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6a 页

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宋左街天寿寺通慧大师
赐紫沙门赞宁等奉 敕撰

**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 唐朔方龙兴寺辩才传

释辩才。姓李氏。襄阳人也。母氏妊之倏恶
荤血。冥然一食虚淡终辰。及其诞弥异香
盈室。宗党怪焉。七岁依岘山寂禅师出家。
厥长者明记每受经法必以等身为限。字
不重问义不再思。师甚器之。年十六遂削
发隶本州大云寺。次乃周游列郡登陟名
山。就荆州玉泉寺纳具戒。闻长安安国寺
怀威律师报恩寺义颁律师法门具瞻师资表
率。遂伏膺请业。有疑必决。无义不通。厕
于二宗推为上首。天宝十四载。玄宗以北
方人也。禀刚气多讹风。列刹之中馀习骑
射有教无类。何可止息。诏以才为教诫。临
坛度人。至德初肃宗即位。是邦也宰臣杜
鸿渐奏才住龙兴寺。诏加朔方管内教授大
德俾其训励。革猃狁之风。循毗尼之道。复
命为国建法华道场。及驾回既复两京。累
降玺书。末涂尤于大乘顿教留心。永泰二
年贼臣仆固怀恩。外招诱蕃戎内赑金革
才劝勉毳裘不诛华族。大历三载追入充
章信寺大德。时府帅虢国常公素仰才名。
与护戎任公时亲道论。十三年冬现身有
疾。至暮冬八日。垂诫门徒已。安坐绳床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6b 页 T50-0806.png
默然归灭。春秋五十六。越已未岁二月迁神
于寺内西北隅。先是有邑子石颙从役于
城上。其夜未渠闻管弦之声自西至。乃天
乐也。异香从空散下。则生净方之兆也。才
自长安而旋于塞上。既受虢公知遇。大
营福业成此精庐。皆才之敦劝矣敕谥大
师曰能觉。仍赐紫衣一副。追远之荣声闻
塞外。天复中廷尉评王儋为碑颂德云。

*** 唐京师章信寺道澄传

释道澄。姓梁氏。京兆人也。父涉中书舍人。生
而奇表辄恶荤肴。出家如归无所顾恋。忽
遇禅僧摩顶。与立名曰道澄。瓶锡常随冥
合律范。号律沙弥也。受具之后习听南山
律于诸学处。微其玷缺。然性都率略住寺不
恒。或奉恩庄严草堂等寺。所到便居护生为
切。建中二年坐夏于云阳山。有虎哮吼入
其门。澄徐语之。其虎摇尾襵耳而退。徙居
章信寺。或问其故。澄曰。出家者可滞一方
乎西域三时分房俾无贪著。观门易立矣。
不然者岂通方广恕乎。贞元二年二月八日。
帝于寺受菩萨戒。京甸倾瞻赐赍隆洽。所
受而回施二田矣。五年帝幸其寺问澄修
心法门。又敕为妃主嫔御受菩萨戒。十六
年四月。敕赐号曰大圆。十九年九月十八
日。终于此寺焉。

*** 唐钟陵龙兴寺清彻传

释清彻。未知何许人也。周游律肆密护根
门。即无常师唯善是与。初于吴苑开元寺
北院道恒律师亲乎阃奥深该理致。而钟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6c 页 T50-0806.png
华望无不推称。宪宗元和八年癸巳中。约
志著记二十卷。亦鸠聚诸家要当之说。解
南山钞号集义焉。或云后堂。至十年毕
简。今豫章武昌晋陵讲士多行此义。尝览
此记。繁广是宗。彻未知其终。

系曰。彻公言行无乃太简乎。通曰。繁略有据
名实录也。昔太史公可弗欲广三五之世
事耶。盖唐虞之前史氏淳略。后世何述焉。今
不遂富赡职由此也。又与弗来赴告不书
同也。诸有繁略不均。必袪诮让焉。

