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5b 页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五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无依行品第三之三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
「大德世尊!
若有真善刹帝利、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
长者、真善沙门、真善婆罗门,如是等人能自
善护,亦善护他、善护后世、善护佛法。出家之
人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无戒剃除须发
被袈裟者,普善守护、恭敬、供养;又能善护
声闻乘法、缘觉乘法及大乘法,恭敬听闻,信
受供养。于住大乘具戒、富德、精勤修行,乃至
住果补特伽罗,能善守护助其势力,咨问听
受欢喜谈论,远离破戒恶行苾刍。于诸所施
四方僧物,终不令人非法费用,勤加守护,
供四方僧。于窣堵波及僧祇物,终不自夺、
不教他夺,亦不自用、不教他用。于能辩
说三乘法人,恭敬供养,加护与力,不令他
人诽谤毁辱;尊重安慰诸出家人,信受护
持佛所说法,终不破坏诸窣堵波,亦常护
持僧伽蓝舍。于剃须发被服袈裟出家人
所,终不毁废。于十恶轮,自不染习;亦常劝
他离十恶轮,具学先王治国正法,绍三宝
种常令炽盛,恒乐亲近诸善知识,慈心抚
育一切国人,随其所宜方便化导,令舍邪
法,修行正法。如是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
婆罗门等,得几所福?灭几所罪?」
佛言:「善男子!假使有人出现世间具大威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5c 页 T13-0745.png

佛及弟子众;于日中分,亦集七宝满赡部
洲,奉施诸佛及弟子众;于日后分,亦集七
宝满赡部洲,奉施诸佛及弟子众。如是,日
日相续布施满百千年,此人福聚宁为多不?」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
人福聚,无量、无边、不可称计,算数、譬喻所
不能及;惟佛能知,馀无知者!」
佛言:「善男子!
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若有真善刹帝利王乃
至真善婆罗门等,于十恶轮自不染习,亦
常劝他离十恶轮,所获福聚过前福聚,无
量、无边、不可称计。又善男子!假使有人,出
现世间具大威力,为四方僧营建寺宇,其
量宽广等四大洲,上妙房舍、床敷、衣服、饮食、
医药,资缘充备,令诸如来、声闻、菩萨、大弟子
众,止住其中,精进修行种种善品,若昼、若夜、
无有懈息;经百千俱胝那庾多岁,供给、供
养、相续不绝。此人福聚宁为多不?」
地藏菩萨
摩诃萨言:「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人福聚,无
量、无边、不可称计,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惟
佛能知,馀无知者!」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
如汝所说。又善男子!假使有人,出现世间
具大威力,为四方僧营建寺宇,宽广量等
十四大洲,上妙房舍、床敷、衣服、饮食、医药,资
缘充备,令诸如来、声闻、菩萨、大弟子众,止住
其中,精进修行种种善品,若昼、若夜无有
懈息;经百千俱胝那庾多岁,供给、供养、相
续不绝。此人福聚宁为多不?」
地藏菩萨摩诃
萨言:「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人福聚,无量、无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6a 页 T13-0746.png

知,馀无知者!」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
所说。又善男子!假使有人,出现世间具大
威力,为佛舍利起窣堵波,严丽高广,量等
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所说,为四方僧造寺
福聚;类此所说为佛舍利起窣堵波所获
福聚,于百分中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
及一,于百千分亦不及一,于俱胝分亦
不及一,那庾多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
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又善男子!假使
有得波罗蜜多、具八解脱静虑等至大阿
罗汉,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如稻麻、竹苇、甘蔗、
丛林,一切皆被坚缚五处经百千年。时,有
一人出现于世,具大威力,乐福德故悉
解被缚诸阿罗汉,香汤澡浴,奉施衣钵,经
百千年,给上房舍、床敷、衣服、饮食、医药,种种
所须如法资具。诸阿罗汉般涅槃已,供养、
焚烧、收取舍利,以妙七宝起窣堵波,安置
其中。复以种种宝幢、幡盖、香花、伎乐而供养
之。如前所说,为佛舍利起窣堵波所获福
聚,类此所说解阿罗汉供养福聚,于百分
中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
千分亦不及一,于俱胝分亦不及一,那庾
多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
亦不及一。
「善男子!若有真善刹帝利王,乃
至真善婆罗门等,于十恶轮自不染习,亦
常劝他离十恶轮,所获福德过前福聚,无
量、无边、不可称计,如生福数,灭罪亦尔。
「善男子!若有真善刹帝利王,及诸真善宰官、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6b 页 T13-0746.png

