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第 1a 页 WYG0100-0687a.png

周礼纂训卷七
安溪李钟伦撰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
阨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
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遗唯季反/刘音遂)
注委积者廪人仓人计九谷之数足国用以其馀共
之所谓馀法用也少曰委多曰积乡里乡所居也艰
卷七 第 1b 页 WYG0100-0687b.png

也
疏门国门关关门出入皆有税所税多少足国用
外留以养老孤郊里六乡之民出居郊者以待宾
客者宾客至郊因即与廪饩野鄙据六遂遂中有
五百家鄙以待羁旅者甸在二百里中外内有羁
旅皆得取之不见稍者县都中兼之特于此三处
见凶荒者凶荒畿外畿内皆有畿外凶荒则向畿
卷七 第 2a 页 WYG0100-0688a.png

里外言待凶荒也案仓人文若谷不足则止馀法
用谓乡里已下皆无入委积之事虽无新物以入
委积其旧委积则给艰阨老孤之等故又云藏之
以待凶而颁之
凡宾客会同师役掌其道路之委积凡国野之道十里
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
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卷七 第 2b 页 WYG0100-0688b.png

疏三庐一宿者十里二十里庐三十里宿四十里
庐五十里市是市有三庐一宿也
凡委积之事巡而比之以时颁之
疏凡委积谓上二文也以时颁之则以待者是也
训国野之道总上文国用之馀以为委积施惠于
此乎取宾客会同师役于此乎供也巡而比之恐
有虚冒盗窃也
卷七 第 3a 页 WYG0100-0688c.png

政
注政读为征地征谓地守地职之税地守虞衡之属
地职农圃之属力征人民则治城郭涂巷沟渠牛马
车辇则转委积之属
疏均人总均畿内乡遂及公邑土均掌平邦国都
鄙
凡均力政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
卷七 第 3b 页 WYG0100-0688d.png

注丰年人食四釜之岁也人食三釜为中岁人食二
釜为下岁岁无赢储也公事也旬均也
疏此即人民之力政不通牛马车辇故王制云用
民之力岁不过三日
凶札则无力政无财赋
疏此即廪人不能人二釜之岁训财赋即九功之
税以其皆任民之事故从力政为类上文不言均
卷七 第 4a 页 WYG0100-0689a.png

均也
不收地守地职不均地政
注不收山泽及地税亦不平计地税非凶札之岁当
收岁乃均之耳
三年大比则大均
注有年无年大平计之若久不修则数或阙
师氏掌以美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
卷七 第 4b 页 WYG0100-0689b.png

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
长(美音美行/下孟反)
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孝在三德之
下三行之上德有广于孝而行莫尊焉国子公卿大
夫之子弟师氏教之世子亦齿焉学君臣父子长幼
之道训至德者极深通微智之事也敏德者果锐奋
发勇之事也孝德者恺悌慈祥仁之事也入道以智
卷七 第 5a 页 WYG0100-0689c.png

行本人能孝悌则无犯上作乱之事故孝德以知逆
恶知犹辨也辨其逆恶者孝顺者亦辨之矣友行本
所以亲兄弟而亦可以尊贤良故继孝行之后而在
顺行之先也至德敏德曰本者以为异日道行之本
也 此段须再详与下小学之说颇牾 至德者收
放心养德性全其纯一之本
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卷七 第 5b 页 WYG0100-0689d.png

犹察也察王视朝若有善道可行者则当前以诏王
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中郑下/仲反)
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中中礼者也失失礼者也
疏国子弟谓王太子以下及王庶子诸侯以下皆
以适子入国学庶子不入训掌国中失不必拘谓
王朝之时而有中失凡国家之礼如何而中如何
而失皆以教子弟也
卷七 第 6a 页 WYG0100-0690a.png

注贵游子弟王公之子弟游无官司者训此语结上
非谓国子弟之外又有一辈贵游子弟也盖以下文
所言又非教国子事故结之如此经中文法多有之
且又以明庶人之子不与也
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
注举犹行也
疏祭祀则郊庙及山川社稷宾客来朝聘或在朝
卷七 第 6b 页 WYG0100-0690b.png

诏王
听治亦如之
注谓王举于野外以听朝
疏王所在皆有朝以听治亦如之者亦如居虎门
之左
使其属帅四夷之𨽻各以其兵服守王之门外且跸(跸/音)
(毕/)
卷七 第 7a 页 WYG0100-0690c.png

不得迫王宫也
疏其属谓师氏属官上士已下兵服者东方南方
其服布其兵剑西方北方其服旃其兵弓
朝在野外则守内列
注内列蕃营之在内者也其属亦帅四夷之𨽻守之
如守王宫
保氏掌諌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
卷七 第 7b 页 WYG0100-0690d.png

