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1297-086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陶庵全集卷二十二
            明 黄淳耀 撰
  陶庵自监录四
陶石篑云世间惟道德朋友是真馀悉假伪
未尝读程朱诸先生书与读而不能精究者其轻毁谩
诋固无足怪
朱子四书集注中未尝无病要之后学不可轻议今人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1297-0866d.png
读李杜韩欧诸集其中诗文佳者固不胜举然而字句
之瑕与文义之累理者亦未尝无之终不以此掩其大
美也况朱子为千圣发微使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其功
固不在孟子下纵有偏滞不融处功过独不可相准耶
会有无益者五文会无益斗巧矜长易涉毁誉酒会无
益选伎徵歌易涉荒淫游会无益赏月吟风易涉流荡
谈会无益论人长短易涉轻薄交会无益怀刺漫投易
涉奔竞今人非此五者不会就中文会似属正业然于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1297-0867a.png
进德修业略无毫发之助而或假此以为下四会之资
余深见其无益自后立戒不得轻入
习静是第一义读书是第二义作文是第三义求友是
第四义今人奔走徵逐多云笃于友谊吾实耻之
扬子云云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也杜子美云文章一小
道于技未为尊彼所谓文大者钻窥微密小者推敲风
骚此后世学文之徒所呕心不能到者也二公犹轻之
若此今人所业者不过应举时义耳以视二公之文奚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1297-0867b.png
啻爝火之于日月乃至穷年累月疲耗心力于此中可
谓不知务矣
陈恒弑君章集注胡氏曰仲尼此举先发后闻可也云
峰解云先发后闻谓鲁也非谓夫子也近闻子将云渠
自有全篇晦翁节取四句大略往往动后人之疑今未
见全文若何自当依云峰说不可使文定有非圣之罪
余前阅二程书友人从案头见之语有韩云渠何故阅
此书有韩对以此书宜阅友人摇手不然噫今人读种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1297-0867c.png
种非圣书见者不之怪读二程书辄怪作种种累理事
闻者不之怪学二程为人必怪矣
云间周莱峰先生之为人吾所不知也读其学道纪言
笃实谨密古好修君子也有韩云云间人甚称其恶噫
岂有笃实好修如莱峰其人而犹恶者因思先正云要
人感悦怕人怪此私心也又云天下事大患只是畏人
非笑如莱峰者岂不怕人怪不畏人非笑者耶读其书
不知其人不可也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1297-0867d.png
或问莲池禅师在家人修行恐不及出家者荅曰在家
人能于五欲中證得如火中之莲后遇水则愈长若水
中生者后遇火恐焦耳此语与予今日所见同非实历
不知
无乐而豫者渊明也无挟而恃者退之也
列子曰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
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噫
此所谓御风者也此亦列子从心所欲从容中道之日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1297-0868a.png
也然毕竟与孔子不相似为他走入为我窠臼中
昌黎曰今世之为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馀一
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
吕温陈先生墓表曰先生行不学之道据不仕之贵负
不称之名达人观焉斯极矣
孟东野诗曰道险不在广十步能摧轮心忧不在多一
夕能伤神
古之高士饥不可得而食寒不可得而衣余游于友朋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1297-0868b.png
间人数得而饮食之能无愧乎
人说非理语不能救正则当以不荅销之
向读云间周莱峰先生纪言实心仪之有韩误信云间
人云此大恶人余断谓不然今早与一友谈及书画此
友云莱峰书画极佳余问其人曰古君子也不觉色喜
莱峰为人虽不以此友之言而定然而一念之好善有
不能已者惟恐莱峰不得一助耳传曰不知言无以知
人也君子与人交闻流言而不信况前辈乎又况古人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1297-0868c.png

