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曹洞宗¶ 第 313c 页
人天眼目卷之三
* 曹洞宗
洞山和尚。讳良价。生会稽俞氏。礼五泄山默禅师披剃。得法云岩昙晟禅师。初住筠
州洞山。权开五位善接三根。大阐一音广弘
万品。横抽宝剑。剪诸见之稠林。妙叶弘通。
截异端之穿凿。晚得曹山耽章禅师。深明
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繇是
洞上玄风播于天下。故诸方宗匠。咸共推尊
之。曰曹洞宗。
* 五位君臣
僧问曹山五位君臣旨诀。山云。正位即属空
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形像。偏中
正者。舍事入理。正中来者。背埋就事。兼
带者。冥应众缘。不随诸有。非染非净。非正
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
此一位。最妙最玄。要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
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
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时有僧出问。如何
是君。云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如何是
曹洞宗¶ 第 314a 页 T48-0314.png
臣。云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如何是臣向君。云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如何是
君视臣。云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如何
是君臣道合。云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又
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
敢斥言是也。此吾法之宗要也。因作偈曰。
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妙明体
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出语直教烧不
著。潜行须与古人同。无身有事超岐路。无事
无身落始终。
* 大阳颂
「 不立功勋坐庙堂。
群臣何敢望清光。
潭潭禁殿尊严甚。
寂寞无人夜未央(君)。」
「 文经武纬定中华。
遍历阶梯赞国家。
功业已隆加九锡。
与君神气看些些(臣)。」
「 位尊九五不曾居。
常与群臣共一途。
深隐后宫天下治。
免教夷狄望来苏(君视臣)。」
「 念念输忠不敢欺。
头头奉重丈夫儿。
看君千里长安道。
玉镫皆趣阙下归(臣向君)。」
「 臣主相忘古殿寒。
万年槐树雪漫漫。
千门坐掩静如水。
只有垂杨舞翠烟(君臣道合)。」
「 无中有路透长安。
劫外灵枝孰敢攀。
宝殿苔生尊贵重。
三更红日黑漫漫(总颂)。」
* 问答
僧问。如何是正中偏。
汾阳昭云。玉兔既明。初夜后金鸡须唱五
更前。道吾真云。诸子投来见大仙。宏智觉
云。云散长空后。虚堂夜月明。翠岩宗云。菱
花未照前 华严觉云。更深垂却夜明帘。
曹洞宗¶ 第 314b 页 T48-0314.png

如何是偏中正。
汾云。毫末成大树。滴水作江湖。吾云。
万水千山明似镜。智云。白发老婆羞
看镜。岩云。团栾无少剩。觉云。天晓
贼人投古井。
如何是正中来。
汾云。旱地莲华朵朵开。僧云。开后如何。
汾云。金蕊银丝承玉露。高僧不坐凤凰台。
吾云。皎洁乾坤震地雷。智云。霜眉雪
鬓火中出。堂堂终不落今时。岩云。遍界
绝尘埃。觉云。百卉承春在处开。
如何是兼中至(寂音曰。当作偏中至。其说在后)。
