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六 第 150376c 页
卷三十六 第 1a 页 0475-004.png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三十八形七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天地第五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
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
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
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
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
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
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
卷三十六 第 1b 页 0475-005.png
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
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
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
贡瞒然惭俯而不对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
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
以拟圣于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
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
几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予往
矣无乏吾事予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
行三十里而后愈其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
卷三十六 第 2a 页 0475-006.png
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
曰始吾以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
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
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
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托生
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茫乎淳备哉功利
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
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
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
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
卷三十六 第 2b 页 0475-007.png
风波之民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脩
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
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
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混沌氏之
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
 郭注用时之所用者乃淳备也欲脩淳备
 而抱一守古失其旨矣不忘不堕则无庶
 几之道圣人之道即用百姓之心耳夫神
 全乃圣王之道非夫人也子贡闻其淳备
 之说而服之未知纯白者之同于世此宋
卷三十六 第 3a 页 0475-008.png
 荣子之徒未足以为全德子贡之迷没于
 此人若列子心醉于季咸孔子以其背今
 向古羞为世事故知其非真浑沌徒知修
 古抱灌之朴不知因时任物之易也夫真
 浑沌者岂以外内为异而偏有所治哉明
 白入素至以游世俗者真浑沌也故与世
 同波而泯然无迹岂必使汝惊哉彼世俗
 所识特识其迹耳
 吕注能执古以御今则凡日用无非浑沌
 之术岂必天地之初哉彼以有机械者有
卷三十六 第 3b 页 0475-009.png
 机事机心而不知机心之所自生者未始
 有物则是识其一不知其二也知忘神气
 黜形骸以蕲道德之全不知行于万物者
 无非道则是治其内不治其外也明白入
 素至以游世俗即所谓废心而用形者是
