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497b 页
续灯正统卷十六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 小庵密禅师法嗣
**** 二仰圆钦禅师
禾之秀水人。遍参诸方。毫无所契。入
西京。谒小庵于旅舍。庵问。浙中有个伶俐人。汝还见
么。师曰。圆钦钝汉。庵曰。我要个钝汉作监收。汝还知
么。师罔措。庵曰。数千里来可惜错过。师遂猛参。一日
见鼠从架上过。扑翻油瓮。忽尔顿契。走见庵曰。某巳
捉得了也。庵搊住曰。道道。师曰。一粒鼠粪。污却锅羹。
庵曰。瞎汉参堂去 成化甲午。师居二仰四十馀年。
足不越阃。四方尊宿高其行。师一味谢绝尘世。力追
汾州高峰之为人。末后智有来参。师历示本色钳锤。
俾深入阃奥。始授大法。
*** 灵谷谦禅师法嗣
**** 江宁府灵谷洁庵正映禅师
金溪人。泉州开元虚席
[阄-龟+?]举得师。师奉敕。以戊寅六月入院开堂。僧问法筵。
肇启四众。具瞻皇恩。佛恩如何报答。师曰。甘露泉开
流大地。师报恩一句。蒙师指西来祖意若为宣。师曰。
庭前石塔耸寒空。曰与么则遍界不曾藏也。师曰。汝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497c 页 X84-0497.png

何是和尚为人一句。师曰。兔角杖挑天上月。龟毛拂
散海滨云。曰恁么则人天。胥庆四海归仁也。师曰。且
合取口乃曰。山僧比蒙天语。以清心洁已四字。敕住
此刹。诸人还知圣意。么只者四字。是传佛心印。是镇
海明珠。山僧南来。特特拈出。普施大众。要须知世法
佛法。落霞与孤鹜齐飞。古佛今佛。秋水共长天一色。
天心罔测山益高而海益深。圣语难穷天。溥盖而地。
溥载诸人。还会么莫是不染世尘。么莫是不贪法味。
么莫是不饮无为酒。不坐涅槃床。么若恁么会。非固
不非。是则不是。山僧今日。不敢久閟。为诸人当阳指
出去也。乃拈拄杖。卓一卓曰。木人舞出法堂前。一任
炎天飞白雪。师居后百废俱新。
永乐壬午。朝京回
诸山。举住福州雪峰。法道之振。不减真觉。洪熙甲辰
奉旨。住南京灵谷。宣德改元卒。有语录。题名古镜三
昧。行于世。
*** 净慈联禅师法嗣
**** 杭州府普明立中成禅师
钱塘孙氏子。年十三。投慈
光若山出家。首谒祖芳。芳室中。举腊月火烧山话。师
呈颂曰。白云迷却旧行踪。腊月烧山火正红。忽地慈
风来扇发。冷冰冰处煖烘烘。芳器之。后于北郭建普
明寺。以接方来。未几请归慈光。正统辛酉六月十三
日上堂。住世今年八十一。老病随缘。且遣日。今年记
著后年事。后年记著今朝日。至癸亥。如期坐化。寿八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498a 页 X84-0498.png