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
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驭音/御)
注养国子以道者以师氏之德行审谕之而后教之
以艺仪也五礼吉凶宾军嘉也六乐云门大咸大㲈
大夏大濩大武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五
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六书象形
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
卷七 第 8a 页 WYG0100-0691a.png

祭祀之容齐齐皇皇宾客之容穆穆皇皇朝廷之容
济济翔翔丧纪之容累累颠颠军旅之容暨暨詻詻
车马之容匪匪翼翼
疏五射已下无正文或以义言之白矢者矢贯侯
见其镞白参连者三矢连续而去剡注者羽头高
镞低去剡剡然襄尺者臣与君射襄君一尺而退
井仪者四矢贯侯如井之仪云五驭鸣和鸾者和
卷七 第 8b 页 WYG0100-0691b.png

车随水势屈曲而不堕水也过君表者即谷梁传
云置旃以为辕门是也舞交衢者谓车在交道车
旋应于舞节逐禽左者谓驭驱逆之车驱禽兽使
左当人君以射之云九数又有重差夕桀勾股者
此是汉法今或以勾股代旁要则是一也训案过
君表即辕门者田猎时仰辕为门以旃表之中容
一车两旁只馀四寸御拙者则车轚而不得入故
卷七 第 9a 页 WYG0100-0691c.png

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听治亦如之使
其属守王闱
注闱宫中之巷门
疏师氏居中门外保氏守王闱训古之教者有乡
学有国学有小学有大学乡学之别有二而小学
不与焉国学之别有三而小学不与焉周兼四代
之制其命学不一名是故乡立庠则有虞氏之庠
卷七 第 9b 页 WYG0100-0691d.png

乡学之别二也古者合二十五家而为之门门侧
之堂谓之塾上老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闾里
之子弟皆就学焉是乡之小学即二十五家之塾
也国学之制成均居中瞽宗在西东胶在东成均
亦曰辟雍瞽宗即右学亦曰西学东胶即东序亦
曰太学成均颁学政右学祀学祖东胶养老更记
曰祀先贤于西学经曰祭于瞽宗皆右学也记曰
卷七 第 10a 页 WYG0100-0692a.png

五更于太学又曰养国老于东胶皆东学也三学
皆建于国中此国学之别三也此外尚有虞庠在
国之西郊是为小学则天子之元子众子公卿大
夫元士之适子八岁以上皆入学焉盖国之子弟
不可与庶民同学于家塾记曰天子设四学并小
学而言成均掌教大学其师则大司乐也其弟子
则王公之子弟及凡民之俊秀也虞庠掌教小学
卷七 第 10b 页 WYG0100-0692b.png

人之子不与也是以师保之官其教甚约师以德
行为先保以文艺为业故师氏之教三德也而曰
以为道本以为行本本之言也将为他日之基焉
耳保氏所教六艺惟举其数盖少之时但能使之
识其器物方名至于中和祗庸孝友之旨兴道讽
诵言语之林声音节奏之备未能及焉非小学而
何或曰天子小学在郊而师氏居虎门之左何也
卷七 第 11a 页 WYG0100-0692c.png

行观焉者也进有匡君之容退则为子弟之望所
谓以身教者不待其训戒之烦也保氏以艺为事
则欲使之安其业而亲其师故不同也
附周官学校论曰古之教者有乡学有国学有小
学有大学乡学之别二而小学不与焉国学之别
三而小学不与焉周兼四代之制其命学不一名
是故州党及遂立序则夏后氏之序乡立庠则有
卷七 第 11b 页 WYG0100-0692d.png

于春秋贤能兴于三年皆大学也此乡学之别二
也古者合二十五家而为之门门侧之堂谓之塾
大夫士仕焉而已者教焉闾里子弟皆往就学然
则乡之小学即二十五家之塾也国学之制成均
居中瞽宗在西东胶在东马氏曰成均五帝之学
周亦谓之辟雍瞽宗殷之右学周亦谓之西学东
胶夏之东序周亦谓之大学成均颁学政瞽宗祀
卷七 第 12a 页 WYG0100-0693a.png

司行事祭先圣先师经曰祭于瞽宗皆殷之右学
也记曰有司卒事适东序设三老五更之席又曰
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又曰养国老于东胶皆夏之
东序也然则三学并建于国中皆大学也此国学
之别三也此外尚有虞庠在国之西郊是为小学
记曰天子设四学并小学在焉成均掌教大学其
师则大司乐也其弟子则王公子弟十五以上及
卷七 第 12b 页 WYG0100-0693b.png

其师则师氏保氏也其弟子则王公子弟八岁以
上皆入学而庶人之子不与也同之于大学所以
一其道德别之于小学所以异其尊卑或曰师保
之教甚精而约而反以为小学何也曰师氏之教
三德曰以为道本以为行本本之为言也将为他
日之基焉耳保氏所谓六仪者今见于少仪之篇
盖亦小学之事且夫太学之内自天子之子以及
卷七 第 13a 页 WYG0100-0693c.png