岁,法欲灭时,能善护持我之法眼,能自善
护,亦善护他、善护后世、善护我法。出家弟子
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无戒剃除须发被
袈裟者,普善守护,恭敬供养,令无损恼,又
能善护三乘正法。听受供养声闻法时,于
独觉乘及大乘法不生诽谤,于独觉乘及大
乘人亦不憎嫉。听受供养独觉法时,于声
闻乘及大乘法不生诽谤,于声闻乘及大
乘人亦不憎嫉。听受供养大乘法时,于声
闻乘、独觉乘法不生诽谤,于声闻乘、独觉
乘人亦不憎嫉;于声闻乘、独觉乘法不求
趣證,唯求趣證大乘正法。于住大乘具戒、
富德、精勤修行,乃至住果补特伽罗,多数亲
近,承事供养,深心敬重,请问听受,远离破戒
恶行苾刍。于诸所施四方僧物,终不令人
非法费用,勤加守护,供四方僧。于窣堵波
及僧祇物,终不自夺、不教他夺,亦不自
用、不教他用。于能辩说三乘法人,恭敬供
养,加护与力,不令他人诽谤毁辱,尊重安
慰诸出家人,信受护持如来圣教,终不破
坏诸窣堵波,亦常护持四方僧寺。于我出
家诸弟子所,终不毁废,还俗策使。于十恶
轮自不染习,亦常劝他离十恶轮,具学先
王治国正法,十善业道摄化世间,常当亲
近诸善知识,绍三宝种常令炽盛,善护法
眼令不灭没。
「如是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
善婆罗门等,由具如是诸功德故,名不虚
受国人俸禄。一切天、龙、药叉鬼神乃至羯吒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6c 页 T13-0746.png

真实福田,亦生欢喜慈悲护念。由是因缘,
所居国土及诸有情,展转炽盛,安隐丰乐;邻
国兵戈不能侵害,皆敬慕德自来归附。由
此展转劝修善业,枯竭恶趣,增长天人。守
护身命令得长远,自灭烦恼亦令他灭。
住持菩提道六波罗蜜多,破坏一切众邪
恶道,于生死海不久沈沦。常离恶友,常
近善友,生生常遇诸佛、菩萨,恭敬承事,曾
无暂废,不久皆当随心所乐,各各安住于
佛国土,證得无上正等菩提。」
尔时,众中一切天帝及诸眷属,乃至一切毕舍
遮帝及诸眷属,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
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于未来世后五百岁,
于此佛土法欲灭时,若有真善刹帝利王,
乃至真善婆罗门等,于十恶轮自能远离,亦
能劝他令其远离,善护自他、善护后世、护
持正法,绍三宝种皆令炽盛,无有断绝,以
要言之如佛所说。如是等人,于三乘法恭
敬听受终不隐藏,于三乘人护持供养不
令扰恼,于三宝物勤加守护不令侵损。
我等眷属,于此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婆
罗门等,勤加拥护,令其十法皆得增长。何
等为十?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无难;三
者、增长无病;四者、增长眷属;五者、增长财
宝;六者、增长资具;七者、增长自在;八者、增
长名称;九者、增长善友;十者、增长智慧。大
德世尊!若彼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罗
门等,于十恶轮自能远离,亦能劝他令其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7a 页 T13-0747.png

