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第 6a 页 WYG0276-0620a.png

史才之难尚矣游夏圣门之高弟而不能赞春秋一辞
自秦汉迄今千数百岁若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之徒
方其著书之时岂不欲曲尽其善而传之无穷然终亦
未免后人之诋斥至唐独称刘知几能于脩史之外毅
然奋笔自为一书贯穿古今讥评前载观其以史自命
之意殆以为古今绝伦及取其尝所论著而考其谬戾
则亦无异于前人由是言之史才之难岂不信
卷首 第 6b 页 WYG0276-0620b.png

不谬传之后世而无疑粲然如日星之明符节之合使
后学观之而莫敢轻议然后可以号信史反是则篇帙
愈多而讥谯愈众奈天下后世何我宋之兴一祖五宗
重熙累洽尊儒敬道储思艺文日以崇广学校修纂文
史为事故名臣缀缉不绝于时前朝旧史如唐书洎五
代实录皆已修为新书颁于天下其间惟唐书自颁行
迨今几三十载学者传习与迁
卷首 第 7a 页 WYG0276-0620c.png

舛驳脱谬则笔而记之岁时稍久事目益众深怪此书
牴牾穿穴亦已太甚揆之前史皆未有如是者推本厥
咎盖修书之初其失有八一曰责任不专二曰课程不
立三曰初无义例四曰终无审覆五曰多采小说而不
精择六曰务因旧文而不推考七曰刋修者不知刋修
之要而各徇私好八曰校勘者不举校勘之职而惟务
苟容何谓责任
卷首 第 7b 页 WYG0276-0620d.png

通知始末而事实贯穿不牴牾也惟后汉东观群儒纂
述无统而前史讥之况夫唐之为国几三百年其记事
亦已众矣其为功亦已大矣斯可谓一朝之大典举以
委人而不专其责则宜其功之不立也今唐史本一书
也而纪志表则欧阳公主之传则宋公主之所主既异
而不务通知其事故纪有失而传不知(如胶东郡公道/彦等纪书降封)
卷首 第 8a 页 WYG0276-0621a.png

之史其事匪轻若不限以岁月责其课程则未见其可
尝闻修唐书自建局至印行罢局几二十年修书官初
无定员皆兼涖它务或出领外官其书既无期会得以
安衍自肆苟度岁月如是者将十五年而书犹未有绪
暨朝廷讶其淹久屡加督促往往遣使就官所取之于
是乃仓猝牵课以书来上然则是书之
足怪岂非课程不立之故欤何谓初无义例夫史之义
卷首 第 8b 页 WYG0276-0621b.png

狐德棻之徒先为定例盖义例既定则一史之内凡秉
笔者皆遵用之其取舍详略褒贬是非必使后人皆有
考焉今之新书则不然取彼例以较此例则不同取前
传以比后传则不合详略不一(如中宗纪前与诸帝纪/不同诸帝纪亦自详略)
(不同/之类)去取未明(如皇太子改名并诞节名及上/寿皆不书而上尊号则书之类)一史之
内为体各殊岂非初无
新书来上之初若朝廷付之有司委官覆定使诘难纠
卷首 第 9a 页 WYG0276-0621c.png

初脩者必不敢灭裂审覆者亦不敢依违庶乎得为完
书可以传久今其书颁行已久而疏谬舛驳于今始见
岂非终无审覆之故欤何谓多采小说而不精择盖唐
人小说类多虚诞而修书之初但期博取故其所载或
全篇乖牾(如代宗母吴/皇后传之类)岂非多采小说而不精择之故
欤何谓
多矣(如吴兢书魏齐公事可以推知当日史臣书事与/夺止在其笔端又如辛云京自立而传止称其朝)
卷首 第 9b 页 WYG0276-0621d.png

不参较但循旧而已故其失与唐之史臣无异(如太宗/放死囚)
(三百九十人义阳宣城/公主四十不嫁之类)岂非务因旧文而不推考之故
欤何谓刋修者不知刋修之要而各徇私好夫为史之
要有三一曰事实二曰褒贬三曰文采有是事而如是
书斯谓事实因事实而寓惩劝斯谓褒贬事实
得矣必资文采以行之夫然后成史至于事得其实矣
而褒贬文采则阙焉虽未能成书犹不失为史之意若
卷首 第 10a 页 WYG0276-0622a.png

