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淮水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一卷目录

 淮水部汇考一
  考

山川典第二百五十一卷

淮水部汇考一

东渎大淮

淮水,发源于今河南南阳府桐柏县之胎簪山,东流,径桐柏山下,又东径信阳、确山、真阳、罗山、新蔡、息县、光山、固始诸境,凡合数十大水,并流入江,南激荡于霍丘、寿州、怀远、临淮、凤阳诸境,又合数大水至泗州,忽分为二,一自草嘴、刘沟、洪泽湖,东流至清河县天妃闸、河口,会黄河,入海;一由大涧口入湖,由湖入江,以达于海。


《书经·夏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疏〉淮出桐柏山。《蔡传》曾氏曰:淮之源,出于豫之境,至扬、徐之间始大,其泛滥为患,尤在于徐。故淮之治于徐言之也。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疏〉《地理志》云: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淮水所出。《水经》云:出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胎簪盖桐柏之傍小山,沂水出泰山盖县,南至下邳入泗。泗水出济阴乘氏县,至临淮、睢陵县入淮,乃沂水先人泗,泗入淮耳。《蔡传》《水经》云: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禹只自桐柏导之耳,沂入于泗,泗入于淮。此言会者以二水相敌故也,入海,在今淮浦。
《周礼·夏官职方氏》:正东曰青州,其川淮泗。《订义》易氏曰:《禹贡》:导淮自桐柏。《汉志》:高阳郡平氏县桐柏大复山在东南,唐以其地为桐柏县,属唐州,淮水所出,东流至蔡州之真阳,流至申州之义阳县,今为信阳军信阳县。又东流至光州主城县,又东北流至濠州招信县,今属泗州,本汉临淮郡淮陵县地,乃古徐州之域,即《汉志》所谓淮至淮陵入海者也。又东北经楚州之盱眙县,今为盱眙军,与泗州隔淮相对,又至楚州山阳县入海。
《尔雅·释水》:淮为浒。
《山海经·海内东经》:淮水出馀山,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注〉今水出义阳平氏县桐柏山。按《春秋说题辞》:淮者均其势也。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平氏〈注〉《禹贡》:桐柏大复山在东南,淮水所出,至淮陵入海。
庐江郡,〈注〉故淮南文帝十六年,别为国金兰西北有东陵乡,淮水出焉。
九江郡,曲阳〈注〉应劭曰:在淮曲之阳。
东海郡,曲阳〈注〉应劭曰:在淮曲之阳。
丹阳郡,陵阳〈注〉桑钦言:淮水出东南,北入大江。按《淮南子·地形训》:淮出桐柏山。
《后汉书·郡国志》:琅邪国姑幕。〈注〉《博物记》曰:淮水入城东南五里。
南阳郡平氏桐柏大复山,淮水出。〈注〉《荆州记》曰:桐柏淮源,涌发其中,潜流三十里,东出大复山南,山南有淮源庙。
《水经》: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注〉《山海经》曰:淮出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尚书》:导淮自桐柏。《地理志》曰:南阳平氏县王莽之平善也。《风俗通》曰:南阳平氏县桐柏大复山在东南,淮水所出也,淮均也。《释名》曰:淮,韦也,韦绕扬州北界,东至于海也。《尔雅》曰:淮为浒然,淮水与醴水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自潜流地下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也。阚骃言:复阳县,胡阳之乐乡也,元帝元延二年,置在桐柏大复山之阳,故曰复阳也。《东观汉记》曰:朱祐,少孤,归外家复阳刘氏,山南有淮源庙,庙前有碑,是南阳郭苞立,又二碑并是汉延熹中守令所造,文辞鄙拙,殆不可观,故经云东北过桐柏也。
淮水又东径义阳县,〈注〉县南对固成山,山有水注,流数丈洪涛,灌山遂成巨井,谓之石泉水。北流注于淮,淮水又径义阳县故城南。〈注〉义阳,郡治也,世谓白茅城,其城圆而不方。阚骃言:晋太始中,割南阳东鄙之安昌平林平氏义阳四县,置义阳郡于安昌城,又《太康记》《晋书·地道记》并有义阳郡,以南阳属县为名,汉武帝元光四年,封北地都尉卫山为侯国也,有九渡水注之,水出鸡翅山溪涧,瀯委沿愬九渡矣,其犹零阳之九渡水,故亦谓之为九渡焉,于溪之东山有一水,发自山椒下数丈,素湍直,注颓波委壑可数百丈,望之若霏,幅练矣,下注九渡水,九渡水又北流注于淮。
东过江夏平春县北,
淮水又东,油水注之,〈注〉水出县西南油溪,东北流径平春县故城南。汉和帝建初四年,封子全为王国,淮水又东,曲岸北有一土穴,径尺泉流下,注沿流波三丈,入于油水,乱流南屈又东,北注于淮,淮水又东北,径城阳县故城南。汉高帝十二年,封定侯奚意为侯,国王莽之利新也,魏城阳郡治。
淮水又东,北与大木水合,〈注〉水西出大木山,山即晋车骑将军祖逖自陈留将家避难所居也。其水东径城阳县北,而东入于淮。
淮水又东,北流左会湖水,〈注〉傍川西南出穷溪,得其源也。
淮水又东,径安阳县故城南,〈注〉江国也,嬴姓矣,今其地有江亭,《春秋》:文公四年,楚人灭江,秦伯降服出次,曰:同盟灭,虽不能救,敢不矜乎。《地理志》曰:汉乃县之。吕后八年,封淮南厉王子刘勃为侯国,王莽之均夏也。
