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x 页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海槎东游录[第四]
海槎东游录[第四]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3H 页

初七日丙午。正使本宅封书。自莱府转来。书以重阳日发于我京。距今才二十八日矣。飞船由马州直通江户。其捷如此。洪进士济猷有寄余书。报以我家平安状。我家在岭外。虽非近音。而别来六朔。始得亲知人一书。喜慰倾倒。但闻 玉候有加。药房移设于厨院。焦郁难状。是夜从事公因幕裨发告。搜译官装物。权兴式櫜中。得人蔘十二斤,银子一千一百五十两,黄金二十四两。吴万昌人蔘一斤。缚两人具锁枷。议至马州处断。始使臣以蔘货潜商。自有邦禁。使行诸译若有所犯。则十两以上。直为处斩之意。 筵中得请。而此辈冒死抵禁。不欲使闻于邻国耳。
初八日丁未。雨霏霏竟夕。林太学复携其两子来见。以好品纸。乞书于余及三书记。唯成,汝弼善写大字。挥洒盈箱。余以笔拙辞。固请不已。强书数纸。大医林良意父子又赍酒馔来馈。自言俺之别业在尾张州。契活颇饶。有池台苑树可憩。以宦业留都下。恨不于学士归路。少稽车马。为半日文酒之娱耳。笔谈良久。各得两绝句。倡和而去。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3L 页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4H 页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4L 页

十一日庚戌晴。执政源重之,藤原忠真二人。奉关白回书而来。亦无仪仗备御之观。至馆门而马守奉 国书樻。双擎先入。两执政随之。使臣以下皆黑团领。出楹外迎之。马守乃以樻安于正厅案上。使臣与执政两揖。分东西序坐。执政使马守传关白之命曰。累日留馆。何以经过。归期不远。惟愿慎涉大海。行李平安。回答书及别幅回礼。并善为赍还。三使离席听讫。起而还坐。有一红衣官员。持别幅三纸。使首译传于三使。三使又离席而受。余与三堂译,上通事一员,军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5H 页

十三日壬子晴。馆伴以关白命。设上马宴。宴床仪节如前。自此归期隔日。林太学父子,太医父子皆来叙别。各以五色纸轴为赆。余亦出黄尖墨丁回谢。外人求诗及札翰相继。余以惫困成疾。颇欲谢绝。而不得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5L 页

十五日甲寅晴。晓参望 阙礼。晚饭。束装而发。临行。寄书林太学替别。兼以二篇长律。赠信忠信智。出馆而见闾井人群。簇簇攒手言好去好去。一行大小踊跃欢悦。若从苦海。得慈航驾长风。即千家都市。羃眼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6H 页

十六日乙卯雨。午饭神奈川。暮抵藤驿。林太学致谢书。
十七日丙辰。雨微微不绝。早发行十馀里。见闾巷左右橘柚柑诸树。去时结子满枝。青累累不堪食。今则色正黄。异香郁郁侵人裾。其味之爽而甘者。倭呼蜜柑。每过树阴。倭人折其蒂连数十颗。投轿中。即披叶而嚼之。香浆沃渴喉。顿令人五官习习。不复羡安期枣矣。巳饭大礒。暮抵小田原。所经皆旧馆。馆中支待者皆宿面。至则欣然款好。或呈小纸书。贺余好归去。有姓名村越左卫门者。乞余笔迹留馆。见其容有涕泣色。可怪。
十八日丁巳晴。未明而发。将登箱岭。岭路雨后石滑且峻急。虽贾舁者勇。其趾不受石轿之齿。确确与崖斗。因呼骏马来。据鞍挥鞭而上。少憩路傍茶屋。饮太守源忠英送馈酒茶。踰岭而到馆。见满峡枫林。视去时改以深红益奇。富士山在云雾中。不得旧面目。差失人意。湛长老遣禅仪来讯。致蜜柑一笼。清香溢吻。菖长老亦和余前日箱根三绝句。寄湛老以替殷勤。并为诗谢之。午饭毕。递乘轿下岭。夕宿三岛。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6L 页

