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x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上梁文(蔡彭胤仲耆甫著)
上梁文(蔡彭胤仲耆甫著)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48H 页

粤以玄黓之年应钟之月。吾仲氏乌山使君作望宸楼于郡斋之侧。其义盖取诸杜员外危楼望北宸云。于戏川流东注。归壑之心何穷。园藿西倾。向阳之性靡夺。方之楚客。揽杜若而兴怀。譬彼魏牟。即江湖而驰恋。况乎蜚英桂籍。矫迹金门。周朝右史之班。掌编摩之任。汉家尚书之省。疏起居之荣。论其风棱则足以提纲于台阁。语其辞令则足以焕猷于銮坡。九关追趍之三年。一麾出守于千里。经浿江之水则思汉波之滔滔。送乌石之云则想华山之𡾆𡾆。匀天之乐窈焉若聆。御炉之香恍然犹闻。于是循东轩以迤𨓦。占北麓之坡陁。夷旷可以盘旋。清高可以眺瞩。乃相其奥以建斯楼。异王粲之登。北瞰陶牧。同文饶之望。西隔长安。双阙与宸极俱遥。一心共星宿齐拱。层霄寥廓。渺渺而凝思。曲槛峥嵘。悄悄而徙倚。瞻郎官之旧列。辨华盖之清躔。朝天之路不迷而凫舄未化。感恩之诚常切而鲛泪自零。此乃望宸楼之所以作也。观其捐俸钱以奏工。撤官斋以拓址。经营于三农之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48L 页

抛梁东。岚翠霏微入座中。楼上朝朝向北望。日边消息有归鸿。
抛梁南。篱落相连舳尾含。铃索不惊虚槛静。梦随簪佩趁朝参。
抛梁西。黄龙雉堞夕阳低。迢迢独送朝宗水。注目沧溟思欲迷。
抛梁北。天端一道走京国。层栏百尺步蟾来。遥见众星拱斗极。
抛梁上。鹘没遥天在寒望。曾上金华沾法尊。却邀关月醉官酿。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49H 页

伏愿上梁之后。阶庭日静。印文苔深。斋閤读书。恒多簿牒之暇。江山骋望。每悬禁闼之心。政留龟趺而长存。楼并鳌岑而不朽。若其芝兰冰雪之槩。既系天显之私。故不敢见之于文字云。
希庵上梁文
碧山不吾负。浩然而归。圣人与我同。希之则是。因地号而求志。资野谋而占居。主人韵不适时。癖惟好古。杜拾遗窃比稷契。徒事小技文章。韩吏部所学孔周。谩期平生仁义。 主恩未报。拜宫箑而徊徨。亲年益高。捧府檄而来往。顾瞻京国。非无数椽之庐。密迩庭闱。载卜三亩之地。凌云谷而下眺。夹月山而前临。九峰东发而西纡。溯晴旭而回峙。一涧南来而北折。背夕阳而仄流。冈麓周遭。春足蔬而秋足榾柮。沟塍刻镂。高宜粟而下宜稌粳。环山而鱼虾易求。十里五里而为市。隔水而鸡犬相应。一行两行而成村。细桥之芳草萦青。大雅之深松浮翠。峡雨添碓。曲曲交上下之空雷。园霜洒林。枝枝散尖圆之赪卵。渔村在望。一堠三分。䌽服承欢。朝趍暮返。屏除童仆。庐山之牛灞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49L 页

儿郎伟抛梁东。九峰新旭隔花红。朝朝鹤发平安信。咫尺渔村一径通。
儿郎伟抛梁西。博山高髻共云齐。风霜断麓孤松在。无限郊原夕景低。
儿郎伟抛梁南。曲栏低拍月峰岚。谁拈孔德名层岭。独傍川流结一庵。
儿郎伟抛梁北。丛篁列柿青葱色。时时倚杖望长安。折下细桥官道直。
儿郎伟抛梁上。白云捲尽青天旷。中宵星月正阑干。北斗迢迢在寒望。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0H 页