*** 唐抚州景云寺上恒传

释上恒。姓饶氏。临川南城人也。童而有知。
志学之年发心舍家。从母党在空门而求
摄受。教诵佛典日计千言。壮齿从南岳大
圆大师纳戒。而听涉精苦。大历中不去父
母之邦。请隶于景云寺修习无亏亟淹年
序。南山事钞讲贯尤专。贞元初徙居豫章龙
兴寺。与庐阜法真天台灵祐荆门法裔兴果
神凑建昌慧琎游也。埙篪合韵水乳相资。法
付王臣。故与姜相国公辅颜鲁公真卿杨凭
韦丹四君友善。提振禁防。故讲四分律。而
迁善灭罪者无央数众。坐甘露坛二十许
年。十有八会。救拔群生。剡浮东震男女得度
者一万五千馀人。元和十年微云乖悆。十月
己亥化于庐山东林寺归全身于南冈石坟。
住世七十七年。安居五十五夏。门人等树松
柏。太原白居易为石塔铭云。

*** 唐钱塘永福寺慧琳传

释慧琳。字抱玉。俗姓柯。新安人也。丱龄受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7a 页 T50-0807.png
业于灵隐西峰为金和尚弟子。所传法要断
无重问。大历初受具足戒于灵山会。习学
三教一领无遗。不乐声华止好泉石。一
入天眼二十馀年。天眼即天目也。其山高三
千丈周围三百里。与天柱庐阜等相俦匹。上
有二湖。谓为左右目。登涉艰阻数日乃到
巅。顶多蛟龙。池潭三所。最上池人不可近。
气臭逆人不可久视。或说山神作白鹿形。
每五月与震泽龙会必暴风雨焉。琳居此
率多妖异。而心不挠。元和丁亥。太守礼部
员外城南杜。陟请出永福寺登坛。至己
丑岁春刺史兵部郎中裴常棣。召临天竺
寺坛。度人毕归寺。讲训生徒向二十载。郡
守左司郎中陆则。刑部侍郎杨凭。给事中卢
元辅。中书舍人白居易。太府卿李幼公。刑部
郎中崔鄯。刑部郎中路异。相继九邦伯皆以
公退至院致礼。稽问佛法宗意染指性相。
此诸名公。簪组上流辞学高度。或号毗昙孔
子。或名胜力菩萨。非琳何以感动哉。太和
六年四月二十五日示灭享寿八十有三。法
腊六十四。以其年五月十二日葬于今永安
寺西山之阳码碯坡之左。石塔岿然存矣。

*** 唐江州兴果寺神凑传

释神凑。姓成氏。京兆蓝田人也。生而奇秀。丱
角出尘远慕戒律。祈南岳希操师受具。复
参钟陵大寂禅师。然则志在楞严经。行在
四分律。其他诸教馀力则通。大历八年制悬
经论律三科。策试天下出家者。中等第方
度。凑应是选。诏配九江兴果精舍。后从僧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7b 页 T50-0807.png
望移居东林寺。即雁门贾远之旧道场也。
有甘露戒坛白莲池在焉。既居是嗣兴佛
事。虽经论资神。终研律成务。凑羸瘠视之
颓然。州将门人医疗而不愿进药。元和十
二年九月遘疾。二十六日俨然坐终于寺。十
月十九日门人奉全身窆于寺西道北祔
雁门坟左。若僧诠葬近郭文之墓也。春秋
七十四。夏腊五十一。凑以精进心脂不退
轮。以勇健力挝无畏鼓。故登坛秉法垂三
十年一盂而食一榻而居。衣缝枲麻坐荐
[葶-丁+呆]秸。由兹檀施臻集于躬即回入常住无
尽财中与众共之。每夜捧炉秉烛行道礼
佛。徇十二时少有废阙。如是经四十五
载。生常遇白乐天为典午于郡相善。及终
悲悼作塔铭云。本结菩提香火社。共嫌烦
恼电泡身。不须惆怅随师去。先请西方作
主人。

