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一 第 1a 页 WYG0832-0298a.png

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十一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八十九(武林石刻)
学宫碑录
宋高宗御书石经
春秋今存三十二碑
尚书今存六碑
易经今存二碑
卷一百十一 第 1b 页 WYG0832-0298b.png

礼记今惟存中庸一碑
论语今存七碑
孟子今存十一碑
右碑高五尺广三尺馀分四层小楷书字径三分
论孟碑字稍大可五分
石经歌(有序)
昔宋太宗尝曰朕退朝观书外留意字画虽非帝王
卷一百十一 第 2a 页 WYG0832-0299a.png

不惟学字又得经书不忘绍兴二年宣示御书孝经
继出易诗书春秋左传论孟及中庸大学学记儒行
经解五篇总数千万言刋石太学淳熙中孝宗建阁
奉安亲书扁曰光尧石经之阁新安朱熹修白鹿书
院奏请大帝石经本是也元初西僧杨琏真伽造塔
行宫故址取碑石累基杭州路官申屠致远力争而
止后因改学为西湖书院岁久阁废石经断折零落
卷一百十一 第 2b 页 WYG0832-0299b.png

也宣德元年夏予出按于杭观之慨叹乃以属郡守
卢君玉润率教官生徒四散收拾得全碑若干碎折
若干一一补辏共得经碑百片舁置殿后及两庑见
者惊叹因作长歌备载其事云
思陵避敌东南隅临安建国称行都投戈讲艺事经
术六经语孟咸亲书字形仅比黄庭小楷法欲与争
先驱宸章赫弈丽霄汉鸾翔凤翥昭神谟宰臣敷
卷一百十一 第 3a 页 WYG0832-0299c.png

摹刻无遗馀身高八尺广踰半上圆中直安方趺列
藏成均首善地要令万世瞻弘模淳熙绍统构杰阁
覆盖护惜同璠玙尝令良工打石本散布学校周寰
区炎精堕海宋社屋潭潭三舍成榛芜豪酋杨琏媚
奸相走舁碑石营浮图路官申屠力争止改立书院
名西湖陵夷百年阁既毁石经倒折谁匡扶小者堵
墙布行径大者颠倒横沟渠遂令至宝遭污蔑谁复
卷一百十一 第 3b 页 WYG0832-0299d.png

和邑庠偶得见对之不觉成欷歔岐阳之鼓久已没
东都石经今亦无俗流爱好兰亭刻视此何啻天壤
殊急命郡守集吏卒手舁绳曳来庭除爬挲剔洗去
垢秽灰黏铁钮相联挐寻行数字共合辏妥置长廊
宽更舒东西峙立无杌陧深檐盖护何他虞零残块
砾埋殿后免遭贱辱遭泥涂当今圣明御四海向用
经术崇文儒浙江大府列藩臬圣人谟训当弘敷我
卷一百十一 第 4a 页 WYG0832-0300a.png

丁未秋七月朔旦巡按浙江监察御史海虞吴讷识
宋理宗御书道统十三赞(并序)
朕获承祖宗右丈之绪祇遹燕谋日奉慈极万几馀
閒博求载籍推迹道统之传自伏羲迄于孟子凡达
而在上其道行穷而在下其教明采其大指各为之
赞虽未能探赜精微姑以寓其尊所闻之意云尔(右二
碑每碑五行)
卷一百十一 第 4b 页 WYG0832-0300b.png

先圣就赐国子监宣示诸生(右一碑四行后空一行钤连珠小印一长
一寸五分广八分上镌辛丑二字下御玺一纵横各三寸)
(篆额)皇帝御制御书
伏羲
继天立极 为百王先 法度肇建 道德纯全
八卦成文 三坟不传 无言而化 至治自然
尧
卷一百十一 第 5a 页 WYG0832-0300c.png

圣神文武 四岳是咨 揖逊之典 万世仰之
舜
于皇圣德 至孝尽伦 所以为大 乐善取人
惟精惟一 帝心之纯 垂拱无为 尧道是循
禹
克勤于邦 烝民乃粒 历数在躬 厥中允执
恶酒好言 九功由立 不伐不矜 振古莫及
卷一百十一 第 5b 页 WYG0832-0300d.png

顺天应人 本乎仁义 以质继忠 匪曰求异
盘铭一德 桑林六事 人纪肇修 垂千万世
文王
(原缺)
武王
受天眷命 继志前人 遐迩悦服 偃武修文
卷一百十一 第 6a 页 WYG0832-0301a.png

周公
美哉公旦 翼辅成周 施兼四事 才艺俱优
制礼作乐 惠泽敷流 有大勋劳 宗社延休
孔子
圣哉尼父 秉德在躬 应聘列国 道大莫容
六艺既作 文教聿崇 今古日月 万代所宗
颜子
卷一百十一 第 6b 页 WYG0832-0301b.png

乐道箪瓢 不易所守 步趋圣师 瞠若其后
曾子
守约博施 反躬三省 孝为德先 禄仕不忍
圣道正传 意会神领 一唯忠恕 门人深警
子思
閒居请问 世业克昌 可离非道 孜孜力行
发挥中庸 体用有常 入德枢要 治道权衡
卷一百十一 第 7a 页 WYG0832-0301c.png

生禀淑质 教被三迁 博通儒术 气养浩然
深造自得 亚圣之贤 高揖孔氏 独得其传
右碑十六枚俱高五尺广二尺六寸序三赞十三
每碑五行大字楷书字径四寸
元圣旨碑
(篆额)诏旨(二字平列字径五寸)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
卷一百十一 第 7b 页 WYG0832-0301d.png

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纂承丕绪敬
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
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于戏父子之亲君臣
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
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元主者施行 大德十一年
七月(缺) 日(上层隶书十三行字径五寸)
惟夫子集群圣大成垂教万世虽追崇之典屡臻未
卷一百十一 第 8a 页 WYG0832-0302a.png

致褒称之隆蔑以尚矣后二十九年儒学提举臣余
谦副使臣陈旅谓明诏之颁它郡学院皆勒诸石而
兹独缺焉于是臣谦为隶古书之俾刻树庙门用扬
休命昭示于无穷厥惟楙哉 至元二年丙子岁秋
九月甲子西湖书院山长臣陈泌拜首稽首谨书(右下
层楷书十七行字径五分)
(篆额)西湖书院重修大成殿记(五行字径三寸)
卷一百十一 第 8b 页 WYG0832-0302b.png

丙子学与社俱废至元三十年以其左为浙西宪司
治所其右圣庙在焉三十一年东平徐公琰为肃政
廉访使乃即殿宇之旧改建书院置山长员主之先
是西湖锁澜桥北有三贤堂祀唐杭州刺史白文公
居易宋和靖处士林分逋知杭州事苏文忠公轼于
是奉以来祠之元统二年秋大成殿东南角坏葺之
者不良于谋因尽撤而治之费浮而物窳功未集而
卷一百十一 第 9a 页 WYG0832-0302c.png

有翰林余公谦国子助教陈公旅提举江浙学事
盖深忧之至元元年乙亥秋鲁郡胡公祖广繇江西
行省参知政事来为肃政廉访使凡工贾之未庚者
日诉于庭乃询于提举提举白其状胡公矍然以为
己任即檄真定万户府镇抚苻公伦覈实其费去其
浮三之一时浙东道宣慰使铁木哥公来监宪司事
治书侍御史卫郡李公嘉宾参知江浙省事胡公与
卷一百十一 第 9b 页 WYG0832-0302d.png

