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載記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前车既覆而后车不改
辙也今天下百姓尚少而诸王已多其宠遇过厚者臣
愚虑之非特恃恩骄矜也昔魏武帝宠陈思王 文帝即
位
防守禁闭同狱囚焉何则先帝加恩太多故嗣主疑
而畏之也此武帝宠陈思王适所以苦之也且帝子身
食大国何患不富 (第 25a 页)
辙也今天下百姓尚少而诸王已多其宠遇过厚者臣
愚虑之非特恃恩骄矜也昔魏武帝宠陈思王 文帝即
位
而畏之也此武帝宠陈思王适所以苦之也且帝子身
食大国何患不富 (第 25a 页)
孙权取荆州 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
魏王曹操薨子丕袭位 (第 64b 页)
二月丁
未朔日 有食之 (第 64b 页)
三月 (第 64b 页)
改元延康冬十月乙卯 皇帝逊位魏
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
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 …… (第 64b 页)
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谥孝献皇帝 八月壬申 以汉天
子礼仪葬于禅陵置园邑令丞太子早卒孙康立五十
一年晋太康六年薨子瑾立四年太康十年薨子 (第 65a 页)
秋 立
二十年永嘉中为胡贼所杀国除
献帝初平四年兴平二年 (第 65a 页)
建安二十五年 即位三
十一年
右东汉自光武至献帝十二帝通更始二年合
一百九十七年又按前后汉起高祖尽 (第 65a 页)
二月丁
未朔日 有食之 (第 64b 页)
三月 (第 64b 页)
改元延康冬十月乙卯 皇帝逊位魏
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
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 …… (第 64b 页)
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谥孝献皇帝 八月壬申 以汉天
子礼仪葬于禅陵置园邑令丞太子早卒孙康立五十
一年晋太康六年薨子瑾立四年太康十年薨子 (第 65a 页)
秋 立
二十年永嘉中为胡贼所杀国除
献帝初平四年兴平二年 (第 65a 页)
建安二十五年 即位三
十一年
右东汉自光武至献帝十二帝通更始二年合
一百九十七年又按前后汉起高祖尽 (第 65a 页)
讽反免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
上书以讨关羽自效太祖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
破之羽走仁围解太祖军摩陂 二十五年春正月 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 (第 34b 页)
庚子 太祖
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 …… (第 34b 页)
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戌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
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 二月丁卯
葬高陵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
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
太子 (第 35a 页)
太祖崩嗣位为丞相魏王尊王后曰王太后改 建
安二十五年 (第 35a 页)
延康元年元年二月壬戌 以太中大夫
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 …… (第 35a 页)
飏此何祥也飏曰其国
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天事恒象此其
应也内黄殷登默而记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 三月 黄
龙见谯登闻之曰单飏之言其验兹乎 (第 35b 页)
己卯 以前将军
夏侯惇为大将军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皆各遣
使奉 (第 35b 页)
夏四月丁巳 饶安县言白雉 (第 35b 页)
庚午 大将军夏 …… (第 35b 页)
侯惇薨 五月戊寅 天子命帝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夫
人丁氏曰太王后封王子睿为武德侯是月冯翊山贼
郑甘王照率众降皆封列侯酒泉 (第 36a 页)
黄华张掖张进等各
执太守以叛金城太守苏则讨进斩之华降 六月辛亥