淮水又东,得浉口水,〈注〉源南出大溃山,东北流翼带三川,乱流北注浉水,又北径贤首山西,又北出东南屈径仁顺城南,故义阳郡治分南阳置也,晋太始初,以封安平献王孚长子望本治在石城山上,因梁希侵,逼徙治此城,齐司州刺史马鲜卑不守,魏置郢州也,昔常珍奇自悬瓠遣三千骑援义阳,行事庞定光屯于浉水者也。浉水东南流历金山北山,无树木峻峭,层峙浉水,又东径义阳故城北,城在山上,因倚陵岭周回三里,是郡昔所旧治城,城南一十五步,对门有天井,周一百馀步,深一丈,东径钟武故城,南本江夏之属县也。王莽之当利县矣。又东径石城山,北山甚高峻,《史记》曰:魏攻冥阨。《音义》曰:冥阨,或言在鄳县葙山也。按《吕氏春秋》九塞其一也,浉水径鄳县故城南,建武中,世祖封邓邯为鄳县侯。苏林曰:音盲浉水又东,径七井冈南,又东北注于淮。淮水又东,至谷口,谷水南出鲜金山,北流至瑟水,注之。水出西南具山东北径光淹城东,而北径青山东罗山西,东北流注于谷水,谷水东北入于淮。
又东径新息县南,〈注〉淮水东径故息城南。《春秋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败之者也。淮水又东,径浮光山北,〈注〉亦曰,扶光山即弋山也,径新息县故城南,应劭曰:息后徙东故加新也,王莽之新德也。光武十九年,封马援为侯国,外城北门内有新息长贾彪庙,庙前有碑,面南又有魏汝南太守程尧碑。魏太和中,蛮田益宗效域立东豫州,以益宗为刺史。淮水又东,合慎县水,水出慎阳县西,而东径慎阳县故城南,县取名焉。《史记索隐》曰:慎阳属汝南,如淳曰音震。阚骃曰:合作滇阳承予五年末印更刻,遂误以水为心〉汉高帝十一年,封栾说为侯国,颍阴刘陶为县长,政化大行,道不拾遗,以病去官,童谣歌曰:悒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见思如此。应劭曰:慎水所出,东北入淮,慎水又东流,积为燋陂,陂水又东南流,为上慎陂,又东为中慎陂,又东南为下慎陂,皆与鸿郤陂,水散流其陂首,受淮川左结鸿陂。汉成帝时,翟方进奏毁之。建武中,汝南太守邓晨欲修复之,知许伟君晓知水脉,召与议之。伟君言,成帝用方进言毁之,寻而梦上天,天帝怒曰:何敢败我濯子,渊是后民,失其利时。有童谣曰:败我陂翟子威。及子覆陂,当复明府,兴复废业。童谣之言,将有徵矣。《汉书》: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翟方进为相奏决去陂水,有童谣曰:坏陂谁翟子,咸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遂署都水掾起塘四百馀里,百姓得其利。陂水散流下合慎水,而东南径息城北,又东径南入淮,谓之慎口。淮水又东,与申陂水合水,上承申陂于新息县北,东南流,分为二水。一水径深丘西又屈径其南,南派为莲湖水,南流注于淮,淮水又左迤,流结两湖,谓之东西莲湖矣。淮水又东,右合壑水,〈注〉水出白沙山东,北径柴亭西,俗谓之柴水,又东北流于潭溪水,合水发潭谷东北流,右会柴水,柴水又东径黄城西故弋阳县也,城内有二城,西即黄城也。柴水又东北入于淮,谓之柴口也。
淮水又东,北申陂枝水注之,〈注〉水首受陂水于深丘,北东径钓台南台,在水曲之中台,北有琴台,又东径阳亭南,东南合淮。
淮水又东,径淮阴亭北,又东径白城南,〈注〉楚白,公胜之邑也,又东北去白亭一十里。
淮水又东,径长陵戍南又东青陂水注之,〈注〉分青陂东渎东南径白亭,西又南于长陵戍东,东南入于淮。淮水又东,北合黄水,〈注〉水出黄武山东北,流木陵关,水注之,水导木陵山西,北流注于黄水。黄水又东,径晋西阳城南,又东径南光城南光郡治,又东北径高城南故弦高国也,又东北径弋阳郡东,有虞丘郭南有子相庙,黄水又东北入于淮,谓之黄口。淮水又东北径褒信县故城南,而东流注之者也。
又东过期思县北,〈注〉县故蒋国周公之后也,春秋文,公十年,楚王田于孟诸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楚灭之,以为县。汉高帝十二年,以封贲赫为侯国。城之西北隅有楚相孙叔敖庙,庙前有碑。
淮水又东,北淠水注之,〈注〉水出弋阳县南垂山西北,流历阴山关径二城间,旧有贼难军所谓顿防,西北出山,又东北流径新城戍东,又东北得诏虞水口西北,去弋阳虞丘郭二十五里,水出南山东北,流径诏虞亭东,而北入淠水,又东北注淮,俗曰白鹭水。东过原鹿县南,汝水从西北来注之,〈注〉县即春秋之鹿上也。《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建武十五年,世祖更封侍中,执金吾阴乡侯,识为侯国者也。
又东过庐江安丰县东北,决水从北来注之,〈注〉庐江故淮南也。汉文帝十六年,别以为国。应劭曰:故庐子国也。决水自舒蓼北注,不于北来也,安丰东北注淮者,穷水矣,又非决水,皆误耳。
淮水又东,谷水入焉,〈注〉水上承富水东南流,世谓之谷水也。东径原鹿县故城北城侧水南,谷水又东,径富陂县故城北,俗谓之成闾亭,非也,《地理志》曰:汝南郡有富陂县,建武二年,世祖改封平乡侯王霸为富陂侯。《十三州志》曰:汉和帝永元九年,分汝阴置多陂塘以溉稻,故曰富陂县也。谷水又东,于汝阴城东南注。〈下有缺字〉
淮水又东,北左会润水,〈注〉水首受富陂,东南流为高塘陂,又东积而为陂水,东注焦陵陂,陂水北出为鲖陂,陂水潭涨,引渎北注汝阴四周隍堑,下注颍水焦湖,东注,谓之润水。径汝阴县东,径荆亭北而东入淮水,又东北穷水入焉。〈注〉水出六安国安丰县穷谷。《春秋左传》:楚救灊,司马沈伊戍与吴师遇于穷谷者也。川流泄注于决水之右,北灌安丰之左,世谓之安丰水,亦曰穷水。音戎并声相近,字随读转流结为陂,谓之穷陂。塘堰虽沦,犹用不辍。陂水四分,农事用康。北流注于淮。京相璠曰:今安丰有穷水,北入淮。淮水又东,为安丰津水,南有城,故安丰都尉治后立霍丘戍淮,淮中有洲,俗号关洲,盖津关所在,故斯洲纳称焉。《魏书·国志》有曰:司马景王征毋丘俭,使镇西将军豫州刺史诸葛诞,从安丰津先至寿春。俭败,与小弟秀藏水草中。安丰津都尉部民张属斩之,传首京都,即斯津也。