汾云。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催。
吾云。施设纵横无所畏。智云。大用现前
不存轨则。岩云。啮镞功前戏。岩云。雨
雪交加无处避。
如何是兼中到。
汾云。玉女抛梭机轧轧。石人打鼓韵鼕鼕。吾云。黑白未分前已过。智云。夜
明帘外排班早。空王殿上绝知音。岩云。
十道不通耗。严云。两头截断无依倚。心
法双忘始得玄。
* 寂音正五位之讹(新添)
寂音曰。道愈陵迟。至于列位之名件。亦讹
乱不次。如正中偏偏中正又正中来偏中至。
然后以兼中到总成五位。今乃易偏中至为
兼中至。不晓其何义耶。而老师大衲。亦恬
然不知怪。为可笑也(文字禅题云居弘觉语)。
* 五位序(丹霞淳)
曹洞宗¶ 第 314c 页 T48-0314.png

夫黑白未分。难为彼此。玄黄之后。方位自他。
于是借黑权正。假白示偏。正不坐正。夜半虚
明。偏不坐偏。天晓阴晦。全体即用。枯木华
开。全用即真。芳丛不艳。摧残兼带及尽玄微。
玉凤金鸾分疏不下。是故威音那畔。休话如
何。曲为今时由人施设。略陈管见以示方隅。
冀诸同心。幸毋抚掌。
* 五位颂此依僧宝传作偏中至(此依僧宝传作偏中至)
正中偏。
「 三更初夜月明前。
莫怪相逢不相识。
隐隐犹怀昔日嫌。」
偏中正。
「 失晓老婆寻古镜。
分明觌面更无他。
休更迷头犹认影。」
正中来。
「 无中有路出尘埃。
但能不触当今讳。
也胜前朝断舌才。」
偏中至。
「 两刃交锋要回避。
好手还同火里莲。
宛然自有冲天气。」
兼中到。
「 不落有无谁敢和。
人人尽欲出常流。
折合终归炭里坐。」
* 克符道者
正中偏。
「 半夜澄潭月正圆。
文殊匣里青蛇吼。
惊得毗卢出故园一作故关(一作故关)。」
偏中正。
「 演若玉容迷古镜。
可笑骑牛更觅牛。
寂然不动毗卢印。」
正中来。
「 凤竹龙丝坐钓台。
高僧不触当今
曹洞宗¶ 第 315a 页 T48-0315.png
藏却花冠笑一回。」兼中至。
「 鳌怒龙奔九江沸。
张骞寻得孟津源。
推倒昆崙绝依倚。」
兼中到。
「 龙旗排出御街早。
略开仙仗凤楼前。
寻常却讳当今号。」
* 汾阳昭(汾阳以正中来居首。而正中偏次之)
正中来。
「 金刚宝剑拂天开。
一片神光横世界。
晶辉朗耀绝纤埃。」
偏中正。
「 看取法王行正令。
七金千子总随身。
犹自途中觅金镜。」
正中偏。
「 霹雳机锋著眼看。
石火电光犹是钝。
思量拟议隔千山。」
兼中至。
「 三岁金毛爪牙备。
千妖百怪出头来。
哮吼一声皆伏地。」
兼中到。
「 大显无功休作造。
木牛步步火中行。
真个法王妙中妙。」
「 五位参寻切要知。
丝毫才动即相违。
金刚透匣谁能用。
惟有那吒第一机。
举目便令三界静。
振铃还使九天归。
正中妙叶通回互。
拟议锋铓失却威(总颂)。」
* 慈明总颂
「 偏中归正极幽玄。
正去偏来理事全。
须知正位非言说。
朕兆依稀属有缘。
兼至去来兴妙用。
到兼何更逐言诠。
出没岂能该世界。
荡荡无依鸟道玄。」
* 浮山远
正中偏。
「 空劫迢迢本寂然。
金刚际下翻筋斗。
掌上灵机遍大千。」
偏中正。
「 浩浩尘中劫清净。
临岐撒手便回途。
曹洞宗¶ 第 315b 页 T48-0315.png
无影堂前提正令。」正中来。
「 顶后圆光耀古台。
虽然照彻人间世。
不犯锋铓绝点埃。」
兼中至。
「 妙用纵横休拟议。
始终交战自玄玄。
壁立神锋皆猛利。」
兼中到。
「 格外明机长节操。
了知万汇不能该。
谁能更守于玄奥。」
* 草堂清
正中偏。
「 丫角昆崙空里眠。
石女机梭声轧轧。
木人舞袖出庭前。」
偏中正。
「 澄潭印出桂轮影。
人人尽向影中圆。
影灭潭枯谁解省。」
正中来。
「 火里莲花朵朵开。
根苗岂是寻常物。
大用非同应世材。」
兼中至。
「 交互机锋绝忌讳。
丈夫彼彼逞英雄。
点著不来成粉碎。」
兼中到。
「 铁牛吃尽栏边草。
却问牧童何处居。
指点东西得一宝。」
* 宏智觉
正中偏。
「 霁碧星河冷浸天。
夜半木童敲月户。
暗中惊破玉人眠。」
偏中正。
「 海云依约神仙顶。
妇人鬓发白垂丝。
羞对秦台寒照影。」
正中来。
「 月夜长鲸蜕甲开。
大背摩天振云翼。
翔游鸟道髅难该。」
兼中至。
「 觌面不须相忌讳。
风化无伤的意玄。
光中有路天然异。」
兼中到。
「 斗柄横斜天未晓。
