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关键词
诗文库 序
绘川书院纪事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十四
《林居记》云:睢、涣二水,波文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又名「绘水」,故杜诗曰「藻缋忆游睢」。睢州同年汤侍讲孔伯于州,建书院曰「绘川」,祠两程子及周、张、朱为五先生,集子弟后进讲业其中。属余为诗,以告州人士。
洙泗日以远,伊洛近可溯。
临风一仰首,千载眷有遇。
重过睢水清,尚想杜陵句。
旧俗多文章,良士矜矩步。
吾友企前徽,丹祠展遐慕。
交驰戎马场,得此俎豆处。
尸祝森昔贤,弦歌集儒素。
河岳纷回翔,上下英灵聚。
周行今蔓草,驽马徘徊顾。
群喙争扬波,六经忍塞路。
虎观何足荣,兔园久非故。
寸心获所归,众寐成独寤。
仰视浮云驰,俯看流水去。
谁为挽天河,回川尽东注。
赠正华长老并序 清初 · 查慎行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还朝集
睢州城北十里道旁梵宇俗呼铁佛寺持住长老吴人也自言苏州严墓李氏子少依巨德禅师记莂法名正华康熙庚申渡江北游将赴五台礼文殊瑞像一夕经此坐道旁卧钟下谛视则李正华姓名在焉恍然悟前生之为行脚僧也兹地旧有佛庐明季燬于兵火遂发愿募化铢积寸累经二十馀年乃薙草开林凡为殿四重庄严像设廊庑周遭僧寮及庖湢之所共六十馀间仍以馀金买常住田二顷饭南北往来缁众今寺成而年老矣余睹而异之为详记始末并赠以诗
曾为行脚此经行,聚铁依稀铸姓名。
重向荒村投一宿,忽从古佛證前生。
斧斯荆棘还初地,海涌楼台现化城
用尽万金残债了,结跏依旧听钟声。
追哭谢古梅阁学 清 · 全祖望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吴船集
尚书睢州汤文正公江西时以亲老谋所以㷌养者时例有兄弟者不得归养而外官赐告非特荐则终身不得起文正故有异母弟大吏以是迟疑今以推宜请文正曰有弟而云无弟是非所以爱吾父也且欺吾君遂以病告竟致其事时年三十有三其后卒以荐起古梅编修时谋归养私自念曰今之得请者皆名终养是待亲之终也其词不顺亦以病吉居家一十六年予谓古梅此一节足返配文正凡为人臣人子者当以为法及古梅除服骤起不二年至阁学且将大用矣遽以病卒予与古梅未尝相识每从临川先生及吾友杭编修堇浦得闻其贤古梅出山予已罢官归矣已而荐丁先公先太孺人之艰予妇尚留滞京师不能奔丧古梅亲至邸吊唁慰问且谓人曰此来不得见谢山乃一恨事予妇归具述之予方拟致书谢之不料其死之遽也古梅虽骤官至二品岁月浅未得有所发抒尤可惋惜时予方废业未得为诗挽之又六年迫理其言不禁腹痛
通梦神交二十年,茫茫一旦隔重泉
鲜民未解皋鱼恨,远道俄传鵩鸟篇。
赍志竟归春梦里,断魂遥哭野棠前。
闽书他日传醇行,粹白如君孰閒然。
崇祠行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出处:西征集上卷
仆过合肥,见李文忠张靖达诸祠,崇深宏丽,心窃壮之。及至商邱宋牧仲子合睢州汤文正,皆规制卑隘而有朴气。因作《崇祠行》。
圣皇神武除神奸,锦绣江山日月悬。
龙飞九五在天上,汤武乘坤乾。
民忘耕凿帝之力,户习诗礼时多贤。
重臣方召植棠荫,大儒闽洛绵薪传。
熊罴虎豹守禁籞,桑麻鸡犬安闾阎。
否泰循环阳九运,祖宗功德亿万年。
小臣累叶席毛土,我生弱岁惊烽燀。
宣王兴周石鼓作,世祖复汉铜马歼。
运筹入帷幄,战伐李郭挥戈鋋。
砺山带河王侯誓,宝玉彤弓孙子传。
已将汗马耀书史,更锡飞翚崇豆笾。
丹青将相报功重,金貂部曲酬恩偏。
丰碑巨刻矗霄汉,崇祠大堂连云烟。
咸同翘企熙雍世,上溯文武前。
质文古今实递嬗,奢俭治乱相因缘。
吟风弄月在陋巷,高牙大纛亲寒毡。
蓝田山水近幽逸,绛帐丝竹终腐酸。
商邱荒祠剩碑碣,睢州故宅犹歌弦。
文治太平武戡乱,诗书戎马时所肩。
风云淮泗佐王霸,渊源伊洛成圣贤。
伟人间世必再出,嵩生岳降开治安。
雕梁画栋一弹指,冷豚薄酒珍琼筵。
抚今思昔夜不寐,使我慨叹抽吟笺。
【评】王晋卿云:瑰章大句,足匹东坡《石鼓歌》。