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三 第 463a 页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三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初分受教品第二十四之二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布施波罗蜜
多,亦不以布施波罗蜜多分别空不空;不以
空不空分别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
多,亦不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
多分别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布施波
罗蜜多,亦不以布施波罗蜜多分别有相无
相;不以有相无相分别净戒、安忍、精进、静虑、
般若波罗蜜多,亦不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
般若波罗蜜多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愿无
愿分别布施波罗蜜多,亦不以布施波罗蜜
多分别有愿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别净戒、
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不以净戒、
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分别有愿无
愿。不以生不生分别布施波罗蜜多,亦不以
布施波罗蜜多分别生不生;不以生不生分
别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
不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分别
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布施波罗蜜多,
亦不以布施波罗蜜多分别灭不灭;不以灭
不灭分别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
多,亦不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
多分别灭不灭。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布施
卷八十三 第 463b 页 T05-0463.png

寂静;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净戒、安忍、精进、
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不以净戒、安忍、精进、
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
远离不远离分别布施波罗蜜多,亦不以布
施波罗蜜多分别远离不远离;不以远离不
远离分别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亦不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分
别远离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四静虑,亦不
以四静虑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别四
无量、四无色定,亦不以四无量、四无色定
分别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四静虑,亦
不以四静虑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相无相
分别四无量、四无色定,亦不以四无量、四
无色定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愿无愿分别
四静虑,亦不以四静虑分别有愿无愿;不以
有愿无愿分别四无量、四无色定,亦不以四
无量、四无色定分别有愿无愿。不以生不生
分别四静虑,亦不以四静虑分别生不生;不
以生不生分别四无量,四无色定,亦不以四
无量、四无色定分别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
别四静虑,亦不以四静虑分别灭不灭;不以
灭不灭分别四无量、四无色定,亦不以四无
量、四无色定分别灭不灭。不以寂静不寂静
分别四静虑,亦不以四静虑分别寂静不寂
静;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四无量、四无色定,
亦不以四无量、四无色定分别寂静不寂静。
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四静虑,亦不以四静
卷八十三 第 463c 页 T05-0463.png

四无量、四无色定,亦不以四无量、四无色定
分别远离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八解脱,亦不
以八解脱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别八
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不以八胜处、九次
第定、十遍处分别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
别八解脱,亦不以八解脱分别有相无相;不
以有相无相分别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亦不以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分别有相无
相。不以有愿无愿分别八解脱,亦不以八解
脱分别有愿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别八胜
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不以八胜处、九次第
定、十遍处分别有愿无愿。不以生不生分别
八解脱,亦不以八解脱分别生不生;不以生
不生分别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不以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分别生不生。不以
灭不灭分别八解脱,亦不以八解脱分别灭
不灭;不以灭不灭分别八胜处、九次第定、十
遍处,亦不以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分别灭
不灭。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八解脱,亦不以
八解脱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寂静不寂静
分别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不以八胜
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
远离不远离分别八解脱,亦不以八解脱分
别远离不远离;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八胜
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不以八胜处、九次第
定、十遍处分别远离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四念住,亦不
卷八十三 第 464a 页 T05-0464.png

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亦不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
圣道支分别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四
念住,亦不以四念住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
相无相分别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
支、八圣道支,亦不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
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分别有相无相。不以
有愿无愿分别四念住,亦不以四念住分别
有愿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别四正断、四神
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不以四正
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分别
有愿无愿。不以生不生分别四念住,亦不以
四念住分别生不生;不以生不生分别四正
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
不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
道支分别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四念住,
亦不以四念住分别灭不灭;不以灭不灭分
别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
支,亦不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
支、八圣道支分别灭不灭。不以寂静不寂静
分别四念住,亦不以四念住分别寂静不寂
静;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四正断、四神足、五
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不以四正断、
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分别寂
静不寂静。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四念住,亦
不以四念住分别远离不远离;不以远离不
远离分别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
八圣道支,亦不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
卷八十三 第 464b 页 T05-0464.png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空解脱门,亦
不以空解脱门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
别无相、无愿解脱门,亦不以无相、无愿解脱
门分别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空解脱
门,亦不以空解脱门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
相无相分别无相、无愿解脱门,亦不以无相、
无愿解脱门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愿无愿
分别空解脱门,亦不以空解脱门分别有愿
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别无相、无愿解脱门,
亦不以无相、无愿解脱门分别有愿无愿。不
以生不生分别空解脱门,亦不以空解脱门
分别生不生;不以生不生分别无相、无愿解
脱门,亦不以无相、无愿解脱门分别生不生。
不以灭不灭分别空解脱门,亦不以空解脱
门分别灭不灭;不以灭不灭分别无相、无愿
解脱门,亦不以无相、无愿解脱门分别灭不
灭。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空解脱门,亦不以
空解脱门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寂静不寂
静分别无相、无愿解脱门,亦不以无相、无愿
解脱门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远离不远离
分别空解脱门,亦不以空解脱门分别远离
不远离;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无相、无愿解
脱门,亦不以无相、无愿解脱门分别远离不
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五眼,亦不以
五眼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别六神通,
亦不以六神通分别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
分别五眼,亦不以五眼分别有相无相;不以
卷八十三 第 464c 页 T05-0464.png