又东北至九江寿春县西泚水,洪水合北注之,又东颍水从西北来流注之。〈注〉淮水又东,左合泚口,又东径中阳亭北为中阳渡水流浅碛,可以厉也。
淮水又东,流与颍口会东南径仓陵北,又东北流径寿春县故城西,〈注〉县即楚考烈王自陈徙此,秦始皇立九江郡治,此兼得庐江豫章之地,故以九江名郡。汉高帝四年为淮南国。孝武元狩六年,复为九江焉,文颖曰,《史记·货殖传》曰:淮以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是为三楚者也。
淮水又北,左合椒水,〈注〉水上承淮水,东北流径蛇地,南又历其城东,亦谓之清水,东北流注于淮水,谓之清水口者,左合椒水焉。
又东过寿春县北,肥水从县东北流注之,〈注〉淮水于寿阳县西北,肥水从城而北入于淮,谓之肥口。淮水又北,夏肥水注之,水上承沙水于城父县右出东南,流径城父县故城南,王莽之思善也。县故焦夷之地。《春秋左传》:昭公九年,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矣。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伍举授许夷田。杜预曰:此时改城父为夷,故传实之者也,言夷田在濮水西者也,然则濮水即沙水之兼称。得夏肥之通目矣,汉桓帝永寿元年,封大将军梁冀孙桃为侯国者也,夏肥水自县又东径思善县之故城南,汉章帝章和三年分城父,立夏肥水,又东为高陂,又东为天淙,陂水出分为二,流南为肥水,北为鸡陂,夏肥东流左合鸡水,水出鸡陂,东为黄陂,又东南流积为茅陂,又东为鸡水。《吕氏春秋》曰: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投之鸡水是也,鸡水又会肥水,而乱流东注,俱入于淮。淮水又北径山硖中,谓之硖石,〈注〉对岸山上结二城,以防津要西岸山上有马迹,世传淮南王乘马升仙所在也。今山之东南石上有大小马迹一十馀所,仍今存焉。淮水又北径下蔡县故城东,本州来之城也。吴季札始封延陵后邑州来,故曰延州来矣。《春秋》:襄公二年,蔡成公自新蔡迁于州来,谓之下蔡也。淮之东岸又有一城,下蔡新城也,二城对据,翼带淮濆,淮水东径八山北山上有老子庙,淮水历潘城南置潘溪,戍戍东侧,潘溪吐川纳淮,更相引注,又东径梁城临侧淮川,川左有湄城,淮水左迤为湄湖,淮水又右,纳洛川于西曲阳县北,水分阎溪北绝横塘北,径萧亭东又北,鹊甫溪水入焉。水出东鹊甫谷西,北流径鹊甫亭南,西北流注于洛水,北径西曲阳县故城东,王莽之延平亭也。应劭曰:县在淮曲之阳,下邳有曲阳,故是加西也。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谓之洛口,《经》所谓淮水,径寿春县北肥水县东北注者也,盖经之谬矣,考川定土,即实为非是,曰洛涧,非肥水也。淮水又北,径莫耶山、西〈注〉山,南有阴陵县故城。汉高祖五年,项羽自垓下从数百骑夜驰渡淮,至阴陵,迷失道,左陷大泽。汉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及之于斯县者也。按《地理志》:王莽之阴陆也。后汉九江郡治,时多虎灾,百姓苦之,南阳宋均为守退贪残,进忠良,虎悉东渡江。〈谢承《汉书》云:南阳宗资祖父均。赵明诚《金石录》云:宗资墓在南阳,有天鹿辟邪,知宋均当作宗均也〉
又东过当涂县北,濄水从西北来注之,〈注〉淮水自莫耶山东北径马头城,北魏马头郡治也。故当涂县之故城也。《吕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故江淮之俗,以辛壬癸甲为嫁娶日也。禹娶在山西南县,即其地也。《地理志》曰:当涂侯国也。魏不害以圉守尉,捕淮阳反者公孙勇者,汉以封之,王莽更名山聚也。
淮水又东,北濠水注之,〈注〉水出莫耶山东北之溪,溪水西北引渎径禹墟北,又西流注于淮。
淮水又北,沙水注之,〈注〉经所谓蒗荡渠也,淮之西有平阿县故城,王莽之平宁也,建武十三年,世祖更封耿阜为侯国,《郡国志》曰:平阿县有当涂山,淮出于荆山之左,当涂之右,奔流二山之间,西扬涛北注之。《春秋左传》:哀公十年,大夫对孟孙曰: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杜预曰涂山在寿春东北,非也。余按《国语》曰:吴伐楚,隳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聘且问之,客执骨而问之,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之,其骨专车此为大也,盖丘明亲承圣旨,录为实证矣。又按刘向《说苑·辨物》:王肃之叙孔子廿二世孙孔猛所出,先人书家,语并出此事,故涂山有会稽之名,考校群书及方土〈一作士〉之目,疑非此矣。盖周穆之所会矣,淮水于荆山北过,水自南注之,又东北径沛郡义城县东,司马彪曰,后隶九江也。
又东过钟离县北,〈注〉世本曰。钟离,嬴姓也,应劭曰:县故钟离子国也,楚灭之,以为县。《春秋左传》所谓吴公子光伐楚拔钟离者也。王莽之蚕富也,豪水出阴陵县之阳亭北,小屈有石穴,不测所穷言,穴出钟乳,所未详也。豪水东北流径其县西,又屈而南转,东径其城南又北历其城东,径小城而北流注于淮。