治兵于东郊 (第 36a 页)
庚午 遂南征 (第 36a 页)
秋七月庚辰 令曰轩辕有明
台之议放勋有衢室之问皆所以广询于下也百官有
司其务以职尽规諌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 …… (第 36a 页)
达率众降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 甲午
军次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 (第 36b 页)
八月 石邑
县言凤皇集 (第 36b 页)
冬十一月癸卯 令曰诸将征伐士卒死亡
者或未收敛吾甚哀之其告郡国给槥椟殡敛送致其
家官为设祭 (第 36b 页)
丙午 行至曲蠡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
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
位册曰咨尔魏王昔者帝尧禅位 …… (第 36b 页)
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于戏天
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君其祇顺大礼飨
兹万国以肃承天命乃为坛于繁阳 庚午 帝升坛即阼
百官陪位事讫降坛视燎成礼而反改延康为黄初大 …… (第 37a 页)
赦 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 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
为山阳公行汉 (第 37b 页)
正朔 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
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公之四子为列侯追尊皇祖太
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曰武皇帝尊王 …… (第 37b 页)
中令为光禄勋大理为廷尉大农为大
司农郡国县邑多所改易更封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
玺绶赐青盖车乘舆宝剑玉玦 十二月 初营洛阳宫 (第 38a 页)
戊
午 幸洛阳是岁长水校尉戴陵諌不宜数行弋猎帝大
怒陵减死罪一等
二年春正月郊祀天地明堂甲戍校猎至原陵遣使者 (第 38a 页)
上书以讨关羽自效太祖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
破之羽走仁围解太祖军摩陂 二十五年春正月 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 (第 34b 页)
庚子 太祖
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 …… (第 34b 页)
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戌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
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 二月丁卯
葬高陵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
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
太子 (第 35a 页)
太祖崩嗣位为丞相魏王尊王后曰王太后改 建
安二十五年 (第 35a 页)
延康元年元年二月壬戌 以太中大夫
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 …… (第 35a 页)
飏此何祥也飏曰其国
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天事恒象此其
应也内黄殷登默而记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 三月 黄
龙见谯登闻之曰单飏之言其验兹乎 (第 35b 页)
己卯 以前将军
夏侯惇为大将军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皆各遣
使奉 (第 35b 页)
夏四月丁巳 饶安县言白雉 (第 35b 页)
庚午 大将军夏 …… (第 35b 页)
侯惇薨 五月戊寅 天子命帝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夫
人丁氏曰太王后封王子睿为武德侯是月冯翊山贼
郑甘王照率众降皆封列侯酒泉 (第 36a 页)
黄华张掖张进等各
执太守以叛金城太守苏则讨进斩之华降 六月辛亥
治兵于东郊 (第 36a 页)
庚午 遂南征 (第 36a 页)
秋七月庚辰 令曰轩辕有明
台之议放勋有衢室之问皆所以广询于下也百官有
