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071-01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毛诗集解卷五    宋 李樗黄櫄 撰
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色角/反)起大夫
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
雄雉于飞泄泄(移世/反)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
飞下上(时掌/反)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
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下孟/反)
(之䜴/反)不求何用不臧
卷五 第 1b 页 WYG0071-0112b.png
 李曰宣公上烝夷姜下纳宣姜恣为淫乱之事惟其
 淫乱于声色故国事不暇恤军旅数起大夫久役于
 外而男女怨旷故国人患之也孟子曰昔者大王好
 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
 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
 旷夫宣公之淫乱异于大王之好色故内有怨女外
 有旷夫宜若古先圣人处宫室则欲民之无流离立
 妃嫔则欲民之无怨旷是其好色与人同也宣公淫
卷五 第 2a 页 WYG0071-0113a.png
 乱而不恤国事男女怨旷而不自知此诗人之所以
 作也王氏曰雉善斗虽飞不分域而其交也有时言
 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曾雉之不如也苏氏
 曰宣公之好用兵如雄雉之勇于斗盖王氏则以男
 女怨旷言之苏氏则以军旅数起言之详考此诗雄
 雉则有求雌之意盖以刺其淫乱如匏有苦叶诗曰
 雉鸣求其牡亦刺其淫乱小弁诗曰雉之朝雊尚求
 其雌此谓求雌之意当从毛郑之说可也泄泄其羽
卷五 第 2b 页 WYG0071-0113b.png
 郑氏谓宣公整其衣服而起奋迅其状猊志在妇人
 而已郑氏多以羽毛喻人之衣服如燕燕于飞差池
 其羽亦以兴戴妫将归而舒张其羽翼其说不然泄
 泄自得也言宣公淫乱而不知也下上其音者郑氏
 以谓兴宣公大小其声以说妇人其说亦如燕燕之
 诗下上其音亦以谓戴妫将归言语感激声有小大
 其说皆不通下上者下上其音以求其雌我大夫也
 阻难也怀安也郑氏曰君之行如是我安其朝而不
卷五 第 3a 页 WYG0071-0113c.png
 去今从军旅久役不得归此自遗以患难此说是也
 展诚也君子指古之君子动必合于礼法故人受其
 赐我思古之君子不可得见也此心之所以劳也王
 氏以谓男女怨旷之辞旷于外者君子也劳于内者
 女也此说与上下不相合瞻彼日月悠悠我思大夫
 久役不得归悠悠然我思之长也道之云远曷云能
 来者何时而能来思归而不可得之辞也百尔君子
 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百尔君子言凡百君
卷五 第 3b 页 WYG0071-0113d.png
 子是也言百君子之多我不知其德行如何惟不忮
 不求无所往而不为善也言古者伤古之如是哀今
 之不然也忮忿也求欲也不忮能惩忿不求能窒欲
 惟不忮则不至于军旅数起不求则不至于淫乱不
 恤国事矣宣公之所以然者以其忮求也此诗所以
 思君子而不得之辞也孔子曰衣敝缊𫀆与衣狐貉
 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欤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
 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世之人徒见夫子
卷五 第 4a 页 WYG0071-0114a.png
 谓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易事也殊不知夫子抑扬反
 覆自有深意子路既能不忮不求而终身诵之无日
 新之功故夫子进之人苟未至于不忮不求之地则
 不忮不求岂易也哉善学者当不溺于言语也夫子
 以何用不臧为何足以臧则是不溺于言语之间知
 此则可与言诗矣
 黄曰说此诗者谓诗人以雄雉喻宣公夫以禽兽喻
 其君非作诗者之意此诗大夫久役男女怨旷作此
卷五 第 4b 页 WYG0071-0114b.png
 诗者自叹其雄雉之不若如诗言士如归妻而先曰
 雉鸣求其牡言心之忧矣而曰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此是喻昏姻之意牧犊子七十无妻韩愈作雉朝飞
 操曰嗟我虽人曾不如彼雉鸡生身七十年无一妻
 与妃是亦此诗怨旷之意也古者处宫室则欲民之
 无流离立嫔妃则欲民之无怨旷如大王好色爱厥
 妃则必使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今宣公淫乱而使男
 女怨旷此诗人之所以刺欤唐郑仁基息女美而才