*** 唐京兆圣寿寺慧灵传

释慧灵。未详何许人也。幼脱尘机勤从诵
习。及当应法戒品方圆。锐意毗尼探颐持
犯。以行副解心口相符。由是讲训名望翕
如也。人皆奉畏神明如也。大中七年宣宗幸
庄严寺礼佛牙。登大塔宣问耆年。乃赐紫
衣。其年六月敕补灵为新寺上座矣。帝望
寺西北废总持寺。乃下敕曰。朕以政闲赏
景幸于庄严。其寺复殿重廊连甍比栋幽房
秘宇窈窕疏通。密竹翠松垂阴擢秀。行而迷
道。天下梵宫。高明寡匹。当建之时。以京城
西昆明池势微下。乃建木浮图高三百尺。藩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7c 页 T50-0807.png
邸之时游此伽蓝睹斯胜事。其总持寺大业
中立规制。与庄严寺正同。今容像则毁忍
草随荒。香径芜侵尚存基址。其寺宜许重
建以副予心。三月十一日。令三教首座辩章
勾当修寺。及毕工推灵为纲任。崇圣寺赐
紫睿川充寺主。福寿寺临坛大德赐紫玄畅
充都维那。灵居寺职。清众咸序帝所钦重
寺中常贡梨华蜜。其色白其味愈常蜡房所
取者。灵居新寺终矣。究其灵公如曾预代
宗永泰中参译證义。则可年百奇岁矣。如不
见不空良贲。乃春秋夏腊无理知焉。

*** 唐吴郡破山寺常达传

释常达。字文举。俗姓顾。海隅人也。发迹何
阳大福山。游学江淮诸胜寺。达允迪中和
克完戒法。专讲南山律钞。后求涅槃圆音
法华止观。复通阴符老庄百家之书。其馀分
时之学尽二王之笔迹。后随方参禅诣于
宗极。俄属武宗灭法。叹曰。我生不辰不自
我后。由是寝默山栖。委裘遁世而无闷焉。
宣宗重建法幢荐兴精舍。合境民人皆达之
化导。故太守韦曙特加崇重。身不衣缯纩。
室唯蒙薜萝。四众知归诸方慕化。其洁白
鹤鹭如也。咸通十二年合郭。僧民请绍四众
教诲。或游遨坰牧。或啸傲海壖。不出林麓
动经数载。虽贵士单车诣门。莫得而见于
七五言诗追用元和之体。著青山履道歌。
播人唇吻。忽于自恣明辰鸠众于长廊。合
掌遂申长别。辞甚刚正。因卧疾不起。绝食
七日而逝。实咸通十五年九月十六日也。春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8a 页 T50-0808.png
秋七十四。僧腊五十一门人会清传郎奉灵
柩殡于寺之东南三百步。后年即坟起塔。
颖川陈言撰塔铭。邑大夫汝南周思辑为檀
信。乾符四年立碑焉。

*** 唐越州开元寺丹甫传

释丹甫者。不知何许人也。性多警达。言必
刚直。讲授唯勤执持雅正。会稽风土律范渊
府也。甫之唱导从之者。若玄金之就[石*慈]石
焉。本习业于亘文律师法集。文即省躬之游
夏也。甫即躬之嗣孙。顺正命章斡通秘赜。
越自昙一玄俨之后。罕能追蹑。甫之声尘
迈于前烈。然尔时允文匠手相部风行。甫介
于大律之间行事之时。草从风偃焉。咸通末
出门生智章等传讲。今亦法嗣存焉。或闻
著手记。寻且未获。吁惜哉。

*** 唐吴郡嘉禾灵光寺法相传

释法相。姓俞氏。吴长水人也。天宝中诞育为
婴儿。卓异。七岁投师受经法。三浃旬诵通
法华全部。弱冠往长安安国寺得满足戒。
即人历中也。便于上京习毗尼道。诸部同
异无不该综。涉十一载蔚成其业。传法东
归。请学者如林。吴郡太守奏。于开元寺置
戒坛。相预临坛之选。寻充依止。兼众推为
寺纲管。恒施二众归戒。行佩漉囊器不畜
长每有鸟栖于座侧。驰斥不去。会昌元年
二月十日午时三刻。告弟子清浚清高。吾当
灭矣。俨然累足右胁而逝。时众昼闻管弦
清亮。乃天乐也夕睹异光。春秋八十九。僧腊
六十九。四月迁塔于来苏乡之原。白塔是也。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8b 页 T50-0808.png
后弟子率义州刺史曹信大理司直吴方重
修塔。发之见相遗骨若铜色。舌相不坏若
芙蓉焉。齿全四十二。香汤沐之重葬盖。景
福二年癸丑岁五月二十二日也。高弟子公
静。静弟子行蕴。蕴弟子仁表。表弟子玄杲。杲
本清白之僧也。同鸿启重修灵光一寺。为
兵革残毁之后也。杲公启公后偕隐天台
习禅观。相次终于山。焚之皆获舍利焉。

