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第 808c 页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三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何者世间语言。谓色色处及色生处。是故名
色。为老死生故。若作色及色处。所有作处彼
无有物。言无物者彼无有性。是义不可说言
如来有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以尽色故。诸
佛如来而得解脱。不生不灭非不生灭是亦
无体。何者色尽。是色毕竟无性。彼何所尽。彼
即尽体彼无生处。何者无生处。以无处可生
故言无生。无生生处是悉无有。故言无生。是
无生者即见如来。亦无生处亦无灭处。不优
不劣。何故言不优不劣。诸佛如来不共世诤。
而彼世间共如来诤。诸佛如来无有优劣。以
是义名无优劣。言无优劣者。穷尽无明满足
明故。其明无种。若无种子即佛世尊。诸佛世
尊无有渴爱。诸佛世尊已度彼岸。诸佛世尊
穿彻通达。诸佛世尊不起斗诤。诸佛世尊无
可讥嫌。诸佛世尊无说恶处。诸佛世尊无害
他处。诸佛世尊无有边际。诸佛世尊本性寂
静。何者如来本性寂静无真性。是名世尊本
性寂静。诸佛世尊穷尽寂静故名寂静。问曰。
世尊。何因缘故名如来也。答言。如如如来
故言如来。复问言。世尊。是义要略我不广解。
答言。阿难。汝言不解者是即此义。何以故。诸
法难知难解。甚深难见难觉。何以故。诸佛世
尊过心境界。诸佛世尊不可思议。诸佛世尊
已度诸食。言过度者。谓过不善思念乃至取
卷十三 第 809a 页 T21-0809.png

求。诸佛如来如如来无有来也。如来彼等
诸法如如示现。何者如如。如如者无有变异
犹如虚空。无有说处。无诈谄者。无言语者。
无有浊者。无攀缘者。无有缚者。如来之体状
如虚空。不可以名字说。何以故。如前如来。未
来亦然现在亦然。如来体性今如是说。其如
来者三世平等。以是义故名为如来。亦无去
处故名如来。复无处可来故名如来。为如来
也。既无处来亦无处去故名如来。为如来也。
如一切法如如。如是如来故名如来。过去世
空。以过去世空故未来亦空。未来空故现在
亦空。以现在空故过去亦尔。如彼过去未来
亦尔现在亦然。而不舍作行。清净常住无畏
寂静故名如来。无有异说。何者无异说。如四
倒涅槃亦尔。是故阿难。如实说者何者不异
说。凡所悕望无有异处远离斗诤。如来离故
是则为智即是如如。以无识故即是如如。以
有明故即是如如。即是虚妄无明如如。是无
如如是无异体。是故如来名阿啰呵三藐三
佛陀也。亦名无有黑闇。如如来无黑闇处不
可得暗。亦不可得黑。如来既除如是黑暗故。
阿啰呵三藐三佛陀。欲住恒河沙等劫不说
语言。何以故。如来无有分别之处。既无分
别亦无如如。既无如如亦无世间。诸佛世尊
无和合处故名如如。阿难。此是少分譬喻。令
證知义故。若汝等欲知者。亦不可以譬喻以
说。令汝得知如来所说。为于汝等。虽然阿难。
言恒河沙等劫者。所有恒沙。假使有尔所恒
卷十三 第 809b 页 T21-0809.png

以一弹指顷即能念知。何以故。如来之力无
有长远生死故。如来有智。如来长远无有生
死。如来无有度彼岸事。得真如体故名无食
也。阿难。此第一食者。谓生死不断故。所谓无
明无明缘行。略说乃至生死。有如是苦恼聚
集生起。言聚集者。阿难。何故聚集。言聚集
者。阿难。此是迷惑众生等法。若不聚集者。
即是生已即是头生白发。彼既见已作如是
言。我发白耶告治须人言。以金镊子拔此
白发著我右手。尔时彼治髭须人。即以金镊
拔彼白发著摩诃提婆王(隋云大天王)右手中。尔
时摩诃提婆王。说此偈言。
「 今我头上分
如是生白发
故名为天使
出家时到也」
阿难。于汝意云何。岂可一人头上生天使已。
馀人头上亦天使乎。阿难。汝莫作是见。阿
难。所言天使者谓渴爱也。阿难。若以头生
白发为天使者。所有诸人以被衰老故而取
命终。彼等一切应生天上。阿难。其摩诃提婆
王生白发者非天使也。阿难。彼摩诃提婆王。
即于八万四千岁中行于梵行。以善行梵行
因缘故。时摩诃提婆王命终已。后生梵天
宫。阿难。以是义故汝应当知。言渴爱者谓天
使也。阿难。以分别故。言渴爱者天使也。阿
难。其渴爱者生乾竭也。当生恐怖故名畏也。
亦言现前为何现前。谓地狱现前。畜生阎摩
罗世现前。故言渴爱为现前也。阿难。复言渴
爱现前者。有二种身成就故。更无异体言无
卷十三 第 809c 页 T21-0809.png