鹤梦初醒露叶寒。
旧巢飞出云松倒。」
曹洞宗¶ 第 315c 页 T48-0315.png

* 自得晖
正中偏。
「 混沌初分半夜前。
转侧木人惊梦破。
雪芦满眼不成眠。」
偏中正。
「 宝月团团金殿冷。
当明不犯暗抽身。
回眸影转西山顶。」
正中来。
「 帝命傍分展化才。
杲日初升沙界静。
灵然曾不带纤埃。」
兼中至。
「 长安大道长游戏。
处处无私空合空。
法法同归水归水。」
兼中到。
「 白云断处家山好。
扑碎骊龙明月珠。
昆崙入海无消耗。」
* 明安五位宾主(见明安别录)
安曰。正中偏乃垂慈接物。即主中宾。第一句
夺人也。偏中正有照有用。即宾中主。第二句
夺境也。正中来乃奇特受用。即主中主。第三
句人境俱夺也。兼中至乃非有非无。即宾中
宾。第四句人境俱不夺也。兼中到出格自在。
离四句绝百非。妙尽本无之妙也。
* 洞山功勋五位(并颂)
向 奉 功 共功 功功
僧问师。如何是向。师曰。吃饭时作么生。
又云。得力须忘饱。休粮更不饥。
(大慧云。向时作么生向谓趣向此事。答吃饭时作么生。谓此事不可吃饭时无功勋而有间断也)。
「 圣主繇来法帝尧。
御人以礼曲龙腰。
有时
曹洞宗¶ 第 316a 页 T48-0316.png
到处文明贺圣朝。」如何是奉。师曰。背时作么生。又曰。只知朱紫贵。辜负本来人。
(大慧云。奉乃承奉之奉。如人奉事长上。先致敬而后承奉。向乃功勋之所立。才向即有承事之意故。
答背时作么生。谓此事无间断。奉时既尔。而背时亦然。言背即奉之义。盖奉背皆功勋也)。
「 净洗浓妆为阿谁。
子规声里劝人归。
百草落尽啼无尽。
更向乱山深处啼。」
如何是功。师曰。放下锄头时作么生。又曰。撤手端然坐。白云深处闲。
(大慧云。功即用也。答放下锄头时作么生。把锄头言用。放下锄头是无用。师之意谓用与无用皆功勋也)。
「 枯木花开劫外春。
倒骑玉象趁麒麟。
而今高隐千峰外。
月皎风清好日辰。」
如何是共功。师曰。不得色。又曰。素粉难沈迹。长安不久居(大慧云。共功。谓法与境敌。答不得色。乃法与境不得成一
色。正用时是显无用底。无用即用也。若作一色是十成死语。洞山宗旨语忌十成。故曰不得色。乃活语也)。
「 众生诸佛不相侵。
山自高兮水自深。
万别千差明底事。
鹧鸪啼处百花新。」
如何是功功。师曰。不共。又曰。混然无讳处。此外更何求(大慧云。功功。谓法与境皆空。谓无功用大解脱。答不共乃无法可
共。不共之义。全归功勋边。如法界事事无碍是也。尔面前无我。我面前无尔。所以夹山道。此间无老僧。目
前无阇黎是也。如此之说。皆趣向承奉。于日用四威仪内。成就世出世间。无不周旋。谓之功勋五位也)。
「 头角才生已不堪。
拟心求佛好羞惭。
迢迢空劫无人识。
肯向南询五十三(大慧既说功勋五位。乃云。尔道。他古人意果如是乎。若只如此。有甚奇特。只是口传心授底葛藤。既不如是目道古人意作么生)。」
* 功勋问答翠岩宗(翠岩宗)
僧问翠岩。如何是转功就位。岩云。撒手无
依全体现。扁舟渔父宿芦花。
如何是转位就功。岩云。半夜岭头风月静。一
曹洞宗¶ 第 316b 页 T48-0316.png
声高树老猿啼。如何是功位齐施。岩云。出门不踏来时路。
满目飞尘绝点埃。
如何是功位俱隐。岩云。泥牛饮尽澄潭月。石
马加鞭不转头。
* 曹山五位君臣图(颂并序)
夫正者。黑白未分。朕兆未生。不落诸圣位也。
偏者。朕兆兴来。故有森罗万象隐显妙门也。
「
此事不为奇。
积代簪缨者。
休言落魄时。」
「
明正在君臣。
未离兜率界。
乌鸡雪上行。」
「 ⊙焰里寒冰结。
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
木马逐风嘶。」
「 ○正宫初降日。
玉兔不能离。
未得无功旨。
人天何太迟。」
「 ●混然藏理事。
朕兆卒难明。
威音王未晓。
弥勒岂惺惺。」
* 五位功勋图
(一作未分时)
⊙正中来(末生隐栖) 君视臣 功 无句有句
○兼中至(化生神用) 臣向君 共功 各不相触
●兼中到(内生不出) 君臣合 功功 不当头
* 石霜答五位王子
如何是诞生王子 霜云。贵裔非常种。天生
位至尊。
如何是朝生王子 霜云。白衣为足辅。直指
曹洞宗¶ 第 316c 页 T48-0316.png
禁庭中。如何是末生王子 霜云。修途方觉贵。渐