*** 唐天台山国清寺文举传

释文举。姓张氏。婺州东阳人也。年甫至学
遂投师请法。十九落䰂始堕息慈。贞元三
年敕度得戒。后十五年间以四分律为学。
时术之昼夜翘勤遂登讲训。次通法华经疏
义。得智者之膏腴焉。举身量六尺馀。其形
如山其貌如玉。静若止水动如浮云。目不
回视口无戏言。四威仪中无非律范。丹丘
二众仰为绳准。其奔走他方听受者。与佛窟
则公禅道并驱而相高也。寻敕为国清寺大
德。先是智者大师答隋炀帝问立七日金
光明道场。每年九月遐迩征镇侯伯差人送
供。事既无碍。黑白二众无远不届。人才填
委饮食阙焉。典座僧患之。大和中主事僧清
蕴。咨谋于举置寺庄田十二顷。自此光明
会不闻告乏。举之功欤。以会昌二年五月
化去。门人幼清立塔于寺之西峰。春秋八十
三。僧夏五十五。韩又为碑颂德也。

*** 唐会稽开元寺允文传

释允文。字执经。姓朱氏。今秀州嘉禾人也。权
舆九岁厥父云亡。然理命舍文奉佛。师授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8c 页 T50-0808.png
维摩法华二经。敏速之性再稔皆通。高达之
士谓之重理耳。或戏问文曰。尔出家之后
拟营何事业乎。率然对曰。当陟莲华台而
作师子吼。或诃诮之曰。耆宿前敢尔。或曰。
志欲得大此子将来未易测也。至十六岁
削顶周罗披安陀会相。次裹足西上投嵩
山临坛大德远和尚边获无作法。时年二十
三矣。是夏即就中京攻相部律宗并中观
论。补衣分卫寒燠四周。既扣义门必入师
室。玄枢律范尤见精微。大和五年为思定
省忽叹归欤。既返故乡淹时寝疾。未遑讲
唱。后闻钱塘天竺寺讲大涅槃经蔚为胜
集。文往学焉。星岁未周锋芒且露。开成元年
因游台峤。止息越之嘉祥寺。众藉清芬甄。
命敷其经律。文戢约听徒颇为严毅。常训
之曰。夫苾刍行非家法具足别解脱律仪众
同分是其自性。于其形色精进故。怖畏故。
防守故。如是方疾得道果矣。不然则弟子
既堕师道徒施。闻其警策有涕泗交横悛
心革行思过半矣。会昌三年移居静林寺。
专以涅槃宣导。属乎武宗澄汰。例被搜扬。
昼披缝掖之衣。夜著缦条之服。罔亏僧行。
唯逭俗讥。大中伊始。复振空门。重整法仪。
乃隶名开元寺三十人数。七年寺之耆旧命
讲律乘。乾符三年丙申秋。罢讲览藏经。以
中和二年壬寅六月二十九日微疾作而长逝。
享龄七十有八。法腊五十五。其年七月十二
日葬于石奇山之阳。遗言不许封树也。初
文讲演升座学徒畏惮。暗呜之际人皆披靡。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9a 页 T50-0809.png
乃戒威德之若是。于嘉祥静林今大善三寺。
讲相疏二十七座。大经二十五座。其为人
也貌古而脩长。锐顶而皯黑。执持密致振鹭
在庭。未足方其洁也。然亦猎涉儒墨慕
白傅自作志。预著方坟铭藏于箧笥。门人
怀益因寻阅文籍。见而悲咽。遂从先师之
志建小塔焉。后门人怀肃思寂。命名德虚
受增加后序。赞宁登会稽曾礼文真相。见
法孙可翔苦节进修叶杜多之行。故熟其事
迹也。

