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a 页 WYG0625-0426a.png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七十一
八旗都统
一编旗设官
太祖高皇帝辛丑年满洲生齿日繁诸国归服人众设
四旗以统之以纯色为辨曰黄旗曰白旗曰红
旗曰蓝旗每旗下以三百人为一牛录每牛录
设额贞一(牛录矢名先是出兵校猎每人各取/一矢十人设长以领之其长为牛录)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b 页 WYG0625-0426b.png

归附者众增设四旗以初设四旗为正黄正白
正红正蓝增设之旗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黄
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合为八旗统率满洲
蒙古汉军诸众八旗编设满洲牛录三百有八
蒙古牛录七十有六汉军牛录十有六每五牛
录设一甲喇额贞五甲喇设一固山额贞每固
山额贞左右设两梅勒额贞○天命元年增编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a 页 WYG0625-0427a.png

增编蒙古牛录一○天聪三年增编满洲牛录
一○四年增编蒙古牛录十汉军牛录二○五
年增编蒙古牛录一○六年增编蒙古牛录三
○七年增编蒙古牛录一○八年
谕嗣后我国家设官及城邑名皆当易以国语勿仍袭
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备御等旧名凡赏册书名悉为
釐定五备御之总兵为一等公一等总兵官为一等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b 页 WYG0625-0427b.png

官为三等昂邦章京一等副将为一等梅勒章京二
等副将为二等梅勒章京三等副将为三等梅勒章
京一等参将为一等甲喇章京二等参将为二等甲
喇章京游击为三等甲喇章京备御为牛录章京代
子为分得拨什库章京为小拨什库旗长为壮达屯
拨什库仍旧名凡管理不论官职管固山者即为固
山额贞管梅勒者即为梅勒章京管甲喇者即为甲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3a 页 WYG0625-0427c.png

即为纛章京管巴牙喇甲喇额贞即为甲喇章京其
沈阳称曰天眷盛京赫图阿喇城曰天眷兴京毋得
仍袭汉语旧名皆照我国新定者称之若不遵新定
之名仍称汉字旧名者是不奉国法恣行悖乱者也
察出决不轻恕钦此○是年增编满洲牛录四蒙古
牛录四汉军牛录十有六○九年设蒙古八旗
旗色与满洲八旗同每旗设固山额贞一人梅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3b 页 WYG0625-0427d.png

牛录○是年增编满洲牛录一蒙古牛录二十
五汉军牛录十○崇德元年增编蒙古牛录一
汉军牛录一○二年汉军始立二旗每旗设固
山额贞一人分统所编汉军牛录○是年增编
蒙古牛录一汉军牛录六○三年增编汉军牛
录二○四年以汉军二旗分为四旗○是年增
编蒙古牛录一汉军牛录三○五年增编满洲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4a 页 WYG0625-0428a.png

八旗旗色设官与满洲蒙古八旗同○是年增
编蒙古牛录三汉军牛录百○八年增编满洲
牛录一汉军牛录九○九年增编蒙古牛录二
○顺治元年增编满洲牛录一蒙古牛录二汉
军牛录四○二年增编满洲牛录二蒙古牛录
二汉军牛录十有二○三年增编蒙古牛录一
汉军牛录十有七○四年礼部遵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4b 页 WYG0625-0428b.png

京牛录章京噶布什贤噶喇昂邦噶布什贤章
京皆管兵官衔不论世爵大小有无授此官者
即照此衔称之凡箭号等项亦书此衔于上其
世爵昂邦章京改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改
为阿思哈尼哈番甲喇章京改为阿达哈哈番
牛录章京改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半个前程改
为拖沙喇哈番其在部院官及各直省驻防章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5a 页 WYG0625-0428c.png

年增编汉军牛录三○七年增编蒙古牛录二
汉军牛录一○八年增编满洲牛录三汉军牛
录二○十年增编蒙古牛录一汉军牛录一○
十六年铸八旗都统二十四印○十七年
谕嗣后固山额贞清字仍称固山额贞汉字称为都统
梅勒章京清字仍称梅勒章京汉字称为副都统甲
喇章京清字仍称甲喇章京汉字称为参领牛录章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5b 页 WYG0625-0428d.png

