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x 页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墓碣铭
墓碣铭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05H 页

春日登临瑞石山。峰峰脉脉体相关。一本万殊那个状。似传孔道接曾颜。此月轩梁公诗也。非见道分明。说不得如此。其有得于夫子川上之叹者欤。公尝饮酒三四瓯微酡。诵孟子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曰真大丈夫。又谓生徒曰。闻夷惠之风。不见有廉敦兴起者。此其每下。凡此数言。可见公胸次宽广。意思切当。是以牙颊间。能写得出瑞石诗。吁其贤矣。公讳命驲字骏甫。梁系耽罗。罗丽炳奕。学圃先生彭孙谥惠康。静庵先生道义为交。同享竹树院。松石亭仁容。昏朝弃官。九峰渭南。丙子举义。曾祖禹界 赠仆正。祖之瀷 赠承旨。考泰夏佥中枢。妣新平宋氏父昌奎。继妣光山金氏父光濂。公生 英宗丙午。幼岐嶷。长豪迈不群。不怒而威。不言而行。每事循蹈规矩。六七岁诵小大学。及长博贯群经。兼涉百家。孝奉二亲。志体兼养。百凡使令。躬行而不委婢仆。佥枢公尝买健马。公谏曰。马力有馀而德不称。危道也。乃止。后果伤人。性峻严。少所容接。而及在长者之侧。言若不出口。身若不胜衣。前后丧。过毁而不失于礼。敬兄如严父。友于二弟。二弟不嗜酒。常设醴合欢。尝伯氏疾。煎药焚须。乡里传诵。晚移杨亭。克变里俗。里中事有难处。委公处决。老婢死。具棺敛厚葬之。曰先妣所服劳。一奴误致牛毙。惧而逃。召还曰。可作脯。何惧为。享年七十五。卒庚申四月二十日。葬寒泉面道德山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05L 页

万殊一本。山水切譬。瑞石一诗。见公达理。理既达矣。细大毕备。有来高景。道德之阡。遗泽不斩。雅饬见孙。
司宪府执义卢公墓碣铭(并序)
贤祖脚下。未易为肖孙。祖贤矣。以祖望于孙。其副之也不亦难乎。知其难而无难。故执义卢公殆其人欤。松斋,信古,玉溪,无悯诸贤皆其祖。而菀然称肖孙。吁盛矣。公讳廷良字汉彦。丰川氏国子进士裕其上祖。清白吏叔仝即松斋。士林俎豆之。参奉友明 赠吏曹判书即信古。称己卯名贤。生玉溪先生稹。吏曹判书谥文孝。进士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06H 页

丰川之卢。名德相承。松斋清望。玉溪嗣兴。功存名教。百世可徵。贤祖之肖。有公笃生。安于义命。舍藏用行。难进易退。内重外轻。御书以宠。廉正宽平。公岂求知。知臣则明。知而不用。位不德称。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06L 页

瀚滩李公墓碣铭(并序)
瀚滩之上。有一介高士。雅不屑科臼。而与文人韵士。啸咏于清溪白石之间。非不受世间惹绊。做不得。以是而求其事行。则幼有至性。亲侧愉婉。先意承顺。有不安节。尝粪祷天。迎医合药之外无馀事。初终葬祭。毁甚而无阙于礼。考不愠公老丧耦。公将为亲卜姓。却之曰。有孝子孝妇。志体之养无阙。奚有于是。又以为老而康宁。由汝孝养。临终眷眷言诲养幼孙。毋坠家声。公受为怀中𥳑。早自濯磨。潜心经籍。今五世而泽不斩。菀然为衣冠古家。有本者如是。源清流洁。其理不诬矣。公讳栎字寿翁。瀚滩号也。李系璿潢。孝宁大君。寔其继别之祖。瑞原君宰,高林君薰,春城正聃孙。大君后三世。春城始南来家带方。于公八世。三传而琴轩大胤进文。壬辰有军功。 赠参判。莲塘晔 赠判书录勋。高祖必馨。曾祖文振。并忠义卫。祖和济。考润河。并著文行。妣阳川许氏父珩。公生 英宗乙丑。卒 纯祖甲申正月一日。葬屯德坊新基青龙酉原。二夫人。扶安金氏启玉女。砺山宋氏廷光女。并同封。三男四女。后夫人出。男最焕 赠持平过房。三焕,明焕。林恕镇,许琎,郑周烈,宋浩寅婿也。最焕男致勋进士,致德,致凡。女适洪龟祖。三焕男致鹏生员,致鼎,致庆。明焕男致成。女适李基成,柳景至。曾玄益蕃衍。多承荫仕。玄孙凤宇,正宇徵为牲石之铭。宇万来寓玆乡。闻公之风。不敢以老病辞。铭曰。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07H 页

同知中枢府事洪公墓碣铭(并序)
花庵洪公。肖孙永哲。记其事行传于家。标题于首。谓晟世之逸民。儒家之仪表。今二百年。犹可想像其德义。以是而考其实行。则聪颖绝人。早擅文艺。蜚英一世。孝奉二亲。志体兼养。前后丧。毁过于礼。庐墓终制。猛兽护庐。或夜还则随后至门。服阕。不复入场屋。潜心经籍。训迪后进。每乡人举其行谊。则移书尼之。盖外至之荣辱。不足以累其心。缌功百口。同居一篱。置义庄分东西库。族戚丧葬昏嫁。补助有常度。是以皆不失时。至乡里知旧。救灾恤患。罔不尽其心力。时人称六行咸备。必曰长篱内洪氏。盖其经济之策。导迪之方。可以需世补治。而终老草茅。向所谓晟世逸民儒家仪表者。果其实际也。公讳天星字文源。花庵号也。丰山洪氏。古称名族。硕德达官。谱不绝书。高祖纯教授。曾祖埈 赠掌乐正。祖德遇 赠参议。考景古 赠参判。皆以公寿贵也。前后妣。济州梁氏父寿一。光山金氏父声益。公生 肃宗己未。金氏自出。享年九十四。升嘉义同中枢。卒壬子。葬州南花谷乾坐。夫人竹山安氏万益女。贞淑慈仁。孝奉舅姑。礼接君子。四男履辅佥枢,履渭,履淑,履浩。公有遗文。为六丁所收。得免于杞宋。祇有家状一度。后孙承俊抱以走带方寓舍。徵为牲石之铭。傍孙承涣申其请。铭曰。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07L 页

