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创作地点
垂花坞醉后戏题(赋得俱字韵。并序。) 唐 · 独孤及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庄周台或称观鱼台
庄周台南十许步,有丘一成。上有樛藤垂花,而蔓草荒之,且隔大沟,路不可陟。道士张太和伐薪为堰,封土以壅浍。余亦命薙氏治芜秽而刬宿莽,遂辟为登赋之位,位广二席,席间足以函尊酒二簋。三月戊子,及群英由堰而升焉。诸花倒垂,下拂杯案,紫葩缡縰,如钗如旒。众君子瞻弄之不足,故秉烛进酒,以继落日,欲称醉而不能也。因命其地曰垂花坞,堰曰缘花堰,亦饰之以诗云。
引用典故:鯈鱼
紫蔓青条拂酒壶,落花时与竹风俱。
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鯈鱼问乐无。
唐故朝议大夫高平郡别驾权公神道碑铭 唐 · 独孤及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开元天宝之际。玄宗始以八柄付三公。由是台司得专其废置。其中或凭宠固位。惧天下有异已者。诸附离之者皆出入三台。若公才令名。以望见惮。则稍稍优其俸而黜其职。故天水权公幼明由新安县令为绛郡司马高平郡别驾而殁。同于道者皆窃叹之。是岁天宝六载秋八月也。殁后廿有二载。岁次巳未春二月。返葬洛阳故茔。夫人新郑县君荥阳郑氏祔焉。县君某县某官某之孙某之子。以仁俭好礼。辅佐懿德。柔明之风。训齐闺门。寿六十五。大历二年十月某日。终于丹阳。初公娶于博陵崔氏。生子曰骅而终。新郑以继室。生四子。曰轶。曰申。曰器。曰舒。舒不幸短命。骅轶申器。悉忠信好学。善属文。位未显而令名归之。庆之垂训之流也。至是既卜宅兆。骅等惧日月逾远。后裔不知其先人之德善。谓及忝乡举之旧。故使录而铭之云。公讳彻。字幼明。陇西天水人也。权氏之先。出于颛顼。其远相殷武丁之小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权。因以权受封。且命氏焉。至周为楚武王所灭。国除。其后有仕陇西者。遂家于天水。历汉魏晋宋间。子孙世都尉为郡守。至裔孙翼。与王景略同佐苻坚。官至仆射。后仆射数世至景宣。景宣生士玢。并知名于时。士玢生万春。历华州刺史。封千金县公。华州嗣右领军将军曰文奖。领军嗣永兴令曰怀育。公永兴之嗣也。奕叶之明德粹气。丛于其躬。故融而为仁行。播而为文学。童子时。舅氏崔湜奇其文。尝谓有何无忌之似。其乡举也。考功郎中苏颋拔诸偫萃之中。连尉湖城汾阴新繁渭南河南五县。开元二十三年拜监察御史。会监祭太庙。先时同事者约相与偕赴。及将赴祭。约者有故不至。遽不暇告。公曰。人约我矣。可先已而后信乎。遂不赴。坐是降为河南府法曹。君子义之。初选部旧制。每岁孟冬以书判选多士。至开元十八年。乃择公廉无私工于文者。考校甲乙丙丁科。以辨论其品。是岁。公受诏与徐安贞王敬从吴巩裴朏李宙张烜等十学士参焉。凡所升奖。皆当时才彦。考判之目。由此始也。于是天下无兵百二十馀载。搢绅之徒。用文章为耕耘。登高不能赋者。童子大笑。公攘臂其间。以仁义为已任。片言只字。动为学者所法。时辈荣之。而居家清方。惟德礼是仗。润身饬吏。不过经术。不矫持操以游媚贵倖。行威作福者忌之。由是官徙而阶不迁。从法曹数岁而后有新安之拜。及至历绛郡高平。任愈疏远。安贞中立。未尝易方。虚舟其心。与位升降。春秋六十四而终。盖道之行止。与时不并。论者以汉梁叔敬桓君山为比。公所著文二十卷。其立言之宗。赵郡李华编而序之。若世系事业。则书诸斯文。其文曰。
咺兮权公,有德有言。
忠恕廉清,道直而温。
行有馀力,言足成文。
居官釐绩,勤约是守。
与明以信,宁黜不苟。
迹屈志伸,义彰身后。
冉政游学,左诗潘诔。
风流遗烈,足以遗子。
九原与归,末由也已。