淮水又东,径夏丘县南,〈注〉又东涣水西入九里注之。涣水又东,南流径雍丘县故城南,又东径承匡城,又东径襄邑县故城南,故宋之承匡襄牛之地,宋襄公之所葬,故号襄陵矣。《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宋景公卫公孙仓,会齐师围我。襄陵十八年,惠成王以韩师诸侯师于襄陵县,齐侯使楚景舍来求成公会齐,宋之围即于此也。西有承匡城,春秋会于承匡者也,秦始皇以承匡卑湿,徙县于襄陵,更为襄邑也。王莽以为襄平也,汉桓帝建和元年,封梁冀子胡狗为侯国,《陈留风俗传》曰:县南有涣水。故传曰:睢涣之间出文章,天子郊庙,御服出焉。《尚书》所谓厥篚织文者也。涣水又东,南径已吾县故城南,又东径鄫城北。《春秋》:襄公元年,《经书》:晋韩厥帅师伐郑,鲁仲孙蔑会齐曹邾杞次于鄫,杜预曰:陈留襄邑县东南有鄫城,涣水又东,南径鄢城北新城南又东南,左合明沟。沟水自蓬洪陂东南流,谓之明沟。下入涣水,又径亳城北。《帝王世纪》曰: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十三州志》曰:汉武帝分谷熟置。《春秋》:庄公十三年,宋公子御说奔于亳者也,涣水东径谷熟城南。汉光武建武二年,封更始子歆为侯国,又东径杨亭北。《春秋左氏传》:襄公十二年,楚子囊秦庶长无地,伐宋师于杨梁,以报晋之取郑也。京相璠曰:宋地矣。今睢阳东南三十里,有故杨梁,今曰阳亭也。俗名之曰缘城,非矣。西北去梁国八十里。涣水又东,径沛郡之建平县故城南,汉武帝元年,封杜延年为侯国,王莽之田平也。又东径酂县故城南。《春秋》:襄公十年,会诸侯及齐世子光于〈吴本作酃,误。按《左传》皆作会于柤,古文柤作今其地聚是也,王莽之酂治矣。涣水又东,南径费亭南。汉建和元年,封中常侍沛国曹腾为侯国,腾字季兴,谯人也,永初中定,桓帝策封亭侯。此城即其所食之邑也。涣水又东,径铚县故城南,昔吴广之起兵也,使葛婴下之。涣水又东,苞水注之,出谯城北自汀陂,陂水东流,径酂县南,又东径郸县故城。南《汉志》:沛郡有酂县,又有郸县。孟康曰:郸音多〉汉景帝中元年,封周应为侯国,王莽更之曰留城也,音多又东径稽山北嵇氏故居,嵇本姓奚,会稽人也,先人自会稽迁于谯之铚县,故为嵇氏,取稽字之上以为姓,盖志本也。嵇氏谱曰,谯有嵇山,家于其侧,遂以为氏,县魏黄初中,文帝以酂城父山桑铚,置谯郡,故隶谯焉。苞水东流入涣,涣水又东南径蕲县故城南。《地理志》曰:故垂乡也,汉高帝破黥布于此,县旧都尉治王莽之蕲城也,水上有古石,梁处遗基尚存涣水,又东径谷阳县,右会八丈,故渎渎上承洨水,南流注于涣。涣水又东,径縠阳戍南,又东南径谷阳故城东北,右与解水会,水上承县西南解塘,东北流径谷阳城南,即谷水也。应劭曰,城在谷水又东,北流注于涣。涣水又东,南径白石戍,南径蚿城南,洨水注之,水首受蕲水于蕲县东,南流径谷阳县八丈,故渎出焉,又东合长直故沟。沟上承蕲水,南会于洨,洨水又东南流于洨县故城北,县有垓下聚,汉高祖破项羽所在也。王莽更名其县曰育城。应劭曰:洨水所出音,绞经之绞也,洨水又东,南入于淮,故应劭曰:洨水南入淮。淮水又东,至巉石,山潼水注之。水首受潼县西南潼陂县,故临淮郡之属县。王莽更名成信矣,南径沛国夏丘县,绝蕲,径夏丘县故城西,王莽改曰归思也,又东南流径临潼戍西,又东南至巉石,西南入淮。
淮水又东径浮山〈注〉山北对巉石山梁氏天监中立堰于二山之间,逆天地之心,乖民神之,望自然水溃淮矣。
淮水又东,径徐县南,历涧水注之。〈注〉导徐城西北徐陂,陂水南流,绝蕲水,径历涧水西,东南流注于淮。淮水又东,池水注之,〈注〉水出东城县东北,流径东城县故城南,汉以数千骑追,羽帅二十八骑引东城,因四隤出,斩将而去,即此处也。《史记》:孝惠八年,封淮南厉王子刘赐为侯国。《地理志》:王莽更名曰武城也。池水又东,北流历二山间,东北入于淮,谓之池口也。淮水又东,蕲水注之,〈注〉水首受睢水于谷熟城东北,东径建城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长沙定王子刘拾为侯国,王莽之多聚也。蕲水又东,南径蕲县县有大泽乡,陈涉起兵于此,火为狐鸣处也,南则洨水出焉。蕲水又东,南北入八丈,故沟出焉。又东流南北长直,故渎出焉,又东入夏丘县东,绝潼水径夏丘县故城北,又东南径潼县南,又东流入徐县东,绝历涧,又东径大徐县故城南,又东注于淮。
淮水又东,历客山径盱眙县故城西。〈注〉《地理志》曰:都尉治汉,武帝元朔元年,封江都易王子刘蒙之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匡武。淮水又东径广陵,历淮阳城北临泗水岨于二水之间。《述征记》:淮阳太守治自后置戍县,亦有时废兴也。
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注〉淮泗之会即角城也,左右两川翼夹,二水决入之所,所谓泗口也。
又东过淮阴县北,中渎水出白马湖,东北注之。〈注〉淮水右岸,即淮阴也,城西二里有公路浦,昔袁术向九江将东奔袁谭路出斯浦,因以为名焉,又东径淮阴县故城北,北临淮水。汉高帝六年,封韩信为侯国,王莽之嘉信也,昔韩信去下乡而钓于此处,也城东有两冢,西者即漂母冢也,周回数百步,高十馀丈,昔漂母食信于淮阴,信王下邳,盖投金增陵,以报母矣。东一陵即信母冢也,县有中渎水,首受江于广陵,郡之江都县县城临江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县为一都之会,故曰江都也。县有江水祠俗,谓之伍相庙也,子胥但配食耳,岁三祭与五岳同旧水道也,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亦曰邗溟沟,自江东北通射阳湖,《地理志》所谓筑水也。《地理志》:江都有渠水〉而北至末口,淮自永和中江都水断其水,上承欧阳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广陵城楚汉之间为东阳郡。高祖六年为荆国,十一年为吴城,即吴王濞所筑也。景帝四年,更名江都。武帝元狩三年,更曰广陵。王莽郡曰江平县,曰定安。