晦窝安公墓碣铭(并序)
曾子疾。召门弟子启手足。且曰今而后吾知免夫。论者以不亏体。信其不亏行。晦窝公之以一爪痕。自伤于不得全归。亦可见不亏于行。而其言之足裨世教。亦曾训之流亚也。试举其行。则有至性。才免怀。定省己如礼。就养亦无方。异味袖而献。新物不先口。窭甚。渔樵井臼。极亲滋味。寒暑勤劳。体不完衣。而常以欢颜过庭。前后丧。戚易两尽。不脱绖带。不入中门以终制。庙晨谒诚敬。将祀以致如在。朔参时祭。一遵家礼。中岁稍不贫。衣不近轻煖。食不近甘脆。曰吾不以吾亲。自奉自不忍。薄于自养而厚于奉先。置祭田具祭器有常数。松楸之微。不斩于营室。及岁俭。穷族倾家赀且不给。公曰。祖宗视之。皆吾子孙。不可以不斩丘木而宛其死矣。尽卖而周恤焉。同居至四世而无违言。严临下而骂詈未尝及婢仆。恩及微而叱咜未尝至犬马。尝偷儿入室。公觉之。盗不知所出。公曰。某处有井恐陷。引而出之。出曰虽盗岂不知君子。相戒不入公里。见寒解衣。见饥推食。虽疏犹尔。凡睦于族信于友。推至于乡党。得其欢心。亦公不勉而致也。忠信笃敬。雅言以训子孙。富贵利禄。恬淡而绝言议。专心易学。究及河洛。每良宵皓月。援琴而歌鹿鸣。尝戒家人曰。有誉不如无毁。持己处世。常存此心。又曰。吾常诵康节平生不作皱眉事之句。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08H 页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08L 页

祖晦而轩。功钜启儒。孙晦而窝。惟孝友于。子孝于亲。妇孝于姑。爪痕非亏。亏行则无。何嗜于易。不离须臾。向壁潜心。龟书马图。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古之人欤。四世同居。不作皱眉。诗有尧夫。公行在玆。衰季足扶。鹪山之麓。过者兴吁。
华庵李公墓碣铭(并序)
孟子以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大丈夫。执此而求其人。则华庵公其殆庶几乎。方异臭之攻君子。附己者尊荣之。异己者屏逐之。混于是非者不足论。曰有公心者。鲜不希尊荣而怵屏逐。执左论而阿附。所以天定胜人。历世而尚昧昧也。公以大老私淑。布衣倡论。率道儒陈状至四五。舂陵脚血。视为己分。而十年停举。见若薄罚。及其疏彻无阶。则筑室于华鹤山中。穷饿而无悔。视不义而富贵若浼。此岂可以贫贱移之威武屈之。谓公为大丈夫。然乎其不然乎。幼有异质。笃于孝敬。𥳑言笑。自就傅知力学。及长所师友。皆一时名德。若权寒水,李寒圃,赵二忧,李陶庵,闵丹岩,蟾村是也。言议正直。凡读古书论当世。于君子小人人兽华夷之分。如一刀两段。触时怒而不顾。使晚进后辈得别于邪正淑慝。未始非公之力也。临终沐浴著深衣大带。卧洁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09H 页

所慕䀌悔。䀌悔又孙。孙承祖武。式昌其门。大老愿学。私淑诸人。直吾所养。贤诬以伸。虽及于祸。宁百我身。言伸身屈。遁于华山。华山仰止。人去名存。名存与存。终不可谖。
宣传官宋公墓碣铭(并序)
宋居士镛燮,基郁。并辔过余沙上病庐。谒其先祖龟龙公墓铭。又起而请曰。龟龙公有伯氏寒圃相公。受命之后。得弟公不可仕之书。弃官归乡。中路遇相公返柩。痛哭致奠。归卧乡第。不复作当世意。长枕大被。兄弟湛乐。箬笠绿蓑。渔钓忘机。慕玄真之风。自号烟波钓叟。时相荐为曦阳宰。称病不出。戒子孙勿赴场屋。盖其深意有在也。古所谓难弟难兄者公是耳。公讳廷辅字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09L 页

始公武举。欲其复祖先之雠。弃官勇退。又不忘时事之郁幽。自托于烟波钓叟。好爵不能以縻之。古有难为兄弟者。非二公其谁。
默轩金公墓碣铭(并序)
孜孜讲学。忘寝忘食。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他事。盖如此而后有成。公固贤矣。为此状者。其知德乎。公讳万甲字国一号默轩。金氏系驾洛。金宁君牧卿其中祖。参议现。始仕国朝。硕德达官。谱不绝书。南冈永干。 中庙改玉。首擢为都承旨。疏斥权奸。请复昭陵。直黜长兴。因居焉。寔其七世。曾祖仁发监役。祖允生嘉善。考起汉号觉轩。妣密阳朴氏父相立。公生 肃宗丙戌。幼不好弄。得异味必献父母。耕稼为养。亲癠祝天血指。丧致其哀。诚信无憾。安厝有神感。庐墓终制。兄弟同枕被。 英祖陟遐。素食终三年。皋唳闻天。授 元陵参奉。享年七十九。卒 正宗甲辰。葬大兴面孔圣山乙坐。夫人庆州刘氏天赫女。双封。二男夏相,夏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0H 页

孝友如公。得于小学。修齐如公。曾传是力。天壤之间。何事最乐。孜孜于是。至忘寝食。大者如此。细者可略。圣山之阡。庸铭其石。
思慎堂金公墓碣铭(并序)
夜静人阒。朗读出师表。悲愤至泣下。盖去古丙子未远。而讨复尊攘之义。凛然如见。使公见今日气数。则不东于海。必西于山。我欲一酹其墓而不可得。今于显刻之托。恶可以辞。公讳丽白字琢甫。慕其祖慎斋公。号思慎。慎斋公世称海东高士。商山之金。以参判仁生为中祖。县监安节。奉使天朝。以文学为天子所嘉。乃特赐宝砚与书册。寔其五世。高祖千镒通德郎。曾祖应吉嘉善。祖晔即慎斋。考斗赫。妣利川徐氏父行道。公生 肃宗庚辰。天资端肃。良知孝敬。晨昏如礼。侍立终日。寒暑不以懈。前后丧。哀毁逾礼。以经传为活计。孝友为家政。训子有雅言曰。齐家必先正吾心。凡事不豫则不立。尝析箸。均及于子弟侄婿。并有训辞曰。土地金帛非所贵。敦睦和厚宜加勉。卒以乙未十月二十三日。葬长沙山城内艮原。夫人清州韩氏硕泰女。先公殁。别葬上麓。二男文德,章德。女适郑庆虎。内外孙曾不尽载。六世孙亮镐儒雅有文。以吾友郑休明所草事行谒为铭。铭曰。
祖有慎斋。思慎为堂。靡有不慎。百行章章。酒后朗诵。出师二表。有才无命。惜公虚老。
寿春庵文公墓碣铭(并序)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0L 页

嗟哉文公。孝且慈无与俦。古有董生邵南。公与之休。庵曰寿春。山称桐柏。时人之颂。可徵来百。
成均典籍裴公墓碣铭(并序)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1H 页

