道根)
又曰兑者悦也门即理欲之门言母既当守如是则当从事
万物之母矣得其母则凡充满于宇宙者皆道生之子也以
母知子何事推求第子母有相顾之义倘子日逐于驰骋而
全缺定省温凊之道虽博得个爵禄以荣亲而母之精神念
虑巳随其子消耗无几势不将沦于殆乎彼滞于有而不复
反于无者何以异是故曰既得其子则必仍完守其母方不
至殆厥终身也
塞其兑(寡言惜气)闭其门(收视返听)终身不勤(不劳而治)开其兑(内境出)济其事
(外境入)终身不救(永绝道根)
又曰兑者悦也门即理欲之门言母既当守如是则当从事
卷二 第 2p062a 页 CK-KZ_JY045_02p062a.png
于淡泊清静而无所用其滋扰矣天下纷纭类起于心之多
悦而理欲之交不克贞耳惟塞其悦之之心闭其理欲之门
相与于无相与则终身克全于道而不劳是为不勤反是而
不惟塞之转以开之不惟闭之反以济之将攻取日深陷溺
日甚既失其母并害其子此其人之终身尚可以救援也乎
见小曰明(虚中则明)守柔曰强(刚中则强)用其光(照耀金庭)复归其明(圣日圣月)无
遗身殃(心无一尘)是谓袭常(直下承当)
又曰恒情每重大而轻小而不知小即大之阶涓涓不除遂
成江海炎炎不灭遂至燎原是皆忽小之明徵也塞而闭之
是以其所见之真谨而守之尚不谓之明乎凡事退后视有
悦而理欲之交不克贞耳惟塞其悦之之心闭其理欲之门
相与于无相与则终身克全于道而不劳是为不勤反是而
不惟塞之转以开之不惟闭之反以济之将攻取日深陷溺
日甚既失其母并害其子此其人之终身尚可以救援也乎
见小曰明(虚中则明)守柔曰强(刚中则强)用其光(照耀金庭)复归其明(圣日圣月)无
遗身殃(心无一尘)是谓袭常(直下承当)
又曰恒情每重大而轻小而不知小即大之阶涓涓不除遂
成江海炎炎不灭遂至燎原是皆忽小之明徵也塞而闭之
是以其所见之真谨而守之尚不谓之明乎凡事退后视有
卷二 第 2p062b 页 CK-KZ_JY045_02p062b.png
如无而绝不与物争得失其柔甚矣然惟柔斯能不敝不敝
而尚不谓之强乎人生耳之能听目之能视鼻之能嗅口之
能味皆所谓光也以神运之不以欲滞之便谓之用其光圣
人塞兑闭门非全绝意于物第以神运之用其光而已矣虽
用其光又不欲使光之尽泄也仍聚其精以还本明之体如
知子守母之谓故能复归其明而不使少有渗漏以遗身殃
如是则不溺不焚不凋不残而得以常生常明相续而不绝
矣袭训续
益證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未举先觉)行于大道(一念而已)惟施是畏(一理而已)
而尚不谓之强乎人生耳之能听目之能视鼻之能嗅口之
能味皆所谓光也以神运之不以欲滞之便谓之用其光圣
人塞兑闭门非全绝意于物第以神运之用其光而已矣虽
用其光又不欲使光之尽泄也仍聚其精以还本明之体如
知子守母之谓故能复归其明而不使少有渗漏以遗身殃
如是则不溺不焚不凋不残而得以常生常明相续而不绝
矣袭训续
益證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未举先觉)行于大道(一念而已)惟施是畏(一理而已)
卷二 第 2p063a 页 CK-KZ_JY045_02p063a.png
妙法元君注曰夫道无为则无所为知即无所为行虽无知
而知自存虽无行而行自在则亦不言而物化焉介犹忽也
言使我忽然有知于道而以所知见之于行则设施建立非
不卓卓可观而民之望其治者已莫不心乎惕惕矣所谓善
政民畏之是也
大道甚夷(周道坦易)而民好径(思无邪)
又曰此民字作人字解夷平易也言大道本至平易平则不
嫌于迂阔百年莫殚累世莫尽可也而人情鹜于近功欲速
以求有济则不惜辟径以图之矣夫好径而期欲速其流弊
尚有穷乎
而知自存虽无行而行自在则亦不言而物化焉介犹忽也
言使我忽然有知于道而以所知见之于行则设施建立非
不卓卓可观而民之望其治者已莫不心乎惕惕矣所谓善
政民畏之是也
大道甚夷(周道坦易)而民好径(思无邪)
又曰此民字作人字解夷平易也言大道本至平易平则不
嫌于迂阔百年莫殚累世莫尽可也而人情鹜于近功欲速
以求有济则不惜辟径以图之矣夫好径而期欲速其流弊
尚有穷乎
卷二 第 2p063b 页 CK-KZ_JY045_02p063b.png
朝甚除(心欲正)田甚芜(性要明)仓甚虚(神要灵)服文䌽(黄庭内人服锦衣)带利
剑(执剑百丈舞锦幡)厌饮食(何不食气太和精)财货有馀(但得归复法金宝积如山)是谓盗
竽(其盗机也)非道也哉(于道何有)
又曰有如贤良在位朝则以之欲速势必听谮謟而疏贤良
善人其尽除矣深耕易耨田则以之欲速势必揠苗助长而
田反荒芜不治矣陈陈相因仓则以之欲速势必急功趋利
耗竭盈储而仓反空虚无有矣凡若此者皆好径之害也由
是以推则凡为人上者总当黜华崇实端本舍末如卫文大
布之衣大帛之冠可也若好服文䌽喜带利剑贪饕饮食拥
财货以自封则是盗之竽而已夫竽乐器之长所以声乐者
剑(执剑百丈舞锦幡)厌饮食(何不食气太和精)财货有馀(但得归复法金宝积如山)是谓盗
竽(其盗机也)非道也哉(于道何有)
又曰有如贤良在位朝则以之欲速势必听谮謟而疏贤良
善人其尽除矣深耕易耨田则以之欲速势必揠苗助长而
田反荒芜不治矣陈陈相因仓则以之欲速势必急功趋利
耗竭盈储而仓反空虚无有矣凡若此者皆好径之害也由
是以推则凡为人上者总当黜华崇实端本舍末如卫文大
布之衣大帛之冠可也若好服文䌽喜带利剑贪饕饮食拥
财货以自封则是盗之竽而已夫竽乐器之长所以声乐者
卷二 第 2p064a 页 CK-KZ_JY045_02p064a.png
也竽作而众音皆作人君以盗倡使民亦以盗和何以异此
是所谓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如是而尚不谓盗竽乎哉
甚训尽
修观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不出乎道)善抱者不脱(不离乎道)子孙祭祀不辍(此道常有)
妙法元君注曰创建非常以期百世之基乃未几而建者或
从而拔之夫何故建未善也攀援巩固以为依附之资乃未
几而抱者或从而脱之抱未善也及身弗支而何况于孙子
夫惟本道以立基址善建矣本德以为依据善抱矣不惟不
拔不脱而世世守之子孙于以相继而不辍也岂不信乎
是所谓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如是而尚不谓盗竽乎哉
甚训尽
修观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不出乎道)善抱者不脱(不离乎道)子孙祭祀不辍(此道常有)
妙法元君注曰创建非常以期百世之基乃未几而建者或
从而拔之夫何故建未善也攀援巩固以为依附之资乃未
几而抱者或从而脱之抱未善也及身弗支而何况于孙子
夫惟本道以立基址善建矣本德以为依据善抱矣不惟不
拔不脱而世世守之子孙于以相继而不辍也岂不信乎
卷二 第 2p064b 页 CK-KZ_JY045_02p064b.png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筑基鍊精)修之于家其德乃馀(鍊精还气)修之于乡
其德乃长(鍊气还神)修之于邦其德乃丰(鍊神还虚)修之于天下其德乃
普(鍊虚合道)
又曰由是推之善建善抱总不外修其德而已矣德修于身
则德乃真矣德修于家则德乃馀矣德修于乡则德乃长矣
更进而修于邦修于天下其德有不丰且普乎大用之则大
效小用之则小效也
故以身观身(心中心)以家观家(性中性)以乡观乡(神中神)以邦观邦(道中
道)以天下观天下(无中无)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不无中无)以此(反求诸身)
又曰此字指身言以身观身此身同此德同也以家观家此
其德乃长(鍊气还神)修之于邦其德乃丰(鍊神还虚)修之于天下其德乃
普(鍊虚合道)
又曰由是推之善建善抱总不外修其德而已矣德修于身
则德乃真矣德修于家则德乃馀矣德修于乡则德乃长矣
更进而修于邦修于天下其德有不丰且普乎大用之则大
效小用之则小效也
故以身观身(心中心)以家观家(性中性)以乡观乡(神中神)以邦观邦(道中
道)以天下观天下(无中无)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不无中无)以此(反求诸身)
又曰此字指身言以身观身此身同此德同也以家观家此
卷二 第 2p065a 页 CK-KZ_JY045_02p065a.png
家同此德同也以乡观乡以邦观邦此乡同此邦同此德同
也夫家乡与国既皆可以执此例彼岂天下独不可以观天
下乎天下至广也吾何以观之哉曰即以此身而知之也以
天下观天下犹以身观身也岂身可以观身而天下独不可
以观天下乎
玄符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抱道)比于赤子(无心大还)
妙法元君注曰厚即纯一无伪之谓赤子知识未开浑然在
抱秉厚无踰于此而体道者视于无形听于无声道自无为
我自无心其含此厚德默运潜行盖有如赤子焉
也夫家乡与国既皆可以执此例彼岂天下独不可以观天
下乎天下至广也吾何以观之哉曰即以此身而知之也以
天下观天下犹以身观身也岂身可以观身而天下独不可
以观天下乎
玄符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抱道)比于赤子(无心大还)
妙法元君注曰厚即纯一无伪之谓赤子知识未开浑然在
抱秉厚无踰于此而体道者视于无形听于无声道自无为
我自无心其含此厚德默运潜行盖有如赤子焉
卷二 第 2p065b 页 CK-KZ_JY045_02p065b.png
毒虫不螫(无畏)猛兽不据(无忧)攫鸟不抟(无虑)
又曰天下祸患之来非无自也总缘人有以召之如逐于有
为涉境多则戕贼以尝试者亦多而或毒虫螫之猛兽据之
攫鸟抟之皆势所必至者也若含德厚则我且无为无为而
灾害奚至则可不虑夫毒虫猛兽攫鸟也矣据作噱音吸
骨弱筋柔而握固(神完)未知牝牡之合而䘒作(精全)精之至也(杳冥)
又曰且含厚而比于赤子更自有说赤子之骨弱也其筋亦
最柔也而所握则常坚固而不易开当是时冥然无知寂然
鲜动不知有牝焉知有牡即又焉知牝牡之有合然虽不知
而其䘒作矣是䘒也与形俱来有根于无者也是先天之所
又曰天下祸患之来非无自也总缘人有以召之如逐于有
为涉境多则戕贼以尝试者亦多而或毒虫螫之猛兽据之
攫鸟抟之皆势所必至者也若含德厚则我且无为无为而
灾害奚至则可不虑夫毒虫猛兽攫鸟也矣据作噱音吸
骨弱筋柔而握固(神完)未知牝牡之合而䘒作(精全)精之至也(杳冥)
又曰且含厚而比于赤子更自有说赤子之骨弱也其筋亦
最柔也而所握则常坚固而不易开当是时冥然无知寂然
鲜动不知有牝焉知有牡即又焉知牝牡之有合然虽不知
而其䘒作矣是䘒也与形俱来有根于无者也是先天之所
卷二 第 2p066a 页 CK-KZ_JY045_02p066a.png
秉乃精之至者也含德厚者可援此例之䘒音裴赤子之阴
也
终日号而嗌不嗄(性全)和之至也(恍惚)
又曰气伤于和过号即必嗄赤子不然虽终日号啼而其嗌
固未见有哑是非赤子之能不哑也谓其虽号而不伤气和
之至也气和则嗄安从生而又何疑于含德厚者耶
知和曰常(常寂光中)知常曰明(慧光明照)益生曰祥(灵源不竭)
又曰由是以观则和为贵矣和即所谓柔也牝也即所谓无
声无形之物也人特患其不知耳诚知之则道在是德亦在
是而常为道德之人不失常存之理时时奉而守之则始自
也
终日号而嗌不嗄(性全)和之至也(恍惚)
又曰气伤于和过号即必嗄赤子不然虽终日号啼而其嗌
固未见有哑是非赤子之能不哑也谓其虽号而不伤气和
之至也气和则嗄安从生而又何疑于含德厚者耶
知和曰常(常寂光中)知常曰明(慧光明照)益生曰祥(灵源不竭)
又曰由是以观则和为贵矣和即所谓柔也牝也即所谓无
声无形之物也人特患其不知耳诚知之则道在是德亦在
是而常为道德之人不失常存之理时时奉而守之则始自
卷二 第 2p066b 页 CK-KZ_JY045_02p066b.png
明诚者久且诚则明矣故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苟或既不
知和又不知常而益以生之夫大道无生安用益生益之则
反贼之矣欲免于祥也得乎祥训妖犹乱训治也
心使气曰强(气动则刚)物壮则老(人欲太盛)谓之不道(丧乱本真)不道早巳(真不
立妄不空)
又曰人知和则心静心静则气常柔反是而使之则气妄作
而肆是谓之强梁也且强梁用壮刚过易折即或不折亦必
易敝几见自古英雄常留天壤也耶故用壮而老皆非守柔
守虚无名无为之道是所谓不道也不道之事尚不当早已
也哉已止也息也
知和又不知常而益以生之夫大道无生安用益生益之则
反贼之矣欲免于祥也得乎祥训妖犹乱训治也
