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刘遇唐末宋初 919 — 9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985 【介绍】: 沧州清池人
少魁梧有力,隶后周太祖帐下。
入宋,以功累迁洮州观察使
从征江南,会诸路兵破吴兵于皖口,以功领大同军节度
范阳,坐所部失律,责授宿州观察使
寻复保静军节度,徙镇滑州
性淳谨,待士有礼,尤善射,太宗待之甚厚。
李汉琼唐末宋初 927 — 9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981 【介绍】: 洛阳人
体质魁岸,有臂力。
后晋后周
入宋领洮州观察使
从征江南,以功领振武军节度
太宗时从征北汉,先登太原城,矢集其脑及中指,犹力战。
镇州兵马钤辖,满城之战,大败契丹,加检校太尉
病卒。
游师雄北宋 1038 — 10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8—1097 【介绍】: 京兆武功人字景叔
英宗治平二年进士
尝学于张载
赵卨延安,辟为属。
哲宗元祐二年,累擢军器监丞
吐蕃酋长鬼章青宜结据洮州师雄种谊姚兕分兵进击,破洮州,俘鬼章。
陕西转运副使卫尉少卿
上《绍圣安边策》,陈庆历以来防条得失及御敌之要。
直龙图阁
官终知陕州
有文集。
赵顼北宋 1048 — 1085
全宋文·卷二四三七
宋神宗赵顼(一○四八——一○八五)英宗长子。
庆历八年生,初名仲针嘉祐八年封淮阳郡王,改今名。
治平元年六月进封颍王
三年十二月,立为皇太子四年正月,即帝位。
遂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
熙宁二年王安石参知政事,以革弊图新,于是有熙、丰新法。
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诸法既立,又整饬吏治,以助新法施行。
四至六年,令王韶开拓洮五州,设熙河路;五年,以章惇开拓山地区;八年,重划河东边界,弃地数百里于辽。
元丰三年五年,又改革官制,制定寄禄格,改正官名,遂使官称与实职相符;又改革铨选制度,颁三省、枢密六曹条制。
后欲取灵夏、灭西羌,遂有灵州永乐城之败。
元丰八年三月卒,年三十八。
在位十九年,年号二:熙宁元丰
据《玉海》卷二八,有御集二百卷,以文辞、政事、边防三门为目。
事迹见《宋史》卷一四至一六《神宗纪》。
释岩俊唐末宋初 884 — 966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廉氏
荆州人
幼入空门。
长圆戒德。
乃复遍游衡庐。
以探禅指。
尝偕一友至凤林
迷道入深谷中。
见满地弃掷。
皆金银物。
其友遽色动。
顾谓曰。
此间幸无他人在。
可攫也。
且天与弗取。
反受其咎。
君其柰何不屑意哉。
行未即应。
友固请。
曰。
管宁锄园遇金。
视同瓦砾。
吾辈出家者流。
尤宜慎守贪戒。
而有愧古人可乎。
然吾兹一身。
衣食有馀。
得之亦复奚用。
他日待吾把盖头。
第当取以供众也。
竟舍去。
寻谒舒州投子山同和尚
投子问曰。
昨在何处。
曰在不动道场。
曰既是不动。
何由至此。
曰至此岂是动耶。
曰元来宿不著处。
因许入室。
受记莂。
久之辞还。
路出汴京
陇西公梁资所留。
而捐所居宅。
为伽蓝。
以处俊。
会周受汉禅。
宠遇优渥。
高祖世宗
皆于寔布衣旧。
异日相见。
每施拜跪。
及是赐赉故加厚云。
乾德四年三月
疾笃。
弟子使医进药。
噤不受。
垂戒嘱后事。