字仍称昂邦章京汉字称为总管乌贞超哈清字仍
称乌贞超哈汉字称为汉军钦此○又定噶布什贤
噶喇昂邦汉字称为前锋统领纛章京汉字称
为护军统领噶布什贤章京汉字称为前锋参
领巴牙喇章京汉字称为护军参领噶布什贤
壮达汉字称为前锋校巴牙喇壮达汉字称为
护军校分得拨什库汉字称为骁骑校○康熙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6a 页 WYG0625-0429a.png

编满洲佐领一○四年增编满洲佐领二蒙古
佐领一○五年增编满洲佐领三○六年增编
满洲佐领十有二蒙古佐领二○七年增编满
洲佐领八蒙古佐领三汉军佐领一○八年增
编满洲佐领二十三蒙古佐领六汉军佐领二
○九年增编满洲佐领六蒙古佐领二○十年
增编蒙古佐领一○十一年增编满洲佐领二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6b 页 WYG0625-0429b.png

汉军佐领三○十三年增编满洲佐领三十五
蒙古佐领四○十四年增编满洲佐领一蒙古
佐领一汉军佐领三○十五年增编满洲佐领
一○十六年增编满洲佐领一○十八年增编
汉军佐领五○十九年增编满洲佐领三汉军
佐领一○二十年增编满洲佐领二汉军佐领
五○二十一年增编满洲佐领六蒙古佐领二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7a 页 WYG0625-0429c.png

四○二十三年增编满洲佐领一百三十有九
蒙古佐领二十五汉军佐领五○二十四年增
编满洲佐领三汉军佐领五○二十五年增编
满洲佐领一蒙古佐领一○二十六年增编满
洲佐领一蒙古佐领一○三十二年增编蒙古
佐领一○三十三年增编满洲佐领五○三十
四年增编满洲佐领四十一蒙古佐领九又以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7b 页 WYG0625-0429d.png

一人于世爵佐领及前锋亲军护军骁骑诸校
步军尉内选拟正陪引
见补授○三十六年增编满洲佐领二○三十七年
增编蒙古佐领一○三十八年增编满洲佐领
一汉军佐领一○四十年增编满洲佐领二○
四十一年增编满洲佐领一○四十三年增编
满洲佐领一○四十五年增编汉军佐领一○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8a 页 WYG0625-0430a.png

给一印○六十一年增编满洲佐领三○雍正
元年奉
旨向例每甲喇祇设参领一人因不敷用始委署一人
协理今将委署参领改为副参领著为例○又奉
旨八旗每旗给一印共八印○是年增编满洲佐领一
○又覆准八旗都统印信所有清文固山额贞
字样额贞二字所关甚钜非臣下印信可得滥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8b 页 WYG0625-0430b.png

固山昂邦(汉名/仍旧)伊都额贞改为伊都章京(汉名/班领)
○二年增编满洲佐领一蒙古佐领二○四年
奉
旨八旗都统印信仍照旧例给二十四印○五年铸给
八旗参领关防佐领图记○八年增编满洲佐
领三○九年增编汉军佐领五○十二年增编
满洲佐领一○十三年增编满洲佐领一○乾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9a 页 WYG0625-0430c.png

定汉名请按封爵之制自成周以来公侯伯子
男列爵惟五秦汉时爵二十级并非世爵其世
袭者王以下惟有侯爵分县侯乡侯亭侯三等
至于唐宋并依周制爵分五等
本朝定制公侯伯之下未列子男之爵别立五等
世爵以视古法尤为隆备但未定汉文名称诚
宜补入今拟精奇尼哈番一等者汉文称为一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9b 页 WYG0625-0430d.png

哈尼哈番一等者汉文称为一等男二等者为
二等男三等者为三等男阿达哈哈番汉文称
为轻车都尉仍分一等二等三等拜他喇布勒
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汉文称为
云骑尉○十六年增恩骑尉为七品○二十一
年裁汉军佐领四○八旗佐领以乾隆二十二
年见数计之满洲佐领镶黄旗八十五有半(内/宗)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0a 页 WYG0625-0431a.png