心使气曰强(气动则刚)物壮则老(人欲太盛)谓之不道(丧乱本真)不道早巳(真不
立妄不空)
又曰人知和则心静心静则气常柔反是而使之则气妄作
而肆是谓之强梁也且强梁用壮刚过易折即或不折亦必
易敝几见自古英雄常留天壤也耶故用壮而老皆非守柔
守虚无名无为之道是所谓不道也不道之事尚不当早已
也哉已止也息也
卷二 第 2p067a 页 CK-KZ_JY045_02p067a.png
玄德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默识)言者不知(口头三昧)塞其兑(内荣)闭其门(外卫)挫其锐(无争)解
其纷(总持)和其光(慧生)同其尘(离垢)是谓玄同(一贯)
妙法元君注曰道可言传亦不可以言传其可以言传者迹
也散殊也不可以言传者体也一本也是惟知者识得道之
来能无始无名而从无始而始无名而名总可以默守之故
常不轻言夫道若捃摭一二拥座拂尘凿凿大言谬自以为
知道而不知者固已多矣此兑字指口言与上不同而门指
喉舌言亦与上异言道在无言是必塞止其口而闭其出纳
之门挫其轻躁之锐气解其⬤结之纷纭而有光不耀用是
知者不言(默识)言者不知(口头三昧)塞其兑(内荣)闭其门(外卫)挫其锐(无争)解
其纷(总持)和其光(慧生)同其尘(离垢)是谓玄同(一贯)
妙法元君注曰道可言传亦不可以言传其可以言传者迹
也散殊也不可以言传者体也一本也是惟知者识得道之
来能无始无名而从无始而始无名而名总可以默守之故
常不轻言夫道若捃摭一二拥座拂尘凿凿大言谬自以为
知道而不知者固已多矣此兑字指口言与上不同而门指
喉舌言亦与上异言道在无言是必塞止其口而闭其出纳
之门挫其轻躁之锐气解其⬤结之纷纭而有光不耀用是
卷二 第 2p067b 页 CK-KZ_JY045_02p067b.png
和之虽尘弗避用是同之若是者可谓同矣而塞与闭挫与
解和与同皆运于自然而无心以出之所谓玄也故曰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释迦参禅未已)亦不可得而疏(太上学道未浓)不可得而利(伏羲
究易未了)亦不可得而害(孔子梦奠方终)不可得而贵(道者心体)亦不可得而贱
(心者道用)故为天下贵(一切皆尽真当独存)
又曰事之操于人者人得主之而我不为政孟子云赵孟之
所贵赵孟能贱之是也若知道而默抱道而处则人不得亲
之夫亲极必疏既不得亲则亦安从而疏之耶推之于利害
贵贱均无弗然此道之所以不落声色不著形象浑浑噩噩
为今古之重宝而见贵于天下也乎
解和与同皆运于自然而无心以出之所谓玄也故曰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释迦参禅未已)亦不可得而疏(太上学道未浓)不可得而利(伏羲
究易未了)亦不可得而害(孔子梦奠方终)不可得而贵(道者心体)亦不可得而贱
(心者道用)故为天下贵(一切皆尽真当独存)
又曰事之操于人者人得主之而我不为政孟子云赵孟之
所贵赵孟能贱之是也若知道而默抱道而处则人不得亲
之夫亲极必疏既不得亲则亦安从而疏之耶推之于利害
贵贱均无弗然此道之所以不落声色不著形象浑浑噩噩
为今古之重宝而见贵于天下也乎
卷二 第 2p068a 页 CK-KZ_JY045_02p068a.png
淳风章第五十七
以正治国(凝神)以奇用兵(明心)以无事取天下(了性)
妙法元君注曰事出于平易者为正出于权术者为奇而出
于无心为无事故抚国不事张皇不矜振作而与民共者同
此庸常使尽人能知能行则是以正治之矣而准此以用兵
则势有不能欲不以权术行之未克济事故曰以奇用兵而
欲胥天下从而化之使皆归向于我正不贵乎要结招徕以
有事也默化潜移而已故曰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得道)天下多忌讳(居移气养移体)而民弥贫(此心易失)
民多利器(念念伏跃)国家滋昏(此性不明)人多伎巧(性静性逸)奇物滋起(心动神疲)
以正治国(凝神)以奇用兵(明心)以无事取天下(了性)
妙法元君注曰事出于平易者为正出于权术者为奇而出
于无心为无事故抚国不事张皇不矜振作而与民共者同
此庸常使尽人能知能行则是以正治之矣而准此以用兵
则势有不能欲不以权术行之未克济事故曰以奇用兵而
欲胥天下从而化之使皆归向于我正不贵乎要结招徕以
有事也默化潜移而已故曰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得道)天下多忌讳(居移气养移体)而民弥贫(此心易失)
民多利器(念念伏跃)国家滋昏(此性不明)人多伎巧(性静性逸)奇物滋起(心动神疲)
卷二 第 2p068b 页 CK-KZ_JY045_02p068b.png
法令滋彰(以心用心)盗贼多有(百念愈炽)
又曰以正以奇以无事斯三者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言即
以此道而知之也倘一出于有事则无论纷更多端即所为
忌讳之事正复不少上多忌讳则争言祥瑞恶闻灾祲而闾
阎疾苦壅于上闻民欲不贫也能乎利器即权术也上好粉
饰太平则质直鲜所投合而人争以权术偿之久之君日以
骄臣日以谄上下相蒙而国家欲不至于昏乱也得乎由是
而递降焉人多技巧犹其有权术也夫技巧曲艺之事似于
国有利无害而不知一尚技巧则凡可矜可怪之物群争搆
之尤而效之而奇物滋起矣更由是而上焉文网日密爰书
又曰以正以奇以无事斯三者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言即
以此道而知之也倘一出于有事则无论纷更多端即所为
忌讳之事正复不少上多忌讳则争言祥瑞恶闻灾祲而闾
阎疾苦壅于上闻民欲不贫也能乎利器即权术也上好粉
饰太平则质直鲜所投合而人争以权术偿之久之君日以
骄臣日以谄上下相蒙而国家欲不至于昏乱也得乎由是
而递降焉人多技巧犹其有权术也夫技巧曲艺之事似于
国有利无害而不知一尚技巧则凡可矜可怪之物群争搆
之尤而效之而奇物滋起矣更由是而上焉文网日密爰书
卷二 第 2p069a 页 CK-KZ_JY045_02p069a.png
日甚法令滋扰使下民手足均无所措则赋黄鸟鸿雁者其
不相率而为盗贼也几希矣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不尚权谋)我好静而民自正(不用利器)我无
事而民自富(不贵奇货)我无欲而民自朴(身修国治)
又曰凡若此者皆有事以致之也若准无始之道以致治夫
何有斯弊哉圣人知其然也而一准无为以立其本根无为
则静而少事而莅躬行已全然无欲则民或从而化之或从
而正之而以务本业不趋浮伪其富也必矣质直好义承上
意旨其朴也必矣夫有事积弊若彼无事获效若此则亦何
惮而不无为让圣人以独至哉
不相率而为盗贼也几希矣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不尚权谋)我好静而民自正(不用利器)我无
事而民自富(不贵奇货)我无欲而民自朴(身修国治)
又曰凡若此者皆有事以致之也若准无始之道以致治夫
何有斯弊哉圣人知其然也而一准无为以立其本根无为
则静而少事而莅躬行已全然无欲则民或从而化之或从
而正之而以务本业不趋浮伪其富也必矣质直好义承上
意旨其朴也必矣夫有事积弊若彼无事获效若此则亦何
惮而不无为让圣人以独至哉
卷二 第 2p069b 页 CK-KZ_JY045_02p069b.png
顺化章第五十八
其政闷闷(昏默)其民醇醇(浑厚)其政察察(明见秋毫)其民缺缺(日以疏薄)祸兮
福之所倚(损者益也)福兮祸之所伏(祸福无门惟心所召)孰知其极(无有边际)其无
正耶(道无形体)正复为奇(心不可测)善复为妖(不可知识)人之迷(昧其本性)其日固
久(无始以来)
妙法元君注曰道尚浑厚不尚精明惟浑厚者无为无为而
民自化一涉精明则有为矣有为则缺陷者必多故其政闷
闷者其民必醇醇也其政察察者其民必缺缺也且从事于
有为者不过欲获福而免祸耳而不知祸福虽是两端实则
一事当其有祸而福已倚于其中矣当其有福而祸已伏于
其政闷闷(昏默)其民醇醇(浑厚)其政察察(明见秋毫)其民缺缺(日以疏薄)祸兮
福之所倚(损者益也)福兮祸之所伏(祸福无门惟心所召)孰知其极(无有边际)其无
正耶(道无形体)正复为奇(心不可测)善复为妖(不可知识)人之迷(昧其本性)其日固
久(无始以来)
妙法元君注曰道尚浑厚不尚精明惟浑厚者无为无为而
民自化一涉精明则有为矣有为则缺陷者必多故其政闷
闷者其民必醇醇也其政察察者其民必缺缺也且从事于
有为者不过欲获福而免祸耳而不知祸福虽是两端实则
一事当其有祸而福已倚于其中矣当其有福而祸已伏于
卷二 第 2p070a 页 CK-KZ_JY045_02p070a.png
其内矣祸福相乘罔所止极而昏昏者卒弗知之岂天下竟
是一祸福之天下而无大道以正之耶要之正不终正正之
复流而为奇善不终善善之复返而为妖人之迷弗悟者只
知有福而不知祸已随之只知有正与善而不知奇与妖已
随之呜呼其蔽锢为日固已久矣正复之正即上以正治国
之正善即祥瑞之祥不作善字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圆通)廉而不刿(清静)直而不肆(中正)光而不耀(冲虚)
又曰凡物方者必割廉者必刿直者必肆光者必耀惟圣人
于无极而有有极而无之理识得十分透亮知极者必有返
时故方而不至于割廉而不至于刿直而不至于肆光而不
是一祸福之天下而无大道以正之耶要之正不终正正之
复流而为奇善不终善善之复返而为妖人之迷弗悟者只
知有福而不知祸已随之只知有正与善而不知奇与妖已
随之呜呼其蔽锢为日固已久矣正复之正即上以正治国
之正善即祥瑞之祥不作善字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圆通)廉而不刿(清静)直而不肆(中正)光而不耀(冲虚)
又曰凡物方者必割廉者必刿直者必肆光者必耀惟圣人
于无极而有有极而无之理识得十分透亮知极者必有返
时故方而不至于割廉而不至于刿直而不至于肆光而不
卷二 第 2p070b 页 CK-KZ_JY045_02p070b.png
至于耀归本于无注德于柔守贞抱璞而超出乎祸福奇正
妖祥之外省却多少经营烦恼何等安閒而从容以中道也
守道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存心养性)莫若啬(以天理胜人欲)夫惟啬(俭从约易从简)是谓早服(先得此理)
早服谓之重积德(有所操持)重积德则无不尅(复礼克已)无不尅则莫知
其极(无所不用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静极见真种)有国之母(真一来投)可以
长久(神与道存)
妙法元君注曰啬简也柔也虚而无也世之治人者必从事
于铺张事天者必致力于昭格往往纷更滋扰而不知治人
事天总莫若以啬处之盖人之心即我之心以我之心治人
妖祥之外省却多少经营烦恼何等安閒而从容以中道也
守道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存心养性)莫若啬(以天理胜人欲)夫惟啬(俭从约易从简)是谓早服(先得此理)
早服谓之重积德(有所操持)重积德则无不尅(复礼克已)无不尅则莫知
其极(无所不用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静极见真种)有国之母(真一来投)可以
长久(神与道存)
妙法元君注曰啬简也柔也虚而无也世之治人者必从事
于铺张事天者必致力于昭格往往纷更滋扰而不知治人
事天总莫若以啬处之盖人之心即我之心以我之心治人
卷二 第 2p071a 页 CK-KZ_JY045_02p071a.png
是以心治心也我之心即天之心以我之心事天是以心印
心也而运于无形不见作为之迹啬之至矣下民化之即根
于其啬而来是其输服固已久矣非早服而何早服上之重
积德以致之也德即所谓啬言重积德则德之所运风流而
令行无弗尅而治之尅训洽既无弗洽则莫知其极矣莫知
其极则德遍群黎不事声教而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尚不可
以有国也耶第有国必得其母有国之母啬也柔也虚也无
也是即不可名之道也以道治天下是以母育天下也而尚
不享祚于长久也哉
是谓深根固蒂(深息固精)长生久视之道(虚空消殒道气常存)
心也而运于无形不见作为之迹啬之至矣下民化之即根
于其啬而来是其输服固已久矣非早服而何早服上之重
积德以致之也德即所谓啬言重积德则德之所运风流而
令行无弗尅而治之尅训洽既无弗洽则莫知其极矣莫知