有相无相。不以有愿无愿分别五眼,亦不
以五眼分别有愿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别
六神通,亦不以六神通分别有愿无愿。不以
生不生分别五眼,亦不以五眼分别生不生;
不以生不生分别六神通,亦不以六神通分
别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五眼,亦不以五
眼分别灭不灭;不以灭不灭分别六神通,亦
不以六神通分别灭不灭。不以寂静不寂静
分别五眼,亦不以五眼分别寂静不寂静;不
以寂静不寂静分别六神通,亦不以六神通
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五
眼,亦不以五眼分别远离不远离;不以远离
不远离分别六神通,亦不以六神通分别远
离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佛十力,亦不
以佛十力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别四
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
不共法,亦不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
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分别空不空。不
以有相无相分别佛十力,亦不以佛十力分
别有相无相;不以有相无相分别四无所畏、
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亦不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
舍、十八佛不共法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愿
无愿分别佛十力,亦不以佛十力分别有愿
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别四无所畏、四无碍
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不
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
卷八十三 第 465a 页 T05-0465.png

别佛十力,亦不以佛十力分别生不生;不
以生不生分别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
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不以四无所畏、
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分别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佛十力,亦不
以佛十力分别灭不灭;不以灭不灭分别四
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
不共法,亦不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
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分别灭不灭。不
以寂静不寂静分别佛十力,亦不以佛十力
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四
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
不共法,亦不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
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分别寂静不寂
静。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佛十力,亦不以佛
十力分别远离不远离;不以远离不远离分
别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
八佛不共法,亦不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分别远离
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无忘失法,亦
不以无忘失法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
别恒住舍性,亦不以恒住舍性分别空不空。
不以有相无相分别无忘失法,亦不以无忘
失法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相无相分别恒
住舍性,亦不以恒住舍性分别有相无相。不
以有愿无愿分别无忘失法,亦不以无忘失
法分别有愿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别恒住
卷八十三 第 465b 页 T05-0465.png

生不生分别无忘失法,亦不以无忘失法分
别生不生;不以生不生分别恒住舍性,亦不
以恒住舍性分别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
无忘失法,亦不以无忘失法分别灭不灭;不
以灭不灭分别恒住舍性,亦不以恒住舍性
分别灭不灭。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无忘失
法,亦不以无忘失法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
寂静不寂静分别恒住舍性,亦不以恒住舍
性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
无忘失法,亦不以无忘失法分别远离不远
离;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恒住舍性,亦不以
恒住舍性分别远离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一切陀罗尼
门,亦不以一切陀罗尼门分别空不空;不以
空不空分别一切三摩地门,亦不以一切三
摩地门分别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一
切陀罗尼门,亦不以一切陀罗尼门分别有
相无相;不以有相无相分别一切三摩地门,
亦不以一切三摩地门分别有相无相。不以
有愿无愿分别一切陀罗尼门,亦不以一切
陀罗尼门分别有愿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
别一切三摩地门,亦不以一切三摩地门分
别有愿无愿。不以生不生分别一切陀罗尼
门,亦不以一切陀罗尼门分别生不生;不以
生不生分别一切三摩地门,亦不以一切三
摩地门分别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一切
陀罗尼门,亦不以一切陀罗尼门分别灭不
灭;不以灭不灭分别一切三摩地门,亦不以
卷八十三 第 465c 页 T05-0465.png