(觉罗四新满洲四蒙/古八有半朝鲜二)正白旗八十六(内宗室二/觉罗四新)
(满洲四/蒙古二)正红旗七十四(内觉罗三蒙/古一朝鲜四)镶白旗八
十四(内宗室一觉/罗四蒙古四)镶红旗八十六(内觉罗四/蒙古一)正
蓝旗八十四(内宗室八觉/罗四蒙古八)镶蓝旗八十六有半
(内觉罗四蒙/古二有半)蒙古佐领镶黄旗二十八正黄旗
二十四正白旗二十九正红旗二十二镶白旗
三十一镶红旗三十二正蓝旗三十镶蓝旗二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0b 页 WYG0625-0431b.png

正蓝旗各三十正红旗二十八镶红镶蓝旗各
二十九
一八旗方位顺治元年议准
国家定鼎燕京分置八旗拱卫
皇居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黄旗居德胜门内并在
北方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
并在东方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城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1a 页 WYG0625-0431c.png

宣武门内并在南方以寓制胜之意○雍正六
年奏准镶黄满洲蒙古汉军三旗自鼓楼向东
至新桥自新桥大街北口城根向南至府学胡
衕东口与正白旗接界满洲官兵自鼓楼向东
循大街至经厂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
经厂循交道口转南至棉花胡衕东口为第二
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南锣鼓巷北口至南口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1b 页 WYG0625-0431d.png

胡衕福祥寺帽儿胡衕炒豆胡衕棉花胡衕兵
马司前圆恩寺后圆恩寺局儿胡衕为第三参
领下各佐领居址自交道口大街向东循新桥
转南至香儿胡衕东口为第四参领下各佐领
居址自香儿胡衕东口向南至府学胡衕马将
军胡衕大兴县骚达子胡衕土儿胡衕香儿胡
衕钱局周围为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蒙古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2a 页 WYG0625-0432a.png

领下各佐领居址自北锣鼓巷南口至北口北
锣鼓巷两边所有之倒抄胡衕经厂粉子亭谢
家胡衕伽蓝殿法通寺净土寺豆腐池儿胡衕
高古庵郎家胡衕碾儿胡衕为第二参领下各
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新桥大街向北至方家
胡衕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方家胡衕
向北至城根为第二参领下各佐领居址国子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2b 页 WYG0625-0432b.png

大沟巷萧家胡衕为第三参领下各佐领居址
柏林寺前鼓哨胡衕草厂王大人胡衕柏林寺
为第四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北小街南口至
城根胡椒圈周围手帕胡衕羊馆胡衕针线胡
衕宽街为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正白满
洲蒙古汉军三旗与镶黄旗接界之处自府学
胡衕东口向南至大市街报房胡衕东口与镶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3a 页 WYG0625-0432c.png

皇城根至东大城根满洲官兵自镶黄旗接界处
之棉花胡衕东口循大街向南至大佛寺西北
角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大佛寺西北
角向南至报房胡衕西口为第二参领下各佐
领居址
皇城东边宽街草厂胡衕取镫胡衕晾榖厂弓弦
胡衕双塔胡衕为第三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西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3b 页 WYG0625-0432d.png

家胡衕十景花园马大人胡衕大佛寺胡衕羊
尾胡衕山老儿胡衕喇叭营为第四参领下各
佐领居址自马市口向东至大市街隆福寺周
围之细小胡衕为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蒙
古官兵自府学胡衕东口循大街至五条胡衕
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五条胡衕至大
市街为第二参领下各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4a 页 WYG0625-0433a.png

址北新仓海运仓兴平仓南新仓旧太仓富新
仓相近为第二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东直门
南小街北口宋姑娘胡衕口袋胡衕慧照寺王
家胡衕船板胡衕板桥胡衕为第三参领下各
佐领居址北新桥大街六七八九十条胡衕为
第四参领下各佐领居址北小街头二三四五
条胡衕为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镶白满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4b 页 WYG0625-0433b.png

胡衕向南至就日坊与正蓝旗接界之处自
皇城根向东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正白旗接界
处之东长胡衕东口循大街向南至院府胡衕
东口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院府胡衕
东口至长安坊为第二参领下各佐领居址东
安门大街两边翠花胡衕东长胡衕奶子府胡
衕烧酒胡衕锡镴胡衕莱厂胡衕院府胡衕梯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5a 页 WYG0625-0433c.png

下各佐领居址自东长安坊向东至就日坊为
第四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镫市口大街西口
至东大市街向南两大街之间椿树胡衕西堂
子胡衕金鱼胡衕煤炸胡衕帅府胡衕头条二
条胡衕为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蒙古官兵
自大市街向南循大街至堂子胡衕为第一参
领下各佐领居址自堂子胡衕向南至就日坊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5b 页 WYG0625-0433d.png

