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宝剑篇 唐初 · 李峤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
淬绿水,鉴红云,五采焰起光氛氲。
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
龟甲参差白虹(一作蛇)色,辘轳宛转黄金饰。
骇(一作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一作驱)未拟直。
风霜凛凛匣上清,精气遥遥斗间明。
避灾朝穿晋帝屋,逃乱夜入楚王城。
一朝运偶逢大仙,虎吼龙鸣腾上天。
东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一作王)佩下赤城田。
承平久息干戈事,侥幸得充文武备。
除灾辟患宜君王,益寿延龄后天地。
授刘如玉崔融等右史制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朝散大夫行太子舍人刘如玉朝散大夫检校麟台著作佐郎崔融等。并言芳兰芷。行温圭璧。或誉美铜楼。或名高石室。记言之重。选众尤难。宜收博辨之才。俾居良史之任。并可行右史。散官如故。
授唐奉一兵部侍郎制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参贰百揆。枢衡九法。是司邦政。尤切帝难。具官唐奉一。宇量深明。襟怀雅正。文场得隽。翰苑推工。琐闱内朝。致延誉之美。圭符出守。树威恩之绩。永言禁暴。事切安人。俾升五戎之府。伫谐九流之选。可夏官侍郎。
授崔元炜库部员外郎制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朝散大夫行尚方监丞崔元炜。理怀沈正。文艺优深。内府策名。已驰声绩。中台揆务。更伫良能。宜收起草之才。俾升握兰之位。可行文昌库部员外郎。散官勋如故。主者施行。
授武重规司属卿制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百工惟时。必在推择。九族既睦。仍资敦叙。右千牛卫大将军上柱国高平郡王重规。宗室仪表。衣冠领袖。有姬旦之艺。兼刘苍之善。出居连帅。功名著于两河。入奉钩陈。诚款申于八校。本枝望重。河海职隆。宜辍掌于鱼钤。俾专司于麟族。可司属卿。勋封如故。主者施行。
授张昌宗麟台监制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校理文籍。缉宣大典。惟国所重。非才勿居。新除右散骑常侍中山县开国男张昌宗。钟鼎盛门。圭璋重器。资忠履孝。游艺依仁。硕学惣于邱坟。高才轶于睢涣。资澹雅之操。无欲无营。体撝谦之风。不矜不伐。每怀五岳之举。期陟九仙之路。虽混济之量。未去朝廷。而元远之心。恒对山水。顷立功祠庙。欲以致福朕躬。嘉其恳诚。用增显秩。而有怀难进。深惧将满。固辞侍从之班。愿在优游之地。子云寂寞。雅好文词。季长博通。堪典经史。宜因松柏之性。处以蓬莱之山。可麟台监。馀如故。
授敬晖营缮少监制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敕。前中大夫检校洛阳县令上柱国平阳县开国男敬晖。体业端详。识用强济。护衣仙阁。已著声芳。制锦神畿。遽闻课绩。杼人务切。署名高。宜回三善之能。令得百工之任。可检校营缮少监。散官勋封如故。
授崔融著作郎制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具官崔融。长才广度。赡学多闻。词丽杨班。行高曾史。外台美其方正。中省推其良直。永言司典。尤俟得人。载笔西垣。既藉微婉。䌷文东观。更资博通。宜升著作之庭。兼践记言之地。可著作郎。仍兼右史内供奉官。
授武懿宗武重规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制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昔程李二将。分领东西之宅。周召两藩。并行南北之化。兼此重务。允归贤戚。右金吾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长史上柱国河内郡王懿宗。司属卿兼检校并州长史上柱国高平郡王重规。并麟趾英髦。犬牙良翰。承朱绂之宠命。奉彤弓之征伐。勋藏天府。名入史图。或谁何儆巡。忘昼夜之倦。或敦叙宴翼。协亲疏之理。题舆河辅。而桴鼓希闻。别乘汾坰。而狴牢不葺。勤诚著于文武。美绩宣于内外。爪牙任切。都辇寄深。求贤审官。不踰伯叔之国。叶心共理。伫观兄弟之政。懿宗可左金吾卫大将军依旧检校洛州长史。重规可右金吾卫大将军依旧检校并州长史。勋封如故。主者施行。