以公天禀。兼公志行。得遇圣明。以学为政。若可以致泽。位不称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1L 页

养真堂张公墓碣铭(并序)
先儒以真善无恶。为性不失者。无事于养。其次养以复焉。知养者寡。如公可以为法。公生聪敏。六岁声誉藉甚。九岁丧考。居忧如成人。偏养尽诚。馀力小学。于古人竭力供奉。三复致意。母嗜最江鲜。买致不上下价。久后渔人不二价。尝一鲤售三倍。渔人责还之。公推不受曰。继乏惠十倍。母癠尝药。血指延数月。丧则毁逾礼。与弟无我。弟子求异居。乃五日于兄。五日于弟至终身。凡人不力于五品者。据义喻之。言行所及。罔不感化。所谓民德归厚者是耶。寓情山水。壶山蓼水之间。风咏无虚日。有诗曰随流到处即渔矶。惟有白鸥伴我飞。数回讽诵。有鸢鱼活泼之意。养真之工。到此无渗漏。虽谓浴沂之亚可也。公讳浣字乃净。张氏丽太师贞弼为始祖。世显达。尚书延祐始居兴城。平章机封兴山。始贯兴。 赠教官俨号壶村。学河西门称高足。公六世。高祖晖。曾祖复圭。祖𢚀。考宇最。妣东莱郑氏父元侨。公生 肃宗壬辰。卒于癸巳。墓生獐洞甲坐。夫人咸阳吴氏父道升。有妇德。司兆。三男显良,显会,显旭并趾美。人称张氏三珠。孙曾不尽载。墓无显刻。冢后孙乐以状求为铭。将命者橹。旧识不敢辞。铭曰。
众皆伪公养真。真伪分己与人。己如何孝于亲。推兄弟与终身。声所及厚其民。壶山蓼水。风浴暮春。舍瑟之对。怡然会神。
敬斋高公墓碣铭(并序)
公居家有六戒。一善事父母。善事兄长。二勤文学力农桑。三先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2H 页

迹公事行。斤斤是规矩中人。唉今人偭规矩而背绳墨。见民俗之日沦。公雅言与六戒。皆圣人之糟粕。幸观省而笃信。庶回醇而反朴。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2L 页

权生载惇。既命其七世祖墓文。又起而请曰。六世祖以聪敏之资。早服庭训。制行高洁。操守坚确。虽贫甚而非义不敢干。见人不正若浼。孝亲敬兄。凡遇新物。未及庙荐而旨供则不先尝。伯氏尝游学京师。替养无阙。伯氏以沴终。时俗忌沴。而公书宵扶救。以至殡敛。竟亦无染。人谓感佑。遭故。情文两挚。及葬。晨昏展墓。不以衰老自懈。不脱衰绖。祭奠涤濯。不委于人。慈夫人嗜海蔘。亲没不忍食。初业明经。盖意其学优而仕。而中岁痼病。不能致力。则取语孟庸学小学要诀等书。取次成诵。至老不废。公之志尚可槩。而得力受用亦可见。士友推为贤父令子。而墓道尚阙表刻。愿卒惠焉。谨考其家录。公以 肃宗甲午生。卒于六十八之辛丑。葬丹城北洞下村长鼓岘庚坐。公讳䎅字逸举。权氏系安东。丽太师幸其始祖。嗣后奕叶为大姓。详其大人公墓表。大人讳寿岱。有至行气节。五世讳浚号霜岩。牧光州。丙子有义迹。高祖克有号愚川。参奉有文行。盖公家学。为乡邦所推。妣盆城许氏。荩其考。夫人八莒都氏相宜女。先公殁。二男应中,成中。女适闵镇广。应中三男思克,思万,思邦。成中一男思衡。今六世而文行不衰。亦见公遗风久远也。铭曰。
明经应举。初心事君。初心不遂。独善其身。终老小学。寤寐寒暄。父贤子肖。阐笔敢云。
处士宋公墓碣铭(并序)
宋秀士柱义,海燮。过余沙上病庐。求为先处士牲石之铭。继而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3H 页

不得于朝。处之山林。先后处士。两世一心。若使其出。家耳国耳。室中之车。若行若止。处非独善。世莫我知。出岂屑尔。随遇安之。是公高处。耿介拔俗。雁洞之阡。庸铭其石。
竹窝洪公墓碣铭(并序)
绫之州其里海虾。有向壬而对者。竹窝洪公藏焉。公事亲至孝。十岁内外。母夫人患痈。吮之致愈。考鳌隐公以浮肿。医云得蟾和药可已。时雪积。公竟致之得效。尝远游。忽心惊即归。考剧疾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3L 页

余登枕漱。既钦其祖。又熟其孙。所取端友。祖德之修。孙贤有授。公孝是徵。学问垂裕。令闻令望。百世有口。是其藏也。与之悠久。
孝子金公墓碣铭(并序)
绫城之道庄后笠峰巽坐。故孝子慎斋金公讳始悌字子诚及其夫人吴氏之藏。金氏其先晋州人。历丽迄我。达官硕德。谱不绝书。高祖弘献参奉。曾祖钱完察访。祖振球号道隐。考润玉。妣庆州李氏东岑女。公生 景庙壬寅三月三日。幼有至性。志体兼养。生事葬祭。无违于礼。律身以小学。家门雍睦。前后丧。居庐啜粥以终三年。始学于陶庵李文正公。亟被奖诩。自后乡人士举其行于道司。成命遄降。卒于乙卯正月二十九日。享年七十四。吴夫人籍罗州。士人翊天女。生五男。长应渭。次应德,应淳,应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4H 页

玆是孝子君子之藏。樵牧无或踯躅于其上。
愚斋丁公墓碣铭(并序)
公有雅言曰。惰农亲必馁。弃学人而兽。此虽寂寥数句。而可与人人为元符。以是而求其行。则耕稼养亲。庋阁常足。夜归读小学。燃松达曙。每锄禾休息。别坐默诵。为养与祭。买鱼肉。必躬入市。不与市人上下价。市人化之相戒曰。滥价于丁孝子者。非有父母者。善居丧。毁逾于礼。晨夕哭墓。当膝皆穿。泪著草枯。中岁稍不贫。周典遍及于宗族曰。以吾祖视之。均是子孙。潜心经籍。笃于践履。尝筑斋扁以愚。恶烦乐静。梨洞明月。柳川春风。暇日咏归。尝有诗曰梨花一树心同洁。柳色千条意共长。花柳吾家春正好。老夫无事日徜徉。非但诗格清远。足以槩公胸襟矣。公讳斗昌字昌哉。罗州之丁。以唐丞相德盛为东来之祖。生锦城君应道,检校大将军允宗。为高丽名臣。嗣后六世。同正判书子伋,校理寿昆。皆仕国朝。进士乔,参奉慎。始家绵城。世文行荫仕。高祖梦得。曾祖爱日掌乐正。祖察龙参议。考明度参判。皆以公寿秩 赠也。妣清州郭氏父某。有妇德。公生 肃宗辛未。卒 正宗庚子。享年九十。葬县南朴谷面阳之村后癸坐。夫人金海金氏万东女。孝奉舅姑。礼事君子。葬祔下。二子再运,再元。长房孙汉星。季房孙汉醇。公之后今五世。而诜诜至数百。读圣贤而谈义理。无一人胥沦于俗尚者。公流泽有久而不斩欤。五世孙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4L 页

