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叆叇 (靉靆) 拼音ài dài
  • (1).云盛貌。 晋 潘尼 《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䌽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 波旬 自领军众,来至林中,先铺叆叇之云,后降拨霖之雨。” 元 卞思义 《溪山春雨图》诗:“云林叆叇春日低,小桥流水行人稀。” 明王錂《寻亲记·对雪》:“彤云叆叇,茅屋顿成银界。”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今夕月华如水,安知明夕不黑云叆叇耶?”
  • (2).飘拂貌;缭绕貌。 唐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衣风飘叆叇,烛泪滴巉岩。” 元 盍西村《脱布衫·春宴》套曲:“锦绣云红窗缥缈,麝兰烟翠帘叆叇。”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通惠河》:“ 曹代萧 诗:叆叇烟光上苑通,紫泉缭绕玉河东。” 钱钟书 《围城》五:“自己不会喝酒,只在水里冲一点点红酒,常看这红液体在白液体里泛布叆叇,做出云雾状态。”
  • (3).眼镜。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叆叇:“提学副使 潮阳 林公 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相传 翁覃溪 ……六七十时犹能于灯下作细书,阅蝇头字,不假叆叇。”
国语辞典 叆叇 拼音ài dài
  • 1.云多而昏暗的样子。晋。潘尼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唐。郑谷入阁〉诗:「寿山晴叆叇,颢气暖连延。」
  • 2.眼镜。见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二。叆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