司其务以职尽规諌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 …… (第 36a 页)
达率众降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 甲午
军次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 (第 36b 页)
八月 石邑
县言凤皇集 (第 36b 页)
冬十一月癸卯 令曰诸将征伐士卒死亡
者或未收敛吾甚哀之其告郡国给槥椟殡敛送致其
家官为设祭 (第 36b 页)
丙午 行至曲蠡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
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
位册曰咨尔魏王昔者帝尧禅位 …… (第 36b 页)
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于戏天
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君其祇顺大礼飨
兹万国以肃承天命乃为坛于繁阳 庚午 帝升坛即阼
百官陪位事讫降坛视燎成礼而反改延康为黄初大 …… (第 37a 页)
赦 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 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
为山阳公行汉 (第 37b 页)
正朔 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
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公之四子为列侯追尊皇祖太
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曰武皇帝尊王 …… (第 37b 页)
中令为光禄勋大理为廷尉大农为大
司农郡国县邑多所改易更封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
玺绶赐青盖车乘舆宝剑玉玦 十二月 初营洛阳宫 (第 38a 页)
戊
午 幸洛阳是岁长水校尉戴陵諌不宜数行弋猎帝大
怒陵减死罪一等
二年春正月郊祀天地明堂甲戍校猎至原陵遣使者 (第 38a 页)
除荆州民租税曹公表权为
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奉
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朱光等还 二十五年春正月 曹公薨太子丕代为丞相魏王改年
为延 (第 14a 页)
秋 魏将梅敷使张俭求见抚纳南阳阴酂筑阳 …… (第 14a 页)
山都中庐五县民五千家来附 冬 魏嗣王称尊号 (第 14b 页)
改元
为黄初 二年四月刘备称帝于蜀权自公安都鄂改名
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 (第 14b 页)
五月 建业言甘露降 (第 14b 页)
八月 城武昌 (第 14b 页)
十一月 魏策命封权
为吴王授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
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仍加九锡令上 (第 14b 页)
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奉
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朱光等还 二十五年春正月 曹公薨太子丕代为丞相魏王改年
为延 (第 14a 页)
秋 魏将梅敷使张俭求见抚纳南阳阴酂筑阳 …… (第 14a 页)
山都中庐五县民五千家来附 冬 魏嗣王称尊号 (第 14b 页)
改元
为黄初 二年四月刘备称帝于蜀权自公安都鄂改名
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 (第 14b 页)
五月 建业言甘露降 (第 14b 页)
八月 城武昌 (第 14b 页)
十一月 魏策命封权
为吴王授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
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仍加九锡令上 (第 14b 页)
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
敢复还从之其后诸亡者悉复业及魏武薨于洛阳朝
野危惧帝纲纪丧事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 魏文帝
即位
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会孙权帅兵西过朝议
以樊襄阳无谷不可以御寇时曹仁镇襄阳请召仁还