卷五 第 5a 页 WYG0071-0114c.png
 皇后建请为充华典册具或言己许聘魏徵谏曰陛
 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顾
 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氏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
 民父母意邪乃止今宣公淫乱而至于使男女怨旷
 意者其亦无如徵之臣哉
匏有苦叶刺卫宣公也公与夫人并为淫乱
饱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苦例/反)有㳽(弥尔/反)
盈有鷕(以小/反)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雍雍鸣雁
卷五 第 5b 页 WYG0071-0114d.png
(许玉/反)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卬
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李曰毛氏谓夫人为夷姜欧阳氏解之曰夷姜宣公
 之父妾也宣姜宣公子伋之妇也皆称夫人此说得
 之故诗之言宣姜皆未可知也故曰公与夫人并为
 淫乱○毛氏言匏谓之瓠陆农师曰细而合上曰匏
 颈短大腹曰瓠毛氏之说非也盖言匏瓠非一物也
 郑氏谓匏叶苦而渡处深谓八月之时阴阳交会始
卷五 第 6a 页 WYG0071-0115a.png
 可以为昏礼纳采问名欧阳非之而王氏之说又曰
 匏之叶有可食之道其不可者苦也济之涉有可揭
 厉之道其不可者深也男女有相与之道其不可者
 非其匹也当如王氏之说则两句分为两意惟欧阳
 本于左傅叔孙穆子赋匏有苦叶郑叔向曰苦饱不
 材供济于人而已韦昭注云不材言不可食供济而
 已腰匏可以渡水也此言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者是
 腰苦匏而济涉不问深浅皆欲渡之也深则厉浅则
卷五 第 6b 页 WYG0071-0115b.png
 揭韩诗曰以至心为厉厉者带而上为厉孙炎曰揭
 者褰裳也凡人渡水则以舟浅则褰裳今也深则厉
 浅则揭言其不择浅深也以兴宣公之淫乱不待可
 否惟意所适不知有没溺之患㳽深水盈满也鷕雌
 雉声也由辀以上谓之轨言有㳽济盈济盈不濡轨
 者言宣公淫乱不自觉也有鷕雉鸣雉鸣求其牡者
 兴夫人不顾礼义而从公犹禽鸟之相求也惟知雌
 雄之为正而无亲疏父子之别此说是也郑氏之说
卷五 第 7a 页 WYG0071-0115c.png
 则曰渡深水者必濡其轨言不濡者喻夫人犯礼而
 不自知而王氏又谓济盈不濡轨以言其淫雉鸣求
 其牡以言其乱二说皆不足取而郑氏又释牝牡飞
 曰雌雄走曰牝牡而欧阳非之曰牝鸡无晨岂是走
 兽邪此说是也雍雍鸣雁声之和也旭日始旦日始
 出也迨及也泮散也古者士之亲迎则必及乎冰术
 泮之时而迎女故家语曰霜降而岁功成则嫁娶可
 以行矣冰泮而农事起则昏礼于焉可杀苟卿亦曰
卷五 第 7b 页 WYG0071-0115d.png
 霜降娶妻冰泮杀止皆言嫁娶之礼必得时也今宣
 公安于淫乱曾庶士之不如也非特庶士之不如又
 行道之人不如也故下文继之曰招招舟子人涉卬
 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卬我也见于尔雅招招者号
 召之声王逸曰以手曰招以言曰召舟人之子招我
 而渡众人皆渡而我独不渡者我待我之友也王氏
 曰徒涉而已犹须其友而后往而况于夫妇乎欧阳
 亦曰行路之人众皆涉矣有招之而独不涉者以待
卷五 第 8a 页 WYG0071-0116a.png
 同行不忘其友以刺夫人忘己所当从而随人所诱
 曾行路之人不如也二说皆通
 论曰夫诗人之载淫乱者多矣在上之淫乱者如匏
 有苦叶墙有茨雄雉是也在下之淫乱者如氓桑中
 螮蝀是也淫乱之风非美事也而孔子删诗不去而
 存之者盖所以示监戒于天下也正如春秋篡弑之
 事乱臣贼子一一书之亦所以示其监也而唐太子
 弘授左傅至于楚世子商臣杀其君頵而更授他书
卷五 第 8b 页 WYG0071-0116b.png
 是不知圣人垂戒之意也亦如诗述淫乱之事亦所
 以示其监戒而近世有建言者讲筵不进国风是亦
 不知垂戒之意也夫男女之别国之大礼也礼记曰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无礼
 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
 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自别于禽兽今宣公
 好为淫乱是去禽兽盖无几矣故圣人列之于诗以
 为后世之戒使后世能监宣公之失则男女以正男
卷五 第 9a 页 WYG0071-0116c.png
 女以正然后教化行教化行然后人伦美其效岂浅
 浅哉此圣人录国风旨也 黄讲同
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昏而弃其旧
