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鱼沉雁杳 (魚沉雁杳) 拼音yú chén yàn yǎo
  •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唐 戴叔伦 《相思曲》:“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宋 朱淑真 《寄情》诗:“欲寄相思满纸愁,鱼沈雁杳又还休。”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刘大复》:“ 源 ( 刘源 )出门年馀,鱼沈雁杳。”亦作“ 鱼沈雁杳 ”。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去不到半月十朝,只恁的鱼沈雁杳。” 明沈受先《三元记·空归》:“鱼沈雁杳二年有馀,喜今朝团圆欢笑,其乐何如?”参见“ 鱼雁 ”。
国语辞典 鱼沉雁杳 拼音yú chén yàn yǎo
  • 比喻音讯断绝。元。王氏〈粉蝶儿。江景萧疏套。上小楼〉曲。么:「翻做了鱼沉雁杳,瓶坠簪折,信断音疏,咫尺地半载馀,一字无。」《金瓶梅》第七七回:「谁人望将比目鱼分开,瓶坠簪折,今日早鱼沉雁杳。」也作「鱼沉雁渺」。
汉语大词典 鱼雁 (魚雁) 拼音yú yàn
  • 亦作“ 鱼雁 ”。
  • (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后因以“鱼雁”代称书信。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虽鱼雁不绝,而笑言久旷。”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一折:“我和你难凭鱼雁,我每日价枕冷衾寒。” 清 孙枝蔚 《怀杨吉公司理》诗:“频年鱼雁绝,使我泪长垂。” 丁玲 《向警予烈士给我的影响》:“她远行万里,有了新的广大的天地,还不忘故旧,频通鱼雁,策励盟友,共同前进。”
  • (2).代称传递书信的人。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几曾见寄书的颠倒瞒着鱼雁,小则小心肠儿转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其家又在荒村,书不易寄,偶得鱼雁,亦不免浮沉。” 赵朴初 《汉俳三首--题中日邦交正常化纪念邮票》之三:“鱼雁遍人间,勤传花信一番番。”
国语辞典 鱼雁 拼音yú yàn
  • 语本《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因以「鱼雁」合为书信之代称。宋。晏几道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词:「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