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墓碣铭
墓碣铭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4H 页

三韩著姓。其一黄氏。出于昌原。高丽名相讳石柱之裔。代有伟人。历军簿判书讳英烈,舍人讳裕,寝园署令讳真伯。至中郎将讳承厚。移居顺兴。历数世至县监讳永孙。实为公高祖。是生讳㻛。是生讳汉弼。博学积德。教授生徒。实锦溪黄俊良之外王父也。锦溪尝受学焉。是生部将讳宽。为公皇考。妣花园徐氏震之女。公讳得谦字汝益。生于正德乙亥十一月二十七日。卒于万历丙申十二月二十三日。享年八十二。葬于小白山柏库后午向之原。前坟即夫人宋氏。后三坟乃诸子妇也。公幼有大志。贯通经传。中己酉司马。见时不利。卷以怀之。躬耕以自乐。愿悫朴实。持身以古人自处。非义所在。丝毫不敢取。平生与人无皱眉色。真圣代逸民也。配宋氏。参奉琇之女。生二子。长佥正墀。次判事墉。皆谨厚克肖。墀二子。长以藩直长。次以茂。二女适金鎏,金汝焕。墉一子以久。以藩三女一子。子曰潚。女适金汝柱,许身契。以茂一女二子。女适金时端。子皆幼。以久二子三女皆幼。𡺽之先君子。与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4L 页

寿有限止八旬。德不朽映千春。绵馀庆玉生昆。窒而达大其门。
忠义卫权公墓碣铭(并序)
公姓权讳欢字应和。安东大姓。丽朝永嘉府院君讳溥之后。有阳村先生文忠公讳近。事我 康献大王。即公之六代祖。是生文景公讳踶。是生 赠资宪大夫左参赞行县监讳摩。是生 赠崇政大夫左赞成行郡守讳侨。是生别提讳敕。是生忠义卫讳辊。娶进士黄彬之女生公。公幼孤。闻教三迁。贞悫养性。既长履道遁世。与母弟生员协端居。律身以礼。出言有章。接人和而介。焯有家声。远迩咸服。生于嘉靖甲辰。终于万历丁巳。寿七十有三。卜葬于古顺兴府浮石里南木谷离向之原。公配羽溪李氏。处士弘基之女。先公卒。葬于阡上三里许粉梯洞辛坐之原。有二男。长謇。次諅。謇二男。长揆。一幼。二女长适进士金汝煜。一幼。諅三男皆幼。一女适士人安以遗。吁。公之德业家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5H 页

不出庭利幽贞。维德馨孝不匮。光而启垂永世。
成均馆正字李公墓碣铭(并序)
崇祯元年六月己亥。李进士崇彦袖衔白册黄管。授丹谷居士郭𡺽曰。先人不幸早世。二子皆幼。幽墟无标。罔以诒昧。愿乞一言镵石。𡺽曰吾不死在世。忍为正字铭乎哉。且文不腆。人谁信焉。进士起拜曰华藻不愿。只愿知先人心。写出以实。庶图不朽。余谢曰若然则吾亦可得以言矣。谨按李氏之名于世尚矣。新罗初。讳谒平为佐命元勋。代有伟人。丽末讳达衷。以刚直文章冠一世。官至门下侍中。封鸡林君号霁亭。传德袭训。备载国乘。我 光庙朝讳兴商。袭封鸡林君。是为公七代祖。曾祖讳善童。祖讳𥩲。考讳介立。孝廉选。除山阴县监。强起未几。解绶归田。教育后进。远迩矜式。妣闵氏进士云瑞之女。生二男。公其长也。生而颖悟。六岁学字。七岁缀文。善钟王书法。既长经史一览不再读。器局峻正。寡言笑。动遵绳墨。人谓山阴有子矣。辛丑俱中司马两试。丙午登式年乙科。然应举以悦亲。无仕进意。尝曰士之行藏。自有其时。每以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5L 页

寿过颜氏。只是三春。既达而窒。归成后人。
通礼院引仪黄公墓碣铭(并序)
黄氏出于平海。而为一国著姓。丽朝有讳仁温。为世子检校。世有显闻。讳瑾。恭悯朝登第为献纳。疏论地震忤旨。谪官沃川有诗。四佳公谓有关风化。是生讳有定。仕本朝官至工曹判书。实文节公金淡外王父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6H 页

