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关键词
检索
位置
任意
词首
词末
来源
任意
词典
对语
典故
分类
佛典
词汇
571216
纚纚
3
词典
3
词典
纚纚
纚纚
洋洋纚纚
漢語大詞典
纚纚
拼音
xǐ xǐ
(1).长而下垂貌。
《楚辞·离骚》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唐
孙樵
《兴元新路记》
:“路旁树往往如掛尘缨,纚纚而长,从风纷然。” 清
王又旦
《自千尺峰缘猢狲愁行》
:“万状石磑磑,纷垂繘纚纚。”
(2).引申为连绵不断。 唐
柳宗元
《梦归赋》
:“风纚纚以经耳兮,类行舟迅而不息。” 明 何大复
《七述》
:“若有伏忧,绵绵纚纚,纠缠于心。” 明
杨慎
《东坡书》
:“紆细婉转,纚纚如抽茧之丝。”
(3).亦作“ 纚縰 ”。犹縰縰。纷纭貌。 宋 朱彧
《
萍洲可谈
》
卷一:“百叠漪漪水皱,六銖纚纚云轻。” 明
何景明
《古冢赋》
:“舞袖纚縰以何见兮,鸣瑟寂而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