二十日己未晴。朝次骏河府中宝泰寺。景物宛然如昨。橘柑之青者。今作黄金色。徘徊石塘棕竹间。自蹉人生薄缘。正如阿闪国一现耳。薄暮。次藤枝馆。复对方池。抚苏铁诸卉。依然一梦。
二十一日庚申晴。午饭金谷。夕宿悬川。
二十二日辛酉雨。雨中行三十里。开霁。午饭见付。夕宿滨松。自江户复路以后。各站求诗者更剧。途中或停轿以应。其人屑屑。不暇录。至此屦满户外。应之者一队才退。而乞者一队又至。目不交睫而夜向晨矣。盖以蛮情之笃于嗜。而使车既回。盛事难再。前路预待者无限。故每日先使臣发。
二十三日壬戌晴。寒风拂拂。余强饮诸白数杯。醉睡轿中。至金绝河。狂涛接海甚险。待使行至。杭舟而渡。午饭荒井。夕宿吉田。
二十四日癸亥。云阴蔽天。四野禾稼已尽收。翻耕者土深没膝。四隅方正若割肪。国俗治田槩如此。午饭赤坂。夕次冈埼。见道涂市肆。卖柑者如山丘。文人韵僧来接欢。必以竹笼贮柑置坐上。为佐饮之具。青叶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7H 页

二十五日甲子雨。五更乘轿。帘外设雨具。睡美。不闻巷人喧。梦醒。已抵鸣海。天晴日更高矣。促饭而行。暮至名护屋。邑中雄丽及观光男女。比前似益盛。吾目境既阅三大都。(大坂倭京江户。)而抑其次者尾张耳。木兰皋,朝玄洲二人。出而欢迎。自远方来者。鱼贯而集。坐见堂皇阁道庭场间。穿而降者,引而升者,环立而睨者。无不人人乞诗求语。或以余前日所制诗作彩幛。请押图章而去。或以其所著集藁。托人而侑之。要得片谈雌黄。童子疲于墨槊。使倭人递劳。即纸叠如云。毫攒如林。须臾而匮。复进之。余亦有时气渴。频频破柑以佐觞。为古诗近体。依韵次韵。无一起草写。辄被它袖去。不自知几许篇。最后玄洲出其书大小篆法。颇奇。兰皋又示其诗稿二卷。余皆作序而弁其首。群倭又请见我国谚文字形。略书以示。又问创于何代。余答曰。是惟我 世宗大王圣文神化。博通百艺。作为十五行新模。以该万物之音。距今三百年矣。群倭聚观曰。字形如星辰草木。必从河洛而取象耳。有一白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7L 页

二十六日乙丑晴。余以文墨恼甚。不得眠。因蓐食而发。又作轿中睡。行六十里。午饭于起。渡起川舟桥。观光男女羃羃沙岸。间有结幕而炊者。各有鼎铛之属。是其远人之赢粮来待者耳。暮抵大垣春伦家。六父子复出而迎劳。及其他乞诗者。如名护屋。
二十七日丙寅。大兴云欲雨。午饭今须。踰摺针岭。岭上有小堂。名曰望湖。楣间有扁。乃辛卯写字官笔。壁上有幛。亦其时从事官书也。三使臣就憩。余亦从。俯观琵琶湖。浩渺无际。襟神爽豁。遥望一点孤岛着湖心黯黯。犹可辨。问岛名。则曰竹生。是造物者又欲令湖中土石。与君山争美耶。初昏抵左和。土风喜文华。倍于他州。得我国诗文多者。不问精粗。引以为名高见。其争先投隙。设机而取之。如贪贾之殉货。陋而亡足应者。然既掌文事。不得戒门以摩之。达宵挥洒。自笑文字之厄耳。
二十八日丁卯。夜雨晨霁。北风吼怒可怕。午饭八幡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8H 页

