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通说 目录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1a 页 WYG0156-028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
 春秋通说目录     春秋类
  卷一
   隐公
  卷二
   桓公
  卷三
   庄公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1b 页 WYG0156-0289b.png
  卷四
   闵公
  卷五
   僖公上
  卷六
   僖公下
  卷七
   文公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2a 页 WYG0156-0290a.png
  卷八
   宣公
  卷九
   成公
  卷十
   襄公
  卷十一
   昭公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2b 页 WYG0156-0290b.png
  卷十二
   定公
  卷十三
   哀公
    (臣/)等谨案春秋通说十三卷宋黄仲炎撰端
    平初尚书李鸣复进其书于朝仲炎字若晦
    温州布衣其书大意谓春秋有教有戒其教
    存乎书法其戒存乎事实而无褒贬盖一扫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3a 页 WYG0156-0290c.png
    言例之拘而毅然直摅胸臆者然如论子同
    生一条谓左氏因记太子生之礼并问名等
    语故起此事恐非经文录经者误以傅文加
    之又如宋伯姬卒一条谓书卿送葬故书卒
    与上书宋灾为两节此类非一皆不免于好
    为异说至于触类引伸旁通槩论往往涉及
    后代史事断其得失亦非释经之正体独其
    文辞条畅而议论亦严正不苟有足取者况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3b 页 WYG0156-0290d.png
    春秋因史以成经故凡言史者必以春秋为
    权度仲炎引史以證春秋而即执春秋以断
    史其理亦本相通言各有当未可概以泛滥
    讥也乾隆四十三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4a 页 WYG0156-0291a.png
春秋通说原序
春秋者圣人教戒天下之书非褒贬之书也何谓教所
书之法是也何谓戒所书之事是也法圣人所定也故
谓之教事衰乱之迹也为戒而已矣彼三传者不知其
纪事皆以为戒也而曰有褒贬焉凡春秋书人书名或
去氏或去族者贬恶也其书爵书字或称族或称氏者
褒善也甚者如日月地名之或书或不书则皆指曰是
褒贬所系也质诸此而彼碍證诸前而后违或事同而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4b 页 WYG0156-0291b.png
名爵异书或罪大而族氏不削于是褒贬之例穷矣例
穷而无以通之则曲为之解焉专门师授袭陋仍讹由
汉以来见谓明经者不胜众多然大抵争辨于褒贬之
异究诘于类例之疑滓重烟深莫之澄扫而春秋之大
义隐矣自大义既隐而或者厌焉不知归咎于傅业之
失而曰圣人固尔也故刘知几有虚美隐恶之谤王安
石有断烂朝报之毁遂使圣人修经之志更千数百载
而弗获伸于世岂不悲哉故曰春秋者圣人教戒天下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5a 页 WYG0156-0291c.png
之书非褒贬之书也昔之善论春秋者惟孟轲氏庄周
氏为近之轲之说曰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是以
戒言也周之说曰春秋以道名分是以教言也斯二者
庶几孔子之志也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道
也如是而君臣如是而父子如是而长幼男女亲疏内
外之差等不齐也叙此者为礼顺此者为乐理此者为
政防此者为刑尧舜三王之治皆是物也时乎衰周王
政不行物情放肆于是紊其叙乖其顺废其理决其防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5b 页 WYG0156-0291d.png
而天下荡然矣孔子有忧之而无位以行其志不得已
而即吾父母国之史以明之陈覆辙所以惧后车也遏
人变所以返天常也霸图之盛王迹之熄也盟会之繁
忠信之薄也虽有彼善于此者卒非治世之事也圣人
何褒焉至于吴楚之陵中国臣子之奸君父斗干戈以
济贪忿之志悖理道以伤天地之和者亦何待贬而后
见其恶也若夫笔削有法而训教存焉崇王而黜霸尊
君而抑臣重内而轻外辨礼之非防乱之始畏天戒重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6a 页 WYG0156-0292a.png
民生为万世立治准焉呜呼使后之为君父为臣子为
夫妇为兄弟为党友为中国御四方者由其法戒其事
则彝伦正而祸乱息矣余由童至壮研思是经尝眩于
旧说如手棼丝目暗室难于解辨盖久而后能破之旁
稽记载互参始末为书十有三卷名曰春秋通说通说
者去褒贬之茅塞而通诸教戒之正途也夫春秋固有
以只字垂法者矣如加王于正削吴楚僭号而从其本
爵之类是也而非字字有义也亦固有所谓例者矣如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6b 页 WYG0156-0292b.png
书其君殁曰薨外诸侯曰卒内大夫书卒外大夫不书
卒之类是也此皆通例也先儒谓左氏非左丘明丘明
乃孔子前辈故孔子云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先丘明
而后己尊之也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
盖今左氏传即楚左史也古者史世其官则传是书者
倚相之后也故左传载楚事比他国为特详是得其实
公谷亦莫明其所自来或云子夏门人要皆非亲受经
于圣人者故于说经首失其义而其间亦或有得者榖
春秋通说 目录 第 7a 页 WYG0156-0292c.png
梁氏尔若夫具载事实则左氏尚可考故当据事以观
经事或牴牾难于尽从则以经为断上以伸仲尼之志
虽以立异取讥于世而不辞也绍定三年五月朔黄仲
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