伏愿上梁之后。高堂驻景。常棣增华。佚我以云月溪山之盟。超然于是非荣辱之境。赏心乐事。长饶上寿称觞。景行高山。不负学射立的。
二忧堂李延陵君(万元)影堂上梁文
礼于赋而啬于施。悼长河之绝涸。思之心而存之目。瞻遗像之清高。肆开栋宇之隆。庸备羹墙之托。仰惟山川之间气。实禀天地之伟人。禹鼎海涵。烹六鳌而无外。邓林云竦。隐驷马而有馀。望之也岩然魁杰之姿。即之而盎若冲和之表。老莱子五色之服。故作小儿。汜庐陵一家之衣。初无常主。风棱憺于西邮之办。器识该于北绣之竣。抗殿陛之是非。丕振惠文之逋宪。肃黉宫之揖让。载新章甫之坠仪。廊庙权舆。赞馨香于筹画。关河俎豆。留惠爱于旬宣。至于吕孔之开陈。尤见纲常之扶树。雷威咫尺。忠胆辄张。铁壁千寻。危标特立。投之于瘴江之上。白日雪胸。置之于荒野之滨。苍生加额。眷此浮瀛一曲。盖尝避地十年。迥野前开。回岩仄竖。东迤积水。疋练漾空明之辉。西擢妍峰。圆荷擎菡萏之朵。轩容燕息。寄古人之二忧。塾要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0L 页

抛梁东。桃花春浪漾晴空。试看万顷汪汪大。犹似平生气量洪。
抛梁南。隔水苍然野色涵。明月柴桑荷锄倦。忆从田父听农谈。
抛梁西。秋染芙蓉锦叶齐。云月荡胸风在腋。旧游犹记蹑丹梯。
抛梁北。江上群山走京国。天低鹘没日光边。进退之忧望何极。
抛梁上。不散英灵在昭旷。莫是箕星是昴星。令人夜夜长瞻仰。
抛梁下。多少闻风兴起者。须知一境遍诗书。赖有名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1H 页

伏愿上梁之后。江山效卫。日月增华。圆冠方领之日趍。奉先哲作兴之馀训。惠雨祥风之时若。验当年燮理之初心。名垂宇宙高。事与水云白。
金水亭重建上梁文
无平不陂。融结惟百年之旧。有废而举。经营俨一日之新。奉先幠而周旋。疏遗趾而突兀。盖书称搆堂之义。而诗著桑梓之恭。孰置林园。不作贻孙之念。苟持门户。非无述事之心。然而礼悴相寻。俄奕棋之换代。权豪交夺。互传舍之阅人。平泉之语鸟名花。他人是保。姑(一作钴)鉧之悬流列树。私券不胜。试看云月之灵墟。鲜有江山之常主。畴若专一区之金水。绵五叶之菟裘。天作地藏。弓箕莫坠。翚飞鸟革。栋宇如初者哉。尔其邪瞰州城。隃吞山驿。脩绅曲折。鹭洲转而西渟。叠黛周遭。宝岫雄而北殿。人烟深秘。两峡藏并水之蹊。鬼斧儳施。半天划浮云之壁。穷山门之缭绕。启野色之悠长。汉市长房之壶。乾坤自在。秦人武陵之洞。鸡犬依然。仄石屏悬。饮银钩而插日。回沙雪净。涵玉镜而环堂。相公杖屦之馀。故居临渚。杨子弦觞之境。仙藻动人。灵龟始食于金沙。贺燕仍飞于学士。联岚分闼。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1L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2H 页

抛梁东。珠树银沙极望通。幽梦欲回山气白。一声官角曙烟中。
抛梁南。小姑山色动澄潭。百尺更开新栋宇。十年重献旧烟岚。
抛梁西。玉屏千丈夕阳低。拜鹃窝废青山在。岚树光中江鸟啼。
抛梁北。宝藏秀出中天色。琴台侧畔鹤汀回。翠壁入云争笔力。
抛梁上。天际脩眉无数嶂。半夜月华山顶来。玉绳插水三万丈。
抛梁下。一水西来经大野。飞来仙子歘飞去。惟有遥岑虚籁泻。
伏愿上梁之后。芙蓉护贞吉之栖。竹树报平安之信。渔樵耕牧之随遇。保幽期于暮龄。窈窕崎岖之冥搜。追遐轨于先哲。放怀无拘于云水。继志不绝于子孙。
丁先生(时翰)愚潭书院上梁文
垂群方之准则。诞示周行。树百代之风声。载将殷礼。爰就舞雩春咏之地。用申江汉秋阳之思。惟我愚潭先生。挺纯孝之天资。具大贤之地步。闲居养志。躬耕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2L 页

