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六目录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a 页 WYG0781-02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医宗金鉴卷四十六
 编辑妇科心法要诀目录
胎前诸證门
 胎前总括
 恶阻总括
 恶阻證治
  保生汤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b 页 WYG0781-0284b.png
  加味六君汤
  加味温胆汤
 胞阻證治
  加味平胃散
  延胡四物汤
  加味胶艾四物汤
  蜜消汤
  胶艾四物汤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a 页 WYG0781-0285a.png
  加味芎归饮
  导赤散
  五苓散
 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證治
  茯苓导水汤
 子烦證治
  知母饮
 子悬胎上逼心證治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b 页 WYG0781-0285b.png
  紫苏饮
 子痫證治
  羚羊角散
  钩藤汤
 子𠻳證治
  枳桔二陈汤
  桔梗汤
 转胞證治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a 页 WYG0781-0285c.png
  举胎四物汤
  阿胶五苓散
 子淋證治
  加味五淋散
 激经胎漏尿血总括
 激经胎漏尿血證治
  阿胶汤
  黄耆汤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b 页 WYG0781-0285d.png
  银苧酒
  加味四物汤
 胎不安小产堕胎总括
 胎不安小产堕胎證治
  加味圣愈汤
  加味佛手散
  十圣散
  加味芎藭汤
卷四十六目录 第 4a 页 WYG0781-0286a.png
  益母丸
 堕胎下血不止證治
 瘀血不出證治
  独参汤
  回生丹
 子死腹中證治
  佛手散
  平胃散
卷四十六目录 第 4b 页 WYG0781-0286b.png
 辨子母存亡
 胎兼症瘕
 胎不长證治
 子瘖證治
 子啼腹内钟鸣證治
  黄连煎
 藏燥證治
  甘麦大枣汤
卷四十六目录 第 5a 页 WYG0781-0286c.png
 鬼胎总括
 肠覃石瘕證治
  香棱丸
 胎前母子盛衰
 
 
 
 
卷四十六目录 第 5b 页 WYG0781-0286d.png
 
 
 
 
 
 
 
御纂医宗金鉴卷四十六目录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1a 页 WYG0781-028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医宗金鉴卷四十六
 编辑妇科心法要诀
胎前诸證门
 胎前总括
妊娠胎前病恶阻胞阻肿满气烦悬痫𠻳转胞与子淋
激经胎漏胎不安小产死胎胎不长子瘖脏燥鬼胎连
馀病当参杂證治须知刻刻顾胎原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1b 页 WYG0781-0287b.png
 (注/)此言妊娠胎前有恶阻胞阻子肿子满子烦子悬
  子痫子𠻳转胞子淋激经胎漏胎动不安小产堕
  胎子死腹中胎姜不长子瘖脏燥鬼胎等證皆当
  一一详辨熟记其馀胎前伤寒伤食疟痢霍乱泄
  泻当于杂證门中参考治之但须时刻保护胎原
  不致误犯为要也
 恶阻总括
恶心呕吐名恶阻择食任意过期安重者须药主胃弱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2a 页 WYG0781-0287c.png
更分胎逆痰热寒
 (注/)妇人受孕月馀之后时时呕吐者名曰恶阻若无
  他病择食者须随其意而与之轻者过期自然勿
  药而愈重者须以药治之当以胃弱为主更审其
  或因胎气阻逆或痰饮阻逆与夫兼热兼寒而分
  治之
 恶阻證治
  保生汤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2b 页 WYG0781-0287d.png
胎气阻逆惟呕吐无他兼證保生汤砂术香附乌陈草
量加参枳引生姜
 (注/)恶阻有因胎气阻逆者乃受胎后胞门闭塞藏气
  内阻挟胎气上逆于胃故令恶心呕吐也若平素
  胃虚所致虽无痰饮寒热相兼而亦有恶阻證者
  宜用保生汤即砂仁白术香附乌药陈皮甘草也
  引用生姜者以止其呕也若气弱者量加人参气
