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北京市市辖区怀柔区” 相关资源
人物库
释开性金 1104 — 1175年六月三十日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一
释开性姓侯氏怀柔人也。
九岁依都城嘉福寺戒振为沙弥,年十五受具戒。
天眷初,参佛日于汴梁,未几,豁悟心法,作颂呈日,日首肯之,付以法。
乃潜南行,历齐鲁
昭禅师越峰,将造之。
是夕有神人冠服甚伟,语曰:“广慧大士,明日来,当扫馆宇以待。
”诘旦,开性至,众咸异之。
后主大刹。
金大定间僧善诲十馀辈请主潭柘,开念古祖道场,禅学扫地二百馀年,吾将起废,遂往经画。
众以规模弘大,惧难遽集,开曰:“患诚不至耳,诚至奚患无成。
”方凿石间,忽有大石崩坠,众悉骇避。
开恬不顾石飞落,去开才咫尺,众皆异之,以为志愿精悫,致神祐也。
十有一年,工始告止。
大定十五年六月晦日,沐浴易衣,说偈而化。
寿七十二,腊五十七,荼毗后建塔于潭柘虎首之阳,著有《语录》三编,手订寺中规则,至今遵守无敢遗焉。
罗天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筠州新昌人字恭甫
理宗开庆间进士
饶鲁弟子。
格非心、去非人对策,忤丁大全,摈外。
历知怀柔县,有政绩。
有《柘冈文集》。
易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夷陵人字景善
洪武中以“经明行修”任本州学正,升怀柔县,以捕巨贼、活饥民功,升知县
戴昂明 1411 — ?
维基
戴昂(1411年—?
),字时举顺天府怀柔县人,民籍。
进士出身
顺天府乡试第二十名。
正统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会试第九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三十七名。
王诏明 1425 — ?
维基
王诏(1425年—?
),字廷徵顺天府怀柔县人,军籍。
同进士出身
顺天府乡试第五十名。
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六十四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二百零八名。
成化元年(1465年)刑部主事出任江西南昌府知府
李麟明 1437 — ?
维基
李麟(1437年—?
),字文祥顺天府怀柔县人
进士出身
顺天府乡试第十四名。
天顺元年(145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六十四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六名。
殷仁
维基
殷仁字静夫号体山顺天府怀柔县人龙骧卫官籍。
顺天府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三十八名进士
通政司观政,授山东滕县知县,升西安府同知户部员外郎山西佥事陕西副使
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除补陕西副使六年七月升本省行太仆寺卿兼佥事,专理马政,因皇帝不认同,遂以新衔致仕。
赵尔巽
维基
赵尔(1844年5月23日—1927年9月3日)字公镶号次珊,一作次山晚号无补无补老人
清朝汉军正蓝旗人,祖籍登州蓬莱。
清末政治、军事人物,曾任四川总督湖广总督、东三省总督、清史馆馆长。
清史稿》的主修者,奉天讲武堂的创办人。
遗著有《刑案新编》、《赵留守攻略》等。
现有赵尔巽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神山村北。
同治六年(1867年)举人
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安徽陕西等省按察使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1月,奉命护理山西巡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湖南巡抚
光绪三十年(1904年)4月,内调署户部尚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4月,复外调出任盛京将军
1906年1月1日盛京将军赵尔巽奏准奉天设商务总局,调查全省矿产及各项商业。
5月25日,清廷电饬袁世凯赵尔巽程德全等协力进剿马贼。
10月19日,清廷以盛京将军赵尔巽奏奉省应办事宜为难,谕军机大臣等奉省所用人员,准其奏咨调往,所需款项随时咨商户部设法协济,并勉赵尔巽力任该职,所有练兵、理财以及农工商业,务当认真筹办。
1907年3月17日赵尔巽札行各州县,通谕民间禁止售地租地于外人。
4月11日盛京将军赵尔巽电告外务部:日本驻屯满洲军队,除铁岭奉天两处铁道守备队外,已全部退完。
5月3日,清廷以四川总督岑春煊邮传部尚书,裁缺盛京将军赵尔巽四川总督
5月9日,外务部电前盛京将军赵尔巽,日商私订开矿合同,应切实谕禁,并照会日领事声明不认。
5月17日赵尔巽电外务部,请照会日使,禁阻日人越界收取黄海、渤海山东沿海一带渔利。
后由赵尔巽赵尔丰代理四川总督
同年7月张之洞入京授军机大臣,乃以赵尔巽补授湖广总督,在此期间主持创办湖北法政学堂。
11月13日湖广总督赵尔巽电请外务部力阻日人在汉口租界外购地。
1908年2月,复调任四川总督
1911年3月锡良任东三省总督,并授钦差大臣
期间重用张作霖,任其为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
1912年1月30日赵尔巽致电袁世凯,要求袁世凯承认东三省的立法、人事、财政、军事的独立。
3月15日袁世凯任命赵尔巽为东三省都督
民国成立后,隐居青岛
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委任其为清史馆馆长,主编《清史稿》。
初期经费充足,每月拨款10多万银元,最高者每月薪金600元。
赵尔巽做主,广聘人员。
清末耆儒通士,不少都进入史馆
1916年袁世凯病逝,北洋政府财政维艰,馆中经费骤减10万银元。
史馆开支成为重大问题,编纂人员纷纷离去。
民国十四年(1925年)2月段祺瑞举行善后会议,推其为正议长。
5月,又聘其为临时参政参政,并被指定为临时参政院长
1926年赵尔巽靠个人关系向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等人募捐,方才勉强维持清史馆的运作。
民国十六年(1927年),《清史稿》勉强完稿,旋即逝世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