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集句分析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关键词
检索
位置
任意
词首
词末
来源
任意
词典
对语
典故
分类
佛典
词汇
571178
托喻
3
词典
3
词典
托喻
托喻
托喻清远
汉语大词典
托喻 (託喻)
拼音
tuō yù
亦作“ 托谕 ”。 谓借他物寄托要表明的意思。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假灵龟以托喻,宁掉尾于涂中。” 南朝 梁
刘协
《
文心雕龙·比兴
》
:“观夫兴之托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宋
程洵
《钟山先生行状》
:“故其为文,指事析理,引物托喻,要以达意所欲言者。” 明
吴宽
《玉涧记》
:“学道者守一身而忘万物,凡口鼻耳目之属,皆有所托谕。” 清 陈廷焯
《
白雨斋词话
》
卷六:“托喻不深,树义不厚,不足以言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