谢濠州刺史表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五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臣及言。臣伏奉今年五月一日敕。授臣使持节濠州诸军事濠州刺史。臣顷待罪礼官。备位郎署。职旷无补。增惧且愧。陛下不以臣愚。擢居二千石之列。今之刺史。古之诸侯。州人安否。系在一吏。臣非其才。无以称旨。奉诏之日。惧有甚焉。以闰六月十二日到所部上讫。惟当奉宣圣猷。竭诚帅下。瞻恋天造。酬效无阶。臣无任喜惧之至。谨附驿奉表陈谢以闻。臣及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志非言不形。言非文不彰。是三者相为用。亦犹涉川者假舟楫而后济。自典谟缺。雅颂寝。世道陵夷。文亦下衰。故作者往往先文字后比兴。其风流荡而不返。乃至有饰其词而遗其意者。则润色愈工。其实愈丧。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为梏拲。拳拳守之。如奉法令。闻皋繇史克之作。则呷然笑之。天下雷同。风驱云趋。文不足言。言不足志。亦犹木兰为舟。翠羽为楫。玩之于陆而无涉川之用。痛乎流俗之惑人也旧矣。帝唐以文德敷祐于下。民被王风。俗稍丕变。至则天太后时。陈子昂以雅易郑。学者浸而向方。天宝中。公与兰陵萧茂挺长乐贾幼几勃焉复起。振中古之风。以宏文德。公之作本乎王道。大抵以五经为泉源。抒情性以托讽。然后有歌咏。美教化。献箴谏。然后有赋颂。悬权衡以辩天下公是非。然后有论议。至若记序编录铭鼎刻石之作。必采其行事以正褒贬。非夫子之旨不书。故风雅之指归。刑政之本根。忠孝之大伦。皆见于词。于时文士驰骛。飙扇波委。二十年间。学者稍厌折杨皇荂。而窥咸池之音者什五六。识者谓之文章中兴。公实启之。公名华。字遐叔。赵郡人。安邑令府君第三子。质直而和。纯固而明。旷达而有节。中行而能断。孝敬忠廉。根于天机。执亲之丧。哀达神明。其任职釐绩。外若坦荡。内持正性。谏不犯颜。见义乃勇。举善惟惧不及。务去恶如复仇。与朋友交。然诺著于天下。其伟词丽藻。则和气之馀也。学博而识有馀。才多而体愈迅。每述作。笔锋风生。听者耳骇。开元二十三年举进士。天宝二年举博学宏词。皆为科首。由南和尉擢秘书省校书郎。八年历伊阙尉。当斯时。唐兴百三十馀年。天下一家。朝廷尚丈。夫羿工乎中微。拙于使人无已誉。公才与时并。故不近名而名彰。时辈归望。如鳞羽之于虬龙也。十一年拜监察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郡邑为肃。为奸党所嫉。不容于御史府。除右补阙。禄山之难。方命圯族者蔽天聪明。勇者不得奋。明者不得谋。公危行正词。献纳以诚。累陈诛凶渠完封疆之策。阍犬迎吠。故书留不下。时继太夫人在邺。初潼关败书闻。或劝公走蜀诣行在所。公曰。奈方寸何。不若间行问安否。然后辇母安舆而逃。谋未果。为盗所获。二京既复。坐谪杭州司功参军。太夫人弃敬养。公自伤悼以事君故。践危乱而不能安亲。既受污。非其疾而贻亲之忧。及随牒愿终养。而遭天不吊。由是衔罔极之痛者三。故虽除丧。抱终身之戚焉。谓志已亏。息陈力之愿焉。因屏居江南。省躬遗名。誓心自绝。无何。诏复授左补阙。又加尚书司封员外郎。玺书连徵。公卿已下。倾首延伫。至之日将以司言处公。公曰。焉有隳节夺志者。可以荷君之宠乎。遂移疾请告。故相国梁公岘之领选江南也。表为从事。加检校吏部郎中。明年遇风痹。徙家于楚州。疾痼贫甚。课子弟。力农圃。赡衣食。雅好修无生法。以冥寂思虑。视爵禄形骸。与遗土同。惟吴楚之士君子。撰家传。修墓版。及都邑颂贤守宰功德者。靡不赍货币。越江湖。求文于公。得请者以为子孙荣。公遇暇日。时复缀录以应其求。过是而往。不复著书。少时所著者。多散落人间。自志学至校书郎已前八卷。并常山公主志文窦将军神道碑崔河南生祠碑礼部李侍郎碑安定三孝论哀旧游诗韩幼深避乱诗序祭王员外端沈起居兴宗裴员外腾文别元旦诗并杨骑曹集序王常山碑。并因乱失之。名存而篇亡。自监察御史已后所作颂赋诗歌碑表叙论志记赞祭。凡一百四十三篇。公长子羔字宗绪。编为二十卷。号中集。其中陈王业。