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俗姓董。少出家襄阳。周废大教。乃南走陈。从丹阳茅山明法师。听三论。又究四论大品涅槃等于栖霞悬布法师。晚住安州大林寺。受圆法师释论。既而反乡里。住光福寺。会乱避城中。总管卢公。请于官仓。讲华严经集玄侣。一千五百馀人。贼因解围去。国家受命住龙泉寺。仍弘演三论大经不少怠。贞观二十三年。众请开涅槃经。四月八日夜。或告之曰。法师不久。当生西方。七月十四日。张盂兰盆经席。敷阐。才竟。忽敛手曰。生常信施。自今虽一毫皆以资给十方众僧。反穷犹乞人。诸异道等。遂就座卒。春秋七十九。惟璿资性虚静。行己接物。忠恕喜奖。借后进仁薰义炙。诚一代之模范也。善谈笑庄老子史。尤通畅故蒋记二邸。每延之辕门而问道焉。尝病光福去水远。意且他徙。寻有紫袍神人。长丈许。挽留之。因谓大乘利益。世间不可胜。既若须水者易耳。当自往剑南慈母山大泉邀致龙王矣。顷之大风从西南来。雷雨骤注。稍霁寺北出泉甘美。香冽。后迁龙泉。泉亦竭。
释慧璿。姓董氏。少出家在襄州。周灭法后南往陈朝。入茅山听明师三论。又入栖霞听悬布法师四论大品涅槃等。晚于安州大林寺听圆法师释论。凡所游刃并契幽极。又返乡梓住光福寺。会乱入城。卢总管等请在官舍讲华严经。僧徒拥聚千五百人。既属贼围各怀翘敬。不久退散深惟法力。唐运斯泰又住龙泉。三论大经镇常弘阐。兼达庄老史子谈笑动人。公私荣达参问繁结。蒋纪诸王互临襄部。躬申敬奉坐镇如初。王出门顾曰。迎送不行。佛法之望也。由此声誉又逸汉南。贞观二十三年。讲涅槃经。四月八日夜。山神告曰。法师疾作房宇。不久当生西方。至七月十四日讲盂兰盆经竟。敛手曰。生常信施今须通散。一毫以上舍入十方众僧及穷独乞人并诸异道。言已而终于法座矣。春秋七十有九。惟璿立性虚静不言人非。宾客相投欣若朋友。面常含笑慈育在怀。涉猎玄儒通冠文釆。襄荆士素咸倾仰之。闻其长往无不堕泪。初住光福寺。居山顶引汲为劳。将移他寺夜见神人。身长一丈衣以紫袍。顶礼璿曰。奉请住此常讲大乘。勿以小乘为虑。其小乘者亦如高山无水不能利人。大乘经者犹如大海。自止此山多佛出世。一人读诵讲说大乘。能令所住珍宝光明眷属荣胜饮食丰饶。若有小乘前事并失。惟愿弘持勿孤所望法师须水。此易得耳。来月八日定当得之。自往剑南慈母山大泉。请一龙王去也。言已不见。恰至来期七日初夜。大风卒起从西南来。雷震雨注。在寺北汉高庙下佛堂后百步许。通夜相续至明方住。惟见清泉香而且美。合众同幸。及亡龙泉渐便乾竭。据斯以言亦感通之奇致矣。
释慧璿。姓董氏。少出家在襄川。周灭法后南往陈朝入茅山听明师三论。又入栖霞听悬布法师四论大品涅槃等。晚往安州大林寺听圆法师释论。凡所游刃并契幽极。又返乡梓住光福寺居山顶。以引汲为劳将移他寺。夜见神人身长一丈。衣以紫袍。顶礼璿曰。奉请住此常讲大乘。勿以小乘为虑。其小乘者。亦如高山无水不能利人。大乘经者犹如大海。此山多佛出世。一人读诵讲说大乘。能令所住珍宝光明眷属荣胜饮食丰饶。若有小乘前事并失。惟愿弘持勿孤所望。法师须水此易得耳。来月八日定当得之。自往剑南慈母山大泉请一龙王去也。言已不见。恰至来月七日初夜。大风卒起。从西南来。雷震雨注。在寺北汉高庙下佛堂后百步许。通夜相续至明方住。惟见清泉。香而且美。合众同幸。及止龙泉渐便乾竭。贞观二十三年讲涅槃经。四月八日夜山神告曰。法师疾作房宇不久当生西方。至七月十四日讲盂兰盆经竟敛手曰。生常信施今须通散。一毫已上舍入十方众僧及穷独乞人并诸异道。言已。而终于法座矣。春秋七十有九焉。