  实者量加枳壳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3a 页 WYG0781-0288a.png
  加味六君汤
痰饮恶阻吐痰水烦眩加味六君汤枇杷藿香旋缩枳
热秘芩军寒桂姜
 (注/)恶阻因于痰饮者其吐必多痰水且心烦头目眩
  晕必其人平素胃虚中停痰饮也宜用加味六君
  汤于六君汤内加枇杷叶藿香旋覆花缩砂枳壳
  若胃热便秘加黄芩大黄以利之胃寒喜热加肉
  桂乾姜以温之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3b 页 WYG0781-0288b.png
六君汤(方见首卷/)
  加味温胆汤
热阻恶食喜凉浆心烦愦闷温胆汤橘半茯甘与枳竹
更加芩连芦麦姜
 (注/)恶阻因于胃热者必呕吐心中热烦愦闷喜饮凉
  浆也宜用加味温胆汤其方即陈皮半夏茯芩甘
  草枳实竹茹名温胆汤更加黄芩黄连芦根麦门
  冬引生姜也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4a 页 WYG0781-0288c.png
 胞阻总括
妊娠腹痛名胞阻须审心腹少腹间伤食心胃胎腰腹
少腹胞寒水尿难
 (注/)孕妇腹痛名为胞阻须审其痛或上在心腹之间
  者多属食滞作痛或下在腰腹之间者多属胎气
  不安作痛若在少腹之间者则必因胞血受寒或
  停水尿难作痛也
 胞阻證治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4b 页 WYG0781-0288d.png
  加味平胃散
  延胡四物汤
心胃痛多伤食滞苍朴陈甘果枳曲便秘加军倍甘草
胎动延胡四物宜
 (注/)孕妇心胃作痛者多因伤食停滞宜平胃散即陈
  皮厚朴苍术甘草也加草果枳壳神曲以消之若
  更大便秘结日久则加消黄以攻之然必倍甘草
  以缓其峻性庶不伤胎若腰腹作痛胎动下血则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5a 页 WYG0781-0289a.png
  当用四物汤君以延胡以定痛而保胎也
四物汤(方见首卷/)
  加味胶艾四物汤
  蜜消汤
腹腰痛甚防胎堕胶艾四物杜酒葱外邪宜加𦍑独活
内热便秘蜜消攻
 (注/)胞蒂系于腰凡腹腰痛者须防胎堕宜用胶艾四
  物汤加杜仲大豆淋酒葱白以定痛而保胎若因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5b 页 WYG0781-0289b.png
  外感风寒之邪则加𦍑活独活以散之若内热大
  小便闭者则用蜂蜜芒消煎汤以攻之经曰有故
  无陨是也
胶艾四物汤(方见首卷/)
  加味芎归饮
  导赤散
  五苓散
胞血受寒少腹疼参吴胶艾草归芎尿涩热甚导赤散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6a 页 WYG0781-0289c.png
木通生地甘草灵水盛阳虚五苓效术泽肉桂茯猪苓
 (注/)少腹作痛者乃胞中之血受寒也宜加味芎归饮
  温之其方即人参吴茱萸阿胶蕲艾炙甘草当归
  川芎也若因尿涩而痛则是膀胱水病热甚则以
  导赤散清利之其方即生地木通甘草也若水盛
  阳虚不化则以五苓散渗利之其方即茯苓白术
  泽泻猪苓肉桂也
 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6b 页 WYG0781-0289d.png
头面四肢肿子肿自膝至足子气名肿胀喘满曰子满
但脚肿者脆皱称
 (注/)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故名曰
  子肿自膝至足肿小水长者属湿气为病故名曰
  子气遍身俱肿腹胀而喘在六七个月时者名曰
  子满但两脚肿而肤厚者属湿名曰皱脚皮薄者
  属水名曰脆脚大凡水之为病多喘促气之为病
  多胀满喘促属肺胀满属脾也以其人素有水气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7a 页 WYG0781-0290a.png
  湿邪故受孕有肿满之證儿未成形被水浸渍其
  胎每致损坏成形尚可调治故在五六月后有是
  證者多有生育者也
 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證治
  茯苓导水汤
妊娠肿满与子气水气湿邪脾肺间水气浸胎喘难卧
湿气伤胎胀难堪均宜茯苓导水治香瓜槟腹四苓攒
桑砂苏陈胀加枳腿脚防己喘葶添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7b 页 WYG0781-0290b.png
 (注/)妊娠水肿胀满子气皱脚脆脚等證皆由水气湿
  邪伤于脾肺为病也若水气盛而浸胎则必喘而
  难卧若湿气盛而伤胎则胀满难堪皆宜用茯苓
