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四 第 1a 页 WYG0015-0548a.png

大易粹言卷五十四 宋 方闻一 编
䷵(兑下/震上)
伊川先生曰归妹序卦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
之以归妹进则必有所至故渐有归义归妹所以继
渐也归妹者女之归也妹少女之称为卦震上兑下
以少女从长男也男动而女说又以说而动皆男说
女女从男之义卦有男女配合之义者四咸恒渐归
卷五十四 第 1b 页 WYG0015-0548b.png

女之情相感之象恒常也男上女下巽顺而动阴阳
皆相应是男女居室夫妇倡随之常道渐女归之得
其正也男下女而各得正位止静而巽顺其进有渐
男女配合得其道也归妹女之嫁归也男上女下女
(一无/女字)从男也而有说少之义以说而动动以(一作/而)说
则不得其正矣故位皆不当初与上虽当阴阳之位
而阳在下阴在上亦不当位也与渐正相对咸恒夫
卷五十四 第 2a 页 WYG0015-0548c.png

止而说归妹动于说皆以说也恒与渐夫妇之义也
恒巽而动渐止而巽皆以巽顺也男女之道夫妇之
义备于是矣归妹为卦泽上有雷雷震而泽动从之
象也物之随动莫如水男动于上而女从之嫁归从
男之象震长男兑少女少女从长男以说而动动而
相说也人之所说者少女故云妹为女归之象又有
长男说少女之义故为归妹也(易/传)
卷五十四 第 2b 页 WYG0015-0548d.png

伊川先生曰以说而动动而不当故凶不当位不当
也征凶动则凶也如卦之义不独女归无所往而利
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归妹与革均是泽为大卦义不相干故
革具四德而归妹初不言德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归者女子之嫁也妹言少女也少女从
长男非正之道乐于自进则凶也何所利哉卦辞言
卷五十四 第 3a 页 WYG0015-0549a.png

辅嗣以归妹为娣媵故其言曰虽与长男交嫁而系
娣是以说也孔氏因之曰以妹从娣而嫁谓之归妹
误矣娣媵谓之媵非归也孔子言天地之大义谓夫
妇也娣媵岂能具此义哉诸爻言娣义自不同辅嗣
以初九有归妹以娣之辞故误以妹为娣媵耳六五
曰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孔子象曰帝乙归妹
不如其娣之袂良以见妹称君而娣为媵矣(易/说)
卷五十四 第 3b 页 WYG0015-0549b.png

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
柔乘刚也
伊川先生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交感男女配合
天地之常理也归妹女归于男也故云天地之大义
也男在女上阴从阳动故为女归之象○天地不交
则万物何从而生女之归男乃生生相续之道男女
交而后有生息有生息而后其终不穷前者有终而
卷五十四 第 4a 页 WYG0015-0549c.png

体释归妹之义男女相感说而动者少女之事故以
说而动所归者妹也所以征则凶者以诸爻皆不当
位也所处皆不正何动而不凶大率以说而动安有
不失正者○柔乘刚不惟位不当也又有乘刚之过
三五皆乘刚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妇有倡随之礼此
(一无/此字)常理也如恒是也苟不由常正之道徇情肆欲
唯说是动则夫妇渎乱男牵欲而失其刚妇狃说而
卷五十四 第 4b 页 WYG0015-0549d.png

夫阴阳之配合男女之交媾理之常也然从欲而流
放不由义理则淫邪无所不至伤身败德岂人理哉
归妹之所以(一有/征字)凶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泰之九二进而在四六四降而在三故
曰天地之大义也然泰道将终征将为否故曰凶○
妹者是少女之称也对长男而言之故言少女先儒
为侄娣之义于卦不见于爻辞则有君与娣之称长
卷五十四 第 5a 页 WYG0015-0550a.png

也说以动须是归妹圣人直是尽人情○三五皆刚
必退反乃吉(并易/说)
白云郭氏曰有乾坤则有六子有天地则有男女夫
妇天地夫妇之义一也系辞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男女搆精万物化生故彖以归妹为天地之大义盖
主夫妇生化之道而言也归妹人之终始者夫妇生
化之道终则有始犹天地之无穷也说以动所归妹
卷五十四 第 5b 页 WYG0015-0550b.png