其极则德遍群黎不事声教而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尚不可
以有国也耶第有国必得其母有国之母啬也柔也虚也无
也是即不可名之道也以道治天下是以母育天下也而尚
不享祚于长久也哉
是谓深根固蒂(深息固精)长生久视之道(虚空消殒道气常存)
卷二 第 2p071b 页 CK-KZ_JY045_02p071b.png
又曰凡物根不深者则易拨蒂不固者则易败若本道以治
之道之入人深者盖固结而不可解矣是之谓深根固蒂而
不惟治国且能长生寿已以寿人寿人以寿世于以悠久而
博厚博厚而高明也倘所谓长生久视之道非耶
居位章第六十
治大国(虚生明空生慧)若烹小鲜(治心亦易)以道涖天下(道不远在身中)其鬼不神
(阴魔俛首)
妙法元君注曰此二语于孔子武城之说相反适所以相成
割鸡焉用牛刀言小邑不必以大道治之此言治大国若烹
小鲜言不知烹小鲜之法则不可以治大国也此何以说曰
之道之入人深者盖固结而不可解矣是之谓深根固蒂而
不惟治国且能长生寿已以寿人寿人以寿世于以悠久而
博厚博厚而高明也倘所谓长生久视之道非耶
居位章第六十
治大国(虚生明空生慧)若烹小鲜(治心亦易)以道涖天下(道不远在身中)其鬼不神
(阴魔俛首)
妙法元君注曰此二语于孔子武城之说相反适所以相成
割鸡焉用牛刀言小邑不必以大道治之此言治大国若烹
小鲜言不知烹小鲜之法则不可以治大国也此何以说曰
卷二 第 2p072a 页 CK-KZ_JY045_02p072a.png
治大国不可烦烹小鲜不可挠挠则鲜者易烂烦则政治多
扰夫是以取譬而喻世之所以重鬼神奇鬼神者以鬼阴之
灵神阳之灵幽明胥待命焉若以道涖天下则聚精于至精
之中秉灵于至灵之始无精也而有精无灵也而有灵此其
洞洞属属神为何如彼鬼亦第安于不识不知之天无所用
其神矣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幻尽觉圆)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心境两忘)夫惟两不相伤(形神俱妙)故德交归焉(道德感通)
又曰世人所以重鬼之神者以其能伤人也若以道治天下
鬼神听命则非惟鬼不伤人其神亦且相囿于大道而不致
扰夫是以取譬而喻世之所以重鬼神奇鬼神者以鬼阴之
灵神阳之灵幽明胥待命焉若以道涖天下则聚精于至精
之中秉灵于至灵之始无精也而有精无灵也而有灵此其
洞洞属属神为何如彼鬼亦第安于不识不知之天无所用
其神矣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幻尽觉圆)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心境两忘)夫惟两不相伤(形神俱妙)故德交归焉(道德感通)
又曰世人所以重鬼之神者以其能伤人也若以道治天下
鬼神听命则非惟鬼不伤人其神亦且相囿于大道而不致
卷二 第 2p072b 页 CK-KZ_JY045_02p072b.png
伤人矣是非神之不伤人也良以圣人治本于啬守要于柔
心而无心为而无为与天下浑浑闷闷全无作为以害之是
能不伤人矣圣不伤人而谓神忍伤人乎是之谓两不相伤
矣而神不伤人总由于圣不伤人以致之圣人之德何如也
天下德之从而归之且以德神归神者亦并而德之归之是
交相归也故曰交归
谦德章第六十一
大国者下流(上善若水)天下之交(众高从下)天下之牝(众刚从柔)牝常以静胜
牡(静为躁君)以静为下(无争)
光垣帝君注曰自来任世者动曰必争上流而不知上极必
心而无心为而无为与天下浑浑闷闷全无作为以害之是
能不伤人矣圣不伤人而谓神忍伤人乎是之谓两不相伤
矣而神不伤人总由于圣不伤人以致之圣人之德何如也
天下德之从而归之且以德神归神者亦并而德之归之是
交相归也故曰交归
谦德章第六十一
大国者下流(上善若水)天下之交(众高从下)天下之牝(众刚从柔)牝常以静胜
牡(静为躁君)以静为下(无争)
光垣帝君注曰自来任世者动曰必争上流而不知上极必
卷二 第 2p073a 页 CK-KZ_JY045_02p073a.png
下迨上而下下不可为矣太上则教人以下自居而有国者
尤当下也故篇首即曰大国者下流盖国大则人归之者众
犹水下则就之者多是大国本擅下流之势而抚国者又能
屏却骄盈安处恬淡无侈大无张皇冲而守之抑而持之则
是愿处于下流矣所以然者天下酬应之交尚柔而不尚壮
天下之牝皆性生于柔者也人而涉世接物以柔自处正不
殊于牝也盖牝之柔缘于静牡则好动而不能静此牝之胜
牡端在于静而静非他也冲也抑也即所谓下也人不知下
岂其不知静乎故曰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容纳)则取小国(静定)小国以下大国(处顺)则取大国
尤当下也故篇首即曰大国者下流盖国大则人归之者众
犹水下则就之者多是大国本擅下流之势而抚国者又能
屏却骄盈安处恬淡无侈大无张皇冲而守之抑而持之则
是愿处于下流矣所以然者天下酬应之交尚柔而不尚壮
天下之牝皆性生于柔者也人而涉世接物以柔自处正不
殊于牝也盖牝之柔缘于静牡则好动而不能静此牝之胜
牡端在于静而静非他也冲也抑也即所谓下也人不知下
岂其不知静乎故曰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容纳)则取小国(静定)小国以下大国(处顺)则取大国
卷二 第 2p073b 页 CK-KZ_JY045_02p073b.png
(存理)
又曰是下也保国之良策也大国小国均不可离者也大国
而下小国则取小国之心而服之汤事葛文事昆夷是也小
国而下大国则能取大国之心而悦之勾践事吴太王事獯
鬻是也
故或下以取(小必归大)或下而取(大必纳小)
又曰凡若此者或本此下以取人或守此下而见取于人可
知柔能克刚柔之极正刚之极也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神者万化之主)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心者大道之源)夫两
者(即心是道)各得其所欲(自当其分)故大者宜为下(除垢止观)
又曰是下也保国之良策也大国小国均不可离者也大国
而下小国则取小国之心而服之汤事葛文事昆夷是也小
国而下大国则能取大国之心而悦之勾践事吴太王事獯
鬻是也
故或下以取(小必归大)或下而取(大必纳小)
又曰凡若此者或本此下以取人或守此下而见取于人可
知柔能克刚柔之极正刚之极也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神者万化之主)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心者大道之源)夫两
者(即心是道)各得其所欲(自当其分)故大者宜为下(除垢止观)
卷二 第 2p074a 页 CK-KZ_JY045_02p074a.png
又曰且大国沃野广饶带甲千万他何所欲不过欲四海归
心而同在吾胞与之内兼畜之已耳小国截长补短方五六
十他何所欲不过欲抚我爱我吾宁入而臣妾之谨事之已
耳大国欲之小国归之小国欲之大国纳之是两者各得其
所欲矣而得其所欲者非有他术也冲也抑也下也抚大国
者亦何惮而不下也哉故曰大者宜为下
为道章第六十二
道者万物之奥(造化玄微)善人之宝(一点真金源流天造)不善之人所保(人各有心
谨持勿失)美言可以市(巽语能说)尊行可以加人(力行近仁)人之不善(昧道)何弃
之有(道亦在)
心而同在吾胞与之内兼畜之已耳小国截长补短方五六
十他何所欲不过欲抚我爱我吾宁入而臣妾之谨事之已
耳大国欲之小国归之小国欲之大国纳之是两者各得其
所欲矣而得其所欲者非有他术也冲也抑也下也抚大国
者亦何惮而不下也哉故曰大者宜为下
为道章第六十二
道者万物之奥(造化玄微)善人之宝(一点真金源流天造)不善之人所保(人各有心
谨持勿失)美言可以市(巽语能说)尊行可以加人(力行近仁)人之不善(昧道)何弃
之有(道亦在)
卷二 第 2p074b 页 CK-KZ_JY045_02p074b.png
光垣帝君注曰天地间散见于事物之中而可以范围乎人
者固自甚多然特其门堂已耳非奥也惟道介有无之间不
绝闻见而究不落声色则是幽深而玄远方可云万物之奥
也善人性而有之如骊龙额下之珠本自生成非宝而何若
不善人有而失之然苟能寻踪觅迹取已失者求而得之约
而守之亦未尝不可以束身于寡过是非其所恃以保者乎
夫善者宝之不善者保之则是道公共之道也本道而发为
美言可以为市于世奉道而尊行之亦可加之于人胥天下
而化之在良材固成大器即楛者亦不至弃于无用也道不
远人人之不善夫何弃之有哉
者固自甚多然特其门堂已耳非奥也惟道介有无之间不
绝闻见而究不落声色则是幽深而玄远方可云万物之奥
也善人性而有之如骊龙额下之珠本自生成非宝而何若
不善人有而失之然苟能寻踪觅迹取已失者求而得之约
而守之亦未尝不可以束身于寡过是非其所恃以保者乎
夫善者宝之不善者保之则是道公共之道也本道而发为
美言可以为市于世奉道而尊行之亦可加之于人胥天下
而化之在良材固成大器即楛者亦不至弃于无用也道不
远人人之不善夫何弃之有哉
卷二 第 2p075a 页 CK-KZ_JY045_02p075a.png
故立天子(心君)置三公(神气精也)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世之所贵)不如坐进
此道(我之所宝)
又曰道之可宝如是则凡智愚贵贱均以道为楷模是虽贵
如天子尊如三公驷马盈朝拱璧炫采而拥彼靡丽无裨于
身心也何如日进于道日达于上乎故曰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完我本无)不曰求以得(求则得之)有罪以免耶
(纯一如初)故为天下贵(用和为贵道斯为美)
又曰是道也非始重于今而从古贵之者也彼古之所以贵
此道维何不曰求则得之而凡有罪之物可以污我者悉从
而免之耶天下患在不可得与不可免耳而今则得之免之
此道(我之所宝)
又曰道之可宝如是则凡智愚贵贱均以道为楷模是虽贵
如天子尊如三公驷马盈朝拱璧炫采而拥彼靡丽无裨于
身心也何如日进于道日达于上乎故曰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完我本无)不曰求以得(求则得之)有罪以免耶
(纯一如初)故为天下贵(用和为贵道斯为美)
又曰是道也非始重于今而从古贵之者也彼古之所以贵
此道维何不曰求则得之而凡有罪之物可以污我者悉从
而免之耶天下患在不可得与不可免耳而今则得之免之
卷二 第 2p075b 页 CK-KZ_JY045_02p075b.png
道之可宝何如乎故曰为天下贵
思始章第六十三
为无为(不扰其心)事无事(不凿其性)味无味(不惊其神)大小多少(纵横顺逆)报怨以
德(修行无咎)
光垣帝君注曰大道原丽于无无即道之原也人惟趋于妄
斯攻取多而作为起道则不然苟能深味乎此则不必从事
于为无为可也不必致营乎事无事可也亦不必备尝乎味
无味可也本此无以立体则任彼大小多少而总以无为处
之虽极之于所怨而物有致怨之事我无蓄怨之心不见可
怨怨亦何报迨至浑忘我仍以德待之是所谓无怨也而无
思始章第六十三
为无为(不扰其心)事无事(不凿其性)味无味(不惊其神)大小多少(纵横顺逆)报怨以
德(修行无咎)
光垣帝君注曰大道原丽于无无即道之原也人惟趋于妄
斯攻取多而作为起道则不然苟能深味乎此则不必从事
于为无为可也不必致营乎事无事可也亦不必备尝乎味
无味可也本此无以立体则任彼大小多少而总以无为处
之虽极之于所怨而物有致怨之事我无蓄怨之心不见可
怨怨亦何报迨至浑忘我仍以德待之是所谓无怨也而无
卷二 第 2p076a 页 CK-KZ_JY045_02p076a.png
怨实根于道之无也
图难于其易(抱一)为大于其细(执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仁者先难而后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积精累气以成真)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圣不自圣)故能
成其大(身等虚空)夫轻诺必寡信(易悟易疑易得易失)多易必多难(大迷之下必有大悟)
是以圣人犹难之(不可说破)故终无难(欲其自得)
又曰人倘不识无为之道则必从事于为而为于其难者遂
致轻夫易为于其大者遂致忽夫细矣而不知易者难之引
也细者大之阶也故图难则必于其易者先图之为大则必
于其细者先为之由易而难斯不难矣由细而大斯不大矣
天下之难事大事皆未有不从易与细以致力也夫大事既