诵公之言。读公之诗。言徵文行。诗见天姿。用愚为斋。谦德弥光。不身于孙。厥德克昌。
处士宋公墓碣铭(并序)
亲年八十馀。是谓考终。而垂绝。稽颡北辰。以祝天佑。始知孝子之心不以久近有间。其言曰。为人子而不修周公曾子之为子职。岂不受耻于天下后世乎。始知孝子不以孝自处。先儒所谓自以为孝则非孝者是耳。公讳明秀字士贤。砺山之宋。枢密尚矣。砺良,朗山。功存宗祊。泽庇生民。为百世帲幪。忠刚公侃。 庄陵末。南遁高兴。为完臣。寔其十一世。高祖顼折冲。丙子有义迹。曾祖世胤。祖廷普。考必雄嘉善。妣长兴魏氏父来万。公生 肃宗庚子。宽仁端悫。无疾遽声色。事亲。生致乐病致忧。丧尽哀祭尽敬。居丧年逾不毁。而粝饭炒盐以终三年。丧馀如袒括。居敬二字。为持身元符。训子有雅言曰。志伊学颜。不移于贫贱。不淫于富贵。虽饿死穷山。而不为流俗所夺。此可以见公矣。享年五十一。卒 英宗庚寅二月二十二日。墓豆原之龙头村乾坐。夫人庆州崔氏启兴女。别葬内金城辰坐。三男致夏,致殷,致周。二房三男。益俊承长房。观俊后季房。次琪俊。阳川许山松婿也。五世孙縡燮。以牲石之铭恳不佞。辞不获。铭曰。
世风忠孝。公生曰笃。其孝伊何。自知不足。居敬为符。是曰善学。雅言为训。不夺流俗。凡厥后孙。聿修祖德。龙头之阡。高景来百。
隐亭金公墓碣铭(并序)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5H 页

生致其乐。病致其忧。丧致其哀。百行优优。芝亭之阡。高景千秋。
赠兵曹参判裴公墓碣铭(并序)
亲老无养。耕稼樵牧。竭力孝奉。殆子夏所谓虽曰未学。吾必谓者。而牵牛带经。燃突照书。赵重峰先生之后。始有公一人。是以学亦夙就。而小学嘉言善行。课夜常诵。至老无替。律身以是。训人以是。惟孝友于。正家睦族。以至交朋友处乡党。自有节度。盖以天质谨勤。而兼之以家庭擩染也。考其行则前后丧。易戚两尽。庐墓终孝。筑室于先庐之侧。训迪后进。虽不中不才。驯致规矩。乡人之秀者。日就其门。而其不善者。自不敢近。公正大之体可见。而乡人士状诵。至于今未已也。公讳润禧字允九。裴氏系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5L 页

耕稼养亲。馀力以学。嗜学如渴。寸阴是惜。千回小学。律身绳墨。身后崇褒。天恩优渥。槽川之麓。过者必式。
通德郎郑公墓碣铭(并序)
是庵李直铉。吾党信笔。状公行。末段有曰不以幽暗而或肆。不以小节而或疏。此虽寂寥。而公之为公。即此可见矣。窃尝以是而求其事行。则天禀殊异。孩提已知爱书。承顺亲志。罔有违越。少长。讲学靡懈。文词已斐然。而泊于进取。断弃功令。存心为己。自事亲事长。至待人接物。不失尺寸。藉藉称诗礼家模范。假之以年寿。则其资益于后辈者何如。而卒于 英宗乙亥八月十三日。距生 肃宗乙未为四十一。呜呼短矣。公讳侨字圣寿。郑氏贯瑞山。宋之员外郎臣保。为东来之祖。瑞山君仁卿。官佥议中赞。谥襄烈。享松谷,云溪两院。硕德达官。谱不绝书。蓑村僖。文科县监。早及金佔毕门。传儒学。至龟潭仁浚。见昏朝斁伦。避地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6H 页

丰其赋而啬其年。人不能无憾于天。古人云不于身必于孙。彰祖德在孙贤。以是勖在玑。以是铭公阡。
菊轩宋公墓碣铭(并序)
宋君基元,致璿。并辔过余。谒其先祖处士公碣。既断手。又起而请曰。处士有子菊轩。志行克趾。将并有石。愿卒惠焉。按公讳廷甲字震卿。砺山之宋。砺良,朗山相继勋封。忠刚南遁为 庄陵完节。名讳官衔。详处士公碣。处士讳可徵。妣利川徐氏父敏中。公生 肃宗己巳。自幼根孝。家窭甚。旨养无阙。侍癠。尝粪祷天。血指延缕。丧尽情文。祭致诚敬。昆季四人。枕被终身。先世幽行。谒于作家。以图不朽。由近及远。孝思不竭。如公吾无间然矣。享年五十六。卒甲寅正月三日。墓高兴凤头山辛坐。夫人珍原朴氏万泰女。合封。二男𣛜,梓。并有文行。任义渊婿也。长房三孙锡焕,锡孝。锡仁后二房。铭曰。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6L 页

儒洞郑公墓碣铭(并序)
儒洞居士郑公讳守道字一吾。以 英宗甲子正月四日终。距生 肃宗壬申为五十三。葬大梯面诸亮山东麓壬坐之原。慕公德义者挽诔相属于道。最时宰申青泉维翰哀词。李上庠万锡诔诗。可以七分于公。哀词略曰。骨格魁梧。慷慨有志节。卓然有古君子风。发于文而为词赋。如虬龙蟠而骐骥奔。江山豪杰。风土政教。文章声曲。无不爽然快者。又曰皭兮灿兮。容仪之晰也。瑟兮瑳兮。言笑之则也。璘兮蔚兮。笔华之煜也。诔诗略曰。仪观既英伟。志气亦清爽。为文尚聱牙。步骤虞夏上。人人愿识荆。四方交游广。韩公才忤下。永叔遽长往。彼二公者。皆公道议相契。知心知德。其言可徵信。后人欲考公之实德。舍是而奚以哉。晋阳氏。太学士时阳其上祖。菁川君文良公乙辅,晋阳君忠庄公璜。皆高丽名臣。赞成继童。始仕国朝。连世清显。高祖望北干屹。丙子举义旅。曾祖期封宣务郎。本生期显号敬畏。从父倡义。兄弟与偕。祖台周。考命相。妣扶安金氏父尚度。终慕斋熙周旌赠俎豆。野隐敏相趾父孝。夫人光山金氏五奎女。本生祖若考妣也。公生而恬淡。孝友其天禀。早业功令。九魁乡解。亲没而不复举。专心为己。终老丘园。夫人瑞山柳氏矩女。有士行。别葬白玉浦甲坐。一男振宇。二孙履采,泰岳。五世孙学源草事行。以宇万知其家德徵为铭。铭曰。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7H 页