弟盖国之贵胄不可与庶人子同学于家塾而庶
人之子又以其童稚而未闲于动作礼义故不得
进而与公卿之子同学此所以与太学异也或曰
天子小学在郊而师氏居虎门之左何也曰王朝
则居虎门退朝则在西郊或曰然则师保之官何
以不附于大司乐曰小学在近郊之内六乡之地
故从乡官之后而属于司徒各以类而已矣或曰
卷七 第 13b 页 WYG0100-0693d.png

言师氏保氏曰审音盖有专官非师保所能兼是
以其官𨽻于司乐耳或曰然则乡之大学何师曰
当亦大夫士之致仕者为之何以知之大司乐中
大夫也乐师下大夫也师氏中大夫也保氏下大
夫也是皆官同然则大夫士之致仕者教于家塾
而不教于庠序哉或曰大学之中惟天子之元子
众子得俱入学自公卿而下至于元士惟适子入
卷七 第 14a 页 WYG0100-0694a.png

学宫之中而卿大夫之子反不得预何也且当在
小学时适子庶子将亦异其学耶先王之世工商
而外无不人人知学又岂有卿大夫之子而更不
学哉曰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职公卿大夫
之庶子居则使之宿卫王宫是宫伯之所比也有
事则治之以军法惟太子之所用也至其教之之
方则春考之于大学秋肄之于射宫皆庶子之职
卷七 第 14b 页 WYG0100-0694b.png

子之成材者其后日将有卿大夫之事焉固先王
之所重矣若夫庶子者则亦养之于修德学道之
科习之以车甲卒伍之法寄之以宿卫徒役之令
其人盖皆在王左右辅相太子周家之缀衣虎贲
仆右侍御罔匪正人由此其选也孰谓其轻之哉
师氏掌教贵游子弟盖统适庶而为言者也其言
贵游所以别于氓庶焉耳 三德三行论曰师氏
卷七 第 15a 页 WYG0100-0694c.png

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何谓也曰收放心养德性
之务也其曰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
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何谓也曰此入孝
出弟之节也皆小学也或曰朱子之言曰至德者
诚意正心端本清源之事道则天人性命之理事
物当然之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术也敏德
者强志力行畜德广业之事行则理之所当为日
卷七 第 15b 页 WYG0100-0694d.png

事知逆恶则以得于己者笃厚深固有以真知彼
之逆恶而自不忍为也此以大学言之也今以为
小学则小学之所谓至德敏德孝德者何也且其
曰道曰行又将何所指与曰至德者纯一无伪得
之最初故曰至道则率性是也敏德者朝兴夕寐
执事有恪行则践履之实强勉力行之谓孝德者
温柔恭俭无骄恃力专言孝而逊弟仁爱皆兼之
卷七 第 16a 页 WYG0100-0695a.png

其外诱以全其真纯则至德不杂于外物矣儆其
昏怠不使荒嬉成性则敏德不堕于姑息矣养以
恺悌以察其所安而施化则孝德不流于强戾矣
何以言乎本也曰至德全而有以为察识扩充之
地故曰以为道本敏德全而有以为弘毅勇敢之
基故曰以为行本孝德全而预远夫犯上作乱之
渐故曰以知逆恶何以言乎知逆恶也遏于已然
卷七 第 16b 页 WYG0100-0695b.png

孝德知之奈何示之礼让之法以观其习便也教
之孝弟之义以观其不犯命也孔子于互乡阙党
之童子是也然则于至德敏德言本而孝德不言
本何也曰道与行非小学所可猝全故养厥德以
俟之若夫孝弟之节小学日习之而逆恶之萌又
非可一日潜滋此不可以本言者然则曰养孝德
以为仁民爱物之本不亦可乎曰逆恶去而仁爱
卷七 第 17a 页 WYG0100-0695c.png

言仁也曰此之言本异于朱子何与曰姑就一隙
之明而志之耳朱子之言本也盖言立乎此而生
乎彼之为本也似以内外言之者也此之言本也
言豫乎此以待夫彼之为本也以今日异日言之
者也窃意若果以内外言之则孝德亦当以内外
言之则何不曰孝德以为爱本而曰以知逆恶也
且夫知之为言也与其以学者之自知之窃谓不
卷七 第 17b 页 WYG0100-0695d.png

小学之事矣似于义无伤也三德之序则曷取尔
曰充至德者可以闻道圣贤之事也励敏德者可
以广才成人之业也敦孝德者可以立本笃行之
儒也至德自能兼敏与孝而孝或不能以兼敏孔
子答子贡问士而及其次是也若夫以其分言之
则至德智也敏德勇也孝德仁也勇次于智而仁
后者偏言之仁也有淳厚之美质而加以智勇则于
卷七 第 18a 页 WYG0100-0696a.png

