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谦斋集卷之四十四 第 x 页
谦斋集卷之四十四
箴
箴
谦斋集卷之四十四 第 212H 页

臣尝读诗三百篇。至大雅抑不愧于屋漏之辞。臣未尝不三复而叹曰。笃哉。武公之自治也。先儒之谓气象。与圣人近者。信非过矣。我 殿下以缉熙之学。存敬畏之心。特取武公之诗。命多士为之箴。呜呼。 殿下其圣矣乎。臣窃伏念。人之常情。祗敬于群居者易。兢畏于独处者难。故群居而能祗敬者。未必能独处而兢畏。武公之以诗自警。盖以此也。噫。武公年既九十矣。德且日进矣。则吾知其无所愧矣。犹且自警之如是者何哉。盖行而无愧难矣。然不愧于人。自好者能之。至于不愧于心。非至诚笃敬闭邪而谨独者。不能之。是以。处于稠众揖让之地。则无有不矜持而自饬。及其闲居幽独之时。或不无厌然自欺之端。则于其心。独无愧乎。虽然。心之有愧无愧。人所不知。己所独知。则众人之心。无不欲掩其可愧。而自以为无愧。惟君子则不然。不曰人之不睹。不曰人之不闻。夙夜其惟曰我有愧乎。如帝之临焉。如神之格焉。视屋漏如康庄焉。罔敢有一毫怠忽意。此武公所以至老不
谦斋集卷之四十四 第 212L 页

观世之人。率饰外貌。铺饭门外。鲜能腹饱。出友君子。有俨其仪。入处私室。怠忽乘之。自欺欺人。能不心愧。肆惟古圣。揭训昭示。十手十目。曾书所戒。潜伏孔昭。思传攸载。居独若众。处幽如显。克敬克谨。不闻不见。屋漏虽奥。我操吾心。兢兢对越。如帝我临。毫忽罔欺。俯仰无怍。究厥收功。非敬曷得。凡我人士。尚亦懋玆。矧为人辟。曷不深思。卫侯作诗。百代贻则。明明我后。盍亦取式。广厦细毡。法讲高辟。儒臣在侧。经训在目。固知我后。能存此敬。深宫邃寝。燕处便静。嘉谟不闻。妇寺与处。不识圣心。能无少懈。呜呼我后。戒玆在玆。臣非妄干。古人言之。
谦斋集卷之四十四
铭
座隅铭
律身当严。待人宜谦。得必思廉。进无忘恬。
砚铭(日本人石屏宅以宁。有一砚。其制效司马温公紫石砚之㨾。请铭甚恳。)
砚不必如古。砚犹求其似。人或不若古。人独能无耻。苟欲与古人比。盍亦从事乎一个诚字。
明斋书帖铭(郑处士万阳家藏)
退陶铭屏。历叙群圣。酉翁笔之。心画克正。谁欤藏去。乌川之郑。凡后观者。曷不祇敬。
谦斋集卷之四十四
赞
梅月二字赞(即日本国王笔二字。皆草书。梅字末画及月字初画。皆曳出作梅花。一梅笔势画品。皆有生气可观。)
谓之画则银钩铁索。谓之书则雪萼冰枝。不知是书耶画耶。馨香将百世而不衰。(右梅字)
或有误点而成真蝇。或称一牵而作枯藤。岂若是凤翥鸾翔而幻出黄昏暗香。(右月字)
东郭李公(礥)画像赞
有文矣而不能贲山龙。有名矣而不能勒鼎钟。徒使蛮夷之人。慕其贤而传其神。吁嗟乎。先生于异俗乎能伸。
玄贤禅师画像赞(为日本僧祖缘长老作○玄贤。即南禅灵叟之高弟。早登法席。大阐慧教。晚开济北禅院。开徒传法者甚多。六十九示寂。瘗全身于灵芝山旧所讲道之处。祖缘亦其门人。画其像而寄慕。要得题赞甚恳。)
南禅嫡传。北院真诠。弘此法门。牗彼群惛。可化者形。不灭者灵。郁彼芝丘。云月千秋。孰写其真。弟子颐神。谁赞其啚。东韩使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