授成善威甘州刺史卜处冲龙州刺史制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壮武将军行定王左亲事府典军上柱国成善威。效绩藩邸。宣功戎阵。新除中大夫守甘州刺史上柱国卜处冲。久参武卫。夙奉文㮰。张掖遐陬。老绵故俗。地连荒憬。人藉抚循。寄以厚城。伫观美绩。善威可使持节甘州诸军事守甘州刺史。处冲可使持节龙州诸军事守龙州刺史。散官勋如故。仍并驰驿赴任。主者施行。
封右武威卫将军沙叱忠义郕国公制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清边中道前军总管冠军大将军行右武威卫将军上柱国宾山郡开国公沙叱忠义。三韩旧族。九种名家。夙奉戎麾。遂参文卫。蕃夷豕荐。虏骑蜂屯。频出奇谟。屡摧凶党。昔临雁塞。能羁缚马之妖。今拒狼河。更剪奔鲸之孽。勤功允著。诚效克宣。宜酬矢石之劳。用广山河之赋。可封郕国公。食邑三千户。主者施行。
授沙叱忠义右金吾卫将军骆务整左武威卫将军制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辞第凿门。允称鼓鼙之将。列位疏爵。是为庙堂之赏。冠军大将军行右武威卫将军检校左羽林卫上柱国郕国公右奉宸内供奉沙叱忠义。辽东壮杰。名盖于狼河。东武威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右奉宸内供奉骆务整。蓟北雄渠。气高于龙塞。并受登坛之任。俱怀出阃之略。或轻赍绝险。以应青邱之别军。或高垒抗威。以要黑山之潜遁。兵强由算。师克在和。爰清食彘之祅。遂廓浮鼋之党。操袂成市。执袪盈路。屈指告捷。未待于经年。畴庸册勋。岂假于踰月。宜膺剖圭之锡。兼峻衔珠之宠。忠义可行右金吾卫将军。馀如故。务整可左武威卫将军。封卢龙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馀如故。主者施行。
为武攸暨贺雪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自涉隆冬。颇亏甘液。皇情眷伫。圣德忧勤。慜囹圄之罹愆。念祈寒之在节。爰发恩造。亲虑囚徒。丝綍始行。寒光巳布。德音才降。同云便飞。落絮飘花。与新梅而竞彩。凝光吐艳。共霄桂而连辉。俄盈九域之中。遍洒四瀛之外。遂使狴牢式舞。布霈泽于三天。畎亩长歌。伫丰年之万庾。报应之速。固影响而无违。庆跃之私。在臣妾而何极。无任欣抃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谨言。
为纳言姚璹等贺雪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自元冥授节。素液未流。宿麦翘滋。陈根俟拔。圣情回眷。天造曲成。载想狴牢。有矜幽滞。方临听讼之观。且阅明刑之书。中旨才宣。上元俄应。沛乎降泽。油然兴云。凝瑞色于千里。散祯祥于六出。积素弥昼。下集于琼台。飘花满空。旁霈于玉树。海神奔走而来贺。田畯讴吟而共舞。灵心昭发。事速于置邮。圣意冥通。有同于合契。臣等谬当枢近。亲觌休祥。抃跃之情。实百恒品。无任欣庆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谨言。
为纳言姚璹等贺瑞桃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等言。伏见内出灵桃。四实共同一蒂。禁园芳果。仙庭奇树。名珍杏柰。族茂樱胡。鲜花发于上春。嘉实成于早夏。四而为一。表四夷之一君。异而为同。明异方之同贯。汉宫留核。曾所未窥。卫国报琼。何能窃似。殊祥灵应。叠贶骈臻。凡在见闻。孰不欢跃。臣等谬当枢近。累觌休符。喜抃之情。实万恒品。无任欣庆之至。谨奉陈贺以闻。
为纳言姚璹等贺瑞石龟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伏见衡州所进瑞石。其形似龟。顶上有文曰大周。并有乾坤卦。字左边有王武九千字。又有水火金木土字。各依其方。北边兼有井字。臣等详观灵字。伏睹奇文。事实非常。理同神契。首列大周之字。表元首之尊。左有王武之名。明左契之执。合乾坤之两卦。分金木之五行。五行展转而不穷。两卦周流而无极。井以养物。而知渥泽之下覃。石以补天。乃显贞文而上列。将以九千之宝祚。嗣七百之鸿基兆发灵心。事符嘉运。况复名为元武。叶国姓而呈休。出自炎方。迎向明而发祉。神祗之命。受托于四灵。感应之符。实超于千载。臣等叨延恩奖。屡睹嘉祥。喜抃之情。实百常品。无任庆跃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谨言。