以尊贤良顺行以事师长何与曰友行虽所以尊
贤良而亦所以亲兄弟但友本属兄弟之义直曰
兄弟则疑不足以该贤良曰贤良则兄弟之义固
自著也故先友而后顺以亲逮疏也曰师氏教以
德行不及文学何也曰三德三行源本之事也师
氏教之六艺六仪枝叶之事也保氏教之各有取
耳盖有源本以检束身心有枝叶以涵泳情性此
卷七 第 18b 页 WYG0100-0696b.png

也其法亦如之 文贞公批后曰吾意谓至德者
立敬存诚涵养德性之事中庸所谓尊德性是也
故曰以为道本言穷理修身皆以是为本也敏德
者学问思辨之事书所谓逊志务时敏孔子所谓
好古敏求所谓道问学是也故曰以为行本盖学
问思辨乃笃行之本也孝德者入孝出弟中庸所
谓诚身顺亲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是也以知逆
卷七 第 19a 页 WYG0100-0696c.png

夫化民成俗之要盖至此则修身之事尽而齐治
均平之术得言知逆恶犹之乎言为治本也(癸酉/夏六)
(记/)
司諌掌纠万民之德而劝之朋友正其行而强之道艺
巡问而观察之以时书其德行道艺辨其能而可任于
国事者(强其/丈反)
注朋友相切磋以善道也巡问行问民间也可任于
卷七 第 19b 页 WYG0100-0696d.png

疏德行道艺此万民时所习即大司徒所云以乡
三物教万民者注云吏职者谓比长闾胥族师之
类
以考乡里之治以诏废置以行赦宥
注因巡问劝强万民而考乡里吏民罪过以告王所
当罪不训书其德行道艺以待宾兴而举之于乡大
夫可任国事兼出使长之入使治之上节是考万民
卷七 第 20a 页 WYG0100-0697a.png

司救掌万民之邪恶过失而诛让之以礼防禁而救之
(救如字刘音/拘邪似嗟反)
注邪恶未丽于罪者过失亦由邪恶丽于罪者诛责
也古者重刑且责怒之未责罪也
凡民之有邪恶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士加明刑耻诸嘉
石役诸司空
注罚谓挞击之也加明刑者去其冠饰而书其邪恶
卷七 第 20b 页 WYG0100-0697b.png

以耻辱之
其有过失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归于园土
注圜土狱城也过失近罪昼日任之以事而收之夜
藏于狱亦加明刑以耻之不使坐嘉石其罪已著未
忍刑之
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
施惠
卷七 第 21a 页 WYG0100-0697c.png

注难相与为仇雠
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
注过无本意也成平也以乡里之民共和解之
鸟兽亦如之
注过失杀伤人之畜产者
凡和难父之雠辟诸海外兄弟之雠辟诸千里之外从
父兄弟之雠不同国君之雠视父师长之雠视兄弟主友
卷七 第 21b 页 WYG0100-0697d.png

注和之使辟于此不得就而仇之九夷八蛮六戎五
狄谓之四海主大夫君也春秋传曰事吴敢不如事
主
疏此经略言其不言者以服约之伯叔父母兄弟
子与兄弟同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其孙承
后者皆斩衰与父同其不承后者祖与伯叔同曾
高与从父兄弟同以其同绳屦也异义古周礼说
卷七 第 22a 页 WYG0100-0698a.png

施之于彼则无罪所服者惟谓杀者之身尚在被
杀者子孙可尽五世得复之
弗辟则与之瑞节而以执之
注和之而不辟者是不从王命也王以剡圭使调人
执之治其罪
疏典瑞云剡圭以和难故郑知瑞节是剡圭也训
案和难乃谷圭琰圭以易行以除慝非和难
卷七 第 22b 页 WYG0100-0698b.png

注反复也复杀者此欲除害弱敌也邦国交雠之明
不和诸侯得者即诛之
疏复杀者谓既杀一人其有子弟复杀之恐后与
已为敌而害已也
凡杀人而义者不同国令勿雠雠之则死
注义宜也谓父母兄弟师长尝辱焉而杀之者
凡有斗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先动者诛之
卷七 第 23a 页 WYG0100-0698c.png

则有可原之情非士师而杀人罪也杀所当杀则
无复仇之理此二者调人主为和谐之辟诸海外
辟诸千里之外过而杀人者也使之辟之即所谓
以民成之也凡杀人谓复仇者反杀谓仇之子弟
又复仇复之无己是相杀而已矣杀人而义谓杀
之有名然其罪未及于死如奸淫之类此皆杀所
当杀者也使邦国交雠之雠之则死亦所谓谐和之
卷七 第 23b 页 WYG0100-0698d.png