栖碧亭朴公墓碣铭(并序)
公生卒。 肃宗甲申 英宗庚申。四十年间。我东方称晟时。而栖碧为亭何欤。就考吾友金志学所草事行。公颖悟庄重。俨若成人。蔚为南州之宿望。自神州陆沈。绝意当世。息交灭影。混迹渔樵。永矢不谖。咏榛苓之感。迸下泉之泪。始知公栖碧。盖有由也。以孝友为政于家。冠昏丧祭。一遵家礼。海堧贸贸。其俗一变。至今有遗风焉。公讳载现字敬甫。密城之朴。退忧亭承宗谥肃悯。封密昌君。为中祖。挹白堂自凝。弘文校理嗣显。高祖寿天。曾祖万奇。祖宗校。考百焕。妣锦城罗氏父成文。夫人水原白氏遇景女。有妇德。三男处东 赠教官。处允,处行。孙文周有文行。后孙钟瀚,经淳读书士也。从金君游。偕君过余沙村寓舍曰。吾祖有志行。而墓在珍下山天马背乾原。不可无铭。愿惠焉。见今栖碧无地。输公一著。旷感者存。不辞而铭曰。
栖碧何事。笑而不答。别有天地。时尘不及。我欲膏秣相从。而不可得。
湖亭金公墓碣铭(并序)
凡今之人。昧于顾养。埋头觅第者。人或讥之。则曰吾为悦亲。是自诬也诬亲也。亲何尝以不义悦己望于子也。吾闻公早有声于场屋。取第朝夕事。而以亲老为养。停不复举。养志养体。求古孝子无愧焉。吾欲表而出之。以厉悦亲而不由其道者。公生一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7L 页

废举养亲亲安其孝。孝也如此。鲜不由道。蓼川一曲。至今湖亭。几案终老。物外遐情。不于其身。椒聊其孙。过者必式。角谷之阡。
龟龙斋宋公墓碣铭(并序)
国朝辛壬。义理最难看。难看而精看。不以死生祸福易其所守。君子人欤。君子人也。寒圃李相公。辛壬年间。挤于时论。安置高兴。祸将不测。公以乡生。虽闭户无不可。而义气所激。亟候于棘门。伯公以宣传在京。驰书不可仕。使之弃官归乡。相公被祸后。建祠遗墟。春秋享祀。盖其义在相公之地。则能办相公之死而无难矣。岂可以所处异地。所遇不同而差殊观也。公讳廷贤字礼而。龟龙其斋颜也。砺山之宋。高丽银青惟翊其肇祖。砺良府院君贞烈公松礼。朗山府院君文肃公琰。皆名臣。忠刚公侃。为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8H 页

银青尚矣。砺良朗山。惟德惟勋。高丽名臣。卓卓忠刚。百世扶伦。训正立慬。县监殉义。宋氏无作。作必拔萃。公其擩染。文行出类。寒圃匪所。据义游从。立祠遗墟。伟闻其风。其义可少。得地则同。香炉之阡。过者鞠躬。
学生具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三乐字乐夫。此非寻常肇锡。意者公自得于邹经。为顾名思义地。所谓系于天系于人者。公亦难必。而可自致者。在公而不在人。然则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公当致力而得之。于是乎公可谓不负其名。而公之为公。亦在此矣。状所称𥳑严宽重。不事表襮。泾渭甚明。宗党悦服。士林表准。辞气愿款。听者致感。诗因性情。格调澹雅。皆其验也。公生 仁庙乙酉。卒年不传。葬所居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8L 页

公行在名。不愧不怍。公传在孙。有志有学。
赠承政院左承旨金公墓碣铭(并序)
鼎沈盘折。已馀百年。而公犹悲愤如当日事。每长夜抚膺曰。 孝庙讨复之义。未伸于天下。宋子忍痛之情。未泄于百世。有志之士。当没身嵁岩。遑恤其他。盖公气义所性。发出如此。吁其伟矣。公讳梦益字贤佐。临渊号也。金氏高丽典书文敬公台用。封灵光君。始受贯。弘文典翰赠兵部尚书时,县监 赠吏曹参判敬义,吏曹参判雪岩㻶。文敬后三世。再传而月峰先生光远。己卯祸。疏伸静庵诸贤。仍谪海南。后 赠吏曹判书。享汭阳院。生云谷龟命。岛夷之乱。募义旅。乱平。遂隐不仕。 赠承旨恒当时称师表。松坡汝徽能文章。公五世以上也。高祖总。曾祖寿五。祖浩号默窝。早及李陶庵门。考应铎 赠司仆正。妣高灵申氏父命集。光山金氏父万堂。金夫人以 景宗壬寅。生公于长兴之渊谷第。幼有殊表。尝见饮礼。宾主揖让。退与诸儿为绵蕝。周旋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9H 页

公有要言。非圣道为异端。吾欲举以告今之人。中夜抚膺。叹深风泉。生乎今日。义公之义。安身立命。犹有其地。临渊之斋。吾知免夫。晚守之阡。我铭不诬。
生员孙公墓碣铭(并序)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以吾所闻。凤阳孙公。其庶几乎。考护军公临终。顾谓公曰。门户之计。只在读书。我死之后。汝若一心向学。始终无替。则吾可以瞑目于地下。呜呼。父而遗其遗。其贤何如。而公受为怀中𥳑。刻苦勉励。使大人之言不坠于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19L 页

密阳之孙。显于罗丽。国朝无替。嗣有咏归。入而直道。出则退休。世著隐德。文行俱优。公生继述。大人之志。读书饬躬。孝为锡类。生养死哀。毁逾于礼。闻喜增怆。令人感涕。修庙恤宗。吁其幼龄。由此充养。谁云暮成。阡曰仁良。宜其葬贤。过者式躬。有百来年。
鸾轩宋公墓碣铭(并序)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0H 页

