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x 页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碑
碑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28H 页

呜呼。此静庵赵文正先生,学圃梁惠康先生之俎豆遗址也。夫赵先生之道学渊源。梁惠康之邃学名节。前贤所以称美者。至矣尽矣。则不复赘述。而至于二先生之交际。赵先生尝称曰。吾与梁同年语。如芝兰薰人。其契许之深可知矣。及先生之受 后命也。惠康公躬自敛殡。每遇是日。设奠致哀。且建祠于双峰中条山下。春秋醊享。置仆守护。逮 隆庆庚午。因 朝令移建于此而蒙额。 崇祯庚午。又因沙溪金先生议。并享惠康。即与赵先生谪庐之址。相距密迩。则士林之瞻依寓慕。固与他迥别矣。不幸停撤。今为鞠茂之墟。其过此者。无不惕然咨嗟。呜呼。祠院之兴废。岂不有关于时运之盛衰哉。念昔休明之时。崇儒建院。教化以之而立。礼俗以之而兴。今则不然。乃至荒废。兽蹄鸟迹。宁有不蹂躏乎。诐淫邪遁。宁有不鸱张乎。此诚仁人志士之所以痛恨于心者也。惠康公后孙在庆。将谋竖碑以表之。遣其从弟在河。要余记其阴。余固人微文下。何敢焉。惟其景仰之忱。自不能已。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28L 页

都元帅权忠庄公 (慄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倡义碑阴记
呜呼。粤在 万历壬辰。岛夷长驱入寇。朝臣视两南为死地。 上曰。予闻权慄有将帅才。可试之。起拜光州牧使。公膺 命至州。约法十条。蓄锐以俟。贼不敢入境。居民安堵如故。于是招募境内子弟。传檄傍郡。响应参佐者甚众。遂一战而奏梨峙之捷。湖南赖全。以功升本道巡察使。再鏖而成幸州之绩。京城重恢。为诸道都元帅。几危之宗社。赖而复安。无类之生灵。得而更存。卒以儒将策功第一。 天子闻而奖赏。贼酋问其起居。威名振于华夷。猗欤休哉。盖公之树此巍勋。基本于是州。而州之民怀其遗爱。迄今不忘焉。公十世孙在允。辛丑莅郡。乃勘勋之五甲也。越明年。与州之人士谋以勒石。徵余文记其阴。呜呼。公之丰功伟烈。既铭彝鼎而耀竹帛。则固不待贱陋之赞述而后明。故略识其颠末以归之。系以颂曰。一片贞珉。其将与天壤俱存。光之士民。庶无憾于崇慕。光之溪壑。亦增其光辉乎。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29H 页

呜呼。 国朝兵燹。莫憯于龙蛇之难。义锋莫凛于锦山之战。锦北土城里。即霁峰先生高忠烈公殉节遗址也。与赵先生殉义之所。权元帅树勋之地。相距密迩。天地正直之气。尽萃于锦欤。然山可夷谷可堙。先生之节。轩宇宙而不泯。呜呼懿哉。先生讳敬命字而顺。长泽人。 嘉靖癸巳生焉。自龆龄俨若成人。识量宏深。未冠游京师业日就。一时钜儒。皆慕与交。壬子生进俱中。戊午魁文科。初拜典籍。 赐暇湖堂。历修撰,校理,书状官,军资监诸职。栗谷先生称许以华国之才。大臣荐先生文章。拜判教知制教兼编修官。升通政拜东莱府使。廉白自持。一尘不染。辛卯参光国原从功。被时论所嫉。匹马还乡。壬辰春。仰观天象曰。将星不佳。将必不利。是年夏。倭乱果作矣。时先生居光州村舍。闻 銮舆西幸。都城失守。日夜号哭失声。巡察李洸领勤 王兵到锦江。闻京师已陷。惶怯罢阵。人心汹惧。先生贻书责之。奔走晓喻。收合溃卒。使子准峰公从厚,鹤峰公因厚。领送于水原权元帅阵中。欲奔问 行朝。路梗而还。乃与金公千镒,朴公光玉共图兴复。首决倡义计。五月建旗于潭阳。一道忠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29L 页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0H 页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0L 页