**** 杭州府净慈照庵宗静禅师
号恬轩叟。郡之高氏子。
自幼薙落本山。适祖芳联领院事。师依之久。乃得旨。
旋典藏钥。永乐辛卯。应选出住护国。寻迁雪窦。正统
乙丑僧录。以净慈虚席。举师补之。丁卯朝廷。颁赐大
藏。师诣阙谢恩。止于弥陀寺。示微疾。谓左右曰。吾缘
止矣。沐浴更衣。危坐而寂。世寿七十六。僧腊六十。塔
于藕华之祖丘。
** 大鉴下第二十五世
*** 二仰钦禅师法嗣
**** 寿州无念智有禅师
蜀之汉州人。发足南方。游四明
登天目。后参二仰。仰问曰。行脚甚处。师曰。南方。仰曰。
彼中佛法如何。师曰。山川无异。仰曰。我手何似佛手。
师良久。仰曰。莫道无异。后看兴化打维那机缘。始浩
然大彻。作偈曰。兴化打维那。平地遭殃祸。昨夜南山
云。飞向北山朵。仰见为之助喜曰。不孤到此。至嘉靖
初。阐化寿州。十有三年。而终焉。
** 大鉴下第二十六世
*** 无念有禅师法嗣
**** 荆山怀宝禅师
渚宫人。游寿州。谒无念。念曰。躐县游
州。毕意为著何事。师曰。生死大事。求师拔度。念曰。汝
是荆州人么。师曰。是。念曰。阇黎即今在甚么处。师拟
对。念曰。若便恁么。犹较些子。佛法不是。商量参堂去。
师自此潜心座下。念一日唤曰。阇黎。师应诺。念曰。在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498b 页 X84-0498.png

念灭度后。师于嘉靖三十七年。以法付铁牛远公隐
终南。
** 大鉴下第二十七世
*** 荆山宝禅师法嗣
**** 秦岭铁牛德远禅师
自印心于荆山。后庵居秦岭。一
日身披红布裤顶笠。挥锄地中。朝阳来参见曰。者汉
好似一头军。师曰。看箭。阳作躲箭势师近前携手行。
至一庵乃曰。我乃径山之裔。在此待人数十年矣。汝
今既来。当为我求人中兴祖道。留住三月。付偈曰。就
身能打劫。劈筈善夺窝。三玄从此出。三要不为多。探
竿影草主宾分。狮子迷踪奈我何。
** 大鉴下第二十八世
*** 铁牛远禅师法嗣
**** 叙州府朝阳月明联池禅师
郡之范氏子。系范郡司
马之后也。幼居林下。一日有僧过访。不遇因题。联于
壁曰。阿弥陀佛閒也。念忙也。念念得佛也。无念也。无
无也。无扭落鼻孔。最上乘禅。朝亦参。暮亦参。参到禅
亦寂。参亦寂。寂亦寂。劈开面门。师见之。忽然厌世。便
祝发就之。彼僧巳先去矣。遂杖笠南游。苦辛万状。单
以是联为提撕话。久之。洛伽道逢一僧伟仪殊相。师
在前失脚念佛一声。僧曰。此敲门瓦子著他何用。师
遂问。抛却后如何。僧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师始豁
然。复游少林会。无言语默深契。但师怀念佛祖道脉。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498c 页 X84-0498.png

(语载铁牛章)由峨眉返叙州。居郡之朱提山朝阳洞。二十
年。聚云来参师。问曰。如何是古佛心。云即拱手云。请
师尊重。又问。不用音声与色身。将何唤作本来人。云
便出。令一僧参只者是。僧曰。只者是还参个甚么。师
曰。放汝三十棒。又应一座主请。至祭坛。指坛问曰。此
是甚么所在。主曰。北坛。师曰。久闻北坛原来在者里
主罔措。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端坐而逝。师
寿六十有六。全身塔于洞之傍。
** 大鉴下第二十九世
*** 朝阳池禅师法嗣
**** 忠州聚云吹万广真禅师
叙州宜宾人。姓李氏。其先
三世为婆罗门。父无后。祷佛生焉。降神之日。大士八
人临其舍。一人指语父曰。此八宝应真出兴于世。母
即厌腥食素。三年离乳。至十五岁在窗下。与同学读
书。偶览菊华叹曰。此华今岁凋零。来春发生。尝闻。生
死事大。无常迅速。读书宁免生死。竟绝学登少峨。参
浩翁。久之返里。得大慧录并获正法眼藏。如临旧物。
朝暮参礼。如有所失。后遇一僧见访问曰。如何是佛。
师拟对曰。不是。再进曰。不是。师被者一劄尘念如灰。
至午值僧磨刀。次急问。如何是佛。僧云。我今日磨剃
刀。师于言下有省。次入朱提。参朝阳月明和尚。深蒙
敲击。即以白衣归。为祖母说法。祖母逝后。服阕二年。
方谋出家。先是有氅衣道者。谓里人曰。此处不久。当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499a 页 X84-0499.png