染著也。故名不照也。亦名斗诤。亦名上孔。亦
名知者。亦名烧然。亦名恶生。阿难。略说所有
诸苦皆缘渴爱。故名渴爱为恐怖也。阿难。何
者为缘。谓妄语也。阿难。其妄语众生说我作
缘。彼观察已。所有缘者彼是渴爱。若有缘
者彼言缘满足。阿难。怨者为一切众生向种
子处。言渴爱者趣向爱处。爱者以爱故有。于
中以何因缘得名。以立名故行故故名名也。
谁有有故具足阿罗汉。彼众生能覆藏。以何
事故彼可覆藏言信解脱。何者名信解脱。谓
解脱也。何者名解脱。若自解脱已令他解脱。
诸习灭故。以不见故名灭诸习。其灭诸习名
无灭习。于中无法可得而可灭者。其外道等
以我慢故。执著灭处而言有灭。彼如是说者。
彼等所有果报之处。如来悉知。彼等有何果
报。谓有地狱名为热恼。是等生彼顺邪见法。
有何因缘名曰顺法。随顺眠故趣向地狱。亦
随顺眠故。趣向生死随流顺行。彼等众生不
能逆流行故名随顺也。若见如是随顺之法。
彼等还复如是随顺而行随顺展转。以是义
故。彼痴人辈故名随顺法也。复以何故名行
行也。彼无行行是离行行。堕失诸佛及诸声
闻。失戒定慧聚。是故彼等名非正人。故名
集聚也。亦名堕迷。名堕迷者名曰失也。亦名
人间谄也。阿难。所有众生作谄浊者。彼等
皆名妄语。从妄语起。何者妄语取得无物。何
者名无物。所谓集灭。何者名法。谓无有集如
来如是之法皆说邪见。其言集者谓能聚集。
卷十三 第 810a 页 T21-0810.png

当为灭。若言有集即执有常。若言有灭彼即
有断。是等诸法无有执处。彼等如来之所宣
说。所谓空旷。空旷是何言。空旷者所谓虚
空本无所有。言虚空者谓上虚空无覆虚空。
无覆虚空者更不可覆故名虚空。如来所说
一切诸法犹如虚空。以第一义故更复宣说。
不可得异。不得说者。不得智者。若异知者名
为无智。言无智者谓言我得彼名外道。言外
道者彼皆妄语无明所暗。若无明暗者。彼等
以无明暗迷堕无明暗中。不可以名字说。此
是阿字门初真如义。次第所言。阿字者即言
生处亦言无智。如是言者是即当有生大食
也。谓多无明。以何相故名为烦恼。所谓阿
字名为无明。亦名为王亦名为行。亦名不
堕落随顺不违诤论。于方便中。亦名婆耶
斯迦(黑闇)当满法间。为无染著法故。无上
圣中不发精进故。彼等言无有朋友不得解
脱。故名食也。求觅胜处起违背事。谤佛菩提
远离威仪无有正行。故名难共事。言难共事
者。欺诳恶言不随顺教。所供养处不随顺取。
行行杂秽失彼戒行。颜色粗涩观不齐整堕
他言中。言恶口者不舍疑惑疑惑积聚。所言
疑者积聚疑心。又言至愚痴处。亦名使者以
魔使故名恶语者。复当更造恶业之行。身口
意中以是因缘。名为破者从何所破。于圣道
中具非圣法。故名无圣行。亦名行者亦得名
食。亦名造行亦名妄语。亦名渴爱亦名集聚。
亦名无明亦名诸有。亦名无正住。如是一切
卷十三 第 810b 页 T21-0810.png

