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181-07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繁露卷十四
           汉 董仲舒 撰
  治乱五行第六十二
火干木蛰虫蚤出(案他本下/有蚿字)雷蚤行 土干木胎夭卵
毈鸟虫多伤 金干木有兵 水干木春下霜 土干
火则多雷 金干火草木夷 水干火夏雹 木干火
则地动 金干土则五榖伤有殃 水干土夏寒雨霜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181-0785b.png
 木干土裸虫不为 火干土则大旱 水干金则鱼
不为 木干金则草木再生 火干金则草木秋荣土干金五榖不成 木干水冬蛰不藏 土干水则蛰
虫冬出 火干水则星坠 金干水则冬大寒
  五行变救第六十三
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不
出三年天当(案他本/当作雷)雨石木有变春凋秋荣秋(原注一/无秋字)
木冰春多雨此繇役众赋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181-0785c.png
人救者省繇役薄赋敛出仓榖赈困穷矣火有变冬温
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绌不肖在位贤者
伏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救之者举贤良赏有功封有德土有变大风至五榖伤此不信仁贤不敬父兄淫
泆无度宫室荣(案他本荣/作多营)救之者省宫室去雕文举孝
悌恤黎元金有变毕昴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盗寇此
(案他本/脱此字)弃义贪财轻民命重货赂百姓趣利多奸轨救
之者举廉洁立正直隐武行文束甲械水有变冬湿多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181-0785d.png
雾春夏雨雹此法令缓刑罚不行救之者忧囹圄案奸
宄诛有罪蓃五日
  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王者与臣无礼貌不肃敬则木不曲直而夏多暴风风者木之气也其音角也故应之以暴风王者言不从则
金不从革而秋多霹雳霹雳者金气也其音商也故应
之以霹雳王者视不明则火不炎上而秋多电电者火
气也其音徵也故应之以电王者听不聪则水不润下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181-0786a.png
而春夏多暴雨雨者水气也其音羽也故应之以暴雨
王者心不能容则稼穑不成而秋多雷雷者土之气也
其音宫也故应之以雷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
曰听五曰思何谓也夫五事者人之所受命于天也而
王者(案他本/无者字)所修而治民也故王者为民治则不可以不明准绳不可以不正王者貌曰恭恭者敬也言曰从
从者可从视曰明明者知贤不肖者分明黑白也听曰
聪聪者能闻事而审其意也思曰容容者言无不容恭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181-0786b.png
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案他本/聪作听)作谋容作圣何谓也恭
作肃言王诚能内有恭敬之姿而天下莫不肃矣从作
乂言王者言可从明正从行而天下治矣明作哲哲者
知也王者明则贤者进不肖者退天下知善而劝之知
恶而耻之矣聪(案他本/聪作听)作谋谋者谋事也王者聪则闻
事与臣下谋之故事无失谋矣容作圣圣者设也王者心宽大无不容则圣能施设事各得其宜也
王者能敬(案他本敬/误作欲)则春气得故肃肃者主春春阳气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181-0786c.png
微万物柔易移弱可化于时阴气为贼故王者钦钦不
以议阴事然后万物遂生而木可(案他本/无可字)曲直也春行
秋政则草木彫行冬政则雪行夏政则杀春失政则(原/注)
(有阙/文)
王者能治则义立义立则秋气得故义者主秋秋气始
杀王者行小刑罚民不犯则礼义成于时阳气为贼故
王者辅以官牧之事然后万物成熟秋草木不荣华金从革也秋行春政则华行夏政则乔行冬政则落秋失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181-0786d.png
政则春天风不解雷不发
王者能知则知善恶知善恶则夏气得故哲者主夏夏
阳气始盛万物兆长王者不掩明则道不退塞而夏至
之后大暑隆万物茂育怀任王者恐明不知贤不肖分
明白黑于时寒为贼故王者辅以赏赐之事然后夏草
木不霜火炎上也夏行春政则风行秋政则水行冬政
则落夏失政则冬不冻冰五榖不藏大寒不解
王者无失谋然后冬气得故谋者主冬冬阴气始盛草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181-0787a.png
木必死王者能闻事审谋虑之则不侵伐不侵伐且杀
则死者不恨生者不怨冬日至之后大寒降万物藏于
下于时暑为贼故王者辅之以急断之以事水润下也
冬行春(案他本春/误作夏)政则蒸行夏政则雷行秋政则旱冬
失政则夏草木不实霜五榖疾枯
  郊语第六十五
人之言酝去烟鸱羽去昧(原注一/作昧)慈石取铁颈(原注一/作真)
金取火蚕珥丝于室而弦绝于堂禾实于野而粟缺于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181-0787b.png
仓芜夷生于燕橘枳死于荆此十物者皆奇而可(案他/本而)(可作/可而)怪非人所意也夫非人所意而然既已(案他本/已作以)
之矣或者吉凶祸福利不利之所从生无有奇怪非人
所意如是者乎此等可畏也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
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彼岂无伤害于人如孔子徒畏
之哉以此见天之不可不畏敬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
不谨事主其祸来至显不畏敬天其殃来至闇闇者不
见其端若自然也故曰堂堂如天殃言不必立校默(案/他)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181-0787c.png
(本默误/作然)而无声潜而无形也由是观之天殃与上罚所
以别者闇与显耳不然其来逮人殆无以异孔子同之俱言可畏也天地神明之心与人事成败之真固莫之
能见也惟圣人能见之圣人者见人之所不见者也故
圣人之言亦可畏也奈何而(案他本/而作如)废郊礼郊礼者人
所最甚重也废圣人所最甚重而吉凶利害在于冥冥
不可得见之中虽己多受其病何从知之故曰问圣人
者问其所为而无问其所以为也问其所以为终弗能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181-0787d.png
见不如勿问问为而为之所不为而勿为是与圣人同
实也何过之有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旧章者先圣
人之故文章也率由各有修从之也此言先圣人之故(案他本脱文章/也以下十八字)文章者虽不能深见而详知其则犹不
知其美誉之功矣今郊事天之义此圣人故云云 
 
 春秋繁露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