宛帝曰孙权新破关 (第 3b 页)
敢复还从之其后诸亡者悉复业及魏武薨于洛阳朝
野危惧帝纲纪丧事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 魏文帝
即位
以樊襄阳无谷不可以御寇时曹仁镇襄阳请召仁还
宛帝曰孙权新破关 (第 3b 页)
王
公以下陈留王粲等诣门陈请帝犹未许齐世子卿士
以下固请兼太史令将作大匠文建陈说符瑞因言汉
自建武至 建安二十五年 一百九十六年而禅魏魏自
黄初至咸熙二年四十三年而禅晋晋自泰始至元熙
二年一百五十六年而禅宋宋自永初元 (第 11a 页)
公以下陈留王粲等诣门陈请帝犹未许齐世子卿士
以下固请兼太史令将作大匠文建陈说符瑞因言汉
自建武至 建安二十五年 一百九十六年而禅魏魏自
黄初至咸熙二年四十三年而禅晋晋自泰始至元熙
二年一百五十六年而禅宋宋自永初元 (第 11a 页)
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
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
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后在位七年 延康元年 魏文帝
代汉以后为山阳公夫人自后四十一年为魏景初元
年是岁后薨合葬于献帝禅陵车服礼仪皆依汉制范
晔论 …… (第 99b 页)
无教导之过为幸
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长御还以告太祖太祖说曰怒
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二十四年拜为王后 明
年 太祖崩文帝即王位尊后曰王太后及践阼尊后曰 …… (第 105a 页)
刘荅/是熙妻顾览发髻以袖拭面其貌绝伦遂见纳焉)姑谓
后曰不忧死矣文帝遂迎纳之甚有宠生明帝及东乡
公主 延康元年正月 文帝即王 (第 107b 页)
六月 南征后留 (第 107b 页)
黄
初元年十月 帝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 (第 107b 页)
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
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后在位七年 延康元年 魏文帝
代汉以后为山阳公夫人自后四十一年为魏景初元
年是岁后薨合葬于献帝禅陵车服礼仪皆依汉制范
晔论 …… (第 99b 页)
无教导之过为幸
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长御还以告太祖太祖说曰怒
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二十四年拜为王后 明
年 太祖崩文帝即王位尊后曰王太后及践阼尊后曰 …… (第 105a 页)
刘荅/是熙妻顾览发髻以袖拭面其貌绝伦遂见纳焉)姑谓
后曰不忧死矣文帝遂迎纳之甚有宠生明帝及东乡
公主 延康元年正月 文帝即王 (第 107b 页)
六月 南征后留 (第 107b 页)
黄
初元年十月 帝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 (第 107b 页)
武官咸以为号
司徒(古官少皞时祝鸠氏为之尧时舜为之舜摄帝位/命卨为司徒卨元孙之子曰微亦为夏司徒周时)
(司徒为地官掌邦教秦置丞相有司徒汉初因之至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大司徒后汉大司徒主徒众教)
(民以礼义凡国有大疑大事与太尉同建武二十七年/去大为司徒公建安末为相国 魏黄初元年 改为司徒)
(晋司徒与丞相通职更置迭废未尝并立至永嘉元年/王衍为司徒东海王越为丞相始两置焉宋制司徒金 …… (第 7b 页)
三公复为宰相矣至于中年以后事归台阁则尚书官
为机衡之任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复置丞相而以曹公
居之又有相国 魏黄初元年 改为司徒而文帝复置中
书监令并掌机密自是中书多为枢机之任其后定制
置大丞相第一品后有相国齐王以司马师 (第 17a 页)
司徒(古官少皞时祝鸠氏为之尧时舜为之舜摄帝位/命卨为司徒卨元孙之子曰微亦为夏司徒周时)
(司徒为地官掌邦教秦置丞相有司徒汉初因之至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大司徒后汉大司徒主徒众教)
(民以礼义凡国有大疑大事与太尉同建武二十七年/去大为司徒公建安末为相国 魏黄初元年 改为司徒)
(晋司徒与丞相通职更置迭废未尝并立至永嘉元年/王衍为司徒东海王越为丞相始两置焉宋制司徒金 …… (第 7b 页)
三公复为宰相矣至于中年以后事归台阁则尚书官
为机衡之任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复置丞相而以曹公
居之又有相国 魏黄初元年 改为司徒而文帝复置中
书监令并掌机密自是中书多为枢机之任其后定制
置大丞相第一品后有相国齐王以司马师 (第 17a 页)
(太卜/) (廪牺/) (汾祠/) (太公庙/)