砺山之宋。忠孝名家。世济其美。颂声猗那。公其笃生。寔承厥祖。凡厥后孙。勉遵其武。
拙庵柳公墓碣铭(并序)
幼业村塾。夜归天寒。慈夫人加之衾。公曰安得衾广如天大。庇寒士。大人奇之曰必大吾家。既长贯经史。究性命治礼学。大人使治功令。公曰父母老。事亲日短。士习奔竞。易为失己。知有远志。不强也。前后丧。皆衰龄。溢米之外。不御姜桂之滋。过哀成祟。知不得终制。遗命薄葬考墓下。盖自罚未终丧也。卒戊辰正月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0L 页

天性普济。未遂为拙。拙以扁庵。其德则觌。晨昏如礼。粤自髫发。养兼志体。馀力则学。见世奔竞。功令不屑。是以有誉。高景来百。
阳洞朴公墓碣铭(并序)
公以癸巳十月二十九日观化。距生 英宗丙辰。仅三十八。呜呼短矣。当时先进长德之知公者。有谓假之以年。则道以之明。德以之立。即此而可槩公平生矣。公天禀殊异。良知爱敬。养兼志体。前后丧。皆毁逾于礼。其侍疾焦灼。尝粪血指。靡诚不殚。而前妣朴氏迁祔考墓。哀慕如所生。盖其至性之出于人者。书无不究而尤深于性理。剖析微密。皆有手录。及升国庠。以不及慈夫人世为至恨。游太学。所交倾一时名硕。贽谒金渼湖先生。先生以志欲大学欲博行欲实。书赠而奖诩之。从师时有渼上日录。其造诣肯綮者。多有托此而传。诗有责佛。文有自警。可见辟异卫正之至意。而诗可雅乐。文以作家。道几壸域。学造精深。而每怀靡及。筑室于阳洞先墓下。为藏修讲靡之计。村秀乡彦。求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1H 页

世之称老师宿儒者。或不能窥公壸域。则公固卓然而有立。苟假之年。则当不日而造其极。宜知公者之屡致嗟惜。幸咳唾有遗墨。窥见其精深。足可以嘉惠于后学。
孤山李公墓碣铭(并序)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贤如子贡。犹致力于是。而夫子云可也。公前贫后富。雅言吾无是也。其素养可知。而驯致于乐与好礼。殆庶几乎。公讳锡彭字德来。李氏本贯庆州。新罗佐命功臣谒平其肇祖。江阳君开高丽初。以不服贬陜川。子孙以为贯。尚书仆射景芬,版图判书云皓。皆贯陜后显祖。竹阁先生光友。退陶高足。寔公五世。高祖瑜鲁。曾祖廷翰。祖晙。考东远。前后妣。广州金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1L 页

不囿于世。孤山特立。清孤伊谁。宜其栖碧。无谄无骄。卓其秉执。耕稼渔樵。亲无戚戚。养馀之推。优优为力。了债人间。晚年栖息。荷衣蕙带。不染于俗。培养之阡。是公四尺。我铭其石。以诏千百。
松溪处士柳公墓碣铭(并序)
昔贤有言有之无所补。无之靡所阙。乃无用之赘言。盖尝因是而求之今之所谓文章者。则其不为赘言者几希。若松溪处士柳公家训。若诗若文。一字一句。皆可有而不可无。信乎有德者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2H 页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2L 页

孝可若曾。何求人知。公言足徵。以厉蚩蚩。事君有道。谷则耻之。公则超然。不囿于时。全体大用。家训有辞。自淑及人。俗易风移。藏修有室。松溪为楣。道长负酉。堂斧在玆。
敬堂金公墓碣铭(并序)
金君志学,讲学相随殆有年。日以其先祖敬堂处士牲石之铭书托。将命者其从子世镐。所抱状德。吾族叔龙冈居士笔。谨按公讳道璜字士明。敬堂号也。金氏出驾洛。中祖海隐处士星礥。高祖厚宅。曾祖起凤。祖汉祥号默轩。文行俱茂。考弘彦。妣密阳朴氏父庆瑞。 英宗壬申。即其庚降。幼有器量。早袭庭训。次第读石潭要诀,紫阳小学。实心践履。自幼至老。鸡鸣而起。盥漱有常处。定省如礼。甘旨殚诚。兄弟族戚无间言。冠昏丧祭必以礼。教子以义。诸子读书在数帿地。虽隆冬积雪。日必往见。盖其一念笃于式谷。子孙至曾玄。皆文行克家。寔公有以启之也。享年七十二。卒于 纯祖癸未十一月二十八日。葬灵光之大招南山蟾岩巽原。夫人密阳朴氏祥云女。二男宗根,宗锡。二女适安志彦,崔基胄。长房孙箕珣,庆珣,昌珣,钟珣。次房孙致珣,衡珣,亿珣。今五六世而公遗泽不斩。盖其源清而流洁也。铭曰。
孝是天禀。敬以律己。孝敬俱隆。百行由是。积厚发钜。流泽与久。以是传之。百世在后。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3H 页

通德郎李公讳希庆字士贤。事亲孝祭先敬。治家有法。睦宗族乐宾朋。承上御下。处事接物。各有节度。讲学修德。信从者众。庠舍不能容。所居成聚。移筑入海之祖艮翁公谪庐。以为久远之规。先世坟墓石仪。皆侈俭适中。推以至于尤翁先生谪墟竖碑。以为后百世高景之地。而院享及讲规。众推独贤。校堂有议。必委公断处。盖众望所归。不可辞也。当时先德。如郑教授希宽边佐郎是重所师也。玄处士光辅所友也。可见师友渊源之正。而其嘉言善行。岁久无徵。虽若可憾。而举一而反三。则所谓裕于己者深。则及于人者广。公其人欤。李系庆州。新罗元勋谒平为始祖。高丽文孝公茜为中祖。自是奕甚。生员自琛。惩毖己卯祸。潜迹不仕。后 赠赞成。寔公八世。五世讳瀷。道义文学。大负时望。以堂令忤光海。直黜于济州。即艮翁。子孙仍居焉。曰仁济御侮将军。曰
海外邹鲁。众推耽罗。先进渊源。以及流波。何尝不是如公导迪之力耶。
芦峰金公墓碣铭(并序)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3L 页

过人之艺。学问之笃。此其纲领。其辞虽约。平生行己。据此可测。彼哉张皇。胡诬祖德。愿以警世。彼石此玉。
石松赵公墓碣铭(并序)
锦城南弹柱之洞。负壬而双封者。故孝子石松赵公及夫人光山金氏之藏。公早失怙恃。方二亲之疾。前后嚼指。乡里嘉叹曰。一嚼为难。况再乎。公既丧二亲。只影无依。就养于伯母郑氏。郑氏只有孽产。疑郑氏子公。欲谋害之。郑氏闷赵氏嫡派或绝。遗书与分襟记。纳之衣带。付奴奔避。得免于祸。郑孺人见几应变。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4H 页