之职矣
媒氏掌万民之判
注判半也得耦为合主合其半成夫妇也
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上时/掌反)
注郑司农云成名谓子生三月父名之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注二三者天地相承覆之数
卷七 第 24a 页 WYG0100-0699a.png

嫁娶不得过此也
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
注书之者以别未成昏礼者入子容媵侄娣不聘之
者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
注中春阴阳交以成昏礼顺天时也
疏有故者得不用仲春
卷七 第 24b 页 WYG0100-0699b.png

注无故谓无丧祸之变也有丧祸者娶得用非中春
之月
疏有丧祸者丧服月数满虽非中春可以嫁娶
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注无夫家谓男女之鳏寡者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注纯实缁字也纳币用缁妇人阴也五两十端也士
卷七 第 25a 页 WYG0100-0699c.png

杂记曰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然则每端二丈
疏嫁子娶妻含尊卑但云缁帛文主庶人耳此昏
礼每端二丈若馀行礼则用制币丈八尺
禁迁葬者与嫁殇者
注迁葬谓生时非夫妇死既葬迁之使相从也殇十
九以下未嫁而死者生不以礼相接死而合之是亦
乱人伦者也
卷七 第 25b 页 WYG0100-0699d.png

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于刑者归之于
士
注亡国之社奄其上而栈其下使无所通就之以听
阴讼之情明不当宣露其罪不在赦宥者直归士而
刑之不复以听
疏云不在赦宥者归于士明赦宥者媒氏听之训
媒氏掌万民之判其别有三一是六礼备而成婚
卷七 第 26a 页 WYG0100-0700a.png

合者男女三十而娶二十而嫁此备礼而成婚者
娶判妻者鳏寡者也既为鳏寡则男不必三十女
不必二十矣娶入子者为妾者也妾媵之属八岁
备数十五从嫡二十承事君子是妾人亦不必待
二十也中春命会男女欲无失时使之三十而娶
二十而嫁也于时有六礼不备奔而为妾者亦不
必如所谓娶入子者也其或男女之无夫家者亦
卷七 第 26b 页 WYG0100-0700b.png

或微贱无志夫死不能自存者举判妻则鳏夫在
焉
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注量豆区斗斛之属度丈尺也
疏云掌市之治者下文听大治小治也教即以次
叙分地之等教之处置货物是也政即下文以政
令禁物靡是也刑即下文以刑罚禁暴是也量度
卷七 第 27a 页 WYG0100-0700c.png

伪是也
以次叙分地而经市
注次谓吏所治舍思次介次也叙肆行列也经界也
以陈肆辨物而平市
注陈犹列也辨物物异肆也肆异则市平
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
注物靡者易售而无用禁之则市均
卷七 第 27b 页 WYG0100-0700d.png

注通物曰商居卖物曰贾布谓泉也
以量度成贾而徵儥(贾音嫁儥刘音育聂氏音笛/字林他竺反玉篇馀祝切)
注徵召也儥买也物有定贾则买者来也
以质剂结信而止讼
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
要还矣
疏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以结之狱讼本
卷七 第 28a 页 WYG0100-0701a.png

以贾民禁伪而除诈
注贾民胥师贾师之属必以贾民为之者知物之情
伪与实诈
疏知贾民是胥师贾师之属者案胥师职云察其
诈伪饰行儥慝而诛罚之
以刑罚禁暴而去盗
注刑罚宪徇扑
卷七 第 28b 页 WYG0100-0701b.png

注同共也同者谓民货不售则为敛而买之民无货
则赊贳而予之训以陈肆辨物而平市者美恶别异
则物不淆而市情平禁物靡而均市者争尚靡物则
其馀者滞而市不均故禁之以次叙分地市之经也
以下是其纬也辨物则滥恶不作禁物靡则珍异不
贵滥恶不作而民厚珍异不贵而俗朴此阜财之本
也商贾辐辏则源如流水量度画一则贸易来集此
卷七 第 29a 页 WYG0100-0701c.png

盛世所不免者结之以信禁之以令威之以刑此防
财之弊也然货有不售而买或不遇则市有时而穷
官为法以敛赊之而各得其所此理财之权也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
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音侧本又作/昃贩方万反)
注日昃昳中也市杂聚之处言主者谓其多者也百
族必容来去商贾家于市城贩夫贩妇朝资夕卖因
卷七 第 29b 页 WYG0100-0701d.png