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莫尹/反)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
(非鬼/反)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
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音/祈)谁谓荼(音/徒)苦其甘如荠(齐/礼)
(反/)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泾以渭(音/谓)浊湜湜(音/殖)其沚(音/止)
卷五 第 9b 页 WYG0071-0116d.png
尔新昏不我屑(素节/反)以母逝我梁母发我笱(古口/反)我躬
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
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音/蒲)(蒲北/反)救之不
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音/古)用不售(市敇/反)昔育
恐育鞫及尔颠覆(芳服/反)既生既育比予于每我有旨蓄
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音/光)有溃既诒我肄
(以世/反)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李曰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一周南之
卷五 第 10a 页 WYG0071-0117a.png
 风在上之人既正其家室在下之人亦从而化之如
 行露汝坟野有死麇是也变风既作上之人不能正
 其室家故下之人亦从而化之如谷风氓之诗是也
 故曰卫人化其上淫于新昏弃其旧室夫人之越法
 犯分惟其好色而已人君好色于上则下之人靡然
 而从之至于华落色衰故夫妇离绝所以国俗伤败
 也○尔雅曰东风谓之谷风孙炎曰谷之为言榖榖
 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习习和舒猊程氏曰习习
卷五 第 10b 页 WYG0071-0117b.png
 和也阴阳交和则感阴而成雨其感也阴其成也雨
 此盖言犹夫妇和而家道肥故继之以黾勉同心不
 宜有怒言夫妇当黾勉同心不可有怒也采葑采菲
 无以下体毛氏曰葑须也释草曰须葑苁孙炎曰须
 一名葑苁坊记注云葑蔓菁也陈宋之间谓之葑陆
 玑云葑芜青幽州或谓之芥方言云葑荛芜菁也陈
 楚谓之葑齐鲁谓荛关西谓芜菁赵魏谓大芥孔氏
 云葑与葑字虽异其音同也即葑也须也芜菁也蔓
卷五 第 11a 页 WYG0071-0117c.png
 菁也葑苁也荛也芥也七者一物也菲芴也其说得
 于释草云郭璞曰土瓜也孙炎曰葍𩔖也程氏曰采
 葑采菲者以其有下体也无以以也此说不若郑氏
 之说为善郑氏曰此二菜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
 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叶喻夫妇
 以礼义合颜色相亲亦不可以颜色衰而弃其相与
 之礼此说是也按左傅僖公三十三年曰季曰采葑
 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氏释之曰葑菲之
卷五 第 11b 页 WYG0071-0117d.png
 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可以其恶而弃其善此喻夫
 妇之道不可以宴新昏而弃其相与之礼也德音好
 音也言始为夫妇之时与尔好音而不相违将期偕
 老以同死叹今之不然也行道迟迟程氏谓我行道
 而迟迟不能进者中心念其有违乎此也不远伊迩
 者谓此道不远而近何莫置我当其分乎此说迂曲
 不如先儒之说为善先儒曰行于道路之人至将离
 别尚迟其行中心犹有乖离之志不忍相别况己与
卷五 第 12a 页 WYG0071-0118a.png
 君子犹是夫妇今弃已诀别之时送我不远惟近尔
 薄送我于门内而已畿门内也是恩义不如行道之
 人此说是也荼毒苦菜也青者谓之蓼紫者谓之荼
 荠菜之甘也郑氏云荼诚苦也而君子于己之苦毒
 又甚于荼此说不如程氏为善程氏曰荼至苦也乃
 以为甘新昏非礼之至也反好之如兄弟其说与下
 文相属合为一意镆铘本铦铅刀本钝愚者皆知之
 贾谊则曰镆铘为钝铅刀为铦千钧本重鸿毛本轻
卷五 第 12b 页 WYG0071-0118b.png
 愚者皆知之屈原则曰千钧为轻蝉翼为重凡以是
 非紊乱故也此言先儒之说为尤长也其意与贾谊
 云镆铘为钝铅刀为铦随夷为溷蹠蹻为廉其旨一
 也言荼为至苦矣乃以为甘如荠新昏为非礼矣彼
 宴之如兄弟非所当安而安也泾水浊渭水清汉书
 沟洫志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潘岳西征赋云清渭浊
 泾由是观之则泾水浊渭水清可见矣先儒则以谓
 泾水以有渭故见泾浊喻君子得新昏故谓己恶也
卷五 第 13a 页 WYG0071-0118c.png