征凶无攸利也关睢之义乐得淑女盖以德为主而
此长男以所归者妹遂说以动则不以德矣彼既不
以德而说此又不以德而进是以征凶位不当者卦
爻皆不当位是以有不以德进者矣以少女而归长
男非以柔乘刚而何宜其无攸利也或谓少女说而
动如此则去淫奔不远矣孔子曰说以动所归妹也
观此则说动者男也(易/说)
卷五十四 第 6a 页 WYG0015-0550c.png

伊川先生曰雷震于上泽随而动阳动于上阴说而
从女从男之象也故为归妹君子观男女配合生息
相续之象而以永其终知有敝也永终谓生息嗣续
永久其传也知敝谓知物有敝坏而为相继之道也
女归则有生息故有永终之义又夫妇之道当常永
有终必知其有敝坏之理而戒慎之敝坏谓离隙归
妹说以动者也异乎恒之巽而动渐之止而巽也少
卷五十四 第 6b 页 WYG0015-0550d.png

久必敝坏知其必敝则当思永其终也天下之反目
者皆不能永终者也不独夫妇之道天下之事莫不
有终有敝莫不有可继可久之道观归妹则当思永
终之戒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永常礼之终知人情之敝(易/说)
白云郭氏曰卫人作氓诗盖言男女无别遂相奔诱
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此所谓男女不终之敝也归妹
卷五十四 第 7a 页 WYG0015-0551a.png

义其去奔诱不远矣是以君子于此欲思永终偕老
之道而戒不终之敝也礼曰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
夫死不嫁所谓永终者如此(易/说)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
能履吉相承也
伊川先生曰女之归居下而无正应娣之象也刚阳
在妇人为贤(一作/坚)贞之德而处卑顺娣之贤正者也
卷五十四 第 7b 页 WYG0015-0551b.png

善其身以承助其君而已如跛之能履言不能及远
也然在其分为善故以是而行则吉也○归妹之义
以说而动非夫妇能常之道九乃刚阳有贤(一作/坚)贞
之德虽娣之微乃能以常者也虽在下不能有所为
如跛者之能履然征而吉者以其能(一无/能字)相承助也
能助其君娣之吉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阳处于上不可不随故征吉以兑应震
卷五十四 第 8a 页 WYG0015-0551c.png

白云郭氏曰初在下贱者之位也上无正应无所归
焉娣之象也自无所归因人之归而为娣媵故言归
妹以娣也跛能履者娣虽非正亦足以有行犹跛者
之能履也故进而佐其君则吉恒者可久之道也娣
媵古之道非妄为也故可久吉相承者言娣以进而
承君为吉也(易/说)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卷五十四 第 8b 页 WYG0015-0551d.png

上有正应而反阴柔之质动于说者也乃女贤而配
不良故二虽(一作/之)贤不能自遂以成其内助之功适
可善其身而小施之如眇者之能视而已言不能及
远也男女之际当以正礼五虽不正二自守其幽静
贞正乃所利也二有刚正之德幽静之人也二之才
如是而言利贞者(一无此/五字)利言宜于如是之贞(一无/之贞)
(字/)非不足而为之戒也○守其幽贞未失夫妇常正
卷五十四 第 9a 页 WYG0015-0552a.png

常久之道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震动乎上虽匹而不至所以眇阳中故
能视不援上幽人之正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九二刚中贤女也长男说少艾而动则
夫之非贤可知矣女从男者也夫之不贤女不能制
也一贤一否眇之象也眇而能视以见九二之独贤
也然夫之不贤岂可变常而从之哉安其幽独之操
卷五十四 第 9b 页 WYG0015-0552b.png

以为利也故曰利幽人之贞九二盖能获其利者非
才不足而戒之也(易/说)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伊川先生曰三居下之上本非贱者以失德而无正
应故为欲有归而未得其归须待也待者未有所适
也六居三不当位德不正也柔而尚(一作/上)刚行不顺
也为说之主以说求归动非礼也上无应无受之者
卷五十四 第 10a 页 WYG0015-0552c.png

为人配矣当反归而求为娣媵则可也以不正而失
其所也○未当者其处其德其求归之道皆不当故
无取之者所以须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三阴本汇征在上今六三反下而为兑
故曰归妹以须反归以娣女当待年于家今待年夫
家而反归故曰未当(易/说)
白云郭氏曰六三之女不正也不正之女人之所弃
卷五十四 第 10b 页 WYG0015-0552d.png

归妹之义而从娣媵之事也未当者居位未当是以
不能有所归而待也下卦唯九二得中有归妹之象
初居下位三失正德故为娣媵义殊不同而谓一卦
皆为娣媵之象则非也娣媵非天地大义安足以尽
归妹之象(易/说)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伊川先生曰九以阳居四四上体地之高也阳刚在
卷五十四 第 11a 页 WYG0015-0553a.png