历程公文辉知事徐公宗仁咸辅成之宪司忽都海
牙承赞唯力于是宿逋清而缮修之事备矣乃扁三
贤祠曰尚德徐公祠曰尚功列志仁集义达道明德
四斋以居多士立大小学以迪后进辟思敬斋以为
舍菜致斋之所既成士子言于泌曰子之至不幸承
前人之弊以弗宁于教养幸兹底成其可忘所自乎
宜纪诸石嗟乎圣人之道与天地同流无适不在学
卷一百十一 第 10a 页 WYG0832-0303a.png

谟洋洋固在是矣若三贤所以得祀者亦以其立朝
风节与隐居以求其志皆有关于世教也然则笃意
于是役者岂无所谓而然哉于是乎书 至元二年
夏五月朔山长陈泌记宾序前本院山长承务郎平
江路吴县尹陈恕可主奉将仕郎建德路总管府知
事孔文学教导黄彝儒职张庆孙张荣老谢瑛直学
张处仁儒人陈圭陈永锡范继孙陈垍孙沈富仁顾
卷一百十一 第 10b 页 WYG0832-0303b.png

吴元泽刻者谢文炳)
杭州路重建庙学之碑
承务郎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王大本为文
光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提调行
宣政院事江浙都财赋事康里庆童书
通议大夫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使周伯琦篆额
皇元既屋宋社稷大一统而臣万方置江浙行中书
卷一百十一 第 11a 页 WYG0832-0303c.png

州路儒学而省宪率郡有司以告朔谒谢于斯以春
秋释奠于斯以育材羞耇而兴贤论秀于斯于是杭
学遂为一行省首善之地而非他路儒学所可昆弟
语矣自时厥后有废有兴或仍其旧贯或因而改为
其规制位置犹未克丕变视雄藩大阃外执政之居
命之教而为学者为弗称不有君子其孰能立隆教
基于虐燄灼天之后作新士气为儒林拔萃之举乎
卷一百十一 第 11b 页 WYG0832-0303d.png

表既三关不守直抵杭城待暴不豫民无固志遂焚
荡我省治延燎我比闾而杭之庙学毁焉曾无一瓦
之覆簴业窘于煨烬石经委诸焦土属戎务方殷未
遑兴复士类无所依归彝伦失厥攸叙否极而复圮
极而崇所以默相斯文者天意固有所属矣朝廷以
杭实东南甲郡地大人众供给浩繁师帅之重每慎
厥选十又三年癸巳之冬制授中大夫杭州路总管
卷一百十一 第 12a 页 WYG0832-0304a.png

宣化之大者也其可诿以百姓新免毒蠚疮痍未瘳
而谦让未遑乎既以其事具椟行省移文宪司示不
敢专遂经始度地略丈数物土方揣高卑议远迩左
庙右学一循国学之制攻位而位成乃量功命日须
材计佣虑财用储糇粮遴工师量事期以令役于有
司首建礼殿尊祀先圣先师东西两庑从祀位焉丹
楹刻桷清庙有严金榜朱扉戟门斯辟焕前规而
卷一百十一 第 12b 页 WYG0832-0304b.png

尧舜人存政举道隆则从而隆者矣先是外之石灵
星门距戟门为不远至是则徙迁而南其深八丈有
奇由公买地以拓充之也若夫学校之建则明伦之
堂弘敞高亮以隆迪教讲道之原设大小学四斋以
严受业辨惑之会庖湢有所仓庾有居先贤后土有
祠来朋见宾有门中唐有甓泮水有梁而学校之制
大备焉盖经始于十四年之五月而落成于明年之
卷一百十一 第 13a 页 WYG0832-0304c.png

其费同寅恊恭懋相斯役府判官张公思诚则又爰
始爰谋为之矩矱而典其规程也予谓郡县有学学
必有庙而杭之庙学乃卓荦轮焕于极废大坏之后
一时释老之宫燬于回禄者众矣其徒悉力化诱皆
蓄缩弗肯有为贤太守抗志作新卓卓自任学计几
何而能化洽而裕多助之至非有福田利益以歆动
之也信乎圣人之神于昭在上如日月丽天照临之
卷一百十一 第 13b 页 WYG0832-0304d.png

之芒寒色正者也秉彝好德固人之所同人道敏政
地道敏树于贤太守之有猷有为良足徵焉公名帖
木列思字周贤康里人故平章军国事赠纯诚佐理
同德翊戴功臣追封东平王之孙陜西行中书省平
章政事忠定公之子世笃忠贞勋业行实载在国史
公累迁清要而居斯任观其勇于见义树功吾道而
克济其美渊源有自来矣杭之人士相与言曰是举
卷一百十一 第 14a 页 WYG0832-0305a.png

以敉公功乃斲石树碑以图不朽予寔提学江浙徵
予文以志之不敢以肤陋辞系之诗曰
维昔盛时 建学立师 以立治本 以崇化基
学必有庙 聿严毖祀 重檐复殿 神灵爰处
东南都会 甲郡维杭 首善之地 万民之望
更化云初 未遑改作 因陋既久 靡究靡度
斯学斯庙 具体而微 废兴殊致 倚伏一机
卷一百十一 第 14b 页 WYG0832-0305b.png

天锡贤侯 维蕃维宣 嘉惠斯文 不忘不愆
乃亨其屯 乃倾其否 瓦砾之场 化而栋宇
昔黯今焕 昔圮今崇 多士稽首 太守之功
我为铭诗 勒此贞石 宣昭义闻 永永无斁
至正十五年(缺)月(缺) 日杭州路同知朵罗 治中成
大用 判官张思诚 推官杨维 经历王明善
知事丁钺 照磨解复 郡史杨迪郎界沈博王维
卷一百十一 第 15a 页 WYG0832-0305c.png

完颜本仁 教授贾天祐 学正胡黼 学录杨
英 直学邹斯承 学吏计禹畴夏文裕立
杭州路重建庙学记
翰林待制奉政大夫兼国史院编脩官孟昉撰
承事郎江浙等处行枢密院经历林镛书
荣禄大夫江浙行宣政院使廉惠山海牙篆额
至正辛丑冬十一月宣圣庙火学宫斋舍罄为焦土
卷一百十一 第 15b 页 WYG0832-0305d.png

召郡侯夏思忠曰二帝三王之盛命契为司徒敷五
教周建辟雍继世迄至君天下者相承不坠所以明
人伦厚风俗培植后进为他日治平之用其来尚矣
又朝廷以六事课守令殿最学校居先庸可缓乎侯
曰斯牧伯之职也丞相首出白金为两五十钱以锭
计若干平章给米以石计若干太守割俸金乡义发
私藏皆乐为佐役费虽一木一瓦不徵诸民于是躬
卷一百十一 第 16a 页 WYG0832-0306a.png

河伐石于山趣梓人据式图其制匠师执寻度其用
广袤合度脩短适宜斤者斲刃者削巧者施其巧力
者施其力拓垣堧以宏其基积土石以隆其址礼殿
岿峙衡为间五纵亦如之而差浅夹室庑序合应门
为间五十有七饰以金碧错以丹垩阑槛旁午陛级
森竖庙貌端肃俨若在上采服施彰悉遵仪制从祀
诸贤世次位列百一十九人卫以朱籞门之南东西
卷一百十一 第 16b 页 WYG0832-0306b.png

