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元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7—1291
【介绍】:
元东安州人,徙益都。年十六,从攻徐州、归德等地皆有功。世祖即位,授新军千户。至元中,以破襄阳功,授水军万户。从下温、台、福建,累加镇国上将军、都元帅。与范文虎等东征日本,遇飓风,文虎等战舰悉坏,所部独完。卒谥忠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8—1280
【介绍】:
元涿州范阳人,字之美。张子良子。从阿术军立归德府,率军镇守。中统初,为泗州军总把。至元间,擢济南诸路新军千户,从破襄樊。又从伯颜灭宋,取镇巢、安丰等州。累官为吉州路总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99
【介绍】:
元保定行唐人,邸顺子。袭职,从忽必烈围宋鄂州。世祖中统间,从破李璮,授金州招讨副使,累升为都元帅,镇龙兴、归德、吉安等地。寻改领江西各万户,戍广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1289
【介绍】:
元沧州人,字子初,初名趾,字麟伯。世祖至元八年累迁归德知府,丁母忧后,起为河南宣慰副使,擢陕西按察使,改南台中丞,以事免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滨州蒲台人。从严实攻宋归德、庐州,有战功,授无棣县尹,摄征行千户,镇枣阳,城守周密。世祖中统间,精锐悉调济南,宋师乘虚来攻,圭力战,城赖以完。真授千户。至元三年,告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7
【介绍】:
元华州郑县人,字仲和。郭德海子,郭宝玉孙。弱冠为百户,饶勇有谋略。窝阔台汗四年,渡河袭金主至归德。从速不台攻汴,升千户。蒙哥汗三年,从宗王旭烈兀西征。先后攻破木剌夷国乞都卜城、报达、密昔儿等地。西域惊以为神人。军还屯邓州。世祖即位,上疏陈建国号、筑都城、立省台、兴学校等二十五事。中统二年,擢江汉大都督府理问官。至元间,从攻襄阳。灭宋后,迁知宁海州。旋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0—1331
【介绍】:
元洛阳人,字君璋。父卜世昌降蒙古后迁汴。天璋读书史,识成败大体,至元中为南京府史。为中台掾。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武宗时迁刑部郎中,时有人主张犯盗者与家属均服青衣巾,使与民伍有别,天璋谓此乃弊政,乃止不行。皇庆初为归德知府,修治河渠。累迁饶州路总管,以治行第一闻。天历间拜山南廉访使,厉风纪,清吏治。尝条陈时政二十事,凡万余言,名“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
惠汶。归德之偃武人也。驱乌之岁。依耆宿釭公为童侍。二十。从大德温公。受菩萨戒。嗣法坛主恩公。既而行业日隆。道益著。从学者益众。佛制。凡为苾刍。虽大节不亏。而细行必谨。非法不眼。非时不食。居处动作。皆有轨则。所以戒昏墯而防逸德也。师守护严谨。鸡鸣而兴。坐以待旦。乾乾终日。惟佛是念。虽道行旅宿。三衣一钵。必与身俱。制行甚高。而无矫饰之节。操存虽固。而无诡激之迹。是以而言人莫不信。动而人莫不敬。两河之间。三监旧邑。从化者。盖以万数。缁素相率。而求戒法者。憧憧接迹于途。承一训言。无不欢心感戴。说法数十馀年。升坛授戒。四十馀会。大臣接以师敬之礼。至顺三年示寂。年七十有三。