山。礼月明和尚受具。一日明谓曰。汝犹有一句未会。
师即问。是那一句。曰不用音声色身。默然良久。与我
现出真空来。师拂袖便出。乃自惟曰。此事不可草草。
是中必有玄要。遂辞之别山。汲水伐薪。自炊自力。经
行危坐。胁不至席。苦参三载。复入朱提。亲近月明和
尚。师才拜起。便问曰。毕竟如何现出。明引师手。掩其
口。豁然大悟。乃曰。纵然奇特终是寻常。明遂出临济
正宗源流付之。后阅华严。至入法界品。毗目仙人。执
善财手。一须臾间。历过佛刹。微尘数世界。参见微尘
诸佛。法法不昧。至事事无碍法界。始解圆悟。示张无
尽用处。从此五宗誵讹。悉皆妙契。初住郡之翠屏。得
法者四人。俱先化去。乃杖策入吴。涉海过闽踵。粤至
万历戊午。开法潇湘之湖东。还蜀。住忠州之聚云巴
台。夔州之宝峰兴龙 上堂。劈面迎风。掌当胸辊肚
拳。具眼衲僧向者里用得犹是三五。一轮在在光辉。
火树银花。时时灿烂若也。半明半暗。未梦见在呵呵。
不是法门无面目。只怕蜈蚣太多足咦。
上堂。一不
做。二不休。杀人须究亲。下手捉贼。要识真领。头平息
了万事丢。一颗明珠衣下收。焰山叠嶂从兹破。爱海
波涛信不流。卓拄杖下座。
上堂。出众者三十棒。不
出众者三十棒。出众不出众三十棒。有僧出众问话
不契。乃曰。直下三玄巳露。何曾三要无施。落花流水
空去。殿前古柏当机。
营盆上堂。飒飒凄风绕树寒。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499b 页 X84-0499.png

衫。独有长空辉月面。斗牛银汉玉阑干。
小参。高声
唤云。看箭。遂以拂子向东指云。者一箭射透十方世
界一切众生性灵。只令山头翻巨浪海。底热烽烟枯
木口。喃喃髑髅泪潸潸。又以拂向西指云。者一箭射
断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命根。只令撒手堕悬严。吐舌
如扁担。打碎频伽瓶。扯断红丝线。又以拂向上指云。
者一箭射开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慧眼。只令顶门光。
亚竖蓦直走。金蛇百千。手臂百千。执万亿毫端。万亿
华。此是涅槃经上三点。老僧今日用作三箭却也。当
箭即
截铁。进云。如何是衲僧鼻孔掉转。师曰。斑竹筒。
问
如何是父母未生前面目。师曰。黑漆桶。
问僧僧是
自己又归个甚么。僧云和尚也。须归方丈。师云。用归
作么。僧趋前而立。师云。好个临终西方境。僧云。用临
终作么。师曰。我是死了不曾埋底。僧曰。若活来西方
则无也。师曰。如佛度一切。僧曰。既是死了不曾埋底。
又如何答得话。师曰。唐以刘瓒为秦王傅。
僧问。一
句当轩八万门永绝生死。如何是绝生死句。师曰。毗
卢顶上行。
师寓金陵观音庵。朝宗禅师来参。师问
曰。甚处来。宗曰。天童。师曰。天童近日何如。宗曰。大家
在者里。师曰。不要脱空。宗曰。和尚何不往天童去。师
便喝。宗曰。落在甚么处。师便打。
师出世三十年。虽
严冷孤峻。而又柔易雍和。室中验人。不擅许可。故其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499c 页 X84-0499.png