族百姓也
疏案市朝一夫各方百步就百步分为三市恐不
可盖一夫据司市及胥师贾师听事之处若列肆
则多矣言主谓其多者盖百族为主则兼有商贾
贩夫贩妇商贾为主则兼有百族贩夫贩妇贩夫
贩妇为主则兼有百族与商贾也云百族必容来
去者百族或在城内或在城外也朝资夕卖者朝
卷七 第 30a 页 WYG0100-0702a.png

其所卖众物也此所谓以商贾阜货而行布也
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市之群吏平肆展成奠贾上
旌于思次以令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胥师贾师
涖于介次而听小治小讼(奠音定奠贾/之贾音嫁)
注凡市入谓三时之市市者入也胥守门察伪诈也
执鞭度以威正人众也度谓殳也因刻丈尺耳群吏
胥师以下平肆平卖物者之行列使之正也展之言
卷七 第 30b 页 WYG0100-0702b.png

为众望也见旌则知当市也思次若今市亭也市师
司市也介次市亭之属别小者也思当为司声之误
也
疏鞭度一物二用以系鞘于上则为鞭以长丈二
因刻丈尺则为度训平肆者肆长之事展成定贾
者贾师之事皆于市入之时各执其职此所谓以
次分地而经市也
卷七 第 31a 页 WYG0100-0702c.png

之叙
注期谓欲卖买期决于市也辟布市之群吏考实诸
泉入及有遗忘量度若今处斗斛及丈尺也
疏各于其地之叙谓诸物行肆之所也云及有遗
忘者谓群吏考实泉之处有遗忘者令本主识认
之处斗斛及丈尺者谓置斗斛于米粟之肆置丈
尺于绢布之肆训列肆谓之叙者盖粟米与粟米
卷七 第 31b 页 WYG0100-0702d.png

之期期于市买卖者也辟布法所应输布廛人所
敛是也量度谓卖儥之人恐有多寡长短之不齐
而考斗斛丈尺于官以成价如质人所巡而考者
是也各于其地之叙如期于市者欲粟米则认某
列是粟米之肆馀以类推辟布如某肆泉入则揭
曰某肆所输布量度如某肆卖儥欲考斗斛丈尺
则就本肆肆长考之刑戮如某肆之民犯法则就
卷七 第 32a 页 WYG0100-0703a.png

凡得货贿六畜者亦如之三日而举之
注得遗物者亦使置其地货于货之肆马于马之肆
则主求之易也三日而无识认者举之没入官训此
谓凡得遗物者亦揭于官曰某肆所得自万民之期
于市至此所谓以叙分地而经市也
凡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
亡靡者使微
卷七 第 32b 页 WYG0100-0703b.png

有使阜起其贾以徵之也使亡使微抑其价以郤之
也郑司农云亡者使有无此物则开利其道使之有
训使有使阜者用物也使亡使微者异物也此所谓
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也市之中必先来商贾以实
之然后设次叙以整之然不贵异物贱用物乃先王
之本意故又有政令以风之三者皆市政之大者故
司市治之其馀则见于质人诸官
卷七 第 33a 页 WYG0100-0703c.png

注玺节印章如今斗检封矣使人执之以通商以出
货贿者王之司市也以内货贿者邦国之司市也
疏案汉法斗检封其形方上有封检其内有书则
周时印章上书其物识事而已训王畿之内五十
里有市盖亦有市官之属在焉出入货贿皆有玺
节不必尽侯国之司市而后为入也
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而作布
卷七 第 33b 页 WYG0100-0703d.png

物贵大铸泉以饶民
凡市伪饰之禁在民者十有二在商者十有二在贾者
十有二在工者十有二
注郑司农云所以俱十有二者工不得作贾不得粥
商不得资民不得畜玄谓王制曰用器不中度不粥
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
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五谷不
卷七 第 34a 页 WYG0100-0704a.png

中杀不粥于市亦其类也于四十八则未闻数十二焉
疏数十二者用器一兵车二布三帛四奸色五五
谷六果实七木八禽九兽十鱼十一鳖十二训察
而禁之者胥师贾师之事
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其附于刑者归于
士
注徇举以示其地之众也扑挞也郑司农云宪罚播
卷七 第 34b 页 WYG0100-0704b.png

疏附于刑谓五刑市刑轻无五刑训宪而巡之者
司暴司稽之事
国君过市则刑人赦夫人过市罚一幕世子过市罚一
帟命夫过市罚一盖命妇过市罚一帷(幕刘音莫/帟音亦)
注谓诸侯及夫人世子过其国之市大夫内子过其
都之市也市者人所交利而行刑之处君子无故不
游观焉若游观则施惠以为说也国君则赦其刑人
卷七 第 35a 页 WYG0100-0704c.png

宪徇扑也必罚幕帟盖帷市者众也此四物者在众
之用也此王国之市而说国君以下过市者诸侯之
于其国与王同以其足以互明之
凡会同师役市司帅贾师而从治其市政掌其卖儥之
事
注市司司市也儥买也会同师役必有市者大众所
在来物以备之
卷七 第 35b 页 WYG0100-0704d.png