得此十法增长。
「复次,世尊!若有真善刹帝利
王,乃至真善婆罗门等,成就如前所说功
德,我等眷属勤加拥护,令于十法皆得远
离。何等为十?一者、远离一切怨家寇敌;二
者、远离一切非爱、色、声、香、味、触、境;三者、远离
一切障疠疾病;四者、远离一切邪执恶见;
五者、远离一切邪妄归依;六者、远离一切邪
恶灾怪;七者、远离一切邪恶事业;八者、远离
一切邪恶知识;九者、远离一切居家淤泥;十
者、远离一切非时夭丧。大德!世尊!若彼真善
刹帝利王,乃至真善婆罗门等,成前所说诸
功德者,我等拥护,定当得此十法远离。
「复
次,世尊!若有真善刹帝利王,具修如前所
说功德令圆满者,我等眷属勤加拥护,令
此帝王并诸眷属及其国土一切人民,令于
十法皆得远离。何等为十?一者、远离一切
他国怨敌;二者、远离一切自国怨敌;三者、远
离一切凶恶鬼神;四者、远离一切愆阳亢
旱;五者、远离一切伏阴滞雨;六者、远离一切
非时寒热、烈风、暴雨、霜雹、灾害;七者、远离一
切恶星变怪;八者、远离一切饥馑荒俭;九者、
远离一切非时病死;十者、远离一切邪执恶
见。大德世尊!若彼真善刹帝利王,具修如
前所说功德令圆满者,我等眷属勤加拥
护,令此帝王并诸眷属及其国土一切人民,
定当得此十法远离。」
尔时,世尊赞诸天帝及其眷属,乃至一切毕
舍遮帝及眷属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发此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7b 页 T13-0747.png

令汝等长夜安乐。」
尔时,天藏大梵复白佛言:「世尊!唯愿听我,
为未来世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刹帝利王,说
能护国不退轮心大陀罗尼明咒章句。由此
护国不退轮心大陀罗尼明咒章句威神力
故,令未来世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刹帝利王,
不为一切怨敌恶友之所摧伏,能令一切
怨敌恶友自然退散。能善护持身、语、意业,为
诸智者常所称赞,离诸恶法,常行善法,常
离一切邪见、邪归;常于大乘精进修行,勇猛
坚固;常能成熟无量无数所化有情,智不
依他,自然善巧,具能修行六到彼岸珍宝
伏藏,远离一切忿、悭、嫉等烦恼缠垢;常为一
切人、非人等恭敬护念,诸有所为心无忘
失,不舍有情,乐四摄事;常不远离法器福
田。」
佛言:「天藏!吾今恣汝为未来世此佛土中
一切真善刹帝利王,说能护国不退轮心大
陀罗尼明咒章句,由此护国不退轮心大陀
罗尼明咒章句威神力故,令未来世此佛土
中,一切真善刹帝利王,不为一切怨敌恶友
之所摧伏,广说乃至,常不远离一切诸佛
及佛弟子。」
尔时,天藏大梵即说护国不退轮
心大陀罗尼明咒章句:
「怛绖他(唐言谓)牟尼冒㘑(一) 牟那揭腊茷(二) 牟
尼纥梨达曳(三) 牟尼嚧诃毗折(常列反)隶(四) 牟那
曷栗制(五) 牟尼笈谜(六) 束讫罗博差(七)(初戒反) 钵逻
奢博差(八)(初戒反) 蜜罗博差(九)(初戒反) 骚剌婆纥栗帝
(十) 妒剌拿纥栗折(章列反)隶(十一) 钵怛逻叉纥栗帝(十二)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7c 页 T13-0747.png