平所记语录之外。训世群集。总计三十种。近百卷。流
布宇内。偶示疾。山神夜哭。树木摧折。病中歌唱自娱。
三月前谓侍僧曰。我临终须大喝而去。崇祯十二年
己卯七月三十。索笔书偈曰。朝打三千。暮打八百。要
会聚云眉毛出血。投笔危坐。至午果大喝一声而逝。
师寿五十有八。腊三十。阇维烟至松。羃结为五彩。荷
香遍地起骨。得黄金锁子三茎。齿化为紫色。五色舍
利三百馀颗。入土者无数。平都地藏院。迎十二颗建
塔。馀皆塔于本寺三目山之阳。
** 大鉴下第三十世
*** 聚云真禅师法嗣
**** 忠州治平庆忠铁壁慧机禅师
营山罗氏子。家世以
一经传多科甲。师生而貌伟。气骨不凡。八岁父见背
即随母持斋。是夕见黄龙。长数十丈。凌霄腾于师顶。
师指谓兄。兄曰龙也。有精唐举术者。见师相而异之。
视师指掌中。有龙凤莲华麟鱼鸟兽文。称许不置。师
方就童塾业。铅堑日记数百行。渐能工羔雁。且脍炙
人口。里中名俊。咸称之曰。此罗氏龙文也。时有元白
道者。隐邑之大蓬山。师往来。叩问雅意。玄学道者。石
扃岩户。辟谷半载。师慕之。母兄为师亲迎。师辞之。兄
曰。汝清姿映玉摛藻过人。淡墨红绫木天。一凤奈何
作出尘想。从黄冠游耶。师曰。人各有志。从所愿耳。遂
于天启。壬戌二月十九。潜遁图入山计行。次大竹筑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500a 页 X84-0500.png

味俱断。关中三载。心形益畅。目中屡瞩。异相种种。疑
情顿起。欲扣元白。以释其惑。出关访之而白。去终南
路多阻。师方薙发。束包行脚。竟抵终南。参聚云。云曰。
奚往。师白。以终南寻道者事。云笑曰。子真昧于寻师
者。师见云丰仪迥异。神光陆离。愿居弟子之列。云曰。
若向来事道固善矣。犹落傍蹊。子欲予言。夏后可也。
夏满欲求开示。妒者恐师暗承衣钵。每以计隔之。忽
云出方丈。师跪乞。云大笑而去。师自泣曰。遇至人而
不得一授。遂欲捐躯赴水。僧有谕以从讲肆者。师至
听毕。复参聚云。未几闻朝阳老人来酆陵。师侍云溯
舟往见。随众参礼。因请益朝阳。阳曰。只者是。师曰。只
者是还参甚么。阳曰。放汝三十棒。参扣久之。未得开
悟。转增迷闷。从前之志。渐渐稍怠。欲辞云南下。云曰。
予有径山之往。子可稍待。一日命入侍寮。乃问曰。不
许夜行投明须到。你如何会。师才开口。云厉声曰。者
是甚么所在。汝还如是见解速道速道。师弹指一下
云曰。快参后侍。云往金陵。闻密云悟禅师。唱道天童。
师欲暂辞适浙。云曰。天童接人。固直截孤硬。但恐一
去。便不遇老僧宗旨。负汝数年辛苦矣。于是奉侍还
蜀。乃命师总院事。自疑此生。果与禅无缘乎。遂尽力
院中。经七日。随众念诵毕登塌。忽觉浑身骨碎。大笑
不止。遂拈偈进呈。是夜普茶。次云以临济四喝出三。
爆竹召众曰。会么。师便喝。云曰不是。师又喝。云曰。是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500b 页 X84-0500.png