 其说与下文湜湜其沚不相属此盖言渭清而泾浊
 今反以渭为浊而其沚则皎然而湜湜湜湜说文曰
 水清而见底沚小渚也言此以紊乱清浊迷惑之甚
 也屑洁也言宴尔新昏不以我为屑洁而用为室家
 也石绝水曰梁周礼注曰梁者堰也堰水以为梁笱
 捕鱼之器无逝我梁无发我笱言淫于新昏而夺我
 室家之道也而欧阳以谓古之人于其资生之具者
 尤所顾惜常不欲他人辄至于其所于诗屡见之无
卷五 第 13b 页 WYG0071-0118d.png
 逝我梁无发我笱小弁有之胡逝我梁于何人斯见
 之此说为善然欧阳氏但指梁与笱而言亦是发喻
 新昏夺室家之道也我躬不阅遑恤我后郑氏谓我
 身尚不能自容何暇恤我所生子孙乎欧阳氏以为
 我尚不能自容何暇恤其后嗣乎程氏又以谓我身
 所为且不能省何暇恤我既去之后乎三说皆通而
 程氏以阅为省阅比之二说此为长也就其深矣此
 言昔日勤劳治室家之事也方桴也泳潜行也言不
卷五 第 14a 页 WYG0071-0119a.png
 择深浅皆尽心而为之也何有何亡言治家也何所
 有乎何所亡乎不择有亡皆黾勉而求之也凡民有
 丧匍匐救之程氏以谓不特如是治其家而已又周
 睦其邻里乡党莫不尽其道此说不如郑氏为长郑
 氏曰凡于民有凶祸之事邻里尚尽力救之况我于
 君子家事之难易乎固当黾勉以疏踰亲也此说为
 善慉养也既不能慉我而反以我为仇雠夫妇之爱
 至于仇雠此易所谓夫妻反目也既阻我德贾用不
卷五 第 14b 页 WYG0071-0119b.png
 售郑氏言阻难也既难却我而隐蔽我之善德今我
 更修妇道以事之觊其察己犹见疏外如贾物之不
 售此说为善程氏曰唯其心既阻绝我之善故虽有
 勤劳如是而不见取如贾之不售也凡人所以憎而
 不知其善者由其心阻绝其善故也此说尤善昔育
 恐育鞫及尔颠覆郑氏云昔幼稚之时恐至长老穷
 匮故与女颠覆尽力于众事难易无所辞然以育之
 一字分为两义不若程氏之说曰昔惟恐生养之道
卷五 第 15a 页 WYG0071-0119c.png
 困穷及尔以至于颠覆今既遂其生育饶息矣乃比
 我荼毒盖言昔之养生则尽心力而为之今既生既
 育之后乃比我于荼毒言其恶己之甚也此正小雅
 谷风所谓将恐将惧惟予与女将安将乐汝转弃予
 是也旨美也言我有美菜蓄之亦以御冬月穷乏之
 时如冬月美菜春日则弃之今乃安于新昏而但以
 我为御穷困之时有洸有溃既诒我肄洸者武也溃
 者怒也江汉之诗曰武夫洸洸亦言其武韩诗云溃
卷五 第 15b 页 WYG0071-0119d.png
 不善之猊郑氏曰洸洸溃溃然无温润之色而尽遗
 我以劳苦之事穷困我然上既言方之舟之泳之游
 之等事以言其勤劳矣至于下文不复言其勤劳之
 事也程氏曰肄习也言诏我以武暴愤怒习以为常
 矣此说是也塈息也言君子忘旧不念往昔年我始
 来之时安息我也欲其不忘旧也夫妻者齐也一与
 之齐则终身不改岂有淫其新昏者一为好色所移
 则弃旧而图新哉古之人于战国策中有前鱼之誓
卷五 第 16a 页 WYG0071-0120a.png
 谓钓鱼者既得后鱼而弃其前鱼司马相如为陈皇
 后尝作长门赋哀陈皇后之见弃及其惑于嬖妾而
 文君又有白头吟之叹躬自蹈之好色之事其惑于
 人者如此其在于易归妹之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
 子以永终知敝则戒惧之不至于离散也知归妹之
 象则知谷风之刺后汉宋弘傅云帝姊湖阳公主新
 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公主曰宋公威容德器
 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公主坐
卷五 第 16b 页 WYG0071-0120b.png
 屏风后因谓弘曰谚云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若宋公者所谓不忘贫贱矣使当时人人
 如宋公则谷风之诗无自而作
 黄曰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焉人君正身以正朝廷正
 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其可已哉有文武
 之君则有二南之风化有宣公之君则夫妇失道也
 固宜易归妹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盖
卷五 第 17a 页 WYG0071-0120c.png
 以戒其如谷风之诗而已后汉光武时帝姊湖阳公
 主新寡欲归宋弘帝谓弘曰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弘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古有钓后
 得鱼弃前鱼之句司马相如为陈皇后作长门赋哀
 其见弃及其惑于嬖妾文君又有白头吟之叹风俗
 之瑰至此极矣
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
卷五 第 17b 页 WYG0071-0120d.png
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李曰黎国也春秋宣十五年晋灭潞氏伯宗数潞氏
 之罪曰弃仲章而夺黎氏地三也杜氏曰黎氏黎侯