[𭌆]茷(十五) 牟尼钵塔茷(十六) 莎诃(唐言善说)」
天藏大梵说是咒已,复白佛言:「唯愿世尊
及诸大众,于我所说大陀罗尼皆生随喜。」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一切大众亦作是言:
「善哉,善哉!」
尔时,世尊复告尊者大目乾连,及告弥勒菩
萨摩诃萨曰:「善男子!汝等皆应受持如是
天藏大梵所说护国不退轮心大陀罗尼明
咒章句,传授未来此佛土中,一切真善刹帝
利王,令自受持,及令流布。由是因缘,彼诸
真善刹帝利王,并诸眷属及国人民,一切皆
得利益安乐;常转法轮,名称高远,威德炽
盛,摧灭邪见,建立正见,守护法眼,绍三宝
种,皆令炽盛,无有断绝。成熟无量、无边有
情。于大乘中坚固净信,久住圆满,能具修
六波罗蜜多,断一切障速到究竟。」
尔时,世
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 「时天藏大梵,
请问两足尊:
『利根等有情,
乐修定诵福;
聪慧王成法,
为升进沈沦?
所修三事中,
唯除惑不退?』
世尊告彼言:
『若犯无依行,
虽觉慧猛利,
而趣无间狱;
非真聪慧故,
乐行十恶轮,
断灭诸善根,
速趣于地狱。
定能断烦恼,
非听诵福业,
故欲求涅槃,
常当修静虑。
有慧勤精进,
护持我正法,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8a 页 T13-0748.png

能渡烦恼海;
乐处空闲林,
远造无间类,
敬持戒修定,
能渡诸有海;
普信敬三乘,
兴隆我正法,
供养染衣者,
当成功德海;
能伏难调心,
不举苾刍罪,
修知足圣种,
当成两足尊。
远离恶苾刍,
亲近圣行处,
不食用僧物,
速證大菩提。
三界中安乐,
皆由三宝生,
故求安乐人,
常供养三宝。
施荼罗王等,
朋党恶苾刍,
于三宝起过,
速堕无间狱。
十压油轮罪,
等彼一淫坊;
置彼十淫坊,
等一酒坊罪;
置十酒坊罪,
等彼一屠坊;
置彼十屠坊,
罪等王等一。
真善国王等,
兴隆我正法,
普供养三乘,
当成功德海。
七宝满赡部,
奉施佛及僧,
彼所获福聚,
不如护佛法。
为佛僧造寺,
量等十四洲,
彼所获福聚,
不如护佛法。
造佛窣堵波,
量等三千界,
彼所获福聚,
不如护佛法。
解阿罗汉缚,
种种修供养,
不障我正法,
其福胜于彼。
千俱胝劫中,
智者勤修定,
所生胜觉慧,
不如护我法。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8b 页 T13-0748.png

远离十恶轮,
护持我正法,
及著袈裟者,
不毁谤我说,
三乘法及人,
普听闻供养,
护持说法者,
不损三宝物,
不障著袈裟,
常敬器非器,
福胜无伦匹。
如五日并现,
大海皆枯竭,
如是护我法,
能枯竭烦恼;
如风灾起时,
诸山皆散灭,
如是护我法,
能除灭烦恼;
如水灾起时,
大地皆漂坏,
如是护我法,
能坏非爱果;
如如意宝珠,
随所愿皆满,
如是三乘法,
能满众生愿;
如遇得贤瓶,
除贫获富乐,
如是遇佛法,
灭惑證菩提;
如十五夜月,
明照满虚空,
如是护法人,
智慧周法界;
如虚空平等,
无物亦无相,
如是护法人,
知诸法一味;
如日放光明,
恒除世间闇,
如是护法者,
常普照世间。』」」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之一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座而
起,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
敬,以颂问曰:
「 「昔言破戒失净德,
非贤圣器非我子,
诸沙门法弃如烬,
不应居我清众中。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8c 页 T13-0748.png

