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九
卷五十九 第 150483b 页
卷五十九 第 1a 页 0479-028.png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六十一表七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山木第二
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钟为坛乎郭门
之外三月而成上下之县王子庆忌见而问
焉曰子何术之设奢曰一之间无敢设也奢
闻之既彫既琢复归于朴侗乎其无识倘乎
其怠疑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
往者勿止从其强梁随其曲傅因其自穷故
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而况有大涂者乎
卷五十九 第 1b 页 0479-029.png
 郭注怕然守一非敢假设以益事还用其
 本性任其纯朴而已无所趣无所悦而任
 彼往来顺乎众无所系而用其不得不尔
 当故无损泰然无执用天下之自为斯大
 通之涂也故经之营之不日成之
 吕注有术设其间则非所谓一也彫琢复
 朴去华务实也侗乎无识不知谁何倘乎
 怠疑不敢欲速也送往迎来勿禁勿止彊
 梁无所抑曲傅无所遏而出于彼之不得
 已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以其无所设
卷五十九 第 2a 页 0479-030.png
 于一之间而已况天下之理有大涂者乎
 庖丁所以游刃于其间而有馀地也
 疑独注钟者虚中而善应以喻人心赋敛
 以为钟喻啬养精神以治心也为坛祭钟
 而后用喻成心之体然后成心之用也三
 月天道小成上下之悬体用备也王子庆
 忌问何术之设答以抱一以为用无敢设
 也复朴喻复性无识怠疑何思何鬳也往
 来勿禁各任所适从其彊梁柔刚也随其
 曲傅不彊柔也因其自穷所以不穷故赋
卷五十九 第 2b 页 0479-031.png
 敛而毫毛不挫此皆不出乎性分之内是
 以无损而自足也
 碧虚注用心专一于其间岂敢妄设邪彫
 琢复朴制度淳古也倘乎怠疑倜傥无退
 也勤诚将迎而无仰夺顺其挹捍任其附
 已因其自穷非势取也赋敛而毫毛不挫
 民悦故无损也而况有大道者乎
 鬳斋云循自然之理纯一而无杂故曰一
 之间无敢设也彫琢复朴去圭角而归自
 然无识而若怠若疑无容心之状勿禁勿
卷五十九 第 3a 页 0479-032.png
 止无将迎也强梁不顺曲傅顺也皆随而
 听之自穷自至言或顺或逆终皆不求而
 自至故无毫毛之伤大涂谓可坦然而行
 无容心以处之也
  金石奉天之器应律吕而调阴阳国所
  当备者而赋敛于民以为之则宜难成
  也今乃三月而成上下之悬设架悬钟
  上下各六所谓编钟是也怪其成之速
  故问何术之设而致是答以唯知纯一
  是守无敢有所设也既彫既琢始于有
卷五十九 第 3b 页 0479-033.png
  为复归于朴终乎无为所以至于无识
  而若怠若疑也萃乎芒乎送往迎来若
  蚊蚊之过前也来者勿禁随其曲附也
  往者勿止从其彊梁也因其自穷使各
  尽其情而已吾能止此而上下二悬犹
  足以不扰而辨况怀大道于身者乎盖
  其谦辞也此言以道处物者无往而不
  从容执物而障道无往而不系累夫赋
  敛以成事后世为国者所不免有道存
  乎其间则事成而民不害也所谓有道
卷五十九 第 4a 页 0479-034.png
  者何守一复朴而已矣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太公任往
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
予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
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
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
尝必取其绪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
害是以免于患真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
者饰知以惊愚脩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
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
卷五十九 第 4b 页 0479-035.png
伐者无功功成者隳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
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
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
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
喜哉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
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
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郭注患害生于役知以奔竞木伐井竭才
 之害也夫察焉小异与众为迕混然大同
 无独异于世矣故昭昭者乃冥冥之迹也
卷五十九 第 5a 页 0479-036.png
 将寄言以遗迹因陈蔡以托意恃功名以
 为已成者未之尝全功自众成故遗之道
 昩然而自行彼皆居然自得此行非由名
 而后处之无心而动功自彼成故势不在
 我而名迹皆去恣情任彼彼各自当其责
 寂泊无怀乃至人也辞交游去弟子取其
 弃人间之好若草木之无心故鸟兽无所
 畏盖寄言以极推至诚之信任乎物而无
 受害之地也
 吕注翂翂翐翐则虽纷而不乱似无能而
卷五十九 第 5b 页 0479-037.png
 非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则踌躇不得
 已于动止之间也进不敢先退不敢后无
 出而阳无入而藏也食不先尝必取其绪
 处乎不争之地也行列不斥人不得害则
 群于人之道也知功名之成必有亏而去
 之以遗与众人此大成之人所为也道流
 而不明居则人莫见其功得行而不名处
 则人莫闻其名得则德也纯常比狂猖狂
 妄行也不为功名遗与众人也此所谓有
 道者能以有馀奉天下也陈蔡之厄所以