了义。德清人。俗姓杨。母张氏。宋景定癸亥举师。六岁始能言。从其母诵法华经。人世事懵无所知。姿貌凝然。志若有所待。年十七。有僧遇之。举高峰上堂语。师矍然起立。谓僧曰。能引我往见之乎。母具装遣之。行见高峰于天目狮子岩之死关。以童子给侍左右。乃令提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因名之曰从一。他日室中。举牛过窗棂话。师儗开口。峰随痛棒之。不觉堕于崖下。同学明通。扪萝接磴以救之。则已出半山无所苦也。谓通曰。我机缘不在此。往江西见钦公去也。通曰汝负老汉棒矣。即与还山之西禅庵。自誓曰。我七日不證则决去。端直坚壁。忘废寝食。夜则攀树。露立达旦。未及所期。豁然大悟。驰至死关。呼曰。老和尚。今日谩我不得。呈颂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出便无踪。自此不疑诸佛祖。更无南北与西东。明日峰上堂云。我漫天网子。打凤罗龙。不曾遇得一虾蟹。今日有蟭螟虫撞入。三十年后。向孤峰绝顶。扬声大叫去在。自此呵励同学。言不少逊。乃曰。尽大地有一人发真归源。我皆知之。峰叹其俊快。久参者愧焉。几有命如悬丝之虑。遂归德清。其母为卖簪珥。同入武康上柏山。结茅以居。人见其混俗。罔测其意。峰召之还山。峰曰。大有人道。你[掐-臼+也]泥带水。师曰。两眼对两眼。峰为落发受具。改名了义。元贞乙未。高峰示寂。师亦韬晦。或游禅林居下板。孤峭严峻。不假借人辞色。或嬉笑怒骂。粗言秽语。人所不堪。或不因劝请。随机开导。声如奔雷。自是王公贵人争相迎。奉布施充斥。视之漠如。以泰定三年。归坐祖山。学士大集。示众曰。除却语默动静道。将一句来。又曰。一息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答者皆不契。观师就席之意。勉徇众望。多非得已也。至顺中。仁宗闻师道行。诏命宣政院。使赍香入山宣问。敕有司加护。元统二年。赐号佛慧圆明正觉普度禅师。玺书未至山而师化矣。前一日召众云。汝等克念先宗。弘扬大法。念报佛恩。勿生懈怠。旦起众。闻空中雷声隐隐。师已跏趺就逝。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九。藏全身于狮子岩之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大同路怀仁人。赵璧子。历归德府同知,累迁佥甘肃行省事,世祖至元二十六年罢官。成宗大德四年除南台中丞,八年入为中书参政。武宗立,拜太子詹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按摊脱脱里氏。善射。从木华黎攻金,为探马赤军五部前锋都元帅,所向无敌。后从窝阔台渡河,攻金汴梁、归德。灭金后镇益都、济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1—1263
【介绍】:
金元间济南历城人,字世辉。金末聚众据济南黉堂岭,扩地有章丘、邹平、淄州等城,兵至则清野入山。成吉思汗二十一年,见蒙古势强而降,授山东行中书省、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窝阔台汗三年,从攻汴,率死士夜渡黄河,抢占渡口。汴梁既下,又从破睢阳、沛县。六年,破国安用军,占领徐州。十三年,致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6—1233
【介绍】:
金元间真定藁城人,字用章。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应募为将,御蒙古。成吉思汗十年,降木华黎。以劳擢知中山府事。十四年,夜袭真定,逐走金将武仙。次年,再破武仙,迫其降蒙。二十年,武仙杀都元帅史天倪,据真定归金。俊守藁城,与仙反复战斗,再夺真定。后围金主于归德,力战死。谥忠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
【介绍】:
元河间人。太宗时为山东路都元帅,兼景州军民人匠长官。从攻金,在归德战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3
【介绍】:
蒙古人,克烈氏。槊直腯鲁华子。父卒,率其军。窝阔台汗即位,赐金符,以总师行省监史天泽军。后追蹑金哀宗至归德,遭金将官奴夜袭,一军尽殁。谥忠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归德府睢阳人,字明之。初试浙东宣慰司令史。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授丹阳主簿,历江浙省掾、检校,转晋陵县尹,后迁杭州路推官。