注成平也会者平物价而来主成其平也人民奴婢
也珍异四时食物
疏会谓市人会聚买卖云珍异四时食物者见下
廛人云凡珍异之有滞者敛而入于膳府训此与
贾师有异贾师主平物价是现前买卖之事质人
主治质剂是买卖之后或有负约不信者质人主
为平治之
卷七 第 36a 页 WYG0100-0705a.png

注质剂者为之券藏之也大市人民马牛之属用长
券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训质剂焉者谓就质
人处立质剂
掌稽市之书契同其量度壹其淳制巡而考之犯禁者
举而罚之(杜子春云/淳当为纯)
注稽犹考也治也书契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
书两札刻其侧淳谓幅广制谓匹长皆当中度量
卷七 第 36b 页 WYG0100-0705b.png

期内听期外不听
注谓赍券来讼也以期内来则治之后期则不治所
以绝民之好讼且息文书也郊远郊也野甸稍也都
小都大都训质人所主即所谓以质剂结信而止讼
以度量成价而徵儥也卖儥曰质剂取予曰书契治
质剂者谓民有争竞使之取其券书为辞以相质也
虽国中犹迟至一旬者盖令两下具辞辨答彼此各
卷七 第 37a 页 WYG0100-0705c.png

能举其契正义曰谓使两家各为要约言语两相答
辨伯舆辞直王叔无以应之故不能举其要契之辞
亦此类也
廛人掌敛市絘布总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絘/音)
(次本或作次总杜音儳/郑音总儳音谗总音𥡥)
注郑司农云絘布列肆之税布杜子春云总当为儳
谓无肆立持者之税也玄谓总读如租𥡥之𥡥𥡥布
卷七 第 37b 页 WYG0100-0705d.png

之泉也罚布犯市令者之泉廛布者货贿诸物邸舍
之税
凡屠者敛其皮角筋骨入于玉府
注以当税给作器物也其无皮角及筋骨不中用亦
税之
疏云无皮角及筋骨不中用亦税之者如豕之类
是不中用亦使出税以当邦赋
卷七 第 38a 页 WYG0100-0706a.png

注珍异四时食物不售而在廛久则将瘦臞腐败为
买之入膳夫之府所以纾民事而官不失实
胥师各掌其次之政令而平其货贿宪刑禁焉
注宪表县之
察其诈伪饰行儥慝者而诛罚之(行下孟反/慝他得反)
注饰行儥慝谓使人行卖恶物于市巧饰之令欺诳
买者训此所谓伪饰之禁
卷七 第 38b 页 WYG0100-0706b.png

贾师各掌其次之货贿之治辨其物而均平之展其成
而奠其贾然后令市(贾音古其贾/音嫁奠音定)
注辨别也
疏云辨其物而均平之与胥师同云展其成而奠
其价与胥师异以其知物价故也训凡言辨者皆
谓辨其美恶成谓成其卖买物辨而后卖买可成
价可定而著为市之令也展谓巡视之
卷七 第 39a 页 WYG0100-0706c.png

注谓若贮米谷棺木而睹久雨疫病者贵卖之
疏云米谷棺木者以其天患无过凶荒札丧
四时之珍异亦如之
注荐宗庙之物
凡国之卖儥各帅其属而嗣掌其月
注儥买也郑司农云谓官有所斥令卖贾师帅其属
更相代直月为官卖之
卷七 第 39b 页 WYG0100-0706d.png

凡师役会同亦如之
司暴掌宪市之禁令禁其斗嚣者与其暴乱者出入相
陵犯者以属游饮食于市者(嚣五羔反/又许骄反)
注以属游饮食群饮食者
若不可禁则搏而戮之(搏音/博)
司稽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与其不物者而搏之
注不物衣服视占不与众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
卷七 第 40a 页 WYG0100-0707a.png

胥各掌其所治之政执鞭度而巡其前掌其坐作出入
之禁令袭其不正者
注作起也坐起禁令当市而不得空守之属训坐作
出入不正盖亦司稽所谓不物者欤
凡有罪者挞戮而罚之
注罚之使出布
疏此即廛人罚布
卷七 第 40b 页 WYG0100-0707b.png

相近者相尔也而平正之
注尔亦近也俱是物也使恶者远善善自相近郑司
农云谓若珠玉之属俱名为珠玉而贾或百万或数
万别异令相远使贾人不得杂乱以欺人训相尔相
远疑谓列肆盖粗盬者与粗盬者为列精良者与精
良者为列不得以名相殽也
敛其总布掌其戒禁
卷七 第 41a 页 WYG0100-0707c.png