进不知尊。
如何是化生王子 霜云。政威无比况。神
用莫能俦。
如何是内生王子 霜云。重帏休胜负。金殿
卧清风。
(大慧云。以二分黑一分白圈子。为正中偏。却来白处说黑底。亦不得犯著黑字。犯著即触讳矣。洞山颂。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谓三更是黑。初夜是黑。月明前是黑。是能回互不触讳也 又云。以二分
白一分黑圈子。为偏中正。却来黑处说白底。不得犯著白字。洞山颂。失晓老婆逢古镜。不言明与白。而
言失晓与古镜。是能回互明与白字。而不触讳。盖失晓是暗中之明。古镜亦暗中之明。老婆头白。谓言回
互白字也 又云。正中来无中有路出尘埃。谓凡有言句。皆无中唱出。便有挟妙了也。无不从正
位中来。或明或暗。或至或到。皆妙挟通宗。凡一位皆具此五事。如掌之五指。无欠无剩 又云。兼中至
谓兼白兼黑。兼偏兼正而至。何谓至。如人归家未到而至。别业乃在途为人边事。亦能回互。妙在体前 又
云。兼中到谓兼前四位。皆挟妙而归正位。谓之折合终归炭里坐。亦是说黑处而回互黑字。故言炭也大慧举曹山了即曰。说理说事。教有明文。教外单传直指之道。果如是否。若果如是。讨甚好曹山耶)。
* 五位王子颂(石霜诸出题 悟本颂)
** 诳生(内绍嫡生 又云。正位根本智储君太子也)
「 天然贵胤本非功(不假修證本自圆成)
德合乾坤育势隆(本自尊贵中来)
曹洞宗¶ 第 317a 页 T48-0317.png
始末一期无杂种(本无杂念)分宫六宅不他宗(六根唯以一机轴)
上和下睦阴阳顺(前后一际)
共气连枝器量同(始终无二)
欲识诞生王子父(须知向上更有一人在)
鹤腾霄汉出银笼(千圣不传)」
** 朝生(庶生 宰相之子 已落偏位 涉大功勋 亦云外绍臣种)
「 苦学论情世不群(有修有證)
出来凡事已超伦(虽有修有證。本自尊贵中来)
诗成五字三冬雪(染污不得)
笔落分毫四海云(不守住)
万卷积功彰圣代(大功修證)
一心忠孝辅明君(知有向上人。始得奉重)
盐梅不是生知得(修證还同)
金榜何劳显至勋(不假修證。不待功勋)」
** 末生(有修有證 群臣位)
「 久栖岩岳用功夫(有修有證)
草榻柴扉守志孤(直是不待功勋。一尘不染)
十载见闻心自委(方全肯重)
一身冬夏衣缣无(赤洒洒乾剥剥)
澄凝愁看三秋思(一尘不染)
清苦高名上哲图(学者可以为王尊贵之事)
业就巍科酬极志(本业成就)
比来臣相不当途(虽然如是。功勋不犯)」
** 化生(借位明功 将军位)
「 傍分帝化为传持(分佛列祖)
万里山河布政威(正令当行)
红影日轮凝下界(从尊贵中来)
碧油风冷暑炎时(正布威时。谁敢犯令)
曹洞宗¶ 第 317b 页 T48-0317.png
高低岂废尊卑奉(知有底如解奉重)五裤苏途远近知(为苏涂炭也)
妙印手持烟塞静(谁敢当头)
当阳那肯露纤机(终始功勋不犯)」
** 内生(亦为内绍 根本同出 诞生同)
「 九重深密复何宣(无言无说正令当行)
挂弊繇来显妙传(曲为今时)
祇奉一人天地贵(奉重内生王子父)
从他诸道自分权(虽然言一用。要在一机轴)
紫罗帐合君臣隔(入他无异相。体知同一国)
黄閤帘垂禁制全(天下音成正令当行)
为汝方隅官属恋(正是幼生子)
遂将黄叶止啼钱(不免权此问)」
* 善权志五位王子颂
** 诞生
「 贵胤生时轮拟空。
玎珰玉佩处东宫。
月堂照处朝君父。
直扣尧阶却借功。」
** 朝生
「 学问诗书德行全。
金门投策紫薇班。
台星不自离蓑钓。
争得寅昏奉圣颜。」
** 末生
「 贫来今日极清虚。
悲喜寥寥一物无。
便欲升为九苞凤。
依稀云树月巢孤。」
** 化生
「 帝命传来下九天。
禁城中外化亲宣。
回途复妙持金印。
正令曾无一字传。」
** 内生
「 凤势龙骧大丈夫。
天然尊贵六宫殊。
苔封古殿无人到。
造次凡流识得无。」
* 永嘉钦功勋五位
曹洞宗¶ 第 317c 页 T48-0317.png
「 到处相逢元不识。有时不识却相逢。
师襄无目还如见。
师旷能聪恰似聋向。」
「 金针密密绣鸳鸯。
锦缝绵绵玉线长。
挂向春园人不识。
引他蜂蝶过来忙奉。」
「 颜生陋巷不堪忧。
终日如愚乐自繇。
谩说坐忘为益矣。
累他尼父一场愁(功)。」
「 淮南道士著真红。
勿谓情忘色是空。
醮罢玉坛移斗柄。