二楹题曰泮宫门之冲凿泮潴水若玦跨石梁于上
以便往来又少南为朱门三表王仪也庙之东为神
厨其楹四西为明伦堂计间七厦如堂数轩少堂之
四设讲席以严师道左右斋仪门及别门为间三十
有九堂之北搆重屋三楹为贮书所教授有廨正录
有居贡庄有粟师生有饩庖湢廪库一无所缺尊罍
爵洗簠簋俎豆之属二千百有九镛球琴瑟柷敔鼗
卷一百十一 第 17a 页 WYG0832-0306c.png

袭提编氓籍户为乐二十有八括其所费米石钱缗
日工皆以万馀计经始壬寅冬越癸卯秋就绪于戏
是迹也始以两相孜孜兴学之善终以贤侯亹亹究
心之勤副以僚属循循毗赞之力俾四代之制剪焉
一新其雄伟壮丽甲东南为杰观者可谓知为政之
先务无愧德于他郡矣抑尝维之时有理乱事有难
易杭为故宋行在所当承平之殷民庶物阜有志于
卷一百十一 第 17b 页 WYG0832-0306d.png

利于一时懵治体而琐琐者方视为不切苟非才大
夫之有能有为知教道结人心之不浅者顾能先乐
育菁莪之地跻髦士于成德达材之域哉君子是以
知夏侯之优于为治也予姑叙兴造颠末之实刻诸
珉石告后来者之无坏至于赞夫子之道则凛乎先
儒愚惑之诛故不敢轻言以及时董工持总者杭州
路治中李脱欢奉直知事韩元璧照磨姚翥郡史陆
卷一百十一 第 18a 页 WYG0832-0307a.png

路知事张升将仕郡史梅君礼受计材料者东北隅
典史钟德王敬知肖圣像者诸暨州知州齐云汉奉
训郡吏徐完璧皆与有劳焉同任劳者教授别贴达
理月沙学正姜让直吏孙复可陈荣祖张元英 至
正二十四年(缺)月(缺) 日杭州路达鲁花赤怯烈失
亚中 按摊不花承德薛尔吉思 杭州路总管
高礼亚中 陈忠奉议 同知梅英 治中樊玉
卷一百十一 第 18b 页 WYG0832-0307b.png

西湖书院增置田记
将仕郎前建康路(缺)和县尹汤炳龙撰
将仕郎前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白珽书
集贤殿大学士荣禄大夫廉希贡篆额
古者之兴学校一以教养为先务而养又先于教也
记王制论虞夏商周之上下庠必先言国老庶老之
养有虞氏以米廪名学匪专为粢盛之委而设而养
卷一百十一 第 19a 页 WYG0832-0307c.png

犹赖圣师而食而欲授孟子室者必拳拳于万钟之
养而后及夫国人之有所矜式盖士得其养则置身
礼义人人皆思为圣为贤为君子为善人于是政化
行而习俗美是养之者所以教之其机括正在是矣
西湖古无书院自至元丙戌徐廉使改旧璧庠为之
创建之初恒产缺然越二年松江瞿运使尝一再助
田合肆百伍拾参亩肆拾陆步岁得米壹百参拾石
卷一百十一 第 19b 页 WYG0832-0307d.png

亩一角收米伍拾肆石陆斗犹未给用次年周廉使
特为劝率有高赀乐助者并取补刋书板馀力及以
赢粮转售共得中统钞六百馀锭于是宪府知事赵
将仕与经历宋从仕建识增置力言于廉使及阖司
官同主其说佥曰是当为者遂置湖州乌程平江昆
山二庄共田拾壹顷贰拾玖亩三十五步有零岁除
优放实收米柒百伍拾贰石壹斗一升五合山地共
卷一百十一 第 20a 页 WYG0832-0308a.png

统钞贰锭参拾捌两玖钱捌分自此春秋祭奠师生
廪膳兴盖补葺一皆取给于此近岁以来诚为创见
之举今宪府长贰皆昭代名公他日增益完成当不
止是尝谓吾道之盛衰系乎时学政之兴废存乎人
系乎时者属盛世文明之运存乎人者属当路贤哲
之官机缘相值之巧(缺) 知吾道其大昌乎将见鼓
箧踵堂挟策坌集何啻四方人千而止使凡任风宪
卷一百十一 第 20b 页 WYG0832-0308b.png

学朱钧及诸生欲写之坚珉以传不朽辞弗获姑为
述其槩云
府学藏书记碑(元明各有书目一碑名数甚繁今不备录)
尊经阁藏书记
杭会郡也华侈甲天下而学无藏书颁于廷者惟经
惟四书惟性理惟孝顺五伦官所置仅汉宋诸史瑞
董学又明年请于按浙监察御史宋公公慨然曰吾
卷一百十一 第 21a 页 WYG0832-0308c.png

病焉况无书乎于是出荆金贮于府时遣训导林凤
鸣刘铦往求焉越三月书至约计万卷经史子集秩
然略备椟藏于阁叀训导领之师生诵观藉其出纳
惟谨其名数称之石皆公命也既成瑞进师生告之
曰子知监察公之垕尔庠校者至且远乎古之君子
道足以表世则物而功化之盛极于康海宇涵蠢动
参天两地莫之尚也未有不学而成者吾夫子设教
卷一百十一 第 21b 页 WYG0832-0308d.png

季路谓何必读书直以佞斥之于戏读书者学之始
终也读天下之书斯可与论天下之事矣此监察藏
书之意也公嗣名卿家学持宪侃侃博闻好古藻翰
瑰玮非世俗吏可能故举措廑于风教若是尔师生
丌遇哉有言者曰求道者五经四书足矣奚以多为
多言者道之害也嗟乎此非知道者信斯言也淫哇
郑卫诗所宜删宋万许止春秋所宜削吾夫子不然
卷一百十一 第 22a 页 WYG0832-0309a.png

经者天也史者四时五行也诸子集者万汇也天者
道之原也宰物而不宰于物者也四时五行经纬乎
天而不容己者也乃若万汇斯微矣飞者跃者纤者
钜者蠢而动者各声声色色于覆帱虽或暴戾恣
雎以逞天亦莫之绝也其诸子集之谓乎简之裁之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故曰为天地立心持是心以
读天下之书无难矣读书之要子朱子告其君者具
卷一百十一 第 22b 页 WYG0832-0309b.png

使后之求公者有考也 中宪大夫浙江等处提刑
按察司副使奉敕总理学政前翰林院检讨修国史
兼经筵官西蜀刘瑞记
宋太学宁远记
(篆额)宁远记(三字平列字径五寸)
开禧二年今兵部侍郎戴公溪为司成有李迪功寿
朋者老矣不仕养于学谒司成具言太学有义冢久
卷一百十一 第 23a 页 WYG0832-0309c.png

张公宗元以所得分地七亩馀弃之学以葬远方士
子之不幸而死者名广惠山出清波门并城而南过
刘寺五六里道梯子领步渐高坡垄相属至方家墺
即其所也山之东为官衢西直循王府山其南接民
家方氏墓北距郎主簿山广袤十有五丈幽静阒寂
面势颇称旧有守者廪稍不继弃之去以故殡者少
地益不治司成命学录李君元白孙君澜往视之旧
卷一百十一 第 23b 页 WYG0832-0309d.png