二十九日戊辰晴。食后行五十里。抵大津。倭言此土有三井寺。在琵琶湖上峭岸处。为国中第一名胜。非历路不能见。甚恨。
十一月
初一日己巳。晓参望 阙礼。即发。崇朝而至倭京。以使馆深严国禁。不许多人出入。故徵文者甚稀。差晚。与书生数辈叙话。有明石景凤者字中辉。时年十八。笔势如琳琅。肤玉雪可念。唱和若干篇而罢。昨于大津。马守使奉行致辞曰。自前使行必于回路。历入大佛寺。寺在倭京南五里许。关白预使藩臣治酒馔备享仪。愿诘朝临枉。使臣答曰。太守以关白之命。速我于盛仪。何事之辞。第吾在国时。素闻大佛寺为秀吉之愿堂。此贼乃吾邦百年之雠。义不共天。况可饮酣于其地乎。谨谢厚意。于是奉行,裁判及雨森东皆请谒至前而白曰。愿堂之说。日本人之所未闻。使臣叱退曰。毋多谈。如是者再。而马守与首译相议曰。使臣之意如此。吾奉国君之命。无所逃罪。请于寺门外。别设帷幕。以稽从者何如。使臣闻之曰。必如其言。寺门稍远处一闾舍足矣。何用区区设幕为。马守曰唯命。至是将自倭京午饭而发矣。马守两长老至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8L 页

初二日庚午晴。留倭京。马守长老知使臣意终不可屈。往见京尹而更议。则京尹曰。幕次及私馆。在国君享使之礼。皆涉苟简。决不当为也。且使行之据理不往。以平氏故也。如以日本文迹。发明其说之谬。则使行有何持难。因出其家藏日本年代记印本一册。使之通示。于是马守如其言。使奉行,裁判等致其一卷册曰。此乃国中所秘之史也。其中某朝某年重建大佛寺者。在源家光立为关白之岁。则平源之不相好。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9H 页

初三日辛未晴。从事公有病。不能偕饮享之席。将直取淀城之路。马守闻之。早遣伻问候。且勉以三使齐临。使臣以事体自别。不可敦迫。责而答之。雨森东狼人也。即无所发怒。直与首译私斗。杂用鲜语倭语。吼如狮奋如猬。张牙裂眦。其状几乎釖出鞘矣。余时从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89L 页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0H 页

初四日壬申晴。未明出港口。倭已舣船待。乘金舻鼓乐。顺流而下。辰末到平方。受熟供如去时。支待官谷出羽守以关白命别致馈。使臣以下各有差。晡泊大坂。至是河口所。留使船。船将橹卒。皆欢抃来迎。数月相离。无一人病者。喜慰何量。就馆本愿寺。○留大坂五日。复与南溟,若水,三宅缉明兄弟朝夕胥会。为诗文各体。更唱迭和。无閒隙。南溟作别语。自东字至咸字。没押平韵。每韵各得七言绝句以叙行。余谓贫不能当咸阳繇。别草数篇古歌序而谢之。若水以其诗稿一卷乞序。余又撰给。其他远近徵文者。一时沓至。如贫人困宿逋。复积新债。不可尽录。○雨森东持二十四帖孝子图。自帝舜至宋贤。各画其行事。逐幅有诗。锦衣妆纩。贮之漆樻。观其题目。乃辛卯从事官李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0L 页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1H 页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1L 页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2H 页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2L 页