合掌怡颜而灭。
享寿八十五。
坐夏六十五。
四月八日
葬全身于东郊之丰台村。
寺额观音。
一门三院
东西二堂
众常不减数百。
五十年间。
率饭僧万百千计。
京城第一禅林也。
赐紫袈裟。
号净戒
皆周命。
释岩俊
姓廉氏
邢台人也。
诞育之来蔚繁神异。
挺身去缚誓入空门。
从捧戒珠终身圆莹。
乃持杯锡言遍参寻。
陟彼衡庐登乎岷蜀。
尝至凤林
欻逢深谷。
见一区之晃耀。
原七宝之纵横。
时同侣相顾曰。
奇哉可俯拾乎。
曰。
古人锄园触黄金若瓦砾耳。
苟欲怀之自速祸也。
徯吾野菅覆顶须此供四方僧。
言讫舍去。
造谒舒州投子山主问之曰。
客来昨宿何处。
曰。
在不动道场。
曰既言不动曷由至此。
对曰。
至此岂是动耶。
曰元来宿不著处。
然山主默认许之。
迨思还赵。
路出陈留
抵今东京
属乎少保陇西公资。
河阳节度使中书令之昆也。
虽居贵仕酷信空门。
谈玄。
刘遗民之奉贾远也。
相与议舍第宅俾建仁祠。
弗让违以安形性。
既考禅室而行祖风。
慕道穷玄堂宇盈塞。
周高祖世宗二帝潜隐地。
布衣之交。
每登方丈必施跪礼。
及其即位延迟优渥。
至乎朝达见必稽颡。
高谈虚论若至宝山焉。
乾德丙寅三月示身有疾。
弥留弟子求医奉药
瞋目噤唇不食。
垂诫门人后已。
当怡颜俨肃合掌诀众而灭。
享龄八十五。
坐夏六十五。
被朝恩赐紫袈裟也。
受而不服锡净戒师号也。
有而不称。
属其策杖清羸。
周祖敕侍者辈勿令大师一中食。
俾其日昃更进祛阇尼矣。
诺而难遵。
慈柔被物。
暨乎自狭而广实三院一门也。
二堂东西恒不减数百众。
五十年间计供僧万百千数。
京城禅林居其甲矣。
其年四月八日
归葬于东郊丰台村。
白塔存焉。
于日神都寺院。
各率幡幢吹贝鸣铙相继二三里。
道俗送殡者万数。
知制诰王著为碑昭懋厥德云。
释可真
可真
福州人也。
参慈明。
用功尅苦。
每以手指点胸。
诸方目为真点胸
喜谈说。
英气逸群。
善侍者
坐夏金銮。
善乃慈明高第
自负。
亲见慈明。
天下无可意者。
善与语。
知其未彻笑之。
一日山行。
举论锋发。
善拈瓦砾一片。
置盘石上。
曰。
若于此下。
得一转语。
许尔亲见老师。
左右视拟对。
善叱曰。
伫思停机。
识情未透。
何曾梦见在。
愧悚。
即还石霜
慈明见之诃曰。
本色行脚人。
必知时节。
有何急事。
解夏未久。
早已至此。
泣曰。
被善兄毒心。
终碍塞人
故来见和尚
明遽问。
如何是佛法大意。
对曰。
无云生岭上。
有月落波心。
明瞋目喝曰。
头白齿豁。
犹作如此见解。
如何脱离生死。
不敢仰视。
泪交颐。
久之。
进曰。
不知如何是佛法大意。
明曰。
无云生岭上。
有月落波心。
因于言下大悟
自是机辩迅捷。
丛林惮之。
出世住翠岩
常拈鲁祖面壁因缘问学士
少有契者。
自作偈曰。
坐断千山与万山。
劝人除却是非难。
池阳近日无消息。
果中当年不自观。
尝云。
天下佛法。
如一只船。
大宁宽师兄坐头南褊。
头在其中。
可真把梢。
去东也由我。
去西也由我。
长老政公。
亦慈明之嗣。
性善讲说。
从之者多尚义学。
一日见政。
则以手抠其衣。
露两胫缓步而过。
政怪问之。
曰。
前廊后架。
皆是
恐绊倒耳。
政为大笑。
乃曰。
兄尔我同参。
何得见人便骂我。
熟视曰。
我岂骂汝。
吾畜一喙准备。
骂佛骂祖。
汝何预哉。
其刚劲不可屈如此。
将入灭。
示疾甚苦。
席藁于地。
转侧不少休。
侍者垂泣曰。
平生呵佛骂祖。
今何为乃尔。
呵之曰。
汝犹作此见解耶。
即起趺坐命烧香。
烟起而化。
善公还七闽。
慈明有秤锤落井之谶。
凤林迁资福。
则碌碌无闻焉。
以故言句罕传于世。
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