是非学校之责乎乃裒金钱加修焉即土周而甃以
石循山址而缭以篱彻旧门而改作之增为三间以
备时祀之所广出入之路复命守者给以劵食既成
祭以安其神又定津送之费官以给之制时祀之式
使岁举行之榜曰宁远司成之惠甚渥也呜呼士不
幸而死又不幸而贫或远不能以归葬则殡于此者
岂不愈于寄之僧舍乎朋友致岁祀墓丁供洒埽政
卷一百十一 第 24a 页 WYG0832-0310a.png

三号遂行孔子以为合于礼然则斯殡也而遂葬亦
岂不可虽然庸廪不继时祀不修则朋友义废而宁
远之意荒矣尚其永念之哉嘉定元年九月日国
子司业王介记国子录陈一新书(上层字径一寸)
条目如后
一每岁清明举录前期关诸斋每斋率钱参镮省委
公厨具鸡黍之属至日举录一员轮请长谕二员同
卷一百十一 第 24b 页 WYG0832-0310b.png

豆酒各三酌墓神用鸡及果子共三豆酒亦三酌并
备祝文香茶之属祭毕以所馔给墓丁并随行仆从
原造长卓二只用毕仍寄留墓丁家
一两学生员有不幸身故家贫地远合葬义冢之人
本斋长谕保明申举录备申本监请官会二十千充
给砌等费委举录长谕及其乡人营办非就义冢安
葬者不给葬之日请本斋集正直日送至墓所
卷一百十一 第 25a 页 WYG0832-0310c.png

守不许本监人辄行搀阻如或运司给付不时许墓
丁经监投状本监即与施行(下层二十行字径四分)
(碑额)武林弭灾之记(篆书六字三行字径四寸)
武林弭灾记
至正二年四月一日杭城大灾燬民庐舍四万有畸
明年五月四日又灾作于车桥火流如乌孛如棓冲
所指即炎势且偪西湖书院在官正徒奔走莫遑救
卷一百十一 第 25b 页 WYG0832-0310d.png

副高昌干栾公覃怀李公宪佥大名韩公暨知事广
平张公照磨睢阳张公齐面火叩首曰火宁焚予躬
勿民灾也言一脱口风从西北转东南若有神帜煽
而返者郁攸焰及院北垣即销灭沉去又若金支赤
盖度河而溺也繇是院与司皆安堵如故而城郭郊
保赖以安全院之山长毗陵钱琼偕城中高年寻余
西湖之阴请纪其事辞弗获则为之言曰迅矣哉
卷一百十一 第 26a 页 WYG0832-0311a.png

之势卷土而至虽水犀百万之兵莫能敌也而宪府
官并心一念罪及于躬忧及乎民而反风灭火之应
捷于景响昔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人遂以天为虚
无旷邈不与人接不知其远者在其道之迩者耳故
阅衅于灾而知有天道者以此于乎吾观刘昆事而
徵于今仁人一念之利索于无为者固优于丈城表
道之力夫火者哉宋璟都督广州民居无延燬且为
卷一百十一 第 26b 页 WYG0832-0311b.png

于是乎知有天道固宜详录其官氏登诸贞石以风
励有民社者使知人之感天者至敏而天之应人者
至近不远也于是乎书赐进士出身承事郎前台州
路天台县尹兼劝农事杨维桢撰文林郎江浙等处
儒学副提举陈遘书奉政大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
班惟志篆盖至正三年十二月望日耆儒朱庆宗张
庆孙教导叶森姚潜儒职叶宝孙张荣老盛明德
卷一百十一 第 27a 页 WYG0832-0311c.png

维能学吏叶庭桂耆老吕大荣徐永德沈从善张翥刘
道隆顾德润程德晋吴元泽沈富仁萧德诚等立石
碑薮(吴郡陈鉴集)
陜西碑(一百十八种) 河南碑(七十三种)
山东碑(八十四种) 山西碑(十三种)
北直隶碑(二十八种) 南直隶碑(一百三十四种)
浙江碑(二十八种) 江西碑(二十种)
卷一百十一 第 27b 页 WYG0832-0311d.png

四川碑(一十种) 广西碑(一十种)
广东碑(四种)
碑目终
陜西碑
益州太守无名碑(汉隶有碑阴)益州太守城坝碑(隶)
是邦雄杰碑(隶) 仲秋下旬碑(隶)
县三老杨信碑(和僖三年刻) 石经尚书
卷一百十一 第 28a 页 WYG0832-0312a.png

石经春秋公羊传 石经论语(熹平四年蔡邕隶书刻在鸿都门外
今残缺在西安府学壁) 魏三体石经
左传遗字 峄山碑(李斯篆郑文宝翻本一行十字元朝亦有
翻本) 汉卫尉衡方碑(无书撰人名)
李阳冰千文(篆) 三坟碑(李阳冰篆)
先茔记(李阳冰篆) 多宝佛塔铭(岑勋撰颜真卿书徐浩题额在
西安府学) 玄秘塔铭(并序柳公权书并篆额裴休撰文会
卷一百十一 第 28b 页 WYG0832-0312b.png

昭仁寺碑(欧阳通书询之子也) 皇甫君碑(欧阳询书字多损缺元有翻本)
化度寺碑(欧阳询楷书) 孔子庙堂碑(虞世南书)
圣教序(唐太宗制沙门怀仁集王羲之书宋拓半字不损者)
实际碑(释怀缺书) 圣母碑(怀素草书)
藏真律公帖(怀素书丝字) 消灾咒阴符经(行书)
笔阵图(王羲之行书唐人伪书) 真草千文(僧智永书 大观己丑薛嗣昌记下
有直方刚玩后有永庆永寿同镌等款者为铁门限帖如无者为漕司南厅翻本今亦有新刻本在吴江)
卷一百十一 第 29a 页 WYG0832-0312c.png

体促) 阴符经(郭忠恕篆隶三体)
六书偏旁(僧梦英篆郭忠恕跋) 十八体书(梦英篆)
沙门惠(缺)诗(隶注) 孔子庙碑(僧梦英书篆字)
韩子五箴(宋寂篆) 破邪论(虞世南撰并楷书)
金兰帖(欧阳询书六十字) 捣衣篇(僧彦修草书后附张旭肚痛帖)
坐位帖(颜真卿书有米海岳临本) 祭伯父濠州刺史文(颜真卿书)
祭杲卿十三侄文(颜真卿草书)颜氏家庙碑(碑四面环转真卿文并书李阳
卷一百十一 第 29b 页 WYG0832-0312d.png

宋教兴颂碑(唐英篆) 怀素自序文(草书前六行苏舜钦补有魏良
臣跋上有建业文房印在三原县) 诅楚文(久湫巫咸亚驼凡三种文并同而神名异)
金刚经(怀仁集王羲之行书在西安府雁塔下又有柳公权书在兴唐寺中郑虔题额)
虞恭公碑(欧阳询书在宜禄巡检司) 云麾将军碑(李邕书在西安府华州蒲城县)
梁国公主碑(明皇书县东北十五里俱蒲城县)
资圣寺额(殷仲容楷书在崇仁坊) 唐李抱玉墓碑又庙碑(颜真卿书
在杜永村俱长安县) 唐郭敬之墓碑(萧华书)
卷一百十一 第 30a 页 WYG0832-0313a.png