初十日戊寅。晓雨朝晴。马守于浪华江上有别业。请使臣临行一枉。亦旧例也。食后使臣具鼓吹而发。过难波桥。折而北数十步。抵马守家。园墙妙丽。视江户邸舍。稍狭窄。而临江结搆。兼以爽槩耳。两长老皆会。马守进杯盘。所馈汤饼丝面之属。精洁可餐。觞罢。出而登舟。余与崔康津复乘 国书船先行。三使臣以下各船随之。如去时仪。缘江两岸物色依旧。而观光男女锦绣之眩眼者。视前益盛。所过人人。皆言好归去。音译可辨。夕到河口。望见菖长老于彩船上。遥揖使臣而去。异邦颜面。依然一梦场耳。自此移乘我国船。船中莫不欣欣有喜色。正使公上柁楼。张幕而坐。笑谓诸僚曰。归卧楼船。便同还家。余曰。人情岂独不然。与此船相离。通计六十五日。逆旅舆马寝饭徒隶。无一我国所见。而赖 朝廷威德。今幸鼓舞而归船。一行上下得朝鲜舟楫。便是永嘉台面目。是心之喜。无贵贱贤愚耳。使震浩促炊饭。脍鱼以饱。夜宿舟中。稳眠至曙。西南风怒起。舟不得行。
十一日己卯晴。留河口舟中。大坂江户求文者。又托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3H 页

十二日庚辰冬至。晓行望 阙礼于船上。倭人以十四日为冬至。可怪。晚雨西风。舟不能发。
十三日辛巳晴。是日乃余先忌。身在蓬头。又不得望乡而哭。竟夜烧烛。只有风波撼客枕。晨坐排窗。涕泪自下。洲岛诸名胜。亦被穷阴冻霾。与去时秋色不侔。
十四日壬午晴。闻副使公与同舟书记成梦良,军官郑后侨联句。得五排二十韵。从事亦于舟中。与书记张应斗和成叙怀。迭相送示。一唱三叹。正所谓黄柏树下弹琴耳。入夜月色侵蓬户。寒波渺然。正使公自为诗。命余及姜书记随意属联。和副船所寄韵。
寒江暮潮落。永夜逗扁舟(正使)。旄节含霜重。诗书带月幽(制述)。乡愁当画角。时序逼狐裘(书记)。明灭坂城火。依微芦屋洲(正使)。坐分沙鸟睡。吟和洞龙讴(制述)。去路随飘梗。归心似急流(书记)。初回万里驾。已白九分头(正使)。青琐斑空点。彤闱梦转悠(制述)。挑灯成小集。对酒涤新愁(书记)。自喜全苏节。宁忧乏寇楼(正使)。三山徐市路。八月汉槎游(制述)。身觉仙缘重。眉瞻喜气浮(书记)。幸看吾事了。肯作异邦留(正使)。约束鲸波静。飞腾鹢路遒(制述)。茫茫帆外岛。渺渺筑前州(书记)。身为明时老。官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3L 页

十五日癸未晴。晓参望 阙礼。东风举帆。晡泊兵库。
十六日甲申。至窗津。
十七日乙酉。至牛窗。皆不就馆。望浦际列石间。有客徘徊。是曩所酬倡者和田省斋也。余棹小舟相近。为笔谈少顷而别。以河乐诗序属而归之。
十八日丙戌。至韬浦。所过物色如昨。橘柚柑在在烂熟。香色甚美。蜜柑以节晚稍稀。而大柑之名曰九年母者又最奇。连皮啖之。芳鲜溢齿。日供所给外。倭人或知余甚嗜。往往携筐而馈之。盖自江都复路以后。水陆诸州供张饮食。视去时益盛。韬浦则三使行别馈生雉。合至三百馀头。怪而密探之。倭言自前信使之供。多不承权舆。而今则关白以为虑。遣使者潜行廉问一路。所以递马等事。亦无曩日之弊。而各站支待者。务必胜而取名耳。
十九日丁亥晴。东北风乍起。舟人欲早发。而马守无行意。日高三丈。始击鼓。诸船遂集。进未十里而变为西风。云阴四塞。骤雨又下。奉行谓此去数十里。有忠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4H 页

