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x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疏(蔡彭胤仲耆甫著)
疏(蔡彭胤仲耆甫著)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395H 页

伏以昊穹降割。 大行大王奄弃群臣。深山穷谷。莫不奔走号恸。日月遄迈。 因山已迫。仰惟 圣孝天至。哀慕冞切。臣待罪岭邑。疾病垂死。扶曳起程。将以趍哭 殡殿。少展分义。触冒冰雪。宿痾增剧。僵卧逆旅。进退俱穷。格外宠擢。出于梦寐之所不到。 天谕俨降。行路传耸。惶骇惝恍。五情无主。良久悸定。涕汗交流。银台禁近。地望悬绝。墨绶遐陬。摈弃是甘。而误恩隆挚。骤躐至此。虽以覆焘之仁。不忍一物之失所。收之朽钝之馀。拔之沉抑之中。以无捐簪履之旧。而怵迫之情。臲𡰈之踪。诚有所踧踖而不敢进者。不得不拜章仰暴于 天地父母之前。以冀怜察。而随疏前进。俟 命城外。疏未及彻。幸蒙 恩遆。感激洪私。终不敢一向偃伏。玆用秪肃军衔。粗伸惶霣之忱矣。乃者 睿念曲垂。前命荐申。继而有解由勿拘之 命。臣是何人。得此有国君臣以来所罕有之异数于今日 圣明之下哉。 恩纶不拘于金科。召牌又降于寓次。区区情势所不敢计。而廉义所关。亦何可默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395L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396H 页

辞右副承旨疏(丁未)
伏以人臣之受知于 君父。夫岂徒然哉。必须诚意孚而望实协。然后授受为不虚。未有鲁莽癃朽疏远嵚崎如臣之甚。而乃能上误容光之照。与沐咸亨之施者也。臣之百无一能。分甘废弃。民社之寄。亦惧不称。而幸遭千一之昌会。滥蒙前后之异数。始拔于米盐之中。而骤跻于近密之班。继还峡府已褫之鞶。而荐降湖堂旧颁之箑。荣踰涯分。事旷千古。臣尝铭肝镂肌。中夜涕泣。一心陨结。神明实鉴。不意银台 新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396L 页

辞大司谏疏(戊申)
伏以臣嵚崎留落。仆遫单疏。俛伏田庐。已迫桑榆。分毫无当于世路。意望久息于荣涂。晚误 圣明之隆知。荐荷抆拭之鸿恩。数旬之内。除旨押宣。惊惶感激。𨃃蹶奔趍。只欲叩谢 天陛以粗伸分义。一觐 清光以少遂诚愿。而后退填丘壑。庶无馀憾而已。衔恩怵惕。未忍便诀。因仍蹲冒于近密之地。昏耗失次于厦毡之间。惭悚战恐。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乃于千万梦想之外。薇垣 新命。又下于银台持被之夜。闻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397H 页

进八箴疏
伏以臣癃衰迂缓。志气消靡。误蒙 特达之知。畀以言议之责。疏远贱臣。何以得此。循省愧惧。一日难冒。适缘试事之迫急。不敢迟回于往役。黾勉承 命。初非因仍盘礴之计。浃旬祗赴。晓夕奔忙。风寒所触。宿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397L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398H 页

人主一心。万化之原。翻车不定。明镜乃昏。忿懥好乐。百邪抵巇。难开者惑。难解者疑。正之有要。我有严师。诚以本之。敬以持之。舜曰精一。孔云克复。一家有主。八窗洞辟。见之既明。养之既熟。扩此善端。以究大业。
(右正心)
大经大法。方册焉具。帝王之学。岂伊章句。史师其迹。经师其意。匪资自圣。要以明理。理既明矣。心术乃正。贤邪毕烛。治乱如镜。前言往行。厥有得失。以监以戒。反身践实。道积于躬。德修罔觉。缉熙光明。措之事业。
(右懋学)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398L 页