图难于其易(抱一)为大于其细(执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仁者先难而后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积精累气以成真)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圣不自圣)故能
成其大(身等虚空)夫轻诺必寡信(易悟易疑易得易失)多易必多难(大迷之下必有大悟)
是以圣人犹难之(不可说破)故终无难(欲其自得)
又曰人倘不识无为之道则必从事于为而为于其难者遂
致轻夫易为于其大者遂致忽夫细矣而不知易者难之引
也细者大之阶也故图难则必于其易者先图之为大则必
于其细者先为之由易而难斯不难矣由细而大斯不大矣
天下之难事大事皆未有不从易与细以致力也夫大事既
卷二 第 2p076b 页 CK-KZ_JY045_02p076b.png
作于细则第求其细可矣圣人知之所以终不为大也不为
大而大自在其不成者几希矣推之易言与轻为似若两途
实同一辙彼轻诺者易言之故也而巳信之寡矣轻为者视
事一切皆易而正惟多易其跋前踬后者难正不少是以圣
人虽由细以几于大而此心惵惵戛乎其难盖临事而惧之
衷也究之慎终如始固无入弗得矣夫何难之有哉
守微章第六十四
其安易持(安静自得)其未兆易谋(临事谋始)其脆易破(防危虑险)其微易散(道心
惟微)为之于未有(未发之中)治之于未乱(发皆中节)
光垣帝君注曰安者无事之时暇豫之居诸也而安每即于
大而大自在其不成者几希矣推之易言与轻为似若两途
实同一辙彼轻诺者易言之故也而巳信之寡矣轻为者视
事一切皆易而正惟多易其跋前踬后者难正不少是以圣
人虽由细以几于大而此心惵惵戛乎其难盖临事而惧之
衷也究之慎终如始固无入弗得矣夫何难之有哉
守微章第六十四
其安易持(安静自得)其未兆易谋(临事谋始)其脆易破(防危虑险)其微易散(道心
惟微)为之于未有(未发之中)治之于未乱(发皆中节)
光垣帝君注曰安者无事之时暇豫之居诸也而安每即于
卷二 第 2p077a 页 CK-KZ_JY045_02p077a.png
危者以人恃其安而放之故安不终安要之其安原我所应
获是在于守而持之耳持之固自易也事几己露每难图维
当其未兆尚在寂感之交于此致力谋孔易矣譬之于物质
久而坚急难攻错若当其脆破可立致何易如之而积重者
难返势大者难图当其微未至于重且大也从而散之夫亦
易易所谓先事之图必在几先之哲也故为之于未有者尚
无所有也清其源也上也治之于未乱者已有而未乱也塞
其流也次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从微至著)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登高自卑)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行远自迩)为者败之(道不可穷)执者失之(道不可得)是以圣人无为
获是在于守而持之耳持之固自易也事几己露每难图维
当其未兆尚在寂感之交于此致力谋孔易矣譬之于物质
久而坚急难攻错若当其脆破可立致何易如之而积重者
难返势大者难图当其微未至于重且大也从而散之夫亦
易易所谓先事之图必在几先之哲也故为之于未有者尚
无所有也清其源也上也治之于未乱者已有而未乱也塞
其流也次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从微至著)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登高自卑)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行远自迩)为者败之(道不可穷)执者失之(道不可得)是以圣人无为
卷二 第 2p077b 页 CK-KZ_JY045_02p077b.png
故无败(与道合一千古不朽)无执故无失(与神合无万世常存)
又曰圣人之所以致防于未然者以小宜谨而微宜慎也盖
小者大之基微者显之机维彼合抱之木不始于毫末之萌
蘖乎九层之台不始于累土之逐加乎千里之行不始于足
下之步趋乎夫小必大微必显近必远也历历如是则是未
兆之先无所庸其滋扰矣而逞妄以为之者必至于败胶执
以自信者必至于失圣人则不若此也知道在于无而即以
无为安之以无执化之夫何败与失之有故曰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不知自然)常于几成而败之(不谨于始鲜克有终)慎终于始则无败
又曰圣人之所以致防于未然者以小宜谨而微宜慎也盖
小者大之基微者显之机维彼合抱之木不始于毫末之萌
蘖乎九层之台不始于累土之逐加乎千里之行不始于足
下之步趋乎夫小必大微必显近必远也历历如是则是未
兆之先无所庸其滋扰矣而逞妄以为之者必至于败胶执
以自信者必至于失圣人则不若此也知道在于无而即以
无为安之以无执化之夫何败与失之有故曰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不知自然)常于几成而败之(不谨于始鲜克有终)慎终于始则无败
卷二 第 2p078a 页 CK-KZ_JY045_02p078a.png
事(初心不昧永无危殆)
又曰彼圣人之无为无执不可望之于凡民也彼民囿于习
染蔽于聪明狃于伪妄其从事也每于事几之已成而始加
图谋究之势已逼近虽极力挽回不克旋转每十无以救其
一此败之所以类然而要之人情多致谨于始而于终则疏
忽之若果能慎终于始先后一致亦胡至以败事闻哉
是以圣人欲不欲(欲人之所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尊德乐道)学不学(学人之所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反本)以辅万物之自然(与时偕行)而不敢为(慎独戒惧)
又曰古之圣人知其然也故众人有欲圣人不讳言欲而不
欲之欲乃其欲也夫以不欲为欲亦安贵难得之货也乎众
又曰彼圣人之无为无执不可望之于凡民也彼民囿于习
染蔽于聪明狃于伪妄其从事也每于事几之已成而始加
图谋究之势已逼近虽极力挽回不克旋转每十无以救其
一此败之所以类然而要之人情多致谨于始而于终则疏
忽之若果能慎终于始先后一致亦胡至以败事闻哉
是以圣人欲不欲(欲人之所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尊德乐道)学不学(学人之所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反本)以辅万物之自然(与时偕行)而不敢为(慎独戒惧)
又曰古之圣人知其然也故众人有欲圣人不讳言欲而不
欲之欲乃其欲也夫以不欲为欲亦安贵难得之货也乎众
卷二 第 2p078b 页 CK-KZ_JY045_02p078b.png
人有学圣人不讳言学而不学之学乃其学也夫以不学为
学尚不可以转众人之过而免之也乎复转也夫其所以不
欲不学者道尚自然正无事乎欲与学也万物皆禀是自然
之道而即以无欲无学者辅之而弗敢为焉此圣人之以无
为立隆于天下万世也夫
淳德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在明明德)将以愚之(不使其有知)
光垣帝君注曰三皇而后尧舜禹汤文武均号先觉先知惟
先觉则以所觉者觉人惟先知则以所知者知人总欲使民
归于明而已矣究之于道无涉也道在于无为也故古之善
学尚不可以转众人之过而免之也乎复转也夫其所以不
欲不学者道尚自然正无事乎欲与学也万物皆禀是自然
之道而即以无欲无学者辅之而弗敢为焉此圣人之以无
为立隆于天下万世也夫
淳德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在明明德)将以愚之(不使其有知)
光垣帝君注曰三皇而后尧舜禹汤文武均号先觉先知惟
先觉则以所觉者觉人惟先知则以所知者知人总欲使民
归于明而已矣究之于道无涉也道在于无为也故古之善
卷二 第 2p079a 页 CK-KZ_JY045_02p079a.png
为道者不欲使民趋于明将以愚之使民常安于无知无觉
之中庶几伪妄不作而浑浑噩噩我得端居而默拱矣
民之难治(心乱)以其智多(动则易昏)故以智治国国之贼(觉亦有念)
又曰上古之世无怀葛天民风何等淳厚何等浑朴御世者
不烦而自就理三代而下世风浇薄人情汹伪盖苦于难治
久矣而要其难治之由实缘于多智智则诪张为幻奸宄丛
生而文网虽密不足以罗之矣夫民既以智而难治则智其
当绝也明矣尚可以智为之倡乎苟以智治之则不惟不爱
国且害国矣非国之贼而何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之以德其民有馀)知此两者亦楷式(道贵若愚行为世法)能
之中庶几伪妄不作而浑浑噩噩我得端居而默拱矣
民之难治(心乱)以其智多(动则易昏)故以智治国国之贼(觉亦有念)
又曰上古之世无怀葛天民风何等淳厚何等浑朴御世者
不烦而自就理三代而下世风浇薄人情汹伪盖苦于难治
久矣而要其难治之由实缘于多智智则诪张为幻奸宄丛
生而文网虽密不足以罗之矣夫民既以智而难治则智其
当绝也明矣尚可以智为之倡乎苟以智治之则不惟不爱
国且害国矣非国之贼而何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之以德其民有馀)知此两者亦楷式(道贵若愚行为世法)能
卷二 第 2p079b 页 CK-KZ_JY045_02p079b.png
知楷式(抱虚守中)是谓玄德(教父)玄德深矣远矣(愈觅愈深愈求愈远)与物反矣
(不与万法为侣)乃至于大顺(逆行顺化)
又曰诚不以智治国则浑沦无为国之福也彼以智则贼国
不以智则福国知斯二者尚不可以为楷式也乎要之楷式
非他无为之德也玄也夫德谓之玄则至深矣至远矣与物
相反矣何言之世人尚智圣人尚玄反而用之者也尚智则
徇欲忘理而多逆尚玄则默运潜移而自化顺之至也故曰
乃至于大顺
后已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心为万法之王)以其善下之(虚而能容寂而不见)故能
(不与万法为侣)乃至于大顺(逆行顺化)
又曰诚不以智治国则浑沦无为国之福也彼以智则贼国
不以智则福国知斯二者尚不可以为楷式也乎要之楷式
非他无为之德也玄也夫德谓之玄则至深矣至远矣与物
相反矣何言之世人尚智圣人尚玄反而用之者也尚智则
徇欲忘理而多逆尚玄则默运潜移而自化顺之至也故曰
乃至于大顺
后已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心为万法之王)以其善下之(虚而能容寂而不见)故能
卷二 第 2p080a 页 CK-KZ_JY045_02p080a.png
为百谷王(异派同归)是以圣人欲上民(使人知道)必以言下之(示之以无)欲先
民(使契乎道)必以身后之(能忘其心)
光垣帝君注曰江海巨津也而百谷朝之以其王也要其所
以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势处于下众流归之书曰江汉朝宗
于海非善下而能王若是乎圣人有悟于江海知人之不可
据上也而必以言下于人其下愈卑而下者上之已高不可
仰知人之不可漫先也而以其身后之其后弥远而后者先
之已轶不可追究之圣人非有意于下之后之也道本如是
则其居上与先者固即存于下之后之中也道也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道大)处前而民不害(性空)是以天下乐推
民(使契乎道)必以身后之(能忘其心)
光垣帝君注曰江海巨津也而百谷朝之以其王也要其所
以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势处于下众流归之书曰江汉朝宗
于海非善下而能王若是乎圣人有悟于江海知人之不可
据上也而必以言下于人其下愈卑而下者上之已高不可
仰知人之不可漫先也而以其身后之其后弥远而后者先
之已轶不可追究之圣人非有意于下之后之也道本如是
则其居上与先者固即存于下之后之中也道也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道大)处前而民不害(性空)是以天下乐推
卷二 第 2p080b 页 CK-KZ_JY045_02p080b.png