彼不堪消胜供养,
于施四方僧众物,
少分我亦不听受。
四根本罪随犯一,
清众所弃如海尸;
云何今说恶苾刍,
应忍应悲遮谪罚,
复勤应勤供养彼,
悲悯勿生微恶心,
恭敬听受所说法,
当获福慧大悲者?
六通救世馀经说,
汝等皆当信大乘;
正直微妙菩提道,
应舍二乘解脱路。
云何今复说三乘,
普劝听持修供养,
根力觉道沙门果,
此经中有馀处无?
八支圣道无等伦,
三乘皆同行此道,
欲求解脱勤精进,
各随所愿證菩提。
有情中尊当照察,
会今昔教使无违,
令诸天人菩萨众,
解悟心欢證真实。
闻说大乘谁有益?
闻说大乘谁有损?
十种解脱声闻乘,
闻说谁损谁有益?
何人闻法转升进?
何人闻法翻退没?
云何厌患诸有为,
能速枯竭于老死?
昼夜勤修诸善者,
依何妙理御何乘,
能渡深广四瀑流?
救世皆当为宣说。」」
尔时,佛告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有情,为
诸天、人、阿素洛等作大义利,请问如来如
是深义。汝应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
别解说。」
金刚藏菩萨言:「唯然,世尊!愿乐欲
闻。」
佛言:「善男子!有十种补特伽罗,轮回生死,难
得人身。何等为十补特伽罗?一者、不种善
根;二者、未修福业;三者、杂染相续;四者、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9a 页 T13-0749.png

利贪欲;七者、猛利瞋恚;八者、猛利愚痴;九者、
其心迷乱;十者、守恶邪见。如是十种无依行
因,令诸众生犯根本罪、毁犯尸罗、堕诸恶
趣。何等名为十无依行?谓我法中而出家者,
有加行坏、意乐不坏。有意乐坏、加行不坏。
有如行、意乐俱坏。有戒坏、见不坏。有见坏、
戒不坏。有戒、见俱坏。有于加行、意乐、戒、见、
虽皆不坏,而但依止恶友力,行作无依行。
有虽依止善友力行,而复愚钝犹如哑羊,
于诸事业都不分别,闻善友说善、不善法,
不能领受、不能记持,不能解了善、不善
义,由是因缘作无依行。有于种种财宝、众
具常无厌足,追求因缘,其心迷乱作无依
行。有为众病之所逼恼,便求种种祠祀咒
术,由是因缘作无依行。如是十种无依行
因,令诸众生犯根本罪,于现法中非贤圣
器,毁犯尸罗,堕诸恶趣。
「善男子!若有补特
伽罗,加行坏、意乐不坏,随遇一种无依行因,
犯根本罪,便深怖惧惭愧弃舍,而不数数
作诸恶行。如来为益彼故,说有污道沙门。
所以者何?彼作如是重恶业已,即便发露
不敢覆藏,惭愧忏悔。彼由如是惭愧忏悔,
罪得除灭,永断相续,不复更作。虽于一切
沙门法事皆应摈出,一切沙门所有资具不
听受用,而由彼人于三乘中成法器故,如
来慈悲,或为彼说声闻乘法、或为彼说缘
觉乘法、或为彼说无上乘法。彼有是处,转
于第二、第三生中,发正愿力,遇善友力,一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9b 页 T13-0749.png

乘果、或有證得缘觉乘果而般涅槃、或有
悟入广大甚深无上乘理。如是戒坏、见不坏
者,应知亦尔。
「若有补特伽罗,意乐坏、加行不
坏,如来为益彼故,说求四梵住法,彼是声
闻乘器,或是缘觉乘器。
「若有补特伽罗,加行、
意乐俱坏,彼于诸乘皆非法器。如来为益
彼故,赞说布施。
「若有补特伽罗,见坏、戒不
坏,如来为益彼故,说缘起法令舍恶见,
于现身中入声闻法、或缘觉法,或于馀身
方能悟入。
「若有补特伽罗,戒、见俱坏,彼于圣
法亦不成器。如来为益彼故,赞说布施。
「若有补特伽罗,加行、意乐、戒、见不坏,而但
依止恶友力行,如来为益彼故,赞说十善
业道。
「若有补特伽罗,虽复依止善友力行,
而复愚钝犹如哑羊,不能领受善、不善法。
如来为益彼故,赞说习诵。若为种种贪病
所逼、有为种种见趣迷惑,如来为益如
是等故,求解脱者,为其开示能出生死趣
声闻乘四圣谛法;断见论者,为其赞说诸缘
起法;常见论者,为说三界诸有诸趣死此生
彼,如陶家轮往来无绝、无常等法。
「善男子!
如来无有所说名字、言说音声、空无果者,无
不皆为成熟有情。是故,一切毁谤如来所
说正法,坏诸有情正法眼罪,过诸无间、似
无间等无量重罪。若有于我为欲利乐一
切有情所说正法,谓依声闻乘所说正法、
或依缘觉乘所说正法、或依大乘所说正
法,诽谤、遮止、障蔽、隐没,下至一颂,当知是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49c 页 T13-0749.png