二十二日庚寅。恶风小定。天明。正副公皆下船发行。潮进而舟傃之。尺寸为艰。夕抵蒲埼。宿舟中。本州儒官味木虎。是余去时相善者。请就馆。夜与诸书记往会焉。虎欣然叙劳苦。以大柑一笼佐酒曰。闻公嗜柑。摘我园中树而来矣。因款谈良久。各为诗赠别。意甚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4L 页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5H 页

二十九日丁酉。食后使臣就馆。余又随之。夜与本州书生酬酢一二语。有称粟屋氏女子年今十一岁。能书大字。呈数纸于馆中。笔用弘法体。书软如殪蛇。虽未成样。而一幼女办之。亦自异事。余为小序题其首以还之。馆席寒甚。不若舟中之狭而稳。明日复下船一宿。
十二月
初一日己亥。晓至馆。参望 阙礼。○初三日辛丑。风色如前。而马守船击鼓请行。行七十馀里。不得进。下碇而宿。望越岸人家数十户。名为笠户村云。
初四日壬寅。橹行九十里。风益怒。停船着海中以度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5L 页

初七日乙巳。发船过丸尾崎新泊浦。行八十里。橹卒力尽。天欲雨。又不得进。止泊于元山前洋。西北有一带高邱。东南皆大洋。隔浦疏钟时出于松林间。而不见人家在何许。支待官为治具。沙边种种结草舍。以待使船之来。而亦被风雨所荡。奔走不遑。可谓客主俱困耳。
初八日丙午。未明行船。午后到赤间关。日未暮而雨作。三昼夜大注。雨止。辄西风洒雪。令人愁郁。余至馆中。与教授小仓贞为笔谈酬倡。太守源吉元有酒馔别馈。湛长老遣禅仪候问。以赤关名砚表忱。诸生之以诗求和者亦多。而气渴无好语。小仓以太守意。示子路画像一幅。乞得赞词。余作小记。手书幅中而遗之。一坐遍观倾倒。
十二日庚戌晴。东南风举帆。暮泊蓝岛。蓝岛是仲秋阻风久留处。海边松橘。依依历历。似与槎上人有期。顾恋彷徨。自不可忘。遂与三书记就旧馆。环步之际。雨森东引筑前书生琴山,梅峰而至。两人皆惊喜颠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6H 页

十三日辛亥晴。丑初举帆。东风不竞。睡中行五六十里。平明以后。蓬蓬而起者。拍浪甚急。惊涛插天际。舟与天地下上。震荡欹侧。比初渡一岐时。危懔倍之。厨人格卒。皆昏仆不能起。朝食未举火。晡泊风本浦。使臣就馆。余则留船上。夜大雨。自此西风又紧。或雨或晴。或雪或阴翳竟夕。七日淹滞。客思烦恼。湛长老所馆。与船相近。贻书雨森东。约访长老。夜与三书记散步而往。雨森东及马州通事一人随焉。长老喜迎叙话。问唐诗李杜外。当以何家为冠。余曰。王右丞似贤。宋文欧苏外。当首何人。曰。紫阳朱夫子在。即不须论欧苏。而若只许文艺。半山亦能。湛皆点头。又问朝鲜寺刹之制如何。而僧法亦有宗派否。曰。我 圣朝崇儒斥佛。佛宇皆在山岩绝顶。不与民俗杂处。士大夫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6L 页

二十四日壬戌雨。三使臣修先来状 达。正书封里。军官崔必蕃,韩世元,译官韩重亿具舟而待。
二十五日癸亥。先来船早朝发。余与崔康津握别于湾上。异域分留。人情黯然。因付家书。俾于清道郡过去时。给官人转投我家。计不下一旬之内。老母知我在马岛无恙耳。饭后余随三使臣。具玄团领。赴太守宴。宴即例享上船宴也。馔品花床献酬之节并如前。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7H 页