太常卿(秦曰奉常汉初曰太常颜师古曰太常者王之/旌也画日月焉王者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
(奉持之故曰奉常后改为太尊大之义也惠帝更名奉/常景帝六年更名太常后汉秩与汉同每祭祀前奏其)
(礼仪及行事赞天子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仪每月前晦察行陵庙助祭则平冕七旒)
(汉旧制以列侯忠孝敬慎者居之后汉不必侯也旧制/陵县悉属岁举孝廉后汉则否建安中为奉常 魏黄初)
(元年 改为太常魏晋改银章青绶进贤两梁冠绛朝服/佩水苍玉宋齐皆有之旧用列曹尚书多迁选曹尚书)
(领护梁视金紫 …… (第 15a 页)
光禄卿(丞掌主簿/ 醢署) (太官署/) (珍羞署/) (良酝署/)
光禄卿(秦有郎中令以主郎内诸官故曰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汉因之至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
(勋胡广曰勋犹阍也主宫殿门故也王莽改光禄勋为/司中后汉曰光禄勋所掌同典三署郎更直执戟宿卫)
(门户考其德行而进退之郊祀之事掌三献光禄勋居/禁中有狱在殿门外谓之光禄外部两汉自光禄太中)
(中散諌议等大夫及谒者仆射羽林郎郎中侍郎五官/虎贲左右等中郎将奉车驸马二都尉车户骑三将并)
(属光禄勋建安末复改光禄勋为郎中令 魏黄初元年/ 复为光禄勋东晋哀帝兴宁二年省光禄勋并司徒孝)
(武宁康元年复置自魏晋以后无复三署郎而光禄不/复居禁中 …… (第 19a 页)
大理卿(正/监) (丞/) (主簿/) (狱丞/) (司直/) (评事/)
大理卿(舜摄帝位皋繇作士正五刑孔安国曰士理也/成周则秋官之任也韩诗外传曰晋文公使李)
(离为大理过听杀人自拘于廷遂伏剑死君子曰忠与/仁故后世为之李官秦为廷尉汉因之掌刑辟景帝以)
(中元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哀帝元/寿二年复为大理后汉廷尉卿凡郡国谳疑皆处当以)
(报多以世家为之而郭氏尤盛郭躬为廷尉家世掌法/务在宽平躬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
(皆施行著于令建安中复为大理 黄初元年 改为廷尉/钟毓为廷尉听君父亡殁臣子得为理谤及士为侯其)
(妻不复改嫁毓所制也历代皆为廷尉梁国初建曰大 …… (第 27b 页)
(温泉汤监籍诸屯监典騪粟都尉等均输令/斡官长 田令 农中郎将 官)
司农卿(少皞氏以九𩿇为九农正舜摄帝位命弃为后/稷周则为太府下大夫秦为治粟内史掌谷货)
(汉景帝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初更名大司农掌九谷/六畜之供膳羞者凡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皆)
(属焉王莽改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后汉大司农掌诸钱/谷金帛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未毕各具别)
(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给报损多益寡取相给足/初郡国盐官铁官并属司农中兴皆属郡县建安中为)
(大农 魏黄初元年 又改为司农晋初因之渡江哀帝末/省司农并都水孝武复置宋齐皆有之梁司农卿位视)
(散骑常侍主农功仓廪陈因 (第 31b 页)
太常卿(秦曰奉常汉初曰太常颜师古曰太常者王之/旌也画日月焉王者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
(奉持之故曰奉常后改为太尊大之义也惠帝更名奉/常景帝六年更名太常后汉秩与汉同每祭祀前奏其)
(礼仪及行事赞天子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仪每月前晦察行陵庙助祭则平冕七旒)
(汉旧制以列侯忠孝敬慎者居之后汉不必侯也旧制/陵县悉属岁举孝廉后汉则否建安中为奉常 魏黄初)
(元年 改为太常魏晋改银章青绶进贤两梁冠绛朝服/佩水苍玉宋齐皆有之旧用列曹尚书多迁选曹尚书)
(领护梁视金紫 …… (第 15a 页)
光禄卿(丞掌主簿/ 醢署) (太官署/) (珍羞署/) (良酝署/)
光禄卿(秦有郎中令以主郎内诸官故曰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汉因之至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
(勋胡广曰勋犹阍也主宫殿门故也王莽改光禄勋为/司中后汉曰光禄勋所掌同典三署郎更直执戟宿卫)
(门户考其德行而进退之郊祀之事掌三献光禄勋居/禁中有狱在殿门外谓之光禄外部两汉自光禄太中)
(中散諌议等大夫及谒者仆射羽林郎郎中侍郎五官/虎贲左右等中郎将奉车驸马二都尉车户骑三将并)
(属光禄勋建安末复改光禄勋为郎中令 魏黄初元年/ 复为光禄勋东晋哀帝兴宁二年省光禄勋并司徒孝)
(武宁康元年复置自魏晋以后无复三署郎而光禄不/复居禁中 …… (第 19a 页)