*** 梁京兆西明寺慧则传(元表)

释慧则。姓糜氏。吴郡昆山人也。九岁博游才
义总玩儒经。善种发萌条然厌俗。以大中
七年就京西明寺出家。勤知讽诵皆如曾
习。九年于本寺承恩得度。十四年栖法宝大
师法席覆讲。当年敕补备员大德。咸通三年
就崇圣寺讲俱舍论并丧服仪出三界图一
卷。七年于祖院代畅师讲。十五年敕署临
坛正员。广明元年巢寇犯阙。关中俶扰。出
华州下邽避乱。中和二年至淮南。高公骈
召于法云寺。讲罢还吴。刺史杨公苦留。却
游天台山国清寺挂锡。乾宁元年至明州
育王寺。撰塔记一卷出集要记十二卷。武肃
王钱氏命于越州临坛。以开平二年八月
八日示疾坐亡。受生七十四。法腊五十四。
窆于鄮山之冈。八戒弟子刺史黄晟营塔。
则生常不好许直。以撝谦推人为上。除
讲贯外轮诵经咒。自法华已降可三四十
本。以资口业。览大藏教两遍。讲钞七十遍。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9b 页 T50-0809.png
俱舍丧仪论语各数遍。清苦执持近苦罕有。
入室弟子希觉最露锋颖焉。又元表者。贞谅
之士也。言多峭直好品藻人事。而高义解
从习毗尼。兼勤外学。书史方术无不该览。
早预京师西明寺法宝大师讲肆。迨广明中
神都版荡。遂出江表。居越州大善寺。讲南
山律钞。诸郡学人无不趋集。表义理纵横
善其谈说。每挥尘柄听者忘疲。号鉴水
阇黎。著义记五卷。亦号鉴水。出门人清福
冠其首焉。

*** 梁苏州破山兴福寺彦称传(寿阇黎)

释彦称。姓龚氏。吴郡常熟人也。揭厉戒津
锱铢尘务。勤求师范唯善是从。末扣击继
宗记主得其户牗。乃于本生地讲导。同好
鸠聚律风孔扇。号为毗尼窟宅焉。先是海
隅巫咸氏之遗壤。招真治之。旧墟古寺周围
不全垝垣而已。尝一夜有虎中猎人箭。伏
于寺阁哮吼不止。称悯之。忙系鞋秉炬下
阁言欲拔之。弟子辈扶遏且止者三四。伺
其更阑各睡。乃自持炬就拔其箭。虎耽耳
舐矢镞血。顾称而瞑目焉。质明猎师朱德就
寺寻虎。称告示其箭。朱德悛心罢猎焉。
武肃王钱氏知重。每设冥斋召行持明法。
时覆肩衣自肱而堕还自塔上。或见鬼物随
侍焉。所谓道德盛则鬼神助也。以贞明六年
六月终于山房。年九十九岁云。次寿阇黎者
淮浦左右贞谅不群。防护正念时少双偶。
传南山律钞。极成不看他面。唐季杨氏。奄
有广陵。频召供施。四远崇重食唯正命。不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09c 页 T50-0809.png
畜盈长户不施关。及临坛度弟子。正秉
羯磨。未周三法。忽尔坐亡于覆釜之畔。闻
见惊叹欤。

*** 后唐天台山福田寺从礼传

释从礼。襄阳人也。善事父母颇扬乡里之
誉。迨丧偏亲乃果决舍家。于时年已壮矣。
及登具足请师传授戒文。念性殊乖卒难
舍本。往往睡魔相挠。礼忿其昏浊作铁锥
刺额兼掌。由是流血。直逾半稔。方遂诵
通。自尔精持律范。造次颠沛必于是。以梁
乾化中游天台。乃挂锡于平田精舍。后推
为寺之上座。持重安详喜愠不形于色。唯
行慈忍。恒示众曰。波罗提木叉是我大师。
须知出家非戒则若猿𤣓之脱锁焉。每所
行持切于布萨诫众令护惜浮囊。时夏亢
阳。主事僧来告将营罗汉斋。奈何园蔬
枯悴。请阇黎为祈祷。礼曰。但焚香于真君
堂。真君者周灵王太子。久闻仙去以仙官受
任。为桐柏真人右弼。王领五岳司侍帝晨。
王子乔来治此山。是故天台山僧坊道观。皆
塑右弼形像。荐以香果而已自此俗间号
为山王土地非也。时主事向仙祠而咒曰。
上座要雨以滋枯悴。至夜云起雨霏三日而
止。又僧厨阙用水槽栈。而山上有赤树中
为材。来白礼。礼曰。某向真君道去但庀
徒。具器以伺之。无何大风卒起曳什其
树。取用足焉。其感动鬼神率多此类。两浙
武肃王钱氏闻之。召入州府建金光明道
场。檀施优渥。回施众僧身唯一布纳。通夜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10a 页 T50-0810.png
不寐一食常坐。且无盈长。同光三年乙酉岁
冬十一月入灭。春秋七十九。僧腊五十二。火
葬收舍利。立塔存焉。