述古堂白公 (民秀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遗墟碑
噫。我国兵乱。莫龙蛇若。当是时。挺身奋义之士。指不胜诎。而惟妙年敌忾卓荦鲜匹者。述古堂白公是也。公讳民秀字起元。水原人。丁丑公生于长兴府巾山里。器量宏远。志气倜傥。年甫胜冠。博涉经典。未尝以外务经心。及岛夷猖獗。 宗社生灵。危在朝夕。公乃沫血饮泣。辞伯兄御侮公曰。君亲一也。兄其在家终养焉。遂仗剑而起。往见枫岩文公纬世。剧论筹策。文公称诩不已。募得数百义旅。赴竹川朴公光前于宝城义厅。时朴公病未领军。公乃从左义将任公启英。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1H 页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1L 页

奋武原从功臣金公 (声振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遗墟碑阴记
龟城县西三道峰下。最幽胜可爱者。是曰林谷。故奋武功臣折冲金公之遗墟也。公讳声振字声甫。金海人。白村忠毅公讳文起九世孙也。生于 肃庙甲戌。材智异凡。艺业夙就。不求闻知于世。惟与同志李后贤,李升厚,郑世甲数贤。从游讲劘。洎 英庙戊申。麟佐逆变。起于清州。贼势鸱张豕突。将犯畿甸。自 朝家宣谕诸省。倡起义士。公遂与从弟声大,声玉及诸同志合力奋策。以徵义旅。其檄曰。群凶猖獗。 国家忧危。凡有血气者。孰无秉彝之良心。而不为之挺身励烈。誓死讨贼哉。远近闻而响应者。殆数千馀人。乃以不顾死生定约束。入清州界。投檄于贼阵曰。方今王师四至。而我为义兵将。剿灭汝等而后已。惟尔胁从之人。斯速悔过归化。得免屠戮之患。又设奇计疑兵。列立山上。令副兵将南台相,左兵将朴泰永被䌽衣。峰峰呼之。应声不绝。去来闪忽若飞。贼徒望见。莫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2H 页

高丽吏仪判书金公 (冲裕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坛碑阴记
胜朝。有以讲明正学斥绝异言。为圃牧诸先生之所推重。昆弟遁荒。贞忠高节。与杜门诸贤同其传者。杜湖先生金公讳冲裕字善卿是也。公庆州人。其系始自新罗敬顺王。王逊于丽。国除为庆州。故子姓因籍焉。厥后名公巨卿。绳绳不绝。至良慎公讳义珍。以儒术著世。四传有讳仁镜官平章事谥贞忠。参三韩壁上功。寔公之高祖也。曾祖讳轨尚书左仆射。祖讳莹典客令。考讳瑞仁版图正郎。妣邢氏。典书君绍女。能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2L 页

高丽参政金公 (侁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遗墟碑阴记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3H 页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3L 页

丹阳李氏倡义诸公遗墟碑阴记
呜呼。龙骨城少牛浦。关西之要冲也。丹阳李氏之倡义树勋于斯者。凡三十有六人。曰光立。曰立。曰仲立。曰矗立。曰耆立。曰德立。曰森立。曰介立。曰素立。曰时立。曰元立。曰亨立。曰恒立。曰忠立。曰希立。曰希老。曰贤老。曰学礼。曰复礼。曰大秀。曰得霖。曰荣先。曰奉先。曰承先。曰进先。曰显先。曰彰先。曰表先。曰宗先。曰遵先。曰继先。曰克先。曰时橿。曰时椽。曰时桡。曰时梁诸公是也。噫。丁卯建虏之来寇也。悉其精锐。将蹂躏我八域。而才犯边境。挫折丧败于李氏之义锋。是以敌不得以南渡。若无李氏。则猖獗之势。必莫能遏。望风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4H 页

青松沈氏世享祠遗墟碑阴记
呜呼。此雪山之霁洞。即青松沈氏四贤俎豆之所也。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4L 页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5H 页