阿难。又言食者是至患处。阿难。何者至患处。
不舍行行作结缚处住堕落处。我慢增慢增
造节缚。谄曲颠倒难与共事。贪求利养无有
信行。语言优劣言语粗涩。现前粗语习猕猴
禅。于四方中无有正行。恒常欲见淫逸之
人。如是之等一切诸法。自之所作不随他教。
厚烦恼故是故名食。此广缚根本。所谓五欲
娱乐亲近深著迷之受苦。以不證团食故
随眠三界。何者远离团食。谓知五欲之事。
所著渴爱。一切一切处。一切皆悉远离。不热
不恼故。名尽渴爱也。灭彼得处。于第一义亦
复不得。于中此灭所谓无得。何以故。其执著
者有名字处彼可舍离。若无执处彼无可舍。
若可得处应当舍离。若无得处亦无舍处。如
出睒电众生当知必有天雷。如是如是。有所
得处佛世尊知当满足食其睒不出。众生即
知不起电相。况复雷也。如是如是。既无得
处亦无可灭。何以故。得处既无竟何所灭。其
学人辈彼体生思想。是无智执。所有澄寂无
实攀缘。于是之中无有学名。况复学人学寂
灭者。若有蠡声于先可舍。蠡名既无故无
实声。若有人言我眼见声彼实无有。彼非善
丈夫。即有妄言无有实处。如是如是。若有人
言有我之者。即非成我即是无义。彼求我时
理不可得。况复文字。若有我者即无我处既
无有我。以是义故。一切诸法本无有我。譬
如有一丈夫作如是言。斫头亦无有人而可
斫头。亦无破伤亦不见人。谁被斫者耶。念
卷十三 第 810c 页 T21-0810.png

语中。彼之丈夫岂不作彼妄语之乎。无有实
言。如是如是。若言有我。如是言时岂不妄
语。何以故。一切诸法皆悉无我。犹如有人作
如是言。有彼风聚彼无有聚。如是言者。岂复
非是妄语之乎。无有是处。如是如是。若如
是言色是我耶。其色如聚。彼作是言。岂复非
是妄语之耶。若言有彼色聚。但有譬喻不言
是色如彼聚沫。不说是识犹如彼幻。其有因
缘若言如幻。言幻者无实虚妄妄语之法。其
涅槃者非妄语法。以是义故。其五阴聚言如
彼幻。彼辈如实不知。是五阴聚犹如彼幻。所
不知者彼即可说为奸猾也。亦名无实语也。
名能幻化者是名幻师。若有作语言想彼名
幻想也。彼名无正体。彼名戏论。彼名无定
性。彼名为痴。无有智者彼至痴处。以是义
故名为痴也。彼于何处受痴报也。谓地狱畜
生阎摩罗世中。阿难。是故如来不与阴聚想
者出家。亦不与具。如来曾作如是之说。若
智人来不曲不谄无诸过患可与出家。阿难。
何因何缘言有智者。有智有慧故言智者。何
者名智。以解实故名之为智。何者解实。若知
有世间妄语。彼如来教中言有智者。何者世
间中知妄语耶。五阴聚如是言时。世间妄语
诸界诸入无有。如是说时即是世间妄语。于
圣教法中。诸界诸入皆悉不实。彼等诸法应
如是知。彼于世中是则为实无有妄语。于诸
圣中亦为实语。以是因缘故。如来作如是
故。世间共我诤。我不共世间诤。况复别有
卷十三 第 811a 页 T21-0811.png

皆空。阿难。其福德者是为五阴聚义。是方
便名能作有为诸行。故言作行耶。如是色
受聚受想行识聚造作即言是色。何以故。谁
有作者彼还受者。如是受想行识作者彼即
受者。何以故。谁为作者还为受者。如来如
是不得色受想行识。如来既不得者彼若当
作。无有是处。以此因缘。如来说一切诸法无
有诸行。诸法生时自生诸法灭时自灭。若有
生者若有灭者。此是凡夫之所取著。如诸
圣令所受取。于彼之中无生灭者。何以故。
一切诸法毕竟悉空。一切诸法皆毕竟虚。若
持诸法不实之者。彼等转实于不实中转。既
为不实即无有食。无有倚处。不依十大故心
亦不起受持财物。若识不净意为前行故。是
故一切诸法意为前行。以意持义故于后无
恐畏。故言食也。阿难。虽然所言食者所欲得
食。五十四种色为食想。是诸虫户所生之食。
八十蛆户还以色为食。是诸人辈以业为食。
为烦恼故。烦恼食者为受果报。果报者为诸
法食。如是业果报以为意食。其意食者为
诸善法。以受持故名之为食。色想乃至法
想故。故言为食。有为之中畜生等辈各相食
啖。其阎罗世及诸地狱。以铁丸为食。诸等人辈有二十一心。功德为食。无明心为烦恼。
其外诸仙意浊为食。以浊心故成就满足不
欢喜处。分别满足。如是色声香味触乃至意。
以法为食。有四种食染著者。说十二缘生为
食。勤求禅定者。以寂灭欢喜为食。空相者以
卷十三 第 811b 页 T21-0811.png