*** 后唐杭州真身宝塔寺景霄传

释景霄。俗姓徐氏。丹丘人也。初之听涉在表
公门。后慕守言阇黎义集敷演于丹丘。执性
严毅寡与人交。狷急自持。多事凌轥形器
恶弱。后纳请往金华东白山奖训初学。时
有江西徽猷律匠。出义记曰龟鉴录多学
彭亨领徒到霄寺。正值讲次。当持犯篇再
三叹赏。自此声溢价高。每晨滴茶一旦化
为乳焉。著记二十卷号简正。言以思择
力故。去邪说而简取正义也。武肃王钱氏。
召于临安故乡宰任竹林寺。未几命赴北
塔寺临坛。天成二年也。次命住南真身宝
塔寺终焉。迁葬于大慈山坞。以本受师号
塔曰清凉是欤。

*** 后唐东京相国寺贞峻传

释贞峻。姓张氏。郑州新郑人也。唐张果先生
之裔孙。今荣阳有张果里。其坟楸槚存焉。峻
风度宽裕髫龄不弄。年十四忽超然离俗。人
莫我知。虽二亲褰衣昆弟截路。终弗能沮
之。乃投相国寺归正律师出家。神机骏发
乍观可惊。虽背碑覆棋彼不足多也。未几
讽彻净名仁王诸经。计数万言。时同侪戏之
曰。汝是有脚经笥也。峻辞让斯题恭逊而
已。及削染为僧形。即听俱舍论。随讲诵颂
八品计六百行。至十八升论座。年满于嵩
山会善寺戒坛院纳法。因栖封禅寺。今号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10b 页 T50-0810.png
开宝律院。学新章律疏。二十三策名讲授。
长宿积奇。当大顺二年灾相国寺。重楼三
门七宝佛殿。排云宝阁文殊殿里廊。计四百
馀间都为煨烬。时寺众惶惶莫知投迹。或
曰。如请得峻归寺寺可成矣。乃相率往
今开宝。坚请峻归充本寺上座。前后数年
重新廊庑。殿宇增华。又请为新章宗主。复
开律讲僧尼弟子日有五十馀人。执疏听
采。峻之律行冰雪相高。署无裸意寒止袷
衣。食惟知量清约太过。乾化元年临坛秉
法。及梁朝革命。所度僧尼计三千馀人。以
同光二年夏四月十二日微疾而终。春秋七
十八。法腊五十八。葬于寺庄。袝慧云禅师
塔焉。

*** 汉钱塘千佛寺希觉传

释希觉。字顺之。姓商氏。世居晋陵。觉生于
溧阳。家系儒墨。属唐季丧乱累被剽略。自
尔贫窭尝佣书于给事中罗隐家。偶问名
居。隐曰。毗陵商家儿何至于此。叹息再三。
多与顾直劝归乡修学。至年二十五叹
曰。时不我与。或服晚乘轩。皆一期尔。忽求
出家于温州开元寺。文德元年也。龙纪中受
戒。续揣摩律部。禀教于西明寺慧则律师.
时在天台山也。则乃法宝大师之高足。广明
中关中丧乱。避地江表。觉始窥其墙。终见
室家瑰富。以则出集要记解南山钞。不称
所怀何耶古德妄相穿凿各竞师门。流宕忘
返。觉遂著记。广之曰增晖录。盖取曹植
云。萤烛末光增晖日月。谦言增晖集要之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10c 页 T50-0810.png
日月也。二十卷成部。浙之东西盛行斯录。
暨乎则公长往。乃讲训于永嘉。武肃王钱氏
季弟铧牧是郡。深礼重焉。寻为愚僧所诬
塑。释而不问。徙于杭大钱寺。文穆王造千
佛伽蓝。召为寺主。借紫私署曰文光大师
焉。四方学者骋骛而臻。觉外学偏多长有易
道。著会释记二十卷。解易至上下系及末
文甚备。常为人敷演此经。付授于都僧正
赞宁。及乎老病乞解见任僧职。既遂所怀。
唯啸傲山房以吟咏为乐。年八十一。然犹
抄书籍异本。曾无告倦。未终之前。舍衣
物作现前僧得施。复普饭一城僧。自此困
惫每睡见有一人。纯衣紫服。肌肤软弱。如
绵纩焉。意似相伴。才欲召弟子将至。此
人舒徐下床。后还如故亲向。赞宁说此。某
知是天人耳。嘱托言毕而绝。享年八十五。
生常所著拟江东谗书五卷。杂诗赋十五卷。
注林鼎金陵怀古百韵诗杂体四十章。觉之
执持未尝弛放。勤于讲训切于进修。学则
弥老而不休。官则奉身而知退。可谓高尚
其事名节俱全。长者之风蔼然如在所居。
号释氏西斋。慕吴兢之蕴积编简焉。