鳌峰金忠刚公 (齐闵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墓碑追记
呜呼。此鳌峰金忠刚公衣冠之藏也。性潭先生状其行。我伯氏渊斋先生志其圹。其忠义之卓荦。志节之贞确。足以徵信于百世矣。然云仍忧墓无显刻。请改志文。为神道碑。我伯氏许之。未及下笔而易箦。公十二代孙宗洛来谓余曰。吾诸族仍以伯子先生所述者。欲镌于贞珉。而事行有略逸。铭语又太𥳑。愿吾子追记以附后。余遂详稽其行。公 明庙戊午中进士。宣庙癸酉。擢文科为持平,掌令。己卯以博士转至司仆正。尝掌试八道。閒典三郡。提督三州。历军器寺正,礼曹正郎。至承政院左承旨。此其履历之梗槩也。当壬辰乱。率三子倡义。而子晏殉于熊峙之战。子晔,昕受父命而聚义谷数千石。由水路饷于龙湾 行在。上嘉之曰。冻天飓风。利涉千里。奇哉奇哉。公与金景寿更为募兵于长城。知州李忠定贵,召募使边以中咸曰。公之再举义旗。忠贯日月。志固金石。真义士也。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5L 页

公以瑰材。志气肮脏。服事贤师。蔚有声望。蚤岁登庠。晚又大阐。羽仪 明廷。蕴抱可展。运值板荡。 大驾西幸。公适在外。衷赤惟炳。起义纠旅。洽至数千。传檄勤 王。风动席捲。未及赴西。贼势鸱张。锦城既陷。危忧谁防。公曰完山。我朝丰沛。 晬容所在。关系重大。我当趋此。先折敌锋。遂誓众师。据险而攻。三胤之一。伤于贾勇。公益奋然。鏖灭贼种。于时湖南。称三倡义。公居其一。雄韬出类。义旗四驰。汲汲济艰。乃命二子。扈 驾龙湾。舳舻泛海。满载义谷。饷于 行在。圣奖谆复。再振义旅。馀贼悉平。退归乡里。尚切忧诚。经国筹策。陈疏以进。盖公忠荩。此尤可认。卜筑灵源。逌然徜徉。惟德之谷。是寿之藏。 朝家恩典。克备嘉赏。士林尊慕。俎豆以享。焯焯徽迹。何须殚记。我撮其大。勒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6H 页

月山祠遗墟碑
呜呼。此忠武李公,漆室李公两贤俎豆之遗址也。昔我 穆陵之世。以文武全才。克赞中兴大业。赫赫然如周之方召。唐之郭李者。忠武公是尔。载太常而铭彝鼎。不须记也。才具勇略。为忠武公之知己。相与协谋。讨贼树勋。可谓生同志死同传者。即统虞候漆室公也。谨按漆室公讳德一。盖其仗义扫贼之大节。两贤固一也。然至于忧国歌二十八章,关山月一阕。又可槩漆室公忠君爱国之忱矣。吾先子文正公尝叹美曰。烈烈乎有三百篇前王不忘之遗意。听其歌。可以想见其人。昏朝时闻有废 大妃之议。抗疏叫阍。仍请斩尔瞻诸凶。其志义之倜傥。才略之英特。为权遂庵,郑丈岩,李芝村诸先生所称扬。而扶伦立彝之迹。尤其伟哉。湖南章甫齐发俎豆之论。 肃庙壬辰。遂建祠于咸平颍水之南月山之下。以忠武公为主壁。以漆室公配侑之。至 上皇戊辰。祠宇见毁。昔者衣冠济跄之地。倏为樵牧歌啸之场。士林赍咨。顾何如哉。漆室公后孙载正,启斗,启朋。惧其先烈愈久而愈泯。倡发士论。谋竖贞珉。遣其族子栋淳。谒不佞以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6L 页

水原崔氏世葬阡碑
城津府北二十里鹤上社灵龟城岘枕艮之原。即水原崔氏族位之地也。故处士讳玉汀之墓在其上。齐庆州金氏。用鲁人礼祔左。其肩其下。或左或右。子孙之继葬者。殆数十有馀。深得乎周礼所云族坟墓之义也。裔孙宗讷询谋诸宗。将伐石以表其阡。遣其族在衡。属文于不佞。难孤其数千里委恳之意。遂按其状。处士公乃 皇明赐号拔都将军讳淑井之孙也。中庙朝靖国功臣吉城君讳有汀之弟也。高尚其志。撝谦乐义。有文而不著。有劳而不伐。吉城君屡劝以荣途。而淡然无意。人皆称之以处士曰。炉金虽鍊。不求精明。椟玉虽美。不索价高。公尝卜筑于灵龟之隅。淑身藏修。以为终焉计。临殁谓其长子富元曰。我死后葬我于城岘。遵其遗言。建万年幽宅。噫。程夫子尝说卜其宅兆。卜其地之美恶。非阴阳家所谓祸福者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7H 页