步虚一曲对春风(共功)。」
「 汉高初起沛丰间。
三尺龙泉帝业安。
待得叔孙成礼乐。
元来不共汝同盘(功功)。」
* 寂音说王种内绍外绍
寂音曰。此如唐郭中令李西平。皆称王。然非
有种也。以勋劳而至焉。高祖之秦王明皇
之肃宗。则以生帝王之家皆有种。非以勋劳
而至者也。谓之内绍者。无功之功也。先圣
贵之谓之外绍者。借功业而然。故又名曰
借句。曹山章禅师偈略曰。妙明体尽知伤触。
力在逢缘不借中。云居弘觉禅师曰。头头上
了物物上通。只唤作了事人。终不唤作尊贵。
将知。尊贵一路自别。
* 曹山三种堕
曹山云。凡情圣见是金锁玄路。直须回互。夫
取正命食者。须具三种堕。一者披毛戴角。二
者不断声色。三者不受食。稠布衲问。披毛
曹洞宗¶ 第 318a 页 T48-0318.png
戴角是甚么堕。曰是髅堕。问不断声色是什么堕。曰是随堕。问不受食是什么堕。曰是
尊贵堕。乃曰。夫冥合初心而知有。是髅堕。
知有而不碍六尘。是随堕。维摩曰。外道六师
是汝之师。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食
者正命食也。食者亦是就六根门头见闻知觉。只是不被他污染将为堕。且不是同也。
明安曰。此三种须明转位始得。一作水牯
牛是髅堕。是沙门转身语。是异髅中事。
若不晓此意即有所滞。直是要尔一念无私
即有出身之路。大珠和尚因维摩座主问。经
云。彼外道六师是汝之师。汝师所堕。汝亦
随堕。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
道。谤于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汝
若如是乃可取食。今请。禅师明为解说。大
珠曰。迷循六根号为六师。心外求佛名为
外道。有物可施不名福田。生心受供堕三恶
道。汝若谤于佛者。是不著佛求。毁于法者。
是不著法求。不入众数者。是不著僧求。终不
得灭度。是智用现前。若如是解者。便得
法喜禅悦之食 二曰。不断声色是随堕。
以不明声色故随处堕。须向声色有出身之
路。作么生是声色外一句。答声不是声。色
不是色。故云不断。指掌当指何掌也 三
曰。不受食是尊贵堕。须是知那边了。却来
这边行履。不虚此位。即堕尊贵矣。
* 正命食(新添)
寂音曰。瑜伽师地论曰。死有三种。谓寿尽故。
福尽故。不避不平等故。当知亦是时非时死。
或由善心或不善心或无记心。云何寿尽死。
曹洞宗¶ 第 318b 页 T48-0318.png
犹如有一随感。寿量满尽故死。此名时死。云何福尽故死。犹如有一资具缺故死。云何不
避不平等故死。如世尊说九因九缘。未尽寿
量而死。何等为九。谓食无度量。食时不宜。
不消复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医药。不
知于己。若损若益。非时非量。行非梵行。此名
非时死。予以是观之。乃知时而食。即不枉
死名正命食。黄檗曰。今时才出众来者。只
欲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
多解翻成壅塞。惟多与儿乳酪。消与不
消。都总不知。三乘学道人皆此样。尽名食不
消。食不消者。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去
生灭边收。真如之中。无此事故。以此知。曹山
贵正命食立三堕。
* 不断声色堕随堕尊贵堕(新添)
寂音曰。维摩经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揣食。为
不受故。应取彼食。以空聚想入于聚落。所见
色与盲等。所闻声与响等。所嗅香与风等。所
食味不分别。受诸触如智證。知诸法如幻相。
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生。今则无灭。此不断
声色堕所繇立也 又曰。须菩提不见佛不
闻法。彼外道六师。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
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此随堕之所繇立