*** 周东京相国寺澄楚传

释澄楚。姓宗氏。不知何许人也。爰祖暨考。
偕贲丘园高蹈不仕。母赵氏妊楚也。忽畏
膻臊之臭。及乎诞生之夕。光烂充室邻落咸
惊。洎当七岁亲党携之入寺。见佛像辄
嗟叹而作礼。归家问父曰。唯佛独尔馀者如
何。父曰。蠢动皆佛何况人矣。楚曰。儿愿学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11a 页 T50-0811.png
佛聊报二亲劬劳。其父默而许旃。至十岁
于相国寺礼智明为师。未几有童子聚
戏而招诱之。楚曰汝何愚騃好嬉戏耶。且
雪山善财亦童子。还如是否。旁有闻者奇
之曰。子异日成法门伟器必矣。受具已来
习新章律部。独能辄入毗奈耶窟穴。然其
击难酬答露牙伸爪。时号律虎焉。王公大
人请益者日且众矣。晋高祖闻而钦仰。诏入
内道场赐紫袈裟。寻署大师号真法焉。自
此皇宫妃主有慕法者求出家。命楚落发
度戒。表里冰霜更无他物。命为新章律宗
主焉。以显德六年十月十一日无疾而终。
首北面西示佛涅槃相也。俗龄七十一。僧夏
五十。始末临坛度僧尼八千馀人。门人慧照
等。依西域法焚之。得碎身分构砖塔缄
藏之。左街首座悟皎作舍利塔记焉。

