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蜗角 (蝸角) 拼音wō jiǎo
  • (1).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 南朝 梁 沈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 清 赵翼 《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 胡怀琛 《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台一寸且偷安。”参见“ 蜗角斗争 ”。
  • (2).见“ 蜗角虚名 ”。
国语辞典 蜗角 拼音guā jiǎo
  • 1.蜗牛的角。比喻细小。南朝梁。沈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北周。庾信小园赋〉:「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 2.比喻为小事而时起争端。参见「蛮触相争」条。《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论曰》:「虽邹衍谈天之辩、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其万一。」
汉语大词典 蜗角斗争 (蝸角鬭争) 拼音wō jué dòu zhēng
  •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蜗角斗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 宋 辛弃疾 《哨遍·秋水观》词:“蜗角斗争,左 触 右 蛮 ,一战连千里。”亦省作“ 蜗争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蜗争膻慕世间人,请来一共云山夕。”
汉语大词典 蜗角虚名 (蝸角虚名) 拼音wō jiǎo xū míng
  • 指微不足道的空名。 宋 苏轼 《满庭芳·或注警悟》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乾忙。” 元 薛昂夫 《朝天曲》:“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便得来真做的,布衣,袖里,试屈指英雄辈。”亦省作“ 蜗角 ”。 明 杨珽《龙膏记·投膏》:“为蜗角蹉跎光景,怕又早点霜 潘 鬓。” 清 王应奎 《柳南续笔·陈眉公告衣巾》:“乃禀命于父母,敢告言于师尊,长笑鸡群,永抛蜗角,读书谈道,愿附古人。”
国语辞典 蜗角虚名 拼音guā jiǎo xū míng
  •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虚誉。参见「蛮触相争」条。宋。苏轼 满庭芳。蜗角虚名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