  导水汤治之方用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白术茯
  苓猪苓泽泻桑皮砂仁苏叶陈皮以和脾肺而利
  水湿胀甚者加枳壳以破结腿脚肿者加防己以
  利下湿喘者加苦葶苈以泄上水也
 子烦證治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8a 页 WYG0781-0290c.png
  知母饮
孕妇时烦名子烦胎热乘心知母痊子芩知麦苓耆草
犀热参虚膏渴煎
 (注/)孕妇别无他證惟时时心烦者名曰子烦由胎中
  郁热上乘于心也宜用知母饮即子苓知母麦冬
  茯苓黄耆甘草热甚者加犀角气虚加人参口渴
  加石膏煎服
 子悬胎上逼心證治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8b 页 WYG0781-0290d.png
  紫苏饮
胸膈胀满子悬名喘甚由胎上逼心紫苏饮用归芎芍
陈腹苏甘虚入参
 (注/)孕妇胸膈胀满名曰子悬更加喘甚者名曰胎上
  逼心俱宜紫苏饮即当归川芎白芍陈皮大腹皮
  苏梗叶甘草虚者加人参煎服
 子痫證治
  羚羊角散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9a 页 WYG0781-0291a.png
  钩藤汤
暴仆抽搐不识人须臾自醒子痫名羚羊角散防独杏
五加枣草薏苡仁茯苓木香羚羊角抽搐钩藤汤寄生
人参茯神归桔梗口喎肢废中风成
 (注/)孕妇忽然颠仆抽搐不省人事须臾自醒少顷复
  如好人谓之子痫乃肝心二经风热所致宜用羚
  羊角散即防风独活杏仁酸枣仁五加皮甘草薏
  苡仁茯苓木香羚羊角也抽搐甚者用钩藤汤乃
卷四十六目录 第 19b 页 WYG0781-0291b.png
  钩藤桑寄生人参茯神当妇桔梗也若口眼喎斜
  半身不遂则已成中风废證当参风门治之
 子𠻳證治
  枳桔二陈汤
  桔梗汤
妊娠咳𠻳名子𠻳阴虚痰饮感风寒痰饮二陈加枳桔
风寒桔梗汤可安紫苏桔梗麻桑杏赤苓天冬合贝前
久𠻳阴虚宜清润麦味地黄汤自痊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0a 页 WYG0781-0291c.png
 (注/)妊娠咳𠻳谓之子𠻳𠻳久每致伤胎有阴虚火动
  痰饮上逆有感冒风寒之不同因痰饮者用二陈
  汤加枳壳桔梗治之因感冒风寒者用桔梗汤即
  紫苏叶桔梗麻黄桑白皮杏仁赤茯苓天冬百合
  川贝母前胡也若久𠻳属阴虚宜滋阴润肺以清
  润之用麦味地黄汤治之
六味地黄汤(方见首卷/)
 转胞證治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0b 页 WYG0781-0291d.png
  举胎四物汤
  阿胶五苓散
饮食如常烦不卧不得小便转胞称举胎救急丹溪法
四物升麻参术陈服后探吐吐再服不应阿胶入五苓
 (注/)妊娠胎压胞系了戾不得小便饮食如常心烦不
  得卧者名曰转胞宜用丹溪举胎法令稳婆香油
  涂手举胎起则尿自出以暂救其急然后以四物
  汤加升麻人参白术陈皮煎服服后以指探吐吐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1a 页 WYG0781-0292a.png
  后再服再吐如此三四次则胎举而小便利矣如
  不应则是有饮用五苓散加阿胶以清利之
四物汤(方见首卷/)
 子淋證治
  加味五淋散
子淋频浊窘涩疼五淋栀苓归芍芩甘草再加生地泽
车前滑石木通寻
 (注/)孕妇小便频数窘涩点滴疼痛名曰子淋宜五淋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1b 页 WYG0781-0292b.png
  散即黑栀赤茯苓当归白芍黄芩甘草加生地泽
  泻车前子滑石木通以清热而利水则小便自通
  矣
 激经胎漏尿血总括
妊娠经来名激经胎漏下血腹不疼若是伤胎腹必痛
尿血漏血要分明
 (注/)妇人受孕之后仍复行经者名曰激经为血有馀
  若孕妇无故下血或下黄汁豆汁而腹不痛者谓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2a 页 WYG0781-0292c.png
  之胎漏若其胎已伤而下血者其腹必疼孕妇又
  有尿血一證腹亦不痛然与胎漏之證又不同盖
  尿血出于溺孔漏血出自人门三者俱下血而各
  不同治者不可不详辨也
 激经胎漏尿血證治
  阿胶汤
  黄耆汤
  银苧酒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2b 页 WYG0781-0292d.png
  加味四物汤
激经无病不须治子大能食经自停胎漏下血多因热
四物阿胶栀侧芩或下黄汁豆汁样黄耆糯米苧根银
若是尿血膀胱热四物血馀共茅根
 (注/)激经无他證相兼者不须用药其胎壮子大能食
  其血而经自停若胎漏下血多属血热宜阿胶汤
