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181-07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繁露卷十二
            汉 董仲舒 撰
  阴阳终始第四十八
天之道终而复始故北方者天之所终始也阴阳之所
合别(案他本合/别作别合)也冬至之后阴俛而西入阳仰而东出
出入之处常相反也多少调和之适常相顺也有多而
无溢有少而无绝春夏阳多而阴少秋冬阳少而阴多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181-0773b.png
多少无常未尝不分而相散也以出入相损益以多少
相溉济也多胜少者倍(案他本倍/误作借)入入者损一(案他本/一误作)(益/)而出者益二天所起一(案益二以下/六字他本阙)动而再倍常乘
反衡再登之势以就同类与(案以就以下/五字他本阙)之相报故其
气相侠而以变化相输也春秋之中(案输也以下/六字他本阙)阴阳
之气俱相并也中春以生中秋以杀由(案生中以下/六字他本阙)
见之天之所起其气积天之所废其气随(案他本/阙随字)故至
春少阳东出就木与之俱生至夏太阳南出就火与之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181-0774a.png
俱煖此非各就其类而与之相起与少阳就木太阳就
火火木(案他本木/误作不)相称各就其正此非正其伦与至于
秋时少阴兴而不得以秋从金从金而伤火功虽不得以从金亦以秋出于东方俛其处而适其事以成岁功
此非权与阴之行固常居虚而不得居实至于冬而止
空虚太阳乃得北就其类而与水起寒是故天之道有
伦有经有权
  阴阳义第四十九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181-0774b.png
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迹
阴阳终岁之行以观天之所亲而任成天之功犹谓之
空空者之实也故清凓(案他本凓/误作漂)之于岁也若酸咸之
于味也仅有而已矣圣人之治亦从而然天之少阴用于功太阴用于空人之少阴用于严而太阴用于丧丧
亦空空亦丧也是故天之道以三时成尘以一时丧死
死之者谓百物枯落也丧之者谓阴气悲哀也天亦有
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181-0774c.png
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
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有其理而一用之与天同者大
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
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乃出如寒暑之必当其时
乃发也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是故天之行阴气也少取以成秋其馀以归之冬圣人之行阴气
也少取以立严其馀归之丧丧亦人之冬气故人之太
阴不用于刑而用于丧天之太阴不用于物而用于空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181-0774d.png
空亦为丧丧亦为空其实一也皆丧死亡之心也
  阴阳出入上下第五十
天道大数相反之物也不得俱出阴阳是也春出阳而
入阴秋出阴而入阳夏右阳而左阴冬右阴而左阳阴
出则阳入阳入则阴出阴右则阳左阴左则阳右是故
春俱南秋俱北而不同道夏交于前冬交于后而不同理并行而不相乱浇滑而各持分此之谓天之意而何
以从事天之道初薄大冬阴阳各从一方来而移于后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181-0775a.png
阴由东方来西阳由西方来东至于中冬之月相遇北
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别而相去阴适右阳适左适左
(案他本脱下/适左二字)者其道顺适右者其道逆逆气左上顺气
右下故下煖而上寒以此见天之冬右阴(案他本阴/误作气)
左阳也上所右而下所左也冬月尽而阴阳俱南还阳
南还出于寅阴南还入于戌此阴阳所始出地入地之
见处也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阴日损而随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181-0775b.png
阳阳日益而鸿故为煖(案他本/煖作烧)热初得大夏之月相遇
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别而相去阳适右阴适左适
(案他本左/误作右)由下适右(案他本右/误作左)由上上暑而下寒以
此见天之夏右阳而左阴也上其所右下其所左夏月
尽而阴阳俱北还阳北还而入于申阴北还而入于辰
此阴阳之所始出地入地之见处也至于中秋之月阳
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
夜均而寒暑平阳日损而随阴阴日益而鸿故至于季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181-0775c.png
秋而始霜至于孟冬而始大寒下雪而物咸成大寒而
物毕藏天地之功终矣
  天道无二第五十一
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谓之一一而不二
者天之行也阴与阳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入或右或
左春俱南秋俱北夏交于前冬交于后并行而不同路
交会而各代理此其文与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
伏其一度也然而不同意阳之出常县于前而任岁事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181-0775d.png
阴之出常县于后而守空虚阳之休也功已成于上而伏于下阴之伏也不得近义而远其处也天之任阳不
任阴好德不好刑如是故阳出而前阴出而后尊德而
卑刑之心见矣阳出而积于夏任德以岁事也阴出而
积于冬错刑于空处也小以此察之天无常于物而一
于时时之所宜而一为之故开一塞一起一废一而至
毕时而止终有复始其一一者一也是于天凡在阴位
