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铤鹿 (鋌鹿) 拼音dìng lù
  • 快速奔逃的鹿。亦比喻处于穷途末路铤而走险的人。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二:“鋌鹿偶然完首尾,烂羊多赖得公侯。”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论和议书》:“突豕失势,鋌鹿已穷。”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黎民羣鋌鹿,緑野断扶犂。”参见“ 鋌而走险 ”。
汉语大词典 铤而走险 (鋌而走險) 拼音tǐng ér zǒu xiǎn
  • 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国语辞典 铤而走险 拼音tǐng ér zǒu xiǎn
  • 在穷途末路或受逼迫时采取冒险行动或不正当的行为。《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明史。卷三三一。西域传三。乌斯藏大宝法王传》:「在官已无馀积,必至苛敛军民,铤而走险,盗将复发。」也作「挺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