芬香里书院遗墟碑
湖南鸣阳郡之芬香里。昌宁曹氏祖子孙三世俎豆之遗墟也。其祖曰竹林讳秀文。自幼性度明敏。德器天成。才学语。便知读书。晓通大义。辄曰生我者父母。人之知爱其身而不爱其亲者。抑何心哉。是以父母甚奇爱之。以远大之器期勉。既冠不喜举子业。用工于性理之学。尝著圣学指南,斥佛论。其子曰浩。乡里以云谷先生称之。尝游佔毕斋之门。值燕山陨石之变。陈疏极言灾异。后赴 中庙朝召命。首劾南衮之奸宄。时人皆称诩以劲直。其殁后士林有祭社之议。并享于是院。其孙曰溥号三清堂。即云谷之耳孙也。受学于沙溪先生。心经近思等书。课日受读。逐章质疑。先生推许其笃实。慎斋先生亦尝眷爱。赠小学一部曰。做人样子。无逾此书。宜终身佩服。及其辞归。先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7L 页

白村金忠毅公遗迹碑阴记
达城雅擅名胜。而流峙之萦纡秀丽。最称琴湖之厓。实白村金忠毅公杖屦逍遥之地也。 正统己未十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8H 页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8L 页

天安全氏坛享碑阴记
维此完山治北凤翔之莼池洞。天安全氏族位之地也。其后孙进士九铉来谓余曰。吾七世祖讳起庸以下讳彩亮,讳万禧三世寿藏。在此一冈。而吾曾祖以孑孑单身。不幸早夭。吾祖父方在孩提。奄失所怙。展省之仪。献酌之礼。亦久阙于墓所。及其长成。虽行拜扫之礼。而无志铭可考。未能的知其何坟是何位。情理痛恨。莫甚于玆矣。将行岁一祀。何以则得于礼乎。余敛衽而叹曰。有是哉问也。以余识昧。何敢质对。然有一可据之明。古有望墓为坛而祭之礼。就茔域之下。筑坛荐苾。序次以行。似无悖矣。且在后孙追本之心。不亦恔乎。九铉曰闻命。复跽而请曰方谋竖小石。以表先阡。愿得一言之贲。余固无文。奚必誇耀为哉。遂记其所以问对者如此云。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9H 页

呜呼。此草溪之北北洞者。市隐安公后裔设坛荐苾之所也。公讳栻字性一。系出顺兴。晦轩先生文成公十三世孙也。高祖讳珣成均生员。 赠工曹参判。曾祖讳义孙官府使。 明庙乙卯。讨平倭寇于南海。 宣庙壬辰殉节。 赠左赞成。祖讳璥号芹田。进文俱中。文章学术。为世所推。与李月沙,朴南郭,李东皋,闵芝涯诸贤为道义交。有五同甲契帖。 万历丁巳。天启辛酉。以书状官两度朝 天。丙子南汉媾成后。遁于鲁城五丘山。屡徵不起。以经史自娱。戒子孙不赴举。考讳太吉通德郎。克绍家学。与伯兄承议郎太晚相誓不复仕。妣庆州金氏。监察鍊女。以 仁祖十七年己卯三月三日生公。公自幼有异质。及长力学能文。性又至孝。常侍亲侧。衣不解带。静坐读书。少无倦意。 孝庙己亥丁外忧。庐墓终制。太学士论以掌议拟望。公不喜交游。杜门守静。踽凉寡俦。 肃宗丁卯。以荫除宝城郡守。牢谢不赴曰。古有箕山之节。富春之隐。非无圣主之时也。且吾家先训自在。使不肖敢坠世训乎。自安城德溪。遂移居于竹山柏岩市。晦迹匿彩。市隐之自号。盖以是也。以 肃庙己卯十二月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39L 页

潭阳田公 (益成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碑
晚翠田公益成。胜朝名贤野隐文明公之裔孙也。性好德好施。当丙戊辛歉荒之岁。多救翳桑之饿。广济颠壑之困。人莫不被其泽。一乡之大小士民。会议立碑颂之曰。自公出世。成家喜施。见饥辄食。告穷必救。人皆被德。天亦知善。曷以酬答。镌石不谖。盖公之种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40H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