 国上党壶关县有黎亭所谓黎即黎氏之国也但言
 为狄人所迫逐不知狄果赤狄否其地近于夷狄盖
 后世之黎阳也寓者寄也傅曰寄公者何失地之君
 也言黎侯以失地寓乎卫卫无救难之志故其臣劝
 之以归也○毛氏曰式用也言君用在此而益微襄
卷五 第 18a 页 WYG0071-0121a.png
 二十九年荣成伯赋式微乃归服虔云言君用中国
 之道微亦以式为用此二说皆不通苏氏曰君子之
 所以观其人者于其微耳是以试之于微而不可则
 止今君之寓于卫久矣而卫不勤吾其不吾纳者可
 见矣胡为而不自归乎然不若郑氏之说为长郑氏
 云式𤼵声也式微式微者微乎微者也以君被逐既
 微而又见卑贱是至微也若从苏氏之说以求诗意
 亦可通然下文微君之故微君之躬说者以谓非君
卷五 第 18b 页 WYG0071-0121b.png
 之躬则我群臣胡为而在此也其说不然胡文定曰
 以事下人不有其事是谓微君之故以躬下人而人
 不有其躬是谓微君之躬微为不有也文定之意言
 以微视黎侯如无有也其说与下文为一意故可从
 也胡为乎中露胡为乎泥中郑氏曰泥中中露皆卫
 地也其说无所据王氏曰中露言有沾濡之辱而不
 见庇覆泥中言有陷溺之忧而不见拯救也苏氏曰
 言其暴露而无覆藉之者也其说皆通故凡人之失
卷五 第 19a 页 WYG0071-0121c.png
 国有多曰越在草莽又曰卑贱者辱在泥涂其𩔖多
 如此先王建国使小大相维有患相救卫不救黎非
 惟失睦乃四邻之道抑亦唇亡齿寒矣其后卫为狄
 所灭齐侯以管敬仲之言而救之观木瓜之诗卫之
 德齐也为最深则知黎之怨卫也为最切使齐之于
 卫如卫之于黎则卫不血食久矣
 黄曰木瓜美齐卫人作也故其诗不得为齐猗嗟刺
 鲁齐人作也故其诗不得为鲁式微旄丘皆黎臣子
卷五 第 19b 页 WYG0071-0121d.png
 所作而乃为卫者黎盖卫附庸之国也春秋宣十五
 年晋灭潞氏伯宗数狄之罪曰弃仲章而夺黎氏地
 三也杜氏曰黎氏黎侯国上党壶关县有黎亭是也
 寓寄也丧服傅曰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黎侯以失
 地寓于卫卫无救难之志故其臣劝以归式微言其
 君被逐又为卫人卑贱其微已甚何为而不归乎胡
 先生曰以事下人而人不有其事是谓微君之故以
 躬下人而人不有其躬是谓微君之躬言卫人以微
卷五 第 20a 页 WYG0071-0122a.png
 视黎侯如无有也中露泥中说者以为二邑无所经
 见观诗人之意但以为卫既轻君矣何为尚暴露而
 不归乎何为处泥涂而不归乎如曰越在草莽是也
 呜呼先王建国欲使患难相救钦恤四邻今黎寓于
 卫而卫不恤岂先王建国之意乎其后卫为狄所灭
 而齐救之使卫如齐则式微不作使齐如卫则木瓜
 不作
旄丘责卫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卫卫不能修
卷五 第 20b 页 WYG0071-0122b.png
方伯连率(音/帅)之职黎之臣子以责于卫也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处
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狐裘蒙戎匪车不东
叔兮伯兮靡所与同琐(素果/反)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
兮褎如充耳
 李曰王制曰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
 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
 伯又曰千里之外设方伯所谓卫伯即方伯也苏黄
卷五 第 21a 页 WYG0071-0122c.png
 门曰以史记云卫顷侯厚赂周夷王始建爵为侯伯
 康叔在成王时已称孟侯又称卫侯则是康叔已称
 侯矣以伯为方伯故其世世子孙皆称伯犹诗以召
 公为召伯而非伯爵也至于真伯以下故但称其本
 爵不复称伯故以本爵称今诗言卫伯者盖罪其不
 能修先祖之职以救黎侯之难也晋文公与楚人战
 于城濮能服强楚王命晋侯为方伯其后悼公会诸
 侯于萧鱼此其所以复伯使卫而能救黎国之患则
卷五 第 21b 页 WYG0071-0122d.png
 亦将复伯矣晋自悼公已后楚人灭陈灭蔡晋荀吴
 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晋之
 不能亦可知也为盟主而不恤亡国将焉用之则卫
 之不能救黎亦可知矣○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
 必有以也旄丘尔雅云前高后卑下也李巡注云前
 高后卑王氏曰前高后低譬卫之于黎有始而无终
 也王氏好逐句生义如南有樛木则曰南明方也旄
卷五 第 22a 页 WYG0071-0123a.png
 丘之葛则曰有始无终诗人之意但云旄丘之地有
 此葛其意取譬于葛非取于旄丘葛节本延蔓相属
 今则胡为阔诞其节诸侯本患难相救今则胡为不
 同患难也言此正如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为一意言
 本不微今何为而微也叔兮伯兮何多日也郑氏云
 呼卫之诸臣叔与伯也与汝期迎我君而复之可来
 而不来汝日数何其多也王氏曰并责其君臣叔伯