而不厌(中心悦而诚服)以其不争(不与物竞)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自然无碍)
又曰第上矣先矣而居上者势患重民居先者势患害民圣
人虽上而不自尊贵何重于民故民亦不苦其重虽居先而
不自谓无前故不害民而民亦不受其害于是乎翕然归之
群焉戴之共推以为有道而绝无厌弃之心悦而诚服莫敢
不享王矣而要其不上而下不先而后皆此不争之心与天
下相忘故也语云仁者无敌圣人既不自处于争则凡争者
不惟不忍与之争且不能与之争矣此道之所以贵下与后
而圣人则之者也
三宝章第六十七
又曰第上矣先矣而居上者势患重民居先者势患害民圣
人虽上而不自尊贵何重于民故民亦不苦其重虽居先而
不自谓无前故不害民而民亦不受其害于是乎翕然归之
群焉戴之共推以为有道而绝无厌弃之心悦而诚服莫敢
不享王矣而要其不上而下不先而后皆此不争之心与天
下相忘故也语云仁者无敌圣人既不自处于争则凡争者
不惟不忍与之争且不能与之争矣此道之所以贵下与后
而圣人则之者也
三宝章第六十七
卷二 第 2p081a 页 CK-KZ_JY045_02p081a.png
天下皆谓我大(惟道独尊)似不肖(如愚)夫惟大故似不肖(无可议拟)若肖久
矣其细也夫(可比便小)
光垣帝君注曰天下之至大者莫道若矣圣人奉道以为依
归则天下之至大者亦莫圣人若矣世人大道则亦因大圣
人故皆谓之大然虽谓之大而窃疑其浑漠相处绝不见有
震动恪恭若一无所肖者然故虽大之而又以为似不肖也
夫既大之而又不肖之亦何畸轻畸重之若此耶然无足怪
也不肖始大大实似无可肖也故曰惟大似不肖若肖矣而
于礼乐刑政之间斤斤以求合沾沾以急功则是驩虞杂霸
之为盖渺乎其细久矣
矣其细也夫(可比便小)
光垣帝君注曰天下之至大者莫道若矣圣人奉道以为依
归则天下之至大者亦莫圣人若矣世人大道则亦因大圣
人故皆谓之大然虽谓之大而窃疑其浑漠相处绝不见有
震动恪恭若一无所肖者然故虽大之而又以为似不肖也
夫既大之而又不肖之亦何畸轻畸重之若此耶然无足怪
也不肖始大大实似无可肖也故曰惟大似不肖若肖矣而
于礼乐刑政之间斤斤以求合沾沾以急功则是驩虞杂霸
之为盖渺乎其细久矣
卷二 第 2p081b 页 CK-KZ_JY045_02p081b.png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道不可离)一曰慈(专气如婴)二曰俭(少私寡欲)三曰不敢
为天下先(退藏自牧)夫慈故能勇(其力大)俭故能广(其量深)不敢为天下
先(心广)故能成器长(体胖)
又曰夫圣人之所以大而不落声色者以其有三宝故也持
此宝而重之则挥弦就理何事作为是即王天下三重之谓
三者何一曰慈慈忍也谓慈忍而敛也其二曰俭俭约也俭
约而不敢肆也三则曰不敢为天下先即以身后人之说也
人特患失此三宝而不能慈且俭以先人耳果能慈忍而有
济则以有守发为有为勇何如也果能俭约以自敛则能发
必自能收广何如也果能不敢为天下先则后人者必居其
为天下先(退藏自牧)夫慈故能勇(其力大)俭故能广(其量深)不敢为天下
先(心广)故能成器长(体胖)
又曰夫圣人之所以大而不落声色者以其有三宝故也持
此宝而重之则挥弦就理何事作为是即王天下三重之谓
三者何一曰慈慈忍也谓慈忍而敛也其二曰俭俭约也俭
约而不敢肆也三则曰不敢为天下先即以身后人之说也
人特患失此三宝而不能慈且俭以先人耳果能慈忍而有
济则以有守发为有为勇何如也果能俭约以自敛则能发
必自能收广何如也果能不敢为天下先则后人者必居其
卷二 第 2p082a 页 CK-KZ_JY045_02p082a.png
前不以力强而强固已多矣是浑朴之器也即大成之器也
成是器而与天长存可矣
今舍慈且勇(逐物)舍俭且广(贪嗔)舍后且先(急欲求成)死矣(不见乎道)夫慈以
战则胜(仁者无敌)以守则固(静以待之)天将救之(惟德是辅)以慈卫之(守位曰仁)
又曰圣人三宝若是今或从而反之舍慈以就勇也舍俭以
就广也舍后以就先也是三者皆有取死之理其不入于死
者几希今且就慈一端言之小不忍者乱大谋临事惧者无
祇悔慈忍则不敢轻敌而量敌故以战则必致胜且慈忍则
必内谋之密外谋之周而敌乘无隙守何固也盖是慈也天
所与也天将救人于涂炭之中恒开广圣心之慈以为斯民
成是器而与天长存可矣
今舍慈且勇(逐物)舍俭且广(贪嗔)舍后且先(急欲求成)死矣(不见乎道)夫慈以
战则胜(仁者无敌)以守则固(静以待之)天将救之(惟德是辅)以慈卫之(守位曰仁)
又曰圣人三宝若是今或从而反之舍慈以就勇也舍俭以
就广也舍后以就先也是三者皆有取死之理其不入于死
者几希今且就慈一端言之小不忍者乱大谋临事惧者无
祇悔慈忍则不敢轻敌而量敌故以战则必致胜且慈忍则
必内谋之密外谋之周而敌乘无隙守何固也盖是慈也天
所与也天将救人于涂炭之中恒开广圣心之慈以为斯民
卷二 第 2p082b 页 CK-KZ_JY045_02p082b.png
之卫乃圣既卫民而被其慈者亦从而卫之慈之可宝何如
也而信与不先可例推矣
配天章第六十八
善为士者不武(慈和)善战者不怒(宽泰)善胜敌者不争(安稳)善用人者
为下(小心翼翼)
光垣帝君注曰士战士也行列之中以怯为胜惟能怯斯以
胜敌而不恃夫赳赳桓桓之武也善战者以义制兵可进则
进不注于进可杀则杀不注于杀而无所用其怒而善胜敌
者恒以兵为不得已之为虽战而有矜心初无所尚其争也
至于用人之善亦初无他术也冲而抑之约而敛之善下而
也而信与不先可例推矣
配天章第六十八
善为士者不武(慈和)善战者不怒(宽泰)善胜敌者不争(安稳)善用人者
为下(小心翼翼)
光垣帝君注曰士战士也行列之中以怯为胜惟能怯斯以
胜敌而不恃夫赳赳桓桓之武也善战者以义制兵可进则
进不注于进可杀则杀不注于杀而无所用其怒而善胜敌
者恒以兵为不得已之为虽战而有矜心初无所尚其争也
至于用人之善亦初无他术也冲而抑之约而敛之善下而
卷二 第 2p083a 页 CK-KZ_JY045_02p083a.png
已
是谓不争之德(好是懿德)是谓用人之德(天理自见)是谓配天(高明)古之极
(大道乃明)
又曰言此不武不怒不争而善下也皆德也德而不自有其
力者也德乌在是即不争之谓也而不自有其力则且以用
人之力矣浑浑而荡荡噩噩而巍巍是尚不可以配天而与
古为徒至极而无以复加也哉
玄用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托已设义)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任他为主我为宾)不敢进寸而退
尺(分寸之间进退火候)是谓行无行(莫惨于志镆铘为下)攘无臂(不得已而后起)仍无敌(一阵
是谓不争之德(好是懿德)是谓用人之德(天理自见)是谓配天(高明)古之极
(大道乃明)
又曰言此不武不怒不争而善下也皆德也德而不自有其
力者也德乌在是即不争之谓也而不自有其力则且以用
人之力矣浑浑而荡荡噩噩而巍巍是尚不可以配天而与
古为徒至极而无以复加也哉
玄用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托已设义)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任他为主我为宾)不敢进寸而退
尺(分寸之间进退火候)是谓行无行(莫惨于志镆铘为下)攘无臂(不得已而后起)仍无敌(一阵
卷二 第 2p083b 页 CK-KZ_JY045_02p083b.png
交锋定太平)执无兵(两枝慧剑埋真土)
光垣帝君注曰道德尊经八十有一篇其言兵者数篇非好
谈兵也所以甚恶用兵而垂戒也此篇通体虽是说兵实以
喻道读者勿以文害辞辞害义也用兵有言犹云古之用兵
者曾有是说主则制敌之谓客则应敌之谓制敌则尚武尚
争应敌则不过敷衍应酬期无败覆而已故善战者不敢为
主而为客也进寸则其进无几而巳居然进矣若退尺则退
之惟恐不远者也不主而客不进而退皆所谓守柔守虚而
无或强与实矣凡军行者必有行列而攘臂以争之因敌以
仍之持兵以执之若为客与为退则不阵而行之如无行也
光垣帝君注曰道德尊经八十有一篇其言兵者数篇非好
谈兵也所以甚恶用兵而垂戒也此篇通体虽是说兵实以
喻道读者勿以文害辞辞害义也用兵有言犹云古之用兵
者曾有是说主则制敌之谓客则应敌之谓制敌则尚武尚
争应敌则不过敷衍应酬期无败覆而已故善战者不敢为
主而为客也进寸则其进无几而巳居然进矣若退尺则退
之惟恐不远者也不主而客不进而退皆所谓守柔守虚而
无或强与实矣凡军行者必有行列而攘臂以争之因敌以
仍之持兵以执之若为客与为退则不阵而行之如无行也
卷二 第 2p084a 页 CK-KZ_JY045_02p084a.png
不争而攘之如无臂也不战而仍之如无敌也不勇而执之
如无兵也退而为客其知道乎仍就也诗云仍执丑虏是也
祸莫大于轻敌(守城野战要防危)轻敌则几丧吾宝(恐丧吾家无价宝)故抗兵
相加(纵横顺逆没遮拦)哀者胜矣(饮酒戴花鬼神哭)
又曰由此观之兵者祸也用兵而轻敌尤祸之祸也故祸莫
大于轻敌一轻敌几丧失吾宝矣宝即上篇三宝之宝如是
而奈何独恃力以尚强乎故当抗兵相加之时能时切哀矜
之心者方为爱人之至而不欲胜人常制胜矣诚即用兵之
道以悟立身之道道不远矣
知难章第七十
如无兵也退而为客其知道乎仍就也诗云仍执丑虏是也
祸莫大于轻敌(守城野战要防危)轻敌则几丧吾宝(恐丧吾家无价宝)故抗兵
相加(纵横顺逆没遮拦)哀者胜矣(饮酒戴花鬼神哭)
又曰由此观之兵者祸也用兵而轻敌尤祸之祸也故祸莫
大于轻敌一轻敌几丧失吾宝矣宝即上篇三宝之宝如是
而奈何独恃力以尚强乎故当抗兵相加之时能时切哀矜
之心者方为爱人之至而不欲胜人常制胜矣诚即用兵之
道以悟立身之道道不远矣
知难章第七十
卷二 第 2p084b 页 CK-KZ_JY045_02p084b.png
吾言甚易知(惟心而已)甚易行(惟道而已)天下莫能知(不知无心)莫能行(不知大道)
光垣帝君注曰天下平近浅淡之处即精深微妙之所存道
本平近浅淡者也以此道而发为言吾言甚易知以此道而
见诸事吾事甚易行耳易知则宜尽人能知矣易行则宜尽
人能行矣而天下卒莫能知与行者何哉以平近浅淡之不
足知不足行故也而求之于精深微妙则反失其知与行呜
呼其亦不思甚矣
言有宗(物有本未)事有君(事有终始)夫惟无知(冥然)是以不我知(夫复何有)
又曰由是论之与其言之无稽何如简默之为贵也言本有
宗离乎宗者非言也与其行之不轨何如朴率之为贵也事
光垣帝君注曰天下平近浅淡之处即精深微妙之所存道
本平近浅淡者也以此道而发为言吾言甚易知以此道而
见诸事吾事甚易行耳易知则宜尽人能知矣易行则宜尽
人能行矣而天下卒莫能知与行者何哉以平近浅淡之不
足知不足行故也而求之于精深微妙则反失其知与行呜
呼其亦不思甚矣
言有宗(物有本未)事有君(事有终始)夫惟无知(冥然)是以不我知(夫复何有)
又曰由是论之与其言之无稽何如简默之为贵也言本有
宗离乎宗者非言也与其行之不轨何如朴率之为贵也事
卷二 第 2p085a 页 CK-KZ_JY045_02p085a.png
必有君背乎君者非事也我知宗而言之易我知君而行之
易世人不知宗与君因以不知我是皆人之无知也人既无
知则亦安能知我乎宗君即主宰之谓
知我者希(孰是知音)则我贵矣(孰肯承当)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衣锦尚絅韫椟而藏)
又曰夫人不我知患在我乎亦患在人乎是惟知我者希则
我愈尊贵矣神圣之诣岂寻常之耳目所能窥其万一者哉
所以古之圣人闇而章简而文温而理美在其中外观不耀
其被褐也若不异于寻常者流而所怀之玉则固已抱宝弗
拭弥敛而弥越也
知病章第七十一
易世人不知宗与君因以不知我是皆人之无知也人既无
知则亦安能知我乎宗君即主宰之谓
知我者希(孰是知音)则我贵矣(孰肯承当)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衣锦尚絅韫椟而藏)
又曰夫人不我知患在我乎亦患在人乎是惟知我者希则
我愈尊贵矣神圣之诣岂寻常之耳目所能窥其万一者哉
所以古之圣人闇而章简而文温而理美在其中外观不耀
其被褐也若不异于寻常者流而所怀之玉则固已抱宝弗
拭弥敛而弥越也
知病章第七十一
卷二 第 2p085b 页 CK-KZ_JY045_02p085b.png
知不知上(真知)不知知病(妄知)
普鍊帝君注曰大道广大精微即知之犹恐肤末何况无知
是则知者求道从入之途也第知则知矣而不可存一知之
心著一知之见故凡能知而不自以为知者最上乘也若徒
得其肤未而于道全未深知则亦不知之类而诩诩自谓有
知则是病而已矣
夫惟病病(惟恐有知)是以不病(终无妄知)
又曰由是观之不知而以为知是生人切已之病也诚以此
病为病则必能日求其所未知者以底于知之尽而⬤然若
歉一如无知方与道相符契则亦何病之有
普鍊帝君注曰大道广大精微即知之犹恐肤末何况无知