坏一切有情正法眼者。如是之人,既自习行
大无利行,亦令一切有情习行大无利行,此
人依止无惭愧僧,如是毁谤如来正法。
「复次,善男子!有四种僧。何等为四?一者、胜
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
愧僧。
「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
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
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
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
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
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
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
名胜义僧。
「云何名世俗僧?谓剃须发被
服袈裟,成就出家别解脱戒,是名世俗僧。
「云何名哑羊僧?谓不了知根本等罪犯与
不犯,不知轻重,毁犯种种小随小罪,不知
发露忏悔所犯。憃愚鲁钝,于微小罪不见、
不畏,不依聪明善士而住,不时时间往诣
多闻聪明者所,亲近承事。亦不数数恭敬请
问,云何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无罪?
修何为妙?作何为恶?如是一切补特伽罗
哑羊僧摄,是名哑羊僧。
「云何名无惭愧僧?
谓若有情为活命故,归依我法而求出家。
得出家已,于所受持别解脱戒,一切毁犯,
无惭、无愧,不见、不畏后世苦果。内怀腐败,
如秽蜗螺,贝音狗行,常好虚言曾无一实;
悭贪、嫉妒、愚痴、憍慢,离三胜业,贪著利养恭
敬名誉;耽湎六尘,好乐淫泆,爱欲色、声、香、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50a 页 T13-0750.png

正法,是名无惭愧僧。
「善男子!胜义僧者,于中或有亦是胜道沙门
所摄。言胜道者,谓若能依八支圣道,自度
一切烦恼驶流,亦令他度。此复云何?谓佛世
尊,及独胜觉,诸阿罗汉。如是三种补特伽罗,
已离一切有支眷属,故名胜道。复有菩萨
摩诃萨众,不假他缘,于一切法智见无障,
摄受利乐一切有情,亦名胜道沙门所摄。
「其胜义僧及世俗僧,于中或有亦是示道沙
门所摄。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异生,乃
至具足世间正见,彼由记说变现力故,能
广为他宣说开示诸圣道法,当知如是补
特伽罗,名最下劣示道沙门。證预流果补
特伽罗,是名第二。證一来果补特伽罗,是
名第三。證不还果补特伽罗,是名第四。复
有菩萨摩诃萨众,是名第五,谓住初地至
第十地,乃至安住最后有身,此皆示道沙门
所摄。
「若有成就别解脱戒轨,则所行清净具
足,此皆命道沙门所摄。以道活命,故名命
道。复有菩萨摩诃萨众,为欲摄受利益,安
乐一切有情,具足修行六到彼岸,亦名命
道。
「如是胜道、示道、命道三种沙门,名为世间
真实福田。所馀沙门名为污道,虽非真实,
亦得堕在福田数中。
「若有依止无惭愧僧补特伽罗,于我正法
毗奈耶中名为死尸,于清众海应当摈弃,
非法器故。我于彼人不称大师,彼人于
我亦非弟子。有无惭僧不成法器,称我为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50b 页 T13-0750.png