宋武公游师雄墓碑(邵篪书枲篆额在成德堂壁中)
唐昭陵六马赞(欧阳询八分书在县北太宗庙中)
岐国公家庙碑(张弘靖书袁滋篆额在安上街西庙中)
唐诚节冯昭泰碑(梁升卿八分书玄宗篆额寝庙也在慈恩寺)
唐请立冯公碑(张坚题额绍正八分书在慈恩寺)
遗教经(小楷书在弘福寺) 金刚经(小楷书郑虔题额在府东兴缺寺)
圣教序记(褚遂良书在同州学) 大禹祠碑(在同州邵阳县龙州山祠堂)
卷一百十一 第 30b 页 WYG0832-0313b.png

唐报本寺碑(侯翊书在寺中) 唐信行禅师碑(薛少保书在百塔兴教禅
院) 唐圭峰定慧禅师碑(裴休撰并书在
同州学堂中) 唐净住寺释迦佛碑(崔行恭文隶书
在开元寺塔院) 上京荐福寺碑(韩择木书史惟则篆额在
景风街上仁王寺中) 秦相樗里子墓碣(张行谊书在省街西
厢 又碑亦行谊书在墓前) 唐升玄先生碑(柳公权书在宝应宫)
唐玄度十八体书(在香城寺) 唐一行禅师塔碑(明王文书在灞桥东
卷一百十一 第 31a 页 WYG0832-0313c.png

臧氏纠宗碑(颜真卿书) 臧氏故宅碑(颜真卿书在三家村)
唐尚书臧怀恪碑(颜真卿书并撰光禄寺卿李秀篆额在三原县)
唐羽林大将军臧怀亮碑(李邕书)
唐武卫中郎将臧希忱碑(韩择木八分书)
唐赠扬州都督臧希晏碑(韩秀木八分书)
唐果毅都督臧崇碑(已上俱在三原县九城坡臧氏墓上)
唐旌儒庙碑(颜真卿文张行书在富平县西四十五里)
卷一百十一 第 31b 页 WYG0832-0313d.png

李光弼墓碑(颜真卿文张行书) 复华下民租诏碑(并碑阴俱隶)
摩利支天大字 唐立伯夷叔齐碑(梁升卿撰并书)
汉孝子蔡顺墓碑(渭南县二十里)张说西岳华山碑(开元十二年立)
汉华山堂阙碑铭(张旭八分书碑阴人名)
华州使院石柱记(赵驲文) 华岳题名
华山亭碑(卫顗隶书光和元年戊午立 陈抟睡处)
邠国公功德碑(杨承和撰并书) 华山石阙铭(祠后苑中)
卷一百十一 第 32a 页 WYG0832-0314a.png

华山城公庙碑(光化二年立在州东庙中)
南北二庙华北真君祠(有石碑九通华阴县)
金天王庙题名(颜真卿书) 汉四皓神机字(庙在郑县旧属华阴)
汉刘党碑 汉司徒刘奇碑
多宝寺实因法师碑(欧阳通书)仙人唐公房碑(隶书在汉中府城固县西
村) 杨震墓碑(墓在华阴县东二十五里诸子孙皆
有碑凡九通碑阴合刻门生故吏名氏今属寿乡县墓在两县界上)
卷一百十一 第 32b 页 WYG0832-0314b.png

唐国子祭酒曲阜宪公孔碑铭(颖达也贞观二十一年立其书类虞世南)
高昌王墓碑(陜西行都司梁州卫巙子山书)
第二山大字(米芾书在终南山鼓楼观)唐姜嫄公刘新庙碑(高郢撰张谊书)
孝经(唐玄宗隶书末有草书御跋四大碑后)唐赠荣州刺史碑(唐张颂行书在三原
县墓上) 幽州昭仁寺碑(朱子奢撰字甚工不言书
人名氏子奢吴人唐史有传) 唐西平郡王李晟神道碑(在高
陵县墓上裴度撰柳公权篆额并书) 唐宋文贞公神道碑又碑侧
卷一百十一 第 33a 页 WYG0832-0314c.png

河南碑
桐柏淮源庙碑(隶书桓帝延熹六年正月八日乙丑立在唐县)
楚相孙叔敖碑(隶书汉延熹三年立在延津廪延驲)
魏受禅碑(隶书世传与尊号并梁鹄书颜以为钟繇书在许州)
汉议郎元宾碑(在亳州) 金刘碑(在谷熟县)
老子铭(在亳州太清宫今鹿邑县中) 汉山阳太守祝睦碑(归德州虞城县
祝睦后碑) 汉幽州刺史朱龟碑(隶书在亳州樵
卷一百十一 第 33b 页 WYG0832-0314d.png

魏大飨碑(隶书在亳州樵县) 汉太邱长陈寔坛碑(隶书在归德州
永城县) 国三老袁良碑(隶书在开封府扶沟县一
云在太原县) 汉沛相杨统碑(隶书建宁元年立在陜西
阌乡县) 汉北军侯郭仲奇碑(隶书建宁五年
立在济源县) 故民吴仲山碑(隶书熹平元年立)
汉繁阳令杨君碑(碑阴亦隶书熹平三年立在阌乡县)
汉太尉刘宽碑(隶书中平二年立在洛阳上东门后碑亦隶书)
卷一百十一 第 34a 页 WYG0832-0315a.png

汉张平子碑(在邓州西鄂县有崔子玉篆书墓碑)
汉金城太守殷华碑(郦炎撰一作卫觊在虞城县)
汉冀州从事郭容碑(在济源县中平元年立)
遗教经(在归德州) 兰亭叙(在归德州褚遂良临本)
孝烈将军庙碑(魏木兰女也在归德庙中)
天禄辟邪(在南阳邓州宗资墓前石兽膊上)
洛阳石柱铭(在洛阳建春门外双石柱上)
卷一百十一 第 34b 页 WYG0832-0315b.png

昼锦堂记(蔡襄书在彰德府) 汝帖(在汝州有新帖)
元吉墓碑(颜真卿真书在荣阳县) 颜母陈夫人碑(颜真卿草书在邓州内乡
县) 汉洛阳令董宣庙碑(在洛阳)
汉边韶碑(蔡邕书在开封府东北五里墓前)
周太师尉迟迥庙碑(颜真卿铭蔡有邻书碑阴在彰德府城中)
汉陈留太守程封碑(在开封府 县东二里墓下)
汉尹宙碑(汉隶中一孔四十孔旁有篆书从铭二字前无题后无书撰人名)
卷一百十一 第 35a 页 WYG0832-0315c.png

汉袁腾碑(在太康县) 魏袁涣碑(在太康县)
八关斋碑(颜真卿书) 相国寺碑(宋吴郢书)
汉光武皇帝碑(在汝州汝坟县) 竹邑侯相张寿碑(归德州武城县)
殷比干墓(在卫辉府汲县土城古篆) 封比干墓铜槃古篆(在卫辉府)
汉西平令杨期碑(文字漫灭芝虎完在尉氏县西南四十里)
汉征(缺)大将军杨瑾碑(在尉氏县三亭乡路村)
魏钟繇碑(在尉氏县西北三十里蒋成乡今割属中牟县)
卷一百十一 第 35b 页 WYG0832-0315d.png