城东水上有梁,谓之洛桥,中渎水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阳湖、西二湖、东西相直五里,水出其间,下注樊梁湖,旧道东北出至博芝射阳二湖,西北出夹耶,乃至山阳矣,至永和中患湖道多风,陈敏因穿樊梁湖北口下注津湖。径渡,渡十二里方达北口,直至夹耶兴宁中,复以津湖多风,又自湖之南北口沿东岸二十里穿渠入北口,自后行者不复,由湖故蒋济三州。论曰,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陈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者也。自广陵出山阳,白马湖径山阳城西,即射阳县之故城也。应劭曰:在射水之阳,汉高祖六年,封左令尹项缠为侯国也,王莽更之曰监淮亭。世祖建武十五年,封子荆为山阳公,治此十七年为王国,城本北中郎将庾希所镇。中渎又东,谓之山阳浦,又东入淮谓之山阳口者也。
又东两小水流注之,〈注〉淮水左径泗水国南故东海郡也。徐广《史记音义》曰:泗水,国名。汉武帝元鼎三年,初置都郯,四年,常山宪王子思王商为国。《地理志》曰:王莽更泗水郡为顺水,陵县为生夌,淩水注之,水出淩县东,流径其县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淮,实曰口也。应劭曰:淩水出县西,南入淮,即经所谓之小水者也。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注〉应劭曰:浦,岸也,盖侧淮濆。故受此名,淮水出县故城,王莽更名之曰淮敬,淮水于县枝分北为游水,历朐县与沭合,又匡〈匡字讹末详〉朐山西山侧有朐县故城。秦始皇三十五年于朐县立石海上,以为秦之东门,崔琰《述初赋》曰:倚高舻以周盼兮观秦门之将,将者也,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山海经》所谓郁山在海中者也,言是山自苍梧徙此,云山上犹有南方草木,今郁州治,故崔季圭之《叙述初赋》言,郁洲者,故苍梧之山也,心悦而怪之,闻其上有仙士石室也。乃往观,见一道人独处,休休然,不谈不对,顾非己及也。即其赋所云吾夕济于郁洲者也。游水又北,径东海利城县故城之东,故利乡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阳共王子婴为侯国,王莽更之曰流泉。游水又北,历羽山西。《地理志》曰:羽山在祝其县东南。《尚书》曰,尧时曰,四岳得舜进十六族殛鲧于羽山是为,梼杌与驩兜三苗共工同其罪,故世谓之四凶。鲧既死其神化为黄龙,〈龙字误当作熊〉入于羽渊,是为夏郊三代祀之。故连山易曰,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者,是也。游水又北,径祝其县故城西。《春秋经书》: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左传》:定公十年,公及齐平会于祝其实夹谷也。服虔曰地二名,王莽更之曰犹亭。县之东有夹口浦,游水左径琅琊即丘县故城之西。《地理志》曰:莒子始起于此,后徙莒,有盐官,故世谓之南莒也。游水又东,北径赣榆县北,东侧巨海有秦始皇碑,在山上去海一百五十步,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所见东北倾,石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三尺八寸,一行一十二字。游水又东,北径纪鄣故城南。《春秋》:昭公十九年,齐伐莒,莒子奔纪鄣,莒之妇人怒莒子之害其夫,老而托纺焉,取其纑而夜缒,缒绝鼓噪,城上人亦噪。莒共公惧,启西门而出,遂奔入纪,故纪子帛之国。《谷梁传》曰:吾伯姬归于纪者也。杜预曰,纪鄣地二名,东海赣榆县东北有故纪城,即此水也。游水东北入海,旧吴之燕岱常泛,巨海惮其涛崄,更沿溯是渎,田是出。《地理志》曰:游水自淮浦北入海。《尔雅》曰:淮别为浒,游水亦枝称者也。
《晋书·地理志》:宣城郡陵阳,〈注〉淮水出东北入江,仙人陵阳子明所居。
《隋书·地理志》:淮安郡平氏,〈注〉旧置汉广郡,开皇初郡,废有淮水。
熙平郡桂阳,〈注〉有贞女山、方山,有卢水、淮水。
《唐书·地理志》:泗州临淮郡盱眙〈注〉有直河,太极元年,敕使魏景倩引淮水至黄土冈,以通扬州。
宿州虹〈注〉有广济新渠,开元二十七年,采访使齐浣开自虹至淮阴北十八里,入淮,以便漕运,既成,湍急不可行,遂废。
《宋史·河渠志》:昔孝文时,贾谊言,汉以江淮为奉地,谓鱼盐谷帛多出东南,至五凤中,耿寿昌奏,故事岁增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亦多自此渠漕运,唐初改通济渠为广济渠,开元中,黄门侍郎平章事裴耀卿言,江淮租船自长淮西北溯鸿沟,转相输纳于河阴,含嘉太原等仓凡三年,运米七百万石,实利涉于此,开元末,河南采访使汴州刺史齐浣以江淮漕运经淮水波涛有沉损,遂浚广济渠,下流自泗州虹县至楚州淮阴县北八十里,合于淮。踰时毕功,既而水流迅急,行旅艰险,寻乃废。停却由旧河,德宗朝岁漕运江淮米四十万石以益关中,时叛将李正己田悦皆分军守徐州,临涡口梁崇义阻兵,襄邓南北漕引皆绝于是水,陆运使杜佑请改漕路,自浚仪西十里,疏其南涯,引流入琶琵沟,经蔡河至陈州,合颍水是秦汉故道,以官漕久不由此,故填淤不通,若畎流培岸,则功用甚寡,又庐寿之间有水道,而平冈亘其中曰鸡鸣山,佑请疏其两端,皆可通舟,其间登陆四十里而已,则江湖黔岭蜀汉之粟,可方舟而下,由是白沙趋东关,经庐寿浮颍步蔡历琵琶沟入汴河,而复经溯淮之险,径于旧路二千里,功寡利多,朝议将行,而徐州顺命,淮路乃通。