系曰。楚师明律时号宗主者何。通曰。律有
三宗。砺素宣是欤。宗各有主故云也。观夫是
名也岂无稽古乎。通曰。宗主二字出阿含
经也。论曰。原夫人有人法禁戒威仪是也。
天有天法光洁静虑是也。我佛利见据于大
千。化境斯宽法门必众。举其会要不过戒
也。定也慧也。此三为路。出其生死之乡。专
一为门通其涅槃之域。若乃资乎急用在
乎毗尼。毗尼防闲三业。三业皆净六尘自袪。
圣贤践修何莫由斯道也。故论云。生死流
转者。三缚缚心。心难解脱。当知此唯善说
法律能令解脱。非由恶说。因是而窥。禁律
乃度世之检括也。且夫菩萨戒净则彰离垢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11b 页 T50-0811.png
之名。辟支戒完则引无师之智。声闻戒足时
俱解脱而可期。内众戒坚招感人天之不坠。
由是观之。戒法之时大矣哉。自所推能从
言索理。则毗尼也。木叉也。因则声教律焉。
果则别解脱焉。直以时论三世诸佛咸同制
也。横从界说十方净刹悉共行之。所以优波
离过去七佛咸以戒律嘱累之。论云。戒如
捉贼。善擒制也。定如缚贼。用机械也。慧
如杀贼。清道路也。以此成功立效。克取
究尽三菩提者。决达清静之域也。戒律之
功。功无与比。矧以此法在师而不在资。唯
闻佛制。行内而不通外。无许俗传。故曰。
曲授秘方。赐诸内众。事有悬合物宜象求。
在乎家人严君设训。家人嗃嗃同佛制教
焉。妇子嘻嘻同佛听门矣。一听一制见其猛
以济宽。一阴一阳见其开物成务。夫如是知
戒律是佛之家法明矣。大则三聚感三身于
果中。小则形俱持尽形于因地。受既如是。
随则若何。有威仪焉。有细行焉。为有顺
违乃生持犯。由是繁广因事制宜。及佛泥
丸集成律藏初唯水乳相合一家之业无
殊。后则参辰各墟。五部之分不类。梦氎之
占徵矣。宗轮之论作焉。剡浮树高分影犹归
于月窟。阿耨池溢下流。须到于孟津。迨夫
大教东传梵书西至。甘露本天人之食。汉土
争尝。金乌还海上之飞东方旧识。除经已译
问律何传。起后汉灵帝建宁三年。初翻义决
律。次有比丘诸禁律至。即曹魏法时三藏游
于许洛。睹魏土僧无律范。于嘉平中译羯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11c 页 T50-0811.png
磨僧祇戒本。此乃此方戒律之始也。自尔萨
婆多律先化关中。五分僧祇风行雨施。迦叶
遗部戒本独来。婆粗富罗闻名而已。况乎僧
祇部者。法显赍归诸师判注云。是根本大众
所传。非是百载五宗也。今著传家疑其未
可何耶。所览僧祇现本止三十卷。文因有
数疑。一本小而末大(谓诸部文多僧祇卷略)二中不含
五部意。三不应大集悬记也。或曰。此略本
传此方。犹法华华严等经钜万亿颂中略出
一分也僧祇亦尔。又说昙无德律译有重单。
准僧传止觉明口诵也。若据律序有支法
领重译之文焉。如此古今相竞且无指归。
以义交徵其辞必息。寻律文本即知异同。
如众学戒初题云。尸叉罽赖尼如破伊兰
叶。言此是觉明本也。如言式叉迦罗尼如
破伊罗叶。即是支法领本也。又一本三十
卷。一本六十卷。谓纸墨分开不定非也。分
三十为六十。不其太相悬谬矣。若斯二译
皂白已分。复次元魏已前。诸受戒者用四分
羯磨纳戒。及乎行事即依诸律为随何
异乎执左氏经本专循公羊之传文也。至
魏孝。文世。有法聪律匠。于北台山始手披
口释。道覆律师随听抄记。遂成义疏。权舆既
尔。肯构繁乎。天轮而只候中星。大鼎而唯
提附耳。邺中法砺唐世怀素。新旧两名各擅
其美。砺乃成实有部受体双陈。素唯寻祖
萨婆开宗独步。其有终南上士澄照大师。
肸蚃三生逡巡千里。交接天人之际。优游
果證之中。知无不为。绳愆纠谬。以护持教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12a 页 T50-0812.png
法为己任者。实一代之伟人焉。是以天下
言行事者。以南山为司南矣。丁乎大历
新旧疏家互相短长。敕集三宗律师重加定
夺。时如净为宗主判定二家。当建中中始
言楷正。号佥定疏是也。至今东京三宗并
盛。至于秉法出没不伦。殊涂同归。师资尚
异。至若成公演化灵崿敷扬。不离三辅之
间。俱僝百工之巧。文纲道岸自北徂南。发
正辅篇从微至著。道流吴会实赖伊人。净
公作评家之师。源尚致感通之瑞。或抗表
论没官之物。或成图證结界之非。或杰立
一方。或才雄七众。述锋芒之义记。出豕
亥之疑文。或𣂊帖纷拿。或整齐龃龉。若匪
乘时之哲。便应逸气之英。不令像运之中
微降年唯永。终使寿星之下照法命唯长。道
假人扬其在兹矣。近以提河水味转不如
前。座像尘埋仍观更没。大小乘之交恶。上中
下之相凌。活寄四邪行违七聚。威仪既缺
生善全亏。谓律为不急之文。放僧落自由
之地。马令脱辔象阙施钩。不习律仪难
调象马。遂令教法日见凌夷。短则行果微
亡。折则年龄减少。合夫洪范中凶短折也。
又曰。慈父多败。子脱或翻恶归善。变犯成
持。或众主之劝修。或名师之训导。假王臣之
外护。必法教之中兴。如是则同五福中之一
寿五考终命欤。又曰。严家无格虏。故云。毗
尼是正法之寿命焉此科所班乃是鍊金液
转还丹之手。劝人服之。使其近添其寿
远则升仙。故我世尊凡制一戒获其十利功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第 812b 页 T50-0812.png
德。意在令正法久住耳。
宋高僧传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