大理卿(正/监) (丞/) (主簿/) (狱丞/) (司直/) (评事/)
大理卿(舜摄帝位皋繇作士正五刑孔安国曰士理也/成周则秋官之任也韩诗外传曰晋文公使李)
(离为大理过听杀人自拘于廷遂伏剑死君子曰忠与/仁故后世为之李官秦为廷尉汉因之掌刑辟景帝以)
(中元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哀帝元/寿二年复为大理后汉廷尉卿凡郡国谳疑皆处当以)
(报多以世家为之而郭氏尤盛郭躬为廷尉家世掌法/务在宽平躬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
(皆施行著于令建安中复为大理 黄初元年 改为廷尉/钟毓为廷尉听君父亡殁臣子得为理谤及士为侯其)
(妻不复改嫁毓所制也历代皆为廷尉梁国初建曰大 …… (第 27b 页)
(温泉汤监籍诸屯监典騪粟都尉等均输令/斡官长 田令 农中郎将 官)
司农卿(少皞氏以九𩿇为九农正舜摄帝位命弃为后/稷周则为太府下大夫秦为治粟内史掌谷货)
(汉景帝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初更名大司农掌九谷/六畜之供膳羞者凡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皆)
(属焉王莽改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后汉大司农掌诸钱/谷金帛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未毕各具别)
(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给报损多益寡取相给足/初郡国盐官铁官并属司农中兴皆属郡县建安中为)
(大农 魏黄初元年 又改为司农晋初因之渡江哀帝末/省司农并都水孝武复置宋齐皆有之梁司农卿位视)
(散骑常侍主农功仓廪陈因 (第 31b 页)
右两汉
魏武帝受禅坛记(梁鹄书王/明文未详)魏武帝大飨碑(子建文武/帝篆钟繇)
(书亳/州)魏受禅表(梁哲书 黄初/元年 许州)魏郡公上尊号表(相国歆/等四十)
(五人钟/繇书)魏酸枣令母邱悦碑(东/京)魏封议郎孔羡为宗圣 (第 11b 页)
侯碑(梁鹄书/兖州)魏隐士程冲墓碑(东/京)魏节妇白氏碑(冲妻/也晋)
(咸熙中建/二碑同处)魏御史大夫袁涣碑(东/京)魏钟繇碑(东/京)魏征虏
将军南州刺史王贤思碑(东/京)魏横海将军吕君碑(黄初/二年)
(未/详)魏豫州刺史贾逵碑(陈/州)魏刘盆碑(正始二/年未详)魏邴原碑
(密/州)魏孙炎碑(甘露五/年淄州)魏太尉满宠碑 魏管宁碑(密/州)魏
太妃郭氏碑(正元二/年西京)魏新野侯碑(黄初/七年)魏立孔子庙碑 (黄初元/年 兖州)魏又立孔子庙碑(太和/三年)魏三断碑皆漫灭二碑
无字(西/京)魏范式碑(有碑阴青龙/三年未详) (第 12a 页)
魏武帝受禅坛记(梁鹄书王/明文未详)魏武帝大飨碑(子建文武/帝篆钟繇)
(书亳/州)魏受禅表(梁哲书 黄初/元年 许州)魏郡公上尊号表(相国歆/等四十)
(五人钟/繇书)魏酸枣令母邱悦碑(东/京)魏封议郎孔羡为宗圣 (第 11b 页)
侯碑(梁鹄书/兖州)魏隐士程冲墓碑(东/京)魏节妇白氏碑(冲妻/也晋)
(咸熙中建/二碑同处)魏御史大夫袁涣碑(东/京)魏钟繇碑(东/京)魏征虏
将军南州刺史王贤思碑(东/京)魏横海将军吕君碑(黄初/二年)
(未/详)魏豫州刺史贾逵碑(陈/州)魏刘盆碑(正始二/年未详)魏邴原碑
(密/州)魏孙炎碑(甘露五/年淄州)魏太尉满宠碑 魏管宁碑(密/州)魏
太妃郭氏碑(正元二/年西京)魏新野侯碑(黄初/七年)魏立孔子庙碑 (黄初元/年 兖州)魏又立孔子庙碑(太和/三年)魏三断碑皆漫灭二碑
无字(西/京)魏范式碑(有碑阴青龙/三年未详) (第 12a 页)
星
五星合聚(周武王将伐商五星聚于房元齐桓公将霸/诸侯五星聚于箕 汉高祖 年入秦五星)
(聚于东井以历/推之从岁星也)四星合聚(汉孝平帝元始四年四星聚/于柳张各五日 后汉孝献)
(帝初平元年四星聚于箕尾七 建安二十五年 四星又/聚 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秋 月四星聚于牛女之间) (第 18b 页)
五星合聚(周武王将伐商五星聚于房元齐桓公将霸/诸侯五星聚于箕 汉高祖 年入秦五星)
(聚于东井以历/推之从岁星也)四星合聚(汉孝平帝元始四年四星聚/于柳张各五日 后汉孝献)
(帝初平元年四星聚于箕尾七 建安二十五年 四星又/聚 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秋 月四星聚于牛女之间) (第 18b 页)
具馔饯浟于野曰自殿下来至今五载唯
饮此乡水未食百姓食今当远别聊献疏薄用表至诚
浟重违其意为食一口而去 七年 转司州牧选徔事皆
取文才之士详练法律明于剖断者当时称为美选州
旧桉五百馀浟未期悉断尽别驾羊脩䓁恐犯权 (第 27a 页)
饮此乡水未食百姓食今当远别聊献疏薄用表至诚
浟重违其意为食一口而去 七年 转司州牧选徔事皆
取文才之士详练法律明于剖断者当时称为美选州
旧桉五百馀浟未期悉断尽别驾羊脩䓁恐犯权 (第 2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