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015-0576c.png

大易粹言卷五十八 宋 方闻一 编
䷹(兑下/兑上)
伊川先生曰兑序卦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
以兑兑者说也物相入则相说相说则相入兑所以
次巽也(易/传)
兑亨利贞
伊川先生曰兑说也说致亨之道也能说于物物莫
卷五十八 第 1b 页 WYG0015-0576d.png

求说则为邪谄而有悔咎(一作/吝)故戒利贞也(易/传)
白云郭氏曰兑之为说非有意于说人亦非有意于
求说天下有说之道在上者不违是道以临人在下
者得其志而自说耳使有心于其间非兑也兑之所
以亨者此也何以说之道即王道是也然使有心于
其间则为常人私欲之情非天下之公说是以利贞
唯贞则尤私矣故兑因贞而利也(易/说)
卷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015-0577a.png

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
民劝矣哉
伊川先生曰兑之义说也一阴居二阳之上阴说于
阳而为阳所说也阳刚居中中心诚实之象柔爻在
外接物和柔之象故为说而能贞也利贞说之道宜
正(一作/贞)也卦有刚中之德能贞者也说而能贞是以
上顺天理下应人心说道之至正至善者也若夫违
卷五十八 第 2b 页 WYG0015-0577b.png

应人苟取一时之说耳非君子之正道君子之道其
说于民如天地之施感于其心而说服无斁故以之
先民则民心说随而忘其劳率之以犯难则民心(一/无)
(心/字)说服于义而不恤其死说道之大民莫不知劝劝
谓信之而勉力顺从人君(一作/君人)之道以人心说服为
本故圣人赞其大(易/传)
白云郭氏曰兑之为象刚居中而柔在外刚居中则
卷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015-0577c.png

此兑之所以亨利贞也顺乎天而应乎人者兑说有
道得其道则能顺天而应人以尽天下之大公失其
道则不能顺乎天而溺于私心是亦不能应人之望
也昔汤之征也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
曰奚为后我此得兑说之道者也武王自西自东自
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亦得兑说之道者也所谓顺乎
天而应乎人者若汤武是已孟子论以德服人者中
卷五十八 第 3b 页 WYG0015-0577d.png

人者也能应乎人则应天矣其应人也非寒而衣之
饥而食之又非有矜怜抚奄之言使之闻之也圣人
唯知道耳故圣人知道而不知说天下知说而不知
道道行有必致之说初非有期于民者也说以先民
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非圣人固如是以说
人也在道论之则非民情之说圣人有所不敢为必
说在事为之先则民可忘劳说任患难之先则民可
卷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015-0578a.png

是以圣人平居无事之日使民饱食煖衣养生送死
无憾所谓说以先之也故文王事纣非不能说民也
武王卒伐功非能说民也顺天应人之道圣人不得
私焉昧者徇私情故劳而日拙圣人明公道故逸而
日休天下可以处之无事矣说道之大有至于此是
以视民之自劝皆可见说之大也孟子尝谓齐宣王
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卷五十八 第 4b 页 WYG0015-0578b.png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伊川先生曰丽泽二泽相附丽也两泽相丽交相浸
润互有滋益之象故君子观其象而以朋友讲习朋
友讲习互相益也先儒谓天下之可说莫若朋友讲
习朋友讲习固可说之大者然当明相益之象(易/传)○
天下之说不可极唯朋友讲习虽过悦无害兑泽有
相滋益处(一本注云兑泽有自/相滋益之竟语录)
卷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015-0578c.png

意交而连结也说之大有见于顺天应人而其微有
见于朋友讲习盖顺天应人之说与朋友讲习之说
大小不同其情一也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朋友讲习所以为说也
况天下大说又有在于朋友讲习之间乎(易/说)
初九和兑吉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伊川先生曰初虽阳爻居说体而在最下无所系应
卷五十八 第 5b 页 WYG0015-0578d.png

而无所偏(一无/偏字)私说之正也阳刚则不卑居下则能
巽处说则能和无应则不偏处说如是所以吉也○
有求而和则涉于邪谄初随时顺处(一作/处顺)心无所系
无所为也以和而已是以吉也象又以其处说在下
而非中正故云行未疑也其行未有可疑谓未见其
有失也若得中正则无是言也说以中正为本爻直
陈其义象则推而尽之(并/传)
卷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015-0579a.png

者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初九固非知道者之事而知兑说在和
其去道不远矣是以得兑之吉也夫知和为说不和
为非说则上不谄媚以从人而下无私情示人之失
是则用和为贵何为疑乎疑者上不知说之在道次
不知说之在和既惑于说与不说之际是以其行不
能无疑也吉亦无自而至矣(易/说)
卷五十八 第 6b 页 WYG0015-0579b.png

