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淡庵先生逸集附录卷之一
淡庵先生逸集附录卷之一 第 x 页
淡庵先生逸集附录卷之一
 附录上
  
淡庵先生逸集附录卷之一 第 319H 页
赠遗诸篇
  寄白和父谏议(稼亭)
 日饮黄封醉似泥。时时骑马欲鸡栖。世无韩子争臣论。谁见温公谏院题。
  寄白和父(稼亭)
 岁晚江山复旧游。从今直欲理渔舟。先生比我年颜少。努力匡时到白头。
  次白和父(稼亭)
 
吾生好远游。山水极深幽。都下数阅月。江南十经秋。自讶今日计。赁屋久淹留。穷通要有命。强颜何所求。孀亲亦已老。故山归梦稠。君看富儿门。不容吾辈流。(按此诗即次韵。而原韵佚不传。)
  约游白和父园(雪谷郑 誧)
 山中春风若相期。山下人家花满篱。风烟十里画不如。画中景物何足奇。溪童赊酒解醉客。客居谁复攒其眉。门外河沙也不远。黄昏灯火映罗帷。花间明月对歌人。共嗅清香闻
淡庵先生逸集附录卷之一 第 319L 页
竹枝。请君莫羡杨州鹤。此乐与彼谁增亏。
  辅仁堂感怀(先生尝以辅仁名堂○陶隐李崇仁)
 罢相归来讲素王。抠衣曾入辅仁堂。如今报德嗟无地。敬为公拈一瓣香。
  读淡庵白先生斥佛疏(县监朴 愚)
 忆昔聘曾祖。斥邪独名家。谁知去莠力。能培五谷嘉。
动斋说(霁亭李达衷)
    常侍白公文宝。尝有说动之命。而予不敢者久矣。今公之存抚关东也。君子皆有诗。予有忧患来。诗益拙。不能为之歌咏。姑以动斋说为别。以代一夕之话。观者幸毋诮。
 动也者。吉凶悔吝之所由生。虽圣人未尝不致意于此。故非礼则勿之。虑善则以之。方其静也。不养之以诚敬。则其发也。或归于躁妄矣。动之时义盛矣哉。乾之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而健。动之至也。而君子以之则强且不息。然犹有勿用之潜。有悔之亢。故或见而田。或跃而渊。且惕且厉。然后可以有
淡庵先生逸集附录卷之一 第 320H 页
为也。苟非其时。动必殆矣。善处动者。必待时必顺时。时者。几也。见几而动者。其惟君子乎。稷山白常侍扁其所居曰动斋。其所以自处者不既丕乎。予闻之。动静之理。循环无端。静而动。动而静。互为其根。而无毫发之间。一于静不可。一于动亦不可。而公之所以取动者何居。予思之不得。乃题动于壁而观其义。有问则曰。某公之扁。或曰。公过于仁厚而歉于勇敢。其将以自励乎。或曰。欲彼必由此。亦理也。公之名日腾而不可掩。故将由动而求静也非也。居。吾语子。一阴一阳之谓道。动静之义也。圣人贵阳而贱阴。将为圣人之徒者。宁可不知其所励哉。公之动也。内而尧吾君。外而尧吾民。敷阐大猷。优游至治。不极不止。其为动为如何哉。然亦不足为公之动。公之居是斋也。整襟肃容。寂无思为。凝然而坐。人知其为静。而不知其有不动之动也。公尝由定静安虑之乡。游于大化圣神之国。主至善之家而永用焉。一日。上御明光殿。召见公。问以天下之故。对称旨。上甚悦曰。朕将大用。赐以
淡庵先生逸集附录卷之一 第 320L 页
中和之酒。公辄釂而醉。休于所居之斋。或曰命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