  清之其方即四物汤加阿胶黑栀侧柏叶黄芩也
  或漏下黄汁或如豆汁甚多者其胎乾枯必倚而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3a 页 WYG0781-0293a.png
  堕宜用黄耆汤即黄耆二两糯米一合煎服或银
  苧酒即苧麻根纹银煎酒服若尿血则是膀胱血
  热宜四物汤加血馀白茅根以凉之
四物汤(方见首卷/)
 胎不安小产堕胎总括
血气充实胎自安冲任虚弱损胎原暴怒房劳伤肝肾
疾病相干跌朴颠五月成形名小产未成形象堕胎言
无故至期数小产须慎胎为欲火煎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3b 页 WYG0781-0293b.png
 (注/)孕妇气血充足形体壮实则胎气安固若冲任二
  经虚损则胎不成实或因暴怒伤肝房劳伤肾则
  胎气不固易致不安或受孕之后患生他疾干犯
  胎气致胎不安者亦有之或因跌扑筑磕从高坠
  下以致伤胎堕胎者亦有之然小产堕胎亦自有
  别五七月已成形象者名为小产三月未成形象
  者谓之堕胎以上小产堕胎皆出有因若怀胎三
  五七月无故而胎自堕至下次受孕亦复如是数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4a 页 WYG0781-0293c.png
  数堕胎则谓之滑胎多因房劳太过欲火煎熬其
  胎因而不安不可不慎者也
 胎不安小产堕胎證治
  加味圣愈汤
  加味佛手散
  十圣散
  加味芎藭汤
  益母丸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4b 页 WYG0781-0293d.png
胎伤腹痛血未下圣愈汤加杜续砂下血腹痛佛手散
胶艾杜续术芩加十全续缩减苓桂因病伤胎十圣誇
跌扑芎藭调益母怒劳逍遥地黄佳
 (注/)妊娠胎伤若腹痛不下血者宜用圣愈汤加杜仲
  续断砂仁安之若下血腹痛者宜用佛手散加阿
  胶蕲艾杜仲续断白术条芩安之若因母病以致
  伤胎欲堕者宜十圣散即十全大补汤减茯苓肉
  桂加续断砂仁若因跌扑筑磕伤胎欲堕者宜芎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5a 页 WYG0781-0294a.png
  藭汤调益母丸服之芎藭汤即川芎当归也若暴
  怒房劳伤肝肾以致胎动不安者宜逍遥散地黄
  汤治之
圣愈汤
佛手散
逍遥散
地黄汤(方俱见首卷/)
 堕胎下血不止血瘀不出證治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5b 页 WYG0781-0294b.png
  独参汤
  回生丹
堕胎暴下血不止面黄唇白独参汤恶血不出凝胀痛
回生益母酌相当
 (注/)妊娠胎堕后血暴下不止面黄唇白者名脱荣宜
  用独参汤峻补其气以生其血所谓无形能生有
  形也若恶血瘀滞不行腹胁胀痛者宜于回生丹
  益母丸酌其虚实缓急相当而用之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6a 页 WYG0781-0294c.png
回生丹(见产后汇方/)
 子死腹中总括
子死腹中须急下舌青腹痛冷如冰时久口中秽气出
寒热峻缓详斟平
 (注/)凡一应伤胎子死腹中者须当急下勿使上奔心
  胸然必验其舌青面赤肚腹胀大腹冷如冰久之
  口中有秽气出者方可议下然犹必审其人之虚
  实寒热或宜寒下热下峻下缓下随其宜而施之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6b 页 WYG0781-0294d.png
 子死腹中證治
  佛手散
  平胃散加芒消方
下胎缓剂佛手散峻剂平胃加芒消宜热宜寒须细审
产妇虚实莫溷淆
 (注/)孕妇子死腹中宜下者缓下用佛手散峻下用平
  胃散加芒消或宜寒下或宜热下须细细详审而
  投之盖以产母之虚实或缓或峻不可溷淆轻率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7a 页 WYG0781-0295a.png
  以致误也
佛手散(方见首卷/)
 辩子母存亡
妊娠一切垂危候母子存亡可预推面赤舌青必子死
面青舌赤母命危面舌俱青口吐沫子母俱亡二命亏
 (注/)凡妊娠一切凶危之候欲知母子存亡者当于孕
  妇面舌之色定之若面赤舌青则其子必死面青
  舌赤则其母必亡若面舌二者俱见青色口角两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7b 页 WYG0781-0295b.png
  边流涎沫者则子母二命俱不能保也
 胎兼症瘕
妊娠有病当攻下衰其大半而止之经云有故而无殒
与病适当又何疑
 (注/)凡孕妇素有症瘕旧疾或有新病应攻下者但攻
  其大半馀俟其自消不可尽攻经云有故无殒言
  药虽峻有病则病受之不能伤胎也攻其大半与