也 又曰。谤于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
灭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此尊贵堕之所
繇立也。予尝观曹山。其自比六祖无所
愧。以其荡圣凡之情有大方便。南泉曰。三世
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乃不如曹山
止立一堕字耳。
* 寂音三堕颂
曹洞宗¶ 第 318c 页 T48-0318.png

「 纷然作息同。
银碗里盛雪。
若欲异牯牛。
与牯牛何别。
(髅)。」
「 有闻皆无闻。
有见元无物。
若断声色求。
木偶当成佛(随)。」
「 生在帝王家。
那复有尊贵。
自应著珍御。
顾见何惊异(尊贵)。」
* 百丈端(三堕颂并总)
「 著起破襕衫。
脱下娘生裤。
信步入荒草。
忘却长安路(髅)秦楼歌夜月。
魏阙醉春风。
家国倾亡后。
乡关信不通(随)独坐孤峰顶。
轮蹄绝往还。
可怜一双足。
曾不到人间(尊贵)云不恋青山。
镜不笼妍丑。
未透鬼门关。
逐处成窠臼(总)。」
* 一披毛戴角随髅自在
「 头角混泥尘。
分明露此身。
绿杨芳草岸。
何处不称尊。」
* 二见色闻声随处自在
「 猿啼霜夜月。
花笑沁园春。
浩浩红尘里。
头头是故人。」
* 三礼绝百僚尊贵自在
「 画堂无锁钥。
谁敢跨其门。
莫怪无宾客。
从来不见人。」
* 总颂
曹洞宗¶ 第 319a 页 T48-0319.png

「 昨夜荒村宿。
今朝上苑游。
本来无位次。
何处觅踪繇。」
* 三种渗漏
师谓曹山曰。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
昧。事最的要。今以授汝。汝善护持。无令断
绝。遇真法器。方可传授。直须秘密。不可彰
露。恐属流布。丧灭吾宗。末法时代人多乾
慧。若要辨验向上人之真伪。有三种渗漏。
直须具眼。
一见渗漏。机不离位堕在毒海。妙在转位也。
明安云。谓见滞在所知。若不转位即在一
色。所言渗漏者。只是可中未尽善。须辨来踪
始得相续玄机妙用。
二情渗漏。智常向背。见处偏枯。
明安云。谓情境不圆滞在取舍。前后偏枯鉴
觉不全。是识浪流转。途中边岸事(一作途中未分边岸事)
直须句句中离二边不滞情境。
三语渗漏。体妙失宗机昧终始浊智
流转不出此三种。
明安云。体妙失宗者。滞在语路句失宗旨。机
昧终始者。谓当机暗昧。只在语中宗旨不圆。
句句中须是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始得
妙旨密圆也。
* 泐潭照三渗漏颂
「 天下溪山绝胜幽。
谁能把手共同游。
回头忽听杜鹃语。
笑指白云归去休(见)。」
「 昔年曾作参玄客。
遍扣玄关穷要脉。
更阑墨汁污皂衫。
说向他人口门窄(情)。」
曹洞宗¶ 第 319b 页 T48-0319.png

「 木人岭上轻开口。
石女溪边暗点头。
堪笑当年李太白。
夜来还宿钓渔舟(语)。」
* 洞山三路接人
僧到夹山。山问。近离甚处。僧云洞山。夹山
云。洞山有何言句。僧云。和尚道。我有三路接人。夹山云。有何三路。僧云。鸟道玄路展手。山云。实有此三路那。僧云。是山云。鬼
持千里钞林下道人悲。后浮山圆鉴云。不因
黄叶落。争知是一秋(或曰。尊宿举论而曰。轨持千里钞。林下道人孤。或曰。轨
持千里钵。林下道人孤)。
* 曹山三种纲要颂
「 金针双锁备。
挟路隐全该。
宝印当空妙。
重重锦缝开(敲唱双行)。
交互明中暗。
功齐转觉难。
力穷忘进步。
金锁网鞔鞔(金锁玄路)。
理事俱不涉。
回照绝幽微。
背风无巧拙。
电火烁难追(三不堕凡圣。又曰理事不涉)。」
* 明安三句
安一日示众。吾有三句。平常无生句。
妙玄无私句。体明无尽句。时有僧问。如何是
平常无生句。安云。白云覆青山。青山不露顶。如何是妙玄无私句。安云。宝殿无人空
侍立。不种梧桐免凤来。如何是体明无尽句。
安云。手指空时天地转。回途石马出纱笼。
* 琅琊觉答三句(海印信答附)
琊因僧请益次乃曰。山僧亦有三句报答大阳。僧问。如何是平常无生句。琊云。言前无