斌,一名宾,字玉霄,黄冈人。或云睢阳人。风流笃厚,见者心醉。往往狂嬉狎酒,韵致可人。其谈笑笔墨,为人传诵,宝爱不替。其《谢徐承旨启》有云:贾谊方肆于文才,诸老或忌其少;阮生稍宽于礼法,众人已谓之狂。至大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一日访白云平章于西山,不值,戏题壁间,有「后夜月明骑鹤来」之句。白云诡为吕岩诗,一时倾动,厚赂玉霄,使勿泄。白云平章,察罕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4—1365
【介绍】:
元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德润,字泽民,九世祖贯,为睢阳五老之一,其后世渡江为吴人。德润好诗文,善书札,尤工画山水人物。赵孟頫荐之,驸马沈阳王以闻仁宗,召见玉德殿,命为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未几,沈阳王斥外,表授镇东行省儒学提举。又明年二月大雪,英宗猎于柳林,召见,献《雪猎赋》,累万馀言,留京师。英宗晏驾,遂归。杜门屏处者三十年。汝颍兵起,江浙行省平章三旦八统师东征,起为行中书省照磨官,参军事,慨然应命。进安集之策,遂定杭湖二郡。摄守长兴,一岁移疾免。以至正十五年卒,年七十三。有《存复斋集》十卷,合沙俞焯称其理到而词不凡,非诩诩以求售于人者。蜀郡虞伯生尝曰:泽民文章典雅,惜以画事掩其名,自兹以往,泽民其丰于文而啬于画可也。盖讽之云。初,泽民之大母施病,卜圹于阳抱山之原。梦一衣冠伟丈夫来告曰:勿夺吾宅,吾将为而孙。既而治地五尺许,得一石,刻曰太守陆君绩之墓。别有刻在旁曰:此石烂,人来换。石果断矣,亟掩之而更卜兆焉。复梦伟衣冠者来曰:今真得为夫人孙矣。是夜遂生泽民。泽民卒,葬于郁林太守之墓旁。今其墓石尚在,可考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唐兀人,居新州,字志能。泰定四年进士。由户部主事出知归德府。鞫狱明敏。民有衔冤不直者,虽数十年前事,亦千里来诉。皆立为剖决明白。升都水监。
全粤诗·卷五一
观音奴,字志能。唐兀人氏,居新州(今新兴县)。元泰定帝泰定四年(一三二七)右榜进士。任户部主事,转知归德府。元文宗天历间官广东廉访佥事。后升都水监官,致仕归。卒年六十九。事见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癸集·丙集》。诗三首。
维基
观音奴,中国元朝末年唐兀氏,字志能。观音奴居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登泰定四年(1327年)中进士第。由户部主事,转任知归德府。为官廉明刚断,断事有方。百姓有衔冤数十年的,也从千里之外奔走来告,观音奴立刻依法判决。彰德富商任甲,抵达睢阳,毛驴死了,要郤乙剖开毛驴,任甲怒殴郤乙,过了一夜郤乙死了。郤乙有妻王氏、妾孙氏,孙氏向官府上诉,官吏纳任甲贿赂,说郤乙非伤而死,反抵赖孙氏有罪,将她下狱。王氏前来诉冤,观音奴于是解除孙氏的枷锁放她狱,对府中胥吏说:“我写祝文准备香币,你替我把郤乙的事情祈祷告知城隍神,令神灵向我显示。”有睢阳小吏,也参预郤乙之事,害怕观音奴严明,也害怕城隍显神,于是带着任甲贿赂的钞币自首说:“郤乙实是受伤而死,任甲上下贿赂隐瞒真相,我得贿赂,敢以自首。”于是归罪任甲而释放孙氏。宁陵豪民杨甲,早想要占有王乙的三顷田,而不能得。这时王乙因饥荒携其妻到淮南就食,王乙得病而死,其妻回还,田地被杨甲所据。王妻上诉官府,杨甲行贿,假造文凭,说:“王乙在世时已售卖于我。”观音奴令王妻带着杨甲,去崔府君神祠对质。杨甲害怕神灵,先用羊酒嘱咐巫师不要让神泄露其事,二人对质时,果然没有神示。观音奴怀疑之,召巫师诘问,巫师吐露实情:“杨甲以羊酒请求我对神说:‘我确实占据王乙的田地,希望神灵不要泄露。’”观音奴讯问得其实情,将杨甲治罪,归其田给王氏,撤销神祠。亳州蝗灾,观音奴因事至亳州,百姓告诉他灾情,他取蝗向天祝告,以水研碎饮下。后升为都水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