(右训储)
一人继天。四方环向。不有标准。于何取正。无东无西。不南不北。孰为淫朋。孰为比德。寻戈后笑。弄九消意。皇敛时福。惟人是视。有猷用锡。不协亦受。畴行不羞。畴谷不富。王道如砥。偏陂不作。卓哉斯极。诞无我则。
(右建极)
毋人择官。殹官择人。惟能以乂。哲王知臣。阳刚易知。阴柔难测。众好亦察。而恶亦察。何疏何戚。何远何迩。片善必甄。尺朽不弃。宜左而左。宜右而右。无悦轻俊。无遗寿耇。鼎无拄车。薰无杂莸。载其难慎。以张王猷。
(右用人)
转圜者隆。置瑱者倾。断靷不诛。戢槛而旌。昌言以拜。拂士乃进。孰敢有隐。恐惧不尽。是非依违。群情滋疑。颜色声音。谗谄易窥。雷威虽严。犯之勿折。颔鳞虽逆。婴之勿杀。虚襟而受。导以不讳。夫子实云。绎之为贵。
(右纳谏)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399H 页

(右恤民)
有德有人。财用爰肇。外内勿紊。疾舒有要。易揭制度。传本敬信。十家之产。明主所靳。一粒毋渫。农夫之血。一丝毋戏。寒女之髓。脯林酒池。其国乃乱。恶衣菲食。惟德无间。侈约之分。圣狂之悬。节之以道。社稷其延。
(右节财)
东宫薨逝后。与仲兄联名陈慰疏。
伏以昊天不吊。 离日奄晦。臣民之恸。穹壤罔极。臣等所居僻远。既不及奔候于议药之日。承 讳受衰之后。不敢一日宁处。扶策癃朽。剋日趍赴。猝值凌冱。不能趱进。又后于公除之慰班。分义亏缺。摧霣益深。惟愿亟赐谴责。以励臣节焉。仍窃伏念 殿下以止慈之圣心。遭难忍之至痛。臣等奉读前后药院宾厅之 批。自不觉悲咽而涕蔌蔌也。惟我 东宫邸下。睿质歧嶷。仁孝夙彰。实我东方亿万年无彊之基。环海含生之伦。莫不延颈而愿死。何天之笃降酷祸。夺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399L 页

辞加资疏
伏以臣伏闻昨因该曹覆启。有特为加资之 命。臣闻来怵然而骇。恧然而惭。不自觉面颈之赤而汗至踵也。夫褒抑剂而后朝章无𨂂盭之失。受授当而后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0H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0L 页

辞都承旨疏(己酉)
伏以臣于昨日政厅。伏奉 恩批。循资序升。以臣为都承旨。惊惶震越。愧汗被面。退伏私次。夜不能寝。揣分量力。终有所不敢冒进者。不得不披露肝膈。悉暴于 天地父母之下。以冀垂察。臣以 三朝旧物。弱冠通籍。首尾四十有一年。屏于丘樊。栖于郡邑。幸而不死。谬荷旷世之隆知。玷辱迩列。至六至七。既不能循墙而走免。则只得随班而进。毙而后已。逶迤忝窃。又叨格外之秩。辞避不力。讥议不识。抗颜供职。挨过旬日。古人所谓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者。臣实惧焉。臣癃朽疲孱。昏愦儱侗。出入 香案之前者。未为不多。而每当登 筵。辄复兢慄。趍走拜伏。颠忙失次。伏想 殿下必已俯烛而洞悉矣。向微 殿下恢天地之量而藏山薮之疾。臣之得免谴斥。保有今日。庸可冀乎。其不足备数于诸僚之后也亦审矣。况此一院之长。地望尤别。夫岂如臣无似。见事常迟。应辞常遁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1H 页

辞都承旨疏
伏以臣宜休而不休也亦以久矣。人言之来。固臣自掇之耳。玆者前正言吴瑗。以臣前日所达朴长润事。论臣至深。至曰渠亦 先王臣子。安敢放肆无严若是。噫嘻。人心之危险一至此耶。臣素不识长润面目。但闻其父病必死。恻然悲之。敢援前后罪谪人给由归省之例。猥有所陈。不过仰体 圣上孝理之德意。使之来诀于未瞑之前而已。只辞片言。初不论其罪之轻重。而瑗之持臣。有若臣创出前例所无之言。得允乃已者然。岂瑗误闻筵席之话。抑勒而罪状臣耶。放肆无严。是何等罪名。而公然加之于人。藉躏而拳踢之乃尔也。臣之仄迹从班。徒荷 圣上特达之知。夤缘滥窃。循次至此。特一江湖之凫雁。尚何足费力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1L 页