魏酸枣令毋邱悦碑(悦字抱僖在延缺县)
魏何伯申碑(在陈留县东五十里) 汉太尉掾桥载碑(在宋城县五里)
汉绎幕令碑(在宋城县东) 汉乔玄碑(在宋城县司徒崔烈立)
汉仆射荀公碑(在长社县东北七里墓前)
汉南阳太守秦君碑(在南阳县)魏章陵太守吕君碑(在南阳县)
陈留索昏上里社铭 东书堂帖(周府临凡二十卷出一手不佳)
兰亭临本并图(周府临再刻) 隋左屯卫大将军左光禄大
卷一百十一 第 36a 页 WYG0832-0316a.png

唐洛阳令郑敞碑(薛稷撰并书)唐杳冥君铭(墓在少室山薛稷撰并正书)
唐嵩岳少林寺碑(裴漼撰并真书在登封县少室山麓上有唐太宗书御名三字草书)
唐少林寺灵运禅师塔碑(崔琪撰沙门行缺书)
少林寺戒坛铭并序(三藏法师义净制张杰书开元三年正月十五日立)
汉玄儒先生娄寿碑(在南阳隆中)
唐达奚珣游济渎记(达奚珣撰薛希昌书在济源县)
唐济渎北海坛器物铭(张洗字濯缨撰)
卷一百十一 第 36b 页 WYG0832-0316b.png

山东碑
帝尧碑(灵帝熹平四年立在东曹 济宁县)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永康
元年立) 成阳灵台碑(建宁四年立在济阴县)
孔庙置守庙百石孔和碑(永兴元年立在曲阜县字残缺)
鲁相韩敕造孔庙祭器碑并阴(永嘉三年立在曲阜县)
韩敕修孔庙后碑(西侧题名) 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建宁二年
立在曲阜县) 史晨飨孔庙后碑
卷一百十一 第 37a 页 WYG0832-0316c.png

郯令景君阙碑(元初四年立在济宁学中)
孔(缺)庙碑(永兴二年立在曲阜县) 汉泰山都尉孔宙碑(延熹七年立在
曲阜县墓前并碑阴门生故吏名) 汉金乡长侯成碑(建宁三年立在济宁
县) 汉博陵太守孔彪碑(建宁四年立在
曲阜县有碑阴) 汉司隶校尉鲁峻碑(熹平二年立在
济宁学中即鲁仲山也) 汉郎中马江碑(建宁三年立在济宁县)
安平相孙根碑(光和二年立有碑阴在济宁学)
卷一百十一 第 37b 页 WYG0832-0316d.png

汉执金吾丞武荣碑(在济宁县)汉敦煌长史武班碑
义井碑 麒麟凤凰碑
鲁相谒孔庙残碑 汉南阳太守秦颉碑(中平二年立)
平原东郡门生苏衡等题名(汉隶)
范式碑(隶书即庐江太守范府君碑青龙三年立在济宁州)
郎中王政碑(元嘉三年立在济宁) 平舆令薛君碑(延嘉六年立)
防东尉司马季德碑(汉隶) 秦泰山石刻(李斯篆在泰安县泰山上今存
卷一百十一 第 38a 页 WYG0832-0317a.png

秦琅琊石刻(李斯篆今翻本在邹县)北海相景君碑(顺帝汉安二年立在济宁
任城县隶书有碑阴) 齐太公碑(在汲县汉隶)
孔子墓前石坛上刻文(汉隶)子思墓西石坛上刻文(汉隶)
鲁诸陵石人胸前字(汉隶) 汉故乐安太守庆君碑
鲁郡太守张府君碑(真书在曲阜孔庙)
李白游泰山六诗(篆书在泰山上)周公庙碑(在曲阜孔子庙东汉隶)
伏羲庙碑(在兖州府曹县汉隶) 李刚碑(在巨野黄水南)
卷一百十一 第 38b 页 WYG0832-0317b.png

壁上) 黄石公庙碑(在东河县)
太白酒楼记(篆书在济宁州子城楼下)太白祠堂记(在济宁州)
茶泉铭(党怀英书在曲阜) 神灵洞(刘燡书在曲阜)
汉东方朔画像赞(并碑阴记颜真卿真书在德州陵县翻本模旧本精)
秦之罘石刻(李斯篆在登州文登县存二十一字)
孔子手植桧赞(米芾行书在曲阜字多模糊)
房定公墓碑(玄龄也欧阳询书在济南章邱县)
卷一百十一 第 39a 页 WYG0832-0317c.png

县) 汉郎中郑固碑(隶书延嘉元年立在济宁
州学) 壮观二大字(李白书在金乡县今翻刻在济
宁州城楼上) 汉谷城长张君碑(张迁也隶书在东平
县学) 郓州学田记(隶书在东平州学)
汉兖州刺史李伯茂碑(在州)汉尧母庙碑(在济阴县)
汉封观碑(在项城县墓前) 魏邴原碑(在安邱县西南四十五里墓前)
魏孙炎并妻碑(在长山县西南三十里长白山)
卷一百十一 第 39b 页 WYG0832-0317d.png

汉孔彪碑(在曲阜墓前) 汉司农孔峡碑
汉尚书郎孔宏碑 汉御史孔翊碑
汉博士孔志碑(已上并曲阜墓侧)汉尊士倪寿碑(在曲阜县南)
汉鲁韩敕复颜氏繇役碑(永寿二年立在孔庙中)
汉沛令田君德政碑(在沂州)魏羊续碑(在兖州府)
汉侯伯咸碑(在单父县) 魏太尉满宠碑(在金乡县)
汉右司马城铁碑(在金乡县) 魏管宁碑(在安仁县西南五十里墓前)
卷一百十一 第 40a 页 WYG0832-0318a.png

焦公墓碑 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集唐柳公
权书伊川程炜题额 陶仲汝尚撰陶仲汝义刻)
山西碑
绛帖(在王府) 尧碑(在平阳府汾水东原上)
郭林宗墓碑(建宁四年立在介休县汉隶)
魏冯勍碑(在潞州上党县南墓下) 魏陆严碑(在上党县西墓下)
魏并州刺史王恒碑(在绛州东南二里墓旁)
卷一百十一 第 40b 页 WYG0832-0318b.png

下汉隶) 碧落天尊碑(篆书在绛州天尊背上 背上
者亡之久矣今传者系后人翻刻于石者) 荀藐碑(在榆次县)
韩信庙碑(在灵石县霍州界山上) 汉郭有道碑(蔡邕撰隶书在普县)
移置兴唐寺碑(许景先撰主僧师缺书闻喜令子光庭移立)
北直隶碑
石鼓文(史籀篆共一十六鼓潘迪音训在国子监大成殿门上)
座位帖(颜真卿草藁在国子监子昂临本)兰亭叙(子昂临在国子监)
卷一百十一 第 41a 页 WYG0832-0318c.png

金丹四百字(子昂书在国子监) 草书千文(唐僧亚栖书在国子监自称云飞鸟
出林惊蛇入草) 赞皇坛山石刻(史籀书在赵州赞皇县)
宣公碑(蔡邕隶在真定府) 东岳庙张留孙碑(在大兴朝阳门外东
岳庙对门) 汉淳于长夏承碑(蔡邕八分书建宁三
年立在广平府学) 白石神君碑(隶书光和二年立在真定元氏
县学) 无极山碑(隶书在真定藁城县光和四年立)
燕然山铭(汉隶在宣府) 汉小黄门谯敏碑(中平四年立在冀州
卷一百十一 第 41b 页 WYG0832-0318d.png