的旨。句下绝追寻。印云三脚虾蟆背巨鳌。
如何是妙玄无私句。琊云。金凤不栖无影
树。玉兔何曾下碧霄。印云。白云覆青山。
如何是体妙无尽句。琊云。三冬枯木秀。九
曹洞宗¶ 第 319c 页 T48-0319.png
夏雪花飞。印云。须弥顶上浪滔天。琊云。将此三句语。供养大阳和尚便下座。
* 曹山四禁语(或谓投子语)
「 莫行心处路。
不挂本来衣。
何须正任么。
切忌未生时。」
* 门风偈(芙蓉楷 自得晖 古德)
** 妙唱不干舌
「 (一)刹刹尘尘处处谈。
不劳弹指善财参。
空生也解通消息。
花雨岩前鸟不衔(芙蓉)。」
「 (六)如如寂灭似无情。
一句从来本现成。
舌运广长元不间。
雪峰相见望州亭(自得)。」
「 古佛巍巍体广长。
交光丝网刹尘彰。
也知不费娘生舌。
岩桂庭花善举扬(古德)。」
** 死蛇惊出草
「 (二)日炙风吹草里埋。
触他毒气又还乖。
暗地忽然开死口。
长安依旧绝人来(芙蓉)。」
「 (七)金鞭遥指玉堂寒。
惊起将军夜出关。
三尺镆铘清四海。
搀旗一扫绝痴顽(自得)。」
「 死蛇打杀露霜牙。
无底篮盛臭莫加。
既是善呼须善遣。
触他毒气丧浑家(古德)。」
曹洞宗¶ 第 320a 页 T48-0320.png

** 解针枯骨吟
「 (三)死中得活是非常。
密用还他别有长。
半夜髑髅吟一曲。
冰河发焰却清凉(芙蓉)。」
「 (八)宫漏沈沈夜色深。
灯残火尽绝知音。
木人位转玉绳晓。
石女梦回霜满襟(自得)。」
「 功齐功化旨何深。
岂使膏肓便陆沈。
父子不传真秘诀。
解针枯骨作龙吟(古德)。」
** 铁锯舞三台
「 (四)不落宫商调。
谁人和一场。
伯牙何所措。
此曲旧来长。」
「 (九)铁牛无角卧山坡。
鞭起如飞见也么。
闹市横骑人不会。
抬眸鹞子过新罗(自得)。」
「 乾闼婆王鼓似雷。
灵山献乐未空回。
海波汹汹须弥震。
何妨铁锯舞三台(古德)。」
** 古今无间(宏智录洎诸家语。不见有古今无间之题。独芙蓉有此颂)
「 (五)一法元无万法空。
个中那许悟圆通。
将谓少林消息断。
桃花依旧笑春风。」
* 五转位(古德立题 自得晖颂)
** 匣内青蛇吼
「 (十)宝剑横斜天未晓。
洗清魔佛逼人寒。
匣中隐隐生光处。
衲子徒将正眼看。」
** 金针去复来
「 (十一)清虚大道长安路。
往复何曾有间然。
暗去明来锋不露。
渠侬初不堕中边。」
** 秦宫照胆寒
「 (十二)岩房阗寂冷如冰。
妙得真符处处灵。
转侧无依功就位。
回头失却楚王城。」
** 五天银烛辉
「 (十三)五天皎皎玉轮孤。
一点光明分鉴湖。
闲
曹洞宗¶ 第 320b 页 T48-0320.png
十方沙界大毗卢。」** 深岩藏白额
「 (十四)白额深藏烟雾昏。
异中来也自惊群。
草深直下无寻处。
触著轻轻祸到门。」
** 曹洞机汾阳(汾阳)
「 (十五)楼阁千家月。
江湖万里秋。
芦花无异色。
白鸟下汀洲。」
** 宗旨古德(古德)
「 (十六)洞下门庭理事全。
白云岩下莫安眠。
纵饶枯木生花去。
反照荒郊不直钱。」
* 古德分三种功勋(新增)
** 正位一色
「 无影林中鸟不栖。
空阶密密向边迟。
寒岩荒草何曾绿。
正坐堂堂失路迷。」
** 大功一色
「 白牛雪里觅无踪。
功尽超然体浩融。
月影芦花天未晓。
灵苗任运剪春风。」
** 今时一色
「 髑髅识尽勿多般。
狗口才开落二三。
日用光中须急荐。
青山只在白云间。」
* 宏智四借颂
** 借功明位
「 (十七)蘋末风休夜未央。
水天虚碧共秋光。
月船不犯东西岸。
须信篙人用意良。」
** 借位明功
「 (十八)六户虚通路不迷。
太阳影里不当机。
纵横妙展无私化。
恰恰行从鸟道归。」
** 借借不借借
「 (十九)识尽甘辛百草头。
鼻无绳索得优游。
不
曹洞宗¶ 第 320c 页 T48-0320.png
始信南泉唤作牛。」** 全超不借借
「 (二十)霜重风严景寂寥。
玉关金锁手慵敲。
寒松尽夜无虚籁。
老鹤移栖空月巢。」
* 曹洞门庭
曹洞宗者。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
就语接人。看他来处。忽有偏中认正者。忽有
正中认偏者。忽有兼带。忽同忽异。示以偏
正五位。四宾主功勋五位。君臣五位。王子五