古貌古心。耕稼自任。不慕官簪。有子有孙。玉生于昆。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6L 页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墓志铭
成均进士张公墓志铭(并序○公讳汝华号砂溪)
公在乙卯。病几危。自制碣文。既而苏。男长龙遇。生一男。龙变生一女。龙见,龙庆皆弱冠。女未笄。公至天启元年辛酉六月初一日遘疠而终。公之配义城金氏。判事克一之女。有家法闺仪。公之死。号哭不食。遂疾革。越二十八日亦逝。善不获祐。理之乖也。其年十一月戊申。合祔于蟠谷先人之兆酉坐原。吁。公孝悌出于天。忠信过于人。非其道也。千驷不顾。真儒者也。不赢其躬。维后之昌。四男皆遵家范。公之代序。略载自制文。铭曰。
力行为善。确乎不变。玄宫不昧。白璧留彩。
李正字墓志铭(并序)
有李公讳谒平。降于庆州瓢岩峰。佐命新罗始祖。积德基庆。世袭冠绅。丽末有讳达衷。门下侍中封鸡林君号霁亭。刚直文章。山斗于世。有识鉴。我 康献大王微时。一见跪饮曰异人。忤旽归第考终。入本朝有讳兴商。事我 光庙。袭封鸡林君。是正字七代祖。子孙至今被荫焉。至讳善童。为正字曾大父。讳𥩲为大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7H 页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7L 页

弘大温恭。德备形完。奚养之违。飞不尽翰。劬躬焘后。有胤光前。馀庆未艾。福善者天。
竹林权公墓志
惟宗簿寺副正安东权公既殁之百有七十年。玄孙生员潫。请余曰吾先祖节义。宜有述。而先世以废锢。墓碣圹志。至今无辞以刻。愿吾老一言以识之。呜呼。公之名行。铭在口碑。不必待不佞之不文而扬之。然重子之坚恳。且乐诵义迹。遂强颜就述焉。公讳山海字德甫。竹林其号也。曾祖讳希正。监察 赠左议政谥文靖。祖讳轺。观察使。考讳宽。经历。娶金海崔氏。县监仲云之女。以永乐元年癸未月日。生公于龙宫大竹里第。公自髫龀。颖悟超凡。孝友纯至。勤于为学。尝受业于从祖文景公。读伯夷传。三复太息曰有是人然后可以扶万古纲常。文景公笑而奇之。及长器局峻整。惟义是求。见人之善。如就芝兰。闻人之恶。如避蛇蝎。平居恂恂若无可否。至于判义理明是非。截然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8H 页

赠密直提学安公墓志
赠密直提学安公十一代孙德麟泣谓余曰。吾先提学尝居竹溪。墓在瓶山。正统己未。公之曾孙判事耋刻石以显。岁既久。蘖且埋几无徵。吾于万历壬辰。始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8L 页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杂著
记梦(并序)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9H 页

绍千圣之统而为万世之宗。惟我考亭夫子。契两贤之美而流百代之誉。亦有东莱先生。去古今七百馀年。拜仪刑丈一间席。于戏。昨夜之梦。彷佛前代之师。获接一场讲劘。始定半生归宿。今夕何夕。数仞宫墙。古人今人一个天性。谁言末路。被此耿光。点瑟回琴。未足喻其乐。赐疑参唯。恍若得乎心。磨钝警惰之功。自此愈励。向上希贤之志。宁或暂忘。明烛书绅。誓神刻骨。
丹谷蛰窝说
不出世路。身之蛰也。不言世事。口之蛰也。虫之蛰。逢春而启。人之蛰。何时而启。启与不启。盖亦数耳。
枯竹说
余癖于爱竹。常恐一日无也。金花社畔。植花卉数行。又得绿篁一丛。㘽而植之。盖今三岁矣。初年秋。遇霜而枯。余谓其移植未久。托根不固而然也。二年春。笋生古根。苍苍然长可数仞许。喜其渐茂而可赏也。悴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9L 页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0H 页