疏此肆长各主一肆故罚其无肆立持之布上廛
人掌依行肆者不得为无肆立持故后郑破从租
𥡥之𥡥训胥师贾师掌禁伪除诈之事司暴司稽
掌刑罚禁暴之事肆长掌陈肆辨物之事胥则胥
师之役也肆长亦贾师之属也司稽则司暴之贰
也胥师掌禁伪除诈而亦兼刑罚之事贾师掌禁
伪除诈而实主辨物之事此皆职事相因贾师掌
卷七 第 41b 页 WYG0100-0707d.png

下有群贾二肆则一人稽于经而无之肆长各掌
一肆而云敛其总布则总布每肆皆有之廛人所
敛者质布罚布是犯市法者之泉廛布是市地之
税总布盖货物之征谓之总者总总然聚意絘布
古或作次盖吏所治舍人置货物于中则有税及
得市遗物三日而举者是为絘布耳胥师以下至
肆长依序官以大小为先后不以事为序也
卷七 第 42a 页 WYG0100-0708a.png

其贾买之物楬而书之以待不时而买者买者各从其
抵都鄙从其主国人郊人从其有司然后予之(楬音竭/抵音帝)
(广韵音邸/都礼反)
注郑司农云物楬而书之书其贾也抵故贾也主别
治大夫也然后予之为封符信然后予之玄谓抵实
柢字柢本也本谓所属吏主有司是也
疏征布即廛人絘布已下之布云主别治大夫者
卷七 第 42b 页 WYG0100-0708b.png

费宰公山弗扰之辈训抵谓本其姓氏里居在都
鄙人则问其属何主在郊在国之人则问是属何
乡官
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无过三月
疏祭祀丧纪事大故赊与民不取利
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国服为之息
注有司其所属吏也与之别其贷民之物定其贾以
卷七 第 43a 页 WYG0100-0708c.png

国事受园廛之田而贷万泉者期出息五百
疏贷举物生利与上文不同有司兼都鄙主凡言
服者服事为名民之服事惟有出税载师云二十
而一已下是也受园廛而贷万泉者期出息五百
计当二十取一也近郊远郊已下可推
凡国事之财用取具焉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馀
注纳入也入馀于职币训家君子曰凡国之财用取
卷七 第 43b 页 WYG0100-0708d.png

国用入谓市之征布及取息买者不须主及有司亲
来但言其所属何氏贷者则须与其有司辨而授之
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键其展反广韵音件/其辇切司农音蹇)
注郑司农云键读为蹇管谓籥也键为牡
疏此王城十二门籥以启门键以闭门训凡锁入
者谓之键容者谓之闭辟者谓之籥
几出入不物者正其货贿凡财物犯禁者举之
卷七 第 44a 页 WYG0100-0709a.png

读为征征税也训犯禁即司市伪饰之禁
以其财养死政之老与其孤
注财所谓门关之委积也死政之老死国事者之父
母也孤其子
祭祀之牛牲系焉监门养之
注监门门徒
疏若祭天地宗庙则使充人系于牢刍之三月若
卷七 第 44b 页 WYG0100-0709b.png

凡岁时之门受其馀
注受祭门之馀
疏岁时之门谓四时祭门若月令秋祭门是祭庙
门此国门除时祭外仍有为水祈祷故春秋大水
有用牲于门之事
凡四方之宾客造焉则以告
注告告于王而止客以俟逆
卷七 第 45a 页 WYG0100-0709c.png

国门门人告王王得告皆遣人往迎
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
注货节谓商本所发司市之玺节也自外来者则按
其节而书其货之多少通之国门国门通之司市自
内出者司市为之玺节通之国门国门通之关门参
相联以检猾商
疏案其节而书货之多少者谓过所文书若下文
卷七 第 45b 页 WYG0100-0709d.png

过
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
注征廛者货贿之税与所止邸舍也关下亦有邸客
舍其出布如市之廛
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
注不出于关谓从私道出辟税者则没其财而挞其
人
卷七 第 46a 页 WYG0100-0710a.png

注商或取货于民间无玺节者至关关为之玺节及
传出之其有玺节亦为之传传如今移过所文书
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犹几(札侧八反/又音截)
注凶谓凶年饥荒札谓疾疫死亡越人谓死为札
疏上司门不言无征故于关并言也
凡四方之宾客叩关则为之告(叩音叩玉篇或作扣/广韵音苟古厚切)
注谓朝聘者也叩关犹谒关人也
卷七 第 46b 页 WYG0100-0710b.png

注有送令谓奉贡献及文书以常事往来环人之职
所送迎通宾客至关则为之节与传以通之
疏外之送令谓从侯国而入内之送令谓从王国
而出训外内送令已自有节故环人送迎宾客亦
有路节但过关则司关又换节与之
周礼纂训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