僧圣所爱戒亦深敬信;既不自执诸恶邪
见,亦不令他执恶邪见;能广为他宣说我
法,称扬赞叹不生毁谤;常发正愿,随所犯
罪数数厌舍;发露忏悔,众多业障皆能除灭。
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信敬三宝圣戒力故,
胜九十五诸外道众多百千倍。非速能入般
涅槃城,转轮圣王尚不能及,况馀杂类一切
有情!
「以是义故,如来观察一切有情,诸业法
受差别相已,作如是说:『于我法中,剃除须
发被袈裟者,我终不听刹帝利等,毁辱谪
罚。』若有毁辱谪罚一切出家之人,所获罪报
如前广说。又依我法舍俗出家,剃除须发
被赤袈裟,即为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慈
悲护念;威仪形相所服袈裟,亦为过去、未
来、现在、诸佛世尊慈悲守护。是故,轻毁剃除
须发被赤袈裟出家人者,即是轻毁一切过
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由是因缘,诸有智慧、
厌怖众苦、欣求人天涅槃乐者,不应轻毁
舍俗出家剃除须发被袈裟者。
「有无惭僧
毁破禁戒,不成三乘贤圣法器,既自坚执
诸恶邪见,亦能令他执恶邪见。谓为真善
刹帝利、真善婆罗门、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
沙门、真善长者、真善茷舍、真善戌达罗、若男、若
女,说诸世间无父、无母,乃至无有善业、恶
业所得果报,无有能得圣道果者,一切诸
法不从因生。或有执言,色界是常,非变坏
法。或有执言,无色界常,非变坏法。或有执
言,外道所计诸苦行法得究竟净。
「或有执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50c 页 T13-0750.png

乘;于声闻乘,信敬称赞宣说开示,于独觉乘
及于大乘,诽谤、轻毁、障蔽、隐没,不令流布。或
有执言,唯独觉乘得究竟净,非声闻乘亦
非大乘。于独觉乘,信敬称赞,宣说开示。于
声闻乘及于大乘,诽谤、轻毁、障蔽、隐没,不令
流布。或有执言,唯有大乘得究竟净,非声
闻乘、非独觉乘。于大乘法,既自生信教他
生信、既自恭敬教他恭敬、既自称赞教他
称赞、既自书写教他书写、既自读诵教他
读诵、既自听受教他听受、既自思惟教他思
惟,于他有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皆为广
说、开示、解释,微细甚深大乘法义。于声闻乘,
及独觉乘,诽谤、轻毁、障蔽、隐没,不令流布。自
不生信障他生信、自不恭敬障他恭敬、
自不称赞障他称赞、自不书写障他书写、
自不读诵听受思惟、障他读诵听受思惟,不
乐广说、开示、解释、三乘法义。
「或有执言,
唯修布施得究竟净,非戒、非忍乃至非慧。
或有执言,唯修禁戒得究竟净,非施、非忍
乃至非慧。或有执言,唯修安忍得究竟净,
非施、非戒乃至非慧。或有执言,唯修精进
得究竟净,非施、非戒乃至非慧。或有执言,
唯修静虑得究竟净,非施、非戒乃至非慧。
或有执言,唯修般若得究竟净,非施、非戒
乃至非定。或有执言,唯修种种世间所习
诸伎艺智,得究竟净。
「或有执言,唯修种种
投岩、赴火、自饿等行,得究竟净。
「善男子!如是破戒恶行苾刍非法器者,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 第 751a 页 T13-0751.png

由颠倒诸恶见故,破坏真善刹帝利王,乃
至真善戌达罗等,若男、若女所有净信戒闻舍
慧。转刹帝利成旃荼罗,乃至茷舍、戌达罗
等成旃荼罗。此非法器破戒苾刍并刹帝利
旃荼罗等师及弟子,俱断善根,乃至当堕
无间地狱。
「善男子!如人死尸,膀胀烂臭,诸
来见者皆为臭熏,随所触近烂臭死尸,或
与交玩随被臭秽之所熏染。如是真善刹帝
利王,乃至真善戍达罗等,若男、若女,随所亲
近破戒恶行非法器僧,或与交游、或共住止、
或同事业,随被恶见臭秽熏染。如是如
是,令彼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达罗等,
若男、若女,退失净信戒闻舍慧,成旃荼罗师
及弟子,俱断善根,乃至当堕无间地狱。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