二十六日甲子晴。湛长老邀余一会于以町庵。通于奉行。具舆马。薄暝。余及三书记偕往。自使馆南行五里馀。到庵。雨森东已先在堂矣。入与长老序揖而坐。所谈皆一别无复见之言。两情依依。不能尽。余作画像赞词。手书幅中。并录秋篁词以答前恳。又以红绿笺芙蓉香蜜果等物赠长老。幅巾一枚与雨森东。东谢曰。缟纻之遗。古贤所贵。谨当十袭珍藏。以替它日颜色耳。长老使禅仪,周镜等。设饭面酒果饼饵。物物精楚。话至二更而别。庵之胜。以目境在昏夜中。未见其详。而大抵与阛阓稍间。洞岳高邃。松杉橘柚枇杷之属。夹路苍蔚。有米钱公廪僧徒四人。徒隶亦具。释子之官居可乐也。明日。长老遣禅仪,周镜替谢。致刊本册子数部。漆箱画帨。别具求肥饴一箧曰。闻公有北堂之思。奉助甘旨云云。求肥饴者。状如黑糖。而软甘味厚。宜老人之餐耳。余复作书以叙感意。诸僧亦各抆泪而去。○倭人之乞诗文者。愈久未已。或自数千里外。转托于马岛诸人。雨森东亦疲于绍价。每有请简。不得已泛应。所以日俯首研墨之场。吞酸吐辛。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7L 页

二十八日丙寅。译官权兴式饮药自杀。兴式以蔘货犯禁。在法当诛。使臣以境上处斩之意。既已封 启。渠亦自知而先死。罪虽难赦。心甚不祥。从事公出船上捡尸。使诸译治丧。以守者不善看护。各施刑讯。使臣有明日发船之令。○雨森东至船窗相见。更申别意。余于笔话间。偶书一联曰。今夕有情来送我。此生无计更逢君。东见之失声而号曰。吾今老矣。不敢复与世间事。朝暮当作岛中鬼耳。尚何所望。只愿诸公返国登朝。荣问休畅。言讫。涕泪被面。余曰。素知君铁肠。今何为儿女态。东曰。辛卯诸公相爱之深。一如今日。而别时无此泪。十年来。鬓发已成老丑。古人所谓暮境情弱。盖如是矣。余观其状。险狼不平。外托文辞。内蓄戈釖。若使当国而持权。则必至生事于邻疆。而为其国法所限。名不过一小岛记室。居恒以老死其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8H 页

二十九日丁卯晴。食后。三使臣鼓吹发船。太守,长老出来隔浦。相揖而去。西北风尚劲。明日又是岁朝。护行倭人辈不欲离家。百计迟留。不得已移舟出湾口五里许。中流下碇。以度除夕。异邦名节。旅怀增热。晚后令倭通事觅小船。与诸僚涉浦而登岸。转步入穷林邃洞。见冬柏花盛开。金橘累累。清香拥襟袖。奇岩异草。种种佳绝。山头有一空舍精妙。入门而睹满庭梅花。若布珠琪。是其一本而为百馀枝。枝之撗者。旁各四敷。其花皆仰而笑。又有老松如盘虬。以枝叶长短。为张口吐舌状。令人怪笑。问主者。通事但称富人别野而不道名。日暮而旋。穿过南川村民舍。即家家各于堂上。设一高床。作白饼如冠㨾。高尺许。鱼果所排。亦为物状。列置床上。一男子跪坐其前。通事言国俗度岁之馔如此。所以礼神而娱客也。因棹小舟。遍候副从二船而归。是夕。岛主送岁馔一盘于船上。其状即余过村中所见者。不觉绝倒。入夜。灯竿耀海。三使船相去或近或远。远可百馀尺。西风撼洋波。衾枕摇荡。使震浩沥朝鲜甘酱。具芥姜酸咸。以调鱼脍。研米捣肉作饼汤。谓之故乡岁羞。悄然长叹。念我老母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8L 页