 也彼闻子贡之言始忿然而后乃笑宜其
 以机械为累而不肯乌则不识不知乃所
 以为浑沌也此篇方论天德无为恐或者
 谓必无为如漠阴丈人然者则不可与经
 世矣故论真浑沌之术乃游乎世俗之间
卷三十六 第 4a 页 0475-010.png
 而不为累也矣
 疑独注搰搰然用力貌前轻所以入水后
 重所以上水也机者动之妙处械者机见
 于器事者机见于为然皆起于心机事外
 也机心内也凡有诸外本于内心主中贵
 虚物不可杂色不可染故曰纯白若机动
 于中则物得以杂色得以染故纯白不备
 则精乱而神生不定神者所以载道也若
 夫不定则为物之所载矣吾非不知桔槔
 之械羞而不为耳自博学至卖名声于天
卷三十六 第 4b 页 0475-011.png
 下不过期人之知忘神气则无心隳形骸
 则忘我乃庶几于道矣汝未能如此则身
 犹不治何暇治天下哉汝宜行矣无妨吾
 事天下一人言孔子不知复有夫人指汉
 阴丈人也孔子极高明之道子贡所不能
 知故见假脩至道而心惑之圣人之于事
 也无可无不可于功也无成无不成或用
 力寡而见功多或用力多而见功寡未尝
 滞于一隅子贡之知孔子盖孔子之袭诸
 人间者耳故讶其今徒不然而见其神全
卷三十六 第 5a 页 0475-012.png
 者圣人之道至于极致则同乎天矣故出
 则与民并行而民不知其所往芒昧乎其
 性淳其行备世之所谓功利机巧者皆出
 于人乌此人之心必忘之矣此子贡之心
 不明而以假圣人之道为真也夫圣人之
 志无之无不之圣人之心无为无不为顾
 天下之誉亦非不顾天下之誉受天下之
 非亦非不受天下之非得其所谓得其言
 之意失其所谓失其言之意也然不顾天
 下之誉易不受天下之非难汉阴丈人非
卷三十六 第 5b 页 0475-013.png
 其志不之非其为不为则未能忘非誉故
 有所不顾不受也若圣人之性虽天行不
 加穷居不损及其应物则亦随时而已今
 夫人之徒不以天下之非誉为增损未知
 其心果何如耶子贡未闻夫子性与天道
 之说故以彼为全德之人而自为风波之
 民若以夫子观之则彼犹蹈一偏之弊也
 浑沌者离乎形气数之强名术所以对道
 而言也执一而废二乐内而忘外皆非圣
 人之全道明白则显其白入素则不知矣
卷三十六 第 6a 页 0475-014.png
 无为则显无为复朴则不知矣体性则与
 性合一抱神则不离于神以是而游世俗
 与人为徒而不失其天若是者汝将固惊
 邪言汝亦不知而不惊也则真脩之与假
 脩可见矣
 详道注浑沌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
 所之视不以目而以神听不以耳而以气
 则机械何自而生圣人之于天下抱一以
 周万游内以应外人之所为不可不为器
 存所用不可不用则机械在物而不在心
卷三十六 第 6b 页 0475-015.png
 机事在时而不在械旷然与世偃仰莫知
 所以然而然则虽子贡之时使浑沌复作
 其能逆天违人而不为机械乎机械之作
 特通其变使民不倦而已机械由于机心
 机心必亏纯白是识一而不知二治内而
 不治外此假脩浑沌者不免夫惊世之患
 也至人之于德不脩而物不能离修浑沌
 之术其德固已浅矣又况假脩者乎
 碧虚注子贡谓为圃者托生与民并行而
 不知其所之是果与众异邪功利机巧必
卷三十六 第 7a 页 0475-016.png
 不入斯人之心矣非誉不受如浑沌也风
 波之民易动摇也浑沌自然脩之则非真
 故云假也一谓体二谓用脩心者离境治
 外者同尘体性抱神以游世俗此古之民
 也浑沌无窍则鬼神莫识况于人乎
 鬳斋云机械器也用之则为机事所以用
 之者心也有机心则不能纯一虚明神生
 不定不能抱静主一所以不能载道也拟
 圣慕圣人于于自大貌独弦哀歌言人不
 己知而自诵自说或比之击磬于卫则非
卷三十六 第 7b 页 0475-017.png
 矣忘神气犹黜聪明堕形体即忘己也汝
 能如此犹且庶几不然身且不治何能治
 人卑陬惭恧顼顼自失貌托生于世虽所
 行与人同而自不知其所往此人心中必
 无功利机巧之事也誉且不顾况于毁乎
 所言行于世曰得其所谓不行于世曰失
 其所谓风波言为世故所役而不定假大
 也浑沌即天地之初识其一所守纯一也
 不知其二心不分也内心也外物也明白
 则可入于素无为则复归自然之朴体性
卷三十六 第 8a 页 0475-018.png
 全其性抱神与神为一言汝未知此道宜
 乎惊也
  舍劳就逸人之常情声名功利亦人所
  欲而世有弃至易而从至难甘藜藿而
  安陆沈者岂土木□身心而至是耶盖
  见道笃而自知明立志坚凝有以胜之
  久则安安则化矣此汉阴丈人所以耻
  机械而甘抱瓮身畎亩而目云霄也卒
  使善说辞者不能回其心易其操古长
  沮桀溺之徒欤此虽本于气禀高洁亦
卷三十六 第 8b 页 0475-019.png
  积学涵养之功何谓学晞其胜己者何
  谓养充其在我者而已作色而笑笑当
  是答
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
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
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
将游焉苑风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愿
闻圣治谆芒曰圣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
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行
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
卷三十六 第 9a 页 0475-020.png
俱至此之谓圣治愿闻德人曰德人者居无
