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戴清履浊 (戴清履濁) 拼音dài qīng lǚ zhuó
  • 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前蜀 杜光庭 《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参见“ 戴天履地 ”。
汉语大词典 戴天履地 拼音dài tiān lǚ dì
  • 顶天立地。犹言生于天地之间。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子胥 曰:吾闻父母之雠不与戴天履地。”周书·晋荡公护传:“今日以后,吾之残命,唯系于汝,尔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政元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同是戴天履地之人,独笑 龙逢 非俊物。” 梁启超 《变法通议·学校总论》:“呜呼!同是圆颅方趾,戴天履地,而必事事俯首拱手,待命他人,岂不可为长太息矣乎!”亦省作“ 戴履 ”。 明 陈子龙 《岁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三:“赤墀侍臣惭戴履,偷生苟活同舆儓。”
国语辞典 戴天履地 拼音dài tiān lǚ dì
  • 头顶著天,脚踏著地。比喻生存于人世间。《后汉书。卷四八。翟酺传》:「臣荷殊绝之恩,蒙值不讳之政,岂敢雷同受宠,而以戴天履地。」《周书。卷一一。晋荡公护传》:「尔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