钟山是谁家。板屋是何物。满目海茫茫。坐对青尊一。○青尊亦蛮酒。小醉卧楼船。不及梅窗下。酣歌送旧年。○姜辛佐鱼脍。肉细和饼汤。言是故乡味。室家那得将。○忆亲复忆亲。泪若秋波陨。孤灯与寸肠。此夜俱消尽。○有弟不读书。奉亲在农舍。应言博望槎。何处经今夜。○妻贫冬不煖。厨冻炊藜饭。纵使百年偕。别日空数万。○大儿垂九龄。小儿才弄匙。不闻唤爷声。云波渺千里。○衣冠禁阙漏。郁葱汉江气。此夜上林中。春花已绽未。○桃花映桃叶。昨别燕莺飞。今日寒梅落。天涯客未归。○吾年已强仕。书剑报 昌辰。莫以风波恶。劳劳楚奏人。
四十六年庚子正月
初一日戊辰晴。晓起参望 阙礼。各船船头。悉向故国。胪唱相闻。波声互起。海上添年。鬓毛生白耳。天明。余棹小舟。至副从二船。为岁拜之规。辄有汤饼酒肉。如乡社中光景。差晚。三使臣移船相近。一场叙欢。是日护行倭尚无行意。使臣遂相议先发。西北风猎猎未已。或帆或橹。行七十里。泊船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9H 页

初二日己巳晴。平明发船。晡至西泊浦。自此过丰崎,鳄浦七十馀里而抵佐须浦。然后乃可向釜山洋路。而西北风甚猛。前滩又险。不得进。故国虽近。天不借便。人情郁恼。遂留西泊浦累日。以富岳山高秀。似可望乡。余与诸僚下船陟山路。由西福寺。缘崖而上。至最高顶。果见釜山绝影岛等地。依俙如薄雾中看月。峰谷凹凸。亦可辨。人人踊跃。恨无羽翼以飞。○倭人文字之托追至者亦众。强为拨闷而酬之。夜卧艎中。自念往来道路。殆万馀里。眼阅足蹈。莫非世间坏异。无论逸兴与劳苦。是皆 圣明朝威德耳。又诵何仲默诗孤槎奉使日南国。万里题诗天畔亭之句。分而为韵。得十四篇。
扶桑日出青鸟呼。木兰之枻沙棠舻。欲向秦童问仙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499L 页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500H 页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500L 页

初八日乙亥晴。余自釜山乘驲宿梁山。与郡守黄灿夜话。
初九日丙子。宿密阳。入候李侯挺英。与乡里故旧会谈。夜深而罢。以道泊不及省拜先茔。
初十日丁丑。宿灵山。
十一日戊寅。朝饭昌宁。夕抵玄风。家弟维桢及圣东伯深辈。昨始见先来便所付书。出迎至此。因相与乘暮而发。初昏到家。入拜亲堂。近候安重。浑集俱保。感祝天幸。远近亲知之来见者。若逢隔世人颜面。
十五日壬午。自高灵发行。前主倅李公昨秋卒于官。新倅朴公昌厚亦余旧面。历拜小话。暮宿星州。
十六日癸未。至安谷驿。善丞出接于道。因偕宿邮舍。
十七日甲申。天寒大雪。朝饭尚州。冒雪抵咸昌。日已昏暮。闻正副使行且入闻庆。即夜促饭而出。选快马健步。行二十里。路险不得前。宿幽谷驿。
十八日乙酉。晨驰入使馆。已二吹矣。赵佥知龟汉来
青泉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501H 页

十九日丙戌。宿忠州。从事公一行。亦自竹岭来会。
二十日丁亥。宿崇善。槐山郡守金鼎运以支供差官来。是余七年前同研人也。去时别余于城南。今乃新除是郡。别具饭以馈。夜与联衾而话。
二十一日戊子。午饭无极。夕次竹山。府使李益馝有戚谊。夜就牙轩而宿。
二十二日己丑。午饭阳智。暮宿龙仁。
二十三日庚寅。宿板桥。
二十四日辛卯。朝渡汉江。太常傔从数三人已来候。三使行齐到城南关王庙。改着红团领。以次乘马入京复 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