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利之
之为悦共给之之为安怊乎若婴儿之失其
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财用有馀而不
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
德人之容愿闻神人曰上神乘光与形灭亡
此谓照旷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
物复情此之谓混冥
 郭注行其所为因而任之使物为之则不
 化矣指挥顾眄而民各至其性任其自为
卷三十六 第 9b 页 0475-021.png
 故也共利共给而无自私之怀德者神人
 之迹故曰容又愿闻其所以迹答以乘光
 乃无光故与形灭亡无我而任物虚空无
 所怀者非闇塞也情尽命至天地乐矣事
 不妨乐斯无事矣情复而混冥无迹也
 吕注注焉不满酌焉不竭则天府之富也
 苑风不知其至无而供万物之求故以为
 无意于横目之民也官施拔举不失其宜
 则非无意于尚贤使能也毕见情事行其
 所为则非使人匿情而投迹者也行言自
卷三十六 第 10a 页 0475-022.png
 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而民俱至则非以
 赏劝罚沮也此圣人见于治而非所以为
 德德人者无思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其心
 未尝不虚也四海共利共给之之为悦则
 天下乐推而不厌也若婴儿失母则不知
 所依若行而失道则不知所往财用有馀
 则四海共利之而已饮食取足则四海共
 给之而已此德人之容而非所以为神也
 泰宇发光所以照也神则乘之以照而非
 光与形灭亡而巳所以虽照而旷也致命
卷三十六 第 10b 页 0475-023.png
 则去故而复常尽情则离伪而居实万事
 消亡致虚之极万物复情芸芸归根混则
 合而为一冥则照亦忘矣
 疑独注水几于道注不满酌不竭其神之
 谓乎欲其出而治民故愿闻圣治言官则
 知拔举不失其职言能则知官施不失其
 宜毕见其情事则无有不当言行出于自
 然则天下俱化手指目顾远民皆至言圣
 人出而为治也无思虑忘美恶以其无累
 于物也四海共利之之为悦非自给也婴
卷三十六 第 11a 页 0475-024.png
 儿失母言无所恃行而失道言无所止财
 用饮食不知所从来言无求而自足也上
 神谓神之又神乘光则在光之上而乘之
 形影莫睹归于无而巳矣致命者莫之致
 而至尽情则性无不尽矣神人者命之已
 致性之已尽天地犹乐况于人乎况于物
 乎万物各复其性命之情则与道为一故
 曰混冥首论圣治即充实而有光辉之谓
 大次论德人即大而化之之谓圣末论神
 人即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圣治言其业德
卷三十六 第 11b 页 0475-025.png
 人言其德神人言其道其实皆圣人之事
 也
 详道注以言则谆谆所以应物以道则芒
 昩所以冥物故出则言圣治入则言德神
 拔举而不失其能与拔出公忠之属同乎
 挠顾指四方俱至与投迹者众同此谓圣
 治非以不治治之也无思无虑至饮食取
 足通神之道不过如此特以德人名之者
 德者神之体神者德之用尽其体者未必
 妙于用妙于用则必本于体此德人神人
卷三十六 第 12a 页 0475-026.png
 之所以分也神于五行属火火无常形乘
 物而有物存则光物尽则亡神之利用出
 入民咸用之而乘光照旷亦若此也
 碧虚注大壑即东海注不满酌不竭以喻
 道源无穷无所宜无所能不见其情行所
 不为者治之要也行言自为而天下化盖
 不治者圣治之妙也无思无虑用心若镜
 故四海愿共利给之婴儿失母所托皆亲
 也行而失道所向皆安也游心于澹故物
 饶而自至合气于漠故腹充而忘知此有
卷三十六 第 12b 页 0475-027.png
 德者之容也上乘元气之光乃无光也光
 既无矣形何有哉此谓照旷太虚一体也
 得天命则物情尽乐内忘外万物复情各
 归其根此谓混冥静曰复命之谓也
 鬳斋云游于大壑者言世间不足观将观
 于海也官施得宜拔举得贤尽见事事可
 为之实顺而行之所行所言皆是自为不
 为人而为天下自然化之矣举手随所顾
 而指之民莫不应圣人之治天下如此居
 行静动也静动无心故不藏是非美恶即
卷三十六 第 13a 页 0475-028.png
 是不思善不思恶也共给共利与人同乐
 之意若婴儿失母行而失道言其乐意于
 人世有不得已之意财用饮食皆置之不
 问言其无心也上神言其神上腾出乎天
 地之外日月之光在下故曰乘光与形灭
 亡有身犹无身照旷大昭晢也致极乎天
 命尽其性中之情以天地之道自乐而万
 事无累于我也复情复于实理复于实理
 则万物与我为一混冥即浑沌之义
  谆芒将之大壑盖厌世隘陋故慕其注
卷三十六 第 13b 页 0475-029.png
  酌不竭而欲游焉苑风疑其无意于民
  遂问圣治答以官施拔举得宜尽能则
  在位者称职遣逸者得升政事之间毕
  见其人情事理而得以行其所当为行
  者言者皆出于自为而无矫揉之弊以
  诚格物天下恶有不化者哉手挠顾指
  远民皆至则近者可知此圣人之治效
  也继问德人答以居无思行无虑言其
  动静无心美恶自泯四海之民有未得
  其所者皆愿利给悦安之则修之天下
卷三十六 第 14a 页 0475-030.png
  其德普矣若婴儿失母行而失道皆视
  民如伤之意财用有馀俭则常给饮食
  取足充肠而已不知其所从来言未尝
  著意于财食而自供其用盖本于利给
  天下之所致也此德人之容仪见于外
  而可睹者而非其实所谓实则有不容
  声矣又问神人答以上神乘光所谓遂
  于大明之上是已与形灭亡所谓入于
  窈冥之门是已此言神人出阳入阴变
  化莫测也上神神之至极乘光凌虚蹑