是则知者求道从入之途也第知则知矣而不可存一知之
心著一知之见故凡能知而不自以为知者最上乘也若徒
得其肤未而于道全未深知则亦不知之类而诩诩自谓有
知则是病而已矣
夫惟病病(惟恐有知)是以不病(终无妄知)
又曰由是观之不知而以为知是生人切已之病也诚以此
病为病则必能日求其所未知者以底于知之尽而⬤然若
歉一如无知方与道相符契则亦何病之有
卷二 第 2p086a 页 CK-KZ_JY045_02p086a.png
圣人不病(尘净光生)以其病病(一念不存此性乃见)是以不病(三界惟心一切惟识)
又曰企此者其惟圣人乎盖圣人无予智之病者也而不病
由于病病则是道无为圣人之知亦无知无无有无有有无
有此其所以德契鬼神而灵关朗照也其不病职是故耳
爱已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不能究心)大威至矣(生死事大)
普鍊帝君注曰人之有性本自挺然高出物表虽无威可畏
无仪可像而位天地育万物正有大威者存第人昧于吾性
之贵而以死生得丧之故横于胸中则凡有操生死之权握
得丧之柄者鲜不俯首而畏其威而所性之威反不克立苟
又曰企此者其惟圣人乎盖圣人无予智之病者也而不病
由于病病则是道无为圣人之知亦无知无无有无有有无
有此其所以德契鬼神而灵关朗照也其不病职是故耳
爱已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不能究心)大威至矣(生死事大)
普鍊帝君注曰人之有性本自挺然高出物表虽无威可畏
无仪可像而位天地育万物正有大威者存第人昧于吾性
之贵而以死生得丧之故横于胸中则凡有操生死之权握
得丧之柄者鲜不俯首而畏其威而所性之威反不克立苟
卷二 第 2p086b 页 CK-KZ_JY045_02p086b.png
能一死生齐得丧不见有威可畏将鍊形以鍊神鍊神以鍊
性而超出乎死生得丧之外则大威固不求而至矣
无狭其所居(身藏世界)无厌其所生(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夫惟不厌(洗心涤垢)是以
不厌(神自居之)
又曰大威如是则可知性地广阔人当即其广阔而安宅焉
而无容狭隘其规模也不知者逐于纷华靡丽从而狭其所
居不亦可悯之甚乎夫不知而狭固失性矣其有知之者以
纷华靡丽之害性而以为此害性之物总缘此生以招之而
欲绝其物因并厌其所生夫生亦不可少也倘皆厌生宇宙
间无人类矣圣人知之而既不狭其所居亦不厌其所生夫
性而超出乎死生得丧之外则大威固不求而至矣
无狭其所居(身藏世界)无厌其所生(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夫惟不厌(洗心涤垢)是以
不厌(神自居之)
又曰大威如是则可知性地广阔人当即其广阔而安宅焉
而无容狭隘其规模也不知者逐于纷华靡丽从而狭其所
居不亦可悯之甚乎夫不知而狭固失性矣其有知之者以
纷华靡丽之害性而以为此害性之物总缘此生以招之而
欲绝其物因并厌其所生夫生亦不可少也倘皆厌生宇宙
间无人类矣圣人知之而既不狭其所居亦不厌其所生夫
卷二 第 2p087a 页 CK-KZ_JY045_02p087a.png
惟不厌是以虽住生于世而所性冲然万物乐附初无有厌
斁于天下也故曰夫惟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虚能生白)自爱不自贵(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故去彼取
此(去彼见贵取此知爱)
又曰恒流每苦不自知即或自知亦不能不亟于表著每苦
于不自爱即或自爱则未有不侈然自尊者是皆昧于大威
者也大威有不见之见有不贵之贵者存圣人知其然也是
以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彼指狭居厌
生言此指不见不贵言去取之间严于彼此如是
任为章第七十三
斁于天下也故曰夫惟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虚能生白)自爱不自贵(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故去彼取
此(去彼见贵取此知爱)
又曰恒流每苦不自知即或自知亦不能不亟于表著每苦
于不自爱即或自爱则未有不侈然自尊者是皆昧于大威
者也大威有不见之见有不贵之贵者存圣人知其然也是
以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彼指狭居厌
生言此指不见不贵言去取之间严于彼此如是
任为章第七十三
卷二 第 2p087b 页 CK-KZ_JY045_02p087b.png
勇于敢则杀(剪除妄念)勇于不敢则活(守雌抱一)此两者(能杀能活)或利或害
(祸福昭然)天之所恶(贵无所用)孰知其故(天道无知)是以圣人犹难之(尧舜其犹病诸)
普鍊帝君注曰勇者美德也而人恒以敢败之遂致美者不
美故负此勇而济以敢心则捐生轻斗势将不免于杀反是
而勇以不敢之心处之则守柔守怯动出万全希不存活者
矣此两者或利焉或害焉乃常理也然天下间有因敢而活
不敢而转死者类出乎常理之外人不克解则搔首以问天
而天之好固不可知即天所恶亦无从而知其故也是以圣
人有见于天道隐微而犹难乎其测度焉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自然神化)不言而善应(动应以时)不召而自来(负阴向阳)
(祸福昭然)天之所恶(贵无所用)孰知其故(天道无知)是以圣人犹难之(尧舜其犹病诸)
普鍊帝君注曰勇者美德也而人恒以敢败之遂致美者不
美故负此勇而济以敢心则捐生轻斗势将不免于杀反是
而勇以不敢之心处之则守柔守怯动出万全希不存活者
矣此两者或利焉或害焉乃常理也然天下间有因敢而活
不敢而转死者类出乎常理之外人不克解则搔首以问天
而天之好固不可知即天所恶亦无从而知其故也是以圣
人有见于天道隐微而犹难乎其测度焉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自然神化)不言而善应(动应以时)不召而自来(负阴向阳)
卷二 第 2p088a 页 CK-KZ_JY045_02p088a.png
繟然而善谋(无为而成)
又曰要之天道大公至正不怒而威隐而显神而灵不遗不
禦者也所以凡物尚争不争则不克胜而天则无所争也乃
万物无弗听命其善胜也固已多矣天不惟不争也而亦不
言虽不言而应之者无有或爽时行物生曾有愆乎曾有窒
乎且不惟不言也亦无所用其召抑之诗曰神之格思不可
度思盖不召而巳临在上质在旁矣而且与地并其大生广
生之功生日月生星辰生山水其为人谋也无弗周致盖又
繟然而善焉繟即联络不绝之谓
天网恢恢(何物不在此道之中)疏而不失(此道常在万物之内)
又曰要之天道大公至正不怒而威隐而显神而灵不遗不
禦者也所以凡物尚争不争则不克胜而天则无所争也乃
万物无弗听命其善胜也固已多矣天不惟不争也而亦不
言虽不言而应之者无有或爽时行物生曾有愆乎曾有窒
乎且不惟不言也亦无所用其召抑之诗曰神之格思不可
度思盖不召而巳临在上质在旁矣而且与地并其大生广
生之功生日月生星辰生山水其为人谋也无弗周致盖又
繟然而善焉繟即联络不绝之谓
天网恢恢(何物不在此道之中)疏而不失(此道常在万物之内)
卷二 第 2p088b 页 CK-KZ_JY045_02p088b.png
又曰夫既不争不言不召繟而谋也天之于物亦何周密而
无间乎乃或有因一二死生得丧之事稍出常理之外者遂
以为天之网恒多疏也而不知徼倖者不可常彰报者恒在
远书曰惟天聪明诗曰日鉴在兹天之网盖恢恢广大而无
或有逃其鉴察者福善祸淫虽疏而究未有失也
制惑章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念死道全)奈何以死惧之(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普鍊帝君注曰民情所恶者死也曷言乎不畏曰谋生之计
过也声色货利凡可以厚生者有其得之虽至死亦不恤夫
何畏死之有而在上者不知其不畏死也且多方设死以惧
无间乎乃或有因一二死生得丧之事稍出常理之外者遂
以为天之网恒多疏也而不知徼倖者不可常彰报者恒在
远书曰惟天聪明诗曰日鉴在兹天之网盖恢恢广大而无
或有逃其鉴察者福善祸淫虽疏而究未有失也
制惑章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念死道全)奈何以死惧之(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普鍊帝君注曰民情所恶者死也曷言乎不畏曰谋生之计
过也声色货利凡可以厚生者有其得之虽至死亦不恤夫
何畏死之有而在上者不知其不畏死也且多方设死以惧
卷二 第 2p089a 页 CK-KZ_JY045_02p089a.png
之而不知其所设者皆民之所甘蹈者也如之何其以死惧
之也耶
若使民常畏死(惟贪生不知死)而为奇者(素隐行怪)吾得执而杀之(安能杀心)孰
敢(谁肯)
又曰若使民知养生卫生之道则必常能畏死不自戕贼其
生而其中或有越乎道德而为奇淫者则吾得执而杀之杀
之正所以畏之也杀一人于以畏亿万人也孰有敢荡越心
志而甘害其生者乎
常有司杀者杀(心为司杀能绝有念)
又曰司杀者天也言民有取杀之事而司杀者从而杀之是
之也耶
若使民常畏死(惟贪生不知死)而为奇者(素隐行怪)吾得执而杀之(安能杀心)孰
敢(谁肯)
又曰若使民知养生卫生之道则必常能畏死不自戕贼其
生而其中或有越乎道德而为奇淫者则吾得执而杀之杀
之正所以畏之也杀一人于以畏亿万人也孰有敢荡越心
志而甘害其生者乎
常有司杀者杀(心为司杀能绝有念)
又曰司杀者天也言民有取杀之事而司杀者从而杀之是
卷二 第 2p089b 页 CK-KZ_JY045_02p089b.png
天本欲杀之也我即奉天命以杀之非我杀之仍天杀之也
夫代司杀者杀(他心虽同我不可代)是谓代大匠斲(才生思惟劳而无功)夫代大匠
斲者(事物之来情虑之及)希有不伤其手矣(轻弄命宝后必有灾)
又曰若天未欲杀而我从而杀之是代司杀者杀之矣杀不
在天而代杀者杀也是犹代大匠以斲之矣夫大匠善斲者
也善斲者自无或伤代而斲之鲜有不伤其手者代斲而且
伤其手岂代杀而不自杀其身乎感应篇云殃必及身此之
谓耳
贪损章第七十五
民之饥(人不知道)以其上食税之多(以其心之念不已)是以饥(所以不知道)民之
夫代司杀者杀(他心虽同我不可代)是谓代大匠斲(才生思惟劳而无功)夫代大匠
斲者(事物之来情虑之及)希有不伤其手矣(轻弄命宝后必有灾)
又曰若天未欲杀而我从而杀之是代司杀者杀之矣杀不
在天而代杀者杀也是犹代大匠以斲之矣夫大匠善斲者
也善斲者自无或伤代而斲之鲜有不伤其手者代斲而且
伤其手岂代杀而不自杀其身乎感应篇云殃必及身此之
谓耳
贪损章第七十五
民之饥(人不知道)以其上食税之多(以其心之念不已)是以饥(所以不知道)民之
卷二 第 2p090a 页 CK-KZ_JY045_02p090a.png
难治(人之不得道)以其上之有为(以其心之事不停)是以难治(所以不得道)
普鍊帝君注曰国之大计在农民之大本在食而往往不免
于啼饥者以上之赋税过多而妨其食也税其食即夺其食
也夫安得而不饥斯民共秉是性则亦共秉此道从令如流
固其所也而往往梗顽之不克治者良以上昧于无为之化
而多方作为以震动之则民亦相率而趋于纷纭不克静矣
不静而尚可以治乎故曰难治
民之轻死(人之不合道)以其求生之厚(以其心之情不尽)是以轻死(所以不合道)
又曰即此推之顺治者则未有不重其死者也乃有不以为
重而轻之者何哉盖以求生之厚苟有可以利生虽陷危亡
普鍊帝君注曰国之大计在农民之大本在食而往往不免
于啼饥者以上之赋税过多而妨其食也税其食即夺其食
也夫安得而不饥斯民共秉是性则亦共秉此道从令如流
固其所也而往往梗顽之不克治者良以上昧于无为之化
而多方作为以震动之则民亦相率而趋于纷纭不克静矣
不静而尚可以治乎故曰难治
民之轻死(人之不合道)以其求生之厚(以其心之情不尽)是以轻死(所以不合道)
又曰即此推之顺治者则未有不重其死者也乃有不以为
重而轻之者何哉盖以求生之厚苟有可以利生虽陷危亡
卷二 第 2p090b 页 CK-KZ_JY045_02p090b.png
而弗恤故视死如归或从而轻之矣则甚矣生之途即死之
途也身既陷于死矣虽厚亦何以为生哉
夫惟无以生为者(勇于忘我)是贤于贵生(所以得道)
又曰夫惟无以生为者不存一生之念不设一厚生之想而
可以生可以无生全不知有其生则是忘生以生而生之所
全多矣岂不贤于彼后生以贵生者哉