者皆恶乱善不得主名天之道也故常一而不灭天之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181-0776a.png
道事无大小物无难易反天之道无成者是以目不能
二视耳不能二听一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人为小易之物而终不能成反天之不可行如
是是故古(案他本古/误作右)之人物而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
持二忠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不一者故患之
所由生也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人孰无善善不一故
不足以立身治孰无常常不一故不足以致功诗云上
帝临汝无一尔心知天道者之言也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181-0776b.png
  煖燠孰多第五十二
天之道出阳为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是故非薰
也不能有育非凓(案他本凓误/作漂下同)也不能有熟岁之精也知心而不省薰与凓孰多者用之必与天戾与天戾虽
劳不成是自正月至于十月而天之功毕计其间者(案/他)
(本无/者字)阴与阳(案他本阴与阳/误作与阴阳)各居几何薰与凓其(案他/本其)
(误作具下/衍者字)日孰多距物之初生至其毕成露与霜其下
孰倍故从中春生于秋气温柔和调乃季秋九月阴乃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181-0776c.png
始多于阳天于是时出凓下霜出凓下霜而大(案他本/大作天)
降物固已皆成矣故九月者天之功大究于是月也十
月而悉毕故案其迹数其实清凓之日少少耳功已毕
成之后阴乃大出天之成功也少阴与而太阴不与少阴在内而太阴在外故霜加物而雪加于(案他本/无于字)空空
者亶地而已不逮物也功已毕成之后物未复生之前
太阴之所常出也虽曰阴亦以太阳资化其位而不知
所受之故圣王在上位天覆地载风令雨施雨施者布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181-0776d.png
德均也风令者言令直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言
弗能知识而效天之所为云尔禹水汤旱非常经也适
遭世气之变而阴阳失平尧视民如子民亲尧如父母
尚书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四海
之内阏密八音三年三年阳气压于阴阴气大兴此禹所以有水名也桀天下之残贼也汤天下之盛德也天
下除残贼而得盛德大善者再是重阳也故汤有旱之
名皆适遭之变非禹汤之过毋以适遭之变疑平生之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181-0777a.png
常则所守不失则正道益明
  基义第五十三
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
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有美必有恶有顺必有逆有喜
必有怒有寒必有暑有昼必有夜此皆其合也阴者阳
之合夫者妻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
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181-0777b.png
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
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
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
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举而上
者抑而下也有屏送而左也有引而右也有亲而任也
有疏而远也有欲日益也有欲日损也益而用而损其
妨有时损少而益多有时损多而益少少而不至绝多而不至溢阴阳二物终岁各壹出壹其出远近同度而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181-0777c.png
不同意阳之出也常县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常县于
后而守空处而见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也
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
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
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
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出阳为煖以生之地出阴为清
以成之不煖不生不清不成然而计其多少之分则煖
暑居百而清寒居一德教其与刑罚犹此也故圣人多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181-0777d.png
其爱而少其严厚其德而简其刑以此配天天之大数
必有十旬旬天地之数十而毕举旬生长之功十而毕
成天之气徐乍寒乍暑故寒不冻暑不渴以其有馀徐
来不暴卒也易曰履霜坚冰盖言逊也然则上坚不踰
等果是天之所为弗作而成也人之所为亦当勿作而
极也凡有兴者稍稍上之以逊顺往使人心说而安之
无使人心(案他本/心作之)(原注一/作怨)而不使(案他本而字/上误衍作字)故曰
君子以人治人谨能愿此之谓也圣人之道同诸天地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181-0778a.png
荡诸四海变习易俗  阙文第五十四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181-0778b.png
 
 
 
 
 
 
 
 春秋繁露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