《梦溪笔谈》:唐李翱为东南录云:自淮沿流至于高邮,乃溯至于江,孟子所谓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则淮泗固尝入江矣,此乃禹之旧迹也,熙宁中,曾遣使按图求之故道,宛然,但江淮已深其流,无复能至高邮耳。
《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淮水,职方青州,川出唐州桐柏县大复山,东南至盱眙军,昭信县入海。〈注〉桐柏县、汉平氏县东界。
《金史·地理志》:寿州下蔡〈注〉有淮水。
唐州桐柏〈注〉大定,十年始置正官,兴定五年六月,废有桐柏山淮水。
颍州汝阴〈注〉有淮水。
颍上〈注〉元光二年十一月,改隶寿州,有淮水。
泗州虹〈注〉有淮水。
《图书编·淮水考》《禹贡》云: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按淮水出河南南阳府唐县、泌阳,及湖广德安府随州、襄阳府枣阳县、四界,胎簪山,禹只自唐县桐柏山导之桐柏,去胎簪不远,沂水至邳州,会泗同,至南直隶淮安府清河县,入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至本府海州入海。
胎簪山极,广大深秀,绵亘河南南阳府唐县、泌阳湖广德安府、随州襄阳府、枣阳县、四州县、之界,有卧龙山石、女山、莲花峰、铜山、皆其山也,而淮正出于泌阳之铜山下,谓淮源出桐柏山者,此也。
黄河由淮入海考,按郑晓曰:洪武二十四年,河决,黑羊山东径汴城北五里,又南至项城入淮。而故道遂淤正统十三年决张秋沙湾,东流入海,又决荥泽,东经汴城历睢阳自亳入淮,景泰七年,始塞沙湾,而张秋运道复完,自后河势南趋,而汴城之新河又淤,弘治二年以后,渐徙而北又决,金龙口等处直趋张秋横冲会通河,奔流入海。而汴城南之新河又淤,命副使御史刘大夏治之,施功未竟,伏流溃溢人,皆言黄陵冈,塞口不合张秋,护堤复坏,河不可治,运道不可复,且有为海运之说者,盖荥泽孙家渡口,旧河东经朱仙镇,下至项城南,犹有河流淤浅近二百馀里。若多役,夫力疏,浚深广,使由泗入淮可杀上流之势。黄陵冈贾鲁旧河南经曹县梁进口,下通归德丁家道口以分杀水势,然梁进口以南滔滔,无阻以北淤淀,将平计其功力,仅八十里,若多役夫力,疏浚深广,使由徐入淮,可杀下流之势。水势既下,则决口可塞,运道可完矣。但既疏之后,不能保其不复淤,既塞之后,不能保其不复决耳。是时刘大夏能虚怀博访,推心任下五旬而事竣。
江通于淮。考江与淮本不通,越扬州高邮仅四百里,许吴夫差与晋会潢地凿沟以运辎重,隋人广之筑堤壅水于两头,自江拽船而上,复拽船而下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达。
《湖广通志》:德安府随州有太平山,或名胎簪,最峻,东北诸山皆宗之,淮水出于其下,北流于桐柏。按《河南通志》:南阳府桐柏县西三十里有胎簪山,淮水发源于此,县东一里有桐柏山,淮水经其下,禹导淮自桐柏即于此。
淮渎在桐柏县西二十五里,源出胎簪山,流经信阳、确山、真阳、息县、固始,会泗沂,东入于海。
《南阳府志》:淮水在桐柏县西,《水经》: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山海经》曰:淮出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尚书》:导淮自桐柏。《地理志》曰:南阳平氏县,王莽之平善也。《风俗通》曰:南阳平氏县,桐柏大复山在东南,淮水所出也,淮均也。《春秋说题辞》曰:淮者,均其势也。《释名》曰:淮,围也,围绕扬州北界,东至于海也。《尔雅》曰:淮为浒然,淮水与澧水同源俱导,西流为澧,东流为淮,自潜流地下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也,又按淮水其源初出伏流三十里,涌为三泉,因浚为井,所为淮井是也。流六七里成河,东北经大复山,山南有淮源庙,从义阳县南,东过江夏平春县北寺,又东过新息县南期思县北,至原鹿县南,与汝水合,又东过庐江安丰县与决水合,又东至当涂县与涡水合,又东过钟离北夏丘县南,又东至徐县合涧水、蕲水,又东至盱眙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与泗水合,东至广陵淮浦县而入海,近海数百里通潮汐,《尚书》云: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是也。
月河,在桐柏县东,一水如带,旋绕山岑如月之圆,合围山诸水入于淮。
水磨湾,在桐柏县西十里,林木蓊蔚水,东南流入于淮。
《信阳州志》:淮水在州北四十五里,《水经》云:淮水东经义阳即此。
明河,一曰明港,河在州北九十里,源出天目山东,流入于淮。
洋河在州东北七十里,一名旴河,东流入于淮。浉河在州南四十里,源出随州黄土山,流抱州城,入于淮。
《舞阳县志》:沙河在县北五十里,源出鲁阳尧山,经北舞渡东会澧水,达于淮。
《确山县志》:淮水在县南四十里,源出南阳唐县之桐柏山,东南潜流三十里,东出大复山,东流入县境,经真阳、信阳、罗山,至息县东南,合汝水,东注固始朱皋镇出境又南,合淝水、涡水、纳沂泗水入海,禹贡所云导淮自桐柏也。
《真阳县志》:淮水在县南九十里,源出桐柏山东南,流经信阳入颍水界。
闾河,在县南二十五里,源出确山县高皇陂,东流合撞陂港,经柳塞寺西入淮。
清水港河,在县南四十里,自确山县横山,发源通板桥河,东入淮。彭家河,在县南十二里,通闾河,东入淮。
《息县志》:淮水在县南四里。
营河,在县北一百里,源出汝河支流,东南入于淮。泥河,在县东四十五里,源出万安塘,东达于淮。谷河,在县东四十里,源出坚斧堰,东达于淮。
《罗山县志》:淮水在县西北二十里。