则无疆颂。主文而谲谏。则言医含元殿赋。敦礼教。则哀节妇赋灵武二孝赞。表贤达盛德。则崔宾客集序元鲁山碣房太尉德政碑平原张公颂梁国李公传德先生诔权著作墓志李太夫人传卢夫人颂。一死一生之间抒其交情。则祭萧功曹刘评事张评事文。吟咏情性达于事变。则咏古诗。思旧。则三贤论。辨卿大夫之族姓。则卢监察神道碑。自叙。则别相里造范伦序。诠佛教心要而合其异同。则南泉真禅师左溪朗禅师碑。其馀虽波澜万变。而未始不根于典谟。故览公之文。知公之质。不俟觌容貌。听词气。假令束带立于史臣之位。足以润色王度。天而病之。时不幸欤。公之病也。尝以斯文见托。诒某书曰。桓谭论扬雄当有身后名。华亦谓足下一桓谭也。及于公才。宜播其述作之美。明于后人。故拜命之辱而不让。今乃著其文德。为之冠于篇首焉(自监察御史已下文苑英华作自监察御史已后迄至于今所著述者公长男羔字宗绪编而集之断自监察御史已前十卷号为前集其后二十卷颂赋诗碑表叙论志记赞祭文凡一百四十四篇为中集其中陈王业则无疆颂议世道则卜原论质文论主文而谲谏则言医含元殿赋敦礼教则哀节妇赋灵武二孝赞与外孙女二孩书表贤达盛德则元鲁山碣房太尉颂德铭崔宾客集序平原张公颂梁国李公传德先生诔权著作墓表李夫人传卢夫人颂一死一生之间抒其交情则祭萧功曹刘评事张博士文吟咏情性达于事变则咏古诗辨卿大夫族姓则卢监察神道碑思旧则三贤论自叙则别相里造范伦序诠佛教心要而会其异同则南泉真禅师左溪朗禅师碑其馀虽比兴万变而未始不根于道德故览公之文知公之质不俟觌容貌听词气而后睹其行若使束带立于史臣之位其备献替足以润色王度正一代之训典天而病之国不幸也然遐叔身甚病而心甚壮文益赡而才不竭则前路逸气讵可度矣他日继于此而作者当为后集及常游公之藩也久故录其述作之所以然著于篇)。
荅王郎中 中唐 · 韦应物
押真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卧阁枉芳藻,览旨怅秋晨。
守郡犹羁寓,无以慰嘉宾。
野旷归云尽,天清晓露新。
池荷凉已至,窗梧落渐频。
风物殊京国,邑里但荒榛。
赋繁属军兴,政拙愧斯人。
髦士久台阁,中路一漂沦。
归当列盛朝(一作明),岂念卧淮滨。
溯西江 唐 · 李绅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江风不定半晴阴,愁对花时尽日吟。
孤棹自迟从蹭蹬,乱帆争疾竞浮沈。
一身累困怀千载,百口无虞贵万金。
空阔远看波浪息,楚山安稳过云岑。
早发 唐 · 李绅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沙洲月落宿禽惊,潮起风微晓雾生。
黄鹤浪明知上信,黑龙山暗避前程。
火旗似辨吴门戍,水驿遥迷楚塞城。
萧索更看江叶下,两乡俱是宦游情。
悲善才 唐 · 李绅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余守郡日,有客游者,善弹琵琶,问其所传,乃善才所授。顷在内庭日,别承恩顾,赐宴曲江,敕善才等二十人备乐。自余经播迁,善才已没。因追感前事,为悲善才。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
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一作奏)新翻曲。
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一作歌)参差齐笑语。
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
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一作笼)弦促挥抹(一作霍)。
花翻凤啸(一作扶花翻凤)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