街至小街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小街
至朝阳门为第二参领下各佐领居址禄米仓
周围之哑巴胡衕方家胡衕为第三参领下各
佐领居址小街史家胡衕乾面胡衕小哑巴胡
衕为第四参领下各佐领居址羊尾胡衕堂子
胡衕史大人胡衕羊乙宾胡衕总把胡衕为第
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正蓝满洲蒙古汉军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6a 页 WYG0625-0434a.png

由金水桥向东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镶白旗
接界处由长安坊向西至
长安左门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新街口
南至北口为第二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宗人
府向南户部周围至中御河桥为第三参领下
各佐领居址自中御河桥至洪厂胡衕北口为
第四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洪厂胡衕口向北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6b 页 WYG0625-0434b.png

官兵自就日坊至崇文门为第一参领下各佐
领居址自敷文坊东口至洪厂胡衕为第二参
领下各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就日坊观音寺
胡衕向东至举场西门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
居址自羊肉胡衕西口向东至水磨胡衕为第
二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表背胡衕西口至东
口为第三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苏州胡衕西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7a 页 WYG0625-0434c.png

居址自船板胡衕西口向东至马皮厂南口为
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正黄满洲蒙古汉
军三旗自鼓楼向西至新街口大街北口城根
向南至马状元胡衕西口与正红旗接界满洲
官兵自鼓楼大街向西北药王庙街南口至大
城根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北药王庙
街南口向西循大街至八调弯南口为第二参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7b 页 WYG0625-0434d.png

胜门转南至德胜桥为第三参领下各佐领居
址自鼓楼斜街循银锭桥向西李广桥至德胜
桥大街为第四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松树街
北口至南药王庙为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
蒙古官兵自松树街南口向西至德胜桥转北
至宏善寺胡衕西口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
址自宏善寺胡衕西口至德胜桥为第二参领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8a 页 WYG0625-0435a.png

胡衕南口罗圈胡衕西口为第一参领下各佐
领居址自罗圈胡衕西口连棉花胡衕廊房胡
衕草厂胡衕为第二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浆
家房东口至西口为第三参领下各佐领居址
自新街口向北至四条胡衕东口为第四参领
下各佐领居址自四条胡衕东口至城根及铜
井为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正红满洲蒙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8b 页 WYG0625-0435b.png

衕东口与镶红旗接界之处自
皇城根向西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西直门大街
曹公观之东至新街口转南石老娘胡衕东口
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石老娘胡衕东
口向南至大市街转南马市东口为第二参领
下各佐领居址
皇城西边马状元胡衕太平仓胡衕毛家弯胡衕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9a 页 WYG0625-0435c.png

居址自大市街西边驴肉胡衕帅府胡衕报子
胡衕臭皮胡衕石老娘胡衕为第四参领下各
佐领居址大市街西边卫衣胡衕太平侯胡衕
五王侯胡衕车儿胡衕石碑胡衕宝禅寺帽儿
胡衕官衣库胡衕为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
蒙古官兵自西直门大街南边草厂胡衕柳巷
胡衕观音寺胡衕陈线胡衕大觉寺胡衕为第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9b 页 WYG0625-0435d.png

厂翊教寺祖家街栅阑胡衕东观音寺胡衕椿
树胡衕苦水井为第二参领下各佐领居址汉
军官兵自阜城门循大街至宫门口为第一参
领下各佐领居址自宫门口向东至马石桥为
第二参领下各佐领居址马石桥北边苏罗卜
胡衕回子营为第三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回
子营向北至茶叶胡衕翠花街为第四参领下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0a 页 WYG0625-0436a.png

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镶红满洲蒙古汉
军三旗与正红旗接界之处自羊肉胡衕向南
至瞻云坊与镶蓝旗接界之处自
皇城根向西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正红旗接界
处之大市街向南至瞻云坊转东西长安坊为
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西安门大街南边之
板场胡衕廊房胡衕酱房胡衕小酱房胡衕东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0b 页 WYG0625-0436b.png

