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授薛邕吏部侍郎制    常 衮

门下昔禹谓咎繇曰知人其难之魏武又云使吏部用
心如毛玠风俗之易差不难矣今之铨综但抑华崇本
镇以礼让则庶官群才不滥于进中散大夫守尚书礼
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判院事上柱国汾阳县开国子(集/作)
(男/)赐紫金鱼袋薛邕含和保真莫见其际雄词秘学德
行之馀信厚可亲朝之英达往者润色鸿业焕发丝言
之美又与五经诸儒质正石渠之论擢以公望贰于秩
宗岂惟人神之和兼举孝秀(一作/悌)之目鉴裁高朗加以

直清进退可否归于精实慎乃服命 五年
如初择吏辩
言宜当盛选无易前政副予得人可守尚书吏部侍郎
馀如故主者施行
   授杨绾吏部侍郎制    (第 10b 页)
(书作/尚)少诸王甚多宠遇之恩有过厚者臣之愚虑(一作/见)
不唯虑其恃恩骄矜也昔魏武帝宠树陈思王及 文帝
即位
防守禁闭有司狱囚以先帝加恩太多故嗣主疑 (第 26a 页)
而后
车不改辙也今天下百姓极少诸王甚多宠遇之恩有
过厚者臣之愚见恐其恃恩骄矜也昔魏武帝宠树陈
思王及 文帝即位
防守禁闭有同狱囚以先帝加恩太
多故嗣主疑而畏之也此则武帝之宠陈思适苦之也 (第 17b 页)
  滕王阁图记(卢楠/)
楠少闻南昌当吴楚雄镇而滕王阁则俯瞰西江延引
瓯越瑰琦绝伟为东南楼观第一及读王韩所为赋诸
所称引益奇常自语以为当及壮游往视造物之妙于
所谓滕王阁者 庚子岁
楠坐佣奴事系狱 (第 9a 页)
秋九月
巡按
监察御史樊公白其冤平反明年殷公追寘之大辟由
是愈益锢其身不得之南昌观滕王阁矣戊申山东石 (第 9a 页)
  滕王阁图记(卢楠/)

楠少闻南昌当吴楚雄镇而滕王阁则俯瞰西江延引
瓯越瑰琦绝伟为东南楼观第一及读王韩所为文赋
诸所称益奇尝自语以为当及壮游往视造物之妙于
所谓滕王阁者 庚子岁
楠坐佣奴事系狱 (第 11a 页)
秋九月
巡按
监察御史樊公白其冤平反明年殷公追寘之大辟由
是愈益锢其身不得之南昌观滕王阁矣戊申山东石
公以明 (第 11a 页)
   制诏三公(下并元年/)

上古之始有君也必崇恩化以美风俗然百姓顺教而
刑辟厝焉今朕承帝王之绪其以 延康元年
(第 41b 页)
黄初元
议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同律度量承土行大赦天
下自殊死以下诸不当得赦皆赦除之
   服色如奏诏
服色如所 …… (第 41b 页)
但深沟高垒不得妄进若
君必效忠节以解疑议登身朝到夕召其还此言之诚
有如大江
   与孟达书
     (延康元年
达率部曲四千馀家归魏时文帝/初即王位既宿知有达闻其来甚悦逆与达)
    (书达至拜散骑常侍/领新城 (第 69b 页)
  碑

   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 维黄初元年
大魏受命胤轩辕之高踪绍虞氏之遐统
应历数以改物扬仁风以作教于是辑五瑞班宗彝钧
衡石同度量秩群祀于无文 (第 98a 页)
  铜雀台赋         (元/)刘 诜
建安十五年曹操作二台于邺高入云汉其一冶铜为
凤凰置焉因名铜雀 黄初元年
操死台成未十年计其
驰骋兵间观游之日复几何哉遗令媫好美人朝晡上 (第 10a 页)
年吴广
平汉以建武元年为大司马豫政至二十年卒凡二十
年曹太祖操以建安三年为司空擅政至进丞相魏王
卒凡 二十五年
诸葛武乡亮以章武元年为丞相秉政
至建兴十一年卒凡十四年晋王始兴导以建武元年
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进司空 (第 6b 页)
极恩进封右春坊右谕德六十四以大婚覃恩进封詹
事府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吴淑人亦自孺人进宜人
以有今称府君 二十年
间三命至宫臣首易银绯而金
紫然衫带皆故暗亵裘垂垂浣补之迹宛然篮舆弊至
不任肩从者一二苍头不知其为贵人 …… (第 6a 页)
独好植花木尤多聚五色菊牡丹至数百千本晨起未
盥栉即趿履行篱落间手自培溉虽 大寒
暑亡间佳时
多游虎丘石湖天池诸山水间一舟汎钱湖徘徊两高
三竺六桥上下山僧渔翁怪其状伟嗫嚅语此岂官人 (第 9a 页)