又失为史之意矣新书之病正在于此其始也不考其
虚实有无不校其彼此同异修纪志者则专以褒贬笔
削自任修传者则独以文辞华采为先不相通知各从
所好其终也遂合为一书而上之故今之新书其间或
举以相校则往往不啻白黑方
实不相通知之所致也斯岂非刋修者不知其要而各
徇私好之故欤何谓校勘者不举校勘之职而惟务苟
卷首 第 10b 页 WYG0276-0622b.png

使之校勘夫以三百年一朝之史而又修之几二十年
将以垂示万世则朝廷之意岂徒然哉若校勘者止于
执卷唱读案文雠对则是二三胥吏足办其事何假文
馆之士乎然则朝廷委属之意重矣受其书而校勘者
安可不思必也
称校勘之职而五人者曾不闻有所建明但循故袭常
惟务喑嘿致其间讹文谬事历历具存自是之后遂颁
卷首 第 11a 页 WYG0276-0622c.png

职是八失故新书不能全美以称朝廷纂修之意愚每
感愤叹息以为必再加刋修乃可贻后况方从宦巴峡
僻陋寡闻无他异书可以考證止以本史自相质正已
见其然意谓若广以它书校之则其穿穴破碎又当不
朝舟中无事因取其相类者略加整比离为二十门列
之如左名曰新唐书纠谬谓擿举其谬误而已肤浅之
卷首 第 11b 页 WYG0276-0622d.png

咸林吴缜序
卷首 第 12a 页 WYG0276-0623a.png

臣缜言准尚书省劄子节文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守
吏部尚书兼侍读胡宗愈奏昨蒙恩命侍读迩英窃虑
将来当次读唐书按新唐书乃欧阳修宋祁据旧史所
撰修与祁皆当世名儒所撰唐书亦杂采诸家异说修
撰帝纪表志而祁为列传各据所闻商略不同故其所
书事迹详略先后不免或有差误窃见左朝散郎前知
蜀州吴缜撰成新唐书正谬分二十门是正差
卷首 第 12b 页 WYG0276-0623b.png

许修写投进者唐家新史久模印以颁行蜀地鲰生忽
著书而窃议迩臣建请睿旨俯从祗奉诏文伏深兢惕
臣缜诚惶诚惧顿首臣窃惟唐室最近圣朝著纪者将
三百年传世者凡二十帝其国家兴衰之迹及君臣治
乱之端贤人君子功名德业之成模元恶大奸祸败破亡
之明鉴简编丛夥淑慝混淆讫于末年未有完史暨五
季天福之际有大臣赵莹之徒
卷首 第 13a 页 WYG0276-0623c.png

之旦人非宏杰之才辞采不足以发挥幽潜书法不足
以耸动观听纪述取舍乖戾舛差我仁宗皇帝所以临
文咨嗟当宁感叹思成书于盛际冀垂宪于永年申命
名儒博招时彦访朝绅之撰述发策府之秘藏无使逸
遗悉归采掇讨论润色积十有七年删削增多成二百
馀卷然而篇第浩博事条猥并刋修之官既分编集之
员不一好尚各
卷首 第 13b 页 WYG0276-0623d.png

同之事虚实详略年月姓名阙漏复重牴牾駮杂既布
传之已久但习用而莫知臣虽至愚常切私愤从吏之
暇披卷以寻岁月寖深瑕颣愈见恭惟仁祖可谓圣时
集当世之名臣成前朝之大典期示万载自为一家岂
容方来复有异论臣是以夙夕兴念启处不遑欲昧死
以开陈愿据文而刋正方将具藁已睹奏封敢谓皇帝
卷首 第 14a 页 WYG0276-0624a.png

特垂矜贷其上件文字初名新唐书正谬寻以未尝刋
正止是纠擿谬误而已遂改为新唐书纠谬凡二十门
为二十卷已修写了毕谨随表附递上进以闻臣缜诚
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臣吴缜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