细米胡衕向南馓子胡衕狗尾胡衕背阴胡衕
太仆寺街李阁老胡衕为第三参领下各佐领
居址自李阁老胡衕向南东夹道东岳庙大悲
寺小东岳庙演象所官磨坊为第四参领下各
佐领居址馓子胡衕向南堂子胡衕石虎胡衕
蜈蚣卫胡衕油房胡衕茶叶胡衕西夹道正沟
胡衕为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蒙古官兵以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1a 页 WYG0625-0436c.png

胡衕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丰盛胡衕
向北之兵马司胡衕燕儿胡衕砖塔胡衕羊肉
胡衕为第二参领下各佐领居址汉军官兵以
大市街西边白庙胡衕半壁街为第一参领下
各佐领居址自白庙胡衕向北车子胡衕鱼钱
胡衕沈篦子胡衕千张胡衕为第二参领下各
佐领居址自千张胡衕向南打磨厂半圈高井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1b 页 WYG0625-0436d.png

胡衕向南施饭寺皮裤子胡衕东夹道胡衕为
第四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东夹道胡衕向南
白庙胡衕刑部街为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
○镶蓝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与镶红旗接界之
处自瞻云坊至宣武门金水桥向西至大城根
满洲官兵自镶红旗接界处由长安坊向东至
长安右门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振武坊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2a 页 WYG0625-0437a.png

长安右门大街中府左府四眼井周围为第二参
领下各佐领居址自河漕沿向东至石碑胡衕
文昌阁拴马桩马神庙胡衕为第三参领下各
佐领居址自狮子口向东由皮市南口转北至
埽帚胡衕西口为第四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
瞻云坊向南至绒线胡衕转东至河漕沿六部
口抽屉胡衕关帝庙胡衕牛肉弯为第五参领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2b 页 WYG0625-0437b.png

衕西口油房胡衕南拴马桩翠花胡衕枣树街
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中街半壁街前细
瓦厂新帘子胡衕旧帘子胡衕为第二参领下
各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瞻云坊西边包子街
东口至西口为第一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手
帕胡衕东口至西口为第二参领下各佐领居
址自铁匠胡衕东口至西口为第三参领下各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3a 页 WYG0625-0437c.png

衕为第四参领下各佐领居址自头发胡衕东
口向西至臭水河为第五参领下各佐领居址
一直班顺治元年定
京师内城九门每门设城门领各二人城门吏各
二人指挥千户(四年改为门/千总下仿此)各二人骁骑二百
六十名炮手十有八名外城七门每门设城门
领各一人城门吏各一人指挥千户各二人骁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3b 页 WYG0625-0437d.png

看守仓库与外藩进贡人之马匹或有不肖匪
类强索直班兵丁钱财代为直班谚所称坐地
虎者著直班官员呈报该旗都统送部从重治
罪奉
旨所议是既将坐地虎之处具奏都统等若不严察除
此恶习断然不可直班都统即非本班若遇閒暇亦
当各察该管人等朕亦不时遣人往察若经察出将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4a 页 WYG0625-0438a.png

六年覆准看守九门之满兵均在城内今于崇
文门等八门之外建造营房每旗委满洲蒙古
汉军官四人骁骑校四人骁骑满洲百二十名
蒙古汉军各四十名马二匹令其挈家居住正
蓝旗于崇文门镶蓝旗于宣武门镶白旗于朝
阳门镶红旗于阜城门正白旗于东直门正红
旗于西直门镶黄旗于安定门正黄旗于德胜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4b 页 WYG0625-0438b.png

一人骁骑五十名其每旗所委官四人内由该
旗引
见简一人为营总○八年奉
旨嗣后凡有差委骁骑营官兵看守之处皆著奏闻再
令看守有不可缓者即令看守补行具奏○又议准
紫禁城内
宁寿宫墙东北隅令镶黄旗满洲西北隅镶黄旗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5a 页 WYG0625-0438c.png

蹈和门正黄旗满洲
文华殿门正白旗满洲各委官一人领催一名兵
九名
东华门内库镶黄旗满洲户部银库镶黄旗蒙古
汉军各委官二人领催二名兵十有八名颜料
库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官四人骁骑校四人
领催四名兵三十八名段疋库正白旗满洲蒙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5b 页 WYG0625-0438d.png