丹阳通阇梨者。住天保寺。唐贞观末。年已八十。气力休健。仪容率素。常服纳衣。衣厚一寸。线如指大。以用紩纳。极清洁诵法华经。市中乞食所得不异流俗。得钱财修补寺舍。其寺大堂梁时所立。朱砂污洒涂之极厚。唐初善禅师。镀大铜像须水银就梁。刮取所用充足馀趾犹赤。是知昔人为福竭于所贵。不以为辞。如不用者。昔物何在。其寺基郭。补修所须。云有古镇国金可取治护。乃于寺北四十步。依言掘得十斤。用尽得三十斤。便曰。地下大有。更取杀人。于是便止。后辄自营土窟于寺北拟终事。时未之验也。不久告僧云。寻常命终须有付嘱。引诸财物指订嘱授。极有分明。经三日而神气爽健。而云将去。忽不知所在便就窟视之。门已塞开一小孔。在土撮卧。气已终矣。年九十馀。
京师西北有废凝观寺。有夹纻立释迦举高丈六。仪相超异屡放光明。隋开皇三年。寺僧法庆所造。捻塑才了未加漆布。而庆忽终。同日宝昌寺僧大智又终。经三日稣。说云。初去飘飘若乘风雨。可行百里。乃见宫殿人物华绮非常。又见一人似若王者。左右仪仗甚有威雄。顷间见庆来。而面有忧色。又见大像。谓殿上人曰。庆造我未了。何为令死。其人遽而下殿拜讫。呼阶下人曰。庆合死未。答云。命未尽而食尽。彼曰。可给荷叶而终其福寿。言已失像及庆所在。时即问凝观寺僧云。庆公死来三日。所造丈六一夕亦失。达曙方见。时共嗟怪。言详未讫。人报云。庆稣活。众咸往问。与大智说同。自尔旦旦解斋。进荷叶六枚。中食八枚。凡欲食时。先以煖水沃令耎湿方食之。周流远近率诸士女以成其像。依像忏礼无爽晨昏。以大业初卒。春秋七十六。近如雍州渭南人单道琮者云。永徽五年因患风仪容改异。差后味诸饮食咸臭。唯啖土饮水。时俗命为人蟺。今周行告乞。可年四十馀。
维基
张让(1486年—?年),字克让,号丹崖,山东青州府诸城县(今山东省诸城市)人,军校籍。嘉靖癸未进士。正德八年(1513年)山东乡试第五十三名举人,三十八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三名,廷试三甲一百九十三名进士。初授荥泽县知县,嘉靖五年(1526年)任河南杞县知县,再调荣河县。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丁内艰归乡。服阕,起补北太仆寺丞,因无子而抑郁,自尽于官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保定府定兴人,字子徵。万历间进士。知息县。擢御史。二十三年冬,兵部考选军政,不合帝意,贬斥台省职官一二十人。久徵抗疏论救,谪泽州判官。后迁荥泽知县。未至任卒。
维基
来仪(?—1645年),字爻先,号紫峨,山东青州府临朐县籍,浙江萧山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来仪原籍浙江萧山人,后迁居临朐城西南来家庄,个性崇尚气节,为童生时曾跟随父亲到沂州、莒州教书,御史刘璞看到他的文章觉得惊奇,进而赏识他,刘璞因为忤逆魏珰遭削职,他愤慨得打算上疏弹劾魏忠贤,因为刘璞劝阻而作罢。崇祯三年(1630年),他中庚午科山东乡试解元,到十三年(1640年)成庚辰科进士,先在工部观政,授兰阳县知县,当时李自成刚攻破归德,陈留等县依次陷落,兰阳有人趁机作乱,他立刻拘捕,并招募三千人充当民兵,出奇致胜,多次击败流寇。李自成怒而全力攻打兰阳,军队号称十万人,来仪在郊外却敌,杀伤敌军不少士兵,但对方两翼围困,他突围时中三箭而被擒,看见李自成就大骂,不屈服被囚;他私下与徐准、刘应密谋刺杀李自成,事败后愤而绝食,数日后不死,闯军经过间荥泽时逃脱,谒见抚按上陈敌军可以围困得荐用,唯因母亲去世回乡奔丧。服阙后,来仪获授职方主事参军事,不久李自成已攻陷京师,他愤而计划勤王号召豪杰,其实大顺将领姚应凤在莒州抓拿他,青州人民杀死姚应凤才得免;隆武元年(1645年)十月他起兵,大骂敌军时被杀,其妻黄氏率领儿子寻访凶手十四年才能将真凶绳之于法。入祀忠义孝悌祠,墓在临朐五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