卷五十九 第 6a 页 0479-038.png
 处之非不足于此亦知之所无奈何耳学
 仲尼者苟不知有所谓行列不斥与鸟兽
 之可入则不至于揭日月而行而为功名
 之所累者几希
 疑独注大成之人指老子去功为名还与
 众人此所以不隳不亏也道流于天下而
 不见其迹德行于天下而不闻其名不杂
 不变无心若狂故不责于人而人亦无责
 此至人之道也至人不欲名闻于人子何
 喜于名也夫子于是辞交游去弟子逃于
卷五十九 第 6b 页 0479-039.png
 大泽衣褐食杼尽弃人间之好而求物外
 之理鸟兽为之柔驯况于人乎
 碧虚注鸟名意怠取其无骞翥之心引援
 而飞食取其绪言避害之深也今孔子饰
 知以删诗书脩身以定礼乐昭如日月众
 人师仰有如直木甘井先遭伐竭伐功矜
 名必无全者故神人无功其功归民圣人
 无名其名归臣道气流布何尝彰显至人
 所居得行其道而民不见其迹也纯常比
 狂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削除圣迹则无
卷五十九 第 7a 页 0479-040.png
 功矣捐弃权势则无名矣缘饰知以惊愚
 故有陈蔡之厄也于是孔子辞交去徒逃
 于大泽亦犹意怠之迫胁而栖行列不斥
 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鬳斋云意怠燕也迫胁而栖言近人乌巢
 不斥不多各依人家故外人不得害之顺
 道而行黯然自晦故曰道流而不明所居
 得行其志不以声名自高故曰居得行而
 不名处纯常一也狂若无心不为功名人
 我无责无迹而化也至人欲无闻于世子
卷五十九 第 7b 页 0479-041.png
 何以名为喜乎末后数语与列子食豕如
 食人意同
  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二句停
  匀分读义自显然郭氏乃于明字下著
  注故后来解者不越此论唯吕氏疑独
  二家从居从处为句盖得当是德名应
  是明庶与上文义协言道德流行无往
  不在但不欲自显其道德以取伐竭耳
  纯常比狂彼此无责故能入兽不乱群
  入鸟不乱行此孔子服膺大成之言而
卷五十九 第 8a 页 0479-042.png
  洗心藏密之效也故摽示后世以为规
  戒焉
孔子问子桑雩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
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
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雩曰子独
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
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
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
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
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
卷五十九 第 8b 页 0479-043.png
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
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
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孔子
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
无挹于前其爱益加进异日桑雩又曰舜之
将死真冷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
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
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郭注君子之交无利故淡道合故亲小人
 之交饰利故甘利不可常故绝无故而自
卷五十九 第 9a 页 0479-044.png
 合者天属也合不由故则故不足以离之
 有故而合必有故而离矣其爱益加进去
 饰任素也因形率情故不矫之以利形不
 假故常全情不矫故常逸任朴直前故常
 足也
 吕注学孔子而不知有所谓天属唯学与
 书之为务则所以交于天下者皆人合而
 已形莫若缘缘则不离而合矣情莫若率
 率则不劳而逸矣不离不劳则任其质之
 自然而性分已足奚用求文以待形哉不
卷五十九 第 9b 页 0479-045.png
 求文以待形则不待物宜矣此绝学捐书
 之尤至者也
 疑独注以势交者势穷则离以利合者利
 穷则散唯父子兄弟天属也其相亲之道
 尤见于穷祸患害之时故太史公曰疾痛
 未尝不呼父母诗曰死丧之戚兄弟孔怀
 故假人之亡国林回不以千金之璧为利
 而以赤子为爱出乎天性之自然盖其始
 无所因而合今亦无所因而离也君子以
 道交故淡小人以利交故甘道交之与天
卷五十九 第 10a 页 0479-046.png
 属其致一也孔子犯患之后交徒益散者
 其始有故而合亦有故而离也舜之将死
 以其真道命令禹曰形莫若缘不以心使
 形也情莫若率不以物忤情也形缘则不
 离情率则不劳故无文而反质无物而自
 足矣
 碧虚注天属淡以亲利合甘以绝无故以
 合所以亲有故以合所以绝孔子绝学捐
 书弟子加进去其利合留其天属也舜之
 将死以真道清冷晓悟禹曰形属外因物
卷五十九 第 10b 页 0479-047.png
 而顺之情属内自率而领之物顺则合自
 领则逸既合且逸岂假文采以待形用固
 不须外物之附已也外物谓亲交徒友辈
 鬳斋云冷音零晓也以真道告之缘谓因
 其自然率谓循其自然不离与道为一也
 形指我文指身外之物不以身外之物待
 我待犹宴客曰待不以身外为文华则不
 待于物此不待不资之也
  天属相收出乎自然无故而合也利合
  相亲出乎使然有故而合也以夫子之
卷五十九 第 11a 页 0479-048.png
  交徒比林回之赤子则有故无故可见
  淡亲甘绝又为世道汎言之此相收相
  弃之所以分也夫子既悟归而绝学以
  至于无为捐书而究其所以迹弟子无
  揖逊之礼而相忘于前其爱益加进则
  去饰任真皆天属也奚独父子而后为
  至亲耶形缘而不离则己常存情率而
  不劳则性常逸所谓我者得矣又何待
  乎礼文何资乎外物哉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之六十一
卷五十九 第 11b 页 0479-04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