造库正红旗满洲蒙古汉军兵五名节慎库镶
红旗满洲光禄寺银库正蓝旗汉军刑部赃罚
库镶蓝旗满洲蒙古汉军各委官一人领催一
名兵九名宗人府库理藩院库左翼四旗每库
轮委官一人领催一名兵九名海运仓镶黄旗
北新仓正黄旗储济仓镶白旗裕礼仓镶红旗
各委满洲蒙古汉军官二人领催二名兵三十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6a 页 WYG0625-0439a.png

白旗富新仓镶红旗各委满洲蒙古汉军官二
人领催二名兵十有八名万安仓正红旗满洲
蒙古汉军官四人领催四名兵三十一名禄米
仓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官二人领催二名兵
三十三名太平仓镶蓝旗满洲蒙古汉军官四
人领催四名兵四十一名户部内仓正白旗满
洲领催二名兵六名鸿胪寺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6b 页 WYG0625-0439b.png

圆明园直月(今为/直年)衙门左右翼各轮委领催一名
兵二名礼部库西什库宗人府空室八旗轮流
每处各委官一人领催一名兵九名工部濯灵
厂八旗汉军轮委官四人兵二十名以上各昼
夜看守喀尔喀馆围墙于蒙古到日委正蓝旗
满洲蒙古汉军官二人兵十名馆门正蓝旗官
一人领催一名兵九名俄罗斯馆于俄罗斯到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7a 页 WYG0625-0439c.png

四处委参领一人每处委官一人兵十有五名
馆门轮委参领一人兵二十名外馆于马匹到
日八旗满洲蒙古轮委官二人骁骑校二人兵
二十名后黄寺于蒙古使臣及喇嘛来使到日
八旗满洲蒙古轮委官一人兵十名昼夜看守
均于回日彻退各直班官兵该管官不时稽察
如有旷误者参奏交兵部议处○十二年覆准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7b 页 WYG0625-0439d.png

委官四人骁骑校四人每旗各委骁骑十名按
翼看守十日一次更代每日按翼各委兵十名
昼夜巡宿率以为常如有旷误不到者该管官
覈参○乾隆五年奏准嗣后
驾幸口外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于城上设堆拨十有
五处委官十人看守参领二人巡察约束如遇
恭谒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8a 页 WYG0625-0440a.png

行幸驻跸并逢年节封印后于城上设堆拨六处
各委官校与步军营堆拨相间看守仍于满洲
蒙古汉军三旗会委参领一人令其约束○二
十二年奏准
紫禁城内
文华殿
蹈和门银库三处守卫均易以护军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8b 页 WYG0625-0440b.png

谕昨夜正阳门外失火汉官皆不事扑灭但袖手旁观
八旗都统副都统向不与直宿可于要地分班轮直
若偶遇火即为扑灭倘有传集之事亦易齐聚钦此
○雍正八年
谕嗣后或偶遇东南失火著正蓝镶白二旗往救西南
镶蓝镶红二旗东北镶黄正白二旗西北正黄正红
二旗若皇城之内每翼著二旗往救如此不致烦扰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9a 页 WYG0625-0440c.png

知稍近该旗不可有误钦此○又奏准直火班之大
臣不令稽察他处以专责成有出差兼别职者
不准以官员代替即令其馀大臣轮直○十年
奏准火班八处每处参领一人官员五人率领
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激筒八处每处参领一
人官员三人率领催三名骁骑二十七名○十
一年覆准遇有救火之事停止八旗激筒将见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9b 页 WYG0625-0440d.png

拨处官兵仍著在火班轮直倘各该旗汛地遇
有失火直班都统即于直班官兵内率领一半
前赴失火之处禁约閒杂人等不许在就近街
道中站立行走俾街道不致拥挤汲水可以速
到其馀一半官兵仍留该班处备用激筒即令
移贮步军营其兵丁应需櫜鞬三十副仍存该
班处遇救火即令佩带随都统前往管束○乾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30a 页 WYG0625-0441a.png

军三旗轮流都统或副都统一人参领二人官
八人领催八名骁骑七十二名设櫜鞬三十副
每班备官马十匹备用○十年奏准直火班之
三旗都统内如有别项执事差遣患病持服不
能到班情由其馀都统副都统如尚有三人即
照常直班若止剩一二人各该旗于正参领或
男以上官内简贤能者一人直宿仍以职名送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七十一 第 30b 页 WYG0625-0441b.png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