  病相当又何疑于有妊必不可攻之说耶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8a 页 WYG0781-0295c.png
 胎不长證治
  八珍汤
  六君子汤
胎萎不长失滋养气血不足宜八珍脾虚胃弱六君子
榖化精微气血生
 (注/)妊娠五六个月胎萎不长由于妊母禀赋虚弱若
  属气血两虚者宜用八珍汤若脾虚胃弱者宜用
  六君子汤但使饮食强壮俾水榖运化精微则气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8b 页 WYG0781-0295d.png
  血日生而胎自长矣
八珍汤
六君子汤(方俱见首卷/)
 子瘖證治
子瘖声哑细无音非谓绝然无语声九月胎盛阻其脉
分娩之后自然通
 (注/)妊娠九月孕妇声音细哑不响谓之子瘖非似子
  哑绝然无语也盖少阴之脉络于舌本九月肾脉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9a 页 WYG0781-0296a.png
  养胎至其时胎盛阻遏其脉不能上至舌本故声
  音细哑待分娩之后肾脉上通其音自出矣
 子啼腹内钟鸣證治
  黄连煎
腹内钟鸣与儿哭子啼之證出偶然空房鼠穴土能治
黄连煎汤亦可捐
 (注/)孕妇腹内有钟声或婴儿在内啼哭者名曰子啼
  古书虽载其證然不经见或偶然有之古方用空
卷四十六目录 第 29b 页 WYG0781-0296b.png
  房中鼠穴土同川黄连煎汤名黄连煎饮之自愈
 脏燥證治
  甘麦大枣汤
脏燥无故自悲伤象若神灵大枣汤甘草小麦与大枣
方出金匮效非常
 (注/)孕妇无故时时伤悲哀痛象若神灵凭依者名曰
  脏燥宜用金匮甘麦大枣汤服之其方即甘草小
  麦大枣三味煎服其效非常也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0a 页 WYG0781-0296c.png
 鬼胎总括
邪思情感鬼胎生腹大如同怀子形岂缘鬼神能交接
自身血气结而成
 (注/)鬼胎者因其人思想不遂情志相感自身气血凝
  结而成其腹渐大如怀子形状古云实有鬼神交
  接其说似属无据妇人石瘕肠覃二證亦俱如怀
  孕之状由气血凝结而成则可知其必无是理矣
 肠覃石瘕證治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0b 页 WYG0781-0296d.png
  香棱丸
肠覃石瘕气血分寒客肠外客子门二證俱如怀子状
辨在经行经不行石瘕吴萸汤最效肠覃香棱丸若神
丁木茴香川楝子青皮广荗与三棱
 (注/)经云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抟气不得荣因有
  所系瘕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始如鸡卵稍
  以益大如怀子状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
  下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1a 页 WYG0781-0297a.png
  得通恶血当下不下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
  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由经文
  观之二證虽皆如怀子状肠覃气病而血不病故
  月事以时下石瘕先气病而后血病故月事不来
  也石瘕宜吴萸汤肠覃宜香棱丸即木香丁香茴
  香川楝子青皮广茂三棱醋煮面糊为丸也
吴茱萸汤(方见首卷/)
 胎前母子盛衰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1b 页 WYG0781-0297b.png
母盛子衰胎前病母衰子盛产后殃子母平和无衰盛
坦然分娩不须忙
 (注/)此言观孕妇与所怀之胎有盛衰之辨也若娠母
  气血壮盛而胎元弱者胎前必多病若孕妇衰弱
  而胎元壮实则产后其母必多病若子母俱和平
  无偏盛偏衰则胎前产后均平安无疾可坦然无
  忧也
胎前有馀详不足产后不足审有馀产后惟多亏损病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2a 页 WYG0781-0297c.png
胎前子母盛衰知
 (注/)古云胎前无不足产后无有馀此言其常也然胎
  前虽多有馀之證亦当详察其亦有不足之时产
  后虽多不足之病亦当详审其每挟有馀之證也
  欲知产后常多亏损之故于胎前子母盛衰求之
  可预知也
胎前门汇方
保生汤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2b 页 WYG0781-0297d.png