赵贯玉川。实惟名族。谱不绝书。达官硕德。忠孝世风。公生曰笃。沈晦免祸。其愚不及。石上之松。亭亭晚节。寓意为号。志尚可白。弹柱之洞。是公幽宅。口碑足徵。高景来百。
赠承政院右副承旨柳公墓碣铭(并序)
楚之南里曰丹谷。高兴柳氏世居。今至功缌同闬数十家。家政雍穆。有同爨之风。子弟有行。读圣贤而尚忠义。盖其先承宣公积庆垂荫而尚未艾也。第考其实行。则孝友慈祥。得之天禀。温凊承顺。不教而能。虽祁寒盛暑。侧侍唯诺。罔有违越。才受小学。所学必践。自少不习功令。不入场屋。盖恐驰心荣途。养有所阙也。侍癠焦灼。迎医合药之外无馀事。初终攀擗。顿绝又稣。不以仓卒而阙于礼。丧馀齐素洁敬。坐而达曙。临祭哀戚动傍人。病俗行四礼。多违古制。就质礼家。讲定为家规。所与交皆文行之士。相与丽泽滋益。而聪颖涉躐。号专业者。莫之先也。前村未炊。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4L 页

夫唱妇随。并种厥德。孝为其源。源清流洁。友于兄弟。族党以睦。孰饥而寒。若己斯切。自亲及疏。尺布斗粟。孰孤而贫。为我心恻。丧葬嫁娶。及时周恤。公犹歉然。心赢力绌。未见如渴。见则悦服。生祥下瑞。天报之福。子肖孙嘉。诜诜其列。既庆回卺。并跻大耋。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5H 页

晚悔处士安公墓碣铭(并序)
公自号晚悔。悔于公何事。公自幼至孝。定省如礼。侧侍竭欢。志体兼养。前后丧。情文并挚。公事亲之靡悔也。平居恬静自守。守正不挠。于得丧利害。顺受而无较量。公守己之靡悔也。与人恭宽。与物无竞。成人之美。而所不言人过。宗党乐其睦。朋友信其义。公接人之靡悔也。尝游汉师。见世风日渝。陈疏数万言。尽言不讳。沮格不达。而其忠愤激慨。有死而靡悔者。又先公行义未阐。屡年周章。虽失机会。而不计夷险。有死而靡悔者。其靡悔如公。而公犹晚悔。盖道理有极至处。未至则吾不得无悔。益见公胡不慥慥不遗馀力之至意。公之为公。其在此欤。公讳克谦字圣能。顺兴之安。上祖文成公晦轩先生。倡明绝学。从祀文庙。竹屋于器,谦斋牧,文惠公元崇,景质公瑗。皆高丽名臣。判书从约。始仕国朝。参赞玖,赞成知归,典籍玑,思齐堂处顺。名德相承。思齐公株连己卯祸。筮遁自废。伸叙不起。竹岩琢,梅潭昌国,羔峰㻽。皆惩毖不仕。公五世以上也。高祖寿恒。曾祖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5L 页

伯玉知非。渊明觉是。公曰晚悔。寔其遗意。不安小成。是曰君子。君子若人。二字是耳。无过可悔。知公远矣。白坪之阡。高山仰止。
同知中枢府事崔公墓碣铭(并序)
县牟阳坊山内洞云暗。枕亥而封。同中枢崔公讳成位字安模之藏。公生 英祖庚戌。卒 纯祖庚午。享年八十一。寿阶嘉善同中枢。迹其行。盖乐善不倦。孝友其天禀。而体干伟然。秉执确然。从与游者。不敢干以私。性喜施与。族戚之贫不能昏葬。皆为之方便。使无失时。储册庤粮。以待来学曰。吾少贫。不能肆力于学。平日为恨。子豪臣登武第。闻喜宴。招勉之曰事君当委致其身。事君不忠。亦非孝子。满座宾朋。皆传诵称善。使公早扬王庭。蹇蹇匪躬。约绰可槩矣。崔系全州。完州伯纯爵谥文烈。完山君宰谥文贞。参赞录清白吏旌孝有庆谥平度。历世显达。进士淑文。文学孝友。屡徵不起。自号独秀。后 赠司仆正。享礼山祠。参奉寿亨 赠左承旨。寔公十世。震契,崙龛,东根,汶。祢以上四世。以公寿阶。三世荣 赠有差。妣全州李氏。父进士得年。二夫人。新昌表氏允章女。育三男。别葬龙水山。晋州姜氏万吉女。育二男。后公殁。葬祔左。男豪凤,豪仁,豪先,豪臣调宣传官。豪允早卒长房二男宗国,宗圭。二房二男昌丽,昌业。三房三男昌祜,昌得,昌禄。四房四男昌国,昌吉,昌龟,昌道。季房二男昌烨,昌福。子姓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6H 页

惟孝友于。施为家政。赒恤昏葬。遍及族姓。书为公器。用资后学。勖子致身。足徵其德。大者如此。小者可略。云暗之阡。过者必式。
东山处士魏公墓碣铭(并序)
桂巷先生魏公伯圭有难弟。曰东山处士讳伯绅字子彦。桂翁尝称公冰莹玉洁。有壁立千仞气象。公之为公。槩在此。后虽有善观而善言者。曷能易此。就考其家状。天资高。才授十九史半卷。已能赋五言诗。句法清远。多脍炙传诵。文足以需世。而不为必得计。白首穷林。与开花啼鸟相唯诺。未知营营逐逐于红尘紫陌之閒者。孰閒而孰劳。公尝曰。不忧不惧。吾偶然近之。任真如公。何忧何惧。恭俭清约。盖其性然也。癖于看书。老犹不废。得格言至论。则说与诸子。使识之。读书之馀。兼干农务。及秋收禾。均分于昆季。岁以为常。桂翁常曰。吾有贤弟。得保躯命。盖其言行操履。同于桂翁。如叔程之于伯程也。有文集若干卷。魏系长兴。始祖镜以唐学士。浮海东来。仕新罗官大阿飧。封怀州君。至丽奕甚。金紫平章。侍中评理。谱不绝书。迄我无替。参军宗复。习读由亨。连世通籍。参奉晋贤。判官德厚。祖孙著孝友。判官生县监廷烈。寔公高祖。曾祖东寔世其孝。祖世宝世称诗书画三绝。考文德进士。号咏而斋。文行实德。宜其以两公为子也。妣平海吴氏。日三其考。公生 英宗丙辰。卒于八十一庚辰。葬松岘后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6L 页