张策字少逸河西燉煌人也父同为唐容管经略使策
少聪悟好学通章句父同居洛阳敦化里浚井得古鼎
铭曰 魏黄初元年春二月
匠吉干同以为奇策时年十
三居同侧启 (第 9a 页)
汉建安二十五年
曹公 (第 9a 页)
改元延康
是 …… (第 9a 页)
十月
文帝受禅又改黄初是 (第 9b 页)
黄初元年
无二月也铭
何谬邪同大惊异之策少好浮图之说乃落发为僧居
长安慈恩寺黄巢犯长安策乃返初服奉父母以避乱 (第 9b 页)
马物也魏略称明帝徙长安铜人至灞城留之此汉武
铜人水经注注灞水云 魏文帝黄初元年
徙长安金狄重
不可致遂留灞城秦铜人也夫魏文徙秦铜人矣而徒
谓是铜人乎则徙之乎曰殆非也今夫魏文之徙金狄 (第 16b 页)
  (母匿窖中乱兵以火熏灼之死矣经用蜜和寒菹/汁决母齿饮之即苏时经九岁人皆叹异金亡徙)
  (顺天居 五年
为守帅张柔贾辅所知延为上客二/家藏书皆万卷经博览无不贯通宪宗元年世祖) (第 24a 页)
覆而后车不改辙也今天下百姓极少诸
王甚多宠遇之恩有过厚者臣之愚见恐其恃恩骄矜
也昔魏武帝宠树陈思王及 文帝即位
防守禁闭有同 (第 6a 页)
   光武(讳秀字文叔高祖九世孙出自景帝长沙定/王发之后王莽末帝与兄演起兵舂陵定天)
    (下再受命庙号世祖传十二世自光武/至 献帝延康元年
凡一百九十六年)
    敕冯异(建武二年帝既遣异代邓禹讨赤眉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贝剑并下) (第 6a 页)
能究极经道则爵禄荣宠不期
而至可不勉哉
  陈王植(植字子建武帝子特见宠爱几为太子初/封平原侯徙临淄 文帝即位
谒者灌均希)
   (旨奏植贬爵安乡侯改封甄城进爵/为王徙雍丘再徙东阿后封陈王)
   求存问亲戚 …… (第 7b 页)
圣意者乞出之朝堂
使夫博古之士纠臣表之不合义者如是则臣愿足矣
(帝优文/答报)
   鲁孔子庙之碑 维黄初元年
大魏受命胤轩辕之高纵(王沈魏书其先/出于黄帝当高)
(阳世陆终之子/安是为曹姓)绍虞氏之遐统(文帝既 (第 14b 页)
受禅谓群臣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应历数以改物扬仁风以作教于是辑五瑞班宗彝钧

衡石同度量秩群祀于无文顺天时以布化既乃缉熙
圣绪昭显上世追承二代三恪之礼 (黄初元年
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
(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兼绍宣尼褒成之后(汉平帝元始元/年封孔子后 …… (第 15a 页)
煌煌大魏受命溥将(将大/也)并体黄虞含
苞商降釐下
土上清三光群祀咸秩靡事不纲嘉彼玄圣有邈其灵
遭世霿乱莫显其荣褒成既绝寝庙斯倾阙里萧条靡 (第 17a 页)
麦苗言七月大水苗既为水
所漂固无可望而麦之刈未久又皆已尽故曰无麦苗
亦犹二十八年冬书曰大无麦禾也曰定 元年十月

霜杀菽何以书乎曰诸灾异皆可通惟此为不可通恐
有缺文误字如君氏郭公之类秦火之馀汉𨽻 (第 17a 页)
    宫中三台二首     王 建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园里看花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红
鸾扇遮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天子千年万岁未央明
月清风    江南三台四首     王 建
杨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
鬼求神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
雨人行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𦱤愁即老百年几

度三台
闻身彊健且为(一作闻身/康健早为)头白齿落难追准拟百年千
岁能得几许多时
    陵云台        谢 举
     魏志曰 文帝黄初元年十二月
初营洛阳     宫戊午幸洛阳二年筑陵云台刘义庆世 (第 3b 页)
   魏封孔羡宗圣侯碑跋
右魏封孔羡碑在今阙里孔子庙庭相传其文为陈思
王植所作而梁鹄书之著于图经假有好事者采之入
思王集其谁曰不宜鄱阳洪氏以是碑文称 黄初元年

而魏志作二年正月诏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奉孔子
祀谓误在史考魏王受禅在 (第 1a 页)
汉延康元年十一月
既升
坛即阼事讫改延康为黄初而碑辞叙 (第 1b 页)
黄初元年
大魏
受命应历数以改物秩群祀于无文既乃缉熙圣绪昭
显上世追在三代三恪之礼兼绍宣尼褒成之后以鲁
县百户 (第 1b 页)
  国统离合表序        姚 


走未壮时读通鉴纲目书于苏门山尝病国统散于逐
年事首不能一览而得其离合之槩焉因年经而国纬
之如史记诸表私藏诸簏遇有疑忘即是而叩无异多
闻博识之见告者四十年矣是岁之秋同门友许君得

卿自金陵过宣留语再月间以示之得卿善其非出巳
意而新奇为说特抽纲目所有汇而为编虽刋置允例
之后犹不为僣而校官刘君德恭方刋胡公读史管见
于宣庠闻之请因是工可断手于旬浃遂聚徽建二本
重勘校之得三误焉其一 建安二十五年
(第 1b 页)
延康元
凡例曰中岁改元无事义者以后为正其在兴废存
亡之间关义理得失者以前为正其下注云 (第 1b 页)
建安二十
五年改元延康
考之范史及陈志注文是汉号通鉴所 …… (第 1b 页)
书乃若曹丕称王时所改者今不能悉见例云然则为
汉为丕疑犹未决矧其时正在兴废存亡之间今以前
为正从 建安二十五年
其一章武三年徽大书三年后
主禅建兴元年建无三年馀与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