 言其臣也二说不如苏氏之说为善叔兮伯兮同姓
卷五 第 22b 页 WYG0071-0123b.png
 之国也然叔伯又不必异姓如言叔父伯父叔舅伯
 舅是也何多日也何其多日而不我救也何其处也
 必有与也言我何其处于卫意必有相与而我救也
 望卫之救难今则不然也下文云何其久也必有以
 也只是一意郑氏以谓我君何以处于此乎必以卫
 有仁义之道故也无是理也狐裘蒙戎毛氏云大夫
 狐苍裘蒙戎以言乱也是以狐裘为大夫服也郑氏
 云刺卫诸臣形猊如蒙戎然但为昏乱之行王氏言
卷五 第 23a 页 WYG0071-0123c.png
 狐裘以居而息民盖狐疑而不果之物其义利以止
 不利以有为卫不果于救黎故以狐裘刺之苏氏曰
 蒙戎乱猊也久留于卫裘已敝矣此三说皆未通当
 以左氏之言为證僖五年士蔿之言曰狐裘尨茸一
 国三公吾谁适从杜氏释之曰乱猊也盖狐裘蒙茸
 喻国之乱叔伯不与同无所适从也今也诸臣蒙戎
 而无救患之志非车不东也匪车不东者言非车不
 能东而卫不我救也东黎国本在卫西而所寓在东
卷五 第 23b 页 WYG0071-0123d.png
 也琐兮尾兮毛氏云琐尾少好之猊也流离鸟子也
 其说本于尔雅释鸟云鸟少美长丑为鹠鷅陆玑注
 云流离枭也孔氏从而为之说曰黎之臣子责卫诸
 臣言琐兮而少者尾兮而好者乃流离之子也少而
 美好长即丑恶以兴卫之诸臣始而愉乐终而微弱
 言无德自将不能常为乐也毛氏之意以谓卫之诸
 臣始而愉乐终而微弱殆非诗人之本意不若从王
 氏之说为优王氏琐细也尾末也黎侯之子流离失
卷五 第 24a 页 WYG0071-0124a.png
 职故琐尾也盖诗人之意谓黎侯穷困于此琐细而
 尾末矣流离而失职矣而卫之诸臣不能救之盖责
 之深也叔兮伯兮褎如充耳褎盛服也王氏曰徒盛
 其服而不能听其告愬此说是也
 论曰孟子曰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也黎侯失
 国而寓之于卫使卫修方伯连帅之职事可也今卫
 不能修其职反无救患之志岂礼也哉古先王建国
 使之内外相比小大相维患难相救故有患难而求
卷五 第 24b 页 WYG0071-0124b.png
 救又礼所当然也苟为安视其难而不救亦犹越人
 视秦人之肥瘠不惟不能睦乃四邻以至唇亡齿寒
 而国亦不保矣昔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
 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诗曰岂不怀
 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
 书齐人救邢桓公特假仁义而托国救灾恤邻诚不
 可多得也今卫之不能救黎其不及桓公远矣观卫
 有狄人之难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木瓜之诗是也
卷五 第 25a 页 WYG0071-0124c.png
 则知卫人之德桓公者深矣观此诗则黎人之恶卫
 伯也亦深矣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国有狄人
 之难可谓己所不欲矣其可施于人哉
 黄曰葛节本延蔓相属今何为阔诞其节诸侯本患
 难相济今何为而不同患难也叔兮伯兮不斥言卫
 君而微责之狐裘蒙茸考左氏僖五年士蔿曰狐裘
 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杜氏释之曰茸乱猊也匪
 车不东非车不能东而卫之不我救也琐兮尾兮言
卷五 第 25b 页 WYG0071-0124d.png
 其细弱之甚而流离无所归矣何卫之君臣若不闻
 也褎如充耳言卫侯褎如服充耳而不闻也淇澳诗
 云充耳琇莹盖充耳者瑱也天子以玉诸侯以石褎
 然盛服之猊古者诸侯小大相维患难相救狄人伐
 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
 昵不可弃也请救邢以从简书于是齐人救邢卫伯
 其亦不知简书也哉卫失国而齐救之黎失国而卫
 不救是非惟黎之微弱卫之微弱亦萌于此矣
卷五 第 26a 页 WYG0071-0125a.png
简兮刺不用贤也卫之贤者仕于伶官皆可以承事上
者也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疑/矩)
(反/)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音/祖)左手执籥(于若/反)
手秉翟(亭历/反)赫如渥(于角/反)(音/者)公言锡爵山有榛(仄巾/反)
隰有苓(音/零)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李曰伶官乐官也伶氏世掌乐官而善焉故后世多
 号乐官为伶官是以黄帝则有伶伦氏周景王时则
卷五 第 26b 页 WYG0071-0125b.png
 有伶州鸠皆世其官也伶官者贱职耳昔戴逵善鼓
 琴晋武陵王晞召之而逵破其琴曰吾不能为王伶
 人今以贤人乃为卫之伶官正犹君子阳阳之诗序
 言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其诗曰君子