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佩相瑳切。
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
此时奉诏侍金銮,别殿承恩许召弹(一作看)。
三月曲江春草绿,九霄天乐下云端。
紫髯供奉前屈膝,尽弹妙曲当春日。
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一作朔)天没。
日曛尘暗车马散,为惜新声有馀叹。
明年冠剑闭桥山,万里孤臣投海畔。
笼(一作离)禽铩翮(一作羽)尚还(一作强回)飞,白首生从五岭归。
闻道善才成朽骨,空馀弟子奉音(一作宣)徽。
南谯寂寞三春晚,有客弹弦独凄怨。
静听深奏楚月光,忆昔初闻曲江宴。
心悲不觉泪阑干,更为调弦反覆弹。
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
自怜淮海同泥滓,恨魄凝心未能死。
惆怅追怀万事空,雍门感慨(一作琴瑟)徒为尔。
怀崧楼记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怀崧。思解组也。元和庚子岁。予获在内庭。同僚九人。丞弼者五。数十年间。零落将尽。今所存者。惟三川守李公而已(已殁者西川杜公武昌元公中书韦公镇海路公吏部沈公左丞庾公舍人李公)。洎太和已丑岁。复接旧老。同升台阶。或才叹止舆。已协白鸡之梦。或未闻税驾。遽有黄犬之悲。向之荣华。可以悽怆。况余忧伤所侵。疲薾多病。常惊北叟之福。岂忘东山之归。此地旧隐曲轩。傍施⿰(土堄)。竹树阴合。檐槛昼昏。喧雀所依。凉飙罕至。余尽去危堞。敞为虚楼。剪榛木而始见前山。除密筱而近对嘉树(厅事前有大辛夷树方为草木所蔽)。延清辉于月观。留爱景于寒荣。晨憩宵游。皆有殊致。周视原野。永怀崧峰。肇此佳名。且符夙尚。尽庾公不浅之意。写仲宣极望之心。贻于后贤。斯乃无愧。丙辰岁丙辰月。银青光禄大夫守滁州刺史李德裕记。
在滁州上陈情表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臣开言:伏以郊天大赦,布陛下至仁之恩;率土咸欢,荷陛下无为之化。凡居动植之类,尽承霶霈之私。臣开诚欢诚抃,顿首顿首。臣于淳化二年,为先知全州日,招唤到粟万延一行。溪峒公事决,送军人吴忠等上京,在御史台枷禁臣一百二十日,勘责招罪,勒停臣见任崇仪使,追夺臣前任殿中侍御史一任文书。至淳化三年三月,特蒙圣慈叙用,授臣复州团练副使。至四月,又蒙移授臣滁州团练副使。臣学周公、孔子之道,事唐尧、虞舜之君,孤立无依,薄命多难,但知忠直,不解堤防,致烦宸聪,遂冒朝典。进寸退尺,曾陛下提拔之恩;成是败非,感陛下矜容之赐。独陛下与臣为主,不似他人;惟陛下知臣之心,不作私罪。无毫发之赃污,爱屏除其奸讹。况于蛮夷,并系军寨,连群结党,蠹物害民,本期去彼之根源,不谓陷臣于坑阱。郁郁摧出林之秀,铮铮变绕指之柔。一千载逢陛下圣明,二十年蒙陛下养育。今来退黜,受尽栖迟。得请受则虽有其名,卖折色则并无其价。惟捋乞丐,以度朝昏。须鬓雪染以浑多,骨肉星散而都尽。陛下如乾坤之高厚,岂不能容微臣之身?陛下若日月之贞明,岂不能照微臣之意?雷雨今逢于作解,草木咸庆于惟新。仰君亲不报之仁,苏蝼蚁再生之命。东风应候,揭鸡竿而和煦先春;北阙如归,拜龙颜而欢呼不日。伏望皇帝陛下,念臣已蒙叙用,又经量移,颇困闲官,久居外地,特回睿眷,曲轸圣慈,舍臣已往之非,赐臣牵复之命。臣愿铭肌镂骨,守法奉公,临深履薄以为忧,慎终如始而知诫。规行矩步,不令其厥足用伤;随波逐流,永保其上善若水。臣开无任仰天荷圣俟恩,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陈露以闻。臣开诚欢诚抃,顿首顿首。谨言。
按:《河东先生集》卷一○,四部丛刊本。