辞艺文提学同春秋筹司堂上疏
伏以臣之不才。最出群臣之下。晚遭 盛际。冒玷宰官之列。衔 恩揣分。早莫懔惕。顷忝薇垣之长。曾不能叩閤一言。以效一日之责。此其罪。罢斥之有馀。台言峻发。责罚殊轻。杜门省愆。愧恧弥深。不意筹司之差。遽犯滥吹之讥。而甄叙之 命。随及待谴之中。至于艺苑提衡。春秋兼带。俱是何等极选。而一朝承乏。加之于万万不称之人耶。臣之始望。本不及此。惊骇震越。惝恍靡定。是何异于蚊山蚷河。而强僬侥以乌获之任耶。反覆循省。不知所以得至于此也。臣谟猷素短。不足以陪 国论。文字全芜。不足以资黼黻。而清涂华贯。不可以浅薄而玷污。虽人臣往役之义。固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2H 页

辞同义禁疏(庚戌)
伏以流光遄逝。 东宫邸下祥日奄过。臣民攀慕之恸。曷有其极。承华虚阒。宫属又撤。伏想我 殿下止慈之情。摧割益新。臣不揣时势。不量才地。坑阱在前。拳踢在后。而莫之知避。徒恃前后 宠眷之特殊。又狃东南试役之屡经。冥行妄进。卒辱 君命。此皆臣昏谬迷昧之罪也。 睿慈曲加。滥带先褫。杜门感颂。粗安愚分。不意金吾兼任之 命。又下于缩伏俟谴之中。以臣危臬之踪。其能有一分抗颜之路耶。彼龂龂者之继进所怀。丑诋尤酷。实是万万义理之外。自夫四十年以后。溯之于百年以前而无此骇举。向使臣诚有呶呶相难之意。前疏所陈。岂若是其寂寥消靡厌厌若泉下人哉。盖以白首残年。耻与年少人争口舌。以伤事面耳。飘瓦值风。虚舟触浪。虽有忮褊之心者。宜无恚怒。而公然叱辱。不少顾藉。都缘臣之窃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2L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书
上博泉李参判(沃)帖
博泉台丈閤下。天气薄寒。伏惟老爷体中康健。台丈彩侍动静亦万福。前日蒙惠古风诗二章。会病未有以复也。昨者采钓之暇。于书帙中得之。久矣。小生之不敏也。长者有贶而阙然敢至此也。辄追赓高韵以申谢。凡与人物者。久而责偿。必取息焉。谨两倍其数而仰投焉。贫人之债于人也。既以偿之。从而复乞焉。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3H 页

答李上舍(万秀)书
春寒。伏惟君实足下鼎䄄万吉。前日惠书。盛言文墨事。抑扬上下。意欲援而内诸明道之域。微足下说仆以甚。仆何以得此。仆尝自以先相公之知仆胜。仆之自知。今足下又以先相公之教教之。仆何人。乃辱公两世知遇哉。蒙示亭记。仆亦尝受先相公之托而未及效者也。今读足下之文。辞旨兼美。盖尽之矣。仆之言可以已。夫平泉花石之戒。亦肯搆之一事。宜足下敬守而不敢忘也。至于白傅养竹之说则思其人而爱其树之意也。仆与有感焉。足下世执弓裘之业。方且肆力于左,马,韩,苏之间。欲以淹贯之功。加之擩染之素。诚如足下之云下笔沛然。复见古之人于今之世也。盛矣。何敢望。仆于斯艺。非哆然以自憙者也。不过以谁昔应举之馀。遇娱乐则发之而已尔。遇悲忧则遣之而已尔。荒芜乱杂。随意而为之。盖不知胡然而为左。胡然而为马为韩为苏也。曷敢今越而昔至。以诬知我者哉。君子论不朽。言与其一。仆至懵陋。亦窃悲平生无以自表见于后世者。是区区者文字。苟不得已也则不得已。岂敢以为无益之空言而少之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3L 页