静分别一切陀罗尼门,亦不以一切陀罗尼
门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
一切三摩地门,亦不以一切三摩地门分别
寂静不寂静。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一切陀
罗尼门,亦不以一切陀罗尼门分别远离
不远离;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一切三摩地
门,亦不以一切三摩地门分别远离不远
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一切智,亦不
以一切智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别道
相智、一切相智,亦不以道相智、一切相智分
别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一切智,亦不
以一切智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相无相分
别道相智、一切相智,亦不以道相智、一切相
智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愿无愿分别一切
智,亦不以一切智分别有愿无愿;不以有愿
无愿分别道相智、一切相智,亦不以道相智、
一切相智分别有愿无愿。不以生不生分别
一切智,亦不以一切智分别生不生;不以
生不生分别道相智、一切相智,亦不以道相
智、一切相智分别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
一切智,亦不以一切智分别灭不灭;不以灭
不灭分别道相智、一切相智,亦不以道相智、
一切相智分别灭不灭。不以寂静不寂静分
别一切智,亦不以一切智分别寂静不寂静;
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道相智、一切相智,亦
不以道相智、一切相智分别寂静不寂静。不
以远离不远离分别一切智,亦不以一切智
卷八十三 第 466a 页 T05-0466.png

相智、一切相智,亦不以道相智、一切相智分
别远离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声闻乘,亦不
以声闻乘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别独
觉乘、无上乘,亦不以独觉乘、无上乘分别空
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声闻乘,亦不以声
闻乘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相无相分别独
觉乘、无上乘,亦不以独觉乘、无上乘分别有
相无相。不以有愿无愿分别声闻乘,亦不以
声闻乘分别有愿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别
独觉乘、无上乘,亦不以独觉乘、无上乘分别
有愿无愿。不以生不生分别声闻乘,亦不以
声闻乘分别生不生;不以生不生分别独觉
乘、无上乘,亦不以独觉乘、无上乘分别生不
生。不以灭不灭分别声闻乘,亦不以声闻乘
分别灭不灭;不以灭不灭分别独觉乘、无上
乘,亦不以独觉乘、无上乘分别灭不灭。不以
寂静不寂静分别声闻乘,亦不以声闻乘分
别寂静不寂静;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独觉
乘、无上乘,亦不以独觉乘、无上乘分别寂静
不寂静。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声闻乘,亦不
以声闻乘分别远离不远离;不以远离不远
离分别独觉乘、无上乘,亦不以独觉乘、无上
乘分别远离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预流,亦不以
预流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别一来、不
还、阿罗汉,亦不以一来、不还、阿罗汉分别空
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预流,亦不以预流
卷八十三 第 466b 页 T05-0466.png

还、阿罗汉,亦不以一来、不还、阿罗汉分别有
相无相。不以有愿无愿分别预流,亦不以
预流分别有愿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别一
来、不还、阿罗汉,亦不以一来、不还、阿罗汉分
别有愿无愿。不以生不生分别预流,亦不以
预流分别生不生;不以生不生分别一来、不
还、阿罗汉,亦不以一来、不还、阿罗汉分别生
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预流,亦不以预流分
别灭不灭;不以灭不灭分别一来、不还、阿罗
汉,亦不以一来、不还、阿罗汉分别灭不灭。不
以寂静不寂静分别预流,亦不以预流分别
寂静不寂静;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一来、不
还、阿罗汉,亦不以一来、不还、阿罗汉分别寂
静不寂静。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预流,亦
不以预流分别远离不远离;不以远离不远
离分别一来、不还、阿罗汉,亦不以一来、不还、
阿罗汉分别远离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预流向预流
果,亦不以预流向预流果分别空不空;不
以空不空分别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
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亦不以一来向一来果、
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分别空不
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预流向预流果,亦
不以预流向预流果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
相无相分别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
罗汉向阿罗汉果,亦不以一来向一来果、不
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分别有相无
相。不以有愿无愿分别预流向预流果,亦
卷八十三 第 466c 页 T05-0466.png

愿无愿分别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
罗汉向阿罗汉果,亦不以一来向一来果、不
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分别有愿无
愿。不以生不生分别预流向预流果,亦不
以预流向预流果分别生不生;不以生不生
分别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
阿罗汉果,亦不以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
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分别生不生。不以
灭不灭分别预流向预流果,亦不以预流向
预流果分别灭不灭;不以灭不灭分别一来
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
果,亦不以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
罗汉向阿罗汉果分别灭不灭。不以寂静不
寂静分别预流向预流果,亦不以预流向预
流果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寂静不寂静分
别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
罗汉果,亦不以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
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分别寂静不寂静。不
以远离不远离分别预流向预流果,亦不以
预流向预流果分别远离不远离;不以远离
不远离分别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
罗汉向阿罗汉果,亦不以一来向一来果、不
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分别远离不
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独觉,亦不以
独觉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别独觉向
独觉果,亦不以独觉向独觉果分别空不空。
不以有相无相分别独觉,亦不以独觉分别
卷八十三 第 467a 页 T05-0467.png