呈一颂。云不之印。复力究三年。忽一日大彻。无论玄
要宗旨。祖意教意。有庖丁解牛之势入室。密启云笑
曰。汝会老僧意么。师曰。和尚大慈。为人彻底。自后开
堂。师皆首众焉。崇祯己卯。师继席聚云。后迁酆都地
藏涪州吟翁石砫三教长溪云集。万县云来。梁山庆
忠。忠州云岩。南滨宝圣。晚年罢宝圣席。将谋退隐。忠
人士依恋不忘。请主龙昌院。龙昌系唐白香山植柳
处。先记云。柳茂寺兴。柳衰寺败。师至而柳。复新盖今
治平也。
开法上堂。方丈巳出了。座巳登了。香巳拈
了。还要观甚么第一义。且向第二头著眼。竖拂子云。
三世诸佛也不识。汝等还会么。汝等既未会。山僧唤
作甚么。若无山僧唤底。怎知汝等未会。若无汝等未
会。怎知三世诸佛。不识三世诸佛。为汝等出世。山僧
为三世诸佛出世。更有为山僧出世者么。速道速道。
一僧出众云。踏破梅梢月。休云火炼丹。师曰。撞木钟。
进云踏破了也。师曰。撞木钟。僧归众。师曰。撞木钟。又
僧出。师曰。问话且止。须听吾偈。聚云新木钟。扣击得
玲珑。千圣齐掩耳。雪火一炉红。若是伶俐衲僧。自具
一付快便手脚。才见宗师眼目定动。早巳错过了也。
所以。下雨地必滑。天晴日光达。喝中主宾。棒下纵夺。
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玄节要关。拈一放一。谨严高古。
细密简明。末后转身。异类亲切。只得葫芦苕帚。四方
八面一场打閧。且道。如何是山僧。即今为人。处有意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500c 页 X84-0500.png

上堂。一棒一条痕。
久雨复还晴。一掴一掌血。凄风惊落叶。须弥顶上著
锥子。海底波斯痛不彻。到此方知世界宽。珊瑚枝枝
撑著月。
上堂。横按拄杖云。惯弄灵蛇之势。赫赫万
层。活捉生马之威。昂昂千里。撒缦天网。打称意鱼。放
破空矢。落冲霄鹤。点即不到。到即不点。正与么时。且
问。是谁家风月。卓一卓曰。一个星子三只脚。家家秤
锤五个眼。僧竞出问话。师下座。以拄杖一时打散。
举眉首座立僧上堂。黄面瞿昙拈示。自是桃华贪结
子。金色头陀破颜。错教人。恨五更风。一人传虚百人
传实。直至于今郎当不少。今日不著。便与伊重打算。
节候不相饶。错过成疚患。成何等疚患。只为铁老汉。
口门太宽。除非汝等。一齐抬举。眉山出来塞却犹较
些子。
上堂。贵买朱砂画月打牛打车。不别憎槛欣
笼。奈何磨砖作镜。争得凫胫。天然不长。截鹤续之。则
疾召大众云。且道阿腻吒峰。今日有几人作舞。
上
堂。天可载地可覆。山可浪水可烈。日可冷月可热。惟
有佛法。不可说。设或可说也。是扪钟扪籥。
上堂。年
来不欲施慧智。竖个空拳也劳力。朝粥午饭信口餐。
早眠晏起没瞌睡。云水诸方去。去来西来大意。谁相
忆启我毗尼。两片皮开口。令人成笑具。
上堂。世界
恁么阔。为甚钟声。披七条三三五五七七八八鸟。岂
是鸾鹿焉为马。白雪阳春为谁歌。无端画地之乎也。
喝一喝云。东桃西李柳花杨花。
文县令请上堂。击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501a 页 X84-0501.png