 人参     甘草(各二钱半/)
 白术     香附子
 乌药     橘红(各五钱/)
  右剉每服三钱姜五片煎服
加味六君汤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陈皮
 半夏(各一钱五分/制)甘草(五分/炙)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3a 页 WYG0781-0298a.png
 藿香叶    枇杷叶(各一钱/炙)
 缩砂仁    枳壳(各八分/炒)
  右剉加生姜煎服
加味温胆汤
 陈皮     半夏(制/)
 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炙)
 枳实     竹茹
 黄芩(各一钱/)  黄连(八分/)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3b 页 WYG0781-0298b.png
 麦冬(二钱/)   芦根(一钱/)
  右剉姜枣煎服
加味平胃散
 厚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炒/)
 陈皮     甘草(炙/)
 人参(各一钱/)
  右为末每服三钱加姜煎服
延胡四物汤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4a 页 WYG0781-0298c.png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各七钱五分/)
 延胡索(二两/酒煮)
  右剉水煎服
加味胶艾四物汤
 当归     熟地
 阿胶     白芍(各二钱/)
 杜仲(一钱五分/) 川芎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4b 页 WYG0781-0298d.png
 蕲艾(各八分/)
  右加葱白三寸大豆淋酒煎服
蜜消煎
 蜂蜜     芒消
  右煎溶化服
加味芎归饮
 川芎(二钱/)   当归(五钱/)
 人参(一钱/)   吴茱萸(五分/)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5a 页 WYG0781-0299a.png
 阿胶(二钱/)   蕲艾(八分/)
 甘草(五分/炙)
  右剉水煎服
导赤散
 生地(三钱/)   木通(二钱/)
 甘草稍(一钱/)
  灯心一团煎服
五苓散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5b 页 WYG0781-0299b.png
 白术(土炒/)   茯苓
 猪苓     泽泻(各二钱半/)
 桂(三分/)
  右剉作一服水煎服
茯苓导水汤
 茯苓     槟榔
 猪苓     缩砂
 木香     陈皮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6a 页 WYG0781-0299c.png
 泽泻     白术
 木瓜     大腹皮
 桑白皮    苏梗(各等分/)
  右加姜煎服
  胀加枳壳
  喘加苦葶苈子
  腿脚肿加防己
知母饮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6b 页 WYG0781-0299d.png
 知母     麦冬
 甘草(各五钱/)  黄耆
 子芩     赤苓(各七钱五分/)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入竹沥
  一合温服
紫苏饮
 当归     川芎
 白芍(各二两/)  陈皮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7a 页 WYG0781-0300a.png
 苏茎叶    大腹皮(各一两/)
 甘草(五钱/炙)   人参(量虚实用/)
  右㕮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
  滓服日进二服
  有热加黄芩竹茹
  心烦加羚羊角
  有食加神曲山查
羚羊角散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7b 页 WYG0781-0300b.png
 羚羊角(镑/)   独活
 酸枣仁    五加皮
 防风     薏苡仁
 杏仁     当归(酒浸/)
 川芎     茯神(各五分/去木)
 甘草     木香(各二分/)
  右㕮咀加生姜五片水煎服
钩藤汤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8a 页 WYG0781-0300c.png