果,亦不以独觉向独觉果分别有相无相。不
以有愿无愿分别独觉,亦不以独觉分别有愿
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别独觉向独觉果,亦
不以独觉向独觉果分别有愿无愿。不以生
不生分别独觉,亦不以独觉分别生不生;不
以生不生分别独觉向独觉果,亦不以独觉向
独觉果分别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独觉,
亦不以独觉分别灭不灭;不以灭不灭分别
独觉向独觉果,亦不以独觉向独觉果分别
灭不灭。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独觉,亦不以
独觉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寂静不寂静分
别独觉向独觉果,亦不以独觉向独觉果分
别寂静不寂静。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独觉,
亦不以独觉分别远离不远离;不以远离不
远离分别独觉向独觉果,亦不以独觉向独觉
果分别远离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菩萨摩诃萨,
亦不以菩萨摩诃萨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
空分别三藐三佛陀,亦不以三藐三佛陀分别
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菩萨摩诃萨,亦
不以菩萨摩诃萨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相
无相分别三藐三佛陀,亦不以三藐三佛陀
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愿无愿分别菩萨摩
诃萨,亦不以菩萨摩诃萨分别有愿无愿;不
以有愿无愿分别三藐三佛陀,亦不以三藐
三佛陀分别有愿无愿。不以生不生分别菩
萨摩诃萨,亦不以菩萨摩诃萨分别生不生;
不以生不生分别三藐三佛陀,亦不以三藐
三佛陀分别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菩萨摩
卷八十三 第 467b 页 T05-0467.png

灭不灭分别三藐三佛陀,亦不以三藐三佛
陀分别灭不灭。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菩萨
摩诃萨,亦不以菩萨摩诃萨分别寂静不寂
静;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三藐三佛陀,亦不
以三藐三佛陀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远离
不远离分别菩萨摩诃萨,亦不以菩萨摩诃
萨分别远离不远离;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
三藐三佛陀,亦不以三藐三佛陀分别远离
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菩萨摩诃萨
法,亦不以菩萨摩诃萨法分别空不空;不以
空不空分别无上正等菩提,亦不以无上正
等菩提分别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菩
萨摩诃萨法,亦不以菩萨摩诃萨法分别有
相无相;不以有相无相分别无上正等菩提,
亦不以无上正等菩提分别有相无相。不以
有愿无愿分别菩萨摩诃萨法,亦不以菩萨
摩诃萨法分别有愿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
别无上正等菩提,亦不以无上正等菩提分
别有愿无愿。不以生不生分别菩萨摩诃萨
法,亦不以菩萨摩诃萨法分别生不生;不以
生不生分别无上正等菩提,亦不以无上正
等菩提分别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菩萨
摩诃萨法,亦不以菩萨摩诃萨法分别灭不
灭;不以灭不灭分别无上正等菩提,亦不以
无上正等菩提分别灭不灭。不以寂静不寂
静分别菩萨摩诃萨法,亦不以菩萨摩诃萨
法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
卷八十三 第 467c 页 T05-0467.png

寂静不寂静。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菩萨摩
诃萨法,亦不以菩萨摩诃萨法分别远离不
远离;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无上正等菩提,
亦不以无上正等菩提分别远离不远离。
「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极喜地,亦不
以极喜地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别离
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
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亦不以离垢地、发光
地乃至善慧地、法云地分别空不空。不以有
相无相分别极喜地,亦不以极喜地分别有
相无相;不以有相无相分别离垢地、发光地
乃至善慧地、法云地,亦不以离垢地、发光地
乃至善慧地、法云地分别有相无相。不以有
愿无愿分别极喜地,亦不以极喜地分别有
愿无愿;不以有愿无愿分别离垢地、发光地乃
至善慧地、法云地,亦不以离垢地、发光地乃
至善慧地、法云地分别有愿无愿。不以生不
生分别极喜地,亦不以极喜地分别生不生;
不以生不生分别离垢地、发光地乃至善慧地、
法云地,亦不以离垢地、发光地乃至善慧地、
法云地分别生不生。不以灭不灭分别极喜
地,亦不以极喜地分别灭不灭;不以灭不
灭分别离垢地、发光地乃至善慧地、法云地,
亦不以离垢地、发光地乃至善慧地、法云地分
别灭不灭。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极喜地,
亦不以极喜地分别寂静不寂静;不以寂静
不寂静分别离垢地、发光地乃至善慧地、法云
地,亦不以离垢地、发光地乃至善慧地、法云
卷八十三 第 468a 页 T05-0468.png

极喜地,亦不以极喜地分别远离不远离;不
以远离不远离分别离垢地、发光地乃至善慧
地、法云地,亦不以离垢地、发光地乃至善慧
地、法云地分别远离不远离。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