今徙学中止存上半) 三公山碑(在元氏县光和四年立)
封龙山神碑(在元氏县西五十里光和四年立)
北岳恒山碑(蔡邕隶书一云蔡有邻书在定州曲阳县)
汉北岳安天王碑(在岳庙中) 汉上谷太守张神碑(定州安喜县东
六里) 魏中山太守常通碑(在州城二里)
汉贾敏碑(在枣强县东北三十里) 汉刘盆碑(在祁州深泽县墓前)
韩延寿碑(在宛平县) 唐太尉朱怀圭碑(元载撰李融书在昌
卷一百十一 第 42a 页 WYG0832-0319a.png

所毁) 隋龙藏寺碑(齐张公礼撰无书人姓名在真
定府)
南直隶碑
小字泰山碑(在应天府学戟门壁上)东海庙碑(汉隶熹平元年立在淮安府海州朐
山县庙中) 溧阳长潘乾校官碑(隶书在溧水学
中光和四年十月朔廿一日己酉造) 歌风台碑(曹喜篆在沛县泗亭翻本不佳)
许由庙碑(在颖川缺山) 庶子泉(李阳冰篆)
卷一百十一 第 42b 页 WYG0832-0319b.png

晋平西将军周府君碑(王羲之真书在宜兴县东周王庙中后人伪作)
瘗鹤铭(在镇江府焦山之足梁陶弘景真书)三段碑(皇象八分书在应天府学戟门上)
李西台翻本绎山碑(元李处巽翻刻每行三字在应天府学)
颍考叔碑(在颍上县) 符读书城南诗(朱恊极隶在苏州府学)
酒德颂(缺鲁卿篆在苏州府学道山高壁)敬齐箴(朱恊极隶在苏州府学)
草书千文(宣和殿御书在苏州府学) 食时五观(黄庭坚书在苏州府学)
生公讲台(李阳冰篆四碑缺一字嘉靖中天水胡缵宗守苏时补刻今在虎邱寺)
卷一百十一 第 43a 页 WYG0832-0319c.png

心经(章友直女篆在滁州琅邪山其女适著作郎黄元)
醉翁亭记(苏轼书在滁州) 有唐茅山玄静先生广陵李
君碑(颜真卿撰并书在句容茅山) 唐故道门贞素先生(缺)君碑
(徐铉撰) 卿威仪碑
白鹄庙(柳识撰张从申书) 茅山紫阳观碑铭(徐铉撰杨元鼎书在
玉晨观) 玄静先生碑(李阳冰篆额柳识撰文张从申
书世谓之三绝已上并在茅山) 扬州龙兴寺法慎律和尚碑
卷一百十一 第 43b 页 WYG0832-0319d.png

草书千文(僧纳庵书在苏州灵岩寺末有晋陵孙仲贤跋正统中织造太监移入北府废圮无存)
行书千文(子昂书在华亭县碑碎今翻刻有僧善启跋)
度人经(子昂小楷在镇江府学) 延陵季子之墓(孔子篆在丹徒县)
汉高祖感应碑(在杞县北延熹十年立)
项王亭碑(徐铉篆在和州乌江) 汉刘熙碑(在徐州)
魏长安刘世碑(在彭城县) 宝晋斋帖(在无为州学)
娑罗树碑(李邕书) 刺史厅记(李华文在常州)
卷一百十一 第 44a 页 WYG0832-0320a.png

七姬权厝志(宋克书张羽撰碑碎无存)光福塔记(子昂书)
能仁庵记(子昂书) 听诵法华经歌(子昂书)
遗嘱(子昂书在能仁庵) 左太冲咏(子昂书在接待寺壁)
兰亭记(大小二本子昂书在接待寺壁) 天妃宫碑(柯九思书)
乐善堂帖(子昂书在昆山陶家内有姜尧章并卢缺 字正德中土中所得碑)
怀素自叙(陆氏水镜堂本精绝文三桥临上石余有汪氏黄氏翻本欠精)
钟繇帖(无锡华氏本妙内与袁生帖同卷即真赏斋帖余有翻本二三刻俱不妙)
卷一百十一 第 44b 页 WYG0832-0320b.png

前出塞诗与俞仲几书(在松江府宋克书)
米元章诗(在松江府) 言偃祠堂记(子昂书在常熟县)
四体千文(元俞和书在陆氏水镜堂) 真草千文(元鲜于伯机书在松江府)
兰亭十三跋(子昂书在吴江崔家碑断正统间杨政刻末有陈实跋)
铁佛寺钟铭(子昂书在松江鹤砂报恩院)
御书阁记(洪迈书在苏州府学) 重修夫子庙记(米友仁书在大成门左廊
壁上翟耆年篆额妙绝) 常州府无锡县北禅寿圣院
卷一百十一 第 45a 页 WYG0832-0320c.png

杨仲弘墓碑(夔子山书在苏州府学)栖霞寺碑(江总撰字体同圣教序在南京摄山)
二王帖选(木刻在溧阳史氏即江阴汤氏摹本别有章氏叶氏刻者下上之分)
孙过庭书谱(在常州横林郑氏) 文氏停云馆帖(总十一卷自晋唐至今朝)
嵩阳帖(东坡书在宜兴) 定武兰亭(文氏休承刻在家)
宣示帖定武帖(松江顾中书刻) 苏黄米蔡帖(在无锡华氏)
汉荆州刺史度尚碑(在徐州文灭惟存碑首文九字)
伯夷颂(范文正公小楷在书院后有宋元名公跋)
卷一百十一 第 45b 页 WYG0832-0320d.png

吴孙皓封禅碑(在宜兴封禅山磨崖刻字尚存)
吴纪功三断石碑(吴天玺元年皇象书)
晋侍中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颜真卿书在府学)
西平靖侯颜府君碑(真卿书在府学)
晋建威将军思平县公竺使君铭(在金陵乡张阵湖)
竺使君颂(在张阵湖石损断) 宋谢涛夫人王氏墓志(在土山净
名寺今移在上元县) 齐侍中尚书令巴东献武公
卷一百十一 第 46a 页 WYG0832-0321a.png

忠武王碑(徐勉撰贝义渊书在黄城村)
梁散骑常侍司空安城康王碑(刘孝绰撰贝义渊书在甘家港)
梁永阳昭王墓志铭(徐勉撰在上元县)
梁永阳敬太妃墓志铭(徐勉撰在清风乡路傍)
梁临川武惠王神道碑(在北城)
梁侍中吴平忠侯萧公神道碑(在清风乡花林村)
梁上清真人许长史斋馆坛碑(陶弘景撰并书在玉晨观刘以观重刻)
卷一百十一 第 46b 页 WYG0832-0321b.png

大唐栖霞寺斋会记(太和五年立)
大唐栖霞寺律大师碑(大历四年立)
大唐重建开善寺记(在蒋山寺)大唐沈传师斋源(徐铉题名在栖霞寺
千佛岭) 大唐王法主碑(刘祎之撰在茅山崇玄观)
大唐茅山孙尊师碑(李德裕撰裴质书在玉晨观)
大唐华阳山洞景昭大法师韦君碑(陆长源撰窦书在玉晨观)
大唐下泊宫记(王师简撰段令纬书篆在玉晨观)
卷一百十一 第 47a 页 WYG0832-0321c.png