抛梁东。一江杨柳共春风。静看万物生生意。都在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3H 页

抛梁南。三千三百细须参。蔽得一言无不敬。前脩书在最中庵。
抛梁西。浩然吾气塞端倪。自是外方须内直。知他动静用工齐。
抛梁北。满眼江湖见真乐。已将存义配知几。更就射中论巧力。
抛梁上。圆盖中悬日星朗。仰观至健无息时。方信吾诚亦自强。
抛梁下。山岳自盘江海泻。振载由来赖有常。含弘所以光元化。
伏愿上梁之后。斯文增重。绝学丕兴。充火然泉达之端。慎囊括茅征之会。先之以孝悌则性命是阶。内之于规模则门庭斯在。齐安精舍。挹馀盎于和风。庐阜祠宫。溯末光于霁月。永托高山之仰。留沾时雨之滋。
黄厖村(喜),全沙西(湜)白玉洞书院上梁文。
旷百相感者久矣。闻其风而兴。有三不朽焉。祀之徵于典而准。礼新堂而俪美。拓旧社而改观。惟我厖村相公。允为天下大老。广厦千万间之性宇。阳春二三月之灵台。泰岱冲霄。云雨兴而万物泽。沧溟浸地。江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3L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4H 页

儿郎伟抛梁东。国士峰头晓日红。细验两公真气像。太和消息自春风。
儿郎伟抛梁南。巍巍吾道与天参。和风长养群生遂。犹似当时德泽涵。
儿郎伟抛梁西。八节矶间旧路迷。不昧一心千古在。寒潭秋月净无泥。
儿郎伟抛梁北。玉峰沙渚生颜色。斯道也应行有时。一阳元自地中复。
儿郎伟抛梁上。妇人孺子皆瞻仰。手提义旅老知事。身致太平贤丞相。
儿郎伟抛梁下。衮衮川流流昼夜。风俗圣知儒教尊。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4L 页

伏愿上梁之后。小往大来。鄙宽懦立。绳趍尺步之伦作。尊主庇民之术明。抗矫矫不穷之遁思者。勉追读书之都事。持休休有容之旷度者。须念评牛之野人。正路日开儒风丕振。
孤山尹公(善道)白莲洞书院上梁文
直方刚大。为两间塞之气。道义之符彰。廉立敦宽。有百世兴之风。表章之典举。爰溯水丘之游钓。载甲山斗之瞻依。惟我孤山先生。允为 三朝大老。天球绝舋。三日之炎不移。铁壁建标。五丁之力难动。承樵隐橘亭之绪。抽龙门云谷之关。根心百行之源。必先养志。折衷群经之旨。实自得师。割义亩而奉先。宗人取则。推公心而与善。浊世无朋。理之所存。蚕丝牛毛无遗恨。分之所定。虎口龙颔不奈何。尊君父而植民彝。素肩蓄积。执伦经而拒邪遁。每惧横流。故终身行己之大方。繄一部教人之小学。江都法语。谊利道功之判严。范老雅言。后先忧乐之念切。抵死爱君之性。葵藿倾阳。平生嫉恶之肠。鹰鹯逐雀。盖痛哭流涕之事。可为一可为二可为六而难言。而刳肝沥血之章。至于再至于三至于四而不已。论节文之宜则明统所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5H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5L 页

抛梁东。宝吉灵山翠扫空。飞下朗吟如昨日。乐书池馆自春风
抛梁南。太阳亭午扫烟岚。破却群矇垂礼说。二篇真与二仪参。
抛梁西。漫漫大海浸坤倪。忆曾洒泣登舟地。沁水征帆路不迷。
抛梁北。白沙冈上千寻壁。平生烈烈不平气。结为高山撑斗极。
抛梁上。天宇高高日星朗。光明如此好心事。万代令人共瞻仰。
抛梁下。弦诵洋洋秋复夏。他时髦畯蔚宾兴。尽是遗风所薰炙。
伏愿上梁之后。尊师重道。敬业乐群。夏造殷因之古今邪说者伏。周情孔思之上下人文以昌。明伦立教之编。法程勿替。辅世长民之德。型范斯存。来止莘莘。永言翼翼。
梅鹤轩上梁文
云俱出而鸟俱还。悼趍营之前猛。梅怜贞而鹤怜洁。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6H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6L 页

抛梁东。九峰浓绿画图中。一种门前桃李树。春来何意后先红。
抛梁南。一冈如案绿于蓝。秀出月峰端正貌。玉人朝服整冠簪。
抛梁西。郊原高下缃长堤。秋登百亩初休灌。閒却澄流自满溪。
抛梁北。一径细穿鱼洞直。身閒酒熟动招呼。红叶飘筇雪侵屐。
抛梁上。散尽氛昏日月朗。青山无恙白云高。满眼太平閒气象。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7H 页