 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
 由敖正犹此诗言君子仕于伶官其诗亦曰左手执
 籥右手秉翟盖言其生不遇时屈于贱役也皆可以
 承事王者言贤者有王佐之才不得大用而困于伶
卷五 第 27a 页 WYG0071-0125c.png
 官以见贤者之不遇而卫君之不知人也○简兮简
 兮方将万舞简之一字说者不一毛氏曰简大也言
 其为大德也张横渠云简略也卫之君虽不用贤而
 贤者不免有太简之讥二说不通皆不如郑氏之说
 郑氏曰简择也方毛氏曰四方也将行也亦不如郑
 氏之说以谓将且也择兮择兮者为且祭祀当万舞
 也王氏以干羽为万舞非也郑氏云万舞者干舞也
 此说亦是按春秋左傅云万入去籥之别公羊曰万
卷五 第 27b 页 WYG0071-0125d.png
 者何干舞也籥者何籥舞也见宣八年何休释之曰
 干楯也万舞名也故知万舞者指干舞而言也此言
 卫君简择以充万舞徒知尽心于此而不知有他使
 其能以是心择贤有将才者使之为将有相才者使
 之为相则卫兴有日矣奈何古之庸君暗主多尽心
 而为之殊不知以此心择贤者则才亦不可胜用也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毛氏云教国子弟以日中为期
 郑氏亦从此说据郑氏之意以谓明而始行事不当
卷五 第 28a 页 WYG0071-0126a.png
 至于日中之时遂生此教国子之说毛氏言方将万
 舞既言用之于四方于公庭万舞又言其亲在宗庙
 公庭岂于诗中有教国子弟之事盖此但为择人又
 求日中而习之在前上处言居于舞列之上也硕人
 俣俣公庭万舞硕大也俣俣说文曰壮大也公庭郑
 氏亲在宗庙公庭论语八佾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
 于庭疏曰季氏庭也由此观之则公庭者乃宗庙之
 庭盖言俣俣之人不宜舞而今居于舞列之前也王
卷五 第 28b 页 WYG0071-0126b.png
 氏曰日之方中至明而易见之时也在前上处者至
 近而易察之地也于时不能察而用之此其所以刺
 之也此说甚善夫硕德之人心广体胖其生色也睟
 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今也居
 日中易见之时在前列易察之地而卫君犹不见察
 况在侧微之间而望君之见察乎盖好贤之主虽贤
 者隐于侧微之中而必欲知之如高宗之于传说初
 无一日之素而高宗用贤至意虽不见其状猊犹且
卷五 第 29a 页 WYG0071-0126c.png
 于梦中得之苟弃才之主虽贤者日接于前而莫知
 如唐明皇末安禄山窃发河北尽陷独颜真卿为平
 原坚守不下乃使司兵李平驰奏朝廷玄宗曰我不
 识真卿何如人乃能如是然颜真卿尝为监察御史
 密迩天子之光久矣而玄宗乃不见察若玄宗者所
 谓弃才之主矣此硕人处于前列而卫君不见察亦
 犹是也有力如虎者言力可以御难也贤者而称其
 有力王氏云羔裘之诗曰羔裘豹饰孔武有力所谓
卷五 第 29b 页 WYG0071-0126d.png
 有力者非贲育之谓若羔裘所称此说是也春秋襄
 十年狄虒弥鲁人也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
 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
 如虎者也盖古人多于断章取义不当拘此诗之言
 盖言其贤人才力如此非谓猛暴如虎者也若阚如
 虓虎亦言其力也岂是果若虎乎如股肱之寄在忠
 力是乃此诗所谓力也盖非如所谓羿善射奡荡舟
 之力尚力而不尚德也此章言执辔如组者王氏云
卷五 第 30a 页 WYG0071-0127a.png
 此言艺也程氏亦以谓艺也苏氏之说尤为明白其
 说曰组者织组也织组者总织于此而成文于彼盖
 御者执辔于上而马调于下如织组也言有力而善
 御者可以御侮也而使之执籥秉翟二说皆通盖言
 卫之贤者多材多艺无用不可而乃使之执籥秉翟
 籥者周礼籥师掌教国乐郭璞曰籥如笛三孔而短
 小是也郑氏谓硕人多材多艺又能籥舞言文武道
 备而欧阳以为不然左手执籥非贤者之所宜也岂
卷五 第 30b 页 WYG0071-0127b.png
 可以为能哉矧能籥舞岂是为文武之道备此说是
 也赫如渥赭赫赤色也渥厚渍也言硕人容色如厚
 傅丹君徒锡其一爵而已爵散也乃所以待贱也程
 氏云必言其颜色之美以见其赭之容猊易见而不
 见知也此说是也山有榛隰有苓榛栗也苓大苦也
 尔雅以为甘草沈存中以为非亦未可知然也盖言
 榛之在山苓之在隰皆得其所而硕人乃不得其所
 曾榛苓之不若也云谁之思郑氏云我谁思乎思周
卷五 第 31a 页 WYG0071-0127c.png
 室之贤者以其宜荐硕人与在王位苏氏云贤者仕
 于诸侯而不得志则思愬之天子此说皆未尽诗人
 之意盖言我思周之美人周在西也所以思者盖美
 人宜为西方之人可在天朝而今乃失其所故序曰
 皆可以承事王者是故人君之用才当以不次用之
 伊尹一耕夫耳成汤用之以为相傅说一胥靡耳高
 宗用之以为辅是皆王佐之才用之小任之轻则不
 足以称其才也今也有王佐之才不得仕于王朝而
卷五 第 31b 页 WYG0071-0127d.png
 反事于卫国已为失所矣况又为伶官乎孔子尝为
 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尝为委吏矣曰会计