光杖兔角。星芒射眼拂龟毛。不是山僧行。正令昆崙
叫屈舜若逃。喝一喝曰。画公打口鼓。喝退堂声下座。
上堂。天一半。地一半。苏州有。常州有。打破蔡州城。
踢倒黄幡绰。不笑牛首伏羲。则骂孔明。诸葛恶恶。四
时无春夏。一雨便秋冬。
上堂天之高也奚足高。地
之厚也奚足厚。海之深也奚足深。空之大也奚足大。
惟有拄杖子头头越格。卓一卓曰。今日郎向二施主
有斋。
解夏上堂。今岁结众一夏。大似三人證龟成
鳖。且道。是何三人。莫是总府袁宝善么。莫是副戎王
一喝么。莫是善士傅性一么。莫是月维二知事么。如
明镜当台。瞒诸人一点不得。还见么。主山高案山低。
左青龙右白虎。年年三百六。月月二十五。逆数顺数。
数到牛首山云岩寺大殿里。恰似佛幻三月前。鞔底
鹿皮鼓。
上堂。迦文如来。未能郑重口角。四十九年
抛沙撒土。历代祖师。未能郑重口角。牵藤引蔓。公案
不独。千七百则之多。天下大和尚。未能郑重口角。施
伎俩使机关。恰似把火烧空。猕猿弄月。且道。即今人
天座上。又作么生。良久曰。喜得老僧无口。
师六十
岁。众请升座。甲子三百六。看看今日足过此。更如何
满散。清斋粥前三三。后三三。丰干子归去来。作接引
势下座。
问僧昔日润侍者。今朝松西堂。侍者西堂。
相去多少。云铁脚波斯三只眼。铜头罗刹一根须。师
曰。如何是侍者事。曰与和尚过杯茶来。师曰。如何是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501b 页 X84-0501.png

眉山三山。侍师
山行。次师指二鹊巢曰。且道子在那一窠。三山曰。放
过某甲罢。眉山曰。者边放过。那边放不过。三曰。请道
看。眉曰。儿孙得力祖父不知。师曰。恁么又争得。眉曰。
婆心太切。师曰。我也未卵。三作抱势。眉曰。且莫侥倖。
师归方丈。
师在聚。云作参头。告香请普说。师插香
依式请问因缘。云曰。还知落处也未。师曰。野火泛铁
船。云归方丈。谓书记曰。即此一语。径山血脉。犹在云。
示众曰。识得兵中意快活过一世。那里是他快活
处。众下语不契。持以问师。师曰。杀人不眨眼。
僧问。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人远话近。又问。达磨面壁
意旨如何。师曰。他是异乡人。
问如何是玄旨。师曰。
葫芦葫芦。
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乌龟开夜市。
问一切智通无障碍时如何。师曰。船子和尚汎华亭。
师主法三十二年。十坐道场。自亲炙嗣法外。公侯
籓郡文武士夫。登其门者。不啻百十馀人。凡演化之
地。屡有异迹。四方之供者。倾仓倒廪。似非人力所能
至。于劻扶祖道。荷负大法。提挈正宗。酷类洞山。文履
践明验。冰操玉洁。宛如积翠。南英邵武。故出其门者。
英逸高远。司理陈蝶。庵曰。奇表虽同满月慈心。不比
死灰。盖师不愧古人矣。先是师童子时相者言。师掌
中有龙凤莲华麟鱼鸟兽。文云。是带果行因。净土俨
然在握。当时名德。咸以法身大士无量寿如来之化
迹。往往见。师于假寐中。或于升堂说法中。突然自谓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第 501c 页 X84-0501.png

戊申秋八月二十一日。偶示微疾。凡来问安者。或谈
六波罗蜜。而尚精进。或以游戏。而竖指掌危坐经行。
了无病意。至九月二十一日。遗偈别诸檀越事毕。索
浴整衣。命众云集乃曰。日前诸事分。示明白大众。勤
理佛事。谨守遗规。即是报德。便取涅槃。门人请留遗
语。师张目。索笔大书曰。尽力难说出驴年想不来信。
口道个偈。非是强安排。丰干子观自在归去来。吽吽
只当打个瞌睡呵呵。乃顾首座曰。我去即来。瞑目而
逝。师寿六十有六。腊五十。阇维得黄金锁子数茎。须
发化为琉璃。双目变为青白色。齿骨不坏。五色舍利
无数。嗣法门人。三山来。遵遗命。迎师灵骨。一半建塔
高峰。馀皆塔于寺西白鹿洞之旁。正录外著有药病
随宜庆忠等集。传于丛林。
续灯正统卷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