大唐祠享宫白鹤庙记(柳识撰刘明素书在鸿缺院)
大唐义女碑(李白撰在溧阳濑阳江北)伪吴兴化院铜钟铸文(在香缺寺)
伪吴碇石铸文(在靖安镇) 南唐方山宝华宫碑(在方山崇真观)
南唐开元观靖钟记(在方山崇真观)
南唐宝华宫功德什物记(在方山崇真观)
南唐李顺公神道碑(高越书在石头城后)
南唐蒋庄武帝庙碑(徐铉撰朱锐书在蒋庙)
卷一百十一 第 47b 页 WYG0832-0321d.png

南唐李后主祭悟空禅师文(亲书德度堂三字在缺凉寺)
南唐开善寺井记(在蒋山寺) 南唐义井栏刻字(在石头城后七里馆)
栖霞寺殿记(在本寺高陟撰) 南唐僧用虚栖霞寺诗(在本寺千
佛岭) 景祐重造蒋庙碑(凌阳撰在本庙)
惠烈庙记(在本庙曹熙立) 蒋庙祭文(蒋堂撰邵必篆在本庙)
道元泉记(王安国撰在本庙) 蒋山庄田记(僧赞元立)
八功德水碑记(梅摰撰在蒋山悟真庵后)
卷一百十一 第 48a 页 WYG0832-0322a.png

白云庵记(王安国撰在栖霞寺) 宝禅师语录序(米芾书在半山寺)
宋齐邱凤凰台诗刻(徐有贞书)范文正公书院记(徐有贞书撰)
苏州修学记(徐有贞书撰) 虎邱断梁殿内碑(沈度贞书)
姑苏驿碑(李贞伯真字) 姑苏周孝子碑(吴文定公宽书)
定慧寺牡丹诗并归去来辞金刚经(俱坡翁书不真)
姑苏开元寺戒坛碑(祝允明书火燬)
望市墩葛可久碑(祝允明书) 长洲县学虞伯生集欧字碑
卷一百十一 第 48b 页 WYG0832-0322b.png

清远道士诗(在虎邱转藏侧壁内) 章草急就章(在松邱学)
墨竹赋(在松江陆家山谷书无尾一节)
浙江碑
曹娥碑(二通王羲之小楷已亡久矣江阴翻大字在蔡卞行书在上虞县)
马劵(在嘉兴府学苏轼书) 兰亭记并图(在山阴县)
射堂记(颜真卿书在长兴县) 表忠观碑(苏轼书在杭州府)
放生池碑(颜真卿书在长兴县) 圣贤像赞(宋高宗制在仁和县)
卷一百十一 第 49a 页 WYG0832-0322c.png

墩壁上石损) 东岳行宫记(孟淳撰文子昂书在长兴县)
七(缺)帖(子昂书尾有元袁文缺公跋在宁波府今翻本颇精)
孔子庙碑(李阳冰篆在缙云) 城隍庙碑(李阳冰篆书在缙云县庙内)
吏隐山诸石刻 碧澜二大字(子昂书在湖州公馆)
徐偃王庙碑(隶书) 严陵祠堂记
鲜于府君墓志(周砥撰赵子昂书并篆盖在杭州杨氏乃方砖镌此)
唐天台山桐柏观铭(崔尚撰韩择木八分书唐明皇正书题额)
卷一百十一 第 49b 页 WYG0832-0322d.png

张即之书碑
江西碑
麻姑坛记(颜真卿小楷在九江府吴郡翻三种皆不精)
狄梁公碑(黄庭坚书在九江府彭泽县今有翻本在临江府)
子昂书简(在临江府) 示子手帖(子昂行书在临江府学)
四体千文(元右丞周伯温书在鄱阳) 脱去凡近(朱文公书在瑞州学)
上帝临汝无贰尔心(朱子书在抚州)
卷一百十一 第 50a 页 WYG0832-0323a.png

编次二十卷刻于九江府学) 孝经小楷(今缺不全无书人姓名在吉安府学)
孔颜像赞(元颜辉笔在吉安府学) 醉翁亭记
归去来辞(二通东坡书在南康) 归田赋(子昂行书在临江府)
泷冈阡表(欧阳修作不书书人名疑公自笔在永丰)
心经(在吉水清凉寺不著何人书) 戏鱼堂帖(刘次庄以淳化帖刻于临江)
玉枕兰亭(小楷) 戴叔伦遗爱碑(在抚州)
月仪帖(自正月至十二月章草在临江府学)
卷一百十一 第 50b 页 WYG0832-0323b.png

玉枕兰亭(在福州府学) 万安渡石桥记(蔡襄书在泉州府海滨)
千字文(元吴志淳隶书在福州学) 出师颂(梁萧子云章草在福州学)
光风霁月(朱子书于白鹿洞福州刻) 耕云钓月(朱子书)
天光云影(朱子书于云谷) 帝王圣贤将相像(元玉林居士刻于卢
峰书院闽中张士贤叙) 荔枝谱(蔡襄书木板刻)
淳化帖(有二刻行世又云有七十二刻) 王赵帖(王羲之赵子昂书木板刻)
湖广碑
卷一百十一 第 51a 页 WYG0832-0323c.png

易系辞说卦(朱子书蔡元定刻凡八碑在明伦堂东壁逆行正统三年目漫灭知府周鼎重刻顺
行末有教授庐陵刘庆跋) 岳麓寺碑(李邕行书字径寸在衡山之麓后黄
仙鹤刻) 城南书院四大字(张子徽书张南轩讲
学之所在长沙府临湘门) 乾坤清气四大字(松轩书在道州)
太极图说(在道州) 拙赋(二碑宋赵师侠刻郡厅上 拙堂周濂溪作后
向子郭隶末有跋) 洼尊铭(唐元结撰颜真卿书在道州城外报恩寺)
(小石山颠有缺穴可为尊刻铭于上) 阳华岩铭(元结作邑令瞿令问篆刻之崖上在
卷一百十一 第 51b 页 WYG0832-0323d.png

为洞篆刻石上在道州永福寺东十步) 秀山斗门四大字(宋龚隶为太守篆刻
在武陵辰溪西又刘海蟾玉带河三大字) 义井铭(汉灵帝光和三年隶书在随州汉缺关下
舜子巷) 岘山碑(晋羊祐殁后襄人思而立碑俗云堕泪碑)
阴符经 潭帖(宋僧希白模刻于潭之郡斋)
隋江夏县 果道场砖塔下舍利记(无书撰名氏)
四川碑
黄庭经(子昂临在成都新津县学) 浣花草堂碑
卷一百十一 第 52a 页 WYG0832-0324a.png

益州周公礼殿记(汉隶在成都府)詹孟举千字文(在蜀府)
千字文(子昂书大者方尺石刻小者四寸木刻在蜀府)
书法要览(蜀府长史刘仲珩真书洪熙己巳七月石刻)
石室画像(太守张恢立汉鲁公墓前后有跋)
武梁祠堂画像 诸葛武侯祠堂记(裴庆撰柳公绰书)
广西碑
罗池庙碑(在柳州沈傅师书) 李卫公西岳书(在柳州李靖布衣时所作)
卷一百十一 第 52b 页 WYG0832-0324b.png

广东碑
汉桂阳太守功勋碑(汉隶在乐昌县)
韩文公庙碑(苏轼撰并书) 南海海神庙碑
汉桂阳太守周憬碑(有碑阴在韶曲江庙中)
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