彼物者。所有彼食何者为食。四正念处。四正
断。四如意足。四禅定。五根。五力。七菩提分。
八圣道分。善逝明解脱。乃至略说。解脱想者
解脱为食。复次乃至随有彼想。若所随想者。
杀生者。不与取者。妄语者。乃至略说。邪见
者邪见为食。于色渴爱。于声香味触法渴爱。
以法渴爱为食。所有无明。以无明为食。所有
不正念。以不正念为食。以有食故。生于三
界求觅有者。复次如是等食如来所说。以有
所爱以爱为食。有眼著处是为烦恼。非无
烦恼处为烦恼所浊者。如来失念者。非不失
念者。普失念者。非不普失念者。有取者。非不
取者。何者是取。有四种取。欲取见取戒取我
取。有何缘故取说我取。以欲因缘故说我取。
何者是欲。若于欲缚著。何者欲体。事为欲体。
及诸烦恼为欲体。于中所有若非事者。谓诸
烦恼欲。何以故。所有烦恼事不可得故。于中
所有烦恼欲体。彼非事欲。是故正有一欲无
有二种。有事欲者彼即颠倒。若有颠倒彼即
无实。若无实者彼是意法。复次若有彼意意
之所生。彼即分别。一切分别悉为非善。以
不正念故生。欲无住处何有事也。譬如有一
丈夫作如是言。我作屋宅覆上虚空出入无
碍。阿难。于汝意云何。彼丈夫所言之处可信
以不。未安基址。于上空中能著覆不。阿难
言。不也世尊。如是如是。阿难。无分别住处。
岂可能生不正念分别也。不也世尊。阿难。其
分别者诸圣声闻知其不实。彼则不为分别
卷十三 第 811c 页 T21-0811.png

为无有他法之所牵摄。凡夫如是为诸烦恼
之所牵摄。是故言不可牵摄。谓圣声闻无有
食也。是故不作三昧分别。更不著铠。岂得复
名须陀洹也。岂得复在须陀洹位。今已断灭
须陀洹道。于上不复更有修作。此等诸食为
凡夫辈。以于生死迷惑流转。住不正道故名
凡夫。具足尸法常有所作。妄失正念业言诸
法。执持刀剑诈为圣相。具烦恼浊随顺烦恼。
多诸瞋恚心无定性。随顺憍慢为魔所使住
无定处。面向将坠地狱畜生及阎罗世。空重
未来所见之法。虽有皮覆无利寿命。譬如驶
风吹兜罗毦。凡所得处即于中住。于彼生爱
于彼生缚。未得解脱五种无间。所有作处常
说有我。说有众生。说有寿命。说富伽罗。彼等
厌背不乐圣人大乘梵行。凡所作处多喜斗
诤。恶口骂詈犹如怨家可厌可离。如是凡夫
烦恼之法成就具足。复此以上更有烦恼。故
名凡夫为凡夫也。于中有何义说言凡夫也。
各别有体。若驼面若牛面若驴面。世间种种
因缘故。故言凡夫也。彼等各受身体各舍身
故。故名凡夫也。无四种食非不离欲者。何以
故。谁尽离欲彼亦欲尽。彼三界中是欲亦尽。
何者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食者于三界中
灭。阿罗汉灭五种缚故。不乐食故。不为诸食
之所牵摄。如是以食故当有诸食。如是等食。
可叹地中别名种种食也。何者可叹地。谓无
相想。何者为相。相有五种。何者为五。阿那
般那念薰出息入息因缘。念我游行我因缘。
卷十三 第 812a 页 T21-0812.png

因缘。我应当得涅槃。涅槃因缘。此等五相以
湛足故当生邪见。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