因在舟中闻雷悟得天地间总是一气
馀冬录云韩退之赠崔斯立诗有可怜无补费精神之
句王介甫遂用以讥公云力去陈言誇末俗可怜无补
费精神然则介甫之新学又何如哉荆公选唐百家诗
成序云废日力于此良可悔也而不知新学之当悔何
也枕上读至此不觉蹶然惊起呜呼斯立学诗而退之
惜之退之学文而介甫惜之介甫志不为世俗之学乃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1297-0868d.png
不免误用而后人惜之今我饱食终日一无所用而犹
不自惜竟亦无有惜之者矣宜勇猛自励
吾尝见一鄙夫本吝财也而与人书曰生平最恶重财
轻义今日见一薄夫本以谤书诋讦人也而曰生平最
不喜谈人隐慝呜呼小人之肺肠口颊如此此等人何
足道鄙薄二字究竟我何曾脱得乃说人耶
尝读王伯安罗近溪王龙溪一流语录怪其高远之过
此后一变而为任侠颜山农何心隐之流种种迂怪世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1297-0869a.png
或指为大盗而流弊极矣然伯安之学实祖象山象山
之学固从孟子入者也学非不正而流弊至此立教者
可不慎乎程子曰墨子之德至矣而君子弗学也谓其
舍正道而之他也至言哉
精神力量如此决知非用世之具然境界遭遇逼人入
万斛虮虱中岁不我与分阴可惜岂堪閒愁閒闷耗其
血气耶
万事不须閒著意只应随分阅年华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1297-0869b.png
大人凝然不动不小家相
罗一峰与人书曰近世大儒有下第者其言曰今秋幸
不为考官所取得与弟侄研磨义理犹舍荆棘而达康
庄犹去野店而居安宅修道崇德之君子固如是也今
乃汲汲科举之得而以家贫为忧则其念虑之害与世
之醉梦富贵者又何异若以家贫亲老未免此途以阶
禄仕固圣贤之所不禁但不可缘以得失置胸中耳又
曰若不以得失置胸中则应举也未甚害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1297-0869c.png
看书贪多作事要快皆当戒之贪多则不精要快则多
误此予大病也
铁剑利则倡优拙此语出韩非子而程子语录象山语
录皆有之盖喻为学有实得则外饰不足也
正学与人书曰处尘埃中不惯与流俗往还厌其喧闹
每欲缚一椽于万山绝顶人迹所不至处从一二友生
读书啸歌以自乐伐木诛茅非有力者不能非惟古之
富贵人不可效欲效畸人静者岩栖谷饮以自快亦莫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1297-0869d.png
之遂吾之贫困过古人远矣噫清福岂易得哉
取友难哉泛泛而识之泛泛而交之不待临利而操戈
临害而下石也
吾尝欲为不愧屋漏之人而未能也遍观诸同人无一
人以此存心者
予尝与一先辈论及程朱先辈极訾伊川为执拗紫阳
集注为颇谬予时亦附和之近读二程书始知伊川不
可轻议紫阳注虽有未尽合处然为前辈表章功在后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1297-0870a.png
学夫岂浅鲜昔有著书摘欧阳公五代史之失者东坡
极诃责之况阐圣人遗经于千载之下其难易较作史
何如岂能一一合符乎盖此先辈究心禅学与宋儒气
味不合予当时妄言至今悔之
学韩文者始于宋初柳开仲涂柳公倜傥负奇气其文
能变五代之习今其集未见行世元郝经伯常文章节
义时人比之东坡归震川集有跋伯常尧帝碑文云先
友吴纯甫家有陵川集今亦不存两公之文皆足以传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1297-0870b.png
其人犹泯泯如此岂显晦有数耶抑尚有所待耶
刘宽羹污衣韩稚圭玉杯碎不怒其婢若吏出于无心
也若上下嘻嘻虽两公何以齐家乎近闻陆君履常之
子为人误伤其目置而不挍舟赴金陵为来舟触其仆
坠水死亦不挍盖皆出于无心也此两事较刘韩两公
所处更难孰谓今人中无古人乎
昔贤有闻父叱耕牛声而泣者曰自伤不能致荣华而
使老父未免勤苦吾父虽不业农然一家之事萃焉其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1297-0870c.png
劳甚于为农吾读书本求显亲今反贻亲以忧是尚得
为人子乎屈指来岁距秋闱一载有半揣摹之业足以
成矣徼天之灵使疴痒得脱于躬杂务不挠于外濡首
帖括必有当焉若艺成而复屈便当捐弃陈言供为子
职虽求田问舍烈士所讥而学者治生先儒不鄙未能
济世岂可累亲昔吾邑张伯常先生二十岁时与父约
三科不中即绝意进取代父理家后至第三科得售盖
二十九岁也余来科亦当其年利钝决矣崇祯辛未孟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1297-0870d.png
冬廿九日我与我约
看人诗文不宜违心过誉以求感悦此处害亦不细待
人不诚亦是心过非但口过也
陆象山之教只收得中上人耳收得中下人才是广大
韩子原道极于正心诚意而不曰致知格物苏氏古史
举中庸不获乎上却不说明善诚身欧阳子谓圣人教
人性非所先皆朱子所谓无头学问也
借书不还大过也而人每忽之借书迟还亦不可忆杨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1297-0871a.png
万里集中有谓生平未尝借人书不还而人借之者多
不还噫此亦宁人负我无我负人之一事也今后借书
当记年月日最迟不得过一年借书不还与借财物不
还者何异白昼攫金人谓之盗昏夜胠箧人谓之贼借
书无盗贼之名而享其实不大得计乎余向借友朋书
委积未还今逐一开列于后次第还之惟借闻初上人
书三四种今已成故物益以重吾过可叹也
董思白论画云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1297-0871b.png
生机故其人浩浩多寿至如刻画细巧为造物忌者乃
能损寿盖无生机也此言似漫而有实理推之作文临
事亦然文太工则困而不活事太密则滞而不通
早起梳头每落二三茎白发年未三十血气如此昔人
所谓蒲柳之姿者非耶岁月逝矣而学业不进可为浩

朋友聚会是好事然说十句话中少一句合理是以聚
则滋过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1297-0871c.png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1297-0871d.png
 
 
 
 
 
 
 
 陶庵全集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