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六 第 150646a 页
卷九十六 第 1a 页 0486-004.png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渔父第一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杏坛之上弟子读
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下船而
来鬓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
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
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
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曰族孔氏曰孔
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
卷九十六 第 1b 页 0486-005.png

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所
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曰非也侯王之佐
与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
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
分于道也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
其圣人与乃求之至泽畔方将杖挐而引船
顾见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客
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
丘不肖未知所谓窃侍于下风幸闻咳唾之
卷九十六 第 2a 页 0486-006.png

子曰丘少而脩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
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客曰同类相从同声
相应天之理也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
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
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乱莫大焉官
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
食不足徵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
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
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廷无
卷九十六 第 2b 页 0486-007.png

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以伤庶
物诸侯暴乱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
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
上无君侯有司之势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
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且
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
事之谓之总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导
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恶
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
卷九十六 第 3a 页 0486-008.png

谓之险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
不友明君不臣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
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
谓之贪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狠人同于
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此四患
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孔子愀
然而叹曰丘也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
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
也客曰甚矣子之难悟也八有畏影恶迹而
卷九十六 第 3b 页 0486-009.png

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
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审
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观动静之变适受与
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而几于不免
矣谨脩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
累矣今不脩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孔子
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
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
卷九十六 第 4a 页 0486-010.png

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
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
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
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
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
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
所为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也故圣
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
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
卷九十六 第 4b 页 0486-011.png

子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
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
而卒学大道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
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
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
而去延缘苇间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
顾待水波定不闻挐音而后敢乘子路旁车
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
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
卷九十六 第 5a 页 0486-012.png

挐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应得无太
甚乎门人皆怪夫子矣渔父何以得此乎孔
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义
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汝夫
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
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长伤身
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祸莫大焉而由独擅之
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
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
卷九十六 第 5b 页 0486-013.png

郭注此篇言无江海而间者能下江海之
士夫孔子之所放任岂直渔父而已哉将
周流六虚旁通无外蠕动之类咸得尽其
所怀而穷理至命固所以为至人之道也
吕注孔子体性抱神以游世俗则岂有渔
父之讥哉所以言此者盖世之学孔子者
不过其迹故寓言于渔父以明孔子之所
贵者非世俗所知子贡之告渔父者乃世
儒所知孔子者也夫天下虽大亦物而巳
卷九十六 第 6a 页 0486-014.png

道之真以治身绪馀土苴以治国家天下
诚如子贡所言非其任而为其事则其分
于道也岂不远哉八疵四病宜其不免也
观后世得孔子之迹者而考其所为则庄子
之言千载之下犹亲见之得不谓之神人乎
疑独注庄子寓言于渔父以明七十而从
心然后造至命之地则六十九以前皆孔
子经世之迹也其间八疵四病亦人情所
不免者圣人顺人情而制法其见于言行
卷九十六 第 6b 页 0486-015.png

庄子寓言以非其迹自天子至庶人莫不
各有其序所论疵病切中事宜然则孔子
称六十九而无所得岂非以未能从心耶
若夫从心则服仁义行忠信饰礼乐选人
伦凡所以治天下者皆非其真犹因指见
月而指非月也孔子至此亦无所事乎受
教渔父亦不可容声故曰吾去子矣吾去
子矣俱相忘于无言也
碧虚注四民著业则不为世利所滑事应
卷九十六 第 7a 页 0486-016.png

失御者寡持执之术故功不立而禄不守
也谋而不当言而不信役重则工粗贵多
则贡恶悖道生怨故有后期而致者变宜
则不和易常则伤物怒深则暴乱愤极则
攘伐礼乐烦则人淫食税多则穷匮能反
而修之疵病免矣历聘诸国而欲无谤犹
奔尘而欲衣不缁冒雨而欲巾不湿也在
物遗物属人还人修身守真彼我无累真
者自然之性内发于精诚外感于天人其
卷九十六 第 7b 页 0486-017.png

美无一其迹礼者世教真者天性愚者恤
于人变于俗故于道则不足也渔父之道
不经不营淡然无欲而众美从之仲尼所
以归敬也
刘槩注同于己则是之故赵王以庄子为
贤异于己则非之故暴蹠以仲尼为盗无
同也无异也唯道所在吾将致其所尊而
尽言之此渔父之篇所以作而必寓言于
孔子也夫天真与人理相去远矣而其本
卷九十六 第 8a 页 0486-018.png

名礼法之用又其外者焉仲尼明忧患与
故以与民同将以利天下守真之士亦且
致贵爱于身老氏尝谓贵爱以身为天下
然后可以寄托天下则其利天下之术固
有不治而治者矣此孔子之所取也若夫
长沮桀溺之洁身而乱伦未尝不辞而辟
之以此知寓言之意有所在也
虑斋云春秋后伦朝觐失序也称誉诈伪
誉所不当誉以败恶人毁所不当毁以颜
卷九十六 第 8b 页 0486-019.png

曰两容八疵四病人之大患去此乃可语
道也渔父谓凡夫子所为皆为人而已所
以不免世谤若修身而守真无物我之对
则无所累矣今不求诸身而汲汲为人不
亦外乎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即至诚感神
之意强哭强笑强亲与其真者六句甚切
当真在内者神动于外礼者文饰于外世
俗之为真者天命自然之理不知天爵之
贵者以世俗之禄为禄甘为流俗所化故
卷九十六 第 9a 页 0486-020.png

又为学者设渔父有道者也吾尊其道所
以敬之
褚氏管见渔父或谓范蠡扁舟五湖屈
原泽畔所逢者窃谓亦不必泥其人但
隐德藏辉潜身湖海若太公望严子陵
张志和陵龟蒙之徒其间有并姓名俱
隐者岂得而尽考缁帷言林木茂密暗
如帷幄因以为名南华寓言于渔父孔
子问答与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意同
卷九十六 第 9b 页 0486-021.png

得而拟议故渔父告之以去疵远患修
身守真而还以物与人夫名亦物也造
物者所斩过分则忌之真者在已之良
贵外物不足比人而不知贵真则中无
所主禄禄而受变于俗也宜矣畏影恶
迹及强哭强怒二喻甚精当事亲则慈
孝以下一段大有益于治道有以见渔
父亦非独善其身者用舍有时耳孔子
闻言而悟愿弃所学而卒受教盖治世
卷九十六 第 10a 页 0486-022.png

而去示过化而无留迹待水波定不闻
挐音而后敢乘则一聆至言心悦诚服
其人虽往敬犹存也凡渔父所言明世
俗之知孔子者不过如此特其行世之
迹耳唯南华得夫子之心指其迹而非
之则所谓真者可默契矣世人多病是
经訾孔子余谓南华之于孔子独得其
所以尊之妙正言若反盖谓是也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九十八
卷九十六 第 10b 页 0486-023.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