伊川先生曰二承比阴柔阴柔小人也说之则当有
悔二刚中之德孚信内充虽比小人自守不失君子
和而不同说而不失刚中故吉而悔亡非二之刚中
则有悔矣以自守而亡也○心之所存为志二刚实
居中孚信存于中也志存诚信岂至说小人而自失
乎是以吉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私系于近悔也诚于接物信而不妄吉
卷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015-0579c.png

白云郭氏曰九二有刚中之德盖贤者之能自治者
也故知兑之在我不在于天下不求说于天下而孚
兑之道自信其志彼天下之说有不期而自至者矣
是以吉而悔亡也使有心求说于天下而不知信其
在我者则徇外忘内物我两失之刚中之贤固如是
乎有贤如此未有事○君为容悦者也昔成汤克宽
克仁彰信兆民盖信在我而信之者在人虽君臣之
卷五十八 第 7b 页 WYG0015-0579d.png

六三来兑凶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伊川先生曰六三阴柔不中正之人说不以道者也
来兑就之以求说也比于在下之阳枉已非道就以
求说所以凶也之内为来上下俱阳而独之内者以
同体而阴性(一作/性阴)下也失道下行也○自处不中正
无与而妄求说所以凶也(并易/传)
白云郭氏曰来兑求说也说自有道其可求乎失道
卷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015-0580a.png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伊川先生曰四上承中正之五而下比秉邪之三虽
刚阳而处非正三阴柔阳所说也故不能决而商度
未宁谓拟议所从而未决未能有定也两间谓之介
分限也地之界则加田义乃同也故人有节守谓之
介若介然守正而疾远邪恶则有喜也从五正也说
三邪也四近君之位若刚介守正疾远邪恶将得君
卷五十八 第 8b 页 WYG0015-0580b.png

所从耳○所谓喜者若守正而己说之则得行其刚
阳之道而福庆及物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通其邪佞使进而上则小人道长而不
宁以谄为疾而拒外之则终不失其得偶之庆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当允之时处上下之际不妄从说而拟
议不遑是知所择者也为臣如此贤矣哉故曰终有
介疾之喜也介然自守外患不能入故能全兑说之
卷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015-0580c.png

就汤五就桀汤三使往聘之然后幡然而改所谓商
兑未宁者如此至于亨天心革夏正所谓有喜有庆
也且阴者阳所说也舍所说而比五故为商兑之义
然兑之象刚中柔外其象上行九四舍三而比五上
行也至于九五比上失在小人盖亦上行之象虽其
性均本乎象而得失之异则系乎爻伊川曰两间谓
之介介分限也故人之守节者谓之介(易/说)
卷五十八 第 9b 页 WYG0015-0580d.png

伊川先生曰九五居尊位而处中正尽说道之善矣
而圣人复设有厉之戒盖尧舜之盛未尝不戒也戒
所当戒而已虽圣贤在上天下未尝无小人然不敢
肆其恶也圣人亦说其能勉而革面也彼小人者未
尝不知圣贤之可说也如四凶处尧朝隐恶而顺命
是也圣人非不知其终恶也取其畏罪而强仁耳五
若诚心信小人之假善为实善而不知其包藏则危
卷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015-0581a.png

矣剥者消阳之名阴消阳者也盖指上六故孚于剥
则危也以五在说之时而密比于上六故为之戒虽
舜之圣犹畏巧言令色安得不戒也说之惑人易入
而可惧也如此○戒孚于剥者以五所处之位正当
戒也密比阴柔有相说之道故戒在信之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说六三之进则是孚于剥近危之道也
故处乎盛位者佞不可亲也当正位而进小人信乎
卷五十八 第 10b 页 WYG0015-0581b.png

白云郭氏曰当兑之时居九五中正之位宜其天下
心说诚服而有此厉何哉盖兑之象上行不知择贤
而比之反上亲容悦小人之徒是以危也夫既得其位
又得其时不能孚兑之道而上比小人故孔子惜其
得位而失道则曰孚于剥位正当也剥者小人之事
安足与语说之大乎古之人君或以小人之术自任
虽苟一时之誉终不能究大人之造者孚于剥之谓
卷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015-0581c.png

九五之未进此道也(易/说)
上六引兑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伊川先生曰它卦至极则变兑为说极则愈说上六
成说之主居说之极说不知己者也故说既极矣又
引而长之然而不至悔咎何也曰方言其说不知己
未见其所说善恶也又下乘九五之中正无所施其
邪说六三则承乘皆非正是以有凶○说既极矣又
卷五十八 第 11b 页 WYG0015-0581d.png

事之盛则有光辉既极而强引之长其无意味甚矣
岂有光也未非必之辞象中多用非必能有光辉谓
不能光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与三为类而引升之虽不伤类然未足
多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说有引之而说者从人也阴柔不足以
有为引之则从人而说盖上六不当有事之象无毁
卷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015-0582a.png

已故吉凶悔吝无得而言焉(易/传)
卷五十八 第 12b 页 WYG0015-0582b.png

大易粹言卷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