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83a 页
卷一 第 183a 页
No. 2046
马鸣菩萨传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有大师名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时长老
胁勤忧佛法入三昧观。谁堪出家广宣道化
开悟众生者。见中天竺有出家外道。世智聪
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议
卷一 第 183b 页 T50-0183.png

供养。时长老胁。始从北天竺欲至中国。城名
释迦。路逢诸沙弥。皆共戏之。大德长老与我
富罗提。即有持去者。种种嫐之辄不以理。
长老胁颜无异容恬然不忤。诸沙弥中广学
问者。觉其远大疑非常人。试问其人观察所
为。随问尽答而行不辍足。意色深远不存近
细。时诸沙弥具观长老德量冲邃。知不可测
倍加恭敬。咸共侍送。于是长老胁。即以神力
乘虚而逝到中天竺。在一寺住问诸比丘。何
不依法鸣揵椎耶。诸比丘言。长老摩诃罗。有
以故不打也。问言何故。答言。有出家外道善
能论议。唱令国中诸释子沙门众。若其不能
与我论议者。不得公鸣犍椎受人供养。以有
此言是故不打。长老胁言。但鸣犍椎。设彼来
者吾自对之。诸旧比丘深奇其言。而疑不能
辨。集共议言且鸣犍椎。外道若来。当令长
老任其所为。即鸣犍椎。外道即问。今日何故
打此木耶。答言。北方有长老沙门。来鸣犍椎
非我等也。外道言。可令其来。即出相见。外道
问言。欲论议耶。答言然。外道即形笑言。此长
老比丘形貌既尔。又言。不出常人。如何乃欲
与吾论议。即共要言。却后七日。当集国王大
臣沙门外道。诸大法师于此论也。至六日夜
长老胁。入于三昧观其所应。七日明旦大众
云集。长老胁先至即升高座。颜色怡怿倍于
常日。外道后来当前而坐。占视沙门容貌和
悦志意安泰。又复举体备有论相。便念言将
无非是圣比丘耶。志安且悦又备论相。今日
卷一 第 183c 页 T50-0183.png

外道言若负者当断其舌。长老胁言此不可
也。但作弟子足以允约。答言可尔。又问谁应
先语。长老胁言。吾既年迈故从远来。又先在
此坐理应先语。外道言亦可尔耳。现汝所说
吾尽当破。长老胁即言。当令天下泰平大王
长寿国土丰乐无诸灾患。外道默然不知所
言。论法无对即堕负处。伏为弟子剃除须发。
度为沙弥受具足戒。独坐一处心自惟曰。吾才
明远识声震天下。如何一言致屈便为人弟
子。念已不悦。师知其心即命入房。为现神足
种种变化。知师非恒心乃悦伏。念曰吾为弟
子固其宜矣。师语言汝才明不易真未成耳。
设学吾所得法。根力觉道辩才深达。明审义
趣者。将天下无对也。师还本国弟子住中天
竺。博通众经明达内外。才辩盖世四辈敬伏。
天竺国王甚珍遇之。其后北天竺小月氏国
王。伐于中国围守经时。中天竺王遣信问言。
若有所求当相给与。何足苦困人民久住此
耶。答言汝意伏者送三亿金当相赦耳。王言
举此一国无一亿金。如何三亿而可得耶。答
言汝国内有二大宝。一佛钵二辩才比丘。以
此与我足当二亿金也。王言此二宝者吾甚
重之不能舍也。于是比丘为王说法。其辞曰。
夫含情受化者天下莫二也。佛道渊弘义存
兼救。大人之德亦以济物为上。世教多难故
王化一国而已。今弘宣佛道自可为四海法王
也。比丘度人义不容异功德在心理无远近。
宜存远大何必在目前而已。王素宗重敬用
卷一 第 184a 页 T50-0184.png

王奉佛钵固其宜矣。夫比丘者天下皆是当
一亿金。无乃太过。王审知比丘高明胜达。导
利弘深辩才说法乃感非人类。将欲悟诸群
惑。饿七匹马至于六日旦。普集内外沙门
异学请比丘说法。诸有听者莫不开悟。王系
此马于众会前以草与之(马嗜浮流故以浮流草与之也)马垂泪
听法无念食想。于是天下乃知非恒。以马解
其音故。遂号为马鸣菩萨。于北天竺广宣佛
法。导利群生善能方便。成人功德四辈敬重。
复咸称为功德日。
马鸣菩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