为纳言姚璹等贺瑞石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等言。伏见瑞石有文曰。武帝李彰。好生临国。永保吉昌。伏惟陛下受命旻穹。降灵宗祏。复栋重檐之礼。严配昭升。五刑九辟之科。平反宥恤。故能使三精孚德。七庙垂祥。频降灵符。屡彰潜祉。好生临国。实开琬炎之文。永保吉昌。显示坚贞之箓。隆万代之遐算。旷千龄而不闻。臣等叨沐恩私。谬当枢近。亲觌休宝。相趋抃跃。无任喜庆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仍请出示百寮。并录付史馆。
贺天尊瑞石及雨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开大悲握契。汲引之数盈千。元圣垂机。感现之瑞不一。随缘应俗。或作孺童。降迹通凡。常为长者。然则前佛皆同。一字可通(一作道)。非道理两名。至矣哉。不可得而称也。伏惟天册金轮圣神皇帝陛下功成尘劫。迹御金轮。万姓乐推。百灵欣戴。如来备记。昔避天女之宫。菩萨降生。遂坐人王之国。臣等一昨伏见西岳云台观道士奏称御像瑞石大妙至极天尊一铺。创造圣容。未施五色。宿昔之顷。画缋自然。不加之分。宛同神化。七十二相。合而成体。八十一好。散而成章。披绛云之室。辟明霞之馆。千乘亿骑。浮空而下。九仙五老。步虚而来。羽抱锦帔。风摇云起。龙文而凤章。日县而月缀。威仪而晬。侍卫舞声。坐疑龙汉之游。何必仙山之会。自非阴阳不测。变化无方。凭法匠之威灵。假神功之动用。其孰能与于此。中贺。臣等又闻先天后天。圣德合于无象。欲雨而雨。元契通于不言。日者王室□闻炎方在候。陛下乘朱骆。驾赤骝。历太阳之中道。居明堂之左个。百神受职。万国来朝。既配帝而严禋。亦统天而布政。是时也。慈云结庆。甘露流香。微风萧然。纤尘不起。凡百在宥。动色相欢。咸以为天者万人之本。物有不沾于泽者。则仰皇天而望之。有不覃于惠者。则吁告而请之。更祈洪澍。辄闻流潦。俄而油云族晚。覆双阙而朝隮。膏雨及私。浃三川而夜下。郊原吐润。呈汇沾苏。麦垄纤茎。巳濯两岐之秀。黍田香粒。方滋合颖之苗。凡在偫生。不胜幸甚。然后知御云台而占繇。幸洛阳而录囚。盖其眇少。曾何髣髴。臣等幸忝簪笏。预睹珍符。惟德洞冥。即叶元皇之化。惟灵荐福。长延梵帝之尊。抃蹈之情。倍百恒品。无任凫藻之至。
为纳言姚璹等贺破契丹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等言。伏见辽东都督高仇须承露布。逆贼孙万斩等驱率凶党。烧逼州城。城中出兵与其贼拒战。则有飞廉作气。回禄扬熛。起沙砾而薄天。助兹鼍鼓。吹烟火而涨日。燎彼鸿毛。灵应潜施。勇士皆奋。遂使妖徒震慑。乱辙而搴旗。善战横行。摧枯而拉朽。僵尸蔽于草芥。俘馘聚于辕门。善马咸牧。名王且絷。无假烧鸡之策。而观其自焚。不劳燧象之师。而扑其馀烬。又凶渠不逞。将窃号而假名。逆党未悛。止挻妖而怙乱。或神摧其股。或夭厉其身。似安国之登车。同伯牛之自牖。故知高明辅顺。正直司愆。惟辟好仁。与乾坤而合德。惟狂乐祸。在神鬼而同诛。方看剪灭之期。行觌凯旋之奏。臣等叨延奖渥。谬奉轩墀。抃跃之情。实万恒品。无任庆快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谨言。
为武承嗣让知政事第二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臣由衷之辞。已具前表。分外之泽。仍叨后恩。祗命低回。不知所处。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九能无术。五技不成。空荷陶甄。竟微知效。陛下笃犹子之爱。用家人之慈。流其渥恩。被以簪组。析圭分器。等姬氏之藩维裂壤誓河。承汉家之礼秩。皇仪晓列。拜金扆而升玉墀。仙跸晨游。陪柏梁而侍蒿柱。在臣荣幸。实冠等夷。惟臣妄庸。已成忝越。岂可以仍祗大命。更窃厚恩。任济时之股肱。为巨川之舟楫。且臣属居宗室。地接葭莩。惟社稷之安危。乃门庭之休戚。岂不愿磨顶至踵。裨高益深。徒以智力有涯。勉强无地。惧倾辀之为败。忧折鼎之生灾。匪藏器而谋身。实输诚而体国。伏乞俯矜愚劣。永鉴隆替。思懋赏懋官之义。用知臣知子之心。特停过恩。速寝严命。则物情舆议。咸仰于至公。叨荣谬官。不尘于则哲。无任惭惧屏营之至。谨诣閤奉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