戒强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水结成冰)其死也坚强(冰消即水)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水流元在海)其死也枯槁(月落不离天)故坚强者死之徒(死者生之本)柔弱者
生之徒(生者死之基)
途也身既陷于死矣虽厚亦何以为生哉
夫惟无以生为者(勇于忘我)是贤于贵生(所以得道)
又曰夫惟无以生为者不存一生之念不设一厚生之想而
可以生可以无生全不知有其生则是忘生以生而生之所
全多矣岂不贤于彼后生以贵生者哉
戒强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水结成冰)其死也坚强(冰消即水)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水流元在海)其死也枯槁(月落不离天)故坚强者死之徒(死者生之本)柔弱者
生之徒(生者死之基)
卷二 第 2p091a 页 CK-KZ_JY045_02p091a.png
普鍊帝君注曰大道尚柔柔者虚无之作用也而柔之中有
至坚者存故柔为上人之生也能味乎此而立身一出于柔
弱则精气神结而不散其死也必能坚强而不至与草木同
腐盖万物草木之生也亦未尝不柔脆而死即至于枯槁者
无所以为柔者也君子鉴于齿敝舌存则知坚强以自负者
有取死之道死之徒也柔弱以自处者有生之理生之徒也
是以兵强则不胜(心杂则道愈远)木强则共(念头不已心则愈杂)强大处下(沉沦之本)
柔弱处上(升腾之象)
又曰夫坚则必折强则必死故凡用兵不知守柔而恃强以
争则必不能取胜譬之于木柔稚者工师弗贵若自拱抱以
至坚者存故柔为上人之生也能味乎此而立身一出于柔
弱则精气神结而不散其死也必能坚强而不至与草木同
腐盖万物草木之生也亦未尝不柔脆而死即至于枯槁者
无所以为柔者也君子鉴于齿敝舌存则知坚强以自负者
有取死之道死之徒也柔弱以自处者有生之理生之徒也
是以兵强则不胜(心杂则道愈远)木强则共(念头不已心则愈杂)强大处下(沉沦之本)
柔弱处上(升腾之象)
又曰夫坚则必折强则必死故凡用兵不知守柔而恃强以
争则必不能取胜譬之于木柔稚者工师弗贵若自拱抱以
卷二 第 2p091b 页 CK-KZ_JY045_02p091b.png
逮干霄不谓不强而斧斤之八群然代之则是其强徒以供
人之斩伐已耳由是观之强大者必折柔弱者多全然则必
折者不居其下乎多全者不居其上乎至理彰彰如是而人
乃贵坚强而耻柔弱抑独何耶
天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心性有力)
普鍊帝君注曰道不可名其可名者天也道不可见其可见
者天也而可名究不可名可见即不可见则不得不罕譬而
喻之其道殆有如张弓者然
高者抑之(省思虑)下者举之(奋精神)有馀者损之(绝嗜欲)不足者补之
人之斩伐已耳由是观之强大者必折柔弱者多全然则必
折者不居其下乎多全者不居其上乎至理彰彰如是而人
乃贵坚强而耻柔弱抑独何耶
天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心性有力)
普鍊帝君注曰道不可名其可名者天也道不可见其可见
者天也而可名究不可名可见即不可见则不得不罕譬而
喻之其道殆有如张弓者然
高者抑之(省思虑)下者举之(奋精神)有馀者损之(绝嗜欲)不足者补之
卷二 第 2p092a 页 CK-KZ_JY045_02p092a.png
(养冲和)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亏盈益谦)人之道则不然(反是)损不足
以奉有馀(贪其所爱忘其自然)孰能以有馀奉天下(损已益人)惟有道者(效天)
又曰曷以言乎犹张弓也盖弛弓者尚角张弓者尚筋总以
端平正直为准故于高者则从而抑卑者则从而举于其有
馀处则不得不损以汰于其不足处则不得不与以益凡此
抑之举之损及与之是皆张弓之道而即以取譬于天之道
何弗然也盖天道至公天心最慈其于人也类损有馀以补
不足若人则私而多忍者也损益之数恒与天反每多损不
足以奉有馀焉而要之人道之所以异于天者以其有已之
见存也有为已有馀为已馀遂不甘持以与人此其所以去
以奉有馀(贪其所爱忘其自然)孰能以有馀奉天下(损已益人)惟有道者(效天)
又曰曷以言乎犹张弓也盖弛弓者尚角张弓者尚筋总以
端平正直为准故于高者则从而抑卑者则从而举于其有
馀处则不得不损以汰于其不足处则不得不与以益凡此
抑之举之损及与之是皆张弓之道而即以取譬于天之道
何弗然也盖天道至公天心最慈其于人也类损有馀以补
不足若人则私而多忍者也损益之数恒与天反每多损不
足以奉有馀焉而要之人道之所以异于天者以其有已之
见存也有为已有馀为已馀遂不甘持以与人此其所以去
卷二 第 2p092b 页 CK-KZ_JY045_02p092b.png
道恒远夫孰是能举已之有馀以奉天下者乎是必为有道
者能之而去道远者固不克稍及其万一也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存心无心)功成而不处(率性忘性)其欲不见贤邪(损之
又损)
又曰既举有馀以奉天下则亦道可恃而名可处矣乃有道
之圣人多为之而不自恃虽功成而不敢处夫何故以道固
无为无名者也无为无名则是无贤也道既无贤贤乌乎见
然则圣人之不欲见贤岂非体无为无名之意也耶
任信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人之生也)莫过于水(人之心也)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棒打不开)其
者能之而去道远者固不克稍及其万一也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存心无心)功成而不处(率性忘性)其欲不见贤邪(损之
又损)
又曰既举有馀以奉天下则亦道可恃而名可处矣乃有道
之圣人多为之而不自恃虽功成而不敢处夫何故以道固
无为无名者也无为无名则是无贤也道既无贤贤乌乎见
然则圣人之不欲见贤岂非体无为无名之意也耶
任信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人之生也)莫过于水(人之心也)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棒打不开)其
卷二 第 2p093a 页 CK-KZ_JY045_02p093a.png
无以易之(情念死矣)故柔胜刚(心有力则情念自消)弱胜强(心无为则天道乃见)天下莫
不知(人人具此衷)莫能行(人人昧此理)是以圣人言(圣人知之)受国之垢是谓
社稷主(藏心不见一身之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藏身不灵万法之先)正言若
反(正言合道而反俗)
普鍊帝君注曰传云水懦弱民狎而玩之是天下之最柔弱
者莫过于水而贯金触石穿岩溃山上邱阜下江河其攻坚
强也往无弗克莫有能与争胜而从而易之者则是弱能胜
强柔能胜刚其明较也天下人亦莫不知之而究莫能行之
宜乎蹈死于坚强者比比也而要之人之所以不为柔弱者
以柔为受垢之阶而弱为不祥之德也是何未奉教于圣人
不知(人人具此衷)莫能行(人人昧此理)是以圣人言(圣人知之)受国之垢是谓
社稷主(藏心不见一身之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藏身不灵万法之先)正言若
反(正言合道而反俗)
普鍊帝君注曰传云水懦弱民狎而玩之是天下之最柔弱
者莫过于水而贯金触石穿岩溃山上邱阜下江河其攻坚
强也往无弗克莫有能与争胜而从而易之者则是弱能胜
强柔能胜刚其明较也天下人亦莫不知之而究莫能行之
宜乎蹈死于坚强者比比也而要之人之所以不为柔弱者
以柔为受垢之阶而弱为不祥之德也是何未奉教于圣人
卷二 第 2p093b 页 CK-KZ_JY045_02p093b.png
乎故圣人云受国之垢则是谓社稷主矣受国之不祥则是
谓天下王矣乃圣人正言之而世人每以柔为垢以弱为不
祥与圣言恒有相反抑独何哉
任契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嗜欲杀身)必有馀怨(情念不断)安可以为善(何以见道)
普鍊帝君注曰圣人与人同自道生厥有恒性性即道所赋
也识得此性大同均可浑然相与而既无所为德亦安有所
为怨此圣人之所以出而与天下浑也而不知者谓人情之
多怨皆因不能和之之故于是从而调和其大怨焉第和则
和矣而怨之之心终未尝忘也强以和之一时暂释踰时又
谓天下王矣乃圣人正言之而世人每以柔为垢以弱为不
祥与圣言恒有相反抑独何哉
任契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嗜欲杀身)必有馀怨(情念不断)安可以为善(何以见道)
普鍊帝君注曰圣人与人同自道生厥有恒性性即道所赋
也识得此性大同均可浑然相与而既无所为德亦安有所
为怨此圣人之所以出而与天下浑也而不知者谓人情之
多怨皆因不能和之之故于是从而调和其大怨焉第和则
和矣而怨之之心终未尝忘也强以和之一时暂释踰时又
卷二 第 2p094a 页 CK-KZ_JY045_02p094a.png
将复然其不至有馀怨也少矣是安得谓之善和其怨者乎
是以圣人执左契(正念现前)而不责于人(勿与勿竞)故有德司契(以心契心执其
信约)无德司彻(自非寂照何能浑然)
又曰契即文劵合同之类彼此各藏其半有事则取以相合
而为凭者也言世人之所以解怨不解者缘于昧性以求妄
而驰逐于名利之场无有人从而默化之也惟圣人淡泊以
明性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与人相安于无为相浑于无心使
天下尽去妄以求复性迨性复而妄捐莫不旷然自得油然
相与而怨无从生是犹之圣人执其左契而人皆以右契来
合两两相印初未尝有责于人也而感者不介而孚矣此所
是以圣人执左契(正念现前)而不责于人(勿与勿竞)故有德司契(以心契心执其
信约)无德司彻(自非寂照何能浑然)
又曰契即文劵合同之类彼此各藏其半有事则取以相合
而为凭者也言世人之所以解怨不解者缘于昧性以求妄
而驰逐于名利之场无有人从而默化之也惟圣人淡泊以
明性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与人相安于无为相浑于无心使
天下尽去妄以求复性迨性复而妄捐莫不旷然自得油然
相与而怨无从生是犹之圣人执其左契而人皆以右契来
合两两相印初未尝有责于人也而感者不介而孚矣此所
卷二 第 2p094b 页 CK-KZ_JY045_02p094b.png
谓有德则司契而无德者家为之喻户为之晓尽人而召之
尽人而止之虽通彻以治理不终劳苦而罔功乎是之谓无
德则司彻也彻训通
天道无亲(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常与善人(无得无失)
又曰圣人司契如此则其有契于天心也明矣惟天亏盈惟
天福善大公至正固无所为疏而亦无所为亲也善则是与
而已矣天不与圣人而将谁与也哉
独立章第八十
小国寡民(大智光中)
普鍊帝君注曰此章是太上治世心法本领俱寓于此太上
尽人而止之虽通彻以治理不终劳苦而罔功乎是之谓无
德则司彻也彻训通
天道无亲(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常与善人(无得无失)
又曰圣人司契如此则其有契于天心也明矣惟天亏盈惟
天福善大公至正固无所为疏而亦无所为亲也善则是与
而已矣天不与圣人而将谁与也哉
独立章第八十
小国寡民(大智光中)
普鍊帝君注曰此章是太上治世心法本领俱寓于此太上
卷二 第 2p095a 页 CK-KZ_JY045_02p095a.png
生当文胜之时急欲返之于质故窃愿得小国而寡民者一
治之是亦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谓亦即如有用我其为东
周之意
使有什伯(可养)人之器而不用(其国太平)使民重死(一念不生)而不远徙(念念
在兹)虽有舟车(三车来往)无所乘之(实无来去)虽有甲兵(负甲持符)无所陈之(六根
清净)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信是道之源)
又曰有国有民将何道以治之曰将以愚之而已后世觉民
于智民智一生万妄将作而负才者恃才厚生者轻生不驰