 钓藤钩    当归
 茯神     人参(各一两/)
 苦桔梗(一两五钱/)桑寄生(五钱/)
  右为粗末每服五六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
  服无时忌猪肉菘菜
  烦热加石膏二两半
  临产月加桂心一两
枳桔二陈汤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8b 页 WYG0781-0300d.png
 陈皮     半夏
 茯苓(各二钱/)  甘草(五分/炙)
 枳壳     桔梗(各一钱/)
  右剉姜煎服
桔梗汤
 天冬(去心/)   赤苓(各一钱/)
 桑皮     桔梗
 紫苏(各五分/)  麻黄(三分/去节)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9a 页 WYG0781-0301a.png
 贝母     人参
 甘草(各二分/炙)
  右剉加生姜水煎服
  一方有杏仁无贝母
举胎四物汤
 当归     白芍
 熟地     川芎
 人参     白术(各二钱/)
卷四十六目录 第 39b 页 WYG0781-0301b.png
 陈皮     升麻(各一钱/)
  右剉水煎服
麦味地黄汤
 熟地(四钱/)   山萸肉(二钱/)
 山药(二钱/)   泽泻
 茯苓     丹皮(各一钱五分/)
 麦冬(二钱/)   五味子(十二粒/)
  右剉水煎服
卷四十六目录 第 40a 页 WYG0781-0301c.png
五淋散
 赤芍     山栀子(各二钱/)
 赤茯苓(一钱二分/)当归(一钱/)
 子芩(六分/)   甘草(五分/)
  右水煎服
阿胶汤
 阿胶(炙燥/)   熟地(焙/)
 艾叶(微炒/)   芎藭
卷四十六目录 第 40b 页 WYG0781-0301d.png
 当归(切焙/)   杜仲(去粗皮炙剉/)
 白术(各一两/)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枣三枚擘破同煎至
  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黄耆汤
 糯米(一合/)   黄耆(二两/)
 川芎(一两/)
  右细剉水二大盏煎至一盏温服(一方无川芎/)
卷四十六目录 第 41a 页 WYG0781-0302a.png
银苧酒
 苧麻根(二两/剉)  纹银(五两/)
 清酒(一盏/)
  右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渣分温二服
十圣散
 人参     黄耆
 白术     熟地黄
 砂仁(各五分/)  甘草(炙/)
卷四十六目录 第 41b 页 WYG0781-0302b.png
 当归     川芎
 白芍(各一钱/炒)  川续断(八分/)
  右剉水煎服
独参汤
 用好人参(二两两/或四)
  右水煎徐徐服
益母丸
 益母草(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采之阴乾忌铁器)
卷四十六目录 第 42a 页 WYG0781-0302c.png
  右一味以石器碾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用一
  丸童便好酒各半研化服之
六味地黄丸
 熟地(八两九次/蒸晒) 山药(四两/)
 茯苓(三两/乳拌)   山萸肉(四两/酒浸)
 丹皮(三两/)   泽泻(三两/)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
桂附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
卷四十六目录 第 42b 页 WYG0781-0302d.png
黄连煎
 黄连
  右一味煎汤调空房中鼠穴内土服
甘麦大枣汤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香棱丸
卷四十六目录 第 43a 页 WYG0781-0303a.png
 木香     丁香(各半两/)
 枳壳(麸炒/)   三棱(酒浸一夕/)
 莪荗(细剉每一两用巴豆三十粒去壳/同炒待巴豆黄色去巴豆不用)
 青皮(炙/)    川楝子肉
 蘹香(各等分/炒)
  右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
  十丸姜盐汤送下或温酒下无时
 
卷四十六目录 第 43b 页 WYG0781-0303b.png
 
 
 
 
 
 
 
御纂医宗金鉴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