公实难弟。桂巷难兄。壁立千仞。桂巷有评。不忧不惧。自知则明。大者如斯。馀难悉名。宜以置之。水绿山青。世莫我知。于公何伤。莲花之麓。繄公之藏。地与人称。犹闻其香。
莘湖韩公墓碣铭(并序)
公有雅言曰。五教之敷。五事之用。一敬字为劈头。司徒以。成有虞之治。箕子以。行变夷之化。况我苗裔无念尔祖。凡今之人。近在父祖之训。而罔或闻知。乃逸既诞。滔滔皆是。而公言行相顾。聿修厥德。吁其贤乎。公讳命德字俊明。莘湖号也。上党之韩。派于殷师。太尉公佐命丽祖。文𥳑公尚敬佐我 圣祖。为东方巨阀。高祖濙司马两试。官持平。曾祖世成通德。南来家绵山山中。祖殖。考亨柱。连世笃文行。妣潘南朴氏父淑铉。公生 英祖辛酉。幼有器量。聪颖殊凡儿。自知劬书。文艺夙就。未弱冠。五书五经。诵如己言。旁通百家。早起晏眠。食淡攻苦。虎尾春冰之戒。雪未消草已生之训。一日三复。事亲志体兼养。丧祭哀敬。友于兄弟。未妻如宾。睦宗党而信朋友。周穷恤贫。无间亲疏。曾子所谓民德归厚。公其殆庶乎。享年六十三。卒 纯祖癸亥。葬郡之多庆面韦亭甲原。夫人光山金氏暹先女。甚有妇德。墓双封。二男致业,致得。克世其家。孙镇屋,镇五。吾友金君志学草事行。五世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7H 页

敬为元符。公视家传。既淑于身。以及其孙。凡厥后辈。视公勉旃。
松庵李公墓碣铭(并序)
李生俊河谒其先祖晦轩公状德。既断手。又起而请曰。六世祖松庵公讳鹤龄字君伯。于晦轩公。为九世肖孙。生有至性。事亲无阙仪。愉婉容色。以养其志。畜养鸡彘。以养其体。家虽窭甚。而旨物尝(一作常)馀阁。亲癠。刲股和药。昼宵祝天。丧致其哀。葬而庐墓。求古孝子。鲜不吻合。生 英祖戊申。卒 正宗丁亥。墓在古邑面堂头村后庚坐。不可无识。愿卒惠焉。宇万于晦轩公状。致意于末段。以为十世衣冠。不失古家模范者。岂无见而云尔也。祖德既茂。宜其得贤子孙为后嗣。况公天禀秀异。念祖聿修。为第一义谛。则活孝之传。盖有不期然而然者矣。得年仅四十。而闾里之诵。儒士之荐。三纲之录。不一而足。彼樗栎之寿。生不称于世。死无名于后者。何足道哉。兴阳之李。以生员彦林为初祖。卫尉阳升讨契丹。殉渭州。兴阳君吉,赞成舒原,大宪垠,府尹堰,牧使寿生,掌令之证即晦轩。高祖新发进士。曾祖希骞参议。祖震辉有隐德。考东培通政。妣高兴柳氏父自兴。夫人昌原朴氏世检女。二男宗贤,宗华过房。宗贤三男时元,时豪,时俊。二女适吴相一,洪俊模。曾玄不能尽述。俊河动止有常。可知有学。其请不可孤。铭曰。
晦轩南遁。遗孙以安。文行代圭组。孝友以为家传。公其传心。为贤祖之肖孙。堂头之阡。过者式焉。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7L 页

乡人士欲荐公实行。闻辄尼之曰。人子疏节。尚且不能。冒此虚声。何颜见先人于地下。噫。虽有曾闵之孝。才有求知之心。便不是诚。吾以是知公百行。皆从至诚中出来。方公六七岁。考慎斋公有训曰。人不读书。便不为人。从古圣贤。皆从这里做。公受为怀中𥳑。先用力于小学。九容九思。书揭常目。次及于经子百家。正其衣冠。终日危坐。庸言庸行。未或不谨。或有差失。终夜不寐以自讼。尝被酒阙定省。绝不复酒。其励志皆类此。亲茔不甚近。非疾病甚雨。课日哀省。少治功令。业精而不利。不复试。讲服道义。训子课孙。为居家最乐。所著述皆传经义。式至今百馀年。芬馥未沬。公讳道翰字浩然。桐谷号也。长兴之魏。实祖唐学士镜。浮海东来。封怀州君。侍中菖珠,平章事耆老,太师忠烈公继廷。皆高丽名臣。閤门祇侯种。谋复胜国。杖流禁锢。习读由亨。与南秋江齐名。世科宦。进士德毅孝旌。壬辰扈 驾。县监不赴。 赠参议。享竹川祠。菊泉廷献进士孝旌。 赠掌乐正。莲峰东葵。文行名世。曾祖翊中。祖命三。考相庆即慎斋。著行义。妣利川徐氏父好智。贞淑有礼。公生 英祖戊午。卒 纯庙丙寅。葬孔圣山亥坐原。夫人仁川李氏元益女。合封。四男荣禧,荣佑,荣建,荣裕。李重烈婿也。任祚,学祚,金■(王赫)妻长房生。寅祚,金基范妻二房生。镒祚,文思七妻三房生。殷祚,金相浩妻季房生。玄孙启泰谒状于其族兄启泮。使从子贞良奉以走带方寓舍。求为牲石之铭。铭曰。
松沙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第 128H 页

求心斋郑公墓碣铭(并序)
公年几弱冠。自四书五经。至诸史百家。靡不轮回淹贯。文理词翰。斐然成章。沈潜乎义理之源。䌷绎乎肯綮之蕴。如冰解冻释。雾除云捲。是以其存之心而体之身。施诸人而措诸事。灿然有条。俨然有则。吾闻诸日新郑翁。日新以公乡里。信笔状公如此。公其贤乎哉。由是而求其源。则求心为斋。盖其头颅。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徵之公而益验矣。其敛迹穷荒。潜光𤱶亩。三径花竹。四壁图书。婆娑徜徉。聊以自遣者。其抱道乐天。不愿乎外者又如此。公其贤乎哉。公讳阳勋字成彦。郑氏河东大姓。中祖遁斋先生汝谐。有功斯文。四世而 赠判尹忔号松庵。早游郑桐溪之门。丙子举义。寔公高祖。曾祖文参。祖世采。考鏶参奉。妣咸安赵氏父尚敏。公生 英宗丁巳。卒于 纯祖己巳八月十六日。葬莘山应幕洞亥坐。夫人清道金氏宪龙女。二男兴相,必相。一女适梁殷浩。公初学宗老敬庵之门。一遵其教。罔有或违。敬庵公亟称之。公著述为六丁所收。不少槩见。族后孙在禹。惧夫愈久而无徵。以日新状。徵铭于宇万。铭曰。
求心二字。是公吃紧。以是学优。以是德进。凡在后辈。以翼以引。不遇而藏。遁世无悯。公名在世。愈久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