逐于商贾即肆志于甲兵而古处之风杳矣惟常使之相安
于无为即有什伯人之才器而不表见以求用于当时亦使
治之是亦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谓亦即如有用我其为东
周之意
使有什伯(可养)人之器而不用(其国太平)使民重死(一念不生)而不远徙(念念
在兹)虽有舟车(三车来往)无所乘之(实无来去)虽有甲兵(负甲持符)无所陈之(六根
清净)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信是道之源)
又曰有国有民将何道以治之曰将以愚之而已后世觉民
于智民智一生万妄将作而负才者恃才厚生者轻生不驰
逐于商贾即肆志于甲兵而古处之风杳矣惟常使之相安
于无为即有什伯人之才器而不表见以求用于当时亦使
卷二 第 2p095b 页 CK-KZ_JY045_02p095b.png
之囿于方隅重于性命而不肯轻去其乡虽舟与车莫不供
给而无所迁徙则亦莫有乘之者矣虽甲与兵罔弗具备而
舍强就弱则亦安有陈之者乎充斯治之则是书契徒为滋
扰正不若太古之初结绳而治之者古道为堪复也
甘其食(味道之腴)美其服(受道之庇)安其居(处道之安)乐其俗(乐道之和)
又曰民风浑噩若是亦安有所为衣食之甘美也乎又安有
所为居俗之安乐也乎而不知食难尽甘见以为甘则甘之
矣其食固自甘也服难尽美见以为美则美之矣其服固自
美也居难尽安而俗难尽乐见以为安与乐则安且乐之矣
其居其俗固自安也乐也四其字要理会盖即浑噩之民所
给而无所迁徙则亦莫有乘之者矣虽甲与兵罔弗具备而
舍强就弱则亦安有陈之者乎充斯治之则是书契徒为滋
扰正不若太古之初结绳而治之者古道为堪复也
甘其食(味道之腴)美其服(受道之庇)安其居(处道之安)乐其俗(乐道之和)
又曰民风浑噩若是亦安有所为衣食之甘美也乎又安有
所为居俗之安乐也乎而不知食难尽甘见以为甘则甘之
矣其食固自甘也服难尽美见以为美则美之矣其服固自
美也居难尽安而俗难尽乐见以为安与乐则安且乐之矣
其居其俗固自安也乐也四其字要理会盖即浑噩之民所
卷二 第 2p096a 页 CK-KZ_JY045_02p096a.png
自有也与不攺其乐其字同义
邻国相望(心心相照)鸡犬之声相闻(照见五蕴皆空)民至老死(灰心绝念)不相往
来(如如自在)
又曰对国而言则有邻言民苟甘食美服安居乐俗如是则
共处于不识不知之天而无所用其周旋矣故虽相望有邻
国相闻有鸡狗而爰居爰处得安生业彼此无求无与虽至
老死可以不相往来则淳风沕穆省却多少纷更滋扰治国
之道无踰于此
显质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淡而不厌)美言不信(甘而悦人)善者不辩(讷言敏行)辩者不善(巧言易以
邻国相望(心心相照)鸡犬之声相闻(照见五蕴皆空)民至老死(灰心绝念)不相往
来(如如自在)
又曰对国而言则有邻言民苟甘食美服安居乐俗如是则
共处于不识不知之天而无所用其周旋矣故虽相望有邻
国相闻有鸡狗而爰居爰处得安生业彼此无求无与虽至
老死可以不相往来则淳风沕穆省却多少纷更滋扰治国
之道无踰于此
显质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淡而不厌)美言不信(甘而悦人)善者不辩(讷言敏行)辩者不善(巧言易以
卷二 第 2p096b 页 CK-KZ_JY045_02p096b.png
招尤)知者不博(守元得一明理达根)博者不知(通于物务事多则惑)
普鍊帝君注曰信诚实也诚实之言有根本而无枝叶固不
足以悦人之耳未见美也而不美实有至美者存若多事美
言或秩秩或娓娓是诚美矣而言不由中徒滋圭玷亦安取
是不信为哉推之于善果有美之在中焉用辩论以自炫而
喋喋好为辩给者是佞而已矣未见为善也况大道只要能
知知则贯贯则该其焉用博苟沾沾于多学而识自谓能博
究之穷大失居其所知固甚黯也不可谓之知也
圣人不积(圣道运而无所积)既以为人已愈有(如鉴之照而不疲)既以与人已
愈多(如井之汲而不竭)
普鍊帝君注曰信诚实也诚实之言有根本而无枝叶固不
足以悦人之耳未见美也而不美实有至美者存若多事美
言或秩秩或娓娓是诚美矣而言不由中徒滋圭玷亦安取
是不信为哉推之于善果有美之在中焉用辩论以自炫而
喋喋好为辩给者是佞而已矣未见为善也况大道只要能
知知则贯贯则该其焉用博苟沾沾于多学而识自谓能博
究之穷大失居其所知固甚黯也不可谓之知也
圣人不积(圣道运而无所积)既以为人已愈有(如鉴之照而不疲)既以与人已
愈多(如井之汲而不竭)
卷二 第 2p097a 页 CK-KZ_JY045_02p097a.png
又曰夫所贵乎不美不辩与不博者以道一而已也圣人知
其然常抱此一以自守而不多积以求炫于世要其一可卷
而藏即放而弥者也本此一以为人是即以已所有者为之
也而取之不穷已愈有焉本此一以与人是即以已之多者
与之也而用之不匮已愈多焉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之守位曰仁)
又曰于此而更悟天之道矣天能利人亦能害人而能害不
害惟物是利焉此天之所以为天也道也于是而更悟圣人
之道矣天下能为者未有不争而能争不争为运于无为是
圣之所以为圣也亦道也道在不争道在不害而归本于不
其然常抱此一以自守而不多积以求炫于世要其一可卷
而藏即放而弥者也本此一以为人是即以已所有者为之
也而取之不穷已愈有焉本此一以与人是即以已之多者
与之也而用之不匮已愈多焉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之守位曰仁)
又曰于此而更悟天之道矣天能利人亦能害人而能害不
害惟物是利焉此天之所以为天也道也于是而更悟圣人
之道矣天下能为者未有不争而能争不争为运于无为是
圣之所以为圣也亦道也道在不争道在不害而归本于不
卷二 第 2p097b 页 CK-KZ_JY045_02p097b.png
积不积则亦不博不辩不美焉道本沕穆仍还他一个沕穆
知圣者其天乎则天者其圣乎嘻太上之言道也至矣盖蔑
以加矣
知圣者其天乎则天者其圣乎嘻太上之言道也至矣盖蔑
以加矣
卷二 第 2p098a 页 CK-KZ_JY045_02p098a.png
太上道德经解后跋
余少学时与释者佛印游颇得禅机三昧嗣后凡见梵典罔不
了然心胸间而于道德之学则未之有得也迨后以党籍见谪
岭表时与木石鹿豕居游一日登回鹤峰见有黄冠拍板唱歌
而来向余长揖曰公学富矣亦曾见道德尊经乎余曰尝读之
能解道德尊经乎余曰略解之黄冠因哂不置谓余曰解则解
矣略解何言也倏忽不见因悟黄冠乃异人而未叩其姓名阅
两载恩诏回京师黄冠之言未尝一日忘每欲将道德经研穷
作注而政务纷扰迄无成就嗣得余弟子由敬注尊经一帙翻
阅之馀不觉起敬起羡以为此注一出当无复有出其右者而
余少学时与释者佛印游颇得禅机三昧嗣后凡见梵典罔不
了然心胸间而于道德之学则未之有得也迨后以党籍见谪
岭表时与木石鹿豕居游一日登回鹤峰见有黄冠拍板唱歌
而来向余长揖曰公学富矣亦曾见道德尊经乎余曰尝读之
能解道德尊经乎余曰略解之黄冠因哂不置谓余曰解则解
矣略解何言也倏忽不见因悟黄冠乃异人而未叩其姓名阅
两载恩诏回京师黄冠之言未尝一日忘每欲将道德经研穷
作注而政务纷扰迄无成就嗣得余弟子由敬注尊经一帙翻
阅之馀不觉起敬起羡以为此注一出当无复有出其右者而
卷二 第 2p098b 页 CK-KZ_JY045_02p098b.png
今乃见
八洞仙祖合注异体同心同心同笔同笔同妙分明八洞之文
如出一人之手倘所谓合同而化者耶自有此注而诸注可无
庸矣自有此注而尊经益昭垂不朽矣余沗列仙末既获见宏
文而捧诵之因详述所由而敬跋之蓬莱大吏列仙领班苏轼
敬跋
八洞仙祖合注异体同心同心同笔同笔同妙分明八洞之文
如出一人之手倘所谓合同而化者耶自有此注而诸注可无
庸矣自有此注而尊经益昭垂不朽矣余沗列仙末既获见宏
文而捧诵之因详述所由而敬跋之蓬莱大吏列仙领班苏轼
敬跋
卷二 第 2p099a 页 CK-KZ_JY045_02p099a.png
太上道德经解后跋
道德尊经乃洞真秘典非至人莫能窥其奥非至义莫能阐其
文人人皆知是经之义以静为本以虚为用以无为为为以无
事事事运在玄牝妙在谷神而其实大无不包细无不入举凡
家国天下之要身心性命之本以至万理万事万物万殊皆莫
踰焉是犹太极然范围亿天而不外任人各证境界自别千变
万化统于一极天地因之以运行日月因之以昭明时序因之
以和顺圣佛因之以统同任举一义总含无量义此
孚佑上帝所以于分疏之外又有阐义之作也昔
观音大士云道无名法即道即道即法
道德尊经乃洞真秘典非至人莫能窥其奥非至义莫能阐其
文人人皆知是经之义以静为本以虚为用以无为为为以无
事事事运在玄牝妙在谷神而其实大无不包细无不入举凡
家国天下之要身心性命之本以至万理万事万物万殊皆莫
踰焉是犹太极然范围亿天而不外任人各证境界自别千变
万化统于一极天地因之以运行日月因之以昭明时序因之
以和顺圣佛因之以统同任举一义总含无量义此
孚佑上帝所以于分疏之外又有阐义之作也昔
观音大士云道无名法即道即道即法
卷二 第 2p099b 页 CK-KZ_JY045_02p099b.png
太上云专气致柔此即是正法得此法道在斯专者一也致者
极也专一其气动静无纷则静之又静斯可致极于柔若少有
不专则静而不静非柔而近于刚矣非道也非法也尔法子玄
修须体此三昧 宏教恩师云
菩萨慈训仙佛合乘此为无上法语可即此为尊经注可即此
为功修宝要知逐日讲求只
菩萨一为点出经中一言便彻上彻下无妙不入斯真师一义
含无量义证也爰敬述之为全经注脚广化弟子惠觉谨志
极也专一其气动静无纷则静之又静斯可致极于柔若少有
不专则静而不静非柔而近于刚矣非道也非法也尔法子玄
修须体此三昧 宏教恩师云
菩萨慈训仙佛合乘此为无上法语可即此为尊经注可即此
为功修宝要知逐日讲求只
菩萨一为点出经中一言便彻上彻下无妙不入斯真师一义
含无量义证也爰敬述之为全经注脚广化弟子惠觉谨志
卷二 第 2p100a 页 CK-KZ_JY045_02p100a.png
太上道德经解后跋
尝考古今注道德经者不下八百馀家然或空论义理或附合
金丹要皆专主所见未能洞会本源夫
太上为大道之祖万法之宗一切佛仙贤圣皆从此出正如日
丽亿天容光必照大者见大小者见小盖自乾坤开肇而代代
化身初三皇时为万法天师中三皇时号盘古先主又为有古
大先生后天皇伏羲时化身号郁华子女娲氏时化身号郁密
子地皇神农时化身号大成子人皇轩辕时化身号广成子少
皞时化身号随应子颛顼时化身号赤精子帝喾时化身号录
图子帝尧时化身号务成子帝舜时化身号尹寿子夏禹时化
尝考古今注道德经者不下八百馀家然或空论义理或附合
金丹要皆专主所见未能洞会本源夫
太上为大道之祖万法之宗一切佛仙贤圣皆从此出正如日
丽亿天容光必照大者见大小者见小盖自乾坤开肇而代代
化身初三皇时为万法天师中三皇时号盘古先主又为有古
大先生后天皇伏羲时化身号郁华子女娲氏时化身号郁密
子地皇神农时化身号大成子人皇轩辕时化身号广成子少
皞时化身号随应子颛顼时化身号赤精子帝喾时化身号录
图子帝尧时化身号务成子帝舜时化身号尹寿子夏禹时化
卷二 第 2p100b 页 CK-KZ_JY045_02p100b.png
身号真行子商汤时化身号锡则子特未有诞生之迹至商十
八王阳甲十四年分神化㤅寄胎与玄妙玉女八十一载至商
第二十二王武丁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迹于楚之苦县濑
乡曲仁里母降左腋攀李指姓名耳字伯阳号曰老聃是为后
天老子在商汤为守藏史在武王时为柱下史至周昭王二十
三年西出函谷关令尹喜留至福地著此五千言今得
孚佑上帝逐句诠解妙彻玄微著字无多选言居要又得
八祖合注理无不赅义无不贯平正通达一洗从前支离附会
之说真堪与经并垂万古矣今同人共将全书宗正重加釐订
小子校缮是经谨跋识数语于简末云纯阳法嗣正化子恩洪
八王阳甲十四年分神化㤅寄胎与玄妙玉女八十一载至商
第二十二王武丁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迹于楚之苦县濑
乡曲仁里母降左腋攀李指姓名耳字伯阳号曰老聃是为后
天老子在商汤为守藏史在武王时为柱下史至周昭王二十
三年西出函谷关令尹喜留至福地著此五千言今得
孚佑上帝逐句诠解妙彻玄微著字无多选言居要又得
八祖合注理无不赅义无不贯平正通达一洗从前支离附会
之说真堪与经并垂万古矣今同人共将全书宗正重加釐订
小子校缮是经谨跋识数语于简末云纯阳法嗣正化子恩洪
卷二 第 2p101a 页 CK-KZ_JY045_02p101a.png
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