祭知滁州孟太师文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河东先生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淳化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团练副使、金紫光禄大夫、河东县开国男柳开,谨以庶羞清酌之奠,致祭于太师滕国公之灵。太祖神武,开辟区宇,西吞蜀土。公之先王,纳款归疆,以观以亡。公魁众嗣,彼居宅贰,来偕奉侍。乙丑直岁,邦云殄瘁,于今一世。南越滨海,限岭作界,刘亦旋败。金陵跨江,地广物庞,摧城始降。帝圣统乾,兴国纪年,晋垒以颠。华往失道,莽然如草,分圻专号。荆潭杭闽,虽据且臣,不讨已宾。四征尽来,上恤而哀,仁焉丕哉。三家有子,莫踵公趾,或卑而稚。公初届京,虎节龙旌,载锡载行。泰山崇崇,天子命公,爰镇于东。甘陵十载,遗政如在,吏民攸赖。去临中山,塞堞闲闲,胡马北还。退假近垣,河流若奔,滑台乃蹲。日出日处,有伸有屈,宁滞乎物?漏停中夜,箕哆南舍,翰飞斯化。惟沸之泉,因流即川,惊波涨天。永阳地僻,褊浅荒斥,公莅养疾。适摧高堂,缟衣成行,茅复新丧。悠悠难凭,人生可憎,公斯又薨。悲今念古,宛如尘聚,风来即去。哗然笑言,倏矣何存,事宁可论。以升即趋,以降即驱,何独异诸。开之在谴,公视眷眷,悯予无倦。忽然而殂,
然而孤,如饥失哺。惟礼有制,怠之为弃,颓光日逝。爱不能留,哀不能收,公其惟休。酒焉在卮,心焉在辞,公知不知?呜呼哀哉,伏惟尚享!
堂前井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公署在山上,凿泉深且清。
一杯水溜满,六月火云生。
利物诚堪拜,投钱恶近名。
饮之何以报,官况与诗情。
荒亭晚坐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荒亭秋日沉,独坐白头吟。
为郡殊无味,归田素有心。
鹊翻枫叶乱,蛬响菊丛深。
微物休相聒,幽怀老不禁。
身世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淮边为小郡,身世复何云。
妻病无医药,儿痴废典坟。
簪裳看似梦,俸禄薄如云。
不作归耕计,何阶望致君。
自问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自问意何如,身穷业有馀。
卷怀君子道,耽味古人书。
月给非无酒,晨羞亦有鱼。
山头刺史宅,未替(经锄堂本、四库本作识)是吾庐。
迂儒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自笑是迂儒,诚宜与世疏(孙本、赵本作殊)。
左迁犹上疏,薄俸亦抄书。
漠漠花侵眼,萧萧发映梳。
唯当早休去,幽处卜吾庐。
花鹿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花鹿一何驯,长随病使君。
必教吾在野,当与尔为群。
静饮清溪水,闲眠碧洞云。
犹胜市朝里,逐众走纷纷。
滁上谪居 其一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迹去金銮殿,官移玉笋班。
才高宁免妒,命薄不如闲。
晓鉴悲华发,春醪慰病颜。
为郎身渐老,自笑不归山。
滁上谪居 其二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迹忝词林旧,官为郎署卑。
同群甘鸟兽,苟禄为妻儿。
未有一事立,空惊双鬓衰。
唯怜文集里,添得谪官诗。
滁上谪居 其三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敢叹我命薄,所嗟吾道消。
谪官淮上老,京信日边遥。
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居然古人事,名迹讵相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