 当而已矣夫孔子以圣人之才足以当伊尹傅说之
 任其不遇如此以是知春秋之时贤士不遇可胜叹
 哉
 黄曰自黄帝使伶伦氏取竹断两节间而吹之为黄
 钟之管周景王铸无射问于伶州鸠故后世呼乐官
 为伶官此卑贱之职而卫乃以贤者为之晋戴逵
卷五 第 32a 页 WYG0071-0128a.png
 其琴曰吾不为王伶人盖恶其职之贱也日之方中
 易见之时在前上处易察之地而卫君犹不见察况
 侧微之间乎公羊曰籥者何文舞也万者何武舞也
 则万舞指干舞而言之有力如虎正犹言股肱之寄
 在忠力其足以卫国家也执辔如组言其进退有法
 足以御众也有贤如此而乃使执籥秉翟犹君子阳
 阳之诗言左执簧右招我由房也赫如渥赭犹言颜
 如渥丹其君也哉见其容猊之温粹有贤如此而公
卷五 第 32b 页 WYG0071-0128b.png
 但言赐之以饮爵而已西方美人盖言如此贤者当
 在王朝以为王者之佐如序所言皆可以承事王者
 也呜呼为卫之贤者何不去乎曰为乘田为委吏不
 害为孔子而后世之责当有所归也贤者又何嫌焉
 周之士也贵秦之士也贱贵贱在周秦而不在士贤
 者之仕伶官非特为贤之耻而实卫之耻
泉水卫女思归也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故
作是诗以自见也
卷五 第 33a 页 WYG0071-0128c.png
(卑位/反)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力转/反)
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子礼/反)饮饯(音/贱)于祢(乃礼/反)
子有行远(于万/反)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
干饮饯于言载脂载牵(胡瞎/反)还车言迈遄(市专/反)臻于卫
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
言出游以写我忧
 李曰古者诸侯女嫁于敌国父母在则有归宁之礼
 父母终则使大夫归宁其兄弟所以远嫌也今卫女
卷五 第 33b 页 WYG0071-0128d.png
 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盖知其非礼遂辍
 而不行是能以礼自克故诗人取之○毖彼泉水毛
 氏曰泉水始出毖然流也而说文则又言毖字从水
 从必然治经者不欲轻改其字以从己说且从毛氏
 之说淇水名也淇卫地水出卫州共城县北山东至
 黎阳入河言泉亦流至淇而我独不得归反泉水之
 不若也怀念也言我有念于卫无一日不思也娈彼
 诸姬聊与之谋娈婉也诸姬同姓之女我思于卫欲
卷五 第 34a 页 WYG0071-0129a.png
 略与之谋妇人之礼观其志意亲亲之恩也出宿于
 泲郑氏云泲祢者所嫁国适卫之道所经故思宿饯
 而王氏又谓出泲祢盖父母之国地名干与言嫁之
 国也四地皆无所经据然始嫁时别于此而之夫家
 犹可说也下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殊不相属不
 若且从毛郑之说言妇女思归适卫所由之道以父
 母没不得归故言女子生而有适人之道远于父母
 兄弟之亲故礼缘人情使得归宁也问我诸姑遂及
卷五 第 34b 页 WYG0071-0129b.png
 伯姊言欲归遍问于诸姑而及伯姊也出宿于干此
 亦思归我将出宿亦是所由之道非实出此盖拟议
 而后言之也载脂载牵脂膏也车不驾则脱其牵言
 我脂牵其车而归卫遄疾也言欲疾至于卫非有瑕
 疵也而何为不可也害何也害与害浣害否之意同
 我思肥泉郑氏云自卫而来所渡水故思此而长叹
 亦如下文思须与漕也须漕二邑卫在须邶在漕思
 则悠长也此但是思卫之事自毖彼泉水至于我心
卷五 第 35a 页 WYG0071-0129c.png
 悠悠可谓思之切矣终能以礼自克故但出游以写
 我忧也虽欲思归而终不得其意与竹竿同也夫女
 子父母在则归宁父母终则使大夫归宁礼也今父
 母终不得归宁则眷眷而怀之人情之所不免也然
 终不归者礼当然也礼者天下之大防示祸之所由
 生殆犹防水之至人而知礼一举足不敢妄动故归
 宁父母虽未有害而礼不敢往也故泉水载驰之诗
 圣人皆著于经以示后世也苟为不顾礼法如堤防
卷五 第 35b 页 WYG0071-0129d.png
 一决则㳽漫无所不至而不能救如齐之文姜是也
 桓公十八年书夫人姜氏遂如齐庄元年又书夫人
 姜氏逊于齐二年又会齐侯于禚四年又享齐侯于
 祝丘五年又如齐师七年又会齐侯于防谷其无所
 忌惮故圣人于春秋一一而讥之知春秋之书文姜
 则知泉水之美卫女
 黄曰泉水非卫国之诗也而亦列之于卫盖其所思
 者卫国所歌者卫音所言者卫地则列之于卫风宜
卷五 第 36a 页 WYG0071-0130a.png
 也泉水尚流而至于淇已不得复归于卫故因以起
 兴出宿于泲饮饯于祢至于干于言皆非果有是也
 但思之之辞思而不可得则亦悠悠而永叹出游以
 忘怀而已夫父母既没于礼不可归泉水之女可谓
 思而止于礼者也苟为不顾礼法如齐之文姜则不
 容于诗不数于春秋矣
 
 
卷五 第 36b 页 WYG0071-0130b.png
 
 
 
 
 
 
 
 毛诗集解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