伏愿上梁之后。起居惟适。耕凿自安。道泰年礼。书紫阳之帖。男婚女嫁。抽向长之身。超蜕名缰。从他唤西湖处士。优游寿域。呼我为南极老人。尚议政之琴中感君恩曲。韩久庵之酒后出师表歌。钟山之蕙帐不空。庾岭之春风好在。
智异山华严寺丈六殿重建上梁文
自有而无自无而有。如是我闻。其成也毁其毁也成。不图今见。水云动色。龙象收悲。原西教之布流。溯上方之兴废。盖五山蓄灵于沧海。智异并名。而三国叠迹于祗林。建元为首。法宝开山之世。始铺黄金。银梯蹑月之朝。代起丹雘。曼圣演偈。梦寐證御禳之区。一师按图。山川占裨补之域。于是飞羽让潜崖之锡。神光缭宜寿之钟。前控鸡岑之芙蓉。傍交莲社之松竹。赤庵东眺。浓霞染汉旗之痕。般若北瞻。聚霭蕴灵窟之气。延栾包壑。累榭络岩。远而望之。联联秋雁之齿列。近而察之。矗矗露蜂之房悬。丛寮泛华。送月邀月。复槛流影。栖云引云。涧溜弯回。珑珑而临镜。莲花映带。隐隐而凝香。最其中层三架霄。丈六题榜。圆教授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7L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8H 页

抛梁东。天王苍翠拂帘栊。霁日满林鸣磬远。伽陵啼在杂花中。
抛梁西。画栏烟雨夕阳低。千年更理寻真梦。碧海灵柯彩凤啼。
抛梁南。琪树阴阴映碧龛。不见当时烟起处。晚晴霏翠自成岚。
抛梁北。般若浮天绿如即。欲识高僧千古心。君看丛柏雪中色。
抛梁上。南斗去檐不寻丈。俯看三界烟雾濛。人语依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8L 页

抛梁下。众峰如案齐脩架。曹溪一派古今流。听经老龙荫碧瓦。
伏愿上梁之后。毫光增耀。璇基永般。质之慧灯。 九阙贡冈陵之寿。济用慈筏。四方无金革之声。重阑方丈。两不骞德。水南溟长无竭。
朱溪书院上梁文
儿郎伟。伏以接洙响而天下尊亲。式昭人极。缘溪名而眼前突兀。肇叶地灵。瞻睟盎之肖容。揭藏修之茂则。惟我晦庵先生。心传群圣。道在六经。海阔天高。洞襟胸之恢廓。金声玉振。粲条理之始终。由充实而有光。故发挥于行事。扶持世教。旷典必兴。激厉人材。迷涂力指。庐山祠屋。聿追濂洛之风。岳麓儒宫。载阐张刘之制。奉卧龙之遗像。潭署庵因。垂白鹿之宏幠。庠基院辟。玆固斯文之立的。亦惟为政之伐柯。眷言茂峡之遐。久郁文翁之化。邑传旧号。羹墙之感斯存。乡匪新安。木铎之思靡间。义起于剖符之始。以遏众咻。询同于鼓箧之伦。若醒大寐。南胥五柳之洞。下压七星之颠。攒黛浮天。写芦峰之贞秀。鸣璆触石。移玉涧之琮琤。诗书芜绝之邦。允资矜式。山水灵真之窟。不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9H 页

