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记言卷之十二○中篇 第 x 页
记言卷之十二○中篇
族氏
族氏
记言卷之十二○中篇 第 75H 页

族氏之书。古太史所职。周官小史。奠系世。辨昭穆。春秋祭酺。族师书孝友睦姻有学者。其有不孝不友不睦不姻者。大司徒以乡刑纠之而主孝。呜呼。圣人之教远矣。祖而父。父而子。子而孙。诸父分于祖。兄弟分于父。由再从三从以降。至于族子族孙。系属愈远。亲爱愈疏。然推其本。则出于一祖。实一气而分。故人之性。莫不知爱类而相仁。盖圣人之治。因其性而帅之以仁。此周官之教也。族谱之书。周官奠系世。辨昭穆之遗也。吾族氏出自驾洛。谱牒所记。自我孔岩村主以后。著于谱牒。号为甲族。自得姓来二十六世七世。凡七百馀年。说部曰。许氏终丽五百年。作相者十一人。莞枢者六人。学士九人。尚主者五人。仕于元者二人。封君者十四人。至本朝。相三人。赞成二人。六卿四人。功臣三人。学士十二人。又自我 仁孝以来。名臣贵人。又不止一人二人而已。可谓祖先积仁累善之报也。我八世祖
记言卷之十二○中篇 第 75L 页

闻韶族契序
周典小宗伯。掌三族辨亲疏之政令。礼。子姓兄弟。虽出于再从三从。死而无服。吊死则袒免。娶妻则同姓不相娶。皆不忘厥初。本乎亲亲者也。虽昭穆疏远。推其所自出。则一祖而分。不可以疏远。而视之如路人。后来族契之作。其义出于此。今者闻韶族契。其契式辨昭穆。叙亲爱。喜有庆。忧有恤。行有饯。时有会。以讲信修睦。敦孝悌。厚风俗。殆古之遗教。嗟乎。世道既下。善俗日败。古事古礼。今不可复见。仆于此。重为之叹息而识之。 上之十年孟春下浣。孔岩许穆。记。
韩氏八祖族图序
人有族类。虽所重。在一祖。然推其先本。血气之分。仁爱之理。外亲亦然。九族之内。虽疏远。亦不可如路人。推父而有祖有外祖。推母而有祖有
记言卷之十二○中篇 第 76H 页

记言卷之十二○中篇
寿考
庆寿宴图记
万历三十年我 昭敬大王三十五年秋。承政院启曰。前参议李蘧有老母。今年九十九。圣人之治。当有老老之典。 上感其言。厚赐之。至明年正月。 上曰。李蘧之母今年百岁。自今岁首。
记言卷之十二○中篇 第 76L 页

记言卷之十二○中篇 第 77H 页

贞敬夫人宋氏挽诗(并序)
原任判中枢赵公。前年以大年进阶崇禄大夫。冬。大夫人宋氏卒。色养七十年。昔老莱子行年七十。事亲不怠。自古传之。今公行年八十。衰麻戚容即位哭。吊者大悦。今以月日葬。
记言卷之十二○中篇 第 77L 页

棘兮栾兮。邦之寿考。柏椁辁车。大葬寿母。母以子贵。礼仪孔式。黼荒画帷。鳖甲三尺。黻翣画翣。御用白茅。鸾车五乘。太牢五苞。乘人专道。三百劝防。蒙魌扬楯。殴却方良。葬而即远。赠以纁玄。交以神明。神明之器。槃匜南流。木衡刍灵。厚德之报。无灾无眚。神道妥宁。
己酉司马试回年榜会序
万历己酉。国子试士。当 宣祖世。历 仁祖 孝宗之世。至 上之八年。二百九十六甲子周矣。同榜诸公李参判八十一。尹敦宁九十一。洪中枢八十五。稽之三代之礼。皆在国老乞言惇史之年者也。当年李参判才弱冠。擢为壮元。其文章脍炙一时称杰作。至今传诵未已。况其人在世乎。三老以其年月日行同榜会。循次宴集。李参判孟夏节后十日庚辰。尹敦宁仲夏节前七日甲午。洪中枢月半匽之伏五日丙午也。皆以寿考。重修前甲子古事。可谓胜迹而亦世之所罕有也。未知太史氏书其事。以侈治世美事乎。或落莫否。嗟乎。今已数年月日。李参判,尹敦
记言卷之十二○中篇 第 78H 页

寿族
洪裕孙。南阳人。佔毕弟子。文章甚奇。自号曰筱丛子。燕山时。有史祸。祸及士林。善类皆死。筱丛子洁身奇伟。以寿终。其子至性。博于百家。既无所不通。教授千人。亦以寿考闻。又其子赞天。虽不及其先人。亦八十古人。自我 庄宪时。至我纯孝之世。二百七十馀年。洪氏三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