泺清河,在县北三十里,即泺水涧,下流入于淮。月儿湾河,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掘山,流入于淮。竹竿河,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窟垄山,北流入于淮。按《光州志》:潢河一名小黄河,源出湖广麻城县分水岭,经光山县界,至州西北流贯城东出,合恨沟入于淮。
白露河,在州东四十里,源出弋阳县南北,流历阴山关,合淠水,北流入于淮。
《光山县志》:淮水在县北九十里。
寨河,在县北二十里,北流合清流河入于淮。
官渡河,在县南五里,源出分水岭,至光州为小黄河,北流入于淮。
临仙河,在县南二十里,合官渡河,北流入于淮。按《固始县志》:淮水在县北七十里,自张庄人境,受白露河、曲河、史河、水至朱皋出境。《山海经》云:淮在期思北是也。
春河,在县南十五里,源出商城县黑山坡,东流入于淮。
泉河,在县东四十里,受石梁堰沿城涧等水入于淮。曲河,在县西二十里,源出斛山东,北流入于淮。按《汝阳县志》:汝水源出汝州天息山东南,入西平界,经上蔡汝阳新蔡固始朱皋镇,合于淮。
梅山河,在县南一百里,东流入于淮。
营河,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东流入于淮。
《项城县志》:谷河源出商水县西召陵冈,流经县境入于淮。
《西华县志》:清流河源出许州东秋湖,流经鄢陵西华县界,入于淮。
《临颍县志》:石梁河源出密县山谷中,流至朝华寺,前汇为黑白二龙潭,东流经临颍县北境,合蔡河达于淮。
《商水县志》:北池湖在县城北十五里,聚谷济枣子双沟五河之水,方四十里,东流入陈州境,达于淮。按《永城县志》:浍河在县南二十里,自亳州经流入蒙城,达于淮。
《江南通志》:淮河在淮安府治西南五里许,自泗州龟山东北流,与汴河合,东北入于海。
《霍丘县志》:淮河在县北四十五里。
澧河,在县西十里,发源枣木河,东北流入淮。
东河,在县东五十里,源自六安州东来,入淮河。史河,源出固始县界,经县北境入淮。
决水在县境,《通志略》云:淮水东过安丰,决水自南来入焉。
《颍上县志》:淮河在县南二十五里。
润河,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淮润乡源出颍州,西流入淮。
江口河,在县西北五十里,源出颍州东南,合润河入淮。
《颍州志》:颍河在州城西,自南顿而东,流至赵家渡入州境,东过沈丘绕北门外,过留陵至江阳镇入于淮。
大润河,在州城南五十里,源出土陂,以上诸池泉、历泉、南诸陂、东过砖桥受小润河,东南入淮。
谷口,在州城南九十里,源自润河,经西乡一虎桥,至水台西入淮。
《凤阳府志》:淮河经怀远县之东南,昔大禹凿荆涂二山之峡,使淮出其间水乃安流者,即此。按淮源出南阳桐柏山,历信阳汝宁寿春,挟七十二山河之水,激荡于荆涂凿山,通道下濠梁,会淝涡漴沱溪湖诸水,至界沟入泗州,境一自草嘴、刘沟、洪泽湖、东至清河县,天妃闸河口,会黄河入海。一由大涧口入湖,由湖达江,以至于海。两路通行,此淮之端委也,第黄强淮弱,势不相敌,淮为黄扼别由大涧口、施家沟、周家桥、高良涧、武家墩、等处散入射阳湖、白马湖、草子湖、高宝、等湖,迤逦入江。所谓排淮泗而注之江者,此也。此淮之支流也,明隆庆六年,淮大溢,黄水亦涨,相逼不得直下,沙随波停,遂将清口淤塞,所谓门限沙者,是也。万历二年,淮又溢,总河潘季驯始为高家堰、祇筑大涧口一处,淮犹可泄后,将小涧口等处凡入湖旧道尽筑堤防,自是清沙日高,淮水益壅,而泗大病矣。郡绅常三省,力辨其非,时堤工已成,不便复更。万历二十一年,水患益烈。巡按牛应元亲行踏勘,议开金家湾芒稻河,泄湖水入江,继议开周家桥,泄淮水入湖,又以淮受黄逼,乃先开武家墩,以杀其势。此议开三闸之所由来也,是后,定计分黄以腰铺,地势不若黄家嘴,为便时奏请监督大发,河南,山东,江北,等处民夫自黄家嘴而下,直至渔沟朗舍由安东北疏为河,身归五港口使独入海,不趋清口逼淮,令得纵出,又定计导淮,先浚金家湾芒稻河,以为湖水入江之路,又开子婴沟,由射阳广洋湖入海,下流既通上流,尚阻乃建武家墩闸由永济河达泾河,下射阳湖入海。建周家桥闸,由草子湖、宝应湖入子婴沟,下广洋湖入海。上下流通,自不横逆为害,不独泗境安,即淮扬高宝亦安。此建三闸以分黄导淮治河之所由来也。
《怀远县志》:天河在县城南五里,径涂山,西南流入于淮。
洛河,在县南七十里,源出定远县界清洛涧,至洛河镇入淮。
淝河,在县北十五里,至县荆山,东北入淮。
洱河,在县西六十里,至县南欧家村入淮。
碧溪涧,在县城南一里,从荆山下迂回城中,入于淮。又有冷水涧涧、柴涧、茅涧、俱入淮。涡水,在县城北一里,发源自葛河口,由鹿邑西来,至亳城北与马尚河合,经蒙城流至本县东入淮。涂山在县治东南八里,与荆山两岸对峙,淮水经其中。
《寿州志》:淮水历正阳合沙门,经本州境。
硖石山在州城北二十里,两岸相对,淮水经其中。按《临淮县志》:淮水在县治北十里。
市河,在县城中,濠水旧从清流门入,与此河会入淮。宋连南夫作守,始掘濠水径达于淮。
月明湖,在县城东一里,北流入淮。
溪河,在县东北五十里,水流入淮。
乘龙洲,在县东北四十里,淮水中流,周世宗征濠,夜遣兵持炬乘橐驼绝淮濠兵,惊以为鬼,龙也,因以名洲。
沙涧,在县南六十里,流入淮。
响水涧,在县城东,又有红娘子涧,焦子涧,青山涧,俱入淮。
《定远县志》:池河在县南六十里,自庐州巢县界流入县境,凡一百四十里,东北流入淮。
《五河县志》:淮河在县东一里。
浍河,在县南门外,源出河南归德府永城县马长河,东流经宿州,过灵壁县固镇桥至县,南东流入淮。沱河在县西北一里,源出宿州紫芦湖径灵壁县东、南至县西北,绕浍河东流入淮。
潼河,在县东北四十里,源出虹县羊城湖,绕沱河经天井湖,南至铁锁岭入淮。