与权童子书
童子从吾游二年。属吾将南觐父母。童子亦东觐慈母。既登舟。追而与之书曰。风气渐高。行李何如。以吾之不能舍子。知子之不能舍吾也。所不能留子者。以而之思而亲。犹吾之思吾亲也。吾且南矣。子安得无东。而子之重为别者。非若儿女然。畏夫业之废隳也则吾闻之矣。圣人之教人先以孝。馀力以学文。子归从事斯言而力行之则有馀师矣。虽舍吾何伤。虽然妇人之爱少子异甚。子年始十三。非远游之日也。向子之亲已能舍子于怀。子亦留吾之门而久不去者。其意岂徒然哉。吾疏陋非能有益于子者。苟子之视吾也。若颠旭之观舞剑而悟草圣。龙城之问种树而得养人则几矣。九仞之山。亏于一篑。百里之行。半于九十。于戏。念之哉。子归勿迟。亦无久留。遂赋蒹葭之一章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答权进士(琛)书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4H 页

答郑使君(寿期)书
舜年使君足下。损惠诗律。抑扬顿挫。格力俱到。孰谓今世末矣。不可以复古也。至于欲破东西之语。尤见使君之雅意。果能是。古之道可以复行于今。岂唯文哉。然非言之艰。行之唯艰。使君能勉焉以不。向者赵大年亦自以能破东西。一枉再枉。申之以书牍。其所以相与者。亦不可谓不至矣。足下视之。今果何如哉。闻足下之云。大年之登永保亭也。辄把酒叹咜曰。仲耆住处不远而不得致。惜也。盖其意恋恋有故人之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4L 页

重与伯起使君书
令公笔迹妙一代。不佞尝以为气足于竹。格高于石。非不佞喜谀也。诚爱重之尔。今不佞摈于朝。放于江湖。令公能为我写赤壁二赋。妆之为两大簇而惠之。以慰遐思否。得展之小楼松竹之间。以观豪词健笔。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5H 页

答赵尔昌书
期日之信。踰月而不见验。诗翁酒所之谈。特乘兴而发。兴尽而不存。固其所也。第不能不往来于方寸中。委书至始。审造物儿剧人祟于饭山之瘦。而非食言之肥也。旋已勿药。惊虑之馀。继之以欣耸也。来椷文气勃勃。有推锋陷坚之意。诗尤纵横恣睢。目若无人。甚盛甚盛。不佞少不自量。略尝从事于小技。既斥弃无所可用。穷山荒野。又无可以相酬酢者。焚弃笔砚久矣。岂左右不知其如此。真以为可与言者。而不顾虚牝之掷金耶。昌黎,河东,庐陵,眉山之教。俱非庸陋所敢闻。是何异于裂绮绣而被土木以为之戏耶。捧读未半。怖汗交流。况自数月来。伯㛐之病。辗转沉笃。早莫奔走刀圭中。何暇念及于浩汗戈鋋之役哉。楼烦之手缩。而公孙之舌呿。愧矣愧矣。胜览录。尝置案右。反复披展。林霏壑翠。袭人襟袖。曼声而咏。恍然若众山皆响。今当奉还。不忍释手。偿城之不果而反璧之是惜。其愚之蔽。不足以绝人之缨矣。拙业未尝置藁。虚辱勤索。悚仄不安。徐俟忧患稍间。抖擞有得。谨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第 405L 页

伯兄奉殡后。示子侄论代服书。
代服之说。礼经无明文。既殡之后。惟当依退陶李先生定论。行之于朔日。而素无讲究。卒当变礼。质问无所。悲慕益深。窃以通解中父尸尚在。人子之义。未可以代重及亡在小祥前则于小祥受服。小祥后则只申心丧。两说反覆思之。其不敢辄代。必待小祥而受服者。岂非不忍死其亲之意耶。至于只申心丧。则节目之间。终不能无疑。然李先生因奠告殡之论。盖为金,权两家并有丧而言之。故只论不可不代服之大节目而已。当时奉而行之者。必有葬前葬后节次禀质之言。而穷乡无书册。无以考据。今若祥期迫近则申心之节。既推不得。朝奠朔望告殡受服之外。恐不容复议。而前去再期之月尚有六七朔则姑守贺循之说。而待葬后行李先生代行未毕丧之论。亦无甚大害于礼意耶。父殡无多日。而遽行代服之礼。孝子之心。诚有所不忍之至恸。未知如何。丧虽不可无主。礼亦固宜从厚。其无得罪于知礼之君子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