卷三十六 第 14b 页 0475-031.png
  景之义盖非虚则不能发光非旷则不
  能容照也必至于己之命斯能尽天下
  之情天地之乐揆之民心可见天视天
  听亦犹是也万事销亡本于我无为而
  已使万物各复其本情是谓混冥混冥
  则我亦忘矣况于物乎论神人而结以
  混冥此又明其所以神也
门无鬼与赤张满稽观于武王之师赤张满
稽曰不及有虞氏乎故离此患也门无鬼曰
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邪其乱而后治之
卷三十六 第 15a 页 0475-032.png
与赤张满稽曰天下均治之为愿而何计以
有虞氏为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剃病而
求医孝子操药以脩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
之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
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
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
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郭注二圣俱以乱故治之则揖让之与用
 师直时异耳未有胜负于其间也均治则
 愿各足复何为计有虞氏之德而推以为
卷三十六 第 15b 页 0475-033.png
 君哉且天下皆患创乱故求虞氏之药操
 药脩父其色燋然明治天下者非以为荣
 也夫至德之世贤当其位非尚之也能者
 自为非使之也上如标枝出物上而不自
 高下如野鹿放之而自得也其义仁忠信
 率性自然非由于知蠢动相使用其自动
 故动而不谢主能任其自行故行无迹事
 各止其分故不传教于彼也
 吕注有虞氏以乱而后治之则武王亦以
 乱而后治之孰不以天下为事而有不及
卷三十六 第 16a 页 0475-034.png
 哉故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剃病而求
 医则是乱而后治之也操药脩父其色燋
 然道不至于兼忘而六亲不和有孝慈固
 圣人之所羞也则有虞之治亦岂得已而
 谓过于武王哉自其迹观之虽伏义燧人
 犹不得为至德之世自其心观之则虞氏
 武王之妙处乃所谓至德之世也以其无
 为故无名无名故行无迹而事无传孰得
 拟议于其间哉
 疑独注庄子之意欲如太古之世使人各
卷三十六 第 16b 页 0475-035.png
 安其性命之情若尧舜治天下之道皆糠
 秕绪馀非所贵也民有乱者有虞氏以仁
 义治之犹药之治疡也剃者所以饰无𩬊
 医者所以攻有病皆非任其自然亦犹乱
 而求治也操药脩父其色燋然世人以为
 孝而圣人羞之者主天道而言所以救人
 道之弊也夫至德之世不尚贤则人不争
 名不使能则人不争艺标枝无情于在上
 而自在上野鹿无情于在野而自在野端
 正者义之本相爱者仁之本仁义者端正
卷三十六 第 17a 页 0475-036.png
 相爱之名迹也实者忠之本当者信之本
 世俗所谓实当者求忠信之名耳盖至德
 之世以仁义忠信与性为一体未尝离而
 求其名迹也蠢动而相使言各任其性交
 相使役不以为赐亦适然耳行而无迹事
 而无传无意于行事故也
 详道注疡之为患非疾之为患患之浅深
 虽殊其资于药一也五帝之世非三王之
 世世之淳漓虽殊其资于治均也由此观
 之其可以舜之药疡为是武王之药疾为
卷三十六 第 17b 页 0475-037.png
 非乎庄子以治天下者为孝子以天下为
 慈父尹文以己为弟子以天下为先生盖
 以天下为心者未尝不自卑以尊人然后
 得天下之亲誉也然与窅然丧其天下者
 异矣
 碧虚注丹朱不肖有仁圣盛明以代之殷
 纣残恶有戡定祸乱以伐之皆非恬然均
 治也黔首有病重华以仁义之药治之病
 而求医乱而求治岂良医孝子所愿闻邪
 不尚贤故无争不使能故无败上如标枝
卷三十六 第 18a 页 0475-038.png
 之无心下如野鹿之自得此亦感召之理
 有邪则义见焉有憎则仁出焉有诈则忠
 显焉有诞则信彰焉无上四条则下四事
 亦亡矣蠢动之相使役物情自然不以为
 赐也无迹无传不以为特异也
 鬳斋云满稽以征伐不及揖逊因无鬼之
 问又并与有虞氏非之言天下皆愿治因
 有虞氏治之而反以为累无疡何用药不
 秃何用剃不病何用医孝子为父操药其
 色燋然不若父之无病也脩慈父与羞同
卷三十六 第 18b 页 0475-039.png
 进也后羞之耻也至德之世举世淳一未
 有贤能之名故不尚不使标枝枯枝与野
 鹿皆无情无欲之喻端正脩身相爱相亲
 也端正而下四不知言当时未有仁义忠
 信之名也蠢动有生之民相使相友助赐
 犹恩也无迹无传言当时未有是非毁誉
 之事也
  唯其天下不治然后有治之之名唯其
  尧子不肖然后有襌舜之举盖有揖逊
  于其前必有征伐于其后者亦犹有疡
卷三十六 第 19a 页 0475-040.png
  而后有药有秃而后施剃有病而后求
  医也夫孝子脩药此分内事而圣人羞
  之者谓不若父无病之为愈也况以征
  伐而求治者乎故引至德之世以明末
  俗之浇薄觊人去彼而取此也以其不
  尚贤不使能故能如标枝如野鹿标枝
  树杪之枝居高而不知其为尊也端正
  应是相正考下文可见此四不知乃所
  以同归于道俱化于兼忘之域仁义忠
  信特世人分别之迹耳蠢动指淳朴之
卷三十六 第 19b 页 0475-041.png
  民相使而不以为赐友助而无责望之
  心也行而无迹即鸟行无章事而无传
  则所过者化此其所以为至德之世欤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