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记言卷之二十二○中篇 第 x 页
记言卷之二十二○中篇
善行
[自叙]
吾避乱出岭南。得绝行三。一文继达。二权乙。三东莱妪。皆前古之所罕有者也。识之。以为江右善行之首。
乙初见寒冈先生。先生字之曰次甲者也。 妪无子死。父老皆曰贤妪也。葬而封之。咸安放牧。问东莱妪冢。
江右三绝行
善行
[自叙]
吾避乱出岭南。得绝行三。一文继达。二权乙。三东莱妪。皆前古之所罕有者也。识之。以为江右善行之首。
乙初见寒冈先生。先生字之曰次甲者也。 妪无子死。父老皆曰贤妪也。葬而封之。咸安放牧。问东莱妪冢。
江右三绝行
记言卷之二十二○中篇 第 116H 页

文继达丕承。其先本湖南之南平县人。中世徙大岭之南。自其父祖始居三嘉县并木里。君武人子。虽无所学。有至性。其乡有隐君子曹敬德先生者。以女妻之。君父事之。其父任尝得叛奴。讼而治之。反为所贼杀。君日号哭讼于方伯。雠族类强力行赂以求脱。君与母诀曰。雠不复。誓不与共生。为之七年不除丧。转讼数郡。羸毁愈苦。南方之人士感其行。争与同雠之。雠计不知所出。日夜为反杀之谋。君辛苦羁旅。悒悒困不得理。常砺剑。欲必斗而死。尝过峡中。日暮独行。
记言卷之二十二○中篇 第 116L 页

孝子权乙
权乙。字次甲。昌原上南海上人也。乙以乙未岁生。故父呼曰乙。而父死不改。因遂名之。父当丁酉之乱。奔窜海岛。溺海死。时乙幼无所知。及髫龀。始有知。从群小儿戏嬉而归。问其母曰。儿皆有父而我独无。何也。母于悒曰。汝唯童騃无所知。遭乱。父涉海死海中。吾与汝嫠孤无所告。零丁至此。因泣之。乙惊痛悲伤之。自此。凡食物之
记言卷之二十二○中篇 第 117H 页

赞曰。乙幼无所知。生九岁能立行如此。长则又学以益之。又教其子以礼。贤也。治西安城里。有孝子冢。观察使林公坛。追其善行。恤其家。
东莱妪
东莱妪者。本东莱私娼也。 昭敬王二十五年。有倭寇。大掠货宝妇女而归。妪三十馀被掳。至倭中十馀年矣。三十九年春。有奉使者还。倭既和亲。还前所掳获人口。妪亦得还。妪有老母。当乱相失。归问其母。皆曰。乱中。亦被掳不还。盖母与女俱在倭中十年。不相知。妪私与其族诀。誓
记言卷之二十二○中篇 第 117L 页

金沟柳节妇旌门记
节妇柳氏。县令湋之孙。奉事匡民之女。而儒生宋昈之妻也。柳氏出嫁之年。其夫死。勺水不入口。号哭不绝声。积四十馀日。吊者大戚。常以死誓心。舅姑知其有必死志。昼夜守之。常引古譬晓。又泣谓曰。吾儿不幸早夭而无子。鬼神无所托。忍死终年。无绝其祭祀。为已化者。亦无憾也。其心以为祭有时而尽。死而同穴无穷。阳示之
记言卷之二十二○中篇 第 118H 页

节行传
李文忠公侧室女事。(见完善君墓碣下。)
积城百姓李贵男妻。丙子之乱。匿于山中。为贼所逼。行过其庐。立不动。贼拔剑。斫其肤。刳其肠而杀之。有畜狗守之三日三夜。乌鸢不敢食。乡里称之曰。异哉。烈女之行也。其畜狗。亦知以义相报云。
私属县北江上人赵男。为儿时。其父死于壬辰之乱。不知死处。既长。为之追丧三年。老而死。谓其子曰。我死。毋埋我。弃我于野。安我。善也。其子不忍也。衣之以薪。掩其体。而不穿不封。嗟乎。亦可谓孝子之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