漴河,在县东南二里,源出南河,东流入于淮。五河口,在县东二里,乃淮浍沱潼漴五水会处。按《凤阳县志》:淮居四渎之一,去凤阳仅七八里,东通泗水,西汇涡河,少折而南,则由寿州以至六安,合东西南三面,计之纡回六七百里,其害有时溢,有时决,而无时或徙其利,可以溉,可以灌,亦可以通漕,傍河数大镇,莫不资水生息民用安阜然为,凤邑所辖者。上至蚌埠,下至西土坝而已,蚌埠迤西则属怀远,西土坝迤东则属临淮凤邑,所当汛防者,不过六七十里,两岸居民稠密而长淮一卫军民杂处尚称繁庶。其间商舰渔艘,往来络绎不绝,弄兵于潢池,中者无有,也然未雨绸缪,豳风载咏莅斯者,无事为有事之防,其庶几乎。
《泗州志》:淮河自五河东来,经州城南。
汴河,即隋时所开,自大梁过淮。
一字河,在州东门外,以河形直如一字,故名,隋时开通直河口入淮。
栏马河,在州北十八里,夏月水通汴入淮。
甓山湖,在州西四十里,长十馀里,水通淮。
撞堡沟,在州城西北五十里,夏潦通淮。
黄冈沟,在州城西二十里,引湖水入淮。
寇家沟,在州城西五十里,通甓山,湖水入淮。
章家沟,在州城西一里,沙湖水由此入淮。
《盱眙县志》:淮水在县城北。
池河在县,西发源自合肥,至本县界北流入淮。木场河,在太平乡,发源嘉山,北通淮。
长沙洲,在县城北,淮水泛涨赖以捍禦。
新河,在彭城乡,宋发运使蒋之奇开浚以避淮,流之险。
三城湖,在县城西,通池河入于淮。
《宿州志》:蟹河在州城西南四十里,源出本州仁义乡,东流径灵壁县入于淮。
泡河,在州城南九十里,源出亳州舒安湖,经州之临涣城,合浍水,东流至五河县入淮。
《灵壁县志》:淮水在县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沟水,在县城东北三十里,源出东洪里,东流至五河入淮。按《颍州志》:颍河在州西乡,自南顿东来,绕州北门外至正阳入淮,明宣德五年,西北淤塞俗呼为小河,上达古汴,下通淮泗。
《清河县志》:淮河自盱眙龟山东北,流经县治东南三里沟,故平江伯所凿,导分入通济闸,以接漕运,其委乃经甘罗城以北,合黄河入海。
运河,元时故道,由郡东入淮,至清口亦称险要,故平江伯改自郡,西经清江浦入本县七里沟东界迤,南出三里沟,达于淮,以溯河。
黄河原经天津卫北入海,后南溃留城超徐邳乱洸沂直下,从三汊河东南小清河合于淮,以趋海。大清河口,在治东北八里,入治西北老黄河口,绕县北渔沟镇一带,出治东北大河口,达淮,今淤浅。小清河,在治前百五十步,东去入淮。
费家湖,在治西南四里,常涨于淮,水涸则耕种。北萍湖,在治东南九十里,通于淮,淮涨则汇湖为泽。四铺湖,在县东北三十里,周围十五里,入淮。
富陵湖,旧有沟通淮。
七里沟,在县治东南十里入淮。
三里沟,在县治东南三里,今新改淮口通运。
双沟,在县治西南二十里,出泗州迮家湾入淮。石人沟,在县治西八里,达淮。
卞家沟,在县治南五里,通淮出鱼。
《桃源县志》:杜村湖,在县治东南三十里,通淮。仓基湖在县治南七里,积水四时不涸,水溢通新河,曲折东流五里,会丁家沟,达河入淮。
黄河在县治北百十馀步,原自山东,由淮入海,徐邳泗河之下流。
《淮安府志》:淮河源出南阳府平氏县桐柏山,其源初涌复潜流三十里,然后长骛东北,经大复山从义阳郡东北过平舆,又东径新息南期思南,合汝水,东下寿春颍水至荆山,合涡水,又东北合濠水,东下北转淮阴,合泗水,东至广陵郡而入海。
黄河源远变多不烦,具论其中原入海,故道今堙,而淮安旧迹,自山东河南诸水,汇于淮泗,今合黄河,并入于淮矣。
高良涧,在山阳县治西南九十里,由清河涧沙埠桥入淮。
马逻港,在山阳县治东北九十里,通淮盐运,今淮河合流,经此乃成大河。
芦浦港,在山阳县治东北一百二十里,东南入射阳湖,西入淮。
建义港,在山阳县治东北八十里,东南流通济沟入射阳湖,北入于淮。
通济沟,在山阳县治东北六十里,东经马逻港入射阳湖,西自横沟入淮。
《扬州府志》:淮河,晋郭璞云:淮河出义阳平氏县桐柏山东北,经汝南汝阴淮南谯国下邳,至广陵县入海,盛仪云,淮无至广陵入海之理,璞岂误闻或一时水泛偶经耶,近来黄河南注与淮合流,并冲翟坝周桥泛入高宝诸湖,而清水潭以决扬并受淮之害,景纯之言始验云。
邗沟,周敬王三十四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时夫差欲霸中国,乃筑城广陵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谓之邗沟,汉吴王濞煮海为利复开邗沟,自茱萸湾下抵海陵仓及如皋蟠溪以通盐艘。隋炀帝幸江都,命尚书左丞皇甫议发淮南诸州兵丁十馀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渠,广四十步,旁植以树盖前此扬州西北自末口达六合,入江东北,自射阳湖入淮,至是始自扬子达六合,自山阳渎入淮矣。按《合肥县志》:肥水源出紫蓬山,北流二十里分为二,其一东流往合肥县,又东南归巢湖。其一西北流二百里,出寿春,入于淮。
《邳州志》:泗河在州南二里,即泗水,禹贡所载,其源出鲁卞县桃墟,其源有四,道由西南过,徐又东过下邳,合沂武二水,东至清河县,又会淮水,东入海。沂河在州城西,自山东沂州城西流至下邳,西南入泗河,达于淮。
《海州志》:一帆河在官河东北,流至伊庐山,南通安东县,入淮。
《安东县志》:淮河在县治南百馀步,经云梯关东北入海。
涟河在县境,有东西中涟三河,阔八十馀丈,发源自西北大湖,东南入淮。
澳河在县城东南百馀步,亦名龙潭,南临大淮为坝以潴水利。
官河在县城北三十里,自西涟来,南通中涟,东流散入遏蛮等河入淮。
支家河在县城西十五里,南通山阳沟及孙新村浦入淮。
响水河,在治西一里,旧有迎仙桥堙塞,洪武三年,重挑接支家河,引沭水太湖中,涟南流入淮。
刘村浦,
臧家浦,
界沟浦,
逄村浦,
锹沟浦,
大飞浦,
酆沟浦,已上七浦,益东流入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