归故云愆期女子居贵高之地有贤明之资人情所
愿娶故其愆期乃为有时盖自有待非不售也待得
佳配而后行也九居四虽不当位而处柔乃妇人之
道(一有/也字)以无应(一作/悔)故为愆期之义而圣人推理以
(一无/以字)女贤而愆期盖有待也○女所以愆期者由己
而不由彼贤女人所愿娶所以愆期乃其志欲有所
待待得佳配而后行也(并易/传)
卷五十四 第 11b 页 WYG0015-0553b.png

待也故曰愆期(易/说)
白云郭氏曰三之与四其不当相似而辞有不同何
哉盖六三以柔用刚又为过中而九四以刚用柔有
未中之义是其所以不同也以其不当无应亦不免
愆期有待而已其归终有时故无反归之事象言有
待而行者行如诗言女子有行是也又以见所以愆
期者在我有所待非人不求之也以是知过中与未
卷五十四 第 12a 页 WYG0015-0553c.png

(易/说)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
也
伊川先生曰六五居尊位妹之贵高者也下应于二
为下嫁之象王姬下嫁自古而然至帝乙而后正婚
姻之礼明男女之分虽至贵之女不得失柔巽之道
卷五十四 第 12b 页 WYG0015-0553d.png

泰六五是也贵女之归唯谦降以从礼乃尊高之德
也不事容饰以说于人也娣媵者以容饰为事者也
衣袂所以为容饰也六五尊贵之女尚礼而不尚饰
故其袂不及其娣之袂良也良美好也月望阴之盈
也盈则敌阳矣几望未至于盈也五之贵高常不至
于盈极则不亢其夫乃为吉也女之处尊贵之道也
○以帝乙归妹之道言其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尚礼
卷五十四 第 13a 页 WYG0015-0554a.png

道也柔顺降屈尚礼而不尚饰乃中道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归妹交泰之事备矣与泰六五同又于
此见○为之戒也以其贵行故戒其满以几望(一/作)
(又于此见新故/之戒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六五以柔居尊得谦下之道故为帝乙
归妹与泰之六五同意此王姬下嫁之象帝而称乙
亦言其谦柔也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者君谓
卷五十四 第 13b 页 WYG0015-0554b.png

良也诗序言王姬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
妇道以成肃雍之德则诗人所美者系乎肃雍之德
不独取于车服也月几望者不自满假之意也其娣
袂良犹能谦下而无嫉妒之心盖樛木逮下之义也
帝乙归妹下于其夫也月几望下于其娣也夫如是
吉孰大焉故樛木之诗每章必以福履终之是亦月
几望而继以吉之义也月阴类也小畜上九曰妇贞
卷五十四 第 14a 页 WYG0015-0554c.png

天下未有不得中而能谦下于人者六五之位在中
也以尊归卑是为以贵行也惟在中故能不失贵行
之义圣人之意尚德而已(易/说)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象曰上六无实
承虚筐也
伊川先生曰上六女归之终而无应女归之无终者
也妇者所以承先祖奉祭祀不能奉祭祀则不可以
卷五十四 第 14b 页 WYG0015-0554d.png

(一作/醢)之类后夫人职之诸侯之祭亲割牲卿士大夫
皆然割取血以祭礼云血祭盛气也女当承事筐篚
而无实无实则无以祭谓不能奉祭祀也夫妇共承
宗庙妇不能奉祭祀乃夫不能承祭祀也故刲羊而
无血亦无以祭也谓不可以承祭祀也妇不能奉祭
祀则当离绝矣(矣无/ 字)是夫妇之无终者也何所往而
利哉○筐无实是空筐也空筐可以祭乎言不可以
卷五十四 第 15a 页 WYG0015-0555a.png

无终者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上六与三皆阴故士女无实(易/说)
白云郭氏曰上六居一卦之极失谦下之义无以奉
祭祀则非夫妇之道矣故称女士焉未嫁曰女未娶
曰士筐所以载实也承筐无实失妇道也礼云血祭
盛气也亲割牲而无血失夫道也夫不夫妇不妇何
所利哉是以夫妇之道有不能永终者以此圣人贵
卷五十四 第 15b 页 WYG0015-0555b.png

利于上六之爻皆不能永终知敝也(易/说)
大易粹言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