儿郎伟抛梁东。甑峰初旭丽晴空。千紫万红相映发。一般生意共春风。
儿郎伟抛梁南。赤城霞色拥层龛。蒸为时雨滋群物。恰似闽中过化覃。
儿郎伟抛梁西。分宜亭下响秋溪。欲知千载心如许。月照寒流净点泥。
儿郎伟抛梁北。天半香炉雪中立。千秋想像宴岩时。忆与轩翁倚南岳。
儿郎伟抛梁上。群阴屏尽日星朗。大明经传扫百家。摧陷廓清功一㨾。
儿郎伟抛梁下。昼夜溪流流不舍。看他有本也如斯。所以临川叹逝者。
伏愿上梁之后。儒风振而氓俗新。正路开而士趍定。林栖涧饮之皆奋。秋礼冬诗之大行。诚明敬义两夹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59L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募缘文
金刚山长安寺重创后水陆募缘疏
盖闻飞楼荫水。龟鱼跃而归依。大厦连云。燕雀翔而来贺。是以晋朝文子之室。善颂之辞是传。周雅斯干之章。落成之规则有。而况青莲法宇。攘劫火之灰尘。紫磨真容。照山门之霞月。可无逋沙之大会。以谂檀越之图功。眷惟浮海三山。一为怾怛。架岩千刹。始曰长安。东国愿生之叹。闻之久矣。内山都会之所。此其要焉。盖无竭万二千灵。尝说般若后。法兴千数百载。屡移沧桑。顷当尼连之告灾。遂致丽跋之为烬。宝殿荡入于无着。林峦为悲。金身幻归于真空。龙象亦泣。清上人之军持暴露。谢康乐之蜡屐踟蹰。于是信弟子等。顾詹兴咨。虔诚发誓。周行东西南北。跋履山川。七易岁月日时。犯蒙霜露。达多长者立投布园之金。王舍国人不吝探海之宝。往往感竟陵之梦。滔滔追许掾之风。细绮轻纨。倾箧笥而随手。红鲜玉粒。指囷仓而示心。累锱铢而助成须弥。收涓滴而驯致阿耨。是用财瓦云委。工徒景从。因遗址而疏基。按旧观而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60H 页

九峰山九峰庵劝善文
原夫石在他山。可以攻玉。火生于木。利用鍊金。是故并观则天地庭衢。相须则胡越肝胆。彼守株于执一之见。而寻斧于不二之门者。盖乃窥其本而遗其流。操其大而略其细。请置治方之同异。试陈树刹之便宜。何者。嵁岩之中。足以蠲俗之烦恼。云雨之上。足以宣人之郁堙。迩衣履之藏则以护樵牧。切桑麻之户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60L 页

壶山南岫制马寺重创劝善文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61H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61L 页

德山县温泉馆舍创建劝善文
窃以天一钟精。灵已著于消疾。人三为众。力须并于图功。玆申急病之谟。丐垂若瘝之念。眷惟伊山之汤井。实载舆地之图经。倻岑秘源。一脉暗通于郊外。阴火敲燄。四时如在于炉中。宽涵方丈之天。重倍寻常之水。交碞呀而布阈。孔穴纵横而竞流。侧派洌而萦丝。须臾烂熳而同沸。灌顶则风邪雾廓。澡身则瘴湿烟销。导滞疏烦。已痈去瘘。沉年而未移跬步者。走及健牛。正昼而不见泰山者。视分白马。方之上国天池。莲井不独高。较诸东邦莱府。温昌斯在下。湖山𣶂记。父老游谈。当丽罗鼎峙之交。有馆宇环围之盛。削甃为限。上汤下汤。振衣相望。千里百里。民居以间。宾至如归。干戈兵革以还。城池屡变。疾疫饥荒之后。闾井遂空。匝岸人烟。尽化锄犁之地。缘阿草蔓。全埋瓦砾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62H 页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续山书]
续山书(庚午十二月晦湖堂课制)
语曰君子坦荡荡。书曰蓄疑败谋。故疑之。已之可也。既疑之。且为之。鲜不及矣。呜呼。父子毋疑。疑则伤恩。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62L 页

续山书[其二](是年冬无雪)
滕六之职。至冬则致雪焉。以弭毒害。冬而无雪则宿麦尽而岁饥。疫疠行而民病。夫仁爱之天。重我民无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63H 页

续山书(辛未二月朔湖堂课制)
臣闻湿云将飞。屋础先润。秋霜一降。礼钟遂鸣。是以一理无间。三言之善而退荧惑。一气流通。玄德之感而有景星。
续山书[其二]
臣闻和气发春。草木咸育。洪波振海。鱼鳖不宁。是以
希庵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第 463L 页

续山书[其三]
臣闻恶镜之明而扑之则妍媸无以见。苦药之毒而远之则膏肓不可治。是以谏诤交咈。非所诛。谄佞曲御。非所喜。
续山书[其四]
臣闻骥与驽而同皂。伯乐咨嗟。珉与玉而齐价。卞和叹息。是以大贤怀宝。不轻用于当时。明主择人。不妄施于重禄。
续山书[其五]
臣闻驭八骏而临川。万顷之波不可越。驾楼船而登陆。一步之地不可移。是以违其材。虽杞梓豫樟无所用。当其任。虽牛溲马勃。各有宜。
续山书[其六]
臣闻万方胥驩。匪悦钟鼓之乐。天下咸畏。非惧斧钺之威。是以诚以涖之。不劝而士修其职。德以道之。不罚而民罔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