位。内外绍等事。偏正五位者。正中偏者。体
起用也。偏中正者。用归体也。兼中至。体用
并至也。兼中到。体用俱泯也。四宾主。不同
临济。主中宾。体中用也。宾中主。用中体也。
宾中宾。用中用。头上安头也。主中主。物我双
忘。人法俱泯。不涉正偏位也。功勋五位者。明
参学功位至于非功位也。君臣五位者。明有
为无为也。王子五位者。明内绍本自圆成。外
绍有终有始也。大约曹洞家风。不过体用
偏正宾主。以明向上一路。要见曹洞么。佛祖
未生空劫外。正偏不落有无机。
* 要诀(山堂淳)
新丰一派荷玉分流。始因过水逢渠。妙见无
情说法。当今不触。展手通玄。列五位正偏。分
三种渗漏。夜明帘外。臣退位以朝君。古镜台
前。子转身而就父。雪覆万年松径。夜半正明。
云遮一带峰峦。天晓不露。道枢绵密。智域渊
深。默照空劫已前。湛湛一壶风月。坐彻威音
那畔。澄澄满目烟光。不萌枝上花开。无影
树头凤舞。机丝不挂。个中双锁金针。文彩
曹洞宗¶ 第 321a 页 T48-0321.png
纵横里许暗穿玉线。双明唱起。交锋处知有天然。兼带忽来枯木上。须能作主不存正
位。那守大功。及尽今时。宁容尊贵。截断情
尘见网。掣开金锁玄关。妙协全开。历历髅
中混迹。平怀常实。明明炭里藏身。卷舒不落
功勋。来去了为变易。欲使异苗蕃茂。贵在
深固灵根。若非柴石野人。争见新丰曲子(柴石野人
浮山圆鉴之别号也)。
* 古德纲宗颂
「 荆棘丛生三二五。
烟云罩径孰能寻。
乌鸡冒雨冲阳焰。
赤蝀穿楼和哑(哑当音厄笑语声。易曰笑言哑哑。赤蝀穿楼和哑音。此无语中有语也。人多作瘖哑之哑非也)音。
广泽芦花藏雪密。
收纶钓艇弄湾深。
当轩黯黯无秦镜。
散发斜眉下翠岑。」
* 宝镜三昧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
银碗盛雪。明月藏鹭。髅之弗齐。混则知处。
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
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夜半
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虽非有
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
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
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不得物。语
未正故。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
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正中妙挟敲唱
双举。通宗通途。挟带挟路错然则吉。不可犯
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然昭著。
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
有顿渐。缘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规矩。通宗
曹洞宗¶ 第 321b 页 T48-0321.png
圣悲之为法檀度。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
成。十劫观树。如虎之缺。如马之馵。以有下
劣。宝儿珍御。以有惊异。狸奴白牯羿以巧
力。射中百步。箭锋相直。巧力何预。木人方
歌。石女起舞。非情识到。宁容思虑。臣奉于
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潜行密
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
人天眼目卷之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