竹品优劣辩
白云院庭。旧有竹林。乌者为众。淡者间数丛。邑侯苍石翁。一日徘徊于林下。怪而叹之曰。竹之乌者。标格不凡。既为庭实。彼淡者何复于此混焉。亟命奚斲而去之。余对曰凡人之所贵乎竹者。傲霜雪不变操而已。则乌与淡。初无异也。侯何取舍焉。侯曰不然。乌者其茎瘦劲。其叶疏淡。袅袅然翛翛然。令人爱玩。爱玩之不已。画诸堂壁以赏之。皆乌也。子宁见古今画竹者有取于淡者乎。余不敢强也。取其一根。归种于山窝小坞上。与乌者杂。今三载矣。饕风虐雪。千林萧索之日。开户视之。则苍苍之色。乌与淡一般也。况乌者大不中瓦中筒。小不中杖中竿。而淡者颇有用焉。刈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0L 页

勉金生卒业小学说
金生首露后也。仪貌拔俗。幼号聪敏。去年冬。从余学小学。学未毕而国有寇乱。撤归其家。今复再来。从余请学诗。余曰诗固可学也。孔子之教伯鱼。必以此焉。则子亦有闻于斯者乎。虽然人生八岁。皆入小学。则子之年过二八矣。其于洒扫应对礼乐射御书数。尚未尽习。则舍此而学诗。其如躐等何哉。先师云小学圣贤之坏墣。又曰做人底样子。初学之士。固不可不为之先习也。子于此实欠究竟功夫矣。半涂而废。不可也。未知下学。不可也。甜桃才嚼而郤之。美珠欲买而旋退。今虽学诗。岂能无面墙之叹乎。吁吾少也。学失其方矣。不能著力于小学之道。至今六十岁。未免坠身窠臼中也。每念寒暄先生一生吃紧用力于小学一部。未尝不赧然而愧。惕然而惧。思欲夜烛而行更读内外篇也。敢以警乎吾者。为吾子勉焉。子其思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1H 页

干岩说赠玹
家督编茅于丹谷之口。谷之东肢。迤而南为龙。龙之头有岩陡起。裂而为三。上可坐十数人。岩之下。种桃栗梧柏。成阴而为榭。榭之东。凿小塘贮活水。遂请名于余。余谓岩在龙。龙为震。震乃长男。于是乎以干名焉。客语余曰敢问干字之义何居焉。曰易不云乎。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吾窃取焉。吾之子干乎吾事。吾子之子。干乎吾子事。至于千叶。以干相承。与兹岩不朽不坏。则岂非吾家之第一能事也哉。曰然则所谓蛊者。果何事欤。曰蛊之象曰振民育德。振民非匹夫之事。而育德诚儒者之务也。呜呼。游兹岩者。其有思乎徘徊梧柏之阴。励不变之节。玩咏清池之上。去旧染之污。涵养其德。日新又新。父以诏乎子。子以继乎父。则一家之乐。孰有加于此者哉。客曰主人之意。固善矣。然言易湮。盍镌斯石。余谢曰唯唯。然铭于石。曷若铭于心哉。愿玹铭于尔心。又使尔子尔孙皆铭于心。则老翁之愿毕矣。
裴纯传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1L 页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2H 页

荣之沃川金丈。幼而力学。有继先烈之志。中岁丁内艰。殡殓以礼。去墓五里许。晨昏哭墓。至三年如一日。晚释褐为关东湖西两道亚使佐幕。莅事以勤干称。除沃川。沃乃残邑也。兵火之馀。黎庶喁喁。公才下车。尽诚措置。职事修而人民苏。阖境贺曰天赐公活我一州之命。未三月。大人以疾卒于家。公奔哭。川之民泣而思之。致赙以祭之。立石以颂之。吁公事亲以孝。居忧以礼。初丧不进粥不梳发不濯衣。日夜哀号不止。既葬。祭奠之具必躬执。不使仆隶替之。三载居庐。晨昏哭墓。不以风雨废。如前丧焉。以此羸毁病深。至再期力疾行祀。而气将绝。舁归因不起。识与不识。咸悼惜焉。噫公怀道守义。一生不求知于人。故先达之士。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穷约而终身。世末俗污。浊滓横流。而公之一室。独守清芬洒如也。若使公假之以年。则廉顽立懒为如何哉。而不幸早世。门无旌表。独芝兰满庭。馨德蔼然。天之报施。将在馀庆欤。吾乡有龙山安丈。笃志劬书。三刖而退。韬光穷谷。齿今六十馀矣。公之懿行。乡里莫不称。其大人晚岁鳏居。公昼夜侍奉。未尝须臾离侧。先以身入于衾以煖之。其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2L 页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3H 页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3L 页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4H 页

师友录(先生易箦日绝笔)
[琴应夹]
礼安琴河阳。讳应夹字夹之。退门高弟。一生以孝悌为本。大夫人年逾九旬。朝夕奉养。兄弟必整衣冠。亲梳发洗面。手执甘旨。尽诚劝进后。退坐外厅。接宾客。日以为常。与弟堤川。老而同居。未尝分异。近境多士。莫不尊慕。而西厓,鹤峰,月川皆为同志。余于河阳表侄也。相爱之情。倍于诸生。垂橐而往。囷载而归。饮德洋洋之意。不敢暂忘焉。
[黄应奎]
丰基黄同知。讳应奎字仲文。贰相公次子也。贰相文章耀世。位至一品。同知续升桂籍。历扬四郡。一以廉简从事。所莅政声洋溢。以训诲人材为务。与吾先君子为知己之友。吾未能挟册受业。而有时听训诱掖之功。优于受业。晚年其胤子大宪承旨两令公。交相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4L 页

[金隆]
荣川勿岩金表兄。讳隆字道盛。师事退陶先生。服心丧三年。平生以孝悌忠信为本。学文馀事矣。余未能逐日受业。而诱掖磨琢之功。不可胜记。其伯氏表兄亦端雅宿儒。讳陶字甄叔。
[郭䞭]
玄风存斋郭安阴。讳䞭字养静。师裴洛川绅。笃志博学。尤事礼文。与大庵朴正郎惺。同志修道。一生功力。专在于小学。于吾为七寸叔也。壬辰倭乱。一室三纲。皆蒙旌表。此固后人之所矜式者也。其弟处士讳赾字稚静。
[权宇]
安东权师傅。讳宇字定甫。出入退陶门下。文章早成。蜚英国学。以正论直气。名冠一世。人以国士目之。余晚得识荆。便如旧交。称之以贾谊。
[金大贤]
荣川金山阴。讳大贤字希之。先世以博学宏儒。出入清班。相传七八代。至于公。宝树盈庭。文星耀彩。居家以孝友为事。行身以廉义为本。余于右丈齿下十五六年。而右丈有大人风度。不拘细节。待以执友。交分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5H 页

[金玏]
荣川柏岩金参判。讳玏字希玉。鸿功重名。载在国乘。吾何敢言。而相公于吾族也。爱我偏厚。其长胤几善。情如兄弟。次胤止善。为吾同年壮元。
[金盖国]
荣川金沃川。讳盖国字公济。平生以至孝名。立朝未久。廉名大振。终虽不遇于世。而少不贬道以求人知。可想其自守之笃。而又有子弟炽昌。实馀庆也。
[权斗文]
荣川权通礼。讳斗文字景仰。性质醇厚。气度魁梧。福德兼隆。早岁骞腾。吾自少出入门下。公之两胤点,𪐴。与吾为兄弟之交。
[金垓]
礼安金翰林。讳垓字达远。从事退陶门下。夙读性理书。存心以敬。律身以礼。事亲尽孝。待人尽忠。后生师范。其在斯人乎。余自少面承提警。至于书帖垂诲。积卷盈箱。而尽失于壬辰兵火。只存短简若干纸。常披阅泪下。
[张显光]
仁同旅轩张参判。讳显光字德晦。禀性纯正。做工笃实。潜心性理之书。旁通象数之奥。郁然为儒林师表。余自少钦爱。就其近地必觌德。及报恩解绶之归。拜若木村舍。老病后不得源源奉拜。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5L 页

仁同又有宿儒金公。讳宗孝字行初。能文耿介之士。又有宿儒张公。讳乃范字正甫。淳谨守古。又有上舍张公。讳悌元字仲顺。豪放拔俗之士。此皆吾少年同榻同志之友。
[朴漉]
荣川朴同知。讳漉字子澄。啸皋先生之长子。志气豪爽。议论卓荦。少好诗书。不屑名利。晚隐溪涧。世味不相知五十馀年。近方多士皆以地上仙称之。
[张汝𡸜]
荣川张忠义。讳汝𡸜字山甫。于𡺽为妻兄也。气像恢廓。言论豁达。为多士中标准。余出入其门下十馀载。极蒙诱掖之功。季进士公亦善士也。持心以正。处事不苟。名汝华。茂甫其字。自号砂溪。
[权欢]
吾乡有愚洞权丈。讳欢字应和。端雅温顺。异于凡人。此则生员协之兄也。其长胤名謇。风仪秀拔。襟期和易。吾甚爱公。杯酒从游之乐。白首不替。
[南𣽤]
丰基顾斋南丈。讳𣽤字汝润。博学宏词。高谈峻论。独立一世。万夫莫回。穷探古书。又精礼书。命道奇薄。赍志而殁。子德柄氏为吾私兄。
[安应一]
丰基安丈。讳应一字仲贺。笃志劬书。屡举不中。韬光穷巷。事亲以孝。曾于阐幽录详叙颠末。公于吾有世分。且与吾仲氏五一堂情义相孚。其胤子上舍顼。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6H 页

荣川李典籍。讳汝馪字德熏。淳悫之质。笃实之功。非凡人所及。晚而登第。深耻钻进。而家贫亲老。暂就碧沙邮官。亲没后遂绝意仕宦。守拙田庐。以文籍自娱。事在哀词中。其弟汝馣字仁熏。汝馝字善熏。皆良士也。
[朴善长]
荣川朴都事。讳善长字汝仁。器局严正。操履信实。著力典坟。有若刍豢之悦口。晚登仕路。犹且手不释卷。余自少见爱。琢磨薰袭之功。白首不敢忘。其子弟亦有兄弟之义。名璥,𤥚。
[徐思远]
大邱乐斋徐清安。讳思远字行甫。淳真气度。朴实功程。迥出寻常。余爱悦之。相见必致款。从容夜话。间诵南岳唱酬。令人敛衽而听。至今馀馨尚在耳畔。不能忘也。
[金九鼎]
丰基金同知。讳九鼎字景镇。早捷司马。连登龙榜。佩符五六邑。位至二品。而居乡谨密。待人谦恭。福禄兼全。寿踰八旬。诗酒以自娱。世称地上仙。余有同乡之分。有时投拜。公亦或枉访山斋。遂作忘年契。
[琴复古]
荣川琴佥知。讳复古字皞如。诗书世业。儒素家风。才艺早冠侪辈。而未得大施。养閒田里。于吾族兄也。
[李兴门]
其邻李上舍。讳兴门字善应。志气倜傥。其所自娱者。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6L 页

[权虎臣]
道村权上舍。讳虎臣字伯武。居乡谨度。事亲以礼。亲病之日。秽衣裳手自洗濯。不使婢仆代执。余常钦服其诚孝。其弟上舍。名俊臣字士英。亦有名贤关。
[尹昌明]
堤川尹正字。讳昌明字景时。直提学硕辅之曾孙。传家清白。瑞世文章。于吾族叔也。爱我如亲子弟。教训之功极多。其长子监司。名调元字正平。睦族爱人。轻财周急。特异于常。其弟清安。名赞元字仲平。司果名燮元字季平。
[李介立]
醴泉李山阴。讳介立字大中。早登进士。遂隐居行义。孝廉选赴山阴宰。未久解绶归田。教育后进。远近士子闻风矜式。号省吾堂。长胤正字公。名徽音字汝翕。次胤进士。名希音字汝纯。守其家法。动遵绳墨。余景慕山阴之风。托契两胤之贤。从游最久。不幸正字早世。士林相吊焉。其长胤崇彦。亦为正字。次胤尚彦。亦能文隆誉。
[李埈]
尚州苍石李承旨。讳埈字叔平。直谅仁和之气像。锦绣星斗之文章。涤籀吾邑之后。偏蒙爱恤。或枉驾于丹谷草庐。论文于白云书院。面承謦欬。钦仰懿范。以此其子弟亦相爱焉。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7H 页

丰基进士韩丈。讳山斗字士瞻。其大人上舍丈。与吾先君子托契不浅。以此吾兄弟。与右丈世分亦深。其器局深重。文词富赡。同榻做工数十稔。晚又同年进士。其胤双璧亦相切焉。
[金允明]
安东丰山金开宁。讳允明字守愚。年龄二倍于吾。而相爱之深。竟作忘年交。不事表襮焉。右丈出入西厓门。言论清深。气度轩昂。吾于熏袭之功不少焉。
[柳复起]
安东水谷柳丈。讳复起字圣瑞。鹤峰之甥也。先世以儒风相传。处身行义。人皆钦敬。余亦有时相遇。必致款焉。其长胤友潜亦佳士也。
[卢景任]
善山卢星州。讳景任字弘重。旅轩之甥也。早学诗礼。常事操持。为宁海之日。遭国恤心丧三年。对人设肉馔。而人不知其不食肉也。且不入衙内。非素养之笃。其何以至此也。士子师范。其在斯人乎。
[黄彦柱]
丰基黄主簿。讳彦柱字子建。司谏孝恭之孙也。性本乐易。筮仕未几归乡里。乐于耕钓。待宾以礼。余自少相好。至老不衰。其三胤亦亲爱也。
[李弘基]
丰基李乡丈。讳弘基字彦秀。羽溪名族也。气禀卓荦。心行峻正。居家处乡。无一毫苟且之事。一以正己而物正。为行身之本。至今一乡老少。莫不钦想而称赞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7L 页

[郭寿智]
咸昌郭察访。讳寿智字景含。少年才艺。自出凡人。晚居基川之东村。与吾一家托契最深。而嗜酒不慎。中年先逝。
[郑允穆]
醴泉郑察访。讳允穆字穆如。气宇奇古。衣冠简朴。药圃相公之季胤也。文章豪迈。笔法遒健。余相遇白云洞。酒半题三五七言以赠之曰。清风子。古之人。江湖为室庐。水月为精神。岁晏相逢白云洞。翠柏苍苍长带春。后以书投我曰翠柏苍苍长带春。何日忘之。瑶音忽落。再攀琼树。六日尚留。一会有期。不在雪月。即是莺花云。
[任屹]
礼安任参奉。讳屹字卓尔。性度高亢。才艺超绝。眼高四海。对人少许可。与世抹摋。不出乡里。以书籍自娱。余自少年。托契不浅。且有族分。与之来往于德皋山水间。襟期相照焉。
[安崇让]
原州安上舍。名崇让字仲礼。孝友出天。信义过人。遭壬辰寇。虽在乱中。事父母以诚。率妻子以礼。待寡妹以义。有古贤士之风。且议论宏伟。机智慎密。可任大事。屡名荐书。终于家食。
[权恊]
愚洞权上舍。名恊字应谐。端雅风仪。笃实文学。一时
丹谷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48H 页

[黄秀奎]
丰基黄直长。讳秀奎字文卿。仪度出群。有长者风。为壬午司马。与吾家作世交。
[申璨]
荣川申教官。名璨字彦辉。能通经史。早有名誉。余相从学堂久矣。不幸先逝。公之两季。遇我亦厚。琎,瓛其名也。
[权泰一]
安东权监司。讳泰一字守之。司谏之养子。鹤峰之长婿也。端详英敏。早岁立扬。与我相厚。守丰之后。爱之益深。吾亦不能忘也。
[郑彦宏]
咸昌郑判校。讳彦宏字汝廓。信厚之资。淳真之志。出凡人。而相去之远。不得源源相见。
[琴梦驲]
丰山琴上舍。名梦驲字赶夫。气像轩昂。仪容秀美。早中司马。名高道内。进士讳凤瑞之